白军选专辑狼狈回营与什么做对比

---09月12日 15:12帖子主题:民国时期 沙俄白军为何驻守新疆?
共&2408&个阅读者&
军号:566522 工分:145183
/ 排名:69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民国时期 沙俄白军为何驻守新疆?
文章提交者:qu123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一、数万白民流入新疆,杨增新沉着应对局势1917年后,旧军队中的保皇党、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建了一系列组织,与当时的红军相对应,被称为白军、白卫军甚至白匪军(典型的胜王败寇称呼),落败以后出逃到俄国以外的白军及难民,便称之为白俄。从1918年开始,败走中亚的高尔察克及杜托夫所部,开始陆陆续续越境进入中国新疆境内,前期进入新疆的大多零散而且狼狈,如1918年春进入伊犁的伊万诺夫率领的300多官兵和大批难民、1920年初由博乐进入伊犁的阿连阔夫率领的官兵1400多人,最大的一股是1920年2月,由巴奇赤率领的军人一万一千余人,难民六七千人,越过巴克图卡,进入塔城,同时携带入境的,还有近万匹军马,以及走够装备一个军的轻重武器及弹药。前前后后加起来,这部分入境的白俄,有数万之多。以旁观者的身份在国境另一边观察了俄国红白两军内战两年多的杨增新,眼见白军江河日下,料到他们必然会逃入新疆,便开始准备对策,但他手下全部的兵力加起来仅万余人,缺枪少弹且军不像军、民不像民,根本不是这帮久经沙场的白俄官兵的对手。此时的中国,唯有北洋军尚有与白俄败军相拼的实力,但相对偏处玉门关外的新疆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已经在新疆称孤道寡多年的杨增新也不愿把北京的军队引过星星峡。杨增新深知,如果以武力对抗武力,无异鸡蛋碰石头,解决入境白俄问题,只能靠智取。杨增新利用入境白军急于想在境外找个安身立命之地的心理,电令边境官员友善对待入境白俄败军,但对其手中的武器,应按“国际惯例”收缴,交出武器后,新疆政府给予白俄军民发放面粉等生活物资接济。部分明事理的白俄职业军人比较配合,也有某些视武器为生命军人,一开始宁死也不愿交出武器和战马,但也经不住同行的难民苦苦哀求和中国方面的食物诱惑,最终不得不就范。由于收缴的武器太多,堆放在边境上,随时都有可能被白军中的亡命之徒重新夺回去,于是杨增新又电令守边官兵,将枪栓卸掉,装车运往别处隐藏;对白军的坐骑,杨增新也没有采用简单的收缴处理办法,而是令人将这些军马打上烙印,交给附近的蒙古、哈萨克牧民代为放牧,如果入境白俄吃饱喝足了想回去,武器留下,军马可原物奉还,对面的也应杨增新要求,对徒手返回的白俄军民给予了赦免。在这一系列优惠政策面前,即便是身经百战的白俄军人,暂时性地也不愿再瞎折腾了,交出武器,领到面粉后,大部分被就地安置在北疆伊犁和塔城一带,落籍为民。对于被安置在新疆的白俄,杨增新也通过自己熟识的俄国商人出面,从中物色线人,随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后来证明,杨增新此举,对预先侦知白俄暴动计划,有极大作用。二、“国际部队”的白俄军队里面,居然有一个营的华人新疆的白俄军人,编制混乱,成分复杂,军人中大部分为高尔察克和杜托夫所部,也有来自千里之外顿河流域的甚至更远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反苏维埃分子。官多于兵,有官无兵,各股军队互不买账,军中夹杂着百姓、年迈的将军听由少壮的校尉级军官裹挟行动。除开人外,也有不少乌克兰人、人、高加索人及突厥语系民族的中亚人,而在巴奇赤所部,却有更多的一战时期的战俘,包括日耳曼人、人、人。巴奇赤本人就是捷克人,是原的臣民,被沙俄军队俘虏后被转往西伯利亚,后后参加高尔察克部,捷克兵一度打得夏伯阳落荒而逃,但最终还是独木难支,随败兵流入新疆。对杨增新而言,辨别谁是哪国哪族人他没有兴趣,但对混在白俄军中一营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讲一口山东河北方言的队伍却高度紧张,这是一伙加入白军的华人,一战时期作为军夫被段祺瑞派往东线,干些挖战壕、抬伤员之类的粗活。后,这些华人也跟着各自部队的指挥官分成了互相对立的红白两军,在俄国时,受尽了老毛子吆五喝六的气,这会回到中国人的地界上,便俨然以地头蛇自居,不时挑衅边防官兵,恐吓、要挟地方官员及蒙、哈大户。杨增新担心这批人如果在边境地区横行,将带动伊犁、塔城的汉族游民,把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便将精锐马至和的回族营及厄鲁特蒙古营调去看住他们,同时,他派人将营长刘连科邀到塔城,答应授给他以管带职务(其实依旧是正营职),收编了他的部队。三、杨增新引入苏俄红军,以夷制夷,平息白俄在新疆的暴动刘连科的老上司阿连阔夫到乌鲁木齐后,向地方当局和俄国商行要粮派款,并与驻伊犁、塔城的白俄相约,共同起事,以图夺取北疆。1921年1月,派手下华人祁海山到奇台县城侦察,准备起事,结果被抓获,供出暴动计划。杨增新遂调兵将其包围,勒令缴械。阿连阔夫本人被送往乌鲁木齐软禁,软禁期间好上了杨增新送给他的特殊礼物__鸦片。1923年遣送内地时,为冯玉祥部队扣留,引渡给苏俄处死。留住伊犁的杜托夫和华人刘连科、张俊卿等部,曾配合阿连阔夫的行动计划,举行暴动,也被新疆驻军平息,上述几个人都被杨增新拿下并处死。巴奇赤也不是盏省油的灯,还在入境之初,便指使部下了埋藏了部分武器,后来看到杨增新的实力也不过如此,便多次谋乱。当年5月,就有他的部下茹热耶夫、安东诺夫等军官企图起事,但被杨增新预先收买的白俄线人举报,进而暴动被粉碎。同年1920年10月,以申斯克为首的千余名白军窜入塔城,第二年春天并准备响应阿连阔夫的奇台暴动,因被中方发觉而未得逞。1921年3月,该股白军准备袭击中国驻军,夺取武器和马匹,逃往额敏县。驻军采取行动,除申斯克逃脱外,主谋分子均被捕获,驱逐出境。5月中旬,又有以诺维科夫为首的2000多名白军,携带武器强行入境,与驻额敏的巴奇赤会合,扬言要南下进犯乌苏、绥来,并攻打迪化。鉴于武装白俄在新疆日益坐大,横行无阻,苏俄方面一直有心除之以绝后患,杨增新正好也想借苏俄之力,以夷灭夷。双手商定,由苏俄红军入境“剿匪”,新疆省军予以配合。1921年5月24日,苏军一部在塔城俘白俄近千名;大部队直趋额敏。巴奇赤、诺维科夫等七八千人抵抗不支,裹胁当地牧民南逃,遭阻截,遂北窜到阿勒泰牧区,占领了阿勒泰和布尔津。向当地蒙古、哈萨克等族牧民强行征用马匹、给养,鼓动各族王公“独立”,迫使牧民加入白俄军队,企图东联外蒙的白俄谢米诺夫,进攻苏俄的斋桑城。1921年8月,中俄双方约定分进合击,围剿巴奇赤部。到9月间,白俄被打死四五百人,被俘2000余人,被缴大批车马物资。巴奇赤经青格里河逃往外蒙古。至此,窜扰新疆的武装白俄基本被肃清。杨增新在白俄大军压境下,沉着应付,花了不到两年功夫,用空手道便化解了白俄给新疆造成的危局,老斐我真得套用汤司令一句话夸他一句:高!实在是高!中苏联合进剿后,在新疆仍有近万白俄要求留在新疆加入中国国籍。新疆当局予以了安置,发给一定数量的救济粮并允许他们投亲靠友,自谋生计。饱读诗书的杨增新给他们冠了个“归化族”的名称。四、白俄军人成了金树仁军队的一只劲旅,最后却成了金氏政权的掘墓人1928年,金树仁借“七七政变”之机上台执政,大肆扩招军队,原白俄职业军人被他视之为奇货,先后招募了三个团的白俄骑兵,分别称之为称之为“归化军骑兵第一团、第二和第三团”。随着这一个接近四千人马的整师白俄骑兵加入,新疆省军实力大增。在马仲英第一次乱疆时,号称省军模范的张培元部还没跟马仲英接上火,就有官兵被吓得骑马在戈壁滩乱串,有的竞一去不归,幸而有二千多名归化军在后压阵,马仲英才没得手。1933年初,马仲英部包围省会乌鲁木齐,作为守城主力的归化军不足千人,但精良,这一战归化军动用了山炮和迫击炮,顶住了马军的多次冲击,也是亏着他们奋力防守,马仲英才没能破城,乌鲁木齐也就免除了一次屠城之灾。由于归化军具有作战经验,而且一部分是沙俄时期的校尉级军官,因而,战斗力在金家军中是最强的,金树仁给归化军的待遇较高,薪饷较省军同级别官兵高一到两倍。但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对金树仁在军队中胡乱安插亲信的做法十分反感,在这方面归化军第二团的团长巴品古特表现得最为不满。“巴团长”的言行被在一边的反金人士陈中等人观察到,几个人将反金政变计划向他和盘托出,一下就把他争取了过去,日,以归化军为主力的政变部队包围省府,金树仁匆忙出逃。这是归化军第一次以主要参与人身份插手新疆政坛事务,事成后,政变者也给了白俄相应的回报:在新成立的临时维持委员会里,白俄汽车局长格米林肯及团长巴品古特被推举为“委员”。五、盛世才把白俄当作“羊头”挂着,私下卖得却是苏军这块“狗肉”金树仁去职后,新疆白俄度过了他们在中国短暂的一段黄金时光,“格局长”和“巴团长”俨然就是四一二革命的有功之臣一样,在省府内进进出出。几个月后,盛世才执掌了新疆,在反帝亲苏的旗号下,对发动四一二政变的主谋者大开杀戒,陈中、陶明樾和张笑天,被盛世才加“谋反罪”处死,参与政变的流亡新疆东北军首领郑润成也被他送上断头台,剩下的白俄头面人物格米林肯和归化军“巴团长”也仅仅只比他们多活了几个月,在军界的白俄,只要是盛世才觉得对他有危害的,大多也和前面人物一样下场,盛世才这一系列杀戮,对剩下的白俄无疑有相当大的震慑作用,他们再也不敢在新疆的政治事务上指手画脚了。归化军的头面人物倒了,但归化军还是被盛世才重用着,在1933年5月下旬对马仲英的奇台战役中,归化军和东北军又被盛世才用来作冲锋陷阵的主力。后来,张培元部有加入马仲英的一边,盛世才实在是难以抵挡马军的亡命式攻击和张培元的背后一刀,不得不电请出手相助,苏军在张培元东进后,换上中国军服,自称是归化军,开进伊犁等地,端了张培元老巢,张培元自杀。后来在乌鲁木齐保卫战中,苏军出动飞机,对马仲英进行了轰炸,也和老冤家白俄军人在新疆成了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共同抵抗马军,马军最终不支并溃散。盛世才从苏军的数次出手相救中尝到甜头,有了彻底投靠苏联这棵大树的念想。于是苏军的一只部队被他借用,防守哈密,新疆各地也充斥着各类苏联人员,为了堵住马仲英和说他赤化新疆、卖国投苏的嘴。他让这些苏军全部以归化军自称,一时间,新疆无论是边关哨卡还是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归化军,原有的白俄这回被盛世才当作“羊头”挂着,私下卖得却是苏军这块“狗肉”。战争爆发后,一部分白俄响应苏联政府号召,回国参加了,加上盛世才在不久开始变脸,苏联军人及干部全部撤走,白俄归化军也对苏联逐渐有了祖国认同感。他们大部也陆续回到苏联。至民国后期,留在新疆的白俄仅剩数千人,大多居住在北疆的伊犁、塔城和乌鲁木齐。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民国时期 沙俄白军为何驻守新疆? 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6522 工分:145183
/ 排名:69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民国影响新疆几股势力之二:马仲英三十年代前期,有一位来自甘肃的回族青年军人,带领他的队伍,先后两次进入新疆,在戈壁大漠纵横驰骋,让新疆当局疲于应付,为了驱赶他,最终请来了苏联红军,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苏联人来后,收拾了这位“小马哥”马仲英,却趁势控制了新疆,可以说,由于马仲英的两次乱疆,从而改变了三四十年代新疆的政治生态格局。马仲英短暂的一生,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行为,让人费解。他也是历史“砖家”们最难以评价的一个人。也许是他出身草莽,读书不多,他似乎从来就没有自己一套完整主张,一会说要维护国家统一,与出卖新疆的盛世才作殊死拼杀,一会又说要建立一个包括中国、苏联和土耳其在内的穆斯林国家;打者圣战的旗号,对新疆汉、蒙等族非穆斯林平民实行种族清洗,在新疆大搞民族、宗教仇杀,是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摧毁南疆的“东土尔其斯坦***共和国”,与分裂中国的**势不两立,却赢得南京中央政府的支持;在新疆一度大败苏联红军的骑兵,却被苏军飞机炸得溃不成军,落败后又心甘情愿地到苏联,潜心学习飞行驾驶。到苏联后便不知所终,给后人留下许多不解之谜。一、
初出茅庐,小马哥让冯玉祥、吉鸿昌和马步芳另眼相看马仲英,甘肃临夏人,原名马步英,与大名鼎鼎的“西北二马”马步青、马步芳为堂兄弟,1928年,冯玉祥的国民军与甘肃河州回民发生矛盾,马仲英父亲被国民军怀疑“通匪”而遭逮捕枪决。正在青海陆军学校学习的马仲英当年17岁,得知父亲死讯后,私下里叫上宁海军里七个马姓回族弟兄,在循化截杀冯军官员,抢夺枪支,追随者众多,遂成一支武装,马仲英成为这支武装的领袖,因为年纪小,按照西北人称呼孩子的习惯,叫他为“尕(ga)司令”。马仲英短时间集合起上万人,号称“黑虎吸冯军”,虽然提出的口号是“不杀回、不杀汉,专杀国民军办事员”,实际上干的却是“不杀回,专杀汉,瞅空才打冯玉祥”,祸害临夏一带的汉人。先后3次围攻河州,一度攻至兰州附近,兰州为之震动,1928年夏末,冯玉祥调集吉鸿昌、孙连仲、佟麟阁等部,对马仲英发起反攻,激战7昼夜,马仲英战败,一路撤退到岷州。后又进逼西宁,在遭到青海主席孙连仲部的阻击后,转而袭取湟源,大肆抢掠,然后退走河西,1929年进入宁夏,与吉鸿昌二战宁夏城后被马鸿奎收编。马仲英被收编后,他离开部队,远走北平,据说在北平加入过中共的外围组织共青团,一年后返回宁夏,旋即携旧部再度反叛,1930年冬天突然攻取张掖,以“甘宁青联军总司令”扩充部队。在与其堂兄马步芳在争抢地盘时发生冲突,于是,1931年夏天,两个血气方刚的回族军阀在张掖和酒泉一带大打出手,马步芳占了上风。马仲英被迫收缩到肃州一带,此时,如果没有一个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旅长与他偶尔相遇并发出入疆邀请,马仲英也许就只能憋在甘肃一角,等着以后的马步芳、冯玉祥、胡宗南或者彭德怀来收拾了。二、第一次乱疆,马仲英从新疆省军那里发了一笔洋财马仲英在肃州见到的维吾尔族哈密警备旅长叫尧乐博斯,新疆哈密实力派人物。杨增新遇刺后上台的金树仁难以控制新疆,各地反金力量不断起事,哈密维吾尔人充当了反金急先锋,这支武装的头目叫和加尼牙孜,获得了同族的哈密王和哈密警备旅长尧乐博斯的暗中支持,为了扳倒金树仁,哈密王暗中派遣尧乐博斯赴南京告金树仁“勾结苏俄”,尧乐博斯在去南京的途中于酒泉见到马仲英,两人相谈很是投机,商议后决定一起进军新疆,推翻金树仁的政权。于是,马仲英领着他的喽罗,1931年初夏从肃州出发,虽然号称3个纵队,实际上战斗人员仅有400多人,枪支仅90余支,连同马弁、杂役和家属也不过500多人。初战夜袭星星峡,缴获了部分枪械和粮草。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奔沁城,一路去哈密。在初次进攻哈密时没有得手,马仲英决定由弟弟马仲杰率领部分军队继续围攻哈密汉城,自己亲自率领主力与尧乐博斯一起翻越巴尔库山,直扑巴里坤,守军何振声部一个团,被突然出现的马仲英骑兵数百人齐声呐喊吓破了胆,一枪未发即宣布投降。同时马仲杰利用城内奸细配合,也拿下了哈密汉城(杨增新留下这些的兵啊!在白俄面前没丢脸,却在小马哥面前如此窝囊,叫老斐我怎么说呢!)。金树仁见哈密局势危急,连忙委任省政府秘书长鲁效祖为东路剿匪总司令,盛世才为参谋长率军东征。鲁效祖的先锋杜国治旅前进到嘹墩后挖掘了3道战壕,架设了机枪和大炮,准备和马仲英决战,战斗开始后,马仲英亲自带领200多骑兵直扑杜旅阵地,尽管杜旅枪炮齐发,也未能阻止骑兵凶猛的进攻。在进攻中,马仲英双腿被子弹射穿,身负重伤,仍然率部下连续冲破3道防线,大败杜旅。杜国治部队顿时混乱,其主力团团长蒙古族军官那僧巴图鲁和旅参谋长裴建德先后阵亡,余部纷纷败退,杜国治情急之下举枪自杀,该旅随即溃散。嘹墩战役后,金树仁十分害怕马仲英进攻迪化,电令驻守喀什的鄂英部星夜赶赴迪化,同时秘密调遣伊犁屯垦使张培元到迪化接替鲁效祖担任东路剿匪总司令,有兵力6500余人,包括压阵的2000多白俄归化军,咬住马仲英准备一雪前耻,马仲英在张培元面前虚晃一枪,主力却分批撤回了甘肃。马仲英进入新疆后,以少胜多,缴获包括金树仁刚从德国采购回来的大炮和重机枪在内的大批战利品,在新疆扎扎实实发了一笔洋财。新疆省军在他这数百亡命之徒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也吊起了马仲英以后再次染指新疆的更大胃口。三、驻军酒泉,招纳的几个土耳其人对他起了很坏作用新疆一战,马仲英大获全胜,使马步芳对他这位老弟另眼相看,作为亲戚,马步芳有心鼓励马仲英向新疆发展,于是将高台以西的酒泉、安西、敦煌、玉门七县划归马仲英驻扎。同时南京方面为了制衡新疆金树仁,也派代表前来收编了马仲英,马仲英被任命为中央军新编第36师师长。马仲英从新疆回来,鸟枪换炮,又当上“国军”师长,戴着少将领章,于是开始招兵买马,收贤纳士。首先他网罗了许多失意文人和政客,如曾担任过县长的何铸九和曾任高等法院院长的苏子俊。接纳一些闻风而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如担任师部政训主任的杨波清、参谋苏继善、秘书邬逸民。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几个土耳其的旧军人也被招了进来,这几个土耳其人一战时期作了沙俄的俘虏,十月革命后随白俄流入新疆,因在新疆兜售泛突厥主义那一套东西,被杨增新收押,与阿连阔夫一道递送出新疆,走到甘肃时,被冯玉祥截获,冯玉祥那时正和苏俄相处得得热火,阿连阔夫被他当作礼物,送到布尔什维克手中处死。而这几个土耳其人却好似无人认养的野狗一样,被丢弃在河西一带瞎逛。他们中军衔最高的是中将凯末尔(不是老土的国父凯末尔),马仲英在第一次乱疆时,就领教过白俄归化军的厉害,因此,对曾经与俄国人交过手的土耳其人,自然是来者不拒,把他们纳入幕僚,这几个人在后来马仲英第二次入疆时,指使马仲英,比照他们在“故国”屠杀亚美尼亚人的做法,大搞种族清洗,起了很坏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一个化名于华亭的日本人也被当作电报密码破译专家被招入新36师,这个真实姓名叫大西忠的日本人是个什么来路,谁都不清楚,估计马仲英当时也不知道他是个日本人,此人后来被盛世才俘虏,成了盛世才说马仲英勾结日寇的活证。旧官僚、共产党员、泛突厥主义分子和日本人,这些八杆子都打不到一块的人聚集在马仲英身边,似乎有些滑稽,许多投奔马仲英者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小马哥并不在乎他们的政治立场,颇有当年孟尝君广召门客的风范。其中他的顾问兼秘书长、留苏学生张雅韶对马仲英的影响最大。马仲英在酒泉站稳后,经常召集酒泉各界代表集会,讲话中常常都流露出一些逻辑混乱、前后矛盾的“革命主张”,而张雅韶的讲话更为严谨和富有鼓动性。四、第二次入疆,小马哥领教了盛世才的厉害1933年1月,马仲英率主力3000人第二次进入新疆。在他出发之前先期抵达的马世明和马全禄已经和和加尼牙孜一起,将战火燃遍整个东疆,其中马全禄部在1932年末进抵迪化附近的南山。马仲英西出星星峡,一路顺利抵达哈密,在这里他召开了一个高级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宣布了自己的庞大计划:马全禄继续牵制省军主力于迪化周围,哈密马军主力兵分两路,一路出哈密,沿天山南路,直取鄯善、吐鲁番,再进取迪化;另一路从镇西沿木垒河、奇台西进,在迪化和第一路及马全禄部会合共同攻占迪化。而马仲英则以陆军新编36师的名义坐镇哈密指挥全局。3月,两路大军开始行动,尧乐博斯的南路一路未经历大的战斗,顺利占领了吐鲁番。但是马仲杰的一路却不太顺利,在进攻奇台时被打死,马仲英听到弟弟死讯后,便从哈密出发,带领队伍占领了木垒河和奇台。就在马仲英猛攻奇台的时候,被马军围困的迪化爆发了“四一二政变”,发动这次政变的主力是守城的白俄归化军和一批东北军将领,政变导致了金树仁下台,政变者推举刘文龙为临时政府主席,四一二政变当日,马仲英部队与盛世才的省军交火。马仲英的部队气势凶猛,潮水般一批批冲向省军阵地,省军用机枪和装甲车等重火力顽强抵抗,然而马军不在乎兵员伤亡,冲在前面的人刚刚被射中倒下,后面就有更多的人补上,给省军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省军阵地数度被马军骑兵突破,盛世才在前沿指挥作战险些被活捉。盛世才后来心有余悸地回忆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危险的一仗。但是负责坚守省军中央阵地的东北军发挥了极大作用,使马军伤亡达400余人。第二天拂晓,省军对马军发起猛烈攻势,于14日收复奇台。此次战斗,盛世才大获全胜,击毙马军600多人,缴获枪支1000多支,子弹30000多发,自己仅有300人的伤亡。由于盛世才在四一二之机顶住了马仲英的攻击,不久又表态支持政变,因而被推选为新疆督办,执掌了全省军队。盛世才收复奇台时,意外捕获了跟随马仲英入疆的日本人大西忠(于华亭),盛世才如获至宝,因为他知道,今后无论在南京政府还是流亡到新疆的到东北军面前,把这个从马仲英队伍里抓来的日本人拿出来说事,对他盛某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1933年入冬,马仲英又开始进攻省城,此时配合马仲英的,还有北面的张培元,张培元通电反盛,使盛世才两面受敌,便要求苏联支援。苏联红军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和一九三四年一月,分别从霍尔果斯进入伊犁,从苇塘子进入塔城,拔除了张培元的大本营,张培元绝望自杀。张培元死后,伊犁成为盛世才的地盘,马仲英并只以为省军主力已去御张,迪化空虚,遂于一九三四年一月用兵七千进攻迪化。却不知从塔城南下的红军,已大批开到距迪化四十里处之旧飞机场。五、逃往南疆的小马哥,端掉了两个“东突国”苏军派遣哥萨克骑兵和机械化部队,开着飞机坦克进入新疆与马仲英骑兵展开战斗。苏军兵力大约一个师。日拂晓,苏军开始向马军主力发起进攻。双方激战到中午,马军在马虎山的指挥下,使用骑兵以波浪队形,不断向苏军发起冲锋,不久在马军骑兵的突击下,苏军正面防线被突破,马军骑兵冲到苏军后方载运伤兵的汽车运输队中,将苏军伤兵和汽车悉数焚毁。红军败退昌吉城内。正当马军将昌吉团团围住时,天空中飞来几架轰炸机,对着城外的马军一顿狂轰烂炸,从没见识过飞机的马军不知如何躲避炸弹,被炸得尸横遍野。城内苏军、省军及蒙古族骑兵蜂拥而出,在上有飞机、下有坦克的立体式围剿中,马军终于溃散,向南疆逃去。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那时候正在新疆,记载了苏联红军、省军以蒙古族骑兵打马的情景。 “在巴扎我们听说,卡尔梅克人(指从帝俄时代东归新疆的土尔扈特人蒙古人)、俄国人和维吾尔人(特指新疆省军)已围攻了焉耆,开始派飞机扔炸弹。库尔勒现在一个兵也没有。……肮脏的街道上有很多来自焉耆西面的土尔扈特人,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刚到的俄国官兵,他们从焉耆和达坂城来,到库尔勒来的有2000俄国人,一半是在新疆的白俄军队,另一半是刚从境外开来的红军,还有1000土尔扈特人”。看着马仲英向南疆溃逃,盛世才却没有急于追杀,他内心有一个如意算盘:那时南疆和田的沙比提大毛拉在喀什建立了一个“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自任国务总理。这个沙比提大毛拉,算得上是民国东突的鼻祖。盛世才上台后,被马仲英和张培元围着打,一直没机会腾出手来收拾这个“东突国” ,现在马仲英奔南疆去了,按照盛世才的估计,同样属于穆斯林的马仲英肯定会投奔“东突国”,到那时,他盛世才一把将马仲英和“东突国”同时拿下,再把以前的那个日本人大西忠一起推出来,呈报南京,公示全国,你们不是说我盛世才勾结苏俄,出卖新疆吗?现在你们看好了,是谁在卖国卖疆!结果并没有如盛世才料想的那样,1934年4月,马仲英到达喀什外沿,派马世明、马福元、马六叁、鲜福海四个旅,以马世明为前敌总指挥,进攻喀什,在付出马世明阵亡的代价之后,但最终攻入喀什,消灭了这个所谓“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此后,和田的曼素耳,又在英国支持下建立了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教王国”,自称帕夏(王),马仲英立刻派遣马虎山率骑兵两个旅,炮兵一营,迅速将其消灭,并击毙了曼素耳。六、小马哥死亡之谜马仲英端掉了南疆的东突国,盛世才也就失去了消灭马军的口实,加上后台老板苏俄人要他停止打马,他也就只好维持现状,听由马仲英经营南疆。一九三四年七月,马仲英决定投向苏联,率领手下骨干二百多人到达莫斯科,学习军事技术。吃尽飞机苦头的小马哥本人则专注飞机驾驶。一九三五年,他派人将一盒录音带回部队,录音中,他说:“中国目前的形势,外患日益逼近,内政日益腐败,卖国贼无耻地卖国,日本帝国主义毫无忌惮侵占我国领土,西北地区也到了危急关头。我们要准备抗战!消极就要当亡国奴!同志们,本师长不久就要领导大家向光明的大道前进”。然而,他的新36师并没有等到师长归来。几年过去后,从国境那边传来的却是小马哥的死讯。关于马仲英死亡之谜,有以下几种说法:1、二战殉职说,普遍的说法是马仲英去苏联之后学习军事知识和飞行驾驶技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驾机与德军作战时殉职,但没有人写史料予以证实。2、肃反死亡说,盛世才与马仲英是对头,盛世才很怕斯大林用马仲英来替代他在新疆的统治。所以,盛世才一到苏联,就千方百计打听马仲英的下落。后来,盛世才居然打听到了马仲英已于1937年被苏俄内务委员会密秘密处死,而跟马仲英去苏联的随从也一并被处死。这在一本英文版的盛世才回忆录中有所披露。3、飞机失事说,也和第一种说法一样,无法证实。4、西班牙内战牺牲说,这种说法就更加离奇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民国时期 沙俄白军为何驻守新疆? 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军选戏曲小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