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道人孙明瑞的墨频款红梅报春图图多少钱一平尺。

陶然斋艺术馆的日志
留得清气满乾坤
——缅怀道教一代宗师画梅泰斗墨道人
热2已有 422 次阅读&
& & & & &&&&&&&&&& & & & & & & & & & &留得清气满乾坤
&&&&&&&&&&& & & & & &——缅怀道教一代宗师画梅泰斗墨道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邱士杰
&&&& 2010年2月6日,农历庚寅年腊月廿三,在这个神仙升天回宫的日子里,中国道教界的一代宗师,中国书画界的画梅泰斗墨道人在自己的故乡------河北威县羽化成仙驾鹤西去了。离开了修行60余年的道观,放下了酷爱一生的画笔,完结了自己“源乎于真,归乎于真”的使命。中国道教协会及有关省、市、县道教协会,国内外有关道观,书画界人士以不同方式对墨道人的逝世表示了沉痛哀悼和缅怀。
&墨道人,道号孙明瑞,俗名孙泽清。1925年10月出生于河北威县第什营乡芦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前曾任中国道教协会顾问,常务理事,河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陕西省政协委员,自上世纪70年代逐渐成为中国书画界颇具影响力的绘画大师。少时失学,仅仅断断续续读过两年书,粗识文字。12岁那年,孙泽清参加了抗日儿童团,后来又参加了青年团,并且被推举为副团长,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日寇围剿晋冀抗日根据地时,家中有多位亲人惨遭杀害。在遭到追捕时,无奈之下来到东平县安山镇道观七圣堂出家。原本打算躲过追捕之后,暂且安身,再认真研究兵书战策,效仿张仪、苏秦报效国家,不料这一步一迈就是六十多年。入道后的孙明瑞潜心修炼,熟读道家经典,成为道教龙门派全真道士。
在东平七圣堂,墨道人认真刻苦临写前任道长臧永范的大量遗作,并立志继承师祖遗风,弘扬光大道家水墨精神。此后他笔耕不辍,利用做道事活动的机会走遍全国几十座道观,游历祖国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并在山西周至县楼观台植梅千余株,取天地之造化,吸自然之灵气,积素材于胸中,画心中之大观,用手中画笔讴歌祖国的秀丽河山。雪梅之虬姿铁骨,寒梅之凛然傲霜,白梅之冰肌玉骨,墨梅之仙姿神韵,一一在笔下呈现。墨道人在绘画技法上师古不泥古,法自然而兼顾传统。用笔坦然利落,一挥而就,作品苍劲雄浑,庄重大气,古意盎然,把道家坚定、无我、空灵、超越之精神全部倾注于笔墨之间,进一步弘扬了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
墨道人的画早在文革期间就得到了来庐山写生的画坛泰斗宴济元、著名画家白雪石、陈大羽、张安治、宋文治等先生的赞誉,墨道人一号,就是宴济元所赠。1968年,墨道人又拜在何海霞门下,何先生推荐他进入西安美院学习。在陕西50余年,除去日常的法事活动,墨道人时时游走于长安画派石鲁、赵望云、陈瑶笙、罗铭、方济众等国画大家之间,认真聆听他们的教导,并与老师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或许正因为如此,墨道人的作品中渗透着苍雄、大气、意境深邃的长安画派的神韵。
墨道人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教出家道人。他一生严守戒律,以庙为家,生活简朴,衣着朴素,蔬食淡饭,从不蓄私财,亦无任何奢欲,唯有潜心研究道家理论。而且墨道人作画从不索取报酬,国内外曾有人想出高价买他的画被婉言谢绝。善意出资的墨道人就把所得全部上交所在道观。他一生的全部家当不过是一身道服,数支毛笔和几枚印章。他一生的大量作品留在了国内外诸多道观、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院校。有资料显示,墨道人捐献给国家的作品有七百余幅,捐献给家乡六十余幅,流传于民间的多达六千余幅。但是他临终时身边却连一张画也没有。道家经典《道德经》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要教化人们去掉咄咄逼人的气息,无为而有为,居下而有节,清虚,自然,收敛光芒来完善个人的品格。据说孔子向老子问道时,老子曾经告诫他:“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时蓬累而行”,后来这些话被孟子引申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这些高尚的人格在墨道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墨道人为人朴实诚恳,谦谦和蔼,沉默恬静,不慕名利,不追时流,处事友善平和。他的人格魅力和绘画技法在道教界和书画界,正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墨道人有一胞妹,嫁在山东高唐县城东南五里林庄村,所育长子林宗星与我同龄,又是同窗。林家与我外祖父家互相交好,和睦相处几十年。我自幼时常在外祖父家与林宗星玩耍,偶尔见到一个衣着、发式和大家不一样的人,极少说话,有时见他独自一个人在村头散步。后来听家人说那是林宗星的舅舅,一个出家道士。
我自幼喜欢画画,有时也随手涂抹几笔,苦无良师指点。为了提高技艺,也曾结识了几位书画名家,比如山水画大师孙大石,白石四子齐良迟,白石弟子宋保臣,苦禅之子李杭,李燕等先生。我的舅舅知道我的情况后,于1985年代我向人求来两幅四尺条象形梅花送给我收藏。所画梅花技法娴熟,枝干苍劲有力,用笔果断利落,用墨干湿浓淡相宜,章法新颖独特,整张作品大气,空灵,舒展,饱满,非一般俗手所为。作者原来就是我曾见过的林宗星的舅舅墨道人。这使我产生了有机会一定要拜见这位画坛高士的念头。
一九九零年三月的一天,我接到林宗星电话,说他舅舅墨道人从泰山游历归来,顺路来林庄小住几日,听他讲了我的情况后,同意见我。这个消息令我又惊又喜。次日上午,我买了点儿礼品直奔林庄。墨道人着一袭深蓝色道袍,胸前飘洒花白胡须,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一副仙风道骨的气度。揖让进屋,墨道人见我带了礼品,便说不该破费买东西,并叮嘱胞妹和外甥:“今天士杰来家,要好好谈谈,交流交流,中午就在这里吃饭。但是你带来的礼物一定要带回去。”说着,顺手把东西搁在了门口,以便走时拿回去。这番话使我又是惭愧又是敬佩:惭愧的是自己以俗人做事令道长责怪,敬佩的是不愧是大家气度,分毫不取,唯以艺相交,可敬可亲。第一次见面,就给我上了一堂如何做人的课。那时的墨道人已经是享誉中外德高望重的道长和绘画大家,但是丝毫没有骄矜之气,而是谦谦君子风度,以学生自居,和蔼可亲。我把带去的笔墨纸铺展在炕头前用八仙桌搭成的画案上,展纸磨墨。墨道人对着纸沉吟片刻,挽起道袍袖子,提斗笔饱蘸浓墨,自下而上,以千钧之力倾注笔端,一笔三折写出主干,又用侧锋顺势写出小枝,残枝和朽洞,然后换羊毫笔以淡墨勾圈花瓣、花蕊,再换提斗笔调淡墨穿插写出远景主干和小枝,最后以点、线收拾画面。整幅作品一气呵成,仅用了也就是二十分钟。
在午饭前两个多小时时间里,墨道人共画了四尺梅花两幅,四尺开三梅花两幅,“清白传家”款的萝卜白菜一幅,在我册页上画了一幅《太白积雪》山水画,还用隶书为我题写了“静怡”两个大字,在给我的四尺竖幅梅花图上题写:“冰凝铁枝待春暖,雪压寒梅意味香。”在横幅雪梅题款:“不为群芳争艳”。在给我的四幅作品中均题上“士杰同志正之”、“士杰同志指正”字样,体现了一代宗师谦虚平和的高尚人格。看到作画精彩处,我忍不住喝彩,墨道人总是回应:“还需要努力,献丑,见笑见笑。”在我请教一些关于用笔用墨和技法的问题时,墨道人不厌其烦地逐一讲解,还把他在西安八仙宫和周至县楼观台道观的地址留给我,又把国内绘画道士的名称及联系方式给我记下来,嘱咐我有机会向各位道长交流学习。遗憾的是这些仙长有的云游在外,有的年事已高不便见客,还有的已经作古,始终无缘拜见。
墨道人不茹烟酒,午饭时却一再殷勤地劝我随意用些,不必拘礼,自己以主人身份陪我们边吃边聊。席间,墨道人谈到当年因走投无路于东平道观出家后,观内照壁上一幅气势恢宏的梅花图吸引了他,每每凝神摹思。师傅魏园仙道长见他如此执着,便告诉他这是前任道长臧永范的作品。臧永范是民国时期知名绘画道士,曾被南京国民政府请去给蒋介石等人作画。后来,魏道长打开库房,允许墨道人翻阅、临摹臧道长的多箱遗作。墨道人叹息着说,自己的绘画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臧永范就是他未曾谋面的第一位老师。墨道人还请我们帮忙留意民间是否还有臧永范道长的作品和照片,若有愿意重金购下,或是拍照留念也好。他打算把老师资料放置在自己准备出版的画集首页,以尽师弟之情。(只可惜我后来费了不少心力,也没有完成墨道人的这份心愿。)
当时我县热爱书画已成一定氛围。我委婉地请墨道人进城小住几日,与县里的书画界同道交流一下,墨道人回绝了:“出家人不愿意给别人添乱添麻烦。我不坐公家车,不吃公家饭。人家都很忙,我帮不了忙,给人家办不了事,决不能再给人家添事儿了。”我不便坚持,只得作罢。
两天后,我找了一辆北京吉普送墨道人回河北威县老家,他还特意画了两幅作品给司机以示谢意。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之前,我用了三年时间构思创作了一幅以大雁回归为主题的百米《回归图卷》,以庆祝香港回归。作品完成后,我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山水画家孙大石题写了卷首,又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近代史研究专家、书法家张守常先生写了七百余言的序文。为了充实画面,我想请墨道人写点东西。与在湖北武当山的墨道人取得电话联系后,他大加赞赏和鼓励,并欣然答应尽快写好寄过来。万万想不到的是,在邮寄途中不知哪个环节出了故障,墨道人的大作以及后来赠给我的画集均未能收到。当这幅作品在庆祝香港回归庆典时,面对着国家政要、专家、多家媒体和观众而缺少墨道人的笔迹,成为我抱憾终身的一件事。
墨道人当年赠送给我的几幅作品和我们的照片我精心收藏着。每每珍重地取出这些画作和当年拍下的照片,欣赏一番,墨道人和蔼谦虚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出现在眼前。有时把这些作品拿到一些大型书画活动展览,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墨道人,了解墨道人,欣赏墨道人,宣传墨道人,弘扬墨道人的精神和艺术。
信息的阻隔,使我在道长仙逝一年多之后才无意中从他一位弟子口中得知这一噩耗,闻知后悲痛之情难以言表。因了我与墨道人在尘世间的一段因缘,经过多日冥思,特写此文,以示缅怀。
& & & & & & & & & & & & & & & & 邱士杰& & & & & & & & & & & & & & & &2012·6·16日夜
刚表态过的朋友 ()设为首页||||
还没帐号?
微信号:daoisms
您的位置: >
热门搜索: |
墨道人孙明瑞
来源:博客&&&&&作者:谷良&&&&&时间:&&&&&
墨道人孙明瑞(图片提供:张永春道长)
日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小年。这天是北方的祭灶节,传说中灶神爷上天的日子。河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道教协会理事、画梅泰斗墨道人,恰在这天凌晨四点在睡梦中羽化仙逝,给宗教界人士无尽的遐想和祈愿。
人间已无墨道人,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位八十多岁的道家画叟离去时无病无痛,不留一言,他的传奇人生和传世画作已成为我们永远的宝藏和永恒的追忆。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说:&墨道人在道教界德高望重,艺术造诣非常之高。他虽然羽化,但精神长存。&这是宗教界对逝者的崇高评价。
在外云游的元真道人李君明听闻师父辞世的消息,唏嘘不已,他说,前些天,师父墨道人一再提到要见自己,正准备回去面见,不料,一夜之间,已是天人相隔。最令他感怀的是二十多年来,墨道人对他的悉心教诲和无私帮助。
道教&在世神仙&、著名画叟孙明瑞羽化仙逝
人间已无墨道人
■金鹰报记者 谷良 陈晓丹
在河北的十方院,人们曾时常见到一位须髯飘逸、身著道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他面容慈祥,从容淡定,一会在观中散步,一会回到他的画室里默默画梅,神情安祥,自在洒脱。
夕阳余辉下,一座古朴道观,一位道骨仙翁,勾勒出一个人间仙境。
这位老者便是墨道人。
只是,这个美好的瞬间在虎年新春来临的时候却成为一个人们记忆中定格的永恒画面。
近日,来自中国和世界的各界道教人士、社会名流都聚集在河北省的威县,一同感怀和追忆一代高道的风骨和传奇。
墨道人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在河北威县。
从目不识丁的少年到道家仙翁,从抗日战争的儿童团员到画梅的中国画大家,墨道人用一生的光阴,写就了他将人格、道学与绘画融为一体的生命历程。
抗日逼上梁山道观
墨道人,法名孙明瑞,俗名清泽。
1925年10月,孙明瑞出生在河北省威县第什营乡芦头村。
孙家祖祖辈辈是贫苦的庄稼人,他只念了两年半的书就辍学了。孙明瑞十几岁的时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鬼子烧杀抢掠,激起孙明瑞满腔愤怒。他加入共青团,当上了抗日儿童的副团长,积极带领孩子们参加抗日斗争。
日寇疯狂围剿抗日武装,孙家生活在危险的边缘。一个寒风凛冽的雪夜,孙明瑞被逼离家,一路躲避藏身,缺吃少穿,一直流落到山东东平县(今梁山县)。这段日子有诗为证:&日寇侵华丧天良,惯行烧杀抢三光,手挽祖母怀抱鸡,雪夜宿坟泪望乡。&
他走投无路,叩开了安山镇道观&七圣堂&的大门,从此成了一名道教全真道士。当时他只是想:这里有吃有穿,权且先填饱肚子,然后读些兵法战书,效法苏秦张仪为国效力,抗战不息。却没想到,这一叩却叩开了他人生的另一种际遇。孙明瑞从此迈上了成为一代道家大师的道路。
手植梅花苦练画功
在七圣堂道观的大门,照碑上一幅气势恢宏的梅花吸引住了孙明瑞。
那是师爷臧永范的遗作。
从此,孙明瑞开始暗暗临摹师爷的手迹。
师傅魏园屾见他如此痴迷,便打开封存多年的臧永范遗作,从中取出六幅梅花图赠送给他。孙明瑞获得这隔世之宝,不禁喜出望外,从此静心研读诸子圣贤书,领悟师爷梅画的精髓,领悟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
渐渐地,他在学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道家坚定、忘我、空灵、超越的精神运于笔端,捕捉灵感,其笔下的雪梅,&千枝交错,万花从容&,气韵流畅,狂放老道,风骨跃然纸上。
道人们都称誉孙明瑞的梅花是&取天地之清气而来&。
师从张大千高足何海霞
在七圣堂修行了一段时日,孙明瑞开始云游四方,来到陕西。
1968年,孙明瑞碾转结识了张大千得意门生、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我国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并恳求大师收他为徒。大师见孙明瑞慧根深厚、态度诚恳,再加上20多年痴迷习画,便高高兴兴地收下了这位道家徒弟,当即赠送一幅山水画《华山图》作见面礼。
为了打好山水画绘画基础,何海霞推荐孙明瑞去西安美术学院进修。得何海霞大师真传后,孙明瑞又得长安画派石鲁、罗铭、方济众、赵望去等名师指点,画艺大进。
在学画的同时,孙明瑞在和终南山麓周至县居住。为了画梅,他在亲手种植了梅树千余株,观梅、爱梅、写梅,把自己置身于梅花的天地之中。
月光下婆娑的梅影、枯木虬蟠的老梅树,孤清冷艳的雪梅都是他的素材。
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里,孙明瑞和他的梅花一道浑然一体,逍遥自在,勇猛精进,终成大家。
仙人洞里得奇名
在习画中,孙明瑞形成了&重墨&的个人风格。他的山水画尤其是水墨梅花,浪漫朴拙,大黑大白,豪爽粗放,不拘常法,既渗透出长安画派苍雄大气、意境幽深的画风,也体现出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革时期,孙明瑞与当代书画泰斗宴济元、白雪石、陈大羽、张安治、宋文治、刘雨岭等一起赴庐山写生,孙明瑞与宴济元同住庐山&海会寺&,共同创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某年,宴济元在庐山仙人洞为孙明瑞取号&墨道人&,既体现其画风,又彰显其身份,从此,孙明瑞便有了&墨道人&的雅号。
一点香气送万家
在道事活动之余,墨道人云游四方,走遍了全国几十座道观圣院,积累下大量写生画稿。他的水墨梅花,堪称一绝,国内外许多书画收藏家,都以能收藏一幅墨道人水墨梅花为荣。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道教之音"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道教之音"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道教之音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会喜欢
最近更新点击排行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启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
祖天师张道陵设立道教,信仰三十六部尊经,慕道者纷纷修真学道。道教一向处下、不争于世界宗教之林,以太上三...[]
北京凤凰岭桃源观左理诚道长(中) 左理诚道长,原名左保悌,祖籍山西浑源县东坊城乡长条村。 1945年元月,左理...[]
随着人们对宗教文化和传统医学的日渐重视,道医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道教之音网站专访当代著名道医——李宇林...[]
道教之音北京讯 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作为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墨道人一生作画无数,然而他自己竟没留一幅作品。他把全部作品随手奉人,并不取分文报酬。他常以《清白传家》自勉:“清白传家古人云,不邪不歪正中人。常行不殆持到底,清史名册万古存。”画梅,陶冶了他不慕名利的高风亮节,实属当今道教界的佼佼者。
西安周至县留下了很多墨道人轶事。说他的画,平民百姓谁要都给,而达官贵人就要跑个十趟八趟的。他不阿贵,人品高洁。而在他的老家威县民间,更是流传着他的大量画作。家乡人说:“道长赠画不分长幼尊卑,有求必应。就连普通农夫手里也不少,粗算也有上千张。”这其中不乏想卖画套钱的人,所以黑市上有潜规则,欲低价收购墨道人作品,就上他老家,因为“价位不像贩子那麽高”。
这位散财慈翁,一直端着金碗要饭。用他自己的话说,“愿把苦寒留自己,一点香气送万家”,“提笔又怕蜂蝶害,挥毫风雪合自然”。
爱国爱教做慈善
墨道人一生虔诚修道,以庙为家,严守规戒,从不蓄私财。有不少海内外朋友要高价收买他的画,都被他谢绝。
2002年前后,他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博物馆举办梅花专题展览,展出后悉数捐赠国家博物馆。2004年3月,他在离开陕西、云游河北之前,将12幅心爱之作捐给陕西省图书馆。这组形态各异、树身酷似巨龙的《龙梅》,既可单独成画,相连悬挂又能成一围精美的屏风,是墨道人最为看重的作品。
2007年10月,墨道人等四位威县籍画家,共同组织了一次感人的“救心工程”。他们义卖了80幅作品,所得款项全部资助给四川南充一名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22岁男孩。
这位清贫的高道,一生贫寒,却总共捐了两万余画给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我国河北、陕西、香港等地博物馆和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还把自己多幅精品捐赠给了故乡父老。偶尔有画展卖出了他的画幅,他便将所得款项全部上交道观,自已分文不留。
对于这种不凡的举动,他却淡然回答:我们应当爱国爱教。
墨道人就这样全身心地践行《道德经》的训诫,“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完善道教所倡导的人格。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谷良 陈晓丹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明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