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兰花营养土土农药残留怎样消除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水稻调理剂田间试验报告
作者:敦化农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44
更新时间: | 【字体: 】
摘要:本文对水稻苗床壮秧剂在本地区水稻苗床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和探讨,结果表明该壮秧剂量在水稻苗床上应用能够很好的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有效的预防水稻立枯病的苗期病害,提高秧苗素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壮秧剂。
关键词:壮秧剂:立枯病:秧苗素质
近年来我市稻农在育苗过程中经常发生水稻立枯病等苗期病害,而且秧苗素质差,移栽后水稻返青慢,分蘖能力差,严重的影响水稻生产,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市水稻苗床处理剂品种单一,配比不合理,床土调酸与消毒效果不理想。针对于这种情况,今年我站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对该处理剂与常规品种进行了初步的对比试验,为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推广的优良的水稻苗床处理剂品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水稻,品种上育397
1.2&& 供试药剂&
& (1)水稻苗床调理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
& (2)水稻营养土(梅河口市生产)
1.3供试地点& 试验地设在沙河沿镇路家村李艳昆菜园地,本田为自流灌灌溉,排灌水良好的老稻田区,肥力中中等一至。
1.4供试地区概况& 沙河沿镇路家村位于敦化市东23公里处,属我市二类气候区,常年有效积温2400-2450℃,作物生育日数125d ,5-9月份降水量528.2mm,初霜期9月20日左右。
1.5试验设计& 小区设3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间随机排列,每个处理5O,旱育苗,管理方式相同,每个处理随机5点式取样
处理:1水稻苗床处理剂
&&&&& 2.水稻营养土(梅河口市生产)
&&&&& 3.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药剂)
表1小区种植图
西&&&&&&&&&&&&&&&&&&&&&&&&&&&&&&&& &&&&&东
2&&&&&&&& 管理方式
2.1&& 苗期管理
2.1.1& 育苗方式:人工旱育苗
2.1.2& 选种方式:4月13日盐水选种
2.1.3& 浸种方式:4月13日一浸灵室外常温浸种
2.1.4& 催芽方式:4月20日热水加温室内火炕催芽
2.1.5& 播种方式:4月24日,人工撒种,处理1水稻苗床调理剂2kg/O拌土,处理2梅河口产营养土12.5kg/100O拌土,处理3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药剂,丁-扑合剂2支/100O,苗床封闭除草,塑料薄膜盖土,提温保湿。
2.1.6& 追肥:5月13日二叶一心期追施屎素3kg/100O+&&& 磷酸二铵2kg/100O
2.1.7& 施药:5月26日喷施云大120+800倍乐果一次
2.2& 本田管理
2.2.1& 移栽:5月28日人工手插秧,密度9*4寸,每穴平均4株。
2.2.2& 施肥:5月25日结合耙地施底肥BB
肥(敦化市生产,NPK≥40%)200kg/hO。
2.2.3&& 化学除草:6月4日丁草胺3kg/hO+尿素100kg/hO,毒肥法撒施田间保水5-7cm8d。
2.2.4& 除虫:6月12日,喷施1605,0.5kg/hO,防治潜叶蝇。
3& 结果分析
四&& 分析和讨论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该调理剂在水稻苗床上应用,能很好的减少和预防水稻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的发生,促进秧苗的生长,由其是在水稻2.5叶期之后效果最为明显,秧苗生长旺盛,植株健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并且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蘖数多, 百株干重分析,效果较对照与常规处理剂均极显著,对水稻安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水稻苗床处理剂,适宜在我市进一步试验和推广。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sjc&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字体: 】【】【】【】【】【】
   承 办农业局信息中心
  吉ICP备号
  电 话:
   邮 编:133700
  传 真:
  http://www.
   地 址:敦化市敖东大街1321号
  E-mail: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您所在的位置: &&&&&&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望奎县农委
  本网讯&&& 最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人员在先锋镇水田调查,个别水稻苗床已发生水稻立枯病,分析其发病主要原因:一是前一阶段气候低温多雨,光照不足;二是部分稻农采取本田小棚育苗,未能进行高台作床,苗床较低;三是在PH值较高的本田育苗,播种时苗床营养土质量不佳、调酸效果不好,苗床返盐碱严重。以上原因造成水稻苗床温度低,PH值过高,秧苗长势弱,不扎根,秧苗素质差,抗病能力下降,导致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立枯病危害,适时插秧,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苗床用50%立枯净1.2克对水3公斤喷洒,或每平方米用3.2%克枯星10克对水3公斤喷洒,或每平方米用75%恶霉灵1克对水3公斤喷洒。  2、喷洒生根粉。选用6号ABT生根粉,每0.2克对水30公斤喷40平方米苗床,促进秧苗根系生长。  3、移栽前搞好通风炼苗,提高秧苗抗性。  4、对返盐碱严重的苗床进行二次调酸,喷施1%硫酸水,注意喷后必须用清水冲洗一遍,防治硫酸腐蚀叶片。
如浏览其他相关新闻请进行全文检索
&&||&&&&||&&&&||&&
主办: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承办: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21号&&&&&邮&&编:150090&&&&&传&&真:8-8000
总机电话:8
&&网络维护(分机):8377&&信息服务:0
最佳浏览模式&&分辨率&&&网站访问量:该商铺的 方法 相关产品
产品信息来源:/s.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呼百应
方法信息分享(<font color="#FF):
发表留言/评论:
联系电话:
您还可能关注:
公司成立:
经营类型:
主营产品:
方法相关供应信息
方法优秀采购信息柑桔营养土苗床育苗苗圃建设柑桔营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柑桔营养土苗床育苗苗圃建设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规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线客服QQ:
广告咨询QQ: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规程
日期:&&&来源: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网&&&作者:&&&阅读:次&&&字体: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桂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庚、仇志军、谢建华、吕修涛、徐世宏、李如平、郎宁、杨为芳。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自2005年&月&日实施。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稻免耕抛秧的大田选择、秸秆覆盖、杂草防除、水稻育秧、免耕抛栽和高产栽培的一般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南方双季稻区、中稻区和北方稻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5&&&&&&&&&&&&粮食作物种子 NY/T&390―2000&&&&&水稻育秧塑料钵体软盘 3&&术语和定义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plantation-free&seedling’s&throwing&transplanting&technology 是指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不耕翻田面,而是将前茬作物的秸秆覆盖于地表,先用除草剂杀除杂草、前茬作物的落粒种子和幼苗等,然后灌水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保留浅水层,将带土块的水稻秧苗抛栽到大田中的一项水稻耕作栽培技术。 4&&大田的选择与处理 4.1&&大田选择 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及保水保肥能力好的田块作为水稻免耕抛秧的大田,不宜选择易旱田和砂质田;低洼田、山坑田、冷浸田、烂泥田需开好环田沟和十字沟,并具备较好的排水设施,才能作为水稻免耕抛秧田。前茬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绿肥为好。 4.2&&秸秆覆盖 前茬作物收割时要留低桩,桩高不得超过15厘米。收割后将前茬作物的秸秆均匀平铺于田面,一般每亩秸秆还田量为200~300千克。 4.3&&化学除草 水稻抛秧前,要选用安全、高效、无残留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既可选用触杀型化学除草剂,如“农民乐747”、“克无踪”等,也可选用内吸型化学除草剂,如“飞达红”等。具体方法:在抛秧前7~15天,每亩用“农民乐747”或“克无踪”150~200克,对水25~30千克,均匀喷洒在田间和田埂;也可用“农民乐747”或“克无踪”150克混合飞达红150克喷施,效果更好。注意事项:施药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喷药要均匀,不能漏喷;施药前要保持田面有薄水层,然后排干水进行喷药。 4.4&&田块处理 施除草剂3~5天后,灌水泡田3~10天,待水层自然落干或保留浅水层,以备抛秧。抛秧前,如果田间杂草、前季稻落粒谷萌发出的秧苗较多,可在抛秧前3~4天排干水,每亩用“农民乐747”50~100克,对水20~25千克喷施;如果发现田块脚印太多太深,应用铁耙推平。 5&&培育秧苗 5.1&&选用品种&& 要选用优质、高产、生育期适宜、抗病性强的常规稻或杂交稻。每亩大田常规稻用种量为3~5千克,杂交稻为1.2~1.5千克。 5.2&&育秧 5.2.1&&钵体软盘育秧 5.2.1&&钵体软盘的选择 根据培育水稻秧龄的大小选择适宜规格的钵体软盘。培育3~4.5叶的小苗,宜选择561孔的钵体软盘;培育4.5~5.5叶的中苗,宜选择451孔或434孔钵体的钵体软盘;培育5.5~6.5叶的大苗,宜选择353孔的钵体软盘。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钵体软盘,即每盘重50克以上,破孔率小于1.5%。按大田基本苗和每盘成苗数确定钵体软盘的数量,一般北方稻区为30~35盘,南方稻区为40~50盘。 5.2.2&&配制营养土 5.2.2.1&&重量要求 营养土需要的重量是根据每个钵体盘的容量和数量来确定的。一般每个钵体软盘装土量为1.2~1.4千克。 5.2.2.2&&配制方法 a)用田土和壮秧剂配制营养土:采集土质肥沃、无杂草籽的粘土和腐熟的农家肥,分别晒干捣碎,过孔径5~7毫米的筛子,按粘土与农家肥4:1的比例配成床土。再按每210千克床土加入2.5千克壮秧剂的比例,拌匀制成营养土备用。 b)用泥浆和肥料配制营养土:这种方法适合于湿润秧田育秧。方法是:先将钵体软盘摆在秧床上,播种前在秧床的工作沟里灌入少量的水,加入适量的肥料,用铁耙来回拖拉形成泥浆,用勺将泥浆泼入钵体盘上,刮平泥浆后播种。 5.2.3&&做秧床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做秧田。秧田的面积,南方每亩大田需8~12平方米,北方为6~8平方米。每亩秧田施2000千克有机肥作底肥,耕翻耙平后做苗床。苗床宽度为130厘米左右,苗床间留30厘米宽、10厘米深的作业沟。苗床要在播种前一天做好。苗床长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苗床长度(米)=钵体软盘的宽度(米)×钵体软盘数量÷2。 5.2.4&&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天,风选剔除空瘪粒。再用35%的恶苗灵200倍液浸种消毒2~3天,捞起在清水洗干净,装入筐里覆盖薄膜催芽,种芽露白可播种。 5.2.5&&摆盘 在秧床上平放钵体软盘,要求逐个紧挨、对齐有序地摆放。秧床边缘5厘米范围内留出,不摆放钵体软盘。 5.2.6&&播种 5.2.6.1&&播种时期 播种期要根据茬口、秧龄和气温确定。钵体软盘育秧秧龄一般为25~30天。播种的起始温度,籼稻要求旬平均温度12℃以上,粳稻要求旬平均温度10℃以上;如采用地膜覆盖或旱育秧,播种的起始温度可相应降低3℃。 5.2.6.2&&质量要求 钵体软盘播种要均匀,每个钵体播种量:杂交稻1~2粒,每盘播种量约25~30克;常规稻每个钵体播种3~4粒,每盘播种约50克。 5.2.6.3&&播种方法 a)播种器播种:要选用与钵体软盘型号相配套的播种器。播种前先摆好钵体软盘,往钵体软盘内撒入占其高度2/3的营养土,用板刮掉盘面的土,然后将播种器播种孔对准钵体播种。每个钵体的播种量,杂交稻为1~2粒,常规稻为3~4粒。 b)播种机播种:可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电磁振荡播种机、滚筒撒播播种机等。播种时将营养土、种子、水分别装入机械的不同容器里,开动机器,把钵体软盘放入输送带,自动完成装土、播种、盖土、刮平、洒水的作业。播种后将盘叠放,搬到温室催芽,然后放到秧架或搬到到田里育苗。 C)手工撒播种:用营养土育苗,播种前先在钵体软盘中撒入占其2/3高度的营养土,用木板刮净盘面的土。根据播种的盘数称量种子,反复多次均匀撒在所有的盘中,然后撒营养土盖种,并将盘面泥土清扫干净,防止秧苗串根。如果用泥浆作营养土育苗播种,先将泥浆泼入钵体盘,用木板刮平使每个钵孔填满泥浆,待泥浆稍沉实后称适量种子反复多次均匀撒播在所有的钵体盘内,再用扫把蘸泥浆将种子扫入钵体中,用木板刮平。 5.2.7&&压盘 播种后用大木板压盘,用力要均匀,使秧盘嵌入土中并与土壤充分接触。要做到盘面平整。 5.2.8&&秧龄 钵体软盘育秧一般用于培育3~5.5叶的秧苗。 5.2.9&&秧田管理 5.2.9.1&&盖膜保温 早播的秧田可用平铺或拱架覆盖薄膜、无纺布等材料,用于保温,防止烂秧。要控制好苗床内的温度:播种至出苗期保持温度在32~35℃;1叶期温度控制在25℃以内;2叶期以后温度控制在20℃左右,高于32℃要揭膜通风或喷水降温;4叶期前后逐步揭膜通风练苗,提高秧苗素质。 5.2.9.2&&水肥管理 田面要保持湿润。土面发白或秧苗叶片卷曲时喷水;或将水灌入沟中,让水渗入秧盘中,注意不能漫灌。秧苗2叶期和4叶期,每盘秧苗用8~10克硫酸铵,加0.4千克水喷施,然后洒清水洗苗,防止烧苗。抛秧前2~3天不再灌水,以利于起秧。 5.2.9.3&&化学调控 秧苗2叶1心时每10平方米用15%多效唑1.5~2克对水700~1000毫升喷施。培育大苗的秧田,可在4叶期再喷施一次,防止秧苗徒长,促进分蘖和矮壮。 5.2.9.4&&&防治病虫草害 要防治好立枯病。主要做法:播种7~10天后,每个钵体软盘用70%的敌克松0.3克,对水1000倍喷施。在一叶一心进行化学除草或拔草。发现秧苗青枯、黄苗或烂根时,每平方米用移栽灵1.5毫升,对水1.5千克喷洒苗床。 5.3&&旱育保姆育秧 5.3.1&&做好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土质较粘的田块做秧田。亩施2000千克有机肥作底肥,耕耙平整后整苗床。苗床的宽度130厘米,苗床间留宽30厘米、深10厘米的作业沟。每亩苗床撒施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各5千克作面肥,用铁耙轻松土拌匀,刮平。苗床在播种前用喷壶浇透水。 5.3.2&&选择药剂 选用旱育抛秧专用型旱育保姆作为种子包衣剂,&每3千克种子需1千克旱育保姆。 5.3.3&&药剂拌种 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12个小时,然后捞起放在筐中,待种子保持湿润但不滴水时,将种子放进塑料盆里,再加入旱育保姆,筛动塑料盆,使盆中的种子充分包裹上旱育保姆,形成颗粒状。 5.3.4&&播种 将包衣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秧床上。每平方米播种量,常规稻为140克左右,杂交稻为50克左右。播种后覆上一层薄土盖种,然后用喷壶浇水。 5.3.5&&播后管理 播种后喷施化学除草剂。秧苗水分管理按旱育秧的方法管理,育秧期间温度较低时需要盖地膜保温。保持土壤湿润。旱育保姆含有多效唑成分,秧苗一般不用化控。 5.3.6&&秧龄 旱育保姆育秧培育大龄秧苗效果比较好,一般秧龄在4~8叶。 6&&起秧 用钵体软盘育秧的苗床,在起秧前的第3天浇水,起秧时,苗床要保持干爽,避免水份过大造成秧苗难起。起秧时用双手抓住秧盘相邻的两个角,用力向上提起。可将钵体软盘与秧苗裹成团,叠放在一起,搬到田边;或将秧苗从钵体软盘中拔起,装在容器内搬到田边。用旱育保姆育秧的苗床,在拔秧的前一天浇水,拔秧时应尽可能使秧根部带有土块,拔好后运到田里。 7&&抛栽 7.1&&抛栽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秧苗素质、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抛秧时期及产量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抛植密度。免耕抛秧的抛植密度要比常耕抛秧的抛植密度增加10%左右。一般每亩抛栽蔸数:高肥力田块,早稻1.8万~2.0万蔸,中稻1.5万~1.8万蔸,晚稻2.0万~2.2万蔸;中等肥力田块,早稻2.0万~2.2万蔸,中稻1.6万~1.8万蔸,晚稻2.2万~2.4万蔸;低肥力田块,早稻2.2万~2.3万蔸,中稻2.0万~2.2万蔸,晚稻2.4万~2.5万蔸。一般是早抛田适当少抛,晚抛田适当多抛。 7.2&&抛秧要求 要选择无大风的天气抛秧。在大雨或风力4级以上天气时不宜抛秧。抛秧时,田面要保持湿润或水层2厘米以下。 7.3&&抛栽方法 a)手工撒抛:抛秧前,先在田面拉绳划畦,畦宽3~5米,相邻两畦中间留一条30厘米宽的工作行。抛秧时,人站在田埂或工作行中,用手抓住秧苗的叶子,向上45°角抛撒秧苗,抛撒高度不低2~3米,使秧苗均匀落入田中。按大田面积计算抛栽苗数,先抛秧苗总量的2/3,留1/3的秧苗补抛,使全田抛秧均匀。 b)手工点抛:手工点抛均匀度和直立度较好,但抛栽速度较慢,在对抛秧质量要求较高或风力较大天气时采用。抛秧时用手抓住秧苗,一个一个地投到田面,使秧苗均匀分布或成行。 C)机械抛栽:用背负式抛秧机实施机械抛秧,每小时可抛3~4亩,速度较快,均匀度高。背负式抛秧机抛只适合于用钵体软盘培育的秧苗。抛秧时由2人为一组操作,一人背抛秧机,右手控制喷筒,左手将秧盘中的秧苗拨入喷风口,摆动喷筒使秧苗抛均匀,另一人不停往秧盘内加入秧苗。 7.4&&清理工作行 抛完后,人站在工作行中,将工作行上的秧苗捡起,抛在稀的地方,同时将抛得密的地方的秧苗移抛到稀的地方,使全田秧苗分布均匀。 8&&田间管理 8.1&&化学杂草 早稻在抛秧5~7天后,中、晚稻在抛秧4~5天后,待全田秧苗基本直立,结合施肥使用除草剂。每亩可选用以下药品之一,拌细土或化肥后撒施:1%草克星可湿性粉剂7~10克、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13~15克、1%灭草王可湿性粉剂10~15克、12%恶草乳油100~120毫升、50%杀草丹乳油200~250毫升、96%禾大壮100~125毫升、50%瑞飞特乳油35~50毫升。 8.2&&水分管理 抛秧后,大部分秧苗倾斜或平躺在田面,根系分布于土表,对水分较敏感,因此,灌水要浅,避免深水影响扎根。抛完秧7天后,放干水,喷除草剂、施化肥,第2天灌3厘米水层,保持3~4天内不排水,缺水时及时补水。分蘖期灌2厘米薄水层促分蘖。免耕抛秧分蘖够苗期比常耕抛秧稻迟2~3天,当每亩苗数达到计划穗数80%时(25万~28万),开始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和壮秆健株,提高分蘖成穗率。幼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保持田面湿润。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8.3&&施肥管理 本田期施肥应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相配合。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N:P2O5:K2O的比例一般为1:0.5:1。亩产600千克的产量,一般施纯氮8~12千克、五氧化二磷4~12千克、氧化二钾8~12千克、硫酸锌1~2千克。施肥方法:底肥施用总氮量的40%(3.2~4.8千克纯氮),施钾肥总量的40%(3.2~4.8千克),磷肥全部用量作底肥(4~12千克纯磷)。免耕抛秧秧苗前期扎根立苗和分蘖生长慢,前期施肥量适当增加。抛秧后4~5天施促蘖肥,施氮肥和钾肥总量的30%,约纯氮和纯钾各2.4~3.6千克。在叶龄余数1.5左右施穗粒肥,用占氮肥30%和钾肥总量的30%,约纯氮和纯钾各2.4~3.6千克。齐穗期后禾苗叶色偏淡要喷施叶面肥,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500克对水50千克喷施,延长功能叶和光合作用能力,提高结实率。& 8.4&&防治病虫害 8.4.1&&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性病虫害强的品种,采用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8.4.2&&生物防治 稻田养鸭、养鱼可控制田间害虫、防治杂草。养鸭要在稻田四周用网围起50厘米高的围栏。抛秧10天后,每亩放养野性较强、好动的鸭苗12只。至水稻灌浆、米粒形成时将鸭子回收。稻田养鱼需要在抛秧前挖好环田沟,田中间挖好鱼池,抛秧10天后放入鱼苗,施农药时把鱼赶到鱼池。 8.4.3&&物理防治 每50亩稻田安装一盏频谱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喷农药。 8.4.4&&药剂防治 8.4.4.1&&防治病害 防治恶苗病:播种前每千克种子用抗菌剂402或咪鲜胺8~12毫克溶液浸种消毒。防治稻瘟病:当稻田中发现稻瘟病的中心病团时,每亩用三环唑20~25克或稻瘟灵28~40克喷雾防治。防治纹枯病:在分蘖期丛发病率在15%~20%、孕穗期在30%以上时,每亩用井岗霉素10~12.5克加水50千克喷雾1~2次。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叶枯唑30~40克或噻菌酮16~20克加水50千克喷雾防治。防治稻曲病:在孕穗中、后期每亩用井岗霉素10~12.5克或多菌灵50克或三唑酮8~10克对水50千克对穗部进行喷雾。 8.4.4.1&&防治虫害 防治二化螟:在二化螟为害高峰期,每亩选用杀虫双36~45克或杀虫单45~55克呀三唑磷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三化螟:当每亩稻田三化螟有卵50块以上需药剂防治,方法同二化螟的防治。防治稻飞虱:当百丛稻飞虱虫量达头时,每亩用噻嗪酮7~10克或吡虫啉1.5~2克对水50千克,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防治稻蓟马:受稻蓟马为害的稻苗叶尖卷曲率在10%以上、百株虫量300~500头以上时,用杀虫双27~36克或三唑磷20克或吡虫啉1.5&~2克对水50千克喷雾。 9&&收获贮藏 当水稻籽粒灌浆完熟期及时收获。同一品种单独收获。可采用机械收获,也可采用人工收割,手打或机械脱粒,不要用石滚压或用木棍打敲脱粒,以免米粒断裂。稻谷收获及时晒干,在含水量低于14%时储存。同一品种要单储。水稻收获时脱粒后的秸秆最好还田,不要焚烧、乱堆乱放或丢弃,以免污染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七星路135号(530022) 
2003年6月起总访问量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营养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