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口小学前身是丞相北京茶食胡同小学学吗

当年菜市口
说起北半截,自然先要说说北半截所处的地理环境。
北半截地处城南。北京的所谓城南,是指外城,即西便门、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崇文门、东便门一线以南;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一线以北;广安门、广渠门之间的区域。明朝永乐年间初建北京城的时候,并没有所谓外城,只是四四方方一座城。因为蒙古人不断入侵,明朝政府不得不打算在城墙外面再盖一圈儿城墙。谁知盖着盖着差钱儿了,只盖了南边半圈儿,只好收工,成了半拉子工程。这大出一块儿的半座城,就成为了“外城”。
明朝北京是在毁掉元大都的基础上重盖的,所以有点身份的人自然都在城里住家。外来的,想进城进不去的,没正经住宅的,都住在城外。待到盖了半圈儿外城,把这些外来户就圈进了外城。所以当年内城就比外城整齐、富裕。等到清朝进了北京,干脆把内城霸占,汉人只能住在外城。只是到了清朝后期,自顾不睱了,内城的汉人才多了起来,而外城始终比内城穷。
供老百姓从外城进入内城的城门主要有两座:崇文门和宣武门。东边的崇文门是政府的税关所在,做买卖的必需从崇文门交税进城。所以商人们往往在崇文门外暂住。全国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一般都是从保定、良乡进北京。往往是天不亮从长辛店出发,天亮赶到广安门,所以有“卢沟晓月”一景。如此,则那些穷学生大都住在宣武门外。那些为外地赶考的学生和做生意的商人服务的赶脚&的、拉水的、挑担的、掏茅房的等等之流,也就都在外城住下了。
解放后,外城以前门外大街为界,左右划分为宣武、崇文两区,这两区秉承历史旧观,于是就又有了“穷宣武,破崇文”(也许是“穷崇文,破宣武”?记不清了,反正是说既穷又破)之说。我的母校北半截小学,就在穷宣武的宣外大街顶南头的北半截胡同里。
1950年代的菜市口地区
宣外大街顶南头是个丁字路口,地名“赫赫有名”——菜市口。说它赫赫有名倒不是由于它卖菜,而是在清朝它是个杀人场。不过进入民国,已经不用它作刑场了,但是菜市口仍然是个区域性地名。
这是在菜市口由八国联军监杀支持义和团的清朝官员。拍照者是站在哪个角度,后面店铺是哪家,已经很难说清了。
上世纪是的标识就是胡同口有个“”“”
缦(那个称为“红罗厂”的小夹道姑且不计)“”形成于明朝,当时多住绳匠,叫绳匠胡同,以后为好听,就谐音改称丞相胡同了。绳匠-丞相,这极端的两头居然存在于一条胡同,也不知是可笑还是尴尬。丞相胡同“”胡同
1954年我家刚刚进京安顿下来,院子里的小伙伴就相约去看电影。我于是跟随着新伙伴们好奇地来到“电影院”。文化馆的票价是王安国“消除”我们几个人在墙下站成一排,一人一个字地画,画“”“”既也不“”
。原来有一条“”到达丞相胡同口,这时“”“”,会后还时兴放映电影,《红孩子》《抢新郎》什么的“”
丁字路口靠一边,有一间回民饭馆,起初门面不大,名声不小,“”。1959年前后,扩大了很多,成为南城著名的饭馆,1960年的困难时期,它以卖便宜而实惠的“盖浇饭”而大受欢迎。它的规模不小的“菜市口”嘛。1958年,菜市场里高悬标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挂了很久。菜市场“”曾经,现在似乎也没有了
原一家“”,我上学天天从他的脚下路过
药铺的门首挂的是一面玻璃镜框的招牌,“西鹤年堂”四个大字看上去灰黑凹凸有致。我每放学走过药铺门前,心里总在想,它到底是平的还是凸起来的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朝花夕拾》)真是世故之言。
丁字路口的东北角,是菜市口百货商场。现在“菜百”是一个全国叫响的名头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菜百已经很有名,不过只限于北京。北京那时规模较大的百货商场并不很多,菜百算一个,当然也是几经翻修扩大的。商场里食品、百货、服装、布匹、电器、自行车、五金,等等,十分齐全,周围百姓所赖极多。不像现在,宣武区一个菜百,一个国华,过去的两大商场,只知道卖黄金首饰,卖疯了以后,一层、二层、三层,层层把百姓日常所需压缩,只知道赚钱了。丁字路口的商场原址也已经全部拆掉,不复往日旧观了。
当年菜市口地图
百货商场的北边,原有一间铁工厂,早年是私营工厂,我上学每每路过工厂,看到工厂车间大门洞开,直接面向大街。车间里两根天轴,带动着两排机床飞转。现在的年青人,只怕是听也没听说过“天轴”是什么了。1958年公私合营,以后工厂变成了手扶拖拉机厂,现在也拆掉了。
北半截胡同口的西边,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山货店旁边的新华书店了。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常常都是在那里度过时光的。书店店堂很大,售货员都很好,不干涉读者。无论是平放在柜台上还是立在书架上的书,我们可以随意翻检,随意翻看,看多久都行。很多书我都是站在那里看完的,鄂华《女皇王冠上的钻石》、《水晶洞》、郑文光《飞出地球去》……我甚至记得,那年看到一本体育年鉴,记录着1956年苏联对锡兰的足球赛,比分是32:2。上世纪80年代后,我有时路过菜市口,看到新华书店日渐萎缩,如今是也同北半截一样,踪影不见了。
当年的菜市口,已经在城市的改造中,彻底地消失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回忆菜市口文/:蓝色的蒲公英123  古老的北京城,在民国以前宣武区就是非常繁华的地方了。那时候不是叫宣武区是叫外几去。菜市口就在外4区。叫宣武区是解放以后的事了,菜市口有名是因为它在前清时是城外的杀人刑场,菜市口的南面是丞相胡同,再往南是自新路,到河边就是北京有名的监狱了。犯人都是从监狱提出来,经过一个叫龙泉寺的庙宇,穿过一个过街楼,过街楼的北面写着金绳。南面写着是觉岸。在当时的西鹤年堂前面。无数的犯官。大盗、也有不少好多爱国志士像谭嗣同七君子都是在这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民国以后就再也不见当年的场景了。
  菜市口的地利有绝对的优势。往北到宣武门往西奔广安门。穿过烂漫胡同盆儿胡同可以到南西门,就是右安门。方便的交通使得菜市口是是越来越繁华。南城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就在菜市口的路口西边。从南西门进城的运菜的车子,都集聚在这里,菜卖完了,菜农们卖完菜,手里有钱了,就要买点东西从城里带回去。胡同里针对这些顾客就卖什么的都有了。卖点心的清华斋,卖针头线脑的黑猴,卖窗户纸的,都在胡同里。烂漫胡同,那回儿叫乱麻胡同。您就知道当年有多乱了。从南西门进出的菜车都走乱麻胡同。里面卖东西的又多,弄不好就插车。现在叫堵车。这个时候就谁也别走了。
  菜市口的东面有个胡同叫铁门儿胡同。据说当年还真的有个大铁门。还传说菜市口杀了人就将头颅悬挂在铁门上示众。对面是米市胡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时候,这里是全北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好多的趁乱抢来的东西,都拿到这里卖来。人多的挤不动。这都是我小时候听来的故事。等我记事的时候。菜市口已经是管理的最好的时候了,马路上的人行横道线是大铜钉子做的。老远一看,金光闪闪的刹是好看。再说说我们家吧。
  菜市口是南城较为繁华的地方,我们家住493号,确切的说是广安门大街493号。到现在我一见到493这个数字我就想起菜市口的家,菜市口的院子是个长形的院子,东边的房子八间西边八间。院子呈北高南低。院子细长,我小时候学骑车,就是在院子里,踩上脚踏板,一滑,就到了南头。最早整个院子都是我们家的。后来把西房卖掉了。我们家只住东房。解放军进城后,凡是房屋超过15间的算是房产主都要没收。我们家卖掉西房后正好14间半。得以保存下来。家门口就是车站-汽车站,从院里能看到站牌。我记得小时候,想坐车在家里看见汽车进站,从院里往外跑,还能赶上车。我们家的字号是马记铁工厂。
  菜市口可是个好地方,可以说门口卖什么的都有。不愁没地方花钱去。卖吃得东西的,糖果、点心、元宵、有钱没钱的都能吃到好东西。我记得丞相胡同口的那个食品店,是最好的。南来顺小吃店里什么小吃都有。还有卖烟的烟铺,小医院,卖书的新华书店,药铺是西鹤年堂和同达堂,卖旧货的信托,街上还总有各种小摊小贩的来来往往。坐在家里听见街上的叫卖声,“卖大小金鱼唉-!”“糖葫芦一百一串。”那回儿门口老有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把做好的糖葫芦插在手推车子前面。一边走一边喊,那回儿一百就是后来的一分。还带卖糊涂糕,一百一小江米碗。又甜又酸的。真叫人怀念。
  最方便的是菜市口的交通,民国时期有轨电车我们管叫铛铛车就通到了菜市口,往东可以去珠市口、前门。往北能到宣武门、西单、新街口、西直门。车票还特便宜,到珠市口才三分钱,可坐汽车就得七分。北京解放后第一趟汽车大1路,也是从菜市口通过的,从广安门到德胜门的。还有一趟4路环行,从菜市口可以到府佑街,那离北海可就不远了。我记得那会儿天特别蓝,站在街门口向西经常能看见火烧云。红色的云半边天际映红,连蔚蓝色的天空都改变了颜色,举目远眺可以看见广安门高高的城楼,在天际像一个剪影似的。
  出门往东是卖饭的小饭馆叫爆肚满记,掌柜子叫满开忠,小饭铺不大。名气挺大的。据说做出的爆肚一绝。据说他家的爆肚特别的嫩,做爆肚讲究火候。放下锅8秒钟。早了晚了都不行。调料也很讲究。那时家传秘方。谁也不知道的。现在街上开了很多家做爆肚的饭馆,好多都说自己是爆肚满,也不知道谁是真的了。
  再往东是小小个基督教堂,是几间平房改的。基督教不像天主教,要拜偶像,有个十字架就可以崇拜了。门口“基督教”三个白底黑字写的很大很大。牧师姓绍,有两个孩子大的叫绍日新,小的是个女孩儿叫绍瑞葵,那时我们经常在一起玩。玩跳间,玩跳绳,玩丢手绢。他们家有个大后院子,顾了个老人,我们叫他绍大爷。给他们家扫地,搞卫生,还带种后院的地,种点菜自己家里吃。大门口里面是个过道,再往里,旁边有个小门。进去后,有一个小三角院。太小了,什么也没用,荒着,这在城市里是很难得的,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里面的荒草是我们的玩具,站在里面就像到了很远的没人的地方了。周围没大人就我们几个小孩儿。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有一种小紫葡萄,熟了后可以吃的,我们就吃的满嘴都是紫的汁水。多少年后小秋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小紫葡萄。基督教堂养了一只狗,可厉害了。谁去都追,有一次,大姐抱着我去玩,被狗一追,把我扔在地上了,我刚长出来的小牙把我的舌头给咬破了,到现在,我舌头上还有个疤,那次体检时医生都特关注,疑长了东西了。绍家后来很惨,55年被查出是个地主,那时地主是社会的敌人,是专政的对象,结果他家房子没收,家里都赶到农村斗争,清算劳动改造。回来就再也没听到那两个孩子的消息。估计命运太好不了哪去。
  再往东是个粮油店。一进门是几口大锅,里面盛着香油,上面有个机器带动着油锅里的轧油的大铁球,一上一下的。进门后一股子油腻子味,孩子们都不爱上那儿玩儿。
  再往东是个大车店。我小时候看见门口总有一群拉排子车的,等活。在我们孩子的眼睛里,是一群大人。他们在一起玩一些孩子的游戏。后来改成了新华书店。在记忆里是我第一个图书馆,我从小就爱在书店看书,书店中间有几个柱子,下面有一个台阶,可以坐人。我就坐在那里看书,小时候一有空就到那里看书,什么一千另一夜,瓦岗寨,少年儿童的故事,民间故事,相声剧本。那些好看的书等等。一直看到了我长大了,能在图书馆馆办借书证了,我才不去书店看书了。
  再往东是个棺材铺,菜市口卖棺材的特多,东东西西的有好几家呢。这原来菜市口是满清时官府杀人的地方,电视剧里动不动就绑缚南城菜市口砍头。就是这里。所以周围棺材铺就多。挨着的是北半截胡同,当年戊戌六君子的谭嗣桐就在这条胡同里住,康有为住在往东隔两条胡同的米市胡同叫七树堂的大院在套这个小的院子里。谭先生当初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他就死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过了北半截在早是个食品店,买糖果饼干什么的。后来改成了人民照相馆,我年青的时候经常到那里照相,洗像片或租照相机,家里70年的全家福也是在菜市口的照相馆照的。一直到菜市口拆迁,才关张。
  食品店的东边是南来顺的前身叫俊王记,小饭铺,地点好,对着宣武门大街。吃饭的人特别多,我就记得那儿的卷饼卷焦圈特好吃。再往东就是一个夏卖冷饮,冬天卖炒栗子的食品店,我印象最深的那夏天有冷冻机吐吐吐的开着,管子上布满了冰霜。冬天卖炒栗子。也用机器来炒。那在当时可是够先进的了。估计老板没准是学机械的。
  街对面路北是百货店,后来成了有名的菜市口百货公司里面卖什么的都有。吃得、使的、用的。服装、布匹、鞋帽、玩具、自行车、糖果、点心、眼镜包罗万象。当然是我经常去的地方。过马路是的卖旧货的信托店,谁有什么过时了用不了的东西就上那给卖掉。我也经常光顾,就图个好玩没买过什么东西。紧挨着,是个饭馆,店铺挺大的,档次挺低的。好像我们家人很少去。我记得那卖的盖饭,还有用白薯片炸了以后再浇上蜜的茶菜。旁边是同达堂中药店,那可是个大药铺,丸散膏丹一应具全。我小时候这个药店天天放广播,大喇叭一响全菜市口都听得见。可是总放当时紧跟形势的什么“刘巧儿”啊,什么“小女婿”这些最新的评剧,由于天天放,我呢,时时听,慢慢的我都会唱了。真是无师自通啊。到现在我还记得呐。在往西就是什么美味斋上海餐馆,景春轩中餐馆,正兴德茶叶铺这个茶叶铺有名因为是清真茶叶铺,附近的回民都上它那里买茶叶。再往西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有名的菜市口菜市场了,那是南城的蔬菜集散地。就跟现在的新发地似的。从城南运来的蔬菜都集中到这里,在由菜贩子拉着车子送到各各胡同里卖给居民。临街有的卖水产的大棚,我小时候最爱上那去玩儿,跟老板要个小螃蟹,蛤膜鼓朵,田螺丝什么的,拿回来玩儿。有一次叫我妈看见了以为我去窑台去玩去了。那回儿窑台到夏天经常淹死人,家长都怕孩子去窑台其玩去。解释了半天,我妈还是说了我一顿。
  从家门口往西是市红记,听人说是卖杂货的,可是我记事的时候起就没见到开张。紧挨着是一个挺大的中兴记烟铺,我小时候淘气经常爬上人家柜台上去玩去,他们家的柜台特别的宽大。向铺子里的伙计要槟榔嚼着玩,弄的满嘴红红的。我记得它的铺子门口总有一根阴烧的绳子掉在那里,有吸烟的走到门口,借火点烟用的。我小时候总用他家的火来放炮丈。
  旁边是个两层楼的小医院,是看西医的。大夫姓杨,两口子开的夫妻店。看一些小病,拿一些红药水,消炎片糊弄人。他们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杨德谦,和他的妹妹叫杨凤安,我经常去他家去玩,他们家一进门就有很浓的来苏水味。门口有个当时很现代化的茶几,是玻璃的,旁边是两个沙发,我小时候总去他家,玩他家的立体扑克。和麻将牌一样的扑克牌。当时很少见。我特喜欢,后来过了几十年,到八几年,我在燕莎看到一副麻将扑克,尽管很贵,我立刻把它买了下来。到现在还收着呢,就是那时留下的记忆。
  再往那边就是黑猴,一个杂货铺,什么针头线脑的都有。因为在烂漫胡同口,卖菜的都上他那买回家里用的这些东西。所以生意特繁荣昌盛。这个杂货铺挺古老的,现在的北京博物馆还把他们家的招牌或叫幌子,一个黑色的红嘴红眼睛的木质坐猴当文物展出。再往旁边就是烂漫胡同了。
  这一切都是五六十年前的情景,到现在一切的一切当然是什么也看不到了,菜市口的地名还在,两边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地铁贯串,车水马龙。再去菜市口,过去小时候的一丁点的影子也找不到了。只有留在记忆里了。真正的换了人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沙发!慢慢品味精彩文章:))
  好文!洋洋洒洒,详尽的介绍了北京菜市口的今昔.文笔娴熟,寓情于景!
  老早就知道菜市口是个杀人场,一听这地名就会汗毛竖起。想不到那么繁华热闹。楼主的文章使我对那里有了新的认识。谢谢!
  儿时的记忆!再不写就快忘了!
  看了这篇老北京的文章,了解了一些老北京的老事,过去老北京的影子已经找不到了。只有留在记忆里了。
  好详尽,就像楼主带我们逛一次北京,谢谢!
  过奖了,我从来没写过东西,这次能得到大家的夸奖,我心里很高兴。一定再接再厉,和大家一起交流。谢谢大家了。
  与3楼同感!
  讲述老北京的故事-----------------东方时空
  楼主娓娓而谈,把我的眼神也带到了菜市口。
@蓝色的蒲公英123
恭喜楼主的:"回忆菜市口"帖子推荐到天涯首页红黑榜!.愿继续发好帖,为繁荣蓝老做贡献!
  好文,收藏
  在哪可以找到老北京的味道
  还记得吗,我的菜市口?还记得吗,我的天坛?还记得吗,我的什刹海?还记得吗,我的北京?
  现在老北京的味道都不知道在哪了
  以前在北京坐公交车转悠的时候没少听过“菜市口站”的,当时还挺怵的,现在又很想去转转,可惜由于工作了,就没时间了~~
  回忆菜市口文/:蓝色的蒲公英123  古老的北京城,在民国以前宣武区就是非常繁华的地方了。那时候不是叫宣武区是叫外几去。菜市口就在外4区。叫宣武区是解放以后的事了,菜市口有名是因为它在前清时是城外的杀人刑...........
  -----------------------------
  这地儿熟啊,老菜百,澡堂子,鹤年堂,都熟啊!南横街,小肠陈,南半截北半截,还有过街楼。  就那觉岸那小过街楼那时候是每天必过的地儿,每天都从那儿骑车经过,怀念啊!本来那小过街楼还是我一哥们家分的住所呢,最终他没有住,住到迎新街了,所以对那儿印象特别深刻!  当年修菜市口南沿路的时候还由于他停工了一段时间,就是拆与不拆的问题,不过最终还是拆了,说在其他地儿按照原样翻建一个,翻建个屁啊,翻建还是原来的么?N多古建筑就这样被毁了,悲凉啊,老北京渐渐的老不了了,老建筑都渐渐消失了╮(╯▽╰)╭
  烂漫胡同,盆儿胡同都住过,这边会馆多啊  就这片印象深刻啊
  细想想,都想哭,那么多都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每当看看国外几百年几百年的老宅院老房子,真想不到为什么这么多老地方都拆掉了,真是悲凉
  介绍得真详细
  介绍得真详细
  介绍的真详细
  就像是放的纪录片。。感觉小时候的好多东西记得特别牢。。
  楼主老北京啊!多讲点带我们在天涯上逛逛老北京,顺便也说点新北京的事儿!
  上几张图    谭嗣同故居    烂漫胡同    烂漫胡同    烂漫胡同内湖南会馆,紧挨着曾经的家
  错一张  上图第二张为七井胡同,烂漫胡同在这里    烂漫胡同    法源寺    法源寺    大绿包
  写的真好,一口气读完,仿佛带着我们重回五六十年代的老北京城,期望看到您更好的回忆文章。
  七井胡同是烂漫胡同里靠南的一条小合同,照片好像是七井胡同口的教工幼儿园吧。像。
  不动老城建新城
那北京的价值将会超现在百倍以上!!!
  照片都是今天拍摄的,最新版的
  喜欢古建筑,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一个样,没有特色,完全看不出当地的文化,感觉去城市都没意思了,喜欢胡同文化,希望在保留的基础上能少盖些高楼大厦,盖些有中国味的建筑。看名人故居时,雕刻的木门和后期修复用工具雕的手法差异太大,现代的完全没法比,就像那手法缺了灵魂一样,经典是无法复制的,希望能好好保留古迹。
  謝謝作者了。好看
  把破烂当美,把脏乱差当感觉美好
  可惜,好东西再也看不到了
  老北京每一寸土地都历经了无数的沧桑。
  很详细哦·
  特怀念南来顺的羊杂汤,还有各种小吃,记得小时候经常端着家里的铝锅,一买就是一大锅的羊杂汤
  我小时候生长在北京,住在米市胡同北头107号。小学是在丞相胡同小学上的,同学智鸿儒,杨忠兴,胡适,李辰,大概都是八十几岁的人了。七七事变我在北京,日本占领中国的时候,我投考了华北电气通信学院。1949年后离开了北京。今天的北京我已经不熟悉了。
  不止是您不熟悉了,练我们一直在北京生活的人都会不认识路了。变化太大了。您老人家什么时候来北京恐怕要找导游了。很难见到当年的地标了。
  感谢大家,感谢大家的照片。
  来过。有空儿细读。品味回想着读。好文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北京府学胡同小学介绍
北京,飞檐翘角,朱漆大门,两重楹联……寻常过客难免会将这里误认作王府、宗庙,可是,又分明听得阵阵读书声从里面传来。举目细看,大门之上高悬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牌匾——“府学”。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有着644年厚重历史积淀、坐落在古风庭院中的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古朴的府学大门。
2012年8月,府学胡同小学成为北京市首批33所百年学校挂牌校之一,能够入选,不仅仅因为是北京“资格”最老的小学,更因为数百年来对教育作出的努力与贡献。今天的府学坚守“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扬优秀传统文化、养现代文明习惯,开设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博学”课程,为学生自由而充分、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特地成长注入不竭的动力。
“假孔庙”成“真官学”
时光倒回1368年,一座名为报恩寺的寺庙尚未建成,明朝大将徐达便已攻进元大都。庙中的和尚听说明朝军队规定不能进入孔庙,慌忙中把一尊孔子像立于门口,寺庙得以保全。明朝建立后,“假孔庙”便成为官学,因为当时的北京叫做“大兴”,官学便也命名为大兴县学,后来改名为顺天府学,成为明清两朝500余年间的官办学校。
北平市第十八小学校门(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前身)
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顺天府学的东半部分改为学堂,称顺天府高等小学堂。1905年改为左翼八旗小学堂,1912年改名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1949年改称北京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小学。至少经历了六次易名的学校,终于在1958年正式定名为府学胡同小学。
“记忆中的母校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这是1954年转学到府学胡同小学的张爱民在《府学小学阳光育蕾》的回忆文中,对学校风貌的美好回忆。的确,学校里,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魁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园林交相辉映。大成殿前的孔子像,更能体现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1984年,学校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学打造“小书生”
大成殿孔子
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影响了不同的人,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近山,使人朴厚坚定;近水,使人灵活巧变。府学胡同小学清楚地认识到,信仰和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府学的先贤哲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历史的遗留,正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教育的“课本”,比如,校园里“动静等观”、“敷礼明伦”等建筑遗迹,正在学生身边潜移默化滋养着他们的文化情趣。所以,在这所极具中国文化情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府圣殿,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放在治学的重点位置。
府学胡同小学文庙大成殿内供奉孔子牌位。
在老校友的回忆里,“学校重视传统知识的教学,专门开设了大字课,每周两节。当时同学们都备有一个小布口袋,里面装有墨、砚台、毛笔和涮笔的小缸子,挂在书包旁边。书法学习先从基础学起,老师要求我们反复练习横竖撇捺,填充空心字,临摹红模子,最后才在米字格本上书写。”
时至今日,府学胡同小学的孩子们更是一个个化身成为了温文尔雅的“小书生”。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一二年级进行《弟子规》的学习,三四年级开设《笠翁对韵》课程,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接触内涵更加深入的《论语》知识。
府学胡同文庙泮池石桥与大成门。
除了传统经典诵读以外,“琴棋书画”以及茶艺也都进入国学课程当中。“高山流水”、“玉液移壶”、“关公巡城”……茶壶、茶盏在孩子们的手里,变得格外灵动。学校抓住茶艺“廉、美、和、敬”的精髓,编写《茶海飘香》的课程教材,组建茶艺表演队,到古茶庄品茗,学习书写关于茶文化的对联等等,为学生提供了用浓厚的艺术氛围包裹专业知识的精彩课程。现在,每到母亲节,学校都会开展“母爱如茶”的大型活动,为妈妈敬一杯茶,道一声谢。学校希望通过国学文化的熏陶,为孩子们自由而充分、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特地生活、学习埋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让教育的沃土充满生机。
在学校的历史记录里,有一则“四代同堂”的故事。1956年,美术教师温西虹带着学生们拜访了画坛巨匠齐白石大师。由于温老师师承李苦禅先生,李先生又是齐白石老人的弟子,这群喜爱绘画的娃娃显然成了齐老的“曾徒孙”。如今,府学的学生们不仅可以走出校园拜访前辈、参观名作,还走出国门,进行交流访问,以开阔眼界。
稚语童声“正气歌”
马丁一校长在文天祥祠为学生讲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府学胡同小学学生们的稚语童声响彻文天祥祠。每年文天祥诞辰,学生都会手持菊花,面向先贤塑像,朗声吟诵《正气歌》。文天祥祠就坐落在府学胡同小学之内,成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走进文丞相祠,会唱《正气歌》,了解《正气歌》中的十二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爱国主义精神与气节不断地渗透在每个师生的品行操守之中。
学校每当新学年开学,都会带着新生到文丞相祠接受开学第一课的教育,要求学生要热爱祖国。
在老校友、老教师的脑海中,50年前的文丞相祠是一座两进院落,当时作为校工的宿舍。祠堂前面的古枣树,相传是文天祥在此关押时所种。而微微向南倾斜的枝干,象征文公怀念南方故国之情。有时在校园中漫步,就会不知不觉地来到文丞相祠,想起那段为国家命运而抗争的故事,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由自主地浮上心田。
曾有老校友动情地回忆,当年学校每当新学年开学,都会带着新生到文丞相祠接受开学第一课的教育,要求学生要热爱祖国。而且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非常多样,还有为烈士扫墓、到天安门宣誓入队等等。
来源:北京晚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家胡同小学划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