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闵慧芬根据昆曲游园编写的游园的二胡谱!回我追加邮箱

专辑英文名: River Of Sorrow专辑中文名: 江河水艺术家: 闵慧芬资源格式: APE发行时间: 2001年地区: 美国简介: .cn/avworld//2_28-3-326_15.jpg 演奏 :二胡/闵慧芬 古筝/李炜 扬琴/李丽君 洞箫/吕钧初 打击乐/梁维新、吕钧初、李晓南、伍仲辉录音师 :林锦和专辑简介 :闵慧芬是中国民族音乐领域的传奇人物,她的二胡演奏被小泽征尔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近年来,闵慧芬饱受病魔缠绕,曾隐退舞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年底(2000年),她到加拿大温哥华短暂居留,巧遇马浚先生(First Impression Music(一听钟情)由华人主理,极少数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发烧唱片品牌的主脑者),应邀为FIM灌录一张发烧级制作。参与此次录音的,还有古筝名家李炜和扬琴演奏家李丽君,曲目除《江河水》、《二泉映月》、《赛马》、《渔舟唱晚》等二胡演奏,还有《春江花月夜》、《昭君出塞》等古筝名作,可说荟萃了中华民乐的精华所在。  马浚先生长袖善舞,竟使该录音计划得到SACD始作俑者SONY的全力支持。SONY的SACD技术部董事Gus Skinas亲自携带全球为数不多的DSD现场录音器材前往温哥华,并在录音室监控了整个制作过程,务求使录音品质达到DSD科技的最高水准。本碟主题曲《江河水》,是源于东北辽南鼓吹乐笙管曲的同名曲牌。初为双管独奏,后被移植改编成二胡独奏,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这首乐曲演绎了一个凄凉悲凄的故事:某地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离乡而去,忽遭不测死于外城。妻子闻讯,如雷轰顶,在当时与丈夫依依惜别的江边,面对着滔滔河水嚎啕痛哭、悲愤欲绝,诉之泣之,遥相祭奠……据马浚先生介绍,闵慧芬一曲录罢,竟然泣不成声,身体不住颤抖,可见其发自内心的真情投入。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难怪在录音现场,即使不谙中乐的外籍工程师也被感动得动容。马先生回忆道:“新力公司SACD技术部董事Skinas说,自听过闵女士的演奏,十多天来晚上都造梦。梦中总是听到她的琴韵,无法忘怀,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经验。我笑道,这就是绕梁十日吧!”  很显然,纵使生就一副铁石心肠,像这样的音乐,我也是不敢多听的,更不敢将之视为一张纯粹的发烧碟来随意试音。 专辑曲目: 01.江河水 东北民间音乐02.昭君出塞 广东民间音乐03.渔舟唱晚 古调04.高山流水 古调05.赛马 黄海怀、沈利群 曲06.戏梦 李炜 曲07.二泉映月 华彦钧 曲08.蕉窗夜雨 客家民间音乐09.游园 昆曲改编10.春江花月夜 古调11.寒鸦戏水 潮州音乐&&分享到:
- 闵慧芬经典金曲
闵惠芬胡迷最喜欢的曲目
专辑介绍:
 &特别提示:请支持购买正版,本站只提供免费在线试听,旨在宣传二胡名家,宣传二胡音乐和文化。 闵慧芬(1945~ ),中国二胡演奏家。江苏宜兴人。她自幼从父学习二胡,1956年入南京鼓楼区红领巾艺术团,1958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二胡,师从王乙、陆修棠。1963年获得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一等奖,1968年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任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演员。经常在国内外演奏,受到好评。她演奏的代表曲目有《喜送公粮》、《赛马》、《江河水》、《新婚别》、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等。她还创作、改编了许多二胡独奏曲,如《红旗渠水绕太行》、《洪湖人民的心愿》、《樱花》、《阳关三叠》、《李陵碑》、《斩皇袍》等。
01. 新婚别(二胡协奏曲)&&& [0:15:53.01]02. 空山鸟语(二胡独奏)&&& [0:03:03.39]03. 江河水(扬琴伴奏)&&& [0:06:55.46]04. 老贫农话家史(扬琴、古筝伴奏)&&& [0:07:46.56]05. 游园(小组伴奏)&&& [0:05:06.44]06. 春诗(扬琴伴奏)&&& [0:05:55.60]07. 寒鸦戏水(小组伴奏)&&& [0:05:37.21]
中国二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联系QQ: 邮箱:那些年追过的二胡 无锡籍演奏家闵慧芬追忆民乐大师甘涛
&甘涛先生创办的南京乐社是我认识平易近族平易近间音乐的主要起点,甘先生的启蒙教育更是我一生从事平易近乐专业航线的开端。&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说。  5月31日至6月2日,闵慧芬等平易近乐名家在南京参加中国平易近族音乐年夜师甘涛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  每次回忆南京乐社内心总是充满亲切  &每次回忆南京乐社,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亲切,因为那里留下了我很多儿时的幸福回忆。&闵慧芬充满深情地回忆,&我是从江南宜兴的乡下走出来的,后来在丹阳小县城生活了四年。1956年,我们全家随父亲闵季骞先生又从丹阳搬到南京那个年夜都市。&  &那时我已跟父亲学了三年左右的二胡了,但是真正认识民乐的还是到南京后。当时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跟着父亲到南京乐社,感觉像到了一个民乐的新天地,是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广阔海洋。也是在那里,我受到甘涛先生亲切的关怀和培养。&  闵慧芬说,甘涛先生策划的南京乐社是学习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全方位推广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阵地。当时的南京乐社有三个组,昆曲组、古琴组和民乐组。&我当时在民乐组学习,受到甘先生的言传身教,终身受益。&  甘贡三爷爷一把抓住我要教我唱昆曲  据了解,甘涛先生出生于1912年,其父甘贡三为清代名儒甘熙以后,是与吴梅、溥西园同时享誉剧坛的昆曲名家。闵慧芬与甘家的渊源不止是师从甘涛学习民乐,更由甘贡三老先生亲自传授了昆曲名段。  &昆曲是我国百戏之祖,无论唱词、唱腔、唱念做打,都代表着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最高成就。我的昆曲是跟甘涛先生的父亲、甘贡三爷爷学习的。&闵慧芬告诉记者。  闵慧芬说,她最喜欢和甘爷爷接近,因为他银鬓飘飘、白发童颜,而且说起话来特别有趣。而甘爷爷对闵慧芬也是特别慈爱。&终于有一次一把抓住我,说要教我唱昆曲。我十分愿意,又忍不住要耍一下赖,说要把甘爷爷的白胡子梳一根大辫子才学。甘爷爷竟然同意了我的无理要求,所以我学的《游园》《春香闹学》都是甘贡三爷爷口传心授。我伸着小手,甘爷爷拍着一板三眼的节奏学会的。&她说。  &几十年后,那些昆曲唱段不少都被我移植成二胡曲,优美的唱腔每每奏时只觉遗香袅袅,充满韵味,那也给了我后半辈子研究器乐演奏声腔化优越的积累。&闵慧芬告诉记者。  甘涛先生的民乐思想值得研究继承  闵慧芬回忆,当年她在南京乐社学习期间,曾多次听到甘涛先生亲自指挥苏南奏乐、十番锣鼓、江南丝竹等多种民间音乐的排练。他还曾经请来很多老艺人演奏,他记谱整理,收集大量民间音乐在《江苏民间音乐集成》里,为民间音乐的抢救、记载、整理作出主要贡献。  闵慧芬认为,甘涛先生创办和亲自主持南京乐社是传承和推广民族传统和民间音乐的主要阵地,它的发展和进步至今仍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党肿黼号召中国文艺要大繁荣、大发展,研究甘先生的民乐思想和他成功的艺术实践,特别是如何推广民族音乐与广大群众血肉相连,如何在民乐教育中寓教于学于乐,都有着重要意义。&闵慧芬说,&是时候了,应该总结和发扬了。&(新华社南京6月2日电)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无锡籍演奏家闵慧芬追忆民乐大师甘涛
发布时间: 13:38|
摘要: “甘涛先生创办的南京乐社是我认识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起点,甘先生的启蒙教育更是我一生从事民乐专业航线的开端。”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说。   5月31日至6月2日,闵慧芬等民乐名家在南京参加中国民族音乐大师 ...
 “甘涛先生创办的南京乐社是我认识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起点,甘先生的启蒙教育更是我一生从事民乐专业航线的开端。”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说。   5月31日至6月2日,闵慧芬等民乐名家在南京参加中国民族音乐大师甘涛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    每次回忆南京乐社内心总是充满亲切    “每次回忆南京乐社,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亲切,因为那里留下了我很多儿时的幸福回忆。”闵慧芬充满深情地回忆,“我是从江南宜兴的乡下走出来的,后来在丹阳小县城生活了四年。1956年,我们全家随父亲闵季骞先生又从丹阳搬到南京这个大都市。”    “那时我已跟父亲学了三年左右的二胡了,但是真正认识民乐的还是到南京后。当时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跟着父亲到南京乐社,感觉像到了一个民乐的新天地,是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广阔海洋。也是在这里,我受到甘涛先生亲切的关怀和培养。”    闵慧芬说,甘涛先生策划的南京乐社是学习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全方位推广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阵地。当时的南京乐社有三个组,昆曲组、古琴组和民乐组。“我当时在民乐组学习,受到甘先生的言传身教,终身受益。”    甘贡三爷爷一把抓住我要教我唱昆曲   据了解,甘涛先生出生于1912年,其父甘贡三为清代名儒甘熙之后,是与吴梅、溥西园同时享誉剧坛的昆曲名家。闵慧芬与甘家的渊源不止是师从甘涛学习民乐,更由甘贡三老先生亲自教授了昆曲名段。    “昆曲是我国百戏之祖,无论唱词、唱腔、唱念做打,都代表着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最高成就。我的昆曲是跟甘涛先生的父亲、甘贡三爷爷学习的。”闵慧芬告诉记者。   闵慧芬说,她最喜欢和甘爷爷接近,因为他银鬓飘飘、鹤发童颜,而且说起话来特别有趣。而甘爷爷对闵慧芬也是特别慈爱。“终于有一次一把抓住我,说要教我唱昆曲。我十分愿意,又忍不住要耍一下赖,说要把甘爷爷的白胡子梳一根大辫子才学。甘爷爷竟然同意了我的无理要求,所以我学的《游园》《春香闹学》都是甘贡三爷爷口传心授。我伸着小手,甘爷爷拍着一板三眼的节奏学会的。”她说。    “几十年后,这些昆曲唱段不少都被我移植成二胡曲,优美的唱腔每每奏时只觉遗香袅袅,充满韵味,这也给了我后半辈子研究器乐演奏声腔化良好的积累。”闵慧芬告诉记者。    甘涛先生的民乐思想值得研究继承  闵慧芬回忆,当年她在南京乐社学习期间,曾多次听到甘涛先生亲自指挥苏南吹打、十番锣鼓、江南丝竹等多种民间音乐的排练。他还曾经请来很多老艺人演奏,他记谱整理,收集大量民间音乐在《江苏民间音乐集成》里,为民间音乐的抢救、记录、整理作出重要贡献。  闵慧芬认为,甘涛先生创办和亲自主持南京乐社是传承和推广民族传统和民间音乐的重要阵地,它的发展和进步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党中央号召中国文艺要大繁荣、大发展,研究甘先生的民乐思想和他成功的艺术实践,特别是如何推广民族音乐与广大群众血肉相连,如何在民乐教育中寓教于学于乐,都有着重要意义。”闵慧芬说,“是时候了,应该总结和发扬了。”(新华社南京6月2日电)
上一篇:下一篇:
中国二胡在线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1 www.chinah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音乐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诉信箱: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胡名曲精选30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