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为什么幸拇笞雷由现皇O峦媚棠,感

&&& 孙仁玉(),陕西临潼雨金镇人,西安易俗社的创始人之一。早年捐资创办雨金高级小学,并增设女校部,开临潼女子入学之先河。后又与同仁在西安东关龙渠堡创建民立中学(即今市二中旧址),任校董和地理教员,受到褒奖。   1912年初,孙仁玉出任陕西都督府修史局修纂。他认为:“社会教育,其感人之深,普及最广者,莫如戏曲,旧日戏曲优良者固多,而恶劣淫秽是以败坏风俗者,亦所不少”。于是在修史之余,与李桐轩先生相商,“拟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改造新社会”。李很赞同。于是,由孙仁玉起草易俗社章程,并垫资700两白银作为开办费。他们各方奔走,联络知名人士和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日在陕西省议会礼堂召开了易俗社成立大会。从此,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第一个新型戏曲学社正式成立。孙仁玉在易俗社历任社长、评议长、编辑主任等职。在风云变幻、战乱四起的年月里,他团结同仁、惨淡经营、发展和壮大了这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孙仁玉曾力主秦腔不但要演遍全国,还要走出国门,在他的积极倡导下,1921年和1922年易俗社赴武汉三镇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一时。1924年7月鲁迅先生应邀在西北大学讲学,在易俗社观剧五场。孙仁玉和易俗社其他负责人热情接待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等人对易俗社立足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之功绩给予高度评价,并把他的讲学费五十元大洋捐给了易俗社。   孙仁玉慧眼识英才,易俗社早期甲班学生刘箴俗,家贫、面黄肌瘦、头生黄疮,入社时被拒之门外,恰逢孙仁玉进社,认为他是一个旦角材料,就将其招入易俗社,精心培养,并亲自为刘写了《青梅传》本戏,一经出演,名驰三秦,蜚声武汉三镇,被誉为“南欧北梅西刘”。易俗社演员张秀民初习须生,久演不成,被社辞退。孙仁玉知道后将其端详一番,让他说了几句白口,然后感慨地说:“此乃旦角材料,岂能唱生,难怪久练不成。”张秀民改演旦角后,精心苦练,一出《宴御留妻》即获得好评,蜚声西安古城。上世纪30年代名旦“陕西梅兰芳”王天民,也是在孙仁玉创作的名剧《柜中缘》中唱红的。   易俗社创立之后的20余年时间,孙仁玉共创作大小秦腔剧目177个,他的许多剧作一经演出,便广泛流传,上座率高、轰动效应强,其中许多剧目在近一个世纪的秦腔舞台上久演不衰,有的还被外省剧种移植。至今好多戏还在舞台上演出并录制在音像制品中。上世纪90年代初《三回头》还被入选当代高等学府文科教材。   孙仁玉所创作的剧目大体可分为:历史剧、科学剧、社会剧和家庭剧四大类。代表作有:《将相和》《商汤革命》《武王革命》《复汉图》《游骊山》《斗龙船》《大婚姻谈》《青梅传》《戒烟趣闻》《红颜泪》《新女子顶嘴》《白先生看病》《镇台念书》《柜中缘》《三回头》《小姑贤》《看女》等。   孙仁玉所创作的剧目处处体现着易俗社“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的宗旨。他所写的戏,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为群众喜闻乐见。   孙仁玉为易俗事业积劳成疾,于1934年7月逝世。噩耗传出,北京、南京、兰州、武汉、汉中方面发来许多唁电,西安各界和易俗社为他举行公葬。出殡当日,西安城数万人肃立街道两旁,摆香案祭奠,为孙仁玉送行。当年11月7日,在易俗社剧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全国各地送来的悼词、挽幛挂满了易俗社剧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送的挽幛上写的是“广陵绝响”,杨虎城将军送的挽幛上写的是“令名不朽”。 &&&&&&&&&&&&&&&&&&&&&&&&&&&&&&&&&&&&&&
&&&&&&&&&&&&&&&&&&&&&&&&&&&&&&&&&&&&&&&&&&&&&&&&& (孙仁玉先生遗照)附:&&&& 易俗社这个古老的艺术表演团体,恐怕在陕西乃至全国的文艺界里,不知者不多;而《三回头》、《柜中缘》、《看女》这些秦腔的经典剧目,在西北广大的秦腔爱好者中,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可是,对于易俗社的创始人、上述这些经典剧目的作者孙仁玉,普通老百姓知道的并不多。今年是易俗社创立95周年,年初更是有数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保护易俗社这个将近百年的艺术珍宝。借着这个机会,我们追寻着孙仁玉先生的足迹,寻访了他的后代。&&&&&&&&&&&&&&&&&&&&&&& &&&&&&&&&&&&&&&&&&&&& 易 俗 社 追 寻 孙 仁 玉&&& &&&& 易俗社位于西安市西一路,是一座青瓦红楼的两层小院。在窄小的重新用红色油漆过的古门楣上,竖写着三个大字“易俗社”。&&& “1912年,40岁的孙仁玉任省一中、省女子师范史地教员。当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陕西都督府创设修史局编纂革命史志,孙仁玉应邀任修纂。在修史之余,他与时任修史局总纂的李桐轩商量,想要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改造新社会。李桐轩欣然答应。易俗社就此产生了。”3月16日下午,在易俗社家属院里,今年82岁的雷震中老人说。他曾任易俗社的副社长,虽然未能亲眼目睹孙仁玉先生的风采,但由于长期研究整理易俗社的相关史料,因此对于这一段历史如数家珍。&&&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孙仁玉先生,易俗社里能够亲眼目睹先生的风采或者聆听他教诲的人几乎都已经去世。留下的只有史料。在史料里,对于孙仁玉的记载是这样的:“剧作家孙仁玉,生于1872年,卒于1934年,名瑗,字仁玉,祖籍陕西临潼。家境贫寒的他16岁被聘为私塾教师,后考入陕西泾阳书院,受到具有维新思想、提倡科学的学者刘光贲的影响,并加入同盟会。清末中举却无心仕途,先后担任陕西宏道高等学堂、省立中学、女子师范等学校教师。在受聘担任陕西修史局修纂时,与李桐轩发起创办易俗社,并垫资700两白银作为办学经费。他力主易俗社以排演新戏为主,剧社成立仅一个月就创作出提倡妇女放脚的《新女子顶嘴》,易俗社首演《将相和》更是影响深远。《青梅传》、《复汉图》、《柜中缘》、《将相和》、《镇台念书》、《看女》、《白先生看病》、《新小姑贤》、《鸡大王》等是他的代表作。孙仁玉以教书写戏为乐,生活简朴,仗义疏财,爱惜人才。日,孙仁玉因患脑瘤在西安病故,易俗社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和追悼活动,梅兰芳等全国戏剧界著名人士敬献了挽联。出殡时,西安数万群众站在马路两旁为他送行。”寻 访 孙 仁 玉 后 代寻访孙仁玉先生的后代并不是特别艰难,因为多年以来,他们一直与易俗社的部分老人保持着联系。易俗社76岁的刘东生老人,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电话本上,帮我们查到孙永宽的电话。“他是孙仁玉的孙子,昨天还到我这里来过。”3月18日,在西安翠华南路西安交大财经学院的家属院里,我们找到了孙永宽的家。整洁而普通的家里,一间卧室的桌子上有孙仁玉先生的大幅遗像。遗像的左右,是孙仁玉二儿子、也就是孙永宽父亲孙炳书的照片。父子二人,以这样的方式相聚相守。&&&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孙仁玉的三个孙子。知道我们要来采访,孙永宽特意通知了他的兄弟。&&& 68岁的孙永康,退休前一直在长安二中当教师,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拉二胡、弹三弦、吹笛子都很擅长。65岁的孙永宽,从高中起就是学校乐队队长,高中毕业考西安音乐学院被预录,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被正式录取,但对于音乐和秦腔的热爱却从未减退。后在西安市第五建筑公司工作直到退休,现又在高新区一家企业做工程监理。54岁的孙永宁,在西安晚报从事编辑工作。兄弟们坐在一起,讲述着他们幼时对于秦腔的热爱。“虽然我们弟兄们没有见过祖父,但我父亲也非常热爱秦腔,经常在家中唱戏。我们弟兄几个也都喜欢秦腔,自学拉二胡、板胡、弹三弦。以前易俗社唱戏,我们弟兄们专门买了站票,站在乐池旁边,听优美的秦腔音乐。大哥在世时,我们经常组成家庭自乐班。大哥(孙永健,青年早逝)拉板胡、我拉二胡,三弟永宽弹三弦,四弟永宁吹笛子,我们在家里你拉我唱,非常热闹。我想,这可能是与祖父血脉相承的原因吧。”孙永康说。&&& “我们家里看电视不打架,家里人都爱秦腔。只要电视节目中有秦腔,那是必看无疑。近些年来我们非常关心社会对于祖父的评价,经常关注与秦腔、与易俗社有关的东西,收集整理资料。祖父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保存好他心血凝成的文稿,可是经过历史的变迁,大部分珍贵的资料已经遗失了。所能搜集到整理出来的很有限,所以就愈显珍贵。”孙永宽遗憾地说。&&& 孙永宽拿出来一本1992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孙仁玉传》,其中一段真实地记录了孙仁玉先生弥留之际的愿望:“居省垣二十余载,不勘仕途,与诸同仁兴办教育,历尽沧桑,惨淡经营,方赢得今日之局面,夙愿足矣。终生淡泊清寒,却于心无愧,于世有益,去而无憾。唯愿儿孙刻苦攻读,做国家有用之材。一生奔波,别无所留,仅存文稿一箱,渗透毕生心血,托与徐氏(孙仁玉夫人,编者注)妥为保存,传读后世,使晚生知其先祖曾为社会教育略献微力,年节时口忆纪念,魂灵有知,是为大幸。”&&& “幸好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一部分祖父的文稿、与家人和同事的照片和一些剧本的手抄本。”孙永宽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些珍贵的资料,一一介绍给我们。文稿是用小楷写在已经泛黄的纸上,其中有不少地方经过圈圈点点,反复修改。透过文稿,我们仿佛看见先生在青油灯下,戴着高度近视的眼镜仔细地修改着剧本的字句。有多少脍炙人口的唱段,就是在他白天要教书、管理易俗社的事务,只能晚上夜深人静时在青油灯下写成。&&& “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祖父。可以说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短短的22年他就写了117部戏,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把祖父的文集整理出版,或者拍一部有关祖父的电视剧,把祖父的精神发扬光大。”孙永宽激动地说。&&& “祖父不仅仅是剧作家和教育家,他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祖父的剧作表达的思想有很强的时代性,呼唤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即使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孙永康补充说。&&& 而孙永康、孙永宽、孙永宁他们的孩子们,很多都已经成家立业,开电脑公司的、在旅行社做国内部经理的或者还在大学读书的,对于秦腔和易俗社有多少的了解和感情呢?“孩子们都不太感兴趣,或许对于秦腔的热爱,也就只能到我们这一代了。”孙永康兄弟们遗憾地说。回 到 临 潼 雨 金&&&& 3月18日下午,我们在孙永宽夫妇的带领下,来到了临潼雨金——孙仁玉先生的出生地。&&& 刚刚下过雨的村子道路泥泞。孙家的院子还在,但原先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显示在这里,一位名昭史册的剧作家度过了他贫寒的童年。但这里,就是他的家,就是他历尽艰苦读书成材的地方。看见我们一行人过来,村里的老人们都好奇地打问“得是举人老爷家的人回来了?”“举人老爷”这一个古旧但却饱含村里人无限敬重的称谓,不属于别人,只属于孙仁玉。只要提起《柜中缘》、《三回头》这些经典名剧,村里人都会骄傲地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我们“举人老爷”写的戏。&&& 在村外,孙永宽指着一片平整的绿油油的麦田说:“那就是我爷爷的墓地。”70多年岁月的磨砺,墓冢已经没有了,也没有墓碑。如果不是孙永宽指点,谁能知道这里竟然埋葬着一位剧作家,一位教育家和思想家!孙永宽夫妇在松软的地塄边点燃了带来的纸香。袅袅的烟雾中,孙仁玉的一生似乎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或许这就如先生的风范一样:虽然化为了泥土,不留一点痕迹,但他的精神、他所创立的易俗社、他的剧作却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编后】在这个春天里,本报将开始关注陕西梨园艺术的昨天和今天。追寻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梨园精英以及他们的后代,探访把青春献给了艺术而自己的年华正在老去的戏剧名家,或者关注正在梨园里进行辛勤耕耘的年轻的艺术家们。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探访和追寻,了解他们为了艺术所历尽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更希望通过此次探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我们陕西的地方戏曲,为发扬和传承我们的地方戏剧文化做出努力。&&&&&&&&& (本报记者& 王晓阳& 实习生& 邵文)&&&&&&&&&&&&&&&&&&&&&&&&&&&&&&&&&&&&&&&&
&&&&&&&&&&&&&&&&&&&&&&&&&&&&&&&&&&&&&&&&&&&&&& (孙仁玉先生手稿)& 摘自日《陕西日报》&(二)李桐轩&&&&李桐轩()名良材,字桐轩,亦作同萱;自号莲舌居士。陕西蒲城人。父智威是个农民,很重视子孙的读书。清光绪四年(1878),桐轩与胞兄异材同时考中秀才,因家境贫困,桐轩去华州任私塾塾师。十四年(1888)被陕西提督学政选拔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两年后应陕西舆图馆之请,参加测绘各县地图。二十八年(1902)与同县举人张拜云在同州创办求友学堂,以科学知识和爱国思想教育学生和子女。光绪三十年(1904)他的两个儿子约祉和仪祉考入京师大学堂,他作诗六首相送,诗中有云“唯华人兮神明胄,不可奴兮不可虏”;“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于愚弱最可耻”。次年,他主持重修《蒲城县志》,为民间豪侠“刀客”王改名立传。知县李体仁审稿时批“悖逆”二字,弃而不用。&&&&三十一年(1905)井勿幕由日本返陕,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发展同盟会组织。李率先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二年(1906)任蒲城高等小学堂教习。次年又与同盟会会员常自新等组织蒲城县教育分会,在学校内外进行民主革命活动;还利用回家的机会,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三十四年(1908)与焦子静、王子端、张拜云等在西安办健本学堂,作为同盟会培养革命骨干的场所。同年10月16日“蒲案”发生。省城召开教育总会周年大会时,李与郭希仁等要求大会讨论“蒲案”问题,并向提学使余提出质问,又经过许多斗争,终使“蒲案”祸首、蒲城县知县李体仁被撤职,死者得到昭雪。清宣统元年(1909)十月,陕西咨议局成立,李被选为副议长。他与郭希仁、井岳秀等同盟会会员控制咨议局,使其成为同盟会的秘密据点。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时,因土匪蜂起扰乱,毁坏了境内所有电线杆,陕西与外界断绝音讯。他自请去武昌,向湖北军政府通报信息。他是全国读音统一会会员,1913年赴京参加制定“注音字母”工作。此前一年担任省修史局总纂,与修纂孙仁玉在整理史稿之暇,研究社会教育问题,深感戏曲对移风易俗关系重大,遂与井勿幕等发起创办易俗伶学社(后改名易俗社),聘请名艺人陈雨农、党甘亭等为教练,招收学生,既学戏曲,又学文化,并在该社修建之剧场经常演出,使易俗社不但成为一所戏曲学校,也是一个新的剧社,在全国独树一帜。&&& 李在易俗社初创时期,先后担任社长、评议、编辑及名誉社长等职。他用半生心血倾注于易俗社,被誉为陕西“新剧界之星宿” 。 为了回答一些封建思想严重的人的讥讽,他写了《赠易俗社友》与《答长公》等诗,诗句有“晨兴教歌舞,亲履粉墨场,知我谓我乐,不知谓我狂”,“结社得良朋,易俗传清响,寻乐且偷闲,敢希识者赏”。李在戏剧创作方面成果颇丰。加入同盟会后,他就编写过《黑世界》《鬼教育》《英雄泪》等剧本,以后又为易俗社写了《一字狱》《亡国痛》等大小剧40多个;还写了一本《旧戏甄别草》,对过去流行的几百个剧目,进行了分析评价,划分为可去者、可取者与可改者三大类,取舍标准“以影响于人心为断”。他的遗著还有《民兴集》《兵农说》《井邑说》《慈幼篇》《集孟政谈》及《莲舌居士传》等十多种。《民兴集》是一部白话通俗读物,有他自创的《注音字母教学法》,寓识字于纸牌游戏之中,不识字者学之数日可通。他的幼子李隼(知祉)八岁因病耳聋,由于在失听以前学习了这种识字法,掌握了自学中文的工具,又能刻苦自励,加上哥哥仪祉等人指导,终于攻克了学习数、理、化和外文难关,成为一位以绘图见长的土木工程师。&&& 李怀着一颗爱国救国的赤子之心,不断撰文抨击误国害民的“恶魔”。他在《莲舌居士传》中写道:“利国者不顾家,福民者必忘身。恶有问舍求田而为英雄者乎!恶有利己而不害人者乎!恶有以慈善假面示人而非恶魔者乎!”然而,身处新旧军阀混战、“恶魔”横行的时代,他无力回天,消极悲观,最后皈依佛教。日病逝。(三)范紫东&&&& 范紫东()& 名凝绩,字紫东。陕西乾州(今乾县)人。五岁发蒙,七岁起即读古诗、经史,有“神童”之称。清光绪二十八年参加七县秀才统考,以第一名入选三原宏道学堂。四年修业期满,考试成绩仍名列第一,旋被西安府中学堂聘请为理化教习,又应邀在健本学堂兼任语文教员。清宣统二年(1910),经井勿幕、焦子静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西安光复后,秦陇复汉军政府大都督张凤翙任命他为乾州(今乾县)知州兼西路招讨使署参谋。时张云山正与升允大战于乾州,范参赞戎机,协助革命军坚守乾州四个月,备尝艰辛。清帝退位,民国初建,再任健本学校教员、陕西省议会议员、武功县执事、省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北京政府颁发的中华民国五等嘉禾奖章和三等嘉禾奖章。&&& 1915年末,北京政府勒令各地举袁(世凯)称帝。控制陕西政权的陆建章,下令每县派一代表到西安共商劝进。省督府派人授意范充当乾县代表,被严词拒绝,并赋诗讽之。诗曰:“全国投票选皇帝,古今中外无先例。岂徒民意成时髦,直将国事当儿戏。”得知吴希真由日本回国在乾县五峰山树旗讨袁,遂为之草拟了《讨袁檄文》。&&& 范对陕西戏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易俗社倡议成立时期,他就倾其全力赞助,并应邀为社员。1914年以后,历任易俗社评议员、评议长、编审部部长、编辑部部长等职。范在执教的同时,创作出大小剧本85个,其中大本戏34部(有4部是前后两本),折子戏51出;还著有《待雨楼戏曲》和《乐学通论》等书,对剧本创作和音乐设计有精辟的论述。他的剧本创作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容健康,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节拍,使观众在文艺享受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如宣扬民族革命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宫锦袍》《颐和园》《新华梦》《关中书院》;抨击封建思想、提倡男女婚姻自由的《软玉屏》《翰墨缘》《萧山秀才》;提倡调查研究、批判“尽信书”的《三滴血》等,都是以宣扬破旧立新,向往民主,扬善除恶,坚持正义为主题的作品。二是构思巧妙,跌宕起伏,富于戏剧情节。他写的戏一般都是双线,甚至三线并行,错综复杂,但宾主分明,顺理成章,各得其所。《三滴血》是周家父子、李家夫妻、贾周两家三线并行,用糊涂县官误判将三线交织在一起,又以周家父子的遭遇为主线;《软玉屏》是以秦一鹗和白妙香、丁守梅和魏纫秋两对夫妻为两线,用魏巡抚之妾黑氏虐杀婢女和魏本人强娶白妙香的事件,使秦、白与魏、丁的爱情曲折交织,全剧悲喜相映,妙趣横生。这两个特点使范的戏剧作品,不落陈套,十分叫座。《软玉屏》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传至江南,并被改为京剧;《三滴血》一剧更被多个剧种移植。1942年,**中央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时,把《三滴血》列为批判教条主义的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滴血》又被拍摄为戏曲影片,广为流传。西方戏剧家对范的剧作给予高度评价,誉其为“中国莎士比亚”。 范在教书和编剧之余,还于1936年至1939年编纂了《永寿县志》和《陇县新志》《乾县新志》。&&1946年针对戴季陶散布“西北人野蛮,语言粗俗”的谰言,编写了《关西方言钩沉》一书,以确凿有力的证据,阐明关中民间语言源远流长和它对丰富民族语言词汇、裨益戏剧创作的贡献。范还擅长赋诗作画,在骈文、音乐、文字、金石、史学以及历法方面均有较高造诣。&&&&&新中国成立后,范衷心拥护中国***的领导,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50年当选为西安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同年9月又被选为西北、西安市文化艺术联合会委员、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这时,他虽年过七旬,仍然手不释卷,日不停笔,先后创作了《老顾军人》《一匹布》《夫婿拜寿》《三反五反》《勤俭好风》等剧;对传统剧《蝴蝶杯》进行了改编;撰写了《地球运转之研究》《关西周秦石刻摹本》等书。1953年1月担任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撰写出《西安城郊胜迹志略》专著。在编写《陵墓志》一书时,以75岁高龄,亲赴秦始皇陵考察,步丈陵园时不幸发病,日病逝于西安。&&& 范紫东及其剧作成就,已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范紫东剧本选编》亦出版问世。 &&&(范紫东先生遗照)据《陕西省志•人物志》(中册)第542~544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四)胡文卿&&& 胡文卿(),名焕章,亦名闻钦,字文卿,宝字行,临潼县雨金镇东胡门村人。戏剧管理家,剧作家。&&&&他出身于一个中等农家,排行为大。自幼聪颖好学,学业长进很快,颇有大器早成之势。讵料,刚步入青年,父亲却因病早故,生活重负压在了他的肩上,使他不能再专心致志,刻意攻读。于是,他挑起了家事管理的担子,由于他经营有方,谨慎理财,家业渐为发达,成为东胡门村首屈一指的人家,同时,他从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理财的本领。虽则管家,却没有放弃学业,尽管没有少年得志,还是考中了秀才、廪生,曾承师于孙仁玉先生。弟弟年长后,他考入陕西省法政专门学校,并以毕业时的优等成绩获得了贡生资格。&&& 辛亥革命前,曾任陕西耀县知事,其时加入同盟会,积极参与反清活动。中华民国成立后,先后任陕西省教育厅一科科长,省禁烟局总办,省民众教育馆馆长,省政府咨政,省通志馆参订,西安红十字会会长等职。任职期间,由于他善于筹划,精于理财,人有“小诸葛”之称。期间,和杨虎城将军交往甚深,并得杨的敬重,杨虎城任陕西省主席后,仍以“胡伯”相称。他见虎城,不称大号,直呼小名“九娃”。&&& 他热心于兴办教育事业,1906年,孙仁玉创办雨金高级小学,他积极参预并捐资,为办学人之一。任耀县知事期间,积极兴办新学,发展耀县地方教育事业。1912年夏,李桐轩、孙仁玉二先生发出了筹办易俗社的倡议后,他积极响应,签名捐款,为136名创办发起人之一,骨干社员。易俗社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了好几种重要职务。1914年12月,易俗社设立评议处,他担任评议,期间,又义务担任社内学生的国文教员。1917年,孙仁玉任社长时,购买了“宜春园”剧场,进行改造,改建工作由胡文卿负责,他周旋于财界和社会各方,筹措资金,精打细算,于社内资金相当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一座设有转台的易俗社剧场,时为西北第一。1921年3月,值易俗社主力赴汉口演出之际,他担任易俗西安本社社长,任期内,由于他经营有方,使本来依靠甲、乙班演出收入来维持生活的小学生在经济上达到自给自足。刘镇华围城后的1927年,易俗社处于极度困难时期,改社长制为委员制,他担任债务主任,当时,社欠外债一万三千七百多块银元,讨债者日驻门庭。当时,他除与债主反复周旋外,又争取到了各方的资助,为易俗社渡过这长时间的难关做出了显著贡献。难关初渡的1930年6月,他又担任了易俗社社长。1934年1月,又复选复任,直到1937年12月,才改任评议长。在他任社长期间,易俗社曾两次到北平演出,获誉甚高。期间的1932年9月,南京政府拨款一千元令刊印社编剧本,他又负责了剧本出版工作,时出版社编剧本百余种。1940年12月,复任易俗社评议长。1947年1月,转任监事。&&& 从1916年起,他兼任易俗社编辑,1917年9月,创作了惩戒贪诈、讥讽趋炎附势的本戏《天香阁》;1918年5月,创作了劝诫妯娌和睦相处,以自身的美德影响和教育子女的折戏《美人画》;1919年3月,创作了讥讽妇人想跟官夫坐享荣华的折戏《姑嫂决科》,9月,又创作了戒浮躁、劝忠厚的折戏《一拜缘》;1920年9月,创作了劝诫卤莽从事的折戏《错认缘》,同年,又创作了折戏《剪刀计》。此后,便辍笔。其原因是易俗社创始人、他的妹丈孙仁玉创作的大量剧目上演后,屡引起轰动,其创作速度之快令他惊讶,艺术质量之高令他钦佩,才华之超人令他自卑,自叹不如。他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应扬长避短而好自为之”。可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由于炽烈的民族自尊心所驱使,又创作了颂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型戏《**日本化》。&&& 1949年开国大典前后,彭德怀将军代表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安举行建国招待会,胡文卿以社会知名人士被邀请。&&&&1951年5月,易俗社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接办,他便脱离易俗社。他于前在易俗社任事期间,勤于治理,严于管束,艺员中有吸毒、行赌、宿娼行为及严重违纪者,均被开除,虽则社风为之一清,却也失之偏激。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在易俗社开展后,往昔积怨得以引发,以18年前他盖房曾借用社里部分资金一事受到冲击,使他精神上受到了沉重地打击。在批斗会上,他一再申明事实真相,却无济于事,在无法申明的情势下,他说:“如若易俗社把我亏了,算我胡文卿为易俗社贡献了。从易俗社成立的那时候起,我没有对不起易俗社的地方,我要是把易俗社亏了,教我的后代祖祖辈辈当戏子给易俗社还帐!”一个“戏子”,激起众怒,事成僵局。后来,胡文卿便一病不起,于1954年9月病逝于西安后宰门,葬于原籍雨金镇东胡村南,年79岁。摘自《临潼县文史资料第十辑名人录》(五)高培支&&& 高培支()剧作家,名树基,别号悟皆,祖籍陕西富平,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在西安各中学、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数学教师。1912年,与李桐轩、孙仁玉等发起创建易俗社,他认为:“化装讲演,所负责任,即是改良社会。改良即革命,革命即是易俗。时间无停止,革命无停止,社会无停止,易俗无停止。”   高培支共创作了54部戏曲作品,《鸳鸯剑》、《夺锦楼》、《宦海潮》、《鸦片战事》、《二郎庙》、《亡国影》、《纨绔镜》、《人月圆》、《侠凤奇缘》、《崖山泪》等成为易俗社常演的剧目。  高培支不仅擅长编剧,而旦还有很强的管理才能。他曾在易俗社4次担任社长,长达14年。还先后担任名誉社长、剧务主任、教育主任、营业主任等职务。他担任社长职务,不领取易俗社的薪金,仅靠他在其他学校教课的收入维持生活。为了易俗社的事业,他谢绝了友人给他安排的官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易俗社副社长,并当选为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北文教委员会委员。
[本帖已被作者于日21时44分42秒编辑过]
“ 黄河是祖国的母亲,秦腔是我的父亲”—一位戏迷如是说。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幸正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