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一古一今,举两例)

请举2个例子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历经磨难,经历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理想或有所成 就的故事,请举出两个或一个例子_百度作业帮
请举2个例子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历经磨难,经历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理想或有所成 就的故事,请举出两个或一个例子
请举2个例子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历经磨难,经历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理想或有所成 就的故事,请举出两个或一个例子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大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许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大下莫己若也”,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些话反映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器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达到了博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的渊博程度,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_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就中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封建政治的需要. 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用世的态度,连连上疏,陈述自己一整套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除上疏陈述主张外,在他本人的从政活动中,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尤其在荐贤斥佞的斗争中,他犯颜直谏,面折廷争,从不顾及个人安危,被称为社稷之臣,神宗也感慨地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 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的制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从王安石变法中所出现的偏差和用人不当来看,证明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老练和稳健,除了魄力不及王安石外,政治上是成熟的. 李承乾是个幸运的孩子,生就生在承乾殿,于是就被起了这么个很大气的名字,后来果然名副其实,做了储君.想起来没啥不顺心的事情,因为老娘是出名的贤惠皇后长孙氏,生下的孩子老爹都爱得紧,疼得宝贝疙瘩一样. 但是可惜,同出一母的宝贝疙瘩却有三个,其他异母的宝贝疙瘩就更多了,李承乾的人生就多了很多烦恼,其中最大的烦恼来源于他的弟弟李泰. 历史在这里演出了惊人相似的一幕,李承乾和李泰,活脱地杨勇与杨广转世,一个奢华豪侈,一个心机深沉.当然,李承乾比杨勇脑子好使,虽然有条腿带了点残疾,但不妨碍他聪明颖悟,赢得父亲的喜爱.但不幸的是,他与司马遹一样,脑筋渐渐用到歪路上去了,和歌姬娈童打成一片,而对好心劝自己的臣子当面笑嘻嘻地接受意见,背后派刺客诛杀.宫人中有个小女孩很得他宠爱,不知道谁把这小报告打给了他爹,唐太宗一怒之下,杖杀了那个小女孩,同时扫荡东宫,抓出了称心等几个娈童一并处理了,还把承乾骂了个灰头土脸. 承乾立即将怀疑的目光投向弟弟李泰.李泰作为不怎么称职的演员,正在一个劲地效法昭明太子,弄了一大帮子人编写《括地志》,争取父亲欢心,摆明争哥哥的地位.同时,承乾对老爹也产生了怨恨.结果,他干脆更起劲地玩起来,每天猫在宫里研究民俗文化,叫身边的人搞成突厥人的样子,自己装作首领,大烤特烤羊肉串的时候突然“哐啷”倒地上,手下们明白发挥演技的时刻到了,便模仿突厥人的葬礼仪式哀悼,在地上装尸体的承乾再坐起身来哈哈大笑. 这么一来,李泰更高兴了,加紧在太宗面前表现自己,顺便吹点迷魂风.偏偏这时候,齐王佑开始造反,太子承乾的日益不满,这时候有了发泄口,兴致勃勃地把平时经常一起开饭局的叔叔元昌找来,又召集了侯君集几个,准备也反了.这么没诚意的反叛还没开始就因为泄密被扑灭了.太子位置眼看保不住啦. 李泰乐得不行,心急着要吃热豆腐,还没当上太子,就开始给老爹发表执政演说,说自己要是能当太子的话,以后就把位置传给弟弟李治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让老爹小感动了一把;转过头去,李泰刚好撞上了在花园散步的李治,就连比带划地把懦弱胆小的李治恐吓了一顿,李治吓得不得了,正在抹鼻子淌眼泪的当口又撞上了也来花园散步的老爹,就把李泰的猴急相一五一十地给老爹汇报了. 李泰地位直线下降,《括地志》也遮掩不了他的拙劣演技,而这时候审问叛乱的结果出来了,承乾满不在乎地告诉老爹:我可不是想怎么样老爹你,实在是李泰这个伪君子太讨厌了,现在我失败了随便你处置,可惜李泰这个小人没得到应有的报应. 看见兄弟间的梁子结得这么深,一件事情把自己的兄弟、儿子、功臣、女婿全部牵涉进去,唐太宗感到了做人的失败,气得曾拔刀自杀未遂一次,被褚遂良几个拉住,趁着这机会,唐太宗决定了新太子的人选——李治. 在两个哥哥的互斗中捡了大便宜的李治,又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协助下打败了竞争者吴王李恪成为了下一任皇帝的接班人. 而承乾,则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并在贞观十九年的时候死在了那里. 狄仁杰,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内,狄仁杰通晓了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这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有重大影响.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将其杀死.狄仁杰奏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狄仁杰神色不变,据法说理:“犯言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通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终于迫使唐高宗改变了主意,赦免了权善才的死罪.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待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格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调露元年(679年),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宽敞壮丽.狄仁杰上奏章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泰,韦弘机因此被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唐高宗想宽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王本立最终被定罪,朝廷肃然.后来,狄仁杰官迁度支郎中,唐高宗准备巡幸汾阳宫,以狄仁杰为知顿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征发数万人别开御道.狄仁杰说:“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俱令作罢,免除了并州数万人的劳役.唐高宗闻之赞叹说“真大丈夫矣!”
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贝多芬,凿壁偷光
铁杵磨成针(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8分)(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在冷战后的重要表现(任举两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7分)-乐乐题库
&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习题详情
7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59.7%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8分)(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在冷战后的重要表现(任举两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7分)毛奇认为: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战争能消除人类的自私自利;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这是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错误观点。(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第一小问毛奇的观点依据材料一直接归纳即可,从“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可归纳出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战争能消除人类的自私自利;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这一观点明显美化了战争,是宣扬军国主义的错误观点。第二小问司马穰的观点依据材料一中“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信息可归纳出司马穰认为:战争不是治国正途,只是权宜之举,“以战止战”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一观点比较客观中肯地看清了战争的本质。(2)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二中“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信息可归纳出反对美国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改造别国,发动干涉战争;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举出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原因从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企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单极世界。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主要考察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与“(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相似的题目: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o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英国的海上封锁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一战对世界的影响有&&&&&①人类社会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④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8分)(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在冷战后的重要表现(任举两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7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8分)(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在冷战后的重要表现(任举两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7分)”相似的习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乐乐题库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点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习题详情
81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8%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天津宝坻区何仉中学分校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解题时抓住“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应该分为战与和两个方面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和的方面有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订立和好盟约,且请求和亲,昭君前往;而战的方面有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原因的准确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使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民的友好交流,另一方面归功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可知西汉政府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张骞拜别汉武帝应该携带中国的特产,葡萄是西域的水果,丝绸之路开通后才传入中国。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准确识记,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别系归纳即可,如可以从语言、婚姻、服饰、姓名、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任举两例即可。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友好交往,民族关系作为中国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现实中需要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以及友好交往的意识。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主要考察你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相似的题目: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他说:“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400多年前,西方掀起第一波中国热,荷兰商船载着茶叶、丝绸、瓷器,打开了欧洲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亚欧两大市场……把中国和欧洲人民的共同梦想更紧密地联通起来。&&(人民日报)&&&&&&&&&&&&&&&&&&&&&&&&&&&&&&&&&&&&&&&&&&&&&&材料二: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材料三:项目郑和哥伦布时间年年航海次数7次4次各次航海的船只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3只,最多17只每次航行人数约2.7~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500人(1)西汉时开辟的重要商业通道“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请写出该“丝绸之路”的路线。(1分)(2)中欧关系源远流长。请写出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的史实。(1分)(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分)(4)“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入磬”,这是人们对青白瓷的赞誉。南宋时哪一城市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1分)宋朝时对外贸易活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1分)(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到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日《南方日报》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2)写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的地点。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远航的影响。(2分)(3)材料三中“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的很重要的教训是清朝时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4)材料四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2分)(5)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上史实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1分)&&&&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丝绸之路开通
②日本倭奴国与东汉王朝通好
③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④东汉时代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交往①②③④①③④②①③②④②③④①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诚信举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