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每年31元取暖费下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他有什么象征意义,为何沿用至今

您的位置:>
[热点冷眼]取暖费是个什么费?
12:04来源:
新华网记者
陈元 姜春媛
近期,我国多个地区寒气逼人。寒冷天气下,一位网友在网上晒自己单位发放千元“取暖费”瞬间引发围观。有人羡慕嫉妒,有人则穷根溯源,追问“我的取暖费在哪?”
取暖费到底是个什么“费”,哪些人可以领取?发放取暖费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是福利,还是权利?补贴的钱是由谁出?是企业出还是政府财政出?日前,新华网记者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一采访和求证。
  ?案例 
“取暖费”在北京:京籍户口+清洁能源+自采暖——有补贴
集中供暖——没规定
在网上看到网友晒取暖补贴的新闻后,家住北京市丰台区花乡街道的王先生对自家的“取暖费”也产生了兴趣。韩先生2011年底离开某事业单位,跳槽到企业。此前的事业单位每年可凭热力公司开具的发票到财务报销一定金额,报销的标准依据职务而定,算下来王先生每年能领到2000多元。
进入今冬供暖季后,韩先生向单位咨询取暖费报销政策,但公司方面却表示“没有报销取暖费的规定”。
“那以后就没有取暖费报销一说了吗?”韩先生心存不解。
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和拨打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热线12333、北京市城市管理咨询热线12319了解到:
根据北京市《关于冬季职工宿舍取暖补贴发放办法的通知》[(80)市劳险字第260号]和《关于调整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标准的通知》(京劳社养发〔号),《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等规定,每年进入十一月份,具有
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口、采用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方式的居民,凭《职工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核对证明》享受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各单位凭职工所持的《核对证明》,按照《关于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计发及有关纪律规定等问题的通知》([2003]京房改办字第078号)确定的住房建筑面积补贴标准,按15元/平方米·采暖季·人向本单位职工计发(劳资双方已有约定的除外)。
《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于日起施行。对一些市民反映的私营企业如何报销、遇到所在单位不予报销等问题,北京市市政管委曾在一份针对《暂行办法》的专项答疑中表示:
“取暖补贴并不取决于所在单位的性质,只要符合该《暂行办法》规定的都可以享受”,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职工符合上述条件的都可享受补贴;对于领取了核对证明但单位不给报销的情况,市政管委表示,该办法作为政府的政策性文件,按照规定单位应遵照执行。有上级的单位,职工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没有上级的,也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对于北京市平房供暖的情况,《关于调整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北京市长城以内地区的取暖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400元;怀柔、平谷区及密云、延庆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的取暖补贴标准由原来的220元提高到440元。
对于城市集中供暖的居民,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则没有发放取暖补贴的相关规定。
此外,对于取暖补贴的钱由谁出的问题,《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和全额补助的事业单位自采暖补贴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部分补助的事业单位自采暖补贴资金,按照经费资金渠道安排解决。企业职工的自采暖补贴资金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 随访
“取暖费”:福利还是权利?
河北省承德市李女士:我在机关单位工作,就没有取暖补贴,老公是他们学校就报销取暖费,我一直在哆嗦中看着他在那得瑟。
安徽省合肥市市民赵先生:我觉得这事没什么好说,不知道为何网上那么多人议论。这就看单位,单位好自然就福利好,别说取暖补贴,其他什么补贴都可以有。
北京市西城区外来务工者孔先生:从来没听说过取暖补贴这事,我们公司是私人企业,发不发补贴老板说了算。
浙江省温州市白领柯小姐:取暖补贴?有当然好啊,温州冬天也很冷,南方城市冬天比北方更冻人,没有暖气。照理说,这么冷南方城市是不是应该比北方城市多发点取暖补贴啊?
北京市东城区某企业员工:我觉得发不发取暖费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单位的福利着实让人眼红。
广东省广州市私营企业郭女士:我就知道高温补贴,夏天全国都一样都热,是应该补贴。冬天的话咱这也没那么冷。
江苏省南京市高校教师:南方冬天城市地区还好,有空调,苦的是那些农村的孩子,冬天手脚都长冻疮。也别发什么取暖补贴了,要是国家能用这笔钱去补贴山区的孩子们,才是钱花在刀刃上。
 ? 释疑
 法律专家: 取暖补贴属于职工福利范畴
江西联创律师事务所律师:
费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取暖费属于福利费的范围。
取暖费一般有两种发放形式
取暖费一般有两种发放形式,即发放取暖费和发放取暖物品。
根据国税函[2009]3号文件,《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即对于发放取暖费,包含在职工福利费的列支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即对于发放取暖用品,属于劳保费的列支范围。有的企业可能二者同时发放。比如某企业对生产一线职工按每人100元/月的标准发放了取暖费,同时还在冬季为职工提供防寒服、木炭、电炉等劳动保护用品。对此类情况,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取暖费属于福利费支出,而为职工提供防寒服等防寒用品则属于劳动保护方面的支出,虽然会计核算均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但税前扣除适用不同的处理办法,即取暖费在职工福利费中发放,取暖用品在职工劳动保护费中列支。
对企业职工取暖补贴等,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职工冬季取暖补贴等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号)规定,对企业职工冬季取暖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劳动保护费等支出,税法规定允许扣除。但由于各地、各行业、各企业的情况不同,目前在税法中规定全国统一适用的扣除标准尚有困难,因此,原则上允许企业据实扣除。企业只要是发放合理,即使超过当地劳动部门发布的发放标准,也可以在福利费范围内列支,只要是企业全年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超支,取暖费就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存在纳税调增的问题。
为防止企业以这些费用为名,随意加大扣除费用,省级税务机关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上述费用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比如,《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提高防暑降温费等费用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冬季取暖费按规定限额计算扣除。冬季取暖费每人每年最高扣除限额分别为600元。
对从事户外作业的特殊行业,如:勘探、测量、建筑安装、航空地面外勤作业等,冬季取暖费可在新的扣除限额标准上浮20%。企业取暖费可列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由“职工福利费”或“福利基金”中开支。因此,企业发生的取暖费可在限额内据实扣除,超过规定标准要作纳税调增处理。
是否发放取暖补贴应由市场来决定
按照职务等级支付不同标准的取暖补贴不妥
推动社会保障立法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王晶
网友所说的“取暖补贴”属于一项福利。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体制内工作的人都有相关福利,改革开放以后,没有政策规定,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是否发放。目前,这一块体制内体制外有差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可能有,事业单位按照职务、职称标准发放,一些国有企业效益好的可能沿用了计划时期的办法,其他体制外的,都是根据自己经营情况而定。
目前对于取暖补贴的发放,是让其均等化还是市场化,很难讲要采取什么样的统一措施,因为这涉及到到职工薪酬组成问题,是由政府指导还是市场决定。企业也有成本的问题,有支付不起的情况,需要跟效益挂钩。
我认为取暖补贴的问题,目前应该让市场来决定,政府有个指导性政策就可以了。就目前而言,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发放取暖费,甚至在工资内消化,我认为这块亟待规范化,透明化。
深圳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李迎春
 关于取暖补贴,各地政策不一,且不单纯属于劳动者劳动保护问题,只能在劳动法角度谈取暖补贴的性质。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的规定,冬季取暖补贴属“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其性质应当归入劳动保护费用。
关于按职务高低享受不同标准的取暖补贴问题,各地区的地方性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取暖补贴大多按照职务等级报销不同标准的费用,有些企业可能也进行了效仿,但从劳动保护角度看,企业按照职务等级支付不同标准的补贴是不妥的。
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文彬
在美国,如芝加哥,保障房是不用交暖气费的,又如纽约,房东不开暖气会面临罚款,暖气费一般算在电费里面;在德国,政府统一供暖,根据用户用量多少,暖气费多退少补。而非洲小国取暖费全免,由国家负责。
目前,各单位对于取暖费福利的发放标准多是职务越高取暖费越多,这主要涉及到单位内部的分配制度、发放标准问题,是否公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外界无法统一评价。我建议我国应进行社会保障立法,对于失业、医疗、养老、社会救助、取暖等问题,主要由国家负担这方面费用,并保障平等实施。
(编辑: newsroom)我要评论
一键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时随地畅享资讯
订制《广州日报》手机报:发送AA到
订制《信息时报》手机报:发送AB到
赞助商链接
大洋中国新闻股票里的沪指与深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与各股之间有什么联系?_百度知道
股票里的沪指与深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与各股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好,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1.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上证180指数是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综合指数以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日起正式发布。  2.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红利指数  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数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日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B股价格单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3.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信息披露和动态  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关于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指数管理细则》的通知   关于调整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关于调整上证系列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   关于将兴业银行纳入上证180、上证50指数的公告   关于将兴业银行纳入上证180、上证50指数的公告   关于将中国人寿纳入上证180、上证50指数的公告   关于修改有关指数规则的公告   关于调整上证180、上证50和上证红利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上证红利指数未来投资价值分析   上证红利指数的编制方法   海外红利指数简介   红利的价值   上证红利指数历史实证分析   彰扬回报孕育价值   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关于上证180、上证50指数有关补充规则的公告   关于调整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沪市上市公司最新行业分类   &&更多  指数的修正  1. 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数 = 修正后的市值 / 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2. 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上证180指数除外)。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时间内突然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盘。  暂停交易--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交易时,不作任何调整,用该股票暂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直接计算指数。若停牌时间超过两日以上,则予以撤权,待其复牌后再予复权。  摘牌 --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注: 上证180全收益指数、上证50全收益指数、上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计算中将样本股分红计入指数收益,供投资者从不同角度考量指数走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股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股票/基金&
[热点冷眼]取暖费是个什么费?
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近期,我国多个地区寒气逼人。寒冷天气下,一位网友在网上晒自己单位发放千元“取暖费”瞬间引发围观。有人羡慕嫉妒,有人则穷根溯源,追问“我的取暖费在哪?”  取暖费到底是个什么“费”,哪些人可以领取?发放取暖费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是福利,还是权利?补贴的钱是由谁出?是企业出还是政府财政出?日前,新华网记者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一采访和求证。  案例  “取暖费”在北京:京籍户口+清洁能源+自采暖有补贴集中供暖没规定  在网上看到网友晒取暖补贴的新闻后,家住北京市丰台区花乡街道的王先生对自家的“取暖费”也产生了兴趣。韩先生2011年底离开某事业单位,跳槽到企业。此前的事业单位每年可凭热力公司开具的发票到财务报销一定金额,报销的标准依据职务而定,算下来王先生每年能领到2000多元。  进入今冬供暖季后,韩先生向单位咨询取暖费报销政策,但公司方面却表示“没有报销取暖费的规定”。  “那以后就没有取暖费报销一说了吗?”韩先生心存不解。  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和拨打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热线12333、北京市城市管理咨询热线12319了解到:  根据北京市《关季职工宿舍取暖补贴发放办法的通知》[(80)市劳险字第260号]和《关于调整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标准的通知》(京劳社养发〔号),《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等规定,每年进入十一月份,具有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口、采用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方式  的居民,凭《职工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核对证明》享受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各单位凭职工所持的《核对证明》,按照《关于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计发及有关纪律规定等问题的通知》([2003]京房改办字第078号)确定的住房建筑面积补贴标准,按15元/平方米?采暖季?人向本单位职工计发(劳资双方已有约定的除外)。  《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于日起施行。对一些市民反映的私营企业如何报销、遇到所在单位不予报销等问题,北京市市政管委曾在一份针对《暂行办法》的专项答疑中表示:  “取暖补贴并不取决于所在单位的性质,只要符合该《暂行办法》规定的都可以享受”,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职工符合上述条件的都可享受补贴;对于领取了核对证明但单位不给报销的情况,市政管委表示,该办法作为政府的政策性文件,按照规定单位应遵照执行。有上级的单位,职工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没有上级的,也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对于北京市平房供暖  的情况,《关于调整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北京市长城以内地区的取暖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400元;怀柔、平谷区及密云、延庆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的取暖补贴标准由原来的220元提高到440元。  对于城市集中供暖  的居民,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则没有发放取暖补贴的相关规定。  此外,对于取暖补贴的钱由谁出的问题,《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和全额补助的事业单位自采暖补贴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部分补助的事业单位自采暖补贴资金,按照经费资金渠道安排解决。企业职工的自采暖补贴资金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随访  “取暖费”:福利还是权利?  河北省承德市李女士:我在机关单位工作,就没有取暖补贴,老公是他们学校就报销取暖费,我一直在哆嗦中看着他在那得瑟。  安徽省合肥市市民赵先生:我觉得这事没什么好说,不知道为何网上那么多人议论。这就看单位,单位好自然就福利好,别说取暖补贴,其他什么补贴都可以有。  北京市西城区外来务工者孔先生:从来没听说过取暖补贴这事,我们公司是私人企业,发不发补贴老板说了算。  浙江省温州市白领柯小姐:取暖补贴?有当然好啊,温州冬天也很冷,南方城市冬天比北方更冻人,没有暖气。照理说,这么冷南方城市是不是应该比北方城市多发点取暖补贴啊?  北京市东城区某企业员工:我觉得发不发取暖费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单位的福利着实让人眼红。  广东省广州市私营企业郭女士:我就知道高温补贴,夏天全国都一样都热,是应该补贴。冬天的话咱这也没那么冷。  江苏省南京市高校教师:南方冬天城市地区还好,有空调,苦的是那些农村的孩子,冬天手脚都长冻疮。也别发什么取暖补贴了,要是国家能用这笔钱去补贴山区的孩子们,才是钱花在刀刃上。  释疑  法律专家: 取暖补贴属于职工福利范畴 无强制性  孟庆泉 江西联创律师事务所律师:  费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  《国家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取暖费属于福利费的范围。  取暖费一般有两种发放形式  取暖费一般有两种发放形式,即发放取暖费和发放取暖物品。  根据国税函[2009]3号文件,《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即对于发放取暖费,包含在职工福利费的列支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即对于发放取暖用品,属于劳保费的列支范围。有的企业可能二者同时发放。比如某企业对生产一线职工按每人100元/月的标准发放了取暖费,同时还在冬季为职工提供防寒服、木炭、电炉等劳动保护用品。对此类情况,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取暖费属于福利费支出,而为职工提供防寒服等防寒用品则属于劳动保护方面的支出,虽然会计核算均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但税前扣除适用不同的处理办法,即取暖费在职工福利费中发放,取暖用品在职工劳动保护费中列支。  对企业职工取暖补贴等,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  《国家总局关于职工冬季取暖补贴等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号)规定,对企业职工冬季取暖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劳动保护费等支出,税法规定允许扣除。但由于各地、各行业、各企业的情况不同,目前在税法中规定全国统一适用的扣除标准尚有困难,因此,原则上允许企业据实扣除。企业只要是发放合理,即使超过当地劳动部门发布的发放标准,也可以在福利费范围内列支,只要是企业全年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超支,取暖费就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存在纳税调增的问题。  为防止企业以这些费用为名,随意加大扣除费用,省级税务机关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上述费用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比如,《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提高防暑降温费等费用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冬季取暖费按规定限额计算扣除。冬季取暖费每人每年最高扣除限额分别为600元。  对从事户外作业的特殊行业,如:勘探、测量、建筑安装、航空地面外勤作业等,冬季取暖费可在新的扣除限额标准上浮20%。企业取暖费可列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由“职工福利费”或“福利基金”中开支。因此,企业发生的取暖费可在限额内据实扣除,超过规定标准要作纳税调增处理。  观点  是否发放取暖补贴应由市场来决定  按照职务等级支付不同标准的取暖补贴不妥  推动社会保障立法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  王晶  网友所说的“取暖补贴”属于一项福利。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体制内工作的人都有相关福利,改革开放以后,没有政策规定,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是否发放。目前,这一块体制内体制外有差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可能有,事业单位按照职务、职称标准发放,一些国有企业效益好的可能沿用了计划时期的办法,其他体制外的,都是根据自己经营情况而定。  目前对于取暖补贴的发放,是让其均等化还是市场化,很难讲要采取什么样的统一措施,因为这涉及到到职工薪酬组成问题,是由政府指导还是市场决定。企业也有成本的问题,有支付不起的情况,需要跟效益挂钩。  我认为取暖补贴的问题,目前应该让市场来决定,政府有个指导性政策就可以了。就目前而言,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发放取暖费,甚至在工资内消化,我认为这块亟待规范化,透明化。  深圳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李迎春  关于取暖补贴,各地政策不一,且不单纯属于劳动者劳动保护问题,只能在劳动法角度谈取暖补贴的性质。根据国家《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的规定,冬季取暖补贴属“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其性质应当归入劳动保护费用。  关于按职务高低享受不同标准的取暖补贴问题,各地区的地方性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取暖补贴大多按照职务等级报销不同标准的费用,有些企业可能也进行了效仿,但从劳动保护角度看,企业按照职务等级支付不同标准的补贴是不妥的。  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肖文彬  在,如芝加哥,保障房是不用交暖气费的,又如纽约,房东不开暖气会面临罚款,暖气费一般算在电费里面;在,政府统一供暖,根据用户用量多少,暖气费多退少补。而非洲小国取暖费全免,由国家负责。  目前,各单位对于取暖费福利的发放标准多是职务越高取暖费越多,这主要涉及到单位内部的分配制度、发放标准问题,是否公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外界无法统一评价。我建议我国应进行社会保障立法,对于失业、医疗、养老、社会救助、取暖等问题,主要由国家负担这方面费用,并保障平等实施。
12/20 13:1312/28 07:0212/28 07:0212/28 04:0412/27 22:5512/27 16:3912/27 16:3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至今中国每年可利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