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像教案那一种彩色笔好用

求助~用于手绘的哪些生活用品肌理效果比较好的,适合画人像的~谢谢~!_百度知道
求助~用于手绘的哪些生活用品肌理效果比较好的,适合画人像的~谢谢~!
提问者采纳
口红,眉笔,粉底,最好用些过期的,那样比较实惠,相当于废物利用。。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美术用品店有卖人体彩绘的专用颜料的,这个不可以,你可以试试。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画人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家长和老师必读)二
&4岁孩子的特点:
终于会画形状了,开始凭想象画画,画中除了头足人,还会出现画了头、躯干、双腿的人。如同商品说明一样,画出的只是杂乱摆着的各种东西。
家长注意:看孩子的画时,不要只看形状,还要认真听孩子讲。
把要画的东西放在眼前写生,要等到9岁以后,4-8岁,儿童画画的特征并不是一边观察一边画,而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真实”如实地画出来,而不管看到的事实是怎么样的。
工具:虽然可以只用一种颜色,但若孩子想用多种,可控制在六种以内。除细签字笔以外,还可以用彩色笔、蜡笔、圆珠笔、铅笔。蜡笔要用蜡质多,较硬的。
如果已经教了画形状:这个年龄画形状不成问题,但不要让他总是画同一种类型的画,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当他的生活体验增多,朋友增多,能尽情地玩以后,他的画也能自然地发展。还要注意多听孩子叙述他的画。
详细解说:不会写字的孩子通过画画,表达出他们逐步认识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画出的人会有所不同,但一定表达了他那一时期印象最深刻的“人”身上的东西,例如:都是从画脸开始,慢慢孩子意识到有脚才能走,所以很快画出了有脚的“头足人”,然后注意到人有身体、手等,更可贵的是他开始慢慢发现每个人的特征,比如画妈妈的长头发、乳房,爸爸的眼睛等。
所以家长千万要忍住教孩子画人的欲望,不要随便说“脚不是从头上长出来的,你画的人怎么没有鼻子?”,更不要在孩子的作品上粗暴地添上手,耳朵之类,这样做是对孩子用好不容易才获得的知识做出的表现给予否定,不但剥夺了孩子的认知乐趣,甚至会阻碍他逐步认识世界的能力。
凭自己的想象画画。
4岁的儿童还能把心中想的内容通过语言与具体的想象联系起来,并画出像样的形状。如可以由“爸爸”这个词来想象自己的爸爸,能够抓住自己爸爸的姿态与特征与其他的爸爸有所区分。
印象深刻的东西就画得大。孩子有一种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大的倾向。
4岁半以后的画,就像商品目录一样杂乱无章。
4岁到5岁期间,孩子会在一张画纸上画各种各样的形状,或是把同一形状反复画,象商品目录一样把各种物体罗列出来的画叫做罗列表现,作为整体,他毫无统一感,但听孩子慢慢讲解,才知道在孩子心里画上罗列的东西都是有关联的。
到五岁左右,就会逐步发展成为把家里家外用四方形围起来,成为有整体感的表现形式。另一特点是把时间的流逝表现在一张画面上的同存表现,如听了“仙女”的故事后,把不同阶段干不同的事的罗罗都画在同一画面上。
5岁孩子的特点: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原封不动地画出来,而是只把感兴趣的如实画出。开始有了把事物程度化的“基础线”。能把听到的事所留下的印象画出来。
家长注意:不要说他的形状画的丑。要多听听他用画所表现的关系。
工具:这是喜欢分别用颜色涂抹的时候,请给他十二色一套的绘画用具或蜡笔。如果孩子喜欢用一种颜色,也可以只画一种色。这个时期还是要用蜡质多,较硬的蜡笔,不宜用粉蜡笔。
如果已经教了画形状:是画形状的时期,但若总画同一种类型的画,就要多听听孩子的讲解,扩大孩子的生活体验。
详细解说: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形状,还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不但知道人有的各个部位,还知道了人与这些形状之间的关系,还知道人和衣服之间的关系,能画出穿着衣服的人。
由于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所以会画出基底线,基底线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换成了二维世界,成为秩序的基础。
另外,无论是家里还是海中,都清晰可见,这就是透视画法,如图22和24。能把从故事中得来的印象画成画,是5岁儿童的特征。
多给孩子讲些民间故事和传说,培养他丰富的想象力,然后他的画也会成为充满故事和想象力的画。
6岁孩子的特点:掌握了基底线的使用方法是事物秩序化。能做把世界抽象化的游戏。
家长注意:绝对不要对孩子的作品做好的或坏的评价。
要更多注意与孩子对话,对他的画问:“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不要总开着电视让他看,让他以快乐的生活为主题来画。给他将绘画书,将民间故事和自己记忆中的故事给他听。
有时,让他画一画讲故事的画。
7-8岁孩子的特点:基底线变为水平线、地平线。能从前、侧、后三个角度画人像。
家长注意:由于孩子希望能画出一看就能理解的画,所以应当理解孩子的心情,仔细地看孩子的画。
详细解说:到了7岁以后,就不只用线条来画,而是想用线条包围起来的面来表现。下的观点依然来自日本育儿专家鸟居昭美《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对颜色本身的感觉性反应,孩子在0岁阶段就已经有了,但能有意识地选择颜色,是在孩子能够从最早的乱画到画出一条线(或画圆能封口)时,一般在2岁4个月左右;
2:此时的孩子一般能够将2种颜色进行对比,并从中选出一种颜色来;3岁以后,会将三种颜色
进行对比,并从中选出一种颜色来;
3:不要过早地教孩子强行分辨颜色,以免造成孩子对颜色混淆不清;
4:两岁后孩子出现满涂能力,即把一种颜色连续涂在一起,形成色块,这是孩子的重要能力;
5:当孩子的画里出现基底线时候(一般在5-6岁),孩子开始能够系列地使用颜色了,也就是说,孩子能自己选择使用符合形状的颜色;
6:在孩子能画出基底线之前的阶段(2岁-5~6岁阶段),尽量让他用单一的黑色(或其它颜色)画单色画;
7:孩子2-3岁时候的涂鸦,是用涂鸦表达一种定义,用颜色过多反而会对孩子的定义表达形成一种干扰;
8:孩子4-5岁时候的涂鸦,具有物体的实体特征,6-7岁时候,是怀着对物体之间的关系的兴趣而画,这个时期,孩子的表达重点都不涉及到颜色,同样的,画单色更加有利于孩子的表达;
9:当孩子不是由大人教而是自然而然地画出基底线之后(一般是5岁半-6岁),孩子的画出现秩序感,孩子对由颜色构成的面开始发生兴趣,颜色对孩子产生意义;
10:在颜色对孩子产生意义之前,千万不要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指导用色,大人指导孩子用色,如
同教孩子画形状一样,都是对孩子的自主非常有害的行为;
11:在孩子7岁以前,千万不要拿大人画好形状的涂色本让孩子涂色,涂色是一种形式化的作业,根本表达不了孩子本身的思想,而练习不要把颜色涂到规定范围以外的技术,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孩子此时本身手还不具备充分的控制能力,当孩子的手具备充分的控制能力之后,他更愿意把自己画出的东西尽力涂好;
12:孩子7岁以后,对"面"有了一定认识,才能把在大人画好形状的涂色本上"涂画"当成一种有乐趣的游戏;
13。孩子9岁以后,就会尽力去画所看到的真实,所以孩子会迷上写生,孩子终于能象成人一样画画了,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学习成人的系列绘画技巧,可以送他们去技巧训练班了!
而在此之前的涂鸦(由孩子自己乱涂乱画,大人绝不插手)是不可以跳过的,否则孩子会因为缺少自己最初的感知,发现和创造,容易成为只会模仿(在思想上爱听从)别人的人.
关于颜色:
1:在儿童5岁时,他们开始对有颜色的水着迷,在5岁半到6岁以后,他们则喜欢把颜色分开涂抹在自己的身上;
2:当孩子对颜色感兴趣时,他们不仅对颜色本身感兴趣,对颜色发生变化的方式也感兴趣,并愿意自己动手试;
2:在儿童5岁以前(确切地说是会自己画出基底线以前,一般在5岁半左右),颜色并没有什么意义;
3:尽管只是一种颜色,他们也能兴致勃勃地画(涂鸦);
4:越是健康成长的孩子,画画就越不在乎颜色;
5:如果孩子很在乎颜色,母亲应当遵从孩子的意愿;
以下的观点依然来自日本育儿专家鸟居昭美《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儿童涂鸦严格来说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是孩子的一种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大人和小朋友学会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成长方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涂鸦,孩子在学习自己的表达,创造及享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天然的成长方式;
2:孩子通过自由自在的涂鸦,体验并获得"靠自己的力量来行动,用自己的感觉来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的萌芽;
3:通过不受限制的涂鸦活动,孩子逐步练就了为做人所具备的主体性的活动能力,以及区分美与丑的感性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出了文字,数学,科学,道德自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大人会不会绘画和孩子的涂鸦没有任何关系,孩子需要的不是大人的任何指导(相反,这种指导还会损害孩子的成长体验);
5: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态度(让孩子自由而随心所欲地涂鸦,绝对不横加指导),大人的支持和宽容(给孩子合适的工具和地方,让他想涂就能涂,大人不对孩子的涂鸦时间,内容,次数做任何限制,能够对孩子的作品不以大人的眼光而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给予真诚的倾听和肯定,大人让孩子尽情玩水,玩泥,玩沙,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往,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打架等等,即大人负责提供给孩子充满丰富的感受机会的生活;大人不限制孩子用哪只手画或双手一起画,不限制孩子的绘画姿势:可以躺着画,坐着画,站着画);
6:孩子们在一起涂鸦更有利于孩子的交流和成长;
7:儿童绘画班能够提供绘画场所和绘画伙伴以及造型活动(如玩沙,玩儿泥,做手工),儿童参加绘画班的原因只有这个,而不是有能够指导怎么画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绘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前提必须是决不指导孩子"这儿要这样画",让孩子不是摹仿大人而是自由涂鸦的绘画班.如果孩子能在家有伙伴一起涂鸦,就没有必要上绘画班;
8:孩子在幼儿期,家长对儿童涂鸦所具有的正确态度,足以培养出孩子的好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而培养儿童期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等基本能力的责任和能力,家长都具备,因此没有必要特别请教师替家长担负起这种培养重任;
9:孩子画出形式感比较强的画(如洋娃娃,机器人,或卡通人物),说明孩子的生活中缺少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的感情,发现以及感受.家长应该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和体验,家长应该让孩子远离电视和漫画书,从水,沙,泥,粘土,色水开始,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孩子有了真实的体验,他的画自然就会变;
10:绘画以外的造型玩耍,对于孩子的绘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男孩子钉钉子,造小船,女孩子编头发,织帽子,缝衣服(一般4-5岁开始);
11:孩子涂完鸦之后,有时会把自己的作品破坏掉,如画好的小车剪下来,画好的小人剪下来,让它们打斗,这是一件好事,用自己的作品来进行玩耍,这其实是孩子在发展造型能力,家长应该高兴;
12:家长不要过早教孩子学写字,过早学写字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在6-7岁以前,多给孩子讲故事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1:在孩子9岁(最早也不要低于6岁)以前,不要教孩子系统的绘画技能(包括让孩子画形状,为孩子画形状,甚至事无巨细地指点孩子使用颜料,让他(她)全部涂上,带孩子写生等);
2:教孩子画成人的画(画形状)会限制孩子手的功能,眼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情感和意欲的功能及社会性五方面的发展;
3:教孩子画小鱼,花朵,房子,小车,小兔子,蝴蝶,燕子,蜻蜓等等看起来内容适合孩子的形状,实际上它们绝不是孩子的作品;
4:孩子的画与婴儿的哭一样,是他们直接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孩子天生就会涂鸦;
5:在涂鸦中,孩子讲述了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发现,看孩子的画,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的画所表达的东西,理解他在画中所述说的内容;不要让孩子去填色了,先让他随便涂鸦,一次不要给他太多种类的工具,一个工具用逆反以后再给一个新的工具,在作品你认为很美的时候就告诉他已经完成了,你认为这很漂亮,然后把他悬挂在墙上,告诉他这是一张作品,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美,并告诉他,还要与她进行讨论,倾听他的想法,这比填色和画简笔画要强一万倍,另外,儿童欣赏也得有一定的进入方法,进入不好,孩子将来对画册习以为常,但不能深入去感受,是很不好的,关于欣赏也得有一定的方法。 
以下引自大李跃儿老师的发言:
六岁之前的孩子,绘画也是他们的一种表达语言,他们可以利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成人应该让孩子发现可使用的工具和绘画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使用方法,将绘画技术用浸透的方法传达给孩子。如果想给孩子展示,一定要这样说,我要用碳精条(一种绘画工具)画一座我看到的大桥。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成人只是在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要他们去再现你要表达的内容。成人不应该要求孩子按照示范的样子绘画,这样会出现一个极端,一味地全部模仿。如果引领的好,孩子会使用那些材料和技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画出的作品,千变万化,绝不会都很复杂或者都很简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原标题:涂色书风靡“挑动”彩色笔商机(图)
  今年6月份开始,一本名叫《秘密花园》的涂色书走俏各大年龄层。拿起彩色笔在涂色书上涂涂画画,成为不少市民的业余爱好。近日,记者走访石狮各大书店发现,涂色书的风靡,带动了彩色笔的热销。  在东港路某书店,记者看到,文用处摆放着蜡笔、彩铅、水彩笔等各式绘图工具,专区前不少顾客正在挑选彩色笔。  记者也从石狮多家文具店了解到,自涂色书畅销以来,彩色笔销量明显上涨,其中以彩色铅笔最畅销。目前市面上的彩色笔按照颜色、品牌分类,其价格在7元至600元不等。(记者 陈萍萍 林本鸣)  作者:陈萍萍 林本鸣
本文相关推荐
15-08-1615-08-1515-08-1315-08-1315-08-1315-08-12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晒单帖]好漂亮的彩色笔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看又漂亮的!
发表于 08:21:28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其他谈论话题画服装设计稿用什么彩色笔好_百度知道
画服装设计稿用什么彩色笔好
水溶彩铅,感觉比较干净,容易画细致。有点小浪漫。马克笔,色彩比较鲜明高饱和度,效果突出但不好掌握钢笔加水彩,我喜欢这个,但是可能会画的有点抽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我比较喜欢用彩色铅笔,水溶性的更好一点,好处理效果。
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人像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