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的故事文言文注释

初中文言文读本对牛弹琴答案
初中文言文读本对牛弹琴答案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词语注解  牟子(牟融,後汉书有传)《理惑论》(平津馆丛书)。   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   厫,音敖,粮仓。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参见《左传.鲁襄公十四年》。   貉,音荷,似狐。一丘之貉。
煴,音晕,微火。   公明仪,春秋时人,曾子之弟子。曾参(音骖),字子舆。曾子,孔子之弟子。   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   昔:曾经   为:给。   操:琴曲。   伏:趴着。   如故:像先前一样。   虻:吸血的苍蝇。   耳:耳朵听。   鸣:鸣叫声,作名词。   掉:摇动,摆动。   奋:竖起。   合:悦   蹀躞:迈小步来回走动。   掉尾奋耳:甩动尾巴,支棱起耳朵。   非:不是   闻:听
的感言:不知道说什么,送你一朵小红花吧:)
其他回答 (3)
对牛弹琴的启示是什么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文言文 《对牛弹琴》和解释请快回答我_百度作业帮
文言文 《对牛弹琴》和解释请快回答我
对牛弹琴 [ 原文 ]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出自《牟子》) [ 译文 ]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文言文语段训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8页免费17页免费12页免费4页¥3.0017页¥5.0016页免费17页免费5页免费8页免费1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免费7页5下载券9页5下载券30页5下载券15页免费
文言文语段训练|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4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英语翻译如有请发上来_百度作业帮
英语翻译如有请发上来
出处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东汉有个对佛教教义很有研究的学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责难,指斥他为什么不直接依据佛经来回答问题.于是牟融讲了音乐家公明仪的故事;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后来公明仪改弹像坟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听了.他最后说:所以,对没有读过佛经的人直接谈佛经,等于白讲,成语“对牛弹琴”据此而来.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牛弹琴文言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