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说真正男子汉里面的班长有个班长叫杨林的

第十三章&&如饥似渴求知乐&&艰苦节俭读师专(长篇小说《身份》连载)
第十三章&&如饥似渴求知乐&&艰苦节俭读师专(长篇小说《身份》连载)
我们上课时发现不少教科书都是我们老师自己编的。如《古汉语常识》、《外国文学》、《形式逻辑》等,并已在安徽十一所师专中试用。我们感觉老师专的师资就是不一样,我很欣慰上了芜湖师专。
古汉语老师是一位老教师,脸上布满皱纹,犹如甲骨文,藏着深奥的知识。他对古汉语语法、文言句式、文言虚词编的很精细。上课时又补充了许多例题,引经据典,讲得很详细。我们认真地听着,课堂上鸦雀无声,好似贪婪地吮吸甘露的幼苗。只听见笔头沙沙地记录声,每节课我都要记下两页纸的课堂笔记,课后还重新整理一遍。这可是我将来当教师的资本啊。
老师常说:“要想教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必须吸进一桶水。”因此我总也不敢丢掉一点一滴的知识。
古典文学老师是桐城人,姓方,是方包的后人。曾对我说:“桐城派文风不能丢。枞阳、桐城是一家。桐城派鼻祖方包的祖居地在枞阳,你们不可丢掉老传统,要认真学好古文。”是的,号称“桐城三祖”的方包、刘大櫆、姚鼐老家都在枞阳。正所谓“枞阳出人,桐城出名。”方老师上课时一字一词的解释,一句一篇的翻译。我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天头地脚记得密密麻麻的,无一空白之处,直到工作后翻看课本,还感叹当年艰苦学习的情景。课后还翻译一遍。他还要求我们把课本上的诗经、离骚、唐宋诗词等每篇都要背熟。三十多岁的人记忆力当然比二十岁左右的人要差一点,但我们绝不服输,早晚总是抽空背诵课文。特别是屈原的《离骚》长篇大作,两千四百多字的长诗,实在难背。我们不嫌难度大,一段一段的背,背一段默写一段,再背。
清晨,校园里、校外田埂上一些同学手拿一本书,看似悠闲散步,抬头眼望前方,似乎在欣赏田园风光,其实是在背诵。一会又看看书,确认是否背错了。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谁也不想丢掉这难得的机会,求知的欲望确实胜过一些年龄小的人。有人说:“记忆力强也是人才。”有时几人凑在一起,互相检查,看谁背得最熟。
一次老同学汪富说:“《离骚》我可全背了。”大家立即叫他背,他竟然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获得一阵掌声,并称赞他记忆力最好。其实背诵还有一个诀窍,就是要理解性的背就快一些,不能死记硬背。
汪富又说:“我在家里时,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我能倒背。”
有人问:“现在还能背吗?”
“能!你随便点一人都能背。”于是大家你点这个,他点那个。他竟全背了。
我看他得意的样子就说:“你能背算什么?不就几首诗词嘛。我还能写呢。”
“写什么?”他问道。
“给每人写首诗啊。”我答道。
“啊!写诗?那好,写林黛玉。”
我沉思一会吟道:
“病似西施喘更娇,诗情滚滚赛春潮。
怜红独自荷锄葬,泪洒香丘魂暗消。”
“不错!像林黛玉,有点诗味。才一首啊。”
“你再点一人。”
“王熙凤。”
大家都围过来听着,我兴趣更浓了,扫了一眼大家,抬头望望天空,吟道:&&&
“深得人间吹捧术,花言骗取众人崇。
权倾两府财贪尽,失宠方知万事空。”
有人叫道:“杨志高能写诗,汪富没的吹了吧。”
“这叫活学活用,不是死记硬背。”我调侃地说道。
汪富急道:“我说一个人,看你怎么写?妙玉。”
“好!我想想。”
“不好写了吧。”
“青灯相伴怎堪愉,乖巧玲珑一丽姝。
暗恋怡红倚门待,可怜遭劫落江湖。”
“佩服!佩服!我不如也。”汪富笑道。
“不能唱独角戏,你们也吟吟。谁把探春吟一吟。”我说道。
小项抢着说:“我来。”大家乐了。
小项吟道:“智勇双全敢创新,才华难展女儿身。
&&&&&&&&&&&小荷刚露危机到,远配天涯作妇人。”
章明接着说:“我写元春:
寂寞皇宫几度寒,大观园内数天欢。
荣华转瞬飘然去,为免巢倾不忍看。”
胡海说:“我写迎春:
枣花生在牡丹丛,柔弱娇颜怎敌风。
无奈离群遭迫害,遇狼践踏落泥中。”
老方不急不慢地说:“我来说说晴雯:
精明俏丽性刚强,斗媚遭谗惹祸伤。
二八芳龄逢大限,多情遗恨未同床。”
“谁把温柔贤惠的薛宝钗写一写啊?”我问道。
小李忙说:“看样子你已胸有成竹了。”
我笑笑吟道:“容似杨妃才气雄,敢题咏蟹讽歪风。
为追真爱拼心智,金玉良缘转眼空。”
&&&&小许接着说:“我写史湘云:
醉眠石上满身花,敏捷才思惹众夸。
豪爽不输男子汉,无忧整日笑哈哈。”
&&&&我又说:“我再写写秦可卿吧:
袅娜纤巧性风流,情海乱伦焉不羞。
为保名声花早谢,天香楼上恨悠悠。”
小钱说:“我来凑个热闹,写写可怜的香菱:
身世飘零实可怜,菱花挤入牡丹园。
追求诗艺不曾懈,受辱欺凌常忍冤。”
有人说:“呵呵,好诗!背诵课文成了吟诗会,有趣!”
“这叫理解性记忆成果。”我说道。
那位同学又说:“背《离骚》,怎么背到《红楼梦》上去了。”
“是啊,说得有道理,跑题了。我们就以读《离骚》为题,每人吟一首诗。好不好?”我提议道。
老方说:“这个提议很好!今天就来个‘读离骚’吟诗会。”
“我来抛砖引玉吧。”我接着说:
“七绝·读《离骚》
一曲离骚古今崇,香花芳草舞春风。
苍天不辨红和黑,上下痴求也是空。”
小宋叹道:“是啊,有贤臣还要有明君啊,君不明,贤臣可就遭殃了。”
胡海道:“我来一首:
一片冰心为楚兴,谁知萧艾满廷生。
游仙论古知音少,留取华韶待圣明。”
章明说:“说得好!奸臣当道,屈原只有寄情于诗了。”
老方接着吟道:
“满篇香草满篇仙,远圣近贤名望妍。
无言成雅韵,飞扬文采耀千年。”
章明又说:“确实的,全诗运用了许多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文采飞扬。”
汪富抢着吟道:
“明知昏主怎愚忠,不辨东西南北风。
满腹牢骚无处诉,促成经典气如虹。”
小吴说:“你又骂又赞,骂重于赞。屈原气死了。”
小李兴奋地一挥手,开口就吟:
“若非患难著华章,哪有英名史上扬。
浪漫诗风为鼻祖,骚坛繁盛万年长。”
一阵掌声响起,大家一看,班上的女作家到了。她说:“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大诗人真有魅力,润育了这么多小诗人。可敬可佩!”大家都笑起来了。
我笑着说:“作家面前不敢班门弄斧了,除非你也来一首。”
她笑道:“打扰你们雅兴了。吟诗我不会,不过这种活动很有意义,下次我来学习。”晚饭时间到了,一场吟诗会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
对于外国文学,我们过去读的较少。我只读过课文上的几篇节选的文章,只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余的一些名著都没看过。外国文学老师每次上课都要滔滔不绝地对一些名著讲得天花乱坠,并配以动作,不亚于有高超演技的演员。往往讲到哀伤处,神情俱悲;喜乐处,声色齐扬;愤恨处,拳眼皆厉;豪壮处,言行激昂。并对一些文学大师,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等进行详细介绍。把他们的创作经历、创作艺术、作品的动人情节作以细致解说。
一开始我们还称他为“天方夜谭”,后来我们越听越有味,激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课后我立即向图书馆借来有关小说,《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夜以继日地读起来。那些精彩的人物描写、心理剖析,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是那样的逼真。一个个人物形象在我脑海中活起来了。尤其是巴尔扎克的人生经历、苦难遭遇,令我同情而又佩服。不竟问老师,他的作品集为什么要叫《人间喜剧》?傍晚或晚上我还常到老师房间闲聊,探讨有关问题。
高中学习时对外国文学只记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根本没有探讨他们的作品艺术、他的深刻的思想境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阅读才真正懂得语言的艺术、文学的价值。原来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魔镜,是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体现的,从而使读者获得丰富的知识,了解社会,启迪人生的价值。
文学史老师喜欢讲文学史中一些精彩的小故事,我们称他为“说大鼓书”。尽管如此,课堂上我们也是认真记下,课后查一些资料,作详细笔记,以加深印象,学中文怎能不了解文学史呢。
形式逻辑是个抽象的东西,我们初听,总是不懂,就称为“雾里看花”。老师就列举了许多实际事例。我们就盘根究底,力求找出所以然,绝不敢不懂装懂。
总之我们对每门课都不敢放松。既感觉新鲜、深邃,又感觉是人生征途上必需的粮食、甘露、空气和阳光。
七八年秋,全国恢复了秋季招生,学校学生更多了,学习气氛更浓了,我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勤奋不离艰苦,追求必定志坚。寒门还须节俭,才有绚丽明天。我上大学的美梦已圆,生活却是艰苦的。学习的乐趣常伴随着家贫的忧思。往往书中的字里行间满是父母、妻子操劳的身影,儿女饥餐嚎哭的声音。因此我不得一分钱一分钱地节约着。家里是没有现金收入的,不能提供一分钱生活费。我完全靠学校每月十七元的生活补贴和六元钱的助学金生活。这二十三元钱还须计划使用,每天生活费控制在五角钱左右,其余的钱留作零用和回家路费。每顿只能吃点素菜,肉成了奢侈品。一些知情的同学劝我:“不能太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说:“家里人比我更苦,只有逢年过节才尝点肉腥。何况我是经历过大跃进三年灾害的人,身体吃得消。”
我跟同学们相处都很融洽。繁昌的一位同学曾是五年工龄的工人,按国家规定带薪上学,经济好一点。他每周回家总要带来两大瓶菜或咸鱼腊肉,一瓶交给同室的同学,大家尝一点。一瓶公开地说:“这是我跟杨志高的,你们就不要吃了。”一开始我很不好意思,后来每到星期天的下午就眼巴巴地盼望着。一些路近的同学也往往带些菜来,给大家尝尝。还有一外地同学到亲戚家,亲戚炼了一大瓷缸猪油叫他带回学校,说学校油水少,吃菜时搞点猪油拌一拌。他有时还挑一勺给我菜里。
在安徽师大学习的一位老乡曾到我校来看我,邀我去玩,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就去了。在芜湖市内玩了一下,还买了一本书。谁知回校时坐公交车,贰角伍分钱的车票钱竟没有,只掏出来五分钱和八分钱的邮票,看看车上又没有一个熟人,就跟售票员说明情况:“我只有五分钱和一张邮票,能不能在前一站下车,我走回学校去。”学校有20多里啊。售票员看我是师专学生,一笑说:“邮票哪能要呢?算了,你坐吧。”我怀着既羞愧又感激的心情,似乎全车的人都在嘲笑我。
又有一次师大的老乡又邀我到芜湖市内的一吴姓老乡家去,那家人很好客,热情地留宿一晚。我说:“不好意思,初次来,却空手而来。”那家主人老吴说:“你们做学生的还带礼吗?那不就见外了,要不是上大学,接都接不来呢!”又对两个儿子说:“快叫杨哥,你们知道吗?杨哥是皖城一中毕业的,在农村待了十年,已有两个孩子了,家里很穷,还考取了大学,真不容易啊。你们平时还嫌这个菜那个菜不好吃,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你们要向杨哥好好学学。”又对我说:“家乡人,不要见外,我与你父亲都是熟人,以后星期六就到我家来,没有好菜,比学校里要好一点,算是饱个肚子。”吴大娘也同情地说:“你以后就常来吧,就像回家一样。”吴家住在镜湖边,第二天他儿子陪我到镜湖公园玩了一上午。镜湖水面宽阔,垂柳成荫,小桥流水,风光宜人。我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景致,偷得片刻的快乐。后来我又去了几次。老吴是个开朗活泼的人,善于与人打交道。又把我介绍给另外的三位老乡,他们都是芜湖市中高层干部,几乎每周六晚上都来吴家谈谈心,在谈到我父亲时,都表示叹息,还向我询问了家乡的一些情况。
七月初放假回家,看到消瘦的妻子和儿女,无限辛酸。我从身上掏出二十元钱给她。她惊奇地望着我:“你哪来的钱?”
我说:“生活费节省的。”
“你那点生活费都不用掉,那你吃什么?”妻子心痛地说。
“我知道家里没钱,我必须节省一点啊。”
“你留着吧,下学期还要路费。”
“路费我已留了,这给你买点油盐。”
“那好吧,猪油的腥味都没尝过了,家里一点煤油都没有,平时天黑前就把孩子洗洗上床。明天去买一点。”
父母弟妹见我回家都特别高兴。我说:“我什么东西都没买。”母亲说:“你又没钱,还买什么东西。”又说:“一些人风言风语地说,家里穷,自作的,那么大儿子还上大学。你父亲说,不管他,随他们说去,穷不丢书,有本事他也上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三十多岁了,还不能报答父母恩,实觉羞愧。母亲见我沉默不语,又劝我:“人家是嫉妒啊,你只要把书念好,我们苦一点没关系。”
回家后也到邻居家走走。有人说:“你老婆真能干,没钱买衣,把大人衣改一改给孩子穿,干干净净的,还真可以呢。”还有人说:“你父母也做的可怜,你要在家里还能帮一把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暑假只好又帮妻子又帮父亲做点事。
九月到校后,只好一头埋进学习里。冬天到了,零下好几度,别人都穿上毛线衣、棉衣或皮衣,而我下身三条单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还是结婚前妻子给我织的毛线衣、一件七五年当民工时买的蓝迪卡中山装。
有同学问:“你棉衣呢?”
我说:“没有,我从当民工时就没穿过棉衣,已经不怕冷了。”
“真不冷吗?”有一同学跑来摸摸我的手,发现我的手还是热的,他感到很惊奇。
我说:“真冷了,我两手搓一搓就发热了。脚冷,下课蹦一蹦、跳一跳就行了。”
有一同学说:“杨志高真是奇人。”
后来在毕业留言簿上,有一同学写道:“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一个冬天,我的外装也没换过,只趁星期天洗过两次。因我没有第二件啊。一次在系主任家里,系主任问:“同学们说,你只有一件外衣?”
我说:“是的。这件衣还是七五年当民工时买的。我当民工时看到在自己挖的房基上做的大楼,我心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住进去就好了。”
系主任说:“现在也有可能呢。”
我说:“如果皖城炼油厂有分配指标,我还真希望老师把我分去。”
“这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是专心学习吧。”没想到后来真的如愿以偿。
他又问道:“听说你还节省生活费呢?”
“是的,家里还指望我省点钱,回去作过年费呢。”系主任惊奇地望着我。
过年回家,妻子说:“人家孩子过年都有新衣,我家孩子一件新衣都没有。”我说:“糊过这两年再说吧。”我又掏出三十元钱:“买点鱼肉吧,还买张红纸,我写副对联。”年三十那天,我借来笔墨,裁好红纸,写了一副对联:“春风已绿湖边柳,彩凤将临锦上花。”贴在门上。给父母也写了一副对联:“雪后梅花红艳艳,眼前柳色郁葱葱。”正月初一引来了许多围观者,我妻子笑吟吟地捧出瓜子给他们吃。他们指着对联对我妻子说:“这对联含义深刻,你再熬一熬,苦要出头了,好日子要来了。”他们又指着我父母门上的对联说:“大爷大娘也要享福了。给大爷大娘拜年。”我父亲古铜色的脸上绽开了少见的笑容,向大家一一打招呼。
一九七九年春,一天妻子来信说:“我怀孕了,我想打掉。”真是家贫人丁兴。我立即回信说:“不要打,是好事,是我家的财富。再穷还养不起吗?”
暑假回家,妻子已挺着大肚子了。我很高兴地说:“人丁兴旺,必有后福。我班同学有的已有四个孩子,我三个不多。我明年工作了,不怕没钱养。”
妻子说:“你倒高兴,我可累啊!又没好的吃,还不知长成什么怪样子呢。”
我说:“多养点鸡,我再节省点钱,给你补补身子。能借就先借点钱。”
“说得好听,你那点钱能节省多少。何况你也不能太节省呢,你也要注意身体。哎,就穷养着吧。”妻子叹口气。
十月中旬家里来信,养了个胖小子。哎,第三个孩子我又不在家。我立即回信说:“我又不在家,现也不能回去,回去还要路费,你多保重。”于是在校我更加节省了。
师专两年苦熬过来了,寒冷退却了。毕业前夕,学校大会餐。戒酒五年的我一时豪兴,大声说:“各位同学,有缘千里来相会,两年师专,缘分不浅。大家真诚的关心我,无私的帮助我。这份情义比江长,比海深。我无以报答,值此离别之际,我要敬每人一杯酒,以表示我的谢意。”我平时曾未喝过酒,因此大家都很惊讶地望着我。我端起一个小酒杯,拿着一瓶白酒,从头开始,每人敬一杯。班长说:“不能喝,就算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我说:“今天高兴,酒逢知己千杯少,尽尽兴。”共喝了四十多杯。酒席上更热闹了,都互相敬起来,有人当场吐了。散席时,我走路有点轻飘飘的。班长叫人扶着,我说:“不要扶,我今天痛快。”回到寝室,就躺到床上。一躺下,肚里就翻江倒海,欲吐不能。我强忍着爬起,悄悄地走出寝室,来到校外田野里。冷风一吹,终于吐了。人已站立不稳,只穿着一件毛线衣就睡在田埂上,田里还结着冰。不知睡了多久,突然被人叫醒,我看到几个同学站在我身边。这时我已清醒,翻身起来,日头已偏西。
有人说:“杨志高,这天寒地冻的,你不怕冻死啊,害我们都在找你。”
我忙说:“对不起!”
又有人说:“你要睡一夜,可就乐极生悲了。”
我说:“没事。”心想这成了我师专毕业前夕“醉卧田埂”的一个笑料了。不禁又傻笑起来,出口吟道:
“两年窗下苦,一醉卧田头。
铁骨严寒怕,丹心恶鬼愁。”
有同学笑道:“还真是李白斗酒诗百篇呢。”同学们见我又活跃起来,都放心了。回去我就向班长道歉了。
这两天,同学们都纷纷拿出毕业留言簿找老师、同学留言。我也找人留言。
一位宣城的同学题道:
“醉天卧地斗寒风,铁骨丹心映碧空。
来日辉煌名四海,莫忘老友敬亭松。”
古文章老师题道:
“好登高塔听江声,笔底波涛捲夜城。
照彻红心灯影里,新栽桃李喜春晴。”
拿到分配通知书后,我先回家过年,年后才到皖城去报到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亲爱的红袖添香用户:
& &此作品尚在自查审核中,未能显示,非常抱歉。 & &15秒后,页面将会跳转红袖添香首页。
& &亲,不妨先看看其他精彩小说吧, & &如果您是作者,可与我们客服编辑联系,优先审核您的作品。下面是某校九年级(2)班班长杨林主持家长会时讲的一段话。
家长同志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下面,由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向大家汇报班级工作,敬请诸位不吝赐教!
这段话有两处表达欠妥当,请指出来并改正。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2)班班长杨林主持家长会时讲的一段话:
  家长同志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下面,由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向大家汇报班级工作,敬请诸位不吝赐教!
这段话有两处表达欠妥当,请指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改
②________________改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2)班班长杨林主持家长会时讲的一段话:
  家长同志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下面,由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向大家汇报班级工作,敬请诸位不吝赐教!
  这段话有两处表达欠妥当,请指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捉鬼班长有声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