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人社卧龙乡张余村五社社火

庄浪县[1]位于甘肃省中部,六盘山西麓,东邻华亭县,西依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毗邻,南和张家川县[2]、秦安县接壤。东西长56.37公里,南北阔46.60公里,总面积1553.14平方公里,辖13乡5镇。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48万人(2010年)。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全国梯田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
庄浪详细资料
庄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探明储量2亿多吨的优质石灰石和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可开采利用,年产优质亚麻原茎2万吨,年产商品洋芋30万吨,是陇东胡麻、荞麦、蚕豆、白云豆、胡椒的主要产区之一,大黄、柴胡、党参、甘草、冬花、杜仲等40多种名贵药材进入全国大部分药村市场;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庄浪年均降雨量489毫米。庄浪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地理位置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全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社。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户数9.87万户,总人口44万人(2011年)。全县年均降雨量489毫米,年平均气温8.1℃,无霜期142天。人多地少,是甘肃省18个干旱贫困县和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庄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有天然和人工沙棘林带12万亩,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深受消费者喜爱。洛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热充足,是种植苹果、桃、梨等优质瓜果蔬菜的适生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美称。庄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早期发祥地之一。境内已发县古文化遗址400多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1]总述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8.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9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7.08亿元,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434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67%,与上年相比,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14%,上升0.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9%,上升0.59个百分点。年末全部单位从业人员16433人,其中国有单位13756人,城镇集体单位2434人,其他单位24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8%。 [3]
2009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6亿元,比上年增长49.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5亿元,增长73.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1亿元,增长17.0%。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增长3.3倍。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1.55亿元,增长40.0%。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76个,完成投资7.5亿元。建成通村油路、硬化路18条70公里,通村等级路27条60公里,产业路11条58公里,完成北川公路、大庄至阳川至徐城通乡公路改造铺油工程,庄莲二级公路基本建成通车。开建了庄浪河川人饮工程,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困难。新修骨干坝、淤地坝7座,改造基本口粮田1.4万亩。完成“三荒”造林4.63万亩,绿化乡村道路34条248公里。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7.15万亩,同比增长0.1%;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2.71万亩,比上年减少0.48万亩,下降0.6%;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12万亩,增长5.9%。全年粮食总产量14.2万吨,增产8.8%;粮食平均亩产172公斤,增加15公斤,增长9.6%;农业人均产粮346公斤,同比增加34公斤。在粮食总产量中,夏粮6.28万吨,增长4.5%;秋粮7.92万吨,增长12.5%。油料产量7135吨,增产20.8%;蔬菜产量15.05万吨,同比增长7.1%。当年完成造林面积2.85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增长39.0%。年末实有森林面积44.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9.2%。年末大家畜存栏12.38万头,同比增长21.5%;其中牛存栏4.99万头,增长21.7%。生猪年末存栏11.2万口,增长8.7%;当年出栏12.6万口,增长15.0%。全年肉类总产量1.15万吨,同比增长12.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0%;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4830台、5.05万千瓦和4207辆、5.59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5.22万吨;农村用电量4324.54万千瓦时,增长5.0%。年末有效灌溉面积7.91万亩,保灌面积6.55万亩。年末梯条田累计面积89.14万亩,其中水平梯田85.26万亩。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788万元,比上年增长41.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042万元,增长40.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746万元,增长41.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420万元,同比下降9.3%。在农村投资中,农户投资45682万元,增长36.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7.10亿元,同比增长48.1%;施工房屋面积124.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全年竣工房屋面积65.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6.21万平方米。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39.4万元,同比增长21.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932万元,增长3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107万元,增长12.3%。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4273.9万元,零售业零售额74059.6万元,住宿业零售额370.1万元,餐饮业零售额633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0%、25.5%、44.6%和15.9%。
全年货运量140万吨,同比增长77.3%;货运周转量6654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3.91倍;客运量464.66万人,客运周转量19995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63倍、1.23倍。
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3292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0811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197户,乡村电话用户15614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单位用户1255户,住宅用户19556户。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8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1.9万户;联通C网电话新增用户0.96万户,年末用户达到2.65万户;联通G网电话新增用户0.2万户,年末用户达到 2.4万户。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电话普及率为45.76部/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5140户。报纸期发数1.3万份,订销报纸累计25.79万份;杂志期发数6851份,订销杂志累计7.89万份,报刊流转额229.6万元。
金融保险业
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6149万元,较上年增加1243万元,增长25.3%。其中地方收入4100万元,较上年增收506万元,增长14.1%,上划省级累计885万元,增长68%,上划中央累计完成1164万元,增长47.9%。一般预算支出118848万元,较上年多支17964万元,增长17.8%。在总支出中:包干支出60368万元,较上年增加1427万元,增长2.4%;专项支出58480万元,占专项资金58492万元的99.9%,较上年增加16537万元,增长39.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502万元,增长5.42%;公共安全支出3375万元,增长6.8%;教育支出29749万元,增长5.6%;社会保障和就业19327万元,下降8.1%;环境保护5673万元,增长66.7%;住房保障支出5366万元,增长2.41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296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77276万元,增长3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6481万元,增长29.9%。各项贷款余额118176万元,同比增加14447万元,增长13.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6588万元,下降18.4%;中长期贷款余额51588万元,增长34.6%。
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3014.17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21.97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092.2万元。全年给付额1145.7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79.52万元,人寿险给付金额766.2万元。 [3]庄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早期发祥地之一。庄浪县干部群众经过34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于1998年建成了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实现了整县基本解决温饱,铸造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先后获得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办学条件和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和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建成了南湖中学教学楼、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和县第三小学,完成灾后校舍重建38所2万平方米,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名大关。县、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良好。狠抓各项节育措施的落实,完成了年度人口计划。建成“三馆”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善了云崖寺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了终评验收,成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县上以实施特色文化名县和全省体育先进县为契机,狠抓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投资850万元开建了综合体育训练馆和3万平方米田径场,投资1650万元建成了水上公园,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城文化设施落后、广大市民无健身娱乐场所的局面。群众性文体活动规模空前,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庄浪艺术节”、“五一”期间组织了全民篮球运动会。值得非常一提的是,庄浪籍运动员李柱宏和张丽霞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们是甘肃籍4名本届奥运健儿中的其中2名,而且李柱宏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项目的第一人。[4]日一1987年10月,在省、地文物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庄浪县文化馆文物工作者与乡镇配合进行全面普查,记录古遗址347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处、仰韶文化34处、齐家文化168处、仰韶齐家文化共存21处、秦汉27处、唐宋32处、元明10处,城堡31处,汉、宋、明烽隧21处),古墓葬52处(汉墓群20处、汉墓23处、宋金墓7处、元墓2处),古建筑8处(庙宇5处、民居2处,戏楼1处),石窟寺11处,石刻13处、其他10处。经过鉴定、筛选,建档601处,其中古文化遗址447处,古墓葬94处,古建筑6处,石窟寺17处,石刻14处,其他23处。  民国时,庄浪县民众教育馆收集有铁盔、铁甲、陶器文物数件,后散失。建国后,文物征集、收藏工作由县文化馆负责,定人专管。1988年设县博物馆,专门从事文化遗址管理与文物收藏、研究工作。经多年收集,馆藏丰富。1990年底,藏有各类文物3907件,其中玉器32件、铜器421件、陶器2169件、瓷器264件、书画32件、其它989件。经专家鉴定,有珍品文物30种35件。紫荆山:紫荆山,平地突兀于庄浪县城之中,因山阴遍植紫荆树而得名。历为山城开胜,1986年被县政府辟为公园。紫荆山游览区面积1.5平方米,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本,山势玲珑剔透,雄浑壮观,环境幽雅,令人陶醉。“洛河横烟”、“紫荆香霭”等景观及其玉虚宫、十王殿、文昌楼、关帝庙、显圣阁、药王洞等十多处见于史籍志书的名胜古迹,使紫荆山久负盛名,游客络绎不绝。  紫荆山寺观,始为儒、释、道三家活动场所,在17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不断修葺增建,成为陇上颇负盛名的道观寺院、北宋庆历三年,刘沪将军收复水洛城,曾住紫荆山玉虚宫、修庙建塔。清乾隆十年,静宁州牧王火亘设义学于山,后称“道南书院”。建国初,尚存三院五殿、两楼一阁,洞、寺、宫、祠四处,铁塔两座,铁钟一口,历代雕塑壁画甚多。明、清之际,陇上名士赵时春、孙庆伯等留下了大量诗词,铬碑刻石,纵情吟咏紫荆山的秀美雄奇。  1986年5月胡耀邦同志视察西北途经庄浪,欣然挥毫题写“紫荆山”横幅。1989年3月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来庄浪检查工作题写“紫荆山公园”门匾,从而更加激发了庄浪人民修复紫荆山的热情,纷纷解囊捐资,筹集资金近百万元,修复古建筑十余座,建成头门牌楼、公园中门、吴介吴磷纪念馆、三清殿等四座大型建筑。规划中的山体生态园林建设、紫荆文化碑林建设及背山二郎山绿化工程逐步开工。
云崖寺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云崖寺是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庄浪县东部。西距县城25公里。在历史上曾与崆峒山、麦积山、仙人崖等胜地齐名。云崖寺以山崖悬空如云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闻名。云崖寺开创于北魏,后经北周、金、元、明、清历代扩建,已形成八寺、三洞、一湾、一潭的奇观异景,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 公园内山色秀美,奇峰高突、密林遍布、小溪清幽、窟龛星布、雀舞莺啼、处处飞红流翠,满目怪石林立。总面积达14891公顷,主要树种有华山松、油松、落叶松、红桦、白桦、山杨、青冈、梅树等。主要动物有金钱豹、鹿、麝、狍、野猪、红腹锦鸡、环颈雉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公园位于海拔米的关山之上,山崖悬空,层恋叠嶂,落水凝碧,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主峰分东、西、南、北四台,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其中北台由笔架山、棋盘峰、神仙桌等五峰汇集而成,与云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观太极”的图画,意趣盎然。西峙罗汉崖,起伏多变,垒垒怪石似罗汉排坐。自北魏以来16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能工巧匠在云崖寺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悬崖峭壁上修筑了众多精巧玲珑的悬阁危楼,雕凿了无数风格迥异的洞窟佛像、尤以白云洞窟群中的“五方佛洞”之彩雕泥塑最为精美、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对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史学和艺术价植。以云崖寺为中心向外辐射,依次有竹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三教洞、罗汉洞、红崖寺等10多个洞窟群遍布于广阔的林海。在广约23万亩的林海之中、白桦、松柏、灌木、竹子等20多种林木联缀成茂密的森林;党参、大黄、丹皮等300多种名贵药材埋藏地下;金钱豹、梅花鹿、锦鸡等30多种珍禽异兽出没于林莽之中。被林海掩映的奇峰秀岭,以岩、石灰岩等混合形成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独特的丹霞地貌,显示着大自然神奇造化的绰越风姿。云崖寺是丝绸古道旅游线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它以其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日新月异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成为庄浪旅游开发的一块热土。
关山天池朝那湫:关山天池朝那湫,位处甘肃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东北湫头山(为天山山脉)巅,海拔
2535米,距县城30公里,属渭河发源地之一。因其处于朝那湫故古地,故名朝湫。朝那湫湖泊“广五十五亩六分,由前后两湫组成,簸箕形,幽深莫测,湫水澄清,不染尘秽。前湫状若卧蚕,各夏早涝有可增损,四周青黛环拱,绿草茵茵;后湫形似弯月,湫内遍生红色水草,犹如胭脂溶入其中。夏秋之际,湫内青波荡漾,落日溶急,湫畔牛羊遍野,牧笛悠扬,极富诗性画意。”湫池源远流长,曾有种种传说。一传是“灵地”,相传王母娘娘曾在湫池里沐浴过;又一传是“种家”,因湫水“喧潮则兴云雨”。民间则传说这里是泾河老龙被斩的地方,至今峡谷中尚有渗滴暗红色水珠的“新龙台”。据《史记》记载,战国时秦国在朝那湫立祠,祭祀商朝大臣巫威,祈求巫威大神助秦克楚。如今朝那湫仍以她古老的历史渊源和婀娜的风姿仪态令人神往。
陈家洞:陈家洞石窟又名龙眼山石窟,是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条、土坯砌墙建洞而成,窟群分布在长100米,高60米的峡谷北岸崖壁上,距地面2-4米,现存大小不等的洞窟9座,清代至民国间石碑5通,题记两则。洞窟外一崖壁上,镌刻有北魏浮雕造像三尊,是我县保存最完好、最具艺术和文物价值的北魏石刻艺术精品。造像风格和南石窟寺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典型的北魏晚期风格,在陇东地区的石窟中很罕见。此外,石窟峡谷中的石台上,有一高8米的六角七级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唐代残塔,其风格和西峰肖金塔、西安大雁塔的建造风格类似。陈家洞景区植被良好,森林总面积7727公顷,是考古、旅游产、避暑的胜地。
水上公园:水上公园位于县城南、北洛河的交汇处。占地312亩,由三个主体人工湖组成,包括云思亭、湖心亭、柳岸钧荷、观景台、亲水台、曲桥、休憩亭、湖心岛广场、假山滴水、长堤松影等景观。公园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独特的园林艺术,将自然与人工景致巧妙的融为一体,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精巧,风格清新、秀雅、自然。水上公园和刘沪将军纪念馆、田径场、体育训练馆、万人露天灯光球以及南北滨河公园一起构成了县城洛河风情线,是城区人民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5]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食。民国时,北部及关山一带以莜麦、扁豆、糜、谷、荞麦为主,南部以高粱、糜、谷为主,统称“杂粮”。小麦面称为“白面”,用作过节、待客,平日罕食。建国后,玉米、高粱逐渐成为主粮。1980年后,随种植业结构变化,小麦成为主粮,杂粮反变稀贵。
煮食面食有:长面(麦面擀制,待客、节日佳肴,有长寿多福之意,切法有划刀、拉刀两种,烹法有臊子面、干拌面、酸汤面等)、饺子(有肉馅、菜馅、核桃仁馅等,待客、节日佳肴。韭菜馅饺子称“水角”、“煮角”)、片片(各种面均可擀制,刀切形状有方、尖、宽、窄,刀削的称“削片片”)、圪塔(各种面均可擀制,切小菱形。莜、豆面擀制的称“雀舌头”,切成小方片的称“丁丁”)、氽氽(荞面擀制)、麻食子(用白面或荞面在草帽、梳子上搓制,佐豆角、茄子、豆腐、粉条等,风味别致)、餄餎(用荞面或白面在专用床上压制)、掐掐(用莜、豆面或荞面擀条,手指掐成小块)、旦旦(用杂面拨成小鱼状,亦称“丝拨胡”,戏称“鳖跳崖”)、拌汤(用莜、豆面拌成小圆粒,掺和少量圪塔的称“鱼儿攒沙”)、馓饭(用杂面摔成,多在冬天食用)、搅团(用杂面搅成,蘸蒜或辣椒汤吃,荞面搅团加“地软”汤,风味别致)、焌面(杂面与洋芋或菜焖成)。流入扯面、拉面。
蒸、烙、炸面食统称馍馍。蒸制有馒头、油花子、油卷子、截截(长方形)、碗簸子(杂面,用碗簸圆,或蒸或烙)、破布衫(杂面擀薄,叠数层,切块蒸成)等。烙制的有涨角子(发酵白面饼)、死面饼(不发酵)、软面子(不发酵白面薄饼)、油千子(千层饼)、锅盔(大饼)、锅飥飥(杂面发酵入锅焌熟)、摊馍馍(杂面调稠糊,烙成薄饼,荞面摊制独具风味)、滚飥(酿糜面或玉米面使甜,烙成扁圆形)等。油煎有油饼、麻糖(麻花)、油餜子(有大有小,大油餜子有三刀儿、乍耳子等)、油飥(荞麦酿甜煎成)、油角(有韭菜角、糖角)、馓子、油糕等。流入烤馍、油条等。旧时,汉族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仪基本依古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进行。建国后,保障妇女权益,实行婚姻自由,仪礼趋简。现行民间婚嫁,一般经说亲、订婚、送礼、迎亲四个仪程。
说亲 多由男方请媒人上女方家说亲,俗称“说媒”。女方双亲征得姑娘同意后,男青年择日赴女方家,并与女青年见面。女青年回访男家,称为“看屋里(家)”,男方父母多有馈赠。有的男女青年直接互订终身,请人说通双方父母,取得承认。媒人,现称“介绍人”。旧时,双方家长各请阴阳先生拈算男女青年属相,如相克则谢绝,现趋淡薄。
订亲 双方同意后,介绍人从中商定彩礼,然后择日举行仪式,称为“喝酒”。男方父亲(或代理人)与介绍人偕男青年,携厚礼赴女方家。礼物,一般有馒头(12个,称“大馍馍”)、彩礼钱(称“锁锁”)、布匹、衣物等。南部乡镇讲究携带干鲜果,其中必备核桃、大枣、米、盐各两包,称为“封子”。女方家会集长辈及近亲相陪,盛宴款待,有“嫁女会六亲”之说。姑娘在姐、嫂陪同下至席敬酒,男方家长有馈赠,称“挂锁儿”。席终,男方家长执壶去厨房,向女方母亲等敬酒致谢。临辞,女方母亲给新婿有馈赠。退还馒头两个,称为“回盘”。事后,女方将馒头分增近亲,向外宣布婚姻成立。
送礼 亦称“商量话”,“换盅”。多在迎亲前半年举行,男方父亲与介绍人,带齐原定彩礼及妆奁衣物,赴女方家,商定迎娶时间、仪程。女方请长辈相陪,席间,儿女亲家互相敬酒,互致歉意。如遇纠葛,长辈出面调停。
迎亲 俗称“引新媳妇”。旧时,迎娶前三天,男青年赴女方家送“婚书”(请阴阳先生书写有男女生相等内容的文书),现为办理结婚登记取代。至期,女家亲朋送礼,称为“填箱”;前来相送的女青年称“伴女”。男方备交通工具(旧时为驴、马。忌用骡及母、阉畜;现为机动车辆取代),至少去3人(合新娘为4人)迎接,称为“引亲”。女家至少4人陪送,称为“送亲”。时间多在下午,日落亲迎回。启程,送亲人请引亲人先行,中途,引亲人请送亲人在先,谓之“让路”。至家,有的在门口设席,请送亲人落座敬酒,谓之“接路”。旧时,物色命相好的内亲将新娘抱至洞房,足不落地,现由伴娘接引步行。设宴款待送亲人,留宿过夜。洞房点“长明灯”,新娘进屋后暂禁人入内。送亲人歇宿后,伴娘招呼新郎、新娘并坐,将二人头发并拢,用新梳梳理,称为“梳头”,再撒核桃、大枣于床,用新笤帚扫炕一匝,称为“扫床”;然后闹洞房,称为“暖床”。夫妻饮交杯酒,尽情逗乐,直至深夜,但禁有孝服的人和孕妇入内。次日晨,先设宴款待送亲人。席终,送亲人执盏入厨,会见男方母亲,敬酒致谢,再去洞房向姑娘赠言,然后告别。新郎、新娘在院拜天地,依辈份向亲属行礼,直系亲属各有贽增,称为“认大小”。再款待前来祝贺的母舅辈,舅家给新郎、新娘披红,称为“挂红”。然后款待前来恭喜的亲朋,新郎、新娘席前敬酒、行礼,贽礼称为“锁儿”。席间,尽情逗乐,气氛热烈,有“三天莫大小”之说。第三日,新娘入厨擀面,招待女客,称为“试手面”。
回族婚嫁一般亦分提亲(男方请人向女方求亲,亦称“送开口礼”)、定亲、送大礼、迎娶四个仪程。定亲只求双方愿意,不合生相。迎娶多选“主麻日”(星期五)。新娘进门举行宗教仪式,请阿訇向已进行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诵念“尼卡哈”(祝愿词)。次日,新郎、新娘沐“大净”后见公婆及长辈。清时,汉族丧仪繁缛,讲究厚葬,有“亡人不吃饭,家财带一半”之说。封建等级制度严格,迷信色彩浓厚。有一定功名和官职的人死后,请冠裳(俗称“礼宾”)赞礼,请有官位的人点主(在木主上点红贯神)、祭土(坟地土神)、祭木(祭大棺),大做纸质明器(俗称“纸火”),有的停尸十天半月,有的请阴阳道士设坛诵经,超度亡魂,称为“放泼洒”、“放施食”。民国时,等级制度打破,迷信色彩未减。建国后,丧仪趋简,现行一般经过初终、讣告、成服、入殓、开吊、送葬、复山七个仪程。
初终 人亡后,整容整衣,停尸于地,称为“落草”。然后供饭、烧纸,称为“倒头饭”,“倒头纸”。用水浸新瓦贴尸两肋降温,称为“救尸”。设灵堂,地铺麦草,子孙守灵,称为“坐丧铺”。
讣告 择定送葬日期及安葬茔地后,亡者男性首先报丧舅家,女性报娘家,然后出讣告于大门外,上写亡者名讳、享年、安葬茔地、送葬时间等,称为“门告”。悬挂纸统(筒),称为“亡命统”。
成服 由族内或村内年长者主持在灵前给子孙佩戴孝服,俗称“破孝”,被破孝者称“孝子”。清时,按古制“五服”,即“斩衰”(子、未嫁女或承重孙等服孝3年)、“齐衰”(孙及已嫁女等服1年)、“大功”(堂兄弟、侄等服9月)、“小功”(曾孙、堂侄等服5月)、“缌麻”(玄孙、堂曾孙等服3月)破孝。孝帽、孝袍各有不同形制。民国时,服制趋简,堂兄弟、堂侄、堂曾孙多不成服。建国后,有的仅直系血亲成服。已嫁女、曾孙等复山后谢孝,称为“出门孝”。旧时,成服购买专用麻片,用白布束于额际,子及承重孙戴麻冠,现麻片消失,代之以白布条。
入殓 俗称“掩棺”、“暖棺”。依古制,木棺忌用铁钉和胶粘,用细腰型木榫卯合,木榫称为“纤板”。子女给亡人整衣、净容后抬尸入棺,仰卧伸肢,然后合盖。有的放入死者生前用过的衣物。男性请舅家人在场,女性请娘家人在场。
开吊 送葬前一日,亲友吊唁。一般戚谊送纸张,有的送挽幛,嫡亲奠仪较丰。女婿、外甥送“铭旌”(红绸书写对亡者的褒词)、“祭奠”(馒头及鸡)。亲友来吊,孝子动哀。
送葬 俗称“发引”。老丧在清晨扶柩出户,扎彩色丧轿,长子或承重孙执幡(俗称“引魂幡”)前导,其余孝子男左女右执纤。至墓地,绕墓一周,然后落地。尸棺下入墓井,长子下井清扫棺材,称为“招魂”。然后封土,男性请舅家、女性请娘家先抛土三锨,再子孙抛土,最后齐动手掩埋起堆。丧轿行进途中,北部地区讲究不落地,南部一带亲朋路祭,丧轿落地。少丧多在下午发引,仪式较简。
复山 送葬第三日,孝子齐赴墓地祭奠,修理坟堆,亦称“攒山”。
回族丧葬遵依伊斯兰教仪式。亡故称“无常”、“口唤”(尊真主口唤进入来世),尸体称“埋体”(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死者)。提倡薄葬、速葬,停尸最多不超过三日。病人弥留,请阿訇念“讨白”(忏悔)。不设灵堂,不出讣告,不烧纸,不大声举哀。送葬之先,由死者年长至亲给“埋体”洗大净,穿“可凡”(亦称“卧单”,即葬衣),然后放入“塔布提”(坊寺公用送葬的木匣)。阿訇念“都阿”(祈祷词)毕,抬往以坊寺或村庄所设公墓。墓制竖井,旁开偏堂或攒堂。未下葬前,儿子或至亲先下井入堂,修理井壁及地面,然后将“埋体”缓缓放下,头北足南,面向西方,伸肢仰卧。再由儿子或亲人用土坯封闭堂门,下土起堆。办丧期间,丧主一般不起伙,亲邻人送饭,亦不在停“埋体”的房内进餐,表示哀痛。庄浪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年春节,正值农闲,老百姓集结起来耍社火,喜庆新春佳节,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生活美满,久而久之,即成习俗。
庄浪社火按演出时间可分白天社火和夜间社火两种。白天社火主要有高抬、马社火、高拐子、春牛、跑社火等。高抬是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马社火又叫“马故事”,圆实的骡马披上艳丽的被褥,装扮后的山里娃雄赳赳端坐其上,隆隆的鼓声在前开路。装扮者化妆历史故事人物,马背造型,凭脸谱、装扮及手中道具辨识情节。朱店、阳川一带喜文,以身架挺俏为优,穿长袍、套马挂、腰系彩带、恭手或执茶酒具,不穿戏装。其他地方武士居多,装扮者手执道具,甚至绣球、镜子满身,人马挂彩,富丽堂皇。高拐子即高跷,又叫“木拐子”“柳木腿”。有一米多高,也有两米高的,演出时亦化装成各种历史故事人物,手中甩动拂尘或武器保持平衡,也有个别人玩翻身之类的特技。走高跷的有50多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孩子,也有年轻媳妇。跑社火装扮比较随意,演员步行前进,形式不一,多是唐僧师徒在前开路,农人拉着木犁紧跟其后,身后跟着几个用锅墨涂的黑脸人,胸前挂一只粪斗,里面装着草木灰,专往姑娘家脸上撒。最后是一群载歌载舞的姑娘小伙,吵吵嚷嚷,唱唱说说。
白天社火规模最大的是正月十二水洛城开集日,届时,来自全县各地的彩车、马社火、秧歌队、腰鼓队等云集水洛城,排成一条长龙,自西向东浩浩荡荡一路缓缓开过,场面颇为壮观。
“夜社火”也称“夜故事”“地摊”,流行全县。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农历二月二日收场,也有演至清明节的。内容有跑旱船、唱小曲、笑摊、快板、戏曲、舞狮子等。唱小曲是夜社火的主要内容。形式以四男四女表演,或多名女子演唱。每人手执蝇刷(拂尘)或钱鞭子(霸拉鞭),身后尾随小旦一人,锣鼓音乐伴奏相继出场;唱一节,鼓乐伴奏绕场一周,直至曲终。 耍狮子是夜社火的收场节目,舞狮人武士打扮,一般都学过武术,跳上桌子先念四句古语:“青鬃狮子是毛团,菩萨派它下了凡,新年头上耍一耍,耍个富贵万万年。”手中舞一灯笼,指挥狮子跳桌子、打滚、瞅灯笼等多种表演,并配以武术拳脚制服狮子,最后骑狮子下场。
庄浪小曲曲牌丰富,庄浪文化馆现整理出162首,有反映男女爱情、历史故事、劝善行孝等多种内容。笑摊是独角或多角的说唱节目,内容以历史古人、抑恶扬善、针砭时弊者居多。语言诙谐,形式自由,动作随意,故事不求完整,亦说亦唱,演停随意,一没脚本,二不定例,全凭口传心授,临场发挥。庄浪文化馆整理成册的有30个节目。旱船以夜间行船形式出现,船头船尾点灯,艄翁前引,小旦坐于船舱,船婆(丑旦)后追,诙谐表演。有的两只船穿插,有碰撞搁浅等,动作巧妙配合,并有船歌伴唱,跑一程唱一段,锣鼓伴奏,热闹异常。[6]民间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简便易行,体育与游戏结合,经久不衰。 踢毽子毽子有狗、羊毛毽和鸡毛毽。踢的形式有:蹲、杠、盘、旋、尖、打、钩等。参赛者以先完成预定项目为胜。败者被罚向胜者丢送毽子供远踢,称为“拱毛”,拉住毽子为止。 打毛旦毛旦用羊毛或棉花团揉做成。打的形式有:拍、翻窝儿、手颠、腿跷等。先完成预定项目及数量者胜。 打梭儿梭儿、梭板均木制。画地为门,一人持板守门,一人抛梭攻门,以板击梭儿远近定输赢。 打秋(千)有高秋、转秋(亦称“轮轮秋”)两种。高秋有二人双打,一人单打和带人打(一人坐秋板,一人蹬踩),比赛蹬踩高低。转秋两人坐,一人拨转。 绊(摔)跤二人对摔。先讲禁条(不准使绊子等),后互抱摔扭,竞赛胁力、臂力,先仆地者败。 跳绳有自己用绳自己跳的单跳,两人甩绳数人跳的群跳,以跳越次数决胜负。 斗鸡亦称“斗斗吃”。二人抱腿用膝互斗,形式有碰、顶、压。比赛腿力,耐久为胜。 捩把二人对捩,有伸肘捩、曲肘捩两种,竞赛臂力、腕力,被捩倒者败。 跳河儿童跳高竞赛。二人对坐先伸一腿,脚尖向上为准。再加一脚,后加一手、两手。数人分别跳越,连续越过者胜,越不过者罚作坐标。 抓五子用小圆石子五颗,二人以上对抓。抓法有抓、背、垒、打、挽等。竞赛指腕灵活,先完成预定花样者胜。败者被罚由胜者用手指弹额,称为“弹壳”、“弹绷”。 掐方智力竞赛。有八行方和七行方两种。八行方在地纵横划8条线,形成64方格,双方各持32子,任意下子,满盘后各掐掉对方一子,然后轮流运子,各走一步,每四子成方,掐对方一子;六子成双方,掐对方二子。八子相连称“绺”,掐对方三子。以一方棋子减少或分散无力成方者败。七行方纵横划7条线,形成49方格,一方持25子,一方持24子。下子满盘后,持子少者掐对方一子,下法与八行方相同。 狼吃娃娃智力竞赛。在地纵横划五条线,形成25方格。狼方3子,下于本方边线两侧及中心。娃娃方15子,下于本方三格。娃娃方先走,狼方后走,每步一格。狼靠近娃娃,娃娃身后无子者,可跷越而过,称为“吃”,掐掉此子。娃娃8子或6子(边线)围狼方1子,称为“围住”,掐掉此子。以一方失子多无力进攻为败。[7]庄浪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归秦国版图。
秦始皇灭六国,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辖。王莽篡汉改天水郡为“填戎郡 ”,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东汉明帝永平17年(74),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39),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三国时期,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献帝建安19 年(214),更永阳郡为广魏郡(郡治临渭,今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为略阳县,庄浪在那时属广魏郡略阳县。
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又恢复广魏郡为略阳郡。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氐、羌、鲜卑、羯等“五胡”相继内迁,战乱频繁,民族政权林立。庄浪县域 全部处于民族政权 之下。从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间,大体上先后统治我县的少数民族政权 有 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国。其中,前赵时庄浪属略阳郡。前秦永兴二年(385),皇帝苻竖置“平凉郡于高平镇。”意欲平定凉国,此时庄浪县北部之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 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东晋安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三年(411),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王璟于水洛城,这是庄浪现存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上延续 达1587年之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庄浪县北属秦州略阳郡 阿阳县,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平凉郡华亭县。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庆云,曾称帝于略阳郡 的水洛城,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见于《北史》。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也就是现在的村级机构)。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庄浪在魏时属北秦州安阳郡 辖;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庄浪又属交州安阳郡。隋初行州、郡 、县三级;开皇三年罢郡 ,以郡统县,大约在此时改秦州为天水郡。略阳郡于开皇二年废郡 为县,并改县名为河阳县;开皇六年又改名为陇城县。唐初庄浪西南属陇右道秦州(州治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陇城县辖,东北属关内道陇州(州治通渭,今陕西陇县)华亭县辖。宝应三年,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 行政建置被废。大中三年(849),唐政府一度收复庄浪地区,大约30年之后的广明元年(880)被又占领。五代实际上是唐末方镇政治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初梁朝时,“岐”为地方割据政权,都凤翔府,庄浪由其保胜节度使管辖,后唐时庄浪西南由其雄武节度使、东北由彰义节度使两镇所辖。后晋时依后唐旧制。后汉时,庄浪西南被吐蕃占领,东北仍属彰义节度使辖。后周时曾收箸被陷的庄浪地区,仍分属雄武和彰义两节度使。北宋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这一时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区,又是渭州与秦州的联络点,军事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因而县域内设有多处军政性质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边寨等。元初,庄浪隶属陕西行省,在军事上又隶属巩固便宜都总帅府。1227年,元太祖铁木真南下攻静宁、隆德、庄浪一带,避暑六盘山,不久死于清水的萨里川,约在这时置庄浪路于南湖镇,庄浪路是直属于陕西行省的二级行政单位,但辖地较小,领有今天庄浪县全部,静宁以及隆德的一部分。“庄浪”之名从此开始,这是“庄浪”史载的最早记载,也是以“庄浪”命名地方 行政建置的第一次,距今近800年。元成宗大德八年二月改庄浪路为庄浪州,仍为隶属于省的二级行政区域。因为元制旰隶于省的路、府、州、军无属于二级行政单位。明洪武二年(1369),庄浪由陕西布政使司辖,隶属凤翔府,仍称庄浪州。明洪武八年,降州为县,改隶静宁州,属巩昌府。嘉靖二十八年又改隶平凉府。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在庄浪曾派任过县知事。加外,明制把户分为军、民两种,以府、州县领民户,以卫、所军户。时庄浪在以上时期民户属凤翔府,军户直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兵备道属泾分生命备道的平凉卫辖。清代统一全国后,庄浪于1648年归清,时属陕西行省。1667年从中分属甘肃省,庄浪又属甘肃省行省。史载,1778年裁庄浪归并隆德县。庄浪县归并隆德县后,在庄浪县治地设庄浪乡,由隆德县丞驻庄浪乡(今庄浪南湖镇)。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复置庄浪县,隶属泾原道。1927年废道直隶于此。1935年设甘肃省第二督察专员公署于平凉,管辖庄浪。
日,庄浪解放后,成立了庄浪县人民政府,属平凉专区, 日由平凉专区归天水专区。1956年1月又由天水专区划归平凉专区。日撤销庄浪县并入静宁县,1961年12月又恢复庄浪县,仍属平凉专区,1970年专区改地区。2002年9月。地区改市。庄浪县属平凉市至今未变。王旭国、王恭、马正槐、张金振(拾金不昧类);刘文焕、赵氏、李小龙、李东海(舍己救人类)
郭氏、柳氏、韩玉梅、柳润月(敬老爱幼类); 王沼、李仰楠、毛定原(捐资兴学类)
柳之可、杨复振、席儒珍、杜纯修(扶危济困类);吴玠、吴璘(保家卫国类)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甘(肃)宁(夏)两省交汇处,东邻华亭,南与张家川、秦安毗邻,西接静宁,北与隆德、泾源接壤。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
全县辖18个乡镇(辖5个镇、13个乡,另加1街道)、293个村、1521个社。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户数9.87万户,总人口43万人。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人均2.3亩。县境内海拔在米之间,年均降雨量468毫米,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2天。
庄浪县行政区划
水洛街道:东街社区、西街社区、北城社区。
水洛镇:东关村、西关村、李庄村、李碾村、徐碾村、文湾村、中川村、贺庄村、何马村、新兴村、新光村、柳咀村、陈洞村、胡沟村、郭堡村、二李村、吊沟村、崖王村。
南湖镇:北关村、南门村、陈庄村、席河村、贾门村、寺门村、李湾村、双堡村、石峡村、石阳村、高房村、李庄村、曹湾村、汪家村、庙岔村、大庄村
朱店镇:朱河村、小湾村、西街村、中街村、东街村、三合村、董湾村、吴沟村、毛柳村、河北村、柳窑村、郑山村、牛咀村、高庙村、杨湾村、大曹村、柳李村、万柳村、王坪村、王川村、新王村。
万泉镇:刘家村、东山村、杜家村、田湾村、田岔村、田坪村、高川村、邵坪村、东沟村、万庄村、万川村、清水沟村、崔坪村、东台村、马川村、西坪村、徐城村、王李岔村、圪寺村、霍李村、史沟村。
韩店镇:郭漫村、石桥村、花河村、岔沟村、刘咀村、王崖村、上洼村、马家寺村、东门村、西门村、试雨村、刘河村、下沟村、中庄村、武家村、潘河村、聂坪村。
大庄乡:刘沟村(刘家村与罗家村合并)、王山村、大庄村、小湾村、张山村、杨局村、下王村、上李村、杜家村、青龙沟村、南湾村、连王村、刘庙村、梁山村、老山沟村、丁山村。
阳川乡:大湾村、李湾村、台咀村、孙王村、新沟村、下堡子村、刘湾村、苟岔村、赵湾村、李家咀村、岳坪村、红坡村、三益村、王塬村、东湾村、西湾村。
岳堡乡:南岔村、岔局村、王岔村、吴家村、埂塄村、大湾村、蒋寺村、蔡家村、下闫村、岳堡村、岔口村、崔家村。
杨河乡:李庄村、杨河村、马阳洼村、大庄村、元咀村、张沟村、逯岔村、沈岔村、寺岔村、王湾村、关湾村、李润村、马寺村。
赵墩乡:大庄村、井沟村、阳川村、孙庙村、蛟寺村、蛟掌村、梨湾村、裴堡村、石咀村、关道村、王堡村、牡丹村、赵墩村。
柳梁乡:大庄村、孟山村、李山村、阳洼村、徐家村、周蒲村、李堡村、下岔村、川边村、赵岔村、柳梁村、吊咀村、张陈村、陈山村、柳渠村、乱庄村、阳坡村、河湾村。
卧龙乡:大庄村、魏山村、双河镇村、魏家村、庙湾村、下杨村、孙河村、何家村、石山村、苏山村、张山村、棉沟村、马湾村、山集村、马沟村、山赵村、张余村、阴李村、后梁村、杨魏村、仇沟村、刘罗村、仇梁村、郝家村。
良邑乡:良邑村、滴水崖村、李咀村、黑龙沟村、陈峡村、陈家山村、苏苗塬村、何川村、郭魏村、陈岔村、杨李村、大坪村、杨王村。
通化乡:韩席村、陈堡村、梅堡村、石岔村、新庄村、新集村、韩湾村、阳坡何村、高崖韩村、中庄村、通边村、薛沟村、野赵村、刘善村、梁河村、新后庄村。
永宁乡:阳洼村、谈街村、河湾村、朱湾村、陈湾村、下湾村、葛峡村、宋堡村、漫湾村、鱼咀村、秦洼村、许湾村、刘门村、赵湾村、苏山村、老庄村。
郑河乡:庙川村、史川村、具峡村、拉连寺村、史洼村、卢洼村、郑河村、条牛沟村、上寨村、下寨村、龙湾村、阴洼村。
南坪乡:阴洼村、刘坪村、苏坪村、沈坪村、刘靳村、中靳村、唐山村、寺门村、大李村、高庄村、史坪村、史湾村。
盘安乡:孙沟村、王上庄村、托神村、王下庄村、王宫村、湾李村、岔李村、吴陈村、马家村、杨宋村、申湾村、周家村、焦湾村、颉崖村、牡丹村、樊庙村、刘陈村、雷家村。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东,余脉分六支回环盘互,贯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总面积的93.5%,境内海拔高度在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水文属贫水区,植被属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过渡类型。
境内资源丰富,已发现铜、铅、锌、锰、铁、石灰石等矿藏带9处,洋芋、林果、亚麻、草编、蔬菜、药材、小杂粮、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开发前景相当广阔。全县拥有劳动力资源21万人,具有抢占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明显优势。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洋芋,是陇东洋芋、果品、胡麻、荞麦、蚕豆、中药材的重要产区,县城以西洛河两岸,盛产果菜,素有“瓜果之乡”美誉,以小尾寒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日益发展壮大。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电力供应比较充足。县境处于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构造地区。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中,隆起六盘山山脉,东北部成为基岩裸露的高山区,受孟家台(华亭县)至上店(郑河乡)断层控制,西南部成为低山丘陵区,低构成现代地貌骨架。后经线状侵蚀,切割成千沟万壑,河谷、丘陵、高山相间。东北高,西南低群山层峦。最高峰桃木山海拔高度2875米,最低处葫芦河下游张家大湾1045米,相对高度1452米。县境地层出露按地质年代,有7个系(纪),即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南北气温差异大,年平均气温7.9℃;降雨偏少,年均降雨量为547.8毫米;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为2179小时。竹编是用山里毛竹或箭竹编造生产生活用具的工艺。主要产品有竹席、背斗、筛子、笸箩、竹笼、书笼、花桶、花篮、蚂蚱笼等实用品和小工艺品。竹编在西北因原料缺乏较少见。但庄浪靠近关山的永宁、郑河、韩店、南坪、盘安等乡镇民间艺人以竹编为业,常年生产。产品除省内销售外,主要远销陕西、宁夏、内蒙、新疆等地,年产值近百万元。庄浪毛笔产品工艺精细,用料考究,选用江苏南通优质羊毫与六盘山野生动物毛配制而成。笔峰尖、圆、健,凝聚不破,富于弹性。有龙腾虎跃、白鹅、提斗、辛五、银龙、七紫、三羊等十一个品种,大、中、小二十三种规格。因庄浪毛笔曾在《秦俑杯》国际书画大奖赛中荣获金奖,从而一度声名鹊起,成为中国毛笔家族中的领衔高魁,书画毛笔畅销甘肃、宁夏、陕西、北京等地。草编是用小麦杆掐成草辫、或用玉米棒皮拧成绳、或用麦杆混合编织成生活用具的工艺。主要产品有草帽、草盖、提篮、方篮、座垫、腰垫、枕头、草鞋、各种垫子、挂件、玩具等,如配上各种颜色编织小生活用具更精美,更好看.草编是庄浪主要副业之一,可以说“家家是工厂,人人是工人”。产品除省内销售外,主要远销新疆、内蒙、河北、河南等地,年收入过百万元。
荷包,俗称秫绌,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用丝绸刺绣、缝制而成。通常模拟十二生肖、花鸟虫鱼、日常用品形状,吊上彩色装饰穗,内装香草和雄黄,供儿童过端午节时佩带,其散发的香味可驱蛇逐虫。在普通荷包外层罩上一层用马尾丝织成图案的网子,就是马尾荷包。马尾荷包是庄浪地方特色工艺品,制作工序复杂,工艺精细,大方美观,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收藏价值,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平凉市政府指定为首批全市旅游纪念品。
另外,庄浪县也盛产农作物如洋芋、玉米、陇东胡麻、荞麦、蚕豆、白云豆、胡椒,药材如大黄、柴胡、党参、甘草、冬花、杜仲,水果如苹果、桃、梨,矿产如石灰石和铜、铅、锌,这也是庄浪县主要特产;细长面
细长面加工精细,是庄浪人招待亲友的上等饭。一般选用优粉加淡盐或淡碱水调合,反复搓揉后,擀成薄薄的面张,折叠起来,用刀切细如棉线,长1米余入锅煮熟,加浇臊子汤者,称为“臊子面”;浇葱花酸汤者,称为“酸汤面”。制作臊子汤颇为讲究,先用大油炝好辣椒,后用肉丁、萝卜丁、豆腐丁、黄花菜节、木耳、葱花等,熟油爆炒,加各种佐料,加水成汤,再放入油泼辣子,颜色鲜红,又称红汤。有的还在汤中打入鸡蛋。细面条煮熟捞到碗中,浇臊子汤,浓香味鲜;若以油炝葱花、辣面,再加盐、醋或陈浆水做成酸辣汤浇细面条,浓香诱人,酸辣可口。此种面条以细长而富有筋力见功。
做搅团可是件顶费力气的活儿。先得把洋芋用清水煮熟,剥去粗皮,晾在案上,待仅存余温时,便倒进特制的木槽之中,先用木锤慢慢地揉,到洋芋成糊状时再举锤猛砸,直至成为一团莹莹放光、韧柔如胶的模样,才算做成了搅团。这时,主妇便忙着捣蒜泥,剁葱花,抄青菜,呛醋汤。然后,刀上蘸着凉水,把搅团切成一寸见方的块儿,盛到碟儿或碗里。洋芋搅团是极韧的,非刀切不可开。这大概是搅团之所以称为“搅财”的缘由了。吃搅团时,要蘸上蒜泥,拌上青菜,味儿是柔香中杂有辣味,到口耐嚼。一块搅团下肚,额上便渗出密密的汗珠,再喝下一碗味儿淡淡的醋汤,便饥渴全解,真是惬意极了。只要遇上搅团,就是吃了宴席的人也忍不住要再举起筷子。在外地工作的庄浪儿女,每回到家乡,首先要过足“搅团瘾”。
面皮和凉粉
面皮和凉粉是深受男女老少喜爱的两种小吃。过去,在清风所住的村庄,经常能听到换面皮和凉粉的叫卖声,他们挑着面皮凉粉和调料,走村窜巷,听到叫卖声后,村里的妇女就会端上一小盆小麦换上一块凉粉或几张面皮,有的干脆带着孩子围坐在凉粉担旁边吃走来。吃过之后,等换面凉粉的人出村了,她们还会挤在一起谈论,哪个村的凉粉好吃,哪个换面皮的人干净。
浆水面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莱或箭杆白莱、莲花莱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手工面条煮熟后,凉开水浸过盛人碗内,加入浆水,浇上炝过的油葱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浆水面。三伏盛暑食之,不仅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且对高皿压、肠胃病有一定疗效。
凉粉壶,是把米玉面或小麦面洒入沸水中,边洒边搅,直到变成稠糊状为止,然后把糊盛入底下有孔的器皿中,用大勺在器皿中挤压糊,使它从孔中掉进凉水盆中。这时原来糊状物变成了小鱼形状的锅走(音)。最后盛进碗中,浇上已经做好的卤,加入辣椒油、醋等调料。吃走来滑溜爽口,味美无比。
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
庄浪暖锅历史悠久,起初来源于农村民间各类大型聚会和宴席,或叫锅子。主要以本地猪肉、豆腐、细粉条、土豆、萝卜、鲜磨菇、黄花菜等原料组成。制作时先将精心烹制的汤料置入特制器具“暖锅”中,然后根据顾客不同口味,把以上熟料或半熟料放入其中,用木炭点火煨炖,锅开后即可食用,味美醇香。尤其在冬季食用,更会让人感到家的温馨,如今已发展为宴客首选的庄浪县主要特色菜之一。
馓饭就是把玉米面洒入沸水中,边洒边搅,做成稠糊状,然后配上葱花炝炒过的酸菜或腌咸菜就着吃。小时候,一到冬天,早饭十顿有七顿是馓饭,而且还是玉米面的,都有点吃怕了。如今,生活好了,这次回家,我对母亲说要吃顿馓饭,母亲说,家里没有玉米,吃白面的吧,白面细,比玉米面的好吃。看来,童年苦难的生活在不经然间变成了记忆,从峡口中呼啸而来的北风夹着雪花,落在黄土高原上的院子里,屋里家人们挤在热炕头,每人手里端着一碗黄澄澄的玉米面馓饭,上面浇着妈妈深秋腌的酸菜,还有几段油炸过的干辣椒。
庄浪图书分类
按首字母检索
按国籍检索
按职业检索
$(function(){
$("#top_back").click(function(){
$('body,html').animate({scrollTop:0},5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庄浪县黑社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