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哈哈少儿创意美术术建议

常州热线被评为2014年常州地区十佳综合门户网站将本站保存到你的桌面
常州小朋友儿童绘画作品获“2015年第八届上海国际幼儿创意绘画大
时间: 02: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常州溧阳小朋友肖博喧在幼儿园老师孙梦的指导下,以常州自主品牌骑趣与卡龙动画合作的“骑趣?彩虹面包”自行车为框架,创作儿童绘画《彩虹面包》,荣获“童年童画2015年第八届上海国际幼儿创意绘画大赛”特金奖。以下是指导老师孙梦的一些感言:
我喜欢运动,喜欢单车,喜欢户外骑行。孩子喜欢卡通,喜欢《云彩面包》的动画片,喜欢无限想象。孩子的童心、童真使我年轻,使一个家庭充满活力,而我参加的骑趣自行车彩虹行公益活动也深深影响了孩子的绘画创作。报名参加了由国际幼儿艺术教育研究会、中国幼儿艺术教育协会、中国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网联合主办的“童年童画2015年第八届上海国际幼儿创意绘画大赛”,这幅《彩虹面包》的卡通彩虹骑,体现了孩子大胆想象,快乐得释放天性,使爱绘画、爱运动的大人与孩子产生最大的共鸣。本次大赛以创意、原创性、线条造型、色彩、构图作为评分主要标准,分初、复、终评(由幼儿园初评)为确保本次大赛评选的公平性以及评选结果的权威性,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的有关专家,资深儿童艺术教育家,大学教授等担任评委,将评选出特金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骑趣?云彩面包” 原型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8月9日,一场花样百出的接吻大赛在江苏溧阳天目湖水世界上演,由于奖品较为丰厚,除了
上海周边游,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强烈推荐 南浔古镇 ,从上海出发,一两个车程就会到
由客户端网络游戏 《梦幻西游》 推出的同名手游,延续人、魔、仙三界传说,继承PC版《小班上学期学习内容——情景创意美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激发中高段学生的美术创意兴趣
?&&(09-18)?&&(09-11)?&&(06-26)?&&(05-26)?&&(05-25)?&&(05-06)?&&(01-07)?&&(12-05)?&&(10-31)?&&(10-31)?&&(10-27)?&&(08-27)
友情文字链接站点
当前位置:&&>>&&>>&&>>&正文
激发中高段学生的美术创意兴趣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3753次   发布时间: 11:18:47]
选择视力保护色: 【
巧用媒材& 激发中高段学生的美术创意兴趣
诸暨市暨阳小学&& 戚卫丹
困惑引发的思考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或浙教版等各类版本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过去的美术教科书相比,内容与形式都显得更为丰富而精致,这样的丰富与多样也同时给一线的老师带来了许多新的困惑。因为学生的美术活动都要借助于一定的媒材才能完成美术作品,而传统意义上的媒材和学生认识上的媒材都无法满足现今美术教学的要求,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美术“阅历”的丰富,这种不满足与日俱增。那些传统的媒材和学校提供的美术学具(媒材),已经很难唤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绘画、制作、创意)的兴趣和激情。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纵观小学教材就材料的准备来看,现今的美术就一个“难”。
一是难在:美术教材内容多,涉及的材料范围广,几乎是一课一个内容,一个内容一种材料。而且有些材料要求比较高,许多内容和材料一般的学校根本实施不了。
二是难在:教材中为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更多的才能发挥,一个主题同一内容对学生的工具材料都没有具体规定,对学生使用材料和方法的学习建议往往是:“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和工具,表现你感兴趣的X X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必须对原有的教科书内容进行重组,进行优化,进而适应自身的实际情况。”
美术是需要媒材的,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年复一年的“准备好纸、水彩笔、橡皮泥”而失去了对美术课的兴趣,也不能因为准备美术材料困难而让学生失去学习许多美好东西的机会,况且这种对美术课的兴趣和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是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必须努力去追寻的。因此解决好媒材这个问题,既有利于学生美术兴趣的激发,也有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是美术教学中抓一纲而张万目、一举多得的好事。尤其是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实施不全、学生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地方,更具有优势。这就是我对现今美术教材和学生身边材料的关注的原因。
但别人成功的,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我们可以借鉴人家的形式,但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以下是我用两年多时间尝试“巧用媒材”,达到“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意”为目标的一些实践和经验。期许有更多的创生性的教学经验,共同为我们的美术教育之大厦添砖加瓦,为美之教学添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美术1――12册美术教材媒材的分类
我利用课余时间把浙教版小学美术1――12册教材里的材料全部梳理了一遍,发现除了水彩笔、油画棒、画纸以外,可用来美术创作的材料成千上百。因为涉及成本、效率诸因素,我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确立使用媒材的几点原则。
1、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能力的提高。
2、容易获取、便于携带。
3、经济实用、有利用的价值。
根据这些原则,我把媒材大致划分为“本土资源”、“身边材料”和“创生材料”三大类。
1、本地的山水、乡贤文化资源。如“诸暨三贤”,西施故里、民居、老街古桥、诸暨斯宅千柱屋等当地旅游文化资源。
2、身边随处可见的废弃材料。
①纸品类:包括纸盒(牛奶盒、鞋盒、化妆品盒、牙膏盒、药品盒等包装用品)、各色卡纸、皱纸、宣纸、旧报纸、挂历纸等。
②瓶罐类:饮料瓶(矿泉水瓶、可乐瓶、玻璃瓶等各种液体饮料瓶)。
③纺织纤维类:线绳、包装袋、棉麻布等。
3、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可以拿来创生的课程材料,如树叶、稻草、卵石、毛竹乃至独特的校园环境、节日等。
为何定位为中高段创意兴趣的激发
一是笔者这几年一直担任三至五年级的美术教学,以此较多地关注和实践中高段学生的美术创意兴趣的激发,二是因中高段学生相对低段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个性心理较低段都有所不同。三是随着年级的增高,阅历的增长,美术兴趣却不断下降。因此我选择了以中高段学生为研究的切入点。
实践一:巧用本土资源为媒材,激发学生美术创意兴趣
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但它们不一定就是你所教的学生身边所发生的人和事,也不是最新发生的。教学中要根据课程标准和编写者的思想,更多地将视角投向现实生活,如浙美版14册“悠悠北山街” 与笔者所处的“西施故里”作为乡土资源相链接,如浙美版10册“映日荷花别样红”利用语文教材里学过的《王冕画荷》并巧妙结合王冕是诸暨人这个本土资源进行整合等。突出欣赏和保护人类文化遗存的课程主题,力求发掘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又蕴涵着浓郁文化信息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设计。
案例1:“走近“王冕”――与大师面对面”系列。
&在“与大师面对面”这一主题的素材采集过程中,我拍摄了很多图片,内容涵盖王冕的墨梅、图片,史料等,但在整理编排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把全部素材融入一个教学单元,信息量太大,且主题不集中,容易出现散乱的教学现象。通过反复思考与揣摩,最终把着眼点落实在王冕画荷以及墨梅上。我先以一组精致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以梅花图轴为材料进行重点赏析,从整体上认识王冕再讨论王冕画梅花和荷花的象征意义及绘画方法,并尝试着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或是宣纸上去画一画梅花或荷花。这样的教学过程,一般也就算是完整了,也是能基本达到我预设的教学目的了。我开始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去做的。
但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热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并没有因为王冕是诸暨人而我也是诸暨人有更多的自豪,更没有因为讲了王冕、认识了作为诸暨人的美术大师王冕以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特别的变化。我为此陷入了沉思和苦恼:作为对王冕的认识和了解,除了美术课还有更多的途径,我的本意是想通过对王冕的介绍和作为美术大师的认识,激发出学生的美术兴趣,并在美术作业中能反映出他们的创意性和主动性,有良好的作业效果,从而高效高质地达到美术教学的三维目标。可这是怎么了?
美术课代表送作业时的一句话,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那天,学生准备放学了,课代表把当天的美术作业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征询“老师今天的课讲得好不好”,学生说:好啊,戚老师讲的王冕比我们语文老师讲王冕生动多了!我说:那当然了,我是美术老师呀,美术老师讲美术大师当然会讲得更好,何况是我们诸暨的美术大师。我信手翻着作业又问:可你们今天的作业并不怎么样啊?学生老到地点点头说:是啊,听你说大师我们津津有味,可做作业还不跟过去一样,又没什么新鲜的,还能怎么样呢?她的一个“还能怎么样”真把我给呛住了,我也在自问:是啊,每次作业都是一张纸一支笔,是没有什么新鲜的,孩子们在美术课上这样的作业已经好几年了,今天的作业怎么可能会有突破和改变呢?!
第二天,我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我还是这个内容,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但在学生实践环节时我作了改变,我说:同学们,在我们古代最精美、最早蜚声海外的工艺品是陶瓷,我国的陶瓷生产最早,成就最高。所以,外国人叫中国CHINA ,就是陶瓷的意思。中国的陶瓷不仅烧制的工艺精美绝伦,陶瓷上的绘画也是举世无双的。古代的印刷还不发达,因此,当时陶瓷上的绘画都是画家画上去的。我们已经看到了王冕纸上的画,但王冕有没有在陶瓷上作过画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看见。今天啊,作为他的诸暨同乡,我想我们应该为王冕补上这个缺憾,让他的荷花在漂亮的花瓶上出现,大家说好不好?有没有信心哦,不要辱没了我们诸暨的美术大师哦!
一席话,让教室里炸开了锅,热情沸腾,跃跃欲试。我顺水推舟简单地讲了几点注意事项,就把剪成瓶型的铅画纸分发到学生手中。同学们早就按奈不住了,看着手中不同以往的“纸”,认真揣摩着怎样变成精美的青花瓷瓶,那种专注,那种神情才是我向往的!作业效果可想而知,我这一改变――成功啦!
以后我借题发挥,还搞了梅花扇面系列,效果都是出奇的好。
学生的“荷”“梅”效果:
案例2:“走进古民居――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
诸暨斯宅古民居中的民间艺术可谓枝繁叶茂,风格古朴的建筑,精美的木雕、石雕门窗,鹅卵石镶嵌的天井,各种纹样的柱头,让人目不暇接。怎样让学生既能体验民间艺术的丰富性,又能深入探究其中某一个主题?我们暨阳小学和斯宅思斯民小学是结对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四年级的学生会到斯宅磨练体验一星期的农村生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场考察活动的课程内容。先确定考察主题:斯宅的民间艺术。再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将在周边各村采集到的各种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按类别整理、筛选,制作成一个以斯宅古民居为主体的综合性视频短片,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了解古民居的概貌,并确定深入探究的主题。在短片欣赏的基础上,再安排一个考察案例供学生借鉴,可以有效提高自主探究活动的效率。(见视频和学生作品、拍摄的照片等)
案例3:校园环境―― 一花一草皆入画
有的素材看上去平淡而且渺小,如果不去发现和挖掘,内容就显得十分单薄,甚至构不成一个教学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发现素材中能引发学生积极体验、思考、欣赏和审美表现的要素,进行创造性地利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创生性挖掘。
(见校园写生作品集)
实践二:巧用身边材料为媒材,激发学生美术创意兴趣
材料从其本身而言仅仅是个物理存在,毫无生命可言,但如果经过艺术的再加工,则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可以丰富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提高教科书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新开发内容的影响力,提高使用效果。如我们在对“玩”这一主题进行开发时,发现浙美版5册、10册、13册、15册等教材中有“巧用身边的材料”一课,就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先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纸板做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再拓展到利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艺术造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材料选择的广泛性和教材内容的灵活性,给了我们老师很大的作战余地。而当下我们的学生又有着强烈的求异、求个性等特点,因此选择适合学生取材又感兴趣的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4:《玩味艺术――奇妙的星球》(此案例于2010.9作为绍兴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研训活动中公开交流。)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六册十二课《五彩斑斓》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册教材中认识“色”、体验“色”、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和色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重要一课。本课着重介绍色彩知识,在三原色、三间色、复色,从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色彩扩展中,了解相互色彩间的混合变化,理解色彩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而深入到色彩的情感体验;在各种画画、制作的尝试中,培养学生实践、思考研究的能力。
按常规、照教参去上这堂课,要完成目标并不难。但面对三年级的学生,如何在课堂中让孩子们以轻松的心情“玩”色彩,“玩”出艺术,玩出“味道”,就成了我在准备上这一堂课前思考的重点。热播中的中国教育台《艺术创想》,给了我备课的灵感。我以《艺术创想》中的某些艺术活动为蓝本,结合我们的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在我任教的三年级段开展了一系列让孩子们可玩、可学、可创、可乐的《五彩斑斓》活动,每班的主题不同,形式相类似,我自己把它命名为“五彩斑斓系列。这《五彩斑斓的星球世界》就是其中之一。学生通过气球、旧报纸、乳胶等媒材展开非常快乐的“玩”的艺术。(见图、视频、教案以及案例撰写等)
2009年6月我在诸暨市名优教师才艺展示中成功开设的一堂以气球、乳胶、水粉等综合材料自编自创的一节《玩味艺术――奇妙的星球》
案例5:《椅子的创意设计》
《椅子的设计》是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涉及到的媒材以纸张为主,学生取材比较容易,而且美术配套的工具袋里基本具备,学生只需准备双面胶和剪刀等即可。可是,如何在传统媒材的制作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意兴趣,激活学生的制作热情呢?我思虑再三,尝试着从纸的特性、及其他辅助材料上做些突破。
通过努力,学生在这个教学单元里,积极开动脑筋,在不断的尝试中修改、完善、唯美,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异、求新以及强烈的创造欲,达到了激发学生创意兴趣的目的。
以下就是我的辅导的五年级学生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有创意的椅子(见图)6
的故事中,孩子们用纸餐具制作出了故事中的懒羊羊、红太狼和灰太狼。特别是最后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把全部听课的老师都逗乐了。孩子们把废弃的日用品变成能带给人们美感的艺术品,体现生活处处是艺术,生活即美的思想。并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合作的喜悦。(见视频、图片等)
案例8:以瓜子果壳为原材料开展的一节公开课,图见作品解说,每一张都充满着学生的智慧和幽默。
实践三:巧妙结合学校活动创编媒材,激发学生美术创意兴趣
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小社会,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孩子们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如节假日布置校园环境,庆祝节日的各种展览、比赛,学校组织的各种外出活动等等,而笔者正是抓住这些活动组织孩子们寻找创编一些媒材开展各种形式的绘画或制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审美得到提高,情趣得到深华,视野得到开阔并激发出孩子们极大的热情参与创意制作。
案例11:《我们的印花布作品》系列、《竹上脸谱》系列、《纸绘灯笼》系列
在2011年1月份为迎接美术组省级课题现场结题暨课题培训会。我带领五年级的孩子们用印花布、竹编浅篮、丙烯颜料以及纸灯笼等制作出了一系列美术作品。获得了与会老师的好评。孩子们平时特别喜欢这条艺术长廊,因为那里有很多孩子们自己的作品(见图)&&&&
案例12:《大红灯笼高高挂――梅兰竹菊》
2009年元旦,临近寒假,校园因为冬日的萧索而显得落寞,我们美术组老师根据学校原有的天桥别出匠心地设计出悬挂大红灯笼,孩子们在灯笼上用丙烯颜料绘制国画的传统题材――梅兰竹菊和京剧脸谱,为校园营造出一片节日的喜庆气氛,挂好后,孩子们徜徉于天桥中,目之所及是我们的国粹,艺术教育就这样“润物”于“无声中”。
案例13:环保时装秀(选取部分图片)
实践四:巧妙利用突发性资源为媒材& 激发学生创意美术兴趣
对突发性资源笔者的理解是事先未能预知的突发的事情,也可以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以及生动有趣的情节,激发或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它是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着眼点在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不过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调控智慧以及敏锐的创生意识。
案例14:《剪纸课的故事》
讲述的是卫生城市大检查时在美术课上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情。因为那段时间我刚刚给五年级学生上剪纸课,因剪纸时碎片较多,班主任怕把班级卫生搞脏,因此,在没有和我商量的情况下让学生不要带美术工具,然当我走进教室时面对的是什么美术工具也没有的美术课的时,经过我的巧妙引导最终创生为一堂鲜活课程资源的美术课。最终学生在我的引导和启发下激发出让我们极为惊讶的创造。用一张极普通的手工纸制作出了许许多多的小创意制作。我把这个故事整理了一下,写成论文《捕捉意外&& 生成精彩》,获得了06学年浙江省论文评比一等奖。(见图片、论文)
案例15:《隐形的怪兽――台风》
【缘起】:“十一”长假回来教学的第一天,台风“罗莎”肆虐我市,从10月7日晚狂风暴雨就下个不停。8日早上到校,校门口风雨交加,家长骑车的、撑伞的热闹非凡。下午台风还在继续,朝北的教室门口已是水洼一片,斜风暴雨劈面扑向门窗。学生已深深地感受到台风就在身边。
下午我分别是三(5)、三(4)、三(3)三个班的美术课。当我夹着课本从走廊上匆匆走过,阵阵秋风直往脖子里灌,密密的雨丝已让我们感觉到了凉意,这样的天气一学期哪得几回有,这不就是天赐“良辰美景”吗?
于是又是一堂充满情趣的精彩的即兴生成材料的美术课。(见论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隐形的怪兽――台风》三年级学生课堂创作的部分作品。
关于媒材的获取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这些案例还有很多,因篇幅关系无法一一呈现。我感觉在如何获取媒材方面关键是老师要有心、用心去做,不要怕麻烦,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了解孩子的需要,适当地自主创编教材和拓展一些内容,但取材尽量不要过多增加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带工具材料以前可以在课堂上定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讨论一下带哪些材料合适,也就是就近取材原则,比如身边容易取得到的材料能自己带的就让让学生自己带,比如纸杯、一次性餐具、各色纸张、胶水等,孩子们会非常积极,而且他们还会主动分工,互相督促,每次上美术课他们就像过节一样快乐,而且学生已经养成了不乱丢废品的好习惯,因为通过制作,学生体验到了生活处处皆艺术,一张纸片一粒纽扣都是创作的材料。如案例5、案例6、案例8、案例9、案例10等。但像有些特殊材料要用到特定地方的,比如学校布置展览或作为展示所用,就可以和校领导商量,由学校出资购买,如竹编浅篮、印花布、灯笼等,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当然,有些突发性资源就需要教师自己的智慧和敏锐的创生意识了。
巧用媒材,重在巧;媒材处处有,看你怎样去发现、挖掘和有效利用。尽管媒材的使用只是美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所要考虑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显而易见的是,以媒材作抓手,巧用媒材为突破口,对提高小学美术的课堂的教学效率,其价值是不能小觑的。因此,我以为,要想上好、上活美术课,教师要努力做个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美术教育的有心人。美术教育当跟随时代的发展,美术教材也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而改变。但不管怎么变,只要我们老师是从教育对象的人本发展考虑,从学科性质的本体出发思考、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那么,我们就会以此不变而顺应万变。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主办单位: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地址:绍兴市新河弄66号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网 课题研究管理网
《基于园本特色的多元创意美术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人:茅春雷
浏览次数(841)
附件下载次数(0)
《基于园本特色的多元创意美术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美术课题组&&汪玉娟、周萍、邢晔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创办于2001年9月,是新北区三井街道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园一园两址,实施扁平化管理。建园十年来,我园从教学到管理,从课程到生活,从环境到活动,一直致力于艺术教育实践研究。2007年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先后获得美国环球教育学会彩虹屋儿童实验园、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科研基地等荣誉和称号。在办园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觉到课题研究是园所特色内涵的重要抓手,《基于园本特色的多元创意美术研究》是幼儿园基于发展的需要,于2011年3月申报立项的市级备案课题。
为了做好各项研究工作,我园从2010年9月就开始组建研究团队,着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开始了认真务实的前期研究和设计。现将课题组一年半来的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以下简要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一)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求我们进行多元创意美术研究。
尽管世界各国关于的方法、形式繁多,但是其基本的教育原则大体上是一致的。明确指出:学前阶段,应该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逐渐丰富感性知识。教师不应该把精力放在毫无意义的知识罗列上,而应该明白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注意力、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多项研究表明,多元创意美术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色彩的运用,掌握绘画技能与手工艺技能,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的美感,还能直接激发“创造”的直觉或灵感,让幼儿具有开阔的视野与灵活多样的思维模式,同时还从敏觉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等方面来开发和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实践中的困惑呼唤我们进行园本深入研究。
《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教育:“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从《纲要》颁布10年来到现在的《指南》,广大老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观念行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原来的仅仅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态度的培养,到如今重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美术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进入我们的美工区域,喜欢参加美术教育活动,动手操作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由于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相对较弱,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和教育方法来改变幼儿现有的情况呢?实践中我们也不免困惑:没有情感体现和个性创造的知识技能缺乏生命力,没有技能技巧的表达表现也是一纸空文,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幼儿教育的总目标,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前期经验为我们奠定了基础。
我们藻江幼儿园自创办以来就一向重视幼儿的艺术熏陶,不管是从园所环境的创设,还是师资培训这一块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004年,我们引进了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台湾著名美术教育专家刘纯芳老师的“彩虹屋”手创艺术课程,实施以来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艺术创造性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家长和区域内的反响很好。老师的美术课堂实践能力和教育理念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美术活动这个载体,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多元智能发展还存在很多困惑。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园本特色的多元创意美术研究这一课题,迫切希望从幼儿园实践层面进行美术教育的探索。
&&&&二、概念界定:
(一)“多元创意”:多元一方面是指我们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研究的重要目标是多元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我们的美术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是多元的;创意也有两层含义,既定位了我们研究的美术活动的终极主要目标——培养孩子的创意能力、想象能力,也阐述了我们将要引领孩子探索的美术活动从形式上、提供的材料上、到方法上,都是非常有创意的。
&&&&(二)园本特色的“多元创意美术”: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多元创意为媒体,通过运用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多元化创造性地以奇特的想象、夸张的造型,表现自己对美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构建我们的园本特色。
三、研究目标:
本着理论思考和重点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活动形式,进行园本特色的多元创意美术活动内容形式和组织策略、指导方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案,在促进幼儿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同时,构建深化幼儿园特色文化。
(一)通过欣赏、绘画、造型、手工等多元创意美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感,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帮助教师积淀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提高教师筛选资源、选择教材、指导美术教育活动和课程自主开发的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
&&&&(三)通过研究,优化资源,总结出一套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和多元智能发展的策略、方法、途径,构建幼儿园美术特色和课程文化。
四、研究内容
&(一)多元创意美术中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
&&&&(二)多元创意美术中适宜内容的研究
(三)多元创意美术中组织方式和指导策略的研究
(四)多元创意美术中分析评价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文献,学习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形式、方法,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了解国内外同类研究形状,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并将在实践过程中有用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并通过研讨、交流,进行总结概括,使之成为有效的参考资料。
(二)行动研究法:研究具有动态性,即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研究情况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边实践边修改,不断修改研究的假设与研究的内容、方法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三)调查法:是为了了解、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而采取的方法。包括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本课题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课题中的一些研究关键内容如幼儿审美能力现状、幼儿美术技能等问题进行调查,以确保课题的顺利开展。
(四)个案研究法:抽取样本,从头到尾进行发展性跟踪记录,并对样本进行发展性比较,&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系统跟踪研究,以发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所采用方法在幼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美术能力尤其需要这样的个案跟踪,以一定的样本数量推断整体幼儿的发展情况。
六、研究过程
课题开展是实施、调整、提高的动态过程。在这其中,我们不断完善科研制度、规范过程管理,注重发挥教师所长,抓住问题集体有效互动、及时重点解决。
(一)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把握研究方向
&&&&1、学习碰撞、形成共识
万事开头难,开题阶段课题组针对老师们担心的资源不足、难以实施等问题,组织了理论学习、走进论坛、头脑风暴等研讨活动,一方面发动全体成员在业余时间阅读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拓展视野、获得启发,另一方面鼓励大家畅谈对话、争论思考以达成共识,肯定这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坚定参与研究的信心。同时邀请专家如台湾艺术博士刘纯芳、南师大唐淑、孔起英教授、常工院张建波教授,常州教研室庄春梅老师、新北区教研室和幼教理事会的园长专家来园做课题理论和实践指导。正是理论与实践的双管齐下,我们形成了课题研究共识、清晰了研究目标、明确了研究内容、规划设计了研究方案,并以年级组为单位确立了三个子课题。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我园以制度为保障,先后多次讨论修改、完善制度内容,使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富有操作性。课题研讨活动内容分别在每学期开学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初步确定,并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特色性。每月各教研组推出各年龄段的研究活动一个,时间为:每月下旬。研讨活动安排:上午活动观摩,下午反思研讨。每学期末课题组长、骨干教师以PPT等多种形式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作为学期末科研能力的考核。
幼儿园网站成立课题专页,分设申报评估、方案计划总结、学习培训、个案随笔、研究课、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获奖情况等7个栏目,及时上传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方便课题组成员每月及时参与幼儿园网站的课题交流论坛。
3、特色科研、落实计划
&&美术课题研究也是我们的特色研究之路。建园初,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藻幼的特色发展方向是什么?藻幼要打造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孩子?当时,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时,在全国轰轰烈烈贯彻新纲要精神的形势下,我们结合园情,认真学习,广泛讨论,反复征求专家和教师意见,明确了以艺术为特色的发展方向。2004年引进了彩虹屋手创艺术材料包,踏上了艺术特色研究之路。同年成为美国环球教育学会彩红屋儿童实验园。2009年以课题《优化艺术教育,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成为江苏省美术教育学会科研基地,我们以艺术活动中的“美术”为突破口,以课题为抓手,行动中加强研究,实践中加强学习,教科研紧密结合,并且贯彻落实在每一位老师的学期、班级、个人计划中。新学期,我们所有老师都要制定《自主成功修炼手册》,其中要明确自身艺术科研发展的方向,修炼内功,提升素养;班级计划中也要有对美术领域的年龄段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
(二)人人参与&、智慧碰撞,明确研究路径
&&&&1、集体互动、重点突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因而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注重集体有效互动,抓住重点问题突破解决。课题启动阶段正逢小班幼儿刚入园,对于哭哭闹闹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参与活动提高美术活动的能力呢?小班组老师在幼儿园网站上抛出了问题,课题组意识到此问题不仅是科研中的一个实际问题,有效解决更能激发大家的热情,因此全园展开了讨论研究。大家边摸索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通过活动研讨、一课三练、个案跟踪分析总结出了适合各个年龄段行之有效的方法。
&&&&2、同课异构,一课多研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美术教育教学水平,并为教师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我们在课题研讨中定期举行同课异构、一课多研活动。活动中,老师出谋划策,求同存异,团结互助,达到了“磨一通类、磨一益群”的效果,提高了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课题研究队伍的团队精神,促动了幼儿园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
&&&3、园际交流,对外开放
我们和红溪实验幼儿园、鸣珂巷天润幼儿园建立联校教研机制,共享艺术、语言领域教学资源,定期开放联校教研活动,借助区美术学科组平台,共同探讨评析、改错修正、互相对比、争论交流、自我反思,使我园教师教育理念在观摩中提升,教学能力在展示中提高。&&&&&&&&&&&&&&&&&&&&&&&&&&&&&&&&&&&&&&&&&&&&&&&&&&&&&&&&&&&&&&&&&&&&&&&&&&&&&&&&&&&&&&&&&&&&&&&&&&&&&&&&&&
&&&&(三)反复实践、紧扣内容,探索研究策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课题组全体成员基本达成共识,确立课题研究方向之时,困惑也接踵而来。知识技能与审美体验如何渗透?多元智能和美术创意如何取舍?外来文化和本土主题如何融合?这些都向我们发出了挑战。为此,课题组三管齐下,虚心学习、理性思考、精心设计、创新实践、总结策略。
1、多元创意美术中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
&&&(1)特色环境营造,丰富审美体验
&&&&首先小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2007年,我们就建立了美术工作室,2011年进行了全面扩容和调整,现有了多元的创作空间——“炫彩童艺”美术工作室。从色彩到造型,从平面到立体,“炫彩童艺”打破了原有房舍的格局,寓教于美的享受之中,使幼儿充分打开感官与心灵,体验其中传递出的美的信息,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你会惊讶地发现,“综合区”、“色彩区”、“泥塑区”和“造型区”中幼儿的作品毫不逊色于大师之作,大师的名作与幼儿的一幅幅稚拙、充满灵气的作品相映成趣,激发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了他们的审美经验,体验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其次大环境释放艺术美力
门厅、走廊、楼梯、墙面等公共区域,寓意处处是艺术,时时有教育,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魅力。步入门厅,是自由、轻松、活跃的创意想象空间;走进长廊,抬头可见一幅幅绘画作品,这是孩子天真烂漫童心的最真实的表达,是艺术花园里的“艺”想天开、“艺”能芬芳。墙上画框里的艺术游戏让我们欣赏名画之余,多感官地体验(一楼肢体动能艺术为主,二楼人文艺术为主,三楼自然艺术为主)。踏上楼道,仿佛置身于艺术花园,常常出现亲子共赏的生动画面。“魔幻厨房”、“时尚秀”和“美丽星世界”等角色游戏区是我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玩中学、玩中乐的场所。
&&&&(2)多元材料工具开发
美术操作活动中,工具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十分重要。因为工具和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是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获得兴趣、习得方法的。所以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将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美术活动已经远远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彩笔和画纸,一只鞋子、一个瓶子、一块纸板、一件旧背心、一个乒乓牌、一条领带随时都可能变成幼儿创作的载体,一把刷子、一根树枝、一团报纸、一块小石子、一支胶棒都能成为幼儿的绘画工具。幼儿在活动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择。发展幼儿小肌肉的动作,实际上就是发展她们手的动作,使手的动作的力度、速度、精度、灵活性、节奏感、协调性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与提高。例如油画棒的使用,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需要时,用不同的方法如60度涂色、90度涂色、180度平涂,油画棒混色平涂等多种方法,不仅让幼儿发现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秘密,还能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又让整个画面更富有美感。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通过盖印、撕、贴、揉、搓、剪等多种技法动手操作,发展幼儿手腕的力量与柔韧性、手指的灵活性等,锻炼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往往小朋友的一次作品使用了几种的工具与材料,首先他必须思考先用哪种工具,再用哪种工具,才能使画面更加美观。整个活动过程需要孩子充分观察、思考、判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2、多元创意美术中适宜内容的研究
一个美术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幼儿是否得到发展,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在我园课题研究的不断实践中我们通过梳理传承、引进借鉴、结合创新开发实施适宜的活动内容。
&&&&(1)精选优化
常州市幼儿园基本上都用的是《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这套课程以主题活动为轴线,强调活动性,融合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的内容和要求。其中的部分美术活动内容比较陈旧,重知识技能轻感受创造。我们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筛选,保留符合我们课题研究目标的内容,并对其教学过程利用集体备课进行优化设计。&&&&
(2)引进借鉴
&&&&实践探索中我们深知,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就要吸收引进新的经验。于是引进了台湾彩虹屋手创艺术材料包,内容全、材料丰富、操作方式新颖,为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打下基础。
(3)开发创新
新纲要中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为了能让美术活动走进真实的生活,我们注重探索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形式,营造有利于幼儿自主表现的氛围;让幼儿深入的感受本土文化,在富有文化价值的情境中轻松、有意思、有挑战性的进行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常州特色和我园特殊的地理位置(恐龙园、规划馆、市政府双子楼)等开发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如青花瓷、动动偶、欢乐恐龙谷;艺术美力系列活动:小班亲子板画(色彩好美力)、中班多元艺术(环保好美力)、大班人文绘本(悦读好美力);《亲近大师》系列活动&大班:跟着设计师学艺术《美丽花瓶》,中班跟着自然学艺术《海底世界》、小班跟着大师学艺术《学画米罗》;“孩”是毕加索系列活动:小班盖印画《女人的脸》、中班立体绘本《快乐的我》、大班水粉浓彩画《我的脸》。&&
&&&&总之,我们站在幼儿的立场,立足、挖掘幼儿生活中的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帮助幼儿用各种方式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在“借鉴、开发、优化、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夯实了小、中、大班“多元创意”的活动内容。同时依据幼儿美术发展规律、美术心理特点,幼儿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兴趣爱好,把内容分为我的生活、绘画语言、玩具美术、多国艺术等四个系列。&&&&&&&&&&&&&&&&&&&&&&&&&&&&&&&&&&&&&&&&&&&&&&&&&
1、多元创意美术中组织方式和指导策略的研究
&&&&确立了实施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和教学指导至关重要。在课题研究实践探索中,我们在以往每周一两次美术活动的基础上,丰富组织形式,并根据不同的组织方式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家园社区合作,发挥幼儿美术能力和多元智能。&&&&
(1)精心组织每周两次集体教学活动。在每学期的主题课程安排表和周活动计划表中体现,通过创意体验——创新实践——创造延伸三阶段实施,老师指导策略注重适情绪感染,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多通道参与,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体验;多元化操作,发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创造表现力。
&&(2)大艺术小画家特色教育专题活动。我们结合课题研究,接连开展了几届“我与艺术大师手牵手——六一艺术节”活动。比如2010年“艺鸣惊人、艺德双馨欢乐童画谷”、“艺趣闯关游戏”活动、2011年的“大艺术小画家游戏话画”活动、2012年的“孩是毕加索、音为毕加索”活动,家长与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都全心地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充分地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与艺术大师融为一体,每个人都体验了一回“艺术大师”,共同享受艺术创作的魅力和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指导策略注重多元化的环境互动、多通道感官的参与体验。
(3)异彩纷呈多元美劳区域活动。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区域活动的开展,班班有特色、班班有新意的区域创设犹如百花齐放的艺坛,不仅美化了班级环境,而且丰富了艺术形式和内容,使幼儿活动环境充满多元创意的艺术氛围。教师指导策略注重多材料提供、妙童心观察、适时机引导。
(4)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其他活动渗透。我们积极开展其他特色活动,比如“中华福宝宝”、“海峡两岸交流活动”、家庭绘本剧比赛、“童心(画)话省运”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指导注重多资源利用、多自我管理、大舞台展现。这些活动都是我们特色课程的补充和延伸。
2、多元创意美术中分析评价的研究
新课程、新纲要、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指出幼儿的美术活动和作品评价要体现多元化、多样化、多角色化,为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美术个性和天赋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在实践中打破传统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摒弃像不像、画面整洁干净的作品评价标准,评价贯穿活动的始终。包括活动实施前的设计、实施过程中的调整,以及实施后的反思。从内容、方式、材料、环境到评价,所有这些都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1)活动开展前的评价体现操作性:活动内容选择的适宜性、目标制定的科
学性、过程设计的合理性。
(2)活动进行中的评价体现过程性:主要针对教学的组织方式、指导策略、
语言引导展开评价,评价成员包括班内教师之间、年级组内、全园课题组内。在时间的安排上也有分散和集中两种方式,我们较多地借助年级组内的群体智慧,在现场观摩中开展反思研讨活动,通过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促进教师的提高,也促进了活动的有效推进。
(3)活动结束后的评价体现延续性
每一个活动结束我们都会和教师们一起针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展开讨论,从孩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老师的教学策略、引导方式,更看出孩子的发展状况、内心世界、思维特点、性格爱好。一篇篇个案跟踪帮助我们夯实了研究内容,丰富了研究经验。
&&&&(4)作品评价中“画画说说”。
&&&《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相互交流······”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我都用各种形式展示幼儿的作品,对幼儿的创作成果给与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自己说说:让幼儿早一点尝试评价自己的作品,就能早些体会到艺术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的信心,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同伴说说:我们还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走出座位,把画介绍给同伴,让别人来说一说。这时幼儿会有一种小评论家、小老师的自豪感,他们的意见也特别诚恳。
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说说画画、画画说说”,不仅提高了幼儿言语表达的概括性和逻辑性,而且也提升了幼儿作品的内涵意境,大大提高了孩子创作的联想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的交流,让我们分享感受了幼儿的精彩创意和奇思妙想,让每个孩子个性张扬,快乐忘我,自由释放,玩中学习,健康成长!
七、研究成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半的努力,经历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惑之后我们更欣喜地品尝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快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了园本化课程内容。
充分挖掘幼儿园本土资源、结合主题,丰富充实了园本化课程内容,小中大分别从我的生活、绘画语言、玩具美术、多国艺术四个方面体现构建。
《妈妈的围裙》
《好朋友》
《生日快乐》
《插有雏菊和白头翁的花瓶》
《星夜—梵高》
《城市迷宫》
《水族箱》
《小衣架》
《美丽花束》
《美丽的橱窗》
《足球比赛》
《刷刷牙》
《快乐的动物园》
《早安、您好!》
《男孩女孩》
《祈福鱼》
《美丽的水果篮》
《神奇衣柜》
《大房子》
《动动鸟》
《快乐树》
《神奇树一》
《小兔跳跳》
《天鹅湖》
《神奇的树二》
《我是小灰熊》
《孔雀开屏》
《动物变一变》
《小鸭玩水》
《动物手偶》
《小湖边》
《下雨了》
《飞鼠溪之歌(一)》
《大海边》
《蝴蝶毛毛虫叶子》
《飞鼠溪之歌(二)》
《奇幻剧场》
《快乐农场》
《小鸟飞飞》
《动物笔筒》
《哈利波特》
《表演会》
《太空旅行一》
《小小包》
《阿拉丁神灯》
《太空旅行二》
《小鲨鱼》
《摇摇摇》
《跳舞的蛇》
《骑马打仗》
《快乐鸟》
《大藻泽》
《爆米花》
《大鳄鱼去散步》
《降落伞》
《烤饼干》
《创意项链》
《怪怪鸟来了》
《点点画》
《动动偶》
《小花蓝》(一)
《西游记》
《小天使(吊饰)》
《小花蓝》(二)
《锡箔纸画》
《舞龙舞狮》
《中国房子一》
《旋转人》
《爱心吊饰》
《中国房子二》
《小小花国》
《墨西哥帽》
《手提袋一》
《小风车》
《怪怪眼镜》
《手提袋二》
《小酋长》
《印第安的家》
《小皇帝》
《印第安头饰》
《化妆舞会》
(二)形成了一套培养幼儿多元智能的方法
本课题的开展是以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为核心的。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抓住感受欣赏、理解交流、表现创造等关键环节,想方设法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正是在这注重问题解决、夯实内功基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主要的方法:多元材料工具开发,发展动手逻辑思维能力;多种技法表达中,发展幼儿探索与创造智能;游玩作品中,发展幼儿人际关系与音乐智能;三维互动游戏话画中,发展幼儿语言与视觉空间智能。并且穿插体现在小中大不同年龄段不同美术知识技能中。
(三)凸显了多元创意美术特色的园本文化
1、“发展”——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实现教育价值。
我们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内容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创美能力。我们的孩子能感受、发现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自主探索、尝试各种不同的创作材料和形式;积极地在宽松、自由的创意活动氛围中尽情想象,用自己喜欢的创作方式创造性地表现美。“凡是我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我的作品;凡是我喜欢的材料都可以成为我创作的材料”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幼儿各类作品1000多件分别在江苏省首届幼儿绘画大赛、全国幼儿创意美术大赛、全国儿童涂色添画大赛、“庆六一、迎国庆”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七彩绘美德”儿童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2、“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多年的美术教学的实践,“成长”是我园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词。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在观察、分析、思考中,重审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知识结构的重建,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了专业成长。教师的美术教学课堂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经常在周边区域举行美术公开课,教育理念也不断深化,近几年撰写的60多篇美术方面的教学论文、随笔在省、市和区获奖。我园教师在2010年常州市幼儿教师教玩具制作比赛中获一等奖、三等奖、同年参加省比赛获三等奖,教师的美术作品10人次获得各级各类比赛奖项。
论文发表情况一览表
论文、专著题目
出版(或颁奖)
单&位&名&称
浅谈基于园本特色的多元创意美术活动
《新课程学习》杂志社发表
美术活动带领我们走进涂鸦世界
《读写算》杂志社发表
和孩子一起玩美
《手创艺术乐园》教师用书发表
如何打造幼儿园的艺术环境
南京康轩幼教研究中心发表
让幼儿美术活动与创造力同行
《常州教师教育》发表
“创意美术”中幼儿创造性培养之我见
《学习导刊》发表
让美术活动与幼儿创造同行
《考试周刊》发表
放手让幼儿自由画画
《学习导刊》发表
在游戏中促进小班幼儿涂鸦活动的发展
《学习导刊》发表
拥有体验美的心灵
《东方教育》发表
如何有效地开展室内区域活动
《教育科研》发表
游戏体验激发幼儿审美想象
《现代阅读》发表
&&&&3、“辐射”——做优学校美术特色,实现社会价值。
在教师收获成长、幼儿取得发展的同时,做优我园美术特色也为幼儿园赢得了更好的口碑和社会美誉度。作为省优质幼儿园,我们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多次向姐妹园开放美术活动,承担培训姐妹园一线教师的职责;我园整理的《多元创意美术汇编丛书》也与姐妹园共享,常州市特色课程多元创意美术有我们30篇教学设计。在园的家长及历届毕业生家长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可,为幼儿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几年来,我们共30多次接待来自国外、其他省市和本市、区领导、专家、老师的视察、参观、学习和交流。2011年12月底,我们接受了特色幼儿园的验收,并在2012年4月常州市教育局正式发文确立我园为常州市美术特色幼儿园。&&&&
&&&&八、存在的问题
一切都在变,不进就会退。行走在科研发展的路上,总会遇到阻力、困难或问题。虽然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多寻找出一些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会让工作淡定从容许多。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有:
&&&&(一)美术特色课程案例开发和原有综合活动丛书中主题教学内容融合不够;
(二)美术活动观察孩子、解读孩子的作品能力不够,特别体现在幼儿作品分析评价后采用何种方式跟进指导;
(三)子课题研究比较笼统,有针对性的年龄段组织方式指导策略研究总结不够;
九、下阶段的研究计划
(一)践行“请教—运用—内化”的学习方式
&&&&课题研究之路上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学习“多元智能”、“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建构主义”等理论知识,从中不断吸取精华逐步建构了本课题&“多元创意美术中适宜内容和案例开发”、“多元创意美术中组织方式和指导策略”、“多元创意美术中作品分析评价”等内容。
(二)形成“尝试—模仿—优化”的科研方式
在课题的进行中,每个老师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我们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头作用,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然后全面开花,让其他老师模仿学习。在这过程中又及时调整优化,以形成相应的策略措施。
&&&&(三)倡导“思考—提升—分享”&的研究氛围
我们要倡导“思考—提升—分享”研究氛围,每次课题活动精心规划主题,研讨中主持人做好充分准备,紧紧抓住研究核心,及时引领、互动探讨、解决问题。一年多来,我园有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各级获奖,如何让这些资源扩大效应呢?每学期我们要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并把它放在课题网页中学习,以此激发大家的共鸣,从中也分享经验
(四)建构“全园—级组—个人”的研究体系
&&&&课题研究前期,我们也根据小中大三个教研组成立了三个子课题组,但是子课题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下阶段要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指导开展,鼓励老师们申报园级课题,以丰富支撑充实总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策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年半来,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夯实了研究的基础,保证了良好的开端。但是这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坚信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一定能保证本课题的圆满实施,既彰显幼儿园特色,促进教师的成长,同时更让孩子体验到美术的快乐!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网 保留所有权利 苏ICP备号
建议 或以上  使用IE6版本以上浏览器
主办:常州市新北区教育文体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衡山路8号 制作、技术支持:常州梦幻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意美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