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伟人向中国输入毒品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已有272人做过此试卷
布置次数:0
浏览次数:227
打印次数:0
试卷提供者: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小学苏智良:毒品与中国社会
您的位置: >>>>
苏智良:毒品与中国社会
中国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文汇报
——苏智良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讲演(节选)
在中国悠久璀璨的文明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曾经像鸦片那样,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时至21世纪的今天,毒品仍是困扰中国发展、危及社会秩序、损害民众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中国古代的毒品
中国并不是罂粟的原产地,鸦片罂粟(Papaver Somniferum)及其制品传入中国,开始于唐代。《旧唐书》载:“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遣使献底也伽”。经过德国学者夏德(Friedrich)以及中国学者岑仲勉等的研究,“拂霖”是伊兰语Frwm、突厥文Purum的译音。“拂霖”也称大秦,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其中心位置约在今叙利亚。唐代时候,由于阿拉伯人的大举扩张,拂霖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
“底也伽”,古音为te ya ka,是当时西方世界的珍贵药品。根据阿拉伯历史学家的研究,上等的“底也伽”产自伊拉克的巴格达。西方自古就认为“底也伽”是万能的解毒药,这种由600种物质混制而成的丸状药,可缓解除了蝮蛇毒以外的一切毒物之中毒。“底也伽”的主要成分是鸦片,它是古代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乾封二年(667年)阿拉伯使者向唐代的皇帝贡献“底也伽”,为文献上可以找到的鸦片进入中国之最早记录。阿拉伯人在贡献“底也伽”的同时,也将罂粟送到了中国。不久中国人就开始种植罂粟了。成书于唐开元时期(714-741年)的《本草拾遗》,是罂粟被写入中国药典的最早记载。但是,在阿拉伯世界被视为圣品的“底也伽”,到了物产丰盈、珍品云集的盛唐,似乎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它只是为体系博大而内涵深邃的中华药库增添了一味良药,仅此而已。
到了宋代,中国的医家已开始尝试用罂粟来治病消灾。明代的王玺在一本叫作《医林集要》的书中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制作鸦片的方法,当时把鸦片通常称作“阿芙蓉”。“阿芙蓉”一词是从阿拉伯语Afyun音译而来的,而“鸦片”一词的直接来源则是英语Opium,其同义词还有雅片、阿片、阿扁等别称。最常用的是“鸦片”一词。综上所述,中国人知道罂粟至少已有1300年的历史,懂得罂粟的药用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而会制作鸦片也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
明代时,尽管中国人已懂得从罂粟割乳浆制作鸦片,但鸦片主要还是来自于国外。当时的东南亚一带,因西方殖民者的倡导,多种植罂粟。《明会典》记载:暹罗、爪哇、榜葛赖等地多产“乌香”,这个“乌香”就是鸦片,东南亚一带时常将“乌香”作为贡品献给中国皇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八方来朝、国力强盛的封建帝国,四野的朝贡、奇珍的献纳,再加上太平盛世的观念,宫廷中迷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正是在这种追求享乐的氛围里成了贵族们热衷的“神品”。鸦片特有的醉生梦死而飘飘欲仙的舒畅感,令朝廷贵族为之倾倒,甚至连皇帝也不能免。如万历皇帝明神宗就是一个开此先例的“鸦片皇帝”。他在朝四十八年,竟长年不视朝政,究其原因,就是“中乌香之毒。”
清代中期以后,各地民众已知罂粟果制鸦片之法,因此,为生产鸦片而种植的罂粟,便在各地普及开来。但鸦片之祸,主要是英国确立对华实施鸦片大规模走私政策而兴起的。
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
清中叶后,为了平衡英国的对华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了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政策,于是,英国商人将在印度生产的鸦片大量运输至广州一带,中国各地烟毒日炽,吸食者增加到200万人。中英之间关于鸦片贸易的冲突,终于酿成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但条约并没有写明如何解决战争爆发原因的鸦片问题,鸦片走私不仅没有被禁止,反而如潮水般地涌人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鸦片被称为“洋烟”而“合法”进口,这样,烟毒更加严重。在19世纪80年代,“洋药”进口每年为10万箱,达到了最高潮。
与此同时,罂粟种植与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到20世纪初叶,在多难的中国近代史上,又添上了几个苦涩的纪录:罂粟种植最广,鸦片产量最多,吸毒人口最众。尤其严重的是,鸦片与吸毒并非仅是一般的社会问题,它是西方与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纠结点,也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它深刻而全面地侵入到中国社会的肌体,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到了民国时期,因政令不一,割据盛行,中央和地方的军阀为扩大地盘,竞相纵容并鼓励种植罂粟,形成军阀武装——地盘——鸦片的恶性循环,以至百业凋敝,田土荒芜,烟馆遍地,民不聊生。
问题还不仅如此。在那个时代里,毒品成了市场流通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商品之一,鸦片与黄金同价,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烟土被称为“黑粮”;吸毒成为全民族16.8%人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50%以上的中国人的生计、生活不同程度地依赖各类毒品,而五花八门的烟税更是成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各种政治势力为争夺罂粟种植地、鸦片运输通道和丰厚的烟税而连年混战。在百年近代史上,毒品的影响力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众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以及官僚、士兵、商人、知识分子、学生、农民、城市劳动者等社会各阶层。毒品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机体上的一个毒瘤。
英国、日本与中国的毒品泛滥
毒品在近代中国的流毒,与外国帝国主义密不可分。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毒品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鸦片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中世纪大门的敲门砖。18世纪末,英国为了平衡三角贸易,违反人道,向中国走私鸦片。由此导致中国烟患泛滥。自18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鸦片政策到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以英国为主的殖民者共向中国输入638119箱鸦片,掠夺了6亿多银元,到1917年英国名义上停止对华输出鸦片止,外国共向中国推销、走私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和红丸等毒品,折合鸦片共约7023119箱,由此从中国掠走了价值银元。这如同天文数字般的鸦片,不仅毒害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还从中国夺走了远比商业利润、战争赔款多得多的财富。
如果说前期英国以推销鸦片为主,到民国时期,日本已取代英国成为向中国输入毒品最多的国家,而且以走私烈性毒品为主。自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先是在台湾实行鸦片专卖政策,继又向大陆走私吗啡、红丸、海洛因。为此,日本在国内种植罂粟,如仅和歌山县每年生产的鸦片就达11吨,以后,日本又在朝鲜的京畿、江原、咸南和咸北等地勒种罂粟。从本土到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构筑成世界最大的毒品王国。尤其是发动侵华战争后,毒品便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征服中国人民的武器,在东北内蒙各地勒种“杨贵妃”——罂粟。据统计,在日军占领区内,鸦片产量达2万吨,约有3200万中国人吸食各类毒品。
从1800年到鸦片战争前夕,外国共向中国输入鸦片达638119箱,价值6.01亿银元。战后,鸦片走私迅速得以恢复,并很快超过战前的数量。到1880年。印度鸦片的出口量达到10万箱,估计有80%以上流入中国,若加上波斯等其他国家的鸦片走私,输入中国的鸦片已接近10万担。此后,输入中国的印度鸦片每年维持在5-6万箱之间。1907年,在中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被迫与清朝政府签订禁烟条约,每年递减一成,到1917年禁绝。但到20年代后,中国军阀混战,毒品再度泛滥。外国的毒品也再度大举侵入中国。除了印度、土耳其等国的鸦片每年仍有大量走私进入以外,日本等国还组织吗啡、海洛因等烈性毒品的走私。这样,尽管海关统计中的鸦片贸易已经消失,但实际上毒品的输入比昔日有过之而无不及。如1923年,仅印度烟土入华就达140万磅,土耳其鸦片达120万磅,波斯土达160万磅。据估计,1926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吨,实际数字还远不止此。到30年代初,输入中国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折算成鸦片每年约达10万担,即500万公斤。抗战结束后,外国鸦片的走私有所减少,但在上海等地,仍有大宗的毒品走私进入。外国毒品的输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停止。这一痛苦、耻辱的历史,中国人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
自毒品在中国泛滥成灾后,禁烟便成了中国历届政府治政的中心任务之一。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此,禁烟之声缕缕不绝。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禁烟壮举,有力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贩毒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
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者是晚清新政的一部分,以挽救垂亡的政权,后者是民初政府除旧布新的措施,以巩固新生的制度;两者虽初衷不一,但却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的上下篇。这场运动前后十年,在民众的踊跃参与下,取得很大成果:罂粟种植锐减,烟馆大量封闭,吸毒者纷纷戒除,尤其是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1909年,在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召开了万国禁烟会,这标志着世界联合禁毒的开端,也在近代禁烟史上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
但好景不长,自1917年军阀割据与混战后,毒祸再起。军阀们采取各种极其卑劣的手段,“禁”弛交替,只征不禁,遂使毒品更加泛滥。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烟政几经变化,先是“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推出《六年禁烟计划》,分阶段禁烟,尽管各地阳奉阴违有之,但在步履姗姗之中,仍有些起色。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八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再开,国民党重心全在内战,对烟政既无心也无力,以至毒祸继续。1949年时,罂粟种植面积仍达2000万亩,吸毒者仍有2000万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动了第三次禁烟运动。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协助千百万烟农改种作物,帮助2000万烟民脱瘾新生。1953年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国”。危害中国百年的毒品问题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东亚病夫”的帽子被扔到太平洋里去了。
近代毒品屡禁不止的原因
自清中叶禁烟后,在长达220年的时间里,历届政府均高喊禁烟,中国不仅是发布禁烟令最早的国家,也是发布禁烟令最多的国家,但正是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禁烟令中,烟毒走向了泛滥,达到了高潮。毒祸屡禁不止的原因,概而言之,主要是国家政治长期动荡,号令不一,各行其是;各级政府因贪图鸦片烟税而见利忘义,动摇于禁弛之间;历朝历代政风腐败,官吏贪赃枉法,使禁烟徒有虚名;列强凭借条约的庇护或武装干涉,大肆向中国走私毒品,破坏中国的禁烟。因此,尽管绵延百年的禁烟运动曲折悲壮,可歌可泣,但毒品问题一直没能根本解决。
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毒品危害最烈的国家。以鸦片为例,其在中国流行之盛,传播之广,危害之烈,超过世界任何其他地区。关于近代中国吸毒人口的估计,要精确作出统计是极其困难的,只能根据对各类资料的研究梳理,尽可能地构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鸦片战争前,中国吸食鸦片的人口约在200万人以上。19世纪50年代时已增至300万人以上。此后在日益增加的洋烟和土烟的双重熏染下,吸食鸦片的人数连续上升。到80年代,吸食洋烟土烟者约达20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这个数字到1906年前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末禁烟后吸毒者有所减少。到辛亥革命后,约降至最低点。进入军阀混战时代后,土烟大增,再加上吗啡、海洛因等烈性毒品的大量进口,吸毒者再度剧增。年间,中央及地方不仅没有有效的禁烟措施,相反还鼓励种、贩、吸,从而使中国的毒祸达到空前地步,总计全国吸食各类毒品的人数不会少于8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8%。1935年后,吸毒者略有减少。但抗战时期由于日军号召、纵容沦陷区民众吸毒,因此仅沦陷区的瘾君子就达3200万人。加上国统区等地的吸毒者,人数显然仍要超过4000万。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的吸毒者仍有2000万人。经过三年的禁烟禁毒运动,这些人基本上戒除了毒瘾,吸毒阶层才从历史上消失了。
毒品为什么会在中国流行?毫无疑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是毒品普遍流行并长期泛滥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正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日发布的《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中指出的:“自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强迫输入鸦片,危害我国已有百余年。由于封建买办的官僚军阀底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戕杀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帝国主义——先是英国,继之日本,对中国倾销毒品,以及中国历朝统治者腐败无能,贪赃枉法,客观上造成中国毒品成灾外。
除上述主要原因外,我们还需要从社会生活环境、民族精神等方面深入探析毒品屡禁不止的原因。今天,正在奔向现代化的中国人,需要跳出狭隘的文化视角,需要站得更高更远,透过历史去思考与反省。有无深刻的历史反省力,将关系到一个民族真正的前途。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对她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历史的阴暗面和社会的病态问题进行深刻反省之后,才可能战胜自身的弱点与惰性,从而超越自我,勇敢地走向未来、走向新的辉煌。
中国人追求享受的风气刺激了毒品的泛滥。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一个优裕的等闲阶层,他们借助毒品来享乐、纵欲。以鸦片为例,他们并不满足一般的一榻横陈,而是形成了“鸦片文化”。鸦片必要云南出产的麻栗坝精品,烟膏必是潮州帮调制的冷笼佳膏,还须掺入珍珠粉、野山参之类。连烟具也极其讲究,枪有宝石枪、虾须枪、象牙枪、沉香枪,灯有太原灯、琉璃灯、宝石灯。他们不仅把吸毒作为一种悠然的享受,作为浮糜生活的一方面,而且还是比富斗阔、显示等第的方式。媒人说媒,以日吸几钱烟膏为衡量家财的标准,遇红白喜事,以排出多少张烟榻为场面大小。在中国这样一个官本位的国度里,统治阶层对毒品的追求,对下层社会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
客观上,鸦片比较适合东方人的性格与口味。与大麻类、可卡类毒品的兴奋作用截然不同,鸦片类毒品的特征是使激动得到镇定,让紧张变得放松,把分散加以集中,使人的心智达到无烦恼,无忧虑的解脱,宁静和平衡,仿佛可以远离人世的喧嚣、竞争、厮杀与骚动,进入一种无忧无虑的超脱境界。鸦片的这一特性与中国人的哲学与性格较为合拍。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老庄消极避世的思想可谓深入人心,庄周的梦蝶与鸦片所造成的意境。在社会功能上是十分吻合的。因此,许多中国人把鸦片当作了不可缺少的消遣物,可以不吃白粮吃黑粮,除了它的成瘾性外,是因为鸦片能最大程度上满足避世、安静、自慰心理。
鸦片在晚清、民国这个衰世的流行与泛滥,还与中国所处的时代与地位有关。中国人自古以来信仰中华中心主义,数千年来,武威四布、疆域辽阔、物产丰盈,巩固了这种华夷思想。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一败再败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他们陷入痛苦的深渊,但又寻不到摆脱落后的出路。于是,这种绝望、无奈的心态与鸦片一拍即合,整个统治阶级如鸵鸟般把头埋入黑甜的鸦片里,让它来麻醉肉体与灵魂。
国民的贫困化,素质低下也是毒品流行的原因之一。生活于底层的劳动人民,难得温饱,没有正当的娱乐能疏解生活的痛苦,也没有社会的关心以慰藉苦难的心灵。于是,具有麻醉功能的毒品便成了下
层民众寻求解脱的良方。在吗啡、鸦片、红丸的作用下,他们暂时忘却了饥馑的儿女、沉重的债务、贫困的耻辱、渺茫的前途。在这个意义上,毒品充当了物质化的宗教。不仅如此,在缺医少药的山区、农村,鸦片、吗啡是穷人能找到的价廉物美的唯一良药。毒品所具有的镇痛、麻醉、收敛的作用,对常见的各种疼痛、腹泻、咳嗽、创伤等有疗效,有的还效验明显。于是,对下层民众来说,鸦片之类便成了包医百病的救命良药。在许多地方,这成为下层民众吸毒的主要原因。而由于缺少科学知识,一旦成瘾,便不能自拔,从而受到贫困与毒瘾的双重煎熬。
禁毒斗争任重道远
展望全球,毒品的泛滥,目前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在80年代末,全球的毒品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仅次于世界军火交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至少有2-3亿人吸毒。在一些国家,贩毒集团至今仍在与政府展开贩毒与禁毒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为解决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1987年6月,联合国麻醉品滥用与非法贩运问题会议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反毒品日。1990年2月,联合国召开首次反毒品大会,宣布年为联合国禁毒年。1995年,在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大会上,禁毒再度成为各国首脑关注的焦点。
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再度像瘟疫一样在中华大地蔓延开来。
简言之,当代的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毒品犯罪日益严重。80年代中期,还主要是毒品的过境贩运问题,而到90年代初,国内种植、制造毒品日益扩大,出现“双向流通”。从外部看,“金三角”地区制贩毒品规模不减,缅北地区毒品近来对中国的渗透进一步加剧。国内制贩冰毒、“摇头丸”犯罪活动在屡受打击后,逐渐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易制毒化学品走私贩运手法日趋狡猾。第二、贩毒案件直线上升。1988年,中国公安机关查获的毒品犯罪案268起,到1992年已达69060起,4年中猛增257倍。第三、毒品种类由近代以鸦片为主,升级换代到以海洛因为主,吗啡、鸦片、大麻、精神类药物并举的情况,还出现了危害更大的“冰”、安非他明(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新品种。第四、贩毒地区不断扩大,波及全国2000多个县市,在有些地方形成地下贩运、批发、零售的供销网络。第五、贩毒组织呈现日新月异的集团化、职业化、武装化和国际化趋势。第六,吸毒人员低龄化和广泛化,并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许多省市的吸毒者中,青少年的比例已超过半数。吸毒者包括干部、企业家、演员、教师等,尤其是近年发生的多起音乐人吸毒事件,给青少年造成极坏的影响。总之,五花八门的毒品已使成千上万个家庭家破人亡,毒品泛滥还导致犯罪增加、黑社会猖獗、艾滋病剧增。
10余年来,中国政府为扫除毒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81年,国务院就指示各地严厉打击贩毒犯罪;1991年,中国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近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在“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的禁毒原则和“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方针指引下,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禁毒斗争的初步成效。各地公安、海关、边防和法院等部门在缉毒反毒战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因素,毒品不但没有消灭,反而仍呈扩大、泛滥的趋势。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禁毒任务是严峻的。尽管目前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100万人,还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远低于鸦片战争前吸毒人口的比例,更比1929年时吸毒人口占总人口的16.8%要低得多。但是,毒品蔓延的迅速,吸毒者人数的急剧上升,青少年吸毒人数的上升,毒品泛滥所引发的各种犯罪问题,昔日“东亚病夫”的耻辱,近代屡禁不止的教训,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然而,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司法社工制度的普及,“无毒社区”活动的展开,预防毒品犯罪机制的设计,药物治疗毒瘾,手术阻断毒瘾,如何做好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工作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一场制服毒魔的严峻的、长期的斗争,正在展开。
    历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曾经像鸦片那样,震撼过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禁毒法令的国家,1909年在上海举行的万国禁烟会标志着国际合作禁毒事业的开端,但中国曾经又是毒品危害最大的国家。在“六二六”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我们必须认识到,毒品问题仍是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禁毒斗争任重道远。
讲演者小传
苏智良:浙江嵊州人。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现为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导。长期从事毒品史研究,完成国家哲社重点课题《中国毒品史》,受公安部委托主编出版370万字的《禁毒全书》,参与筹建上海市禁毒教育馆。该方面的论著有《中国毒品史》、《禁毒全书》、《中国历史上的洋烟、土烟与吸毒人口的研究》、《中国古代的罂粟与鸦片》等。
相 关 新 闻
[  ] [  ] [ 
 ] [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络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中国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jubao@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编辑推荐
&&视频专区
&&博客地带民国时期的天津禁毒
  民国时期的禁烟场面
资料图片  喊查毒雷大雨小&  开烟馆“寓禁于钱”  禁毒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1917年后,国内动荡,各地军阀为增强实力,以鸦片烟税为财源,竞相开放烟禁,清末民初的禁烟成效付诸东流。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表示要禁烟禁毒,但不久就提出鸦片公卖政策,名之曰“寓禁于征”。就是说,只要缴税,一切从事鸦片种、贩、售、吸的活动均为合法,有人戏称之为“寓禁于钱”。1936年,国民党政府又提出所谓“六年禁烟计划”,但也只是有形无实。在此情形下,民国时期的天津禁毒行动也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  1930年10月的一天,在海河岸边偶尔驻足的人们突然发现,河水竟将一具尸体冲上河岸。破烂的衣服、瘦骨嶙峋的身体、青白的脸、突出的颧骨,还有手臂上那遍布的针眼。“又是一个吸毒吸死的。”路过的人莫不摇头叹息,“造孽呀!”  面对毒货横行,1935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发布禁烟通令,并公布《禁毒实施办法》、《禁烟实施办法》。禁种方面,规定了绝对禁种、分期禁种、分年减种,直到肃清的计划。禁吸方面,以1935年最后登记截至人数为准,按烟民年龄依次勒戒,分为六期,以一年为一期,每年烟民人数至少递减六分之一,至1941年底完全戒绝。  强制烟民登记  戒烟颁发执照  1935年10月的《大公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津市烟民登记》的消息,要求烟民即日起到天津市公安局登记,如果在11月15日前还不自觉登记的,就要被强迫登记。  此时的烟民早已脱离了只吸食鸦片膏的“启蒙”期,吗啡、大麻、海洛因运往天津的数量逐年增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海关每年查获的毒品数量也从最初的2000余两直线上升至2万余两。1933年6月,天津海关公开焚毁了自年初以来缴获的所有毒品,共计两。  有缴获的,必然也有漏网的。这些漏网之鱼便通过各种渠道抵达烟民的手中。天津市政府无法统计天津到底有多少烟民,只能让烟民自动登记。让嗜烟如命的烟民主动“投案”简直就是难如登天,所以公安局干脆设立了一个强迫登记的时限。  据了解,一旦进入强迫登记阶段,市民便可以举报烟民,核查属实后,即对烟民实行50元以上300元以下的罚金,诬告者反坐。前项罚金中将30%奖励给密报者。另外,凡是登记的烟民都发给限期戒烟执照,只许本人使用,不许全家共用,也不准借与他人,否则不是没收财产就是判刑。  天津市要求,烟民禁烟应于1936年1月起实施,于六年内逐渐禁绝。  立烟土药店&天津鸦片公卖  天津市之所以进行烟民登记,就是为了实施鸦片公卖。“然再视烟民之多寡,筹设官膏店开始公卖,视其执照而限制其吸量。”但由于烟民的一再观望,所以当时在天津市公安局登记者不过千人左右,很难如期全部调查清楚。《益世报》报道说:“此点或为一般民众不明真相所致,以为一旦登记,即不准再吸,殊不知此项禁烟办法系使其逐步禁绝……”所以鸦片公卖直到1936年的3月才开始实施。  其实早在1933年,天津各界人士就极力反对鸦片公卖,认为以这种方式来渐禁鸦片,纯属偷梁换柱,“无异饮鸩止渴,贻害人民”。但这样的反对声浪并没有起到作用,鸦片公卖已经因为南京政府的强令要求而成为一支必须射出的箭。  为了公卖所设立的土药店也是由原来私人烟土店所改,不过是换了个称谓。市政府还煞有介事地取谛私贩,限制商办,还设立了稽查班,分驻所,以便稽查。  据《益世报》载,当时全市约设土药店40个,定3月1日同时开办。土药公库也已组织成立,附设于平津禁烟清查处驻津办事处内,各土药商也均遵章到处请验纳税。登记后领取了执照的烟民,可以随时前往“国家的”烟土店购买零土。  天津禁烟三步走  在平津禁烟清查处颁布的《禁烟规则》中,将禁烟分成三步走。第一步,烈性毒品严厉禁绝。第二步,麻醉性毒品(如鸦片之类),限期禁绝,并分劝告勒令及设立戒烟医院,取谛私运土药,限制商办几种办法进行,这一步也就包括在六年的禁绝期之内。第三步,于第二步限期届满时,严厉禁绝。  烟民年龄在30岁以上者劝告戒除,以六年为期;30岁以下者勒令戒除;60岁以上者“可予宽容”。  天津市政府也规定,吸用烈性毒品及施打吗啡针者,限于1935年内自行投戒,如查获未经投戒者,拘送戒毒所勒戒;1936年内如仍有未经投戒而私吸者,除勒戒外,并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自1937年起,凡有吸用毒品及施打吗啡针者,一律处以死刑或无期徒刑。此外,凡制造、运输贩卖烈性毒品者,依法处以死刑,从犯按情节轻重,处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公务员对于制造、运输、贩卖烈性毒品有帮助者,概处死刑。自1937年起,凡制造、贩卖烈性毒品者,无论主犯还是从犯,一律处死刑。  然而,即使这样的强令并没有让天津的烟民如理想中在六年内禁绝。时至1945年,《益世报》上一篇文章的标题就足以证明——《禁烟雷厉风行中&烟民登记寥若晨星》。这一年的年底,烟民只登记了50个人。  过境烟土必征税  如果说,1917年各路军阀为增强实力征收鸦片税而开放烟禁,那么进入“大一统”时期的国民政府又为何要“寓禁于征”呢?在天津市颁布的《土药征税章程》中规定:由保定贴足印花运往天津者,每两加征印花税3角、公库费4分。  由平汉线购运土药直运入天津,自行投税者,每两应征印花税5角、公库费4分。  由察省已缴印花税、官运费、出境费,由官运输入天津,每两应加征印花税1角,若未经察省征税,或应征费,尚未缴纳齐全,沿平绥线直运平津自行投税者,应将察省遗漏之税费等项,一律补足征收,并加征公库费4分。  凡商人购运土药,由北平运至天津,必须报由清查处官运股负责代运,每两应收官运费1角;若不经官运,自行由平运津者,须于起运前二日将货物件数、重量用快邮函报驻津办事处(或报请北平总处代为知照),以凭查放,此项货物至津,送入公库查验属实,每两补收官运费1角,否则无论是否粘贴印花,均以私运论。  由热河购运土药至平津自行投税者,每两应征印花税3角、公库费4分。  按照民国时李仲公在《禁政问题》中的说法,这是因为当国民革命北伐完成之后,财政枯竭,而其时西南各省,实际尚未统一,那时中央如果毅然取消特税,不但收入没有抵补,而且各省禁烟经费,亦无所出,故政府征税,实不得已。  李仲公对于两年禁毒、六年禁烟期间为何继续征收特税,理由有二,一是取之用之。分期禁种、分期禁吸、统制产场以及各省设立戒烟医院等禁烟经费浩大,故征收特税,以取之烟民者用之于烟民。因为种、吸、运、售均分期递减,故特税亦因烟民、烟量减少而逐年递减。二、“征”只是手段。以前政府之失,不是不应当征税,而是税而不禁。寓禁于征,特税全由烟民负担,税重则烟价必然增高,价高则购吸者势必减少,种者因销路减少而不踊跃,故收税也是禁烟的一个有效手段。  很显然,这样的说法不过是为“寓禁于钱”找到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借口。  戒毒医院&有心没钱  河北区新开河附近,志成道的北头,原来育婴堂的旧址,有一家旧天津政府设立的戒毒医院。这里虽然交通不便,却远离都市的喧闹,是个适合做医院的好地方。  一排排的房屋,一处处的院落,足有200多间。虽然房子已经年久失修,却不失整洁清雅。进了大门,长方形的庭院里,深深吸气,闻到的是野花草的清香与盛开的桃杏花的芬芳。  然而,就是这样救烟民于水火的戒毒医院,自身却往往处于断炊的局面。据《益世报》记载,1945年12月,该院上报的经费预算为2700万元,但呈请后,直到转年的3月9日才得到行政院批准。令人苦笑的是,即使这费尽周折的批准程序,也才让戒毒医院收到500万元。  几个月间,适逢乱世,物价飞涨,况且只得到五分之一的款项,戒毒医院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院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屡遭暴徒抢劫,院内损失颇多,电线、水管均不知去向。原来计划可以设立至少1000个床位,却因经费困难,改设400个。希望有空床的医院拨借,但愿意出借的却很少,所以最终到位的也只有200个而已。&  免费治病按时作息  相声表演精神治疗  可怜的500万元经费到位的当年,戒毒医院就收容了129人住院,其中60人是吸食鸦片的,57人是正在戒烟的,12人是吸食烈性毒品的。  按照规定,凡是进医院戒毒的人,所有费用都是全免。所用戒除药品是当时规定用的鸦片酒,以减量戒除的方法为病人治疗。据说,这种药药性和缓,戒除期间毫无痛苦,普通的毒瘾用两周就可以戒愈。  病人伙食也是免费供给,早饭是窝头、稀饭;午饭是馒头、一菜一汤。为了鼓励病人戒除毒瘾的决心,并让他们享受正常娱乐生活,医院还曾请来名噪一时的相声演员“小蘑菇”来医院表演。  戒毒医院作息时间表  6:00&起床,升旗早操  7:00&吃早饭  8:00至10:00&诊病  10:00&讲课,进行精神指导  11:30&午饭  13:30至15:30&上课  15:30至5:00&诊病  17:30&晚饭  18:00至21:00&自由时间  21:00&安眠&  (据《&城市快报》)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时期有哪些军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