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是哪个朝代的他金啦啦 哈他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一百个大姓中有七十三个源于河南
【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一百个大姓中有七十三个源于河南
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中国的一万多个姓氏,起源于河南的有一千五百个,在当今中国常见的一百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七十三个,其中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和“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之说的七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
来源: 河南商报
农历正月一过,河南就要开始接待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华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只为一件事:寻根拜祖。
从上世纪80年代起,30多年来,海内外华人的“寻根”热情始终不减,无论身在何方,先祖所在地永远是心灵最值得膜拜的地方,魂牵梦绕,追根溯源,最终发现是河南。按照统计,中国姓氏排名的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排名前100大姓中78个源自河南(图)
姓氏摇篮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
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曾担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的谢钧祥,对中原姓氏做过专门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个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数量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谢钧祥指出,不管是在“姓”起源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还是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会,河南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从血缘关系上说,当今120个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河南是这三族长期活动的中心。在姓氏发展时期的夏、商两代,河南均是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
河南历史悠久,按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的说法,一部河南史就是一部中国史,河南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民族融合多,得姓的机会自然更广。
来源:河南商报—河南一百度
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姓氏的根在河南
华人寻根大约从1978年台湾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初,“寻根”波及河南。
1981年,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研究闽南语,探寻闽南方言和中州官话之间的关系。当时他来到河南,到固始调查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寻根母语到河南》,讲到语言的根、闽南语方言的根以及福建人的根在河南,并建议中原利用这个优势,加强和东南沿海等地的交流。从那时起,就拉开了这样一个来河南寻根的序幕,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他们姓氏的根在河南。
“海外寻根”从此推动着河南,尤其是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思索:为什么这些人万里迢迢来河南寻根,河南吸引他们的资源有多大?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我们有这么多资源,有这么厚的家底”。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河南开始利用“寻根找亲”,吸纳海内外华人,努力实现双赢。“从寻根,到根文化,再到根亲文化,这也是河南文化的一种自觉。”张新斌说。
借力发展& 河南承担着根亲文化战略
2011年,在中原经济区国务院指导意见里,明确提出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把“根亲文化”上升到了战略地位。
张新斌说,怎样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力量,也是国家大力推动的,靠的主要是文化、姓氏、根亲文化。“从这点来说,河南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国家的战略。”
“这种根亲文化,很多时候是超越政治的。”张新斌说,比如谢长廷、陈水扁,他们也要到福建老家祠堂,家族再往前追一追,就追到河南了。
近几年,河南不少地方也在利用“根亲文化”招商引资。鹿邑县副县长李帮儒说,我们应该想想能给投资者做些什么,比如,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提供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张新斌说,文化很多时候并不是立刻带来经济效益,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经济的拉动,到底怎样去发挥作用,目前河南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姓氏起源
陈姓起源于今河南省淮阳、平舆、长葛一带,相传周武王建立周朝,找到叫胡公满的人,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因为胡公满是舜帝的后代。胡公满在陈国供祀先祖舜帝,他的子
孙们后来都以国为姓,都姓陈。现在陈姓人口也很多,并分布很广,如台湾,陈姓是那里的四大姓之一,人们说:“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陈姓名人如[陈 寿]晋朝人,著名史学家。他写了《三国志》。后来的《三国演义》长篇章回小说,就参考他的史书《三国志》写成。
黄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潢川一带,相传上古时候,有个黄国,建立这个黄国的是远古氏族首领陆终的后代。黄国在周朝时并入楚国,黄国公族的子孙也走散了,但他们约好以原国名为姓。另一支黄姓起源稍晚,是春秋时候。上古时因治理汾水而被尊为汾水水神的氏族领袖,叫台骀,台骀的后代,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几个小国,其中有一个叫黄国,国人后来也以黄为姓。
黄姓名人如
三国时候刘备手下的大将,武艺高强,老当益壮,斩杀敌将立有大功,封为关内侯。
唐代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曾攻入长安称帝,国号大齐。
宋朝大诗人和大书法家,他与苏东坡齐名。
清朝诗人和画家、当地“西冷八大家”之一。
李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洛阳、鹿邑一带,相传上古殷朝末年
,有个贵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纣王的迫害,随母亲逃亡,到一处躲在李树下,又吃李子充饥,一生难忘,就改姓为李。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老子是思想家,后来被尊为道教始祖。到了唐朝时,皇帝姓李,并且常常对功勋卓著的大臣们恩赐李姓。
李姓名人如
战国时在四川做郡守,修建了都江堰。
唐朝大诗人,诗豪放,喜饮酒。
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
明朝医学家,著《本草纲目》。
蔡姓起源于今河南省民权、上蔡、新蔡一带,相传上古时,周武王打天下建立周朝,然后分封了一批功臣、王族和先贤的后代为诸侯王。其中有一位周武王的弟弟叫"叔度",被封到蔡邑,建立了蔡国。那地方就在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叔度的儿子,被称为蔡仲;还有一个后代,称蔡平侯;渐渐地,后代中都姓蔡了。
蔡姓名人如
战国时秦国丞相,很有智谋。
汉代科学家。发明了造纸术。
[蔡 琰] 就是著名的蔡文姬
,聪明美貌,博学又善歌琴,在战乱中被匈奴左贤王娶为妻。后来曹操用重金向匈奴换回蔡文姬,于是又有了“文姬归汉”的故事。
张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濮阳附近,相传春秋时晋国有个贵族叫解张,后来他的后代用他的名作为姓,世代姓张。又有一支起源更早,是黄帝的孙子,叫"挥",他创制了弓和箭,他做的官也称作弓长,后来官名二字合成一字,就成为张姓。还有一支,是三国时有位叫龙佑那的,诸葛亮赐他姓张,他的后代居住云南。
张姓名人如
是秦汉时的杰出人物,文武双全,帮助刘邦打天下建立汉朝。
唐朝书法家,酒醉后写的草书最好,那时称他“张颠”、“草圣”。后世人写草书没有超过他的。
清朝后期,改革图新的杰出人物,他研究西洋的社会、哲学等,又在中国创办铁路、煤矿、织布厂等,受到光绪皇帝重用,做军机大臣。
许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登封、许昌附近,相传周武王时候,有个叫文叔的人受封于"许"地,就是现今河南许昌一带。文叔原是远古炎帝的后代,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很尊重远古贵族的后代,就将他们封赐。文叔建立了许国,春秋时许国并入楚国,原来许国君主的后代,就约定了以许为姓。许姓的另一支,起源远古尧帝时候,有个贤人叫许由,尧帝很尊重他,要将天下让给他,许由就隐居了起来。
许姓名人如
汉代学者,著有一部书叫《说文解字》,传到今天还被当作经典,许慎是我国文学语言学的开创人。
元朝人,对哲学、天文学等都有研究。
郑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郑州荥阳,相传郑是周朝王室的后代。周厉王的小儿子受封于"郑"这个地方,就建立了郑国,称郑恒公。郑国是春秋时的强国,后来被韩国吞并,郑国人怀念故国,都以郑为姓。
郑姓名人如
[郑 国] 是战国时的著名水利工程师
,他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沃野千里。历史上记作“郑国渠”。
汉代大将军,保卫边疆战功赫赫,封安远侯。
明朝航海家,原名马三保,民间称他三保太监,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名将。
林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新乡卫辉,淇县,相传上古商朝时,有个王子逃到长林山避难,这位王子和他的子孙,后来就因此姓了林。传说:商朝末年纣王当政,荒淫残暴,一位叫比干的王族劝说纣王,反被杀死,比干的儿子名叫"坚",就逃到长林山避难。随后周武王打败纣王夺得天下,百姓人人欢喜。周武王很尊重比干的后代,因为坚逃到长林山避难,就赐给比干的后代姓林,纪念这件事。林姓还有一支是出自周王族,周王族有一位王子叫林开,他儿子叫林英。
林姓名人如
隋代人,隋末天下大乱时,起兵占据一方,自称皇帝。
[林则徐] 清代民族英雄
,主张与西方通商,但严禁鸦片,是中华民族大英雄。
部分姓氏发源地
洛阳、鹿邑
洛阳、杞县
固始、中牟
方城、唐河
偃师、商丘
信阳、固始
商丘、安阳
洛阳、嵩县
宜阳、原阳
许昌、禹州
禹州、淇县
郑州、荥阳
洛阳、鹿邑
驻马店、汝南
洛阳、宜阳
正阳、民权
南阳、息县
唐河、固始
陕县、荥阳
洛阳、卢氏
洛阳、汝南
开封、新郑
商丘、民权
登封、许昌
洛阳、沁阳
洛阳、商丘
洛阳、范县
安阳、许昌、淇昌
淇县、洛阳、内黄
汝南、济源、安阳
洛阳、新郑、尉氏
淮阳、平舆、长葛
新郑、商丘、淮阳、濮阳
新乡、卫辉、淇县
民权、上蔡、新蔡
南阳、太康、唐河
巩义、登封、杞县、偃师、濮阳
淮阳、洛阳、舞阳
洛阳、鲁山、偃师
商水、太康、洛阳
洛阳、开封、淇昌、卫辉
开封、许昌、濮阳
邓州、新野
卫辉、温县
洛阳、商丘
洛阳、温县
信阳、南阳
开封、商丘
新郑、洛阳
洛阳、淮阳
新蔡、南阳
洛阳、孟县
二、姓氏起源历史
⑴颛顼族与姓氏
颛顼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史记》说他是“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号高阳氏。他居于帝丘(今河南
  濮阳东南),死后葬于顿丘(在今河南浚县北)。颛顼后裔比较有头绪的,主要有三支:一为舜族,二为禹族,三为陆终族。舜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史记》说他是颛顼的7世孙,其后代产生出陈、袁、田等姓氏。禹是颛顼的6代孙,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后产生出一些姓氏。陆终是颛顼族系中一位重要人物,其父吴回即祝融,是颛顼的曾孙。陆终有6个儿子,其后曾孕育出一些姓氏。
⑵帝喾族与姓氏
帝喾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号高辛氏,《史记》说他是“黄帝之曾孙”,“于颛顼为族子”。他活动的地区主要是豫西和豫北。帝喾后裔中繁衍旺盛的,主要有尧族、商族、周族。尧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是帝喾之子,其后产生出一些姓氏。商族始祖名契,是帝喾之子,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赐姓子氏。子姓商族产生的姓氏,一部分直接源于商朝王族,而大多数则出自由殷纣王帝辛的哥哥微子启所建的子姓宋国。周部族始祖名弃,也是帝喾之子,姓姬氏,其后衍生的姓氏多达数百个,不仅为黄帝族之最,而且在整个中华姓氏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被列入当今120大姓的就有47个,其中有一大半出自河南。
(二)炎帝族与姓氏
炎帝是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领,因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故姓姜;因以火德王,又以火名官,故称炎帝;相传他教民耕种,又曾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病,故又号神农氏。他原居姜水流域,后发展到中原地区,《竹书纪年》说他曾居陈,“陈”即今河南淮阳。他的子孙大部分在河南境内定居,使姜姓失而复得,又衍生出其他一些姓氏。在河南境内的炎帝后裔,主要有方氏、雷氏、吕氏、许氏、文氏、申氏。炎帝后裔还有在山东北部的齐氏,但其始祖吕尚是南阳吕国的子孙。
(三)东夷族与姓氏
“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东夷族分为太昊族与少昊族。
⑴太昊族与姓氏:太昊,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也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太昊族以龙为图腾,曾以龙为官名,其后裔姓氏有任、郝及白姓的一支等。
⑵少昊族与姓氏:少昊,号金天氏,也是古代东夷族首领,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与太昊是继承关系,少昊部落是从太昊部落分出来的,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但其后代却分布在全国许多地方。少昊后裔有两个重要人物,即皋陶和伯益。皋陶是少昊的曾孙,也是东夷族的首领。当今第一大姓李及廖姓的一支,都是他的后裔。伯益是皋陶之子,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他是古代嬴姓各族的共同祖先,后裔相当繁盛,在当今120大姓中,赵、黄、徐、马、谭、江等姓都是他的后代。
三、河南是姓氏发展时期夏、商两代的国都所在地
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夏朝从开始到桀灭亡,共传14世、17王,历时400多年,其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的黄河、洛河流域。夏禹建都之阳城,即今登封告城镇;后迁阳翟,即今禹州。禹之子启的都城也在禹州,此后,太康居斟寻(今巩义西南),相都帝丘(今濮阳),少康都阳翟,杼居原(今济源西北),后迁老丘(今开封东),胤甲居西河(今安阳东南),孔甲及其子皋均居今偃师,桀都斟寻。除了《史记》所列“用国为姓”者外,夏朝在河南境内还有不少诸侯国,于夏朝末年被商汤所灭,都演变为姓氏。
商朝自汤至盘庚,曾5次迁都:仲丁由亳迁嚣(即隞,今河南郑州),河亶甲由嚣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即耿,在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此后未再徙都,这说明商朝的统治中心基本上都在河南。商代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奴隶社会,国家机器日益扩大和加强,特别是盘庚迁殷后,达到了奴隶制的兴盛时期,国家机器也空前强大。商代的大奴隶贵族约20多支,有王、诸侯、“多生(姓)”、“多子”等,总称为“百姓”。这说明那时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姓氏,而广大群众,尤其是奴隶,是没有姓氏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来源增多,姓氏也得到了发展。商朝的国家形式,是以王族为主体,联结着许多旁系、支系的贵族大家族所构成的统治网,到商朝后期,形成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商王有直接统治区,还分封一批诸侯于商的周围;在诸侯的封地之间,以及诸侯封地的外围,还存在着许多方国部落。这些诸侯国、方国,后来有许多都演变为姓氏。再就是商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复杂的官僚机构,设置了许多官员,因而有以官为氏者,如理氏便出自“大理”(掌刑法的官)一官。此外,还有以祖字为氏和以技艺为氏的。
四、河南在姓氏普及时期的周朝占有重要位置
周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产生姓氏最多的朝代。西周是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立国初期实行的贵族内部层层分封的大封建,为后来的姓氏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开始出现,大多数诸侯国被强国所吞并,演变成姓氏,因而使中华姓氏空前大发展。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逐渐合而为一,同时无论贵与贱,人们都有了姓氏,不再是“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因而姓氏基本上普及,并相对定型,此后没有更大的发展。
西周虽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但在建国初期便营建了洛邑,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阳便成了东周的统治中心。据初步考证,从周初到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分布于今河南境内的,有周朝同姓(姬姓)国20多个,异姓国40多个,合计60多个,约占诸侯国总数140多个的二分之一弱。这些大小诸侯国基本上都演变成为姓氏,同时,诸侯的子孙以采邑名、官职名等为氏,又形成一大批姓氏。由此可见,河南是在姓与氏发生重大变革,姓氏空前大发展、基本普及和相对定型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地区。
五、河南有得天独厚的产生姓氏的优越条件
古代的“得姓受氏”,与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及政治、经济状况等条件有密切关系,而河南在这些方面则独具优势。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位居中原腹地,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适宜于农、林、牧、副业发展,古代的手工业发达,又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因此,人口密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夏朝建立至民国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因而使河南成为古都最多的地区。中国有七大古都,河南就占3个,即洛阳、开封、安阳。河南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正是河南成为中华姓氏主要发源地的先决条件,因为:
一历史悠久,产生的姓氏必多。中华姓氏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有人称河南“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缩影,是一座浩瀚的中国古文化博物馆”。从这种意义上说,河南的历史包含着中华姓氏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正是由于河南历史与中华姓氏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所以才孕育出了众多的姓氏。
二人口密集,得姓受氏者必众。具体地说,人口密集,职业部类必繁,居住地必广,因而以各种技艺为姓氏的、以居住地为姓氏的以及以其他方式得姓者必多。
三建都频繁,得姓的机会必广。首先,建都多标志着历史上出现的国家多,因而以国为氏者就多。其次,国都是国王居住之地、文武百官云集之所,是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应时因势兴起的新姓氏就特别多,诸如国王赐姓,一些生有爵、死有谥的王公大臣的后代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谥为氏、以字为氏,等等。在源于河南的姓氏中,与都城有关者相当多,真可谓不胜枚举。
六、河南是北魏鲜卑族政权入主中原改姓的基地
黄河两岸的中原,原本是汉族长期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西晋末年大战乱的推动,从“八王之乱”开始,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地区流亡,而居住在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则大量内迁,至北朝时期达到高潮,历时长达三个世纪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各族人民相互影响,总的发展趋势是与汉族融化成一体,从而形成了黄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其中,大规模地迁入今河南境内,施行与汉族同化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北魏。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的政权,统一北方后,为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率领贵族、文武百官及鲜卑兵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接着,进行汉化改革,实行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汉服代替鲜卑族服装,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令鲜卑人改姓并自称河南洛阳人等等。改姓数量,一说有300多,仅见于《魏书·官氏志》单独列出的,即有114个,其中被列入当今120大姓的就有25个。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构成了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使河南成为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源于河南诸姓的先民们,植根于中原沃土,为故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至今几乎遍布全世界。
--------------------------------------
来源: 河南商报
祖根圣地海内外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
在海外,尤其是中国台湾,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和“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的说法,占闽粤台绝大多数人口的八大姓氏陈、林、黄、郑、李、许、蔡、张,发源地均在河南。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河南有三个地点是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魂牵梦萦的寻根圣地:一是洛阳的洛阳桥;二是信阳市固始县;三是开封的宋都珠玑巷。
以超过1亿人口的客家人为例,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称自己是“河洛郎”。而洛阳的洛阳桥,正是客家人普遍认同的最初迁出之地的标志。
固始是中原姓氏一个重要的迁出地,在东南沿海和台湾等省许多华人的族谱上都写有“光州固始”的字样。
据记载,固始人第一次南迁始于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率兵赴福建地区平乱,随后将士80余姓落籍闽地。第二次南迁始于公元885年,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乡民随农民义军入闽,所率将士50余姓也在闽地落户。1953年台湾官方的户籍统计,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先民来自固始。固始成为东南人民眼中的“大槐树”。
珠玑巷位于广东南雄市,是粤港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南雄珠玑巷得名于开封珠玑巷,因南宋时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恋故土而得名。今天,这些移居南雄的中原人士的子孙已经遍布粤港,从广东地方志和许多姓氏族谱中可以追寻到其祖先出自宋都开封。
从唐山过台湾说起
唐山过台湾,是指历史上由祖国大陆向台湾岛的移民活动。清代《台湾志略》记载:“台湾人称内地为唐山,内地人曰唐人。”由此可见,“唐山”就是台湾人对祖国大陆的称呼。在台湾省,“唐山过台湾”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一句话,直到现在,很多台湾人仍把回大陆叫“回唐山”。一些年纪稍长的台湾人,每跟子孙闲话家常、提到祖辈到台湾开基创业的事情时,最后总忘不了说一句:“我们的祖先是从唐山来的。”在台湾移民后代中,还保留着大陆上传统的“念祖”和遥祭祖先的习俗,这种祭祖活动通常选择在清明或中秋节前后进行,届时汇聚同宗同族人一起在宗祠里举行。所祭列祖列宗包括“开台祖”和“唐山祖”。“开台祖”是指本宗最早到台湾的开基始祖;“唐山祖”是本姓在祖国大陆的祖先,可以是迁居于某地的始祖,也可以指该姓氏的肇姓始祖。
那么,为什么台湾人称大陆为“唐山”、称内地人为“唐人”、称祖先为“唐山祖”呢?这与历史上由中原地区向福建的人口大迁徙有关。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台湾人大多数来自福建,而福建人又多数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裔。1953年,台湾进行过一次户籍调查统计,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姓氏中,有63姓的族谱材料上记载了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县。这63姓共计67万多户,占台湾总户数的80.9%。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历来为中原经淮河南下扬州的主要水路通道。东汉以后,由于中原地区天灾连年,社会动荡,人口不断外迁,他们迁徙的主要方向是江南。西晋永嘉年间,皇室内讧,爆发“八王之乱”,导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武装集团大量进入中原,为避兵乱和免受异族统治,中原汉人大量随晋室南渡,入居江南。当时,地处江淮流域的固始县一带,是中原流民汇聚和南下的重要通道之一。后来,这些南下的移民中有一部分又辗转向东南远徙,最后进入闽中,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其实,晋代迁入福建的中原人远不止这八大士族,据当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还有张、刘、杨、梁、钟、温等众多姓氏。此后不断有中原人士南迁,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两次,一次是唐朝初期,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率领固始子弟兵南下平“山民之乱”,开辟漳州。随陈政父子入闽的将士及其所带眷属近万人,大部分落籍福建漳州。据后人考证,这次入闽将士及家眷的姓氏有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翟、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等84姓(见新编《固始县志》)。第二次在唐末五代时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聚众响应黄巢起义,率领数万人渡江南下,后在福建建立了闽国。《台湾省通志》记载:唐末五代随二王入闽的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寥、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等共27姓,以固始人居多。由于这两次移民都发生在唐代,对当时地处边远的闽地而言,“唐人”自然也就成为中原人的称谓。后来台湾人称大陆为“唐人”、称大陆为“唐山”,就是这种历史称谓的延续。“唐人”也是海外对中国人的泛称。我国历史上的唐王朝,是一个非常繁荣强盛和极为开放的王朝,与周边各国的文化、商贸交往活动十分频繁,当时很多国家都仰慕大唐文化,派人来中国学习和进行贸易活动,并把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盛唐文化带回到自己的国家,大唐文明因此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久远的影响。盛唐时,中国也有很多人到国外经商,由于各种原因而留居在当地。唐朝移居海外的汉人,大多自称唐人,而称中国为“唐”。
台湾汉族的姓氏源头均在祖国大陆
台湾省人口现有2300余万,汉族约占98%,其中80%是闽南人,20%是客家人。目前台湾使用的姓氏约有2000余种,人口最多的十大姓为陈、林、张、王、黄、李、吴、蔡、刘、杨(据1989年统计资料)。台湾十个大姓人口众多,合计约占全台总人口的50%以上。此外,许、郑、谢、郭、赖、曾、洪、邱(丘)、周、叶、廖、徐、庄、苏、江、何、萧、罗、吕、高、彭、朱、詹、胡、简、沈、施、柯、卢、余、翁、潘、游、魏、颜、梁、赵、范、方、孙、钟、戴、杜、连、宋、邓、曹、侯、温、傅、蓝、姜、冯、白、涂、蒋、姚、卓、唐、石、汤、马、巫、汪、纪、董、田、欧、康、邹、尤、古、薛、严、程、龚、丁、童、黎、金、韩、钱、夏、袁、倪、阮、柳、毛、骆、邵等90姓也人口众多,与上述十大姓合称为“台湾一百大姓”。
台湾汉族各姓氏的祖根都在中国大陆,他们的祖先绝大多数早先居于中原地区,几经迁徙最后再由福建入居台湾。例如陈姓的“根”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林姓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淇县、卫辉市一带;张姓的发源地在河南濮阳和山西太原;王姓发祥地主要在河南洛阳及山西太原一带;黄姓发源于河南省潢川县,该地现有古黄国故城遗址;李姓发源于河南省鹿邑县,这里是李氏祖先李耳(老子)的故乡;吴姓发源于江苏苏州市;蔡姓发源于河南省上蔡县;刘姓发源于河南的鲁山县(祁姓刘)和偃师市(姬姓刘);杨姓发源于山西省洪洞县,弘农杨氏发祥于陕西华阴和河南灵宝一带。
总之,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姓氏都是从祖国大陆带过去的,海峡两岸人民历来就有割不断的血脉渊源关系。正因为如此,在近年来风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寻根活动中,台湾同胞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和干扰,不断组团来大陆寻根谒祖,典祭先贤,表现出对祖地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向往之情。
历代大陆向台湾移民情况简述
台湾与福建仅隔一泓海水,自古以来海峡两岸人民就有着频繁的交往和联系。早在公元230年,东吴大将卫温、诸葛直曾率甲士万人航抵台湾;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台湾“慰抚”当地居民。唐代,大陆人民开始移居台湾。到了宋代,宋王朝正式设官建制,管辖台湾。明代虽一度被侵略者窃据,但最终又被收回祖国怀抱。宋元以后,随着东南沿海海上贸易的发展,闽南人移居澎湖者日渐增多,到元朝末年,已有相当数量的闽人定居台湾、澎湖列岛。明、清时期,由闽、粤向台湾岛的移民不绝于道,并多次形成移民高潮。这一时期大陆人移居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从军、垦殖、经商等。如明朝后期,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等率部抵台,在台北北港设寨屯田,并不断招募漳州、泉州、兴化沿海人民到台北拓荒垦殖。崇祯年间,福建大旱,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募沿海灾民入台垦殖,每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当时有数万灾民来到台湾,开始了对台湾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
1662年,郑成功为了建立反清复明基地,率领将士2.5万人,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儿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营建反清基地。郑氏在台期间,采取各种措施招徕大陆沿海百姓入台开荒,鼓励民间私垦。这一时期漳州、泉州、兴化一带赴台百姓达15万人之多,为台湾宝岛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此后,由大陆渡海入台垦殖的百姓不绝于道,到了康熙中叶,清廷放宽海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成群结队前往台湾垦荒,先后达几十万人,形成了又一次由大陆向台湾移民的高潮。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居民已达200余万。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的将士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原移民的后裔。如郑成功的祖先就是唐末五代时“从王潮自光州固始入闽”的。由大陆向台湾最后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国民党军退守台湾时,约有200多万人随往台湾岛,这些人除了来自福建、广东外,还有来自全国其他省区的。
近年台胞来大陆寻根活动情况
台湾同胞历来都很重视同宗、同乡关系,一直保持着我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习俗。当中国大陆移民最早来到台湾时,往往是同乡同族人结伴而行,聚族而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台移民逐渐增加,各姓氏家族发展扩大,人口增多,来自大陆的新老移民们为联络同姓同宗之间的情谊,纷纷仿照自己祖地的习俗,续修家谱、盖祠堂,形成各自的家族组织,以后又陆续成立了各种姓氏宗亲会、宗亲总会等,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姓氏联谊团体。据1979年台湾《新生报》统计,截止当年,在台湾登记的各种姓氏宗亲会达222个。如今,这些宗亲会成员已成为台湾民间与大陆开展文化交流的骨干力量。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大陆社会环境逐渐宽松,台湾同胞回大陆寻根者络绎不绝,寻根热潮不断掀起,台湾各姓氏宗亲会活动频繁。1978年10月,台湾图书馆举办了《根——台湾的过去和现在》特别展览,展出了中华民族开拓台湾200年的历史资料,证明台湾和大陆的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历史渊源。同年,“台湾史迹源流研究会”召开年会,对台湾的根源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人员指出:台湾是“枝”,中国大陆是“木”,台湾的“根”扎在大陆,与大陆有着深厚的地缘、血缘关系,台湾世居同胞以及文化、生活,无一不来自大陆。
1979年6月,台湾《中国时报》发表题为《乡土、血统、根》的文章,指出:“台湾是我们直接的根,而这根又嵌在更大的根里,那便是中国。”不久,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五百年前是一家》历史丛书,从不同角度考证了绝大多数台湾人的祖先是明清两代飘洋过海到台湾定居的闽南人和客家人。此后,台湾新闻界、史学界、文化出版界以及文人学者都纷纷以“根”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台湾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宗教、姓氏等方面,考证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脉渊源。台湾台中市还成立了“台湾各姓氏渊源研究会”,多年来一直收集整理族谱文献,致力于研究台湾姓氏与祖国大陆的源流关系。自此,一股股长久埋藏于台胞心底的思乡情结悄然迸发,回归祖国大陆寻根的愿望勃然兴起。
游子思归,人同此心。寻根谒祖、归乡探亲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自从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允许公民赴大陆探亲以来,台湾回大陆寻根探亲的人急剧增多:1988年为45万人次,1990年达90万人次,1992年近150万人次。台湾各姓宗亲会也抓住时机,纷纷组团来大陆寻根谒祖。他们最初是到福建、广东沿海一带访祖认亲,后来不再满足于沿海家乡,进而深入到祖国内地寻根,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台湾同胞寻根觅祖的足迹。
河南省所在的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华夏姓氏的主要发祥地。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华古今22000多个姓氏中,源于河南的约占40%以上;在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300大姓中,有150多个姓氏起源于河南。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华人和台、港、澳同胞相继到河南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其中台胞来寻根的人数和次数最多,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11月以来,到河南的台湾同胞近130万人次,其中有26.7万人次是来寻根祭祖的。1989年至1995年,到河南洛阳王城公园拜谒“根在河洛”碑的团体有120多个,人数达2万人次。
从台湾同胞不断到祖国大陆的寻根活动不难看出,中华姓氏有着何等的凝聚力!它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而是中华民族血缘相继的标记,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桥梁。海峡两岸人民拥有共同的姓氏,充分说明了台湾同胞和祖国大陆人民是同文同种同根,血浓于水,两岸人民历来有着割不断的亲情关系。
(作者单位: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
摘自:《寻根》2005
中国姓氏文化与姓氏寻根
形形色色的姓氏寻根追宗,全不能避开河南。因为《新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能在河南找到发源地,而且有48个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就在河南。河南处于河洛一带,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是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这片土地孕育了母系氏族社会最繁荣的代表——仰韶文化,曾经是“人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和帝喾的活动区域,还是夏和商的国都所在地、政治与文化中心,“八大古都河南居半”,无论如何,炎黄子孙的祖先曾经深情地眷念这片土地是毋庸置疑的,河南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都与姓氏的开端、发展息息相关。正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催生了这个“大姓的故乡“。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
关于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姓氏是区分人类血缘与族群关系的文化符号,一个个的姓氏把一个个不同的家族群体区分开来。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姓氏都与生俱来,并将终生相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见到同姓之人,即刻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姓氏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系着同一姓氏的人们。在中国人看来,姓氏是祖宗所赐,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宗和自己。因此,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就是凝聚一个族人的最重要力量。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以上溯到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氏也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原地区又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根地,这些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海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的热潮,也促进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
  &&&&&&&&&&&&&&&&&&&&&&&&&&&&&&&&&&&&&&&&&&
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中华大姓除了个别例外,大都发源于河南;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出自河南。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
  袁义达(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从人祖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别婚姻”算起,姓氏发展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据《路史》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大约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为中心的黄淮区域,被尊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统一了九大部落,奉“龙”为华夏图腾。但让伏羲颇伤脑筋的是,当时部落男女的交媾生育十分混乱,往往“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爱,不知其礼”。为了制止乱伦、乱婚等愚昧现象,伏羲开始实践“制嫁娶,正姓氏”。他首先自定为“风”姓。接着,又为当时尚存的母系家族定姓,如:姒、姜、姚、妫、姬等,这些皆带“女”字的姓意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而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他为庶民百姓定氏时使用了灵活、简便的办法。有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为氏的,如石、邱、高、沙、江、洪、谷等;有以驯养的动物为氏的,如牛氏、马氏等;有以周围常见的植物为氏的,如杨、叶、柳、花等,有以方位为氏的,如左氏、南氏等;有以天象变化为氏的,如雷氏、阴氏等;还有的以生活用品为氏的,如柴氏等。
  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博士):中华民族的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由少到多,不断分衍,迄今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共有两万多个,得名的方式各种各样,无所不有,其发展演变可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姓的产生。中华姓氏产生于伏羲、女娲时代的母系社会,是伏羲为了避免近亲交媾给后代带来危害,将族人按血缘关系区分为不同的集团,这些不同的血缘集团就是姓族或姓。周代“同姓不婚”制度就渊源于此。
  第二阶段是氏的出现及其演变。氏大约出现于从炎、黄二帝时期开始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组织以男性为中心,原来的姓族分裂衍化出若干男性为主导的氏族,氏族显示着家族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标志着贵贱和等级的差别。舜时的“赐姓命氏”,是大规模赐姓命氏的渊源。
  第三阶段是中华姓氏普及和定型。周初实行周朝贵族内部的层层分封制,共建立71个诸侯国,还分封了不少有功的异姓贵族,至春秋时发展为140个国家,这些诸侯多以封国为氏,封国以下层层递封,有更多的人以封邑为姓,以官职为姓,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姓氏制度。中华姓氏在这一时期得到普及和定型。
  第四阶段姓氏混一。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等级制度被破坏,姓氏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意义姓氏的产生。
第五阶段是少数民族的融合。秦汉以后,少数民族不断入侵和入主中原,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先进性、强固性和包容性,将它们一一融合,中华姓氏也不例外。
  谢钧祥(著名姓氏文化专家):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即李(鹿邑)、张(濮阳)、陈(淮阳)、黄(潢川)、周(汝南、汝州、洛阳)、(淇县、洛阳)、何(信阳、洛阳)、宋(商丘)、郑(新郑、开封)、谢(唐河、南阳)、冯(新郑、荥阳)、于(沁阳)、袁(洛阳、巩义)、邓(邓州)、许(登封、许昌、鲁山)、傅(安阳)、苏(温县)、蒋(淮滨)、叶(叶县)、阎(洛阳、荥阳)、潘(固始、洛阳)、戴(商丘、民权)、夏(巩义、淮阳)、范(范县)、方(禹州、洛阳)、石(淇县、洛阳)、姚(范县)、廖(唐河、固始)、孔(新郑、商丘)、康(禹州)、江(正阳)、史(新郑)、邵(汝南、安阳)、段(辉县)、雷(禹州)、汤(商丘)、尹(宜阳、安阳)、武(巩义、安阳、商丘)、赖(息县)、樊(安阳、淇县、济源)、兰(新郑、洛阳)、殷(安阳、许昌)、陶(安阳、淇县)、翟(鲁山、宝丰、叶县)、安(洛阳)、倪(新郑)、严(洛阳)、牛(商丘)、温(温县、洛阳)、芦(洛阳)、俞(新郑)、葛(长葛、宁陵、洛阳);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即王(卫辉、洛阳)、刘(鲁山、偃师、洛阳)、赵(巩义)、吴(濮阳)、徐(安阳、淇县)、孙(濮阳、淮阳)、胡(淮阳、郾城、洛阳)、朱(洛阳)、高(新郑、洛阳)、郭(登封、陕县)、罗(洛阳)、梁(洛阳)、韩(新郑、洛阳)、唐(方城)、董(临颍)、萧(安阳、淇县)、程(洛阳)、沈(平舆、沈丘)、吕(南阳、新蔡、洛阳)、卢(洛阳)、蔡(上蔡、新蔡)、魏(开封、邓州)、丁(开封)、薛(洛阳)、杜(新郑、洛阳)、鍾(洛阳、长葛)、姜(南阳)、熊(新郑)、陆(嵩县、洛阳)、白(息县)、毛(宜阳)、邱(淮阳、洛阳)、秦(范县)、顾(范县)、侯(辉县、洛阳)、孟(濮阳)、龙(新郑、临颍、鲁山)、黎(洛阳)、常(新郑)、贺(洛阳)、龚(新郑、辉县)、文(鲁山、濮阳)、施(安阳、淇县)、洪(辉县)、季(开封);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8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52%。在占汉族人口98.24%的30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97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115个,二者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212个,占300大姓的7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4.9%。概言之,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如果进一步把中华姓氏史与河南历史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发展,还是普及、定型,无不与河南息息相关,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六点:
  河南是姓氏肇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在姓起源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河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会,中原地区(主要是今河南)氏族林立,这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薮。
  河南是华人祖先炎黄二帝和太昊的活动中心。从血缘关系上说,当今120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与少昊。其中,属于族的有86姓,占120姓的72%;属于族的有6姓,占5%;属于东夷族的有8姓,占7%;兼属黄帝族与炎帝族的有11姓,占9%;兼属黄帝族与东夷族的有9姓,占7%。河南长期是这三族活动的中心,因此,其姓氏也多数是在河南境内形成的。
  河南是姓氏发展时期夏、商两代的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
  河南在姓氏普及时期的周朝占有重要位置。周朝是我国产生姓氏最多的朝代,姓氏基本上普及,并相对定型,此后没有更大的发展。而河南是在这一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地区。
  河南有得天独厚的产生姓氏的优越条件。河南历史悠久,产生的姓氏必多,人口密集,得姓受氏者必众;建都频繁,得姓的机会必广。
河南是北魏鲜卑族政权入主中原改姓的基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令鲜卑人改姓,仅见于《魏书·官氏志》单独列出的,即有114个。
许顺湛(著名考古学家、河南博物院研究员):炎帝族后代曾占据15个属地,有107个氏;黄帝族后代占据101个属地,有510个氏;舜族后代占据7个属地,有61个氏;禹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33个氏;契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124个氏。总共属地147个,835个氏。835个氏到后来都演化为华夏族的姓,现在汉族人的姓氏都来源于此,是为炎黄子孙。作为炎黄子孙祖源的这147个属地、835个氏,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
  &&&&&&&&&&&&&&&&&&&&&&&&&&&&&&&&&&&&&&&&&&&&
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厚德载物、报本返始、依恋本源、尊祖敬宗的传统,这种品性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体现,根文化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品性,是中原历史文化的特质。
谢钧祥:姓氏,本是姓与氏的合称,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研究中华民族的姓氏,继承祖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帮助海内外华人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而且对加强海内外华人的联系与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速经济建设等方面,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袁义达: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体现了人类自然进化的规律。中国人姓氏形成的血缘链如同大江河流,永不中断,牢牢联系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每一寸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子孙。中国人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脉,世代相传,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生存。中国人姓氏的血缘链、遗传本质和传统文化理念最终形成了一股坚韧的、能够一脉相承、绵延连续的民族凝聚力,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
王大有(文化人类学家):证明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千古长城、秦砖汉瓦、敦煌壁藏、典籍文献等无以计数的实体文物与载体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有具体生动的体现,这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中华姓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广,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文献学、遗传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发展与变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姓氏文化所未有的鲜明特色。姓氏文化对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乃至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推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李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姓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几乎所有家族的家训中都包括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的内容,主张“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父不慈,则子不孝”、“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在宗族内部,强调“相爱相敬”、“平则同安乐、患难则共扶持”;在邻里关系上,强调“傍金傍银,不若傍个好乡邻”、“患难扶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研究姓氏文化,发掘其中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剑(周口师范学院教授):弘扬姓氏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共同建构的一种民族向心力,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区别。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样:“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个广泛的概念下,所包含的主要是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共同习俗与血缘上的认同和延续等因素。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和弘扬姓氏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动力,更好地把握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保障,并利用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祖国建设和民族发展。
  郑强胜(寻根杂志社副主编):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认同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而姓氏文化的很多内容包含在传统文化里面。姓氏文化除了血缘认同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认同,一个姓氏、一个家族在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如家谱、家规、家训等,这是维系一个家族、一个姓氏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家族的根本所在。我们研究姓氏、研究家族史,不仅仅要了解姓氏的起源、演变、发展,而且还要深入挖掘家族史的主要内涵,了解家族文化,使家族文化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姓氏文化在今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不仅仅要追姓氏根,还要追文化的根,港澳台地区、全球华人,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山同水,正是这些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血脉、共同的土地,才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这是民族强盛、国家统一的根本。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词啦啦啦啦啦啦想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