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 关于历史的越南东涛鸡 历史内战。50分。

越南的内战(上世纪60年代)具体起于何时_百度知道
越南的内战(上世纪60年代)具体起于何时
南的内战(上世纪60年代)具体起于何时?战争中的主要过程是怎样的?中国参与了吗?原因是什么?美国是怎样参战的?结束后对越南有什么样的影响
到了年底,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几乎无法发挥功效。同时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北越最终将被迫认输,南越军队的腐败及对平民的残暴使该政策基本上毫无进展。北越越共游击队对多处美军基地进行了报复性攻击;同时,使北越能顺利的接收他们提供的军资而武装起军队。正当美军数目不断增加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帮助吴庭艳政府,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因此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苏联恢复核试验,在精心准备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军进攻,北越武装司令武元甲依然将他手下的部队以惊人的速度派往南方,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马多克斯号与Turner Joy号往北航行时。为了阻止北越对越共游击队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同年,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西柏林被东德封锁?。在尼克松执政时期。例如,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在空中支援并一场大规模炮击下。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于是爆发美军及北越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7月24日?c),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对于轰炸目标的选择与交战规则有非常多的限制,进行电子战支持。(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美国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的三个营和北越第66团在德浪河谷相遇,是奠边府战役的精锐之师,南越海军对北越沿岸海军基地进行袭击,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攻占了全越南,已有多达四十二万九千名美军士兵驻守在越南,简称越战。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赫鲁晓夫的恫吓行动步步升级,成功获得大规模增兵的美军驻越最高司令官威斯特摩兰(Westmoreland)将军发动了一系列“搜寻并摧毁(search and destroy)”的行动,北越军队则执行武元甲的消耗战略,美国空军随即发动第一次报复性打击,“中苏论战”爆发,北越由胡志明统治,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共产主义的决心,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但战术上的胜利无助于改变美国的困境,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希望加强对已控制住的乡下地带的统治及治安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同时,共产主义将会获胜,8月。这事实上给予了总统约翰逊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美国海军也派出舰艇协助,作为减轻两超级强权间直接核战争威胁的一种方式。就这样。1961年6月。)最后。在冷战的环境中。3月8日;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背景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五角大厦要求提升美军数目至四十万人以便执行计划中的大规模扫荡行动,事实上由越共中央委员会控制,在日。东京湾事件是越战的重大分水岭。北越和美国双方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民族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乡村,剩下来的目标因有中苏两国的人员在附近而安全无恙,一架F-4C被射下后。这就是著名的“东京湾事件”(“北部湾事件”)。严峻的形势使肯尼迪认为,以大规模火力消耗敌军人力?。美国国会于8月7日通过“东京湾决议案”,由南越海军炮火予与摧毁,美军在越数目已高达十八万四千人、影响最重大的战争,约翰逊总统将在越美军提升至十二万五千人。1961年5月,一艘在靠近北越领海的中立海域进行此种支援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他相信如以“德浪河谷战役”时那样,但北越将南越分为两段的计划也因此失败,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均势(施莱辛格语),而他个人虽然一开始并不愿意派兵参战。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1954年,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47,无力阻止民族解放战线扩大势力。8月4日,旨在阻止北越对南方的渗透的“轰雷行动”在这种绑手绑脚的指挥下,越共称抗美救国战争(越南语,两艘船随即采取应对措施;印度支那战争,后者被雷达讯号追踪并宣称受到攻击,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偏偏国防部与白宫非常担心伤及中国或是苏联派驻在当地的顾问而引发的正面冲突,但政治上的威权与腐败导致吴庭艳政府民心丧尽,“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同年11月14日星期日早上10时48分。此时。在地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法国撤出越南北部,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军的战斗机在准备起飞也不行,美国开始透过南越军队和一些美军来进行和平化政策。日内瓦会议(1954年)规定,美国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面。1960年。北越军和南越共军最终打败了南越政府军队。因此?u N,美军在未经批准下无法攻击北越的军用机场,激战至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撤离战场:Chi,避免再度被越共渗透。农业社会的北越的工业大多已地下化?ng M,以平手收场;约翰逊批准了轰雷行动(滚雷行动)?n Tranh Ch。肯尼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柏林墙”在一夜间修成,挑起沿岸设施使用雷达从而暴露位置,不久后美国在越战中的参与程度依旧无可避免的不断攀升。因此。3天激战后? C,改而采取游击战的战术。美国政府宣称北越攻击了位于公海上的美国军舰。步入战争1959年。有人认为,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冲突最好遵循朝鲜模式。1965年二月,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而这些限制往往与美国追求的战术或是战略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因而都积极支持北越对南方进攻,美军阵亡234人,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并且坚信无限制的消耗战最终会迫使美国人撤出越南,每日的轰炸目标的选择由国防部和白宫来规划。”这时候中南半岛的冲突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热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使他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进入南方集结,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五千五百名士兵发动了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规模陆战,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顶着空袭;翌日第101空降师的四千人员进入越南,成为第一批进入战区的美军战斗人员,只局限在通过代理方使用常规武器,授权总统以他的判断动用包含武力在内的一切行为来应付此事件。北越已做好准备承受巨大的伤亡。11月27日?,北越阵亡1037人。日?,北越正规军有2000人驻守,将土地分发给农民。逐步升级南越政府军面对被俗称为“越共游击队”的民族解放阵线节节败退,并做出了强硬反应,标志着北越正规军(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公开进攻,9月。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美军成功摧毁越共在Van Tuong的基地,即靠近北越军事基地,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整团的北越正规军分散进入胡志明小道。空中作战也同样的大规模提升,但并未提及他们的任务。特别是柏林。1955年。北越325师进入南越领土集结,它由反吴庭艳政府的各派组成,前线指挥官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加以修改,因为不能攻击苏联与中国的船只或运输部队?。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战开始的标志,也是该国至今战败的战争(虽然美国政府自称是“光荣的撤退”)。这样看来,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然而美国对北越的所有轰炸行动与目标都由华盛顿进行严密的控制。赫鲁晓夫肆意欺凌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此时不论是威斯特摩兰将军或华盛顿的政治人物都不断表示美军正在取得胜利。到了1966年八月,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美军在Pleiku的基地遭到攻击,并在附近的航母支援下击沉其中一艘。美国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在南越行个人独断独行的威权统治,如果全国选举举行,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这两场战役使北越从此决定避免与美军进行正面冲突。然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1964年8月初,美国在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后,不但扩大了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而且加紧了对中国西南、中南地区上空的侵扰活动。为捍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保卫西南、中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中国空军对陆军的美国飞机给予坚决有力打击。同时根据越南政府的要求,中国空军派防空部队出国,同越南人民军并肩作战,重点参加保卫越南北方的交通干线。
从1964年至1969年,美国空军入侵中国领土的飞机主要是无人驾驶侦察机和战术战斗机。中国空军在武器装备性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群策群力,采取先进战术,技术,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特性,变被动为主动,给了美国侵略者有力的打击。
美国空军以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始于1964年8月29日。当时美国...
这时,为了吸引北越军队进行正面战斗并阻止物资不断透过胡志明小道进入南越,美军决定投入大量部队进入溪山基地。依照计划,这将迫使北越部队发动一场类似十年前,越南部队击败法国军队的奠边府战役的攻击。当双方都大举加强自己的阵地后,不断的炮击使战场变的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壕沟战争;于是美国开始动用庞大的空中火力,北越军队在攻势被击退三次后,决定开始撤离战区。此战役中,美国强大的后勤力、直升机、空中力量等,已数百的伤亡消灭了数倍的敌军。然而事实上,这似乎是北越为了使美国分心的结果;因为美军高层注意力几乎都在溪山,以致于对接下来的春节攻势几乎完全没有准备。
1968年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
内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四项都是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热战”。材料二 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三 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请回答:(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结合材料二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对世界的前景持何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加强合作与交流是解决国际国内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全球公益活动,有80个国家的4000座城市,超过10亿人在日晚8时30分——9时30分熄灯一小时。
&& (1)下列国家中,最早停电一小时,享受这一美丽的“黑暗时刻”的是
A.印度尼西亚&&&&&&&&&&&&&&&&&&&&&&&&&&&&&& B.英国
C.中国&&&&&&&&&&&&&&&&&&&&&&&&&&&&&&&&&&&&&&&&& D.新西兰
&& (2)简述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地理意义?
材料二& 生态足迹是将一个地区人们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转换成提供这些资源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有效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地区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生态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
单位:公顷/人
有效生态承载力
&& (3)比较中国和美国的生态赤字差异,试说明美国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简要评价。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长时期处于波动状态之中,并逐渐朝着相互依存的方向发展。
美国的冲击
中国的反应
威尔逊总统宣布十四点原则
中国人普遍欢迎。陈独秀赞扬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一第一个好人”,是“讲公理不讲强权”
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压制日本
中国借用美国的力量收回山东权利,但承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中国人对美国是有好感的
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宣布下令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
周恩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行为是对中国领土的侵略
美国介入并侵略越南
毛泽东连续发表《支持美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种族歧视的正义斗争》、《反对美国——吴庭艳集团侵略越南南方和屠杀越南南方人民的声明》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国积极与美国谈判
尼克松访华
中国积极促进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摘编自李扬帆《走出晚清》
&& (4)哪些历史现象促使威尔逊于1918年提出“十四点原则”?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压制日本对当时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5)1950——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材料四& 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指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中国政府主张:第一,要首先办好各国自己的事情,不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搞以邻为壑;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该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 (6)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强合作”的认识。
材料五& 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历经坎坷,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成为滚滚潮流。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 (7)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过程。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自由的百科全书》
材料三&& 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 &&&&&&
柏林墙倒塌
材料四&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1)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 (2)据材料四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主要因素。
&&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的影响。
科目:高中历史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共同点是(&&& )A.“冷战”格局下的局部“热战”& B.美苏争霸在亚洲的反映C.中国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D.战争的结局是延续国家分裂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国民党残军为何被越南软禁三年之久
内战末期,国民党残军拟通过西南邻国撤往台湾。其中,“假道入越,转回台湾”的残军命运坎坷,被软禁了三年半之久。
越南殖民当局为何要软禁国民党残军?
国民党残军滞留越南始末
国民党高层要求大陆残军“假道入越,转回台湾”
1949年10月之后,国共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在湖南、广西、云南兵败后,有成建制部队三万多官兵退入法殖越南。
这批国军共有六批,其中一批是华中第一兵团黄杰部,该部隶属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指挥,有一万七千余人。该部本于12月4日决沿桂越边开进云南,突闻百色已为解放军攻取,12月8日,黄杰接到白崇禧的电报:“各部队应力求避战,保存实力,轻装分散,机动出击,化整为零,各自选择适当地区,以安全为第一。”
事实上,撤往越南,是蒋介石的本意。 12月9日,黄杰又接到在台北的陈诚的电报:“弟以贵部如出北海防城,照目前敌情,恐于事实上难以达到,不如并力西进,重行入安南,保有根据地,然后相机行事,留越转台,皆可自卫,未知兄意如何。”
于是黄杰召集军官会商,最终决定“假道入越,转运回台”。
周恩来向越南殖民当局施压,法国担心中国介入越南战事,遂囚困逃越国军
黄杰兵团等于日从隘店入越,解放军约3万追兵跟踪追至,封锁了该关口。当时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向法方施压,指责法国既然对中国内战保持中立,就不应允许国民党军队入境。法驻越官员紧急请示巴黎,12月21日巴黎方面传来指示,并由法国驻越南北专员亚力山里将军(General Marcel Alissandris)转告黄杰,巴黎将以国际公法解除国军武装,并加以软禁,更申明不介入中国内战。
法国采取拘留策略乃根据当时中国时局研判,其因不外有:首先,因法国既不愿意接受留越国军介入越南内战,也不愿意将国军“放虎归山”,增加台湾的军事力量,招致中共不满。其次,以国军为人质逼美军增援法国,并增加物资运送。再次,希望美国发表严正声明,宣示法国在越之必要性与合法性,迫使美对法越战争表明支持法国的立场。另外,也正值中国政权更迭之际,法国亦采取观望态度,对国军问题不知道遣返何处,致使越国军前途问题,只能先拘再决。
法国在越南的殖民当局为留越国民党高级军官准备的营区
法国殖民当局希望与留越国军组成精锐部队,以此遏制“越盟”巩固其殖民利益
时任驻越南法军总司令的塔西尼(Tassigny),对留越国军去留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他希望从中法军队中选拔精锐部队,建立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以遏制“越盟”(Viet-minh,即“越南独立联盟战线”)
故而,殖民当局对留越国军由暂时拘留转成了软禁,宁愿每年花300万美元养着他们,也要扣住不放,并于1950年3月将位于北圻的蒙阳和莱姆法郎两处集中营的中国军民转移到越南南方富国岛集中关押。至此,留越国军就集中于南圻富国岛和中圻金兰湾两处集中营。集中营营房内由中国军人自行管理,法军仅控制岛和港湾的内外交通,不允许中国军人自由离岛、离港。
1951年,富国岛国民党高级军官营区内玩耍的军属子女。
朝战爆发后,美国支持国民党借留越国军反攻大陆,但法国立场摇摆不决
朝战爆发后,美国不断调整其东南亚战略,意图在东南亚的建立战略防线,欲借英、法等国来稳定东南亚局势,即便越南局势恶化,但仍希望英法两国支撑下去遏制“赤化”,故此美国对英法两国忍让,并对其进行军事援助。
朝战与法越战争迫使美国重新检视留越国军的价值,美国多次表示愿意向国军提供武装,建议蒋介石将台湾精锐部队换成美式装备、支领美饷,让国军从东南亚回到中国西南战场以牵制中共。国民党当局遂主张让留越国军“就地武装”,与法军一同参与越战。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密电参谋总长周至柔的电文中即曾指出:因朝战爆发,越盟会适时发动武装行动,美国已经先困于朝鲜战场,急需英、法两国稳定东南亚局势,但是英国陷入缅甸和马来西亚内部乱自身难保,而法国也深陷越南战争。鉴于此,国民党有意趁各大国无暇顾及之际介入东南亚事务,进而谋取反攻大陆的机会。
虽然此时国民党和美国都倾向于将留越国军就地武装,但驻法代办段茂澜在向美驻法大使馆确认后,却指出:国军返台事务应由法国政府自行决断,若强加向法国施压进而导致中共大举入侵,必遭法国不满。法国驻台湾代办会晤台湾负责欧洲对外事务的袁子健时,也无奈表示:留越国军之所有去留未决,乃因为法国政府内部恐共贩子不同意遣返国军。换言之,法国政府内部的立场分歧,是导致留越国军去留长期不决的重要原因。
被安置在富国岛临时营区的国民党残军女眷。
国民党和美国转变立场试图遣送留越国军,又被法国一口回绝
随着朝鲜战争态势的明朗化,美国在东南亚局势问题上所受压力大大减轻,其对留越国军去留立场随之出现转变,从“就地武装”渐渐倾向于“遣送来台”。日,美国驻台湾临时代办蓝钦与台湾负责对外事务的叶公超会谈,蓝钦直言美国驻台湾军事顾问团蔡斯将军欲将留越国军全部遣返,并将赴越与塔西尼将军商讨(此时法国已将留越国军的去留问题全权交给塔西尼负责)。这是美国首度明确留越国军的去向问题,并授意台湾秘密分批派船舰抢运。
同年9月,塔西尼赴美洽谈美国援助问题,驻美大使顾维钧积极向美国国务院游说,希望尽早促成国军返台。塔西尼在访美期间,不断要求美国增加军事援助额度,并希望加速战略物资的运送,更盼望美国发表声明承认法国在越南的合法性。塔西尼在访问期间毫不避讳地说,若遣送留越国军遭致中共入侵,美国必须保证直接援助,在美国愿意作此承诺的前提下,本人亦可随时解除对国军的软禁。显然,塔西尼是要以国军为人质,意图换取更多的美援。美国并没有向塔西尼作出明确承诺,国民党在美国默许下,向法国表示愿意派遣船舰接回这批国军,结果被塔西尼一口回绝。
1953年,黄杰(前排中)率部抵达台湾高雄。
留越国军去留经多次交涉未果,国军绝食抗议要求取消软禁
至此,自49年被迫入越算起,国军已在越南滞留两年有余。但是国民党、美国、法国三方未能达成任何共识,国民党自身对是“就地武装”还是“遣送返台”,也依然没有最终定断。鉴于此,黄杰多次致函国民党高层,严正提出返台是全体官兵的共同愿望,希望当局尽快做出明确决定。 然而,国民党希望以拖代变,依然未有定案。
经历漫长的等待,交涉又不见效果,留越国军官兵上下怨气越积越深。终于,日,黄杰在富国岛与金兰湾发起绝食抗议行动。当天,万余国军齐集阳东机场,驻富国岛法军早有准备,将枪炮锁入军械库,表示任由华方处置,并从岘港、金兰湾派来法舰在富国岛周围监视,法战机低飞示威。午后终于出事。一士兵因仇恨法兰西当局苛待,冲入法军营房夺下卫兵枪支并刺伤该法兵,事发后,法国和国民党双方均冷静处理,未有更大冲突。但绝食运动震动了法越当局,集中营生活条件随之得到部分改善,但留越国军去留问题仍未解决。
1953年,初抵台湾的富国岛国民党军人。
受美方压力,国民党以从缅甸撤军为条件,换取留越国军返台
1952年1月,坚持软禁国军立场的塔西尼将军病故,继任的萨兰将军处事比较灵活,在巴黎管事的法国联邦事务部部长黎都诺对留越国军主张释放运台,只是认为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国际机构出面办理,以避免法国政府决策的前后矛盾。至此,阻扰遣台的最大障碍消失。1953年2月,法方同意第一批遣送5000人回台,其中除病患外,还允许搭载3000名健壮员兵。
法国同意残军去台,与美国的施压有很大关系。当时美国利用已爆发的缅甸撤军案为筹码,希望国民党明确缅甸撤军的原则,并以留越国军来台作为交换。为此,蒋介石同意让李弥部队从缅甸撤军。顾维钧在其回忆录中有涉及与美国远东助理国务卿艾利森会谈细节,他写道:“艾利森亦同时要求蒋中正总统宣示同意自缅甸撤军的建议,艾氏并接着说‘如果中国政府能保证李弥部队从缅甸撤出,这将加强美国地位,同时亦可说服法国同意把在印度支那(越南)的中国军队遣返回国。”3月19日,叶公超急电顾维钧,告知政府接受美国国务院的建议,宣示李弥部队撤出缅甸的原则,而台美双方也顺利建立参谋联席会议协防机制。
多年后,作为事件的核心人物,陈诚在回忆录中写道:“留缅国军之撤退与留越国军的撤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后者的撤退是几经争取才实现的,而前者的撤退,则是在外交压力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陈诚只说对了一半。在整个留越国军遣返事件中,国民党态度暧昧,时而要“就地武装”时而要“遣送返台”。顾维钧在回忆录中透露一个隐微而关键的细节,他说:“1953年5月驻法代办段茂澜回台述职,在返回巴黎途径美国期间曾拜晤我,席间谈论有关软禁印度支那(即越南)的国军问题时,即表示留越国军之所以长时间推移不决,表示惧怕中共反对,并以心腹话悄悄告诉我说,我们(指政府)的军事当局并不热衷遣返该批国军,因为照管这样多的官兵是个沉重负担。”
参考资料:《滞越军民之接运来台()》,黄翔瑜
留越国军迁台事件中国民党、美、法博弈关系图
1953年4月下旬,法国表态同意全部遣返滞留越南的国民党残军,6月28日,3万余名国民党残军抵达高雄,结束了在越南三年半的软禁生活。其间有814人埋骨越南。这些因时局动荡而流离他乡的官兵,他们的自由与生命在这悲剧的时代下被牺牲了。
您认为谁应承担残军滞留越南的主要责任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专题评价:
还可输入140字
:&||&【短史记】第372期:《中国差点在二战中与德国结盟》 值此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短史记》推出抗战特刊,自七七事变至九三胜利日,选取三十个重要的抗战节点进行解读,力求勾沉隐没不彰的史实,再现真实的抗战胜利之路。此为第十一期《苦撑待变》。
:看一下国军抗战期间的战区划分,就不难判断其主力何在了。 || (@wixiaodeyu): 旭彬先生,现今历史教材依然会写蒋在抗日之时将精锐主力调到大西北大西南,我一直没有找到这方面史料,不知道真伪,劳烦先生若有这方面材料告诉我一下。拜谢。&||&【坚忍之《筑路》】
专题搜索: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来信时#改为@) ,010― 出品:
扫描二维码,用微信看今日话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那些事凤凰历史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