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小说白话版》好看么?为什么我读起来有那么几分吃力

我看《三国》_小学议论文_梦幻网络
您的位置:&>>&&>>&&>>&
我看《三国》
一、   前几天,妈妈为我借了一本儿童版《三国演义》,在这几天中,我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渐渐喜欢上了这本书。今天晚上,妈妈正在桌子上做剪报,看着看着,妈妈突然问我:“王卓灿,那本《三国演义》好不好看呀?”我听了,直点头,可想了一会儿,又说:“好看是好看,可是有的地方精彩极了,却把它给省略了,让我读起来要猜,我很不满。比如说那一次关羽杀华雄,它只是把关羽杀华雄的前后简单说一下,从曹操送给他一杯热酒,到他回来时酒还在冒热气,这一点儿也不精彩。而我从文中发现关羽实际上是位又聪明又坚强的人。那次,关羽去赴鲁肃的宴会,而鲁肃又派人在门前埋伏,正想杀关羽,可又怕伤了鲁肃,因为聪明的关羽把鲁肃手挽住了,呵呵,这可让孙权手足无措了。还有那一次,关羽胳膊被箭所伤,华佗为他治病,要割开肉,咔咝咔咝的声音让众将看都不敢看,关羽呢?仍旧吃肉喝酒。可是后来,被曹军杀了,曹操是多么阴险。书中有对关羽的画像,只见关羽满脸红光,长须直飘,绿衣服,太英俊了!妈妈告诉我,他是一位美男子哩!说了这么多,以后再说吧!  
  二、   现在让我继续说吧!今天的话题是一位神机妙算的人物,他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他是一位家、军事家、天文学家。他聪慧超群,深谋远虑,刘备之所以当了“王”,全是他的辅助。比如那一次吧,孙权与周瑜假称把孙权妹妹嫁给刘备,把他骗到南徐软禁起来,再派人去见诸葛亮,要他拿荆州来赎,当然,这是一个陷阱,也被诸葛亮算到了,他给了赵云三个锦囊,里面有三条妙计。于是,周瑜与孙权的计谋又失败了,诸葛亮太聪明了。再说那一次,周瑜十分恨诸葛亮,因为他就像一位神人一样,这样的人来辅助刘备,刘备一定就会成为一国之王,那他不就要落后了吗?周瑜准备把诸葛亮杀死,于是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来。哇!十万枝,这么多,恐怕三天连一万枝箭也造不出,更何况十万枝呢?可是毕竟诸葛亮脑子灵活,加上他观测到那天有大雾。于是,他让人扎了许多草垛,放在船上,让船行到曹军地区,让曹军空发箭,直到雾散了,才命令收船。看看有多少枝吧!哇,密密麻麻十万枝左右,这下,周瑜真要佩服诸葛亮了。可是我们不能认为诸葛亮天生就是神人,这本《三国演义》里,有部分是带有封建神秘色彩的,我们不能把它用在实际中。好了,就说到这儿,明天我们不见不散。  
  三、   今天要说的是刘备,也就是刘玄德。刘备本来非常谦虚,可是后来,慢慢变得十分骄傲,什么话也不听,最后打了败仗,临死前才明白过来,痛悔自己干的那些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其实,刘备当了君主,并不是他的功劳,而是众将的功劳,有几次差点儿被周瑜、孙权、曹操杀害了,都是军师与手下众将相救。依我看来,刘备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周瑜等人就像妖怪,手下众将就像他的徒弟们,尽心尽力地保护师父。好了,说正话吧!刘备谦虚在哪儿呢?如那一次,刘备想找一位贤才,单福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刘备第一二两次去,都没见到,第三次去,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便在那儿等着,直到诸葛亮醒来。可他又骄傲在哪儿呢?原来是关羽、张飞被害后,他以为自己的实力可以打败杀关羽、张飞的仇人,总是认为自己不用人辅助了,便把军师、赵云等猛将安排在其他地方,一味的要求打仗。没了军师,刘备让曹军用火攻打败了。这个例子像警钟一样时时提醒我。   今天的就到这儿,明天见!  
  四、   今天出场的人是——先不告诉你们。这位将军作战英勇,是刘备手下的一名猛将,对刘备忠心耿耿,几乎成了刘备的“左臂”。   比如那一次,他接受了刘备的任务,去攻桂阳。桂阳太守手下有两名将领,陈应与鲍隆。他们一上战,就有些害怕,本来想投降刘备,可是因为太守赵范的命令,只好上战,可不到四、五个回合,他们就抵挡不住了,仓惶而逃。陈应仗着自己会使飞叉,向将军(对那位将领的尊称)投来。哼!这家伙,想得倒美,还知不知道,自己投的飞叉准不准呢,就想打败将军,别做白日梦了!将军一把接住,又反击了一下,陈应忙躲开,可一把被将军提下马。啊!太棒了,我竟欢呼起来,想着当时赵范一脸丧气的样子,我乐坏了。   还有一次,是救了刘备之子——阿斗。这虽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刘备没了阿斗,很可能就会断子绝孙,这事还真不小呀!   那是在长坂坡,将军与刘备、关羽他们被曹军冲散了,将军急于找回小主人与二位夫人,四处寻找,总算找到了糜夫人,阿斗在她怀里,糜夫人身上有伤,不想连累将军,把阿斗交给了他,投井自杀。将军把阿斗放入怀里,罩上护心镜,扎好腰带,一路冲杀,找到了刘备,把阿斗交给了刘备。   想知他是谁吗?他叫赵云。  
  五、   这个人可真坏,他三番五次要杀诸葛亮,可总是失败了,他就是周瑜。周瑜最容不下人,见诸葛亮比他聪明,十分恨他,一心想除掉诸葛亮。不过,他也为江东做过不少好事,今天,我单说他所做的坏事。   诸葛亮为周瑜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打了胜仗,周瑜要杀他,可又不想暗地里杀他,想了一条妙计,要光明正大的,让他死个明白。   第二天,周瑜当着文武众官的面要诸葛亮带关、张、赵三名将士去截曹军的粮,诸葛亮毕竟是聪明人,他一口答应了,当鲁肃去时,他随口编了个小童谣,意思是周瑜只能在水上作战,不能在陆上战斗。鲁肃告诉了周瑜,周瑜十分气愤,于是发兵自己去把粮阻住了,打胜了,神气的回来了,这时才想起应该让诸葛亮干呀!于是又想出一条毒计!   周瑜还是在众官面前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枝箭,诸葛亮一口答应,向鲁肃要了许多船、草垛。过了一天,第二天下起大雾,船开到曹军地区,让曹军空送了十万枝箭,周瑜不得不敬佩他了。   周郎啊周郎,你比不过诸葛亮的。  
  六、   今天出场的人性子急,请大家不要为他生气。行吗?OK!今天这位便是张飞。   张飞性子烈,等不及。如那次三顾茅庐,第一次还可以,第二次去就不耐烦了,你听这句话:“天寒地冻,连打仗都不宜,怎么适宜去找那没用的人呢?”你看,才去两次就成这样,他总是把诸葛亮当成没用的人,以为他是只图虚名、没有真才的人,不敢见刘备,所以,当刘备要求再一次去隆中时,张飞再也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对刘备说:“只要他回来了,我便用绳子把他绑来见哥哥!”后来,听了刘备的话,才好了一点点,可是去了后,听到诸葛亮正在草堂午睡时,怒火又一下子冲了上来,要放一把火烧了这个屋子,看诸葛亮还起不起来。经过刘备、关羽一再劝说,又没去放火。瞧!这个张飞真是个烈性子,难怪自打关羽死后,张飞脾气越来越坏,竟打死了几个人解气。一次,把两个人打得半死不活,他们俩气极了。晚上,当张飞喝醉了酒,他们用尖刀杀了张飞,并割下张飞的头,投奔曹军去了。大家听了,一定会为这位将军惋惜。瞧吧!打了人,反而被打的人杀了,同学们听了,一定有所启发。  
  七、   一说到曹操这个人,同学们是否都非常讨厌他?是啊!他非常狡猾,而我今天说的,就恰好是他。   曹操虽然非常让人讨厌,可不少地方多亏了他的命令。如赵云那一次在长坂坡救小阿斗时,被曹操发现了,于是产生了爱才之心,命令手下众将:不许伤害赵云。呵!这次呀,还多亏了他的这道命令,否则赵云还真难冲出敌群呢!   最可笑的是曹操逃难那一回,他们被西凉大军杀得无路可逃,马超在后面大叫:“前面穿红袍的人是曹操。”曹操连忙脱下红袍。马超又叫道:“前面长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用剑割下了胡须。马超又叫道:“留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慌了,用布把下巴全包起来了。曹操这种胆小如鼠,只会拼命逃亡的人还自称英雄呢!还不是那次请刘备吃青梅那件事,他对刘备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不过有时曹操又蛮聪明的,那次曹操被刘备打败了,进退两难,心中十分烦闷,夏侯惇来请示晚间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随口说:“鸡肋。”曹操比喻得太形象了,鸡肋,扔了可惜,吃了,又没有肉,所以曹操脑子还是很聪明。  
  八、   今天出场的又是谁呢?我来看一下吧!哦!原来他叫董卓。   董卓留给人的印象很不好,不单是他的行为、做法令人印象不好,而且他那肥胖的身躯,令人讨厌,而且他非常的好色,如那一次,王允与貂蝉使用了一个“美女连环记”。王允先对吕布说,要把貂蝉嫁给他,可是后来,又要董卓来娶貂蝉。后来吕布没得手,被董卓抢去了。董卓娶了貂蝉,那好色的样子真是太肉麻了,连义子(吕布)看了一眼貂蝉他都气成了什么样儿了,哼!还有一次,他率军出城,见到农民们正在举行社赛,于是命令士兵们见人就杀,见财物青年妇女就抢,人们都十分恨他,所以,当他死了后,人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把他肚脐引火点头当灯,敲他的脑袋,踩他的尸首,发泄心中的仇恨。是啊!董卓,你这个坏家伙,你死了,人民就像放下几千、几万斤石头、铁块一样,你太坏了,太可恶了!  
  九、   吧嗒、吧嗒、吧嗒……谁走过来了呢?What’s your name? I’m XX。哦!他叫吕布。   吕布这个从反复无常,一会儿投降董卓,一会儿又投靠刘备,人们都非常讨厌他,可是宽宏大量的刘备却接受了他,他也为刘备做了一些事。比如那一次,纪灵与刘备要打仗,吕布让他们俩从在床上,说:“我要是射中了画戟的小枝,你们便休战,如果射不中,就打仗。”经过两方同意之后,吕布在离画戟一百五十步远的地方,搭箭开弓,向小枝射去。只见箭像流星一样,正中画戟的小枝,所以刘、纪两军便休战了。这功劳算是不小的了!   可是吕布是个见利忘义的人,当他听袁术说只要与他夹攻刘备,便送给他许多金银、粮草和彩缎。吕布想都没想便答应了,可是事后,吕布向袁术要时,他却失约不给。吕布十分生气。后来他没有益处,又与刘备和好了。最后,他被曹操杀了。   所以同学们千万还要养成见利忘义的毛病呀!  
  十、   好久不见,不觉有些陌生了。今天咱们说的话题是谁呢?请看大屏幕:蒋干。哦,原来是这个没头脑的蒋干呀!蒋干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很不好。不是我在诬陷他,我认为他就像一条对主人十分忠心的护卫狗一样。那一回,蒋干奉主人——曹操之命,前来劝说周瑜投降于曹操。可是蒋干不知道周瑜的心是劝说不了的,于是,在夜里,三更时,蒋干像个贼头贼脑的老鼠一样,翻看周瑜的密信,当看到王允与蔡瑁的来信后,蒋干是多么高兴呀,连夜便赶了回去。这只是周瑜的一个小小的计谋而已,信上只是说王允、蔡瑁要把人头(指曹操的人头)给周瑜。可是书信到了曹操手里,看了后,曹操脸都变青了,立刻叫人把他们俩杀了。可是,可是后来,曹操才反应过来,但是他们俩早已被砍了头,曹操是多少怒气填胸呀!世上是买不到后悔药的,曹操是个爱面子的人,便以他们扰乱军心处斩,不过,曹操可就失去两名大将了。这都是蒋干一手造成的,我想曹操一定气死了,在喝闷酒哩!  
  十一、   这一个又是什么人呢?上前问问吧!他叫鲁肃。   鲁肃是孙权的军师,他遇事十分冷静,比如那一次,大家都怕曹操 八十万大军,于是都要投降于曹操。只有鲁肃和孙权不投降,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一定要打败曹军的信念。后来,孙权把周瑜请来了,鲁肃便成了他的助手,他十分敬佩周瑜,处处都听周瑜的吩咐。   鲁肃为人善良,当周瑜要害诸葛亮时,鲁肃告诉了诸葛亮,要他多加小心;周瑜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来(本来要给他十天,可诸葛亮只要三天)。鲁肃说他自找苦吃;诸葛亮要小船、草人、青布,鲁肃如数给了他;诸葛亮得胜,鲁肃十分高兴……从这些事上可以看出来,鲁肃是个真正的君子,不象周瑜那样小肚鸡肠。在社会上,象鲁肃这种人很少,同学们,鲁肃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十二、   这一位姓黄,名忠,是位出色的弓箭手,比吕布还高出一等呢!我们来想想他会是什么样子吧!嗯……身穿战袍,背上背一竹筒箭,手持一张弓,正要作战呢!   黄忠原本是曹操手下,他与关羽还交过手哩!   那一次,关羽去与黄忠迎战,不料黄忠的马不行了,把他摔在地上,关羽说:“今日放你一命,快快前去换战马!”黄忠回到寨里,心里十分感激关羽的不杀之恩,要报答他,于是出了寨,黄忠第一次射箭,只是拉响了弦,不发箭,第二次也如此,因为黄忠不忍心杀关羽,第三次才射中了关羽的红色樱帽,关羽大吃一惊,十分佩服黄忠的箭术。   后来,黄忠因此事要处斩,关羽飞奔而来,救了黄忠的性命,黄忠从此便投降了刘备,被封这五虎上将听一员。   可是争强好斗的魏延在一次战争中,为了抢头功,本来说好一起去,却自己先走了,后来吃了败仗,多亏了黄老将军的帮助,才捡回了一条命。  
  我今天所说的这三位(蒋干、鲁肃、黄忠)对主人都是十分忠心的,社会要是都这样,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师生之间情深似海、上司和工作人员十分友好,老人与儿女之间相互谈心,那多好哇!
相关信息:
路上(作者:魏北陶)     学校隔了两条街。路不算远,但我还是习惯骑车。     早晨离家的时候,夜色往往还没有褪干净,街道含糊不清地惺松着,早起的店家传来稀疏的锅盆碗碟的叮咚交响乐声,还有车轮碾过道路上凋零桐叶舞起的...()
安琪是我们初二(3)班最受男生欢迎却最不受女生欢迎的女孩。     安琪的妈妈是做服装生意的,很年轻,打扮也很赶潮流,和安琪站在一起像是姐妹俩,这让我们都很羡慕。可是安琪没有爸爸,所以镇上的人都怀疑起她***个人作风问...()
-一百年的祭典-   坐在河边的岩石上,小樱幽闲地看着鸣人在水里胡闹嬉戏,心里惊讶鸣人的精力,明明刚刚才完成B级的任务怎么还有体力玩,侧眼看了看倚在树干上的佐助,额前的刘海挡在眼睛前,两手扰在胸前,在树阴底下显的...()
  奇特的雕像  
    复活节岛最引人注目的雕像,是那些站立在海边的雕像。它们默默无语,站立在平台上,高大、雄伟、沉重。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巨大而沉重的石头偶像,究竟是怎样从雕刻地运到海滨来的?
    复活节岛的古代居...()
喜欢学习文化的麻雀们  
    我的这个小说就先从我们家庭说起。     我们兄弟三人,我大哥张长江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我二哥张黄河是我们玉米镇派出所的民警,我张高排是北京海淀区一所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我母亲培养出了...()
关键字含有“5000字”的作文:
关键字含有“刘备”的作文:
关键字含有“诸葛亮”的作文:
关键字含有“关羽”的作文:
关键字含有“周瑜”的作文:
关键字含有“曹操”的作文:
关键字含有“可是”的作文:
关键字含有“一次”的作文:我与《三国演义》的缘分-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11版:光明阅读·书林
&& 往期回顾 & && &
逐梦中国·濠江杯
我与《三国演义》的缘分
作者:詹福瑞
《光明日报》( 日&11版)
&&&&我的读书,更确切说,与许多书的缘分,是由残缺到圆满,甚至是由悲辛到欢乐的。读《三国演义》就是如此。&&&&《三国演义》的故事,我最早是从连环画上获得的。上初小时,逢“六一”儿童节,都要到金安公社的中心小学参加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家里更重视,每次都给带一两元钱,除了年节,这恐怕是家里最大的一笔开销。我也就借此机会,陆陆续续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连环画买全,当然也就知道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待到读高小,放暑假,我已经能够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点工分了。因为年龄小,就跟着妇女出工。所谓妇女,其实也有年岁大的老人。其中就有村人称为秀才的王自敏姥爷。王姥爷面目慈祥,像个老太太。他读过私塾,喜欢摇头晃脑吟诵四书五经、《千字文》《百家姓》。劳动休息时,大家就围上来听他讲《三国演义》。王姥爷的《三国演义》半文半白,但是极精彩,我完全被它迷住了。听说王姥爷的儿子在男劳力那儿也讲《三国演义》,同样吸引人。后来才知道他们家里藏着两套《三国演义》,一种是线装书,一种是铅印本。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产生极强烈的冲动,想借来此书一读。因为此时,我已经读过了许多小说。我把这个念头说给王姥爷,王姥爷却断然否认他家有此书。我还是不甘心,又找到他儿子,他儿子也是如此回答。我如遭当头冷水,败兴而归。&&&&《三国演义》里经常说“天不灭汉”,读书也是如此,天不灭人读书的种子。在我上初二的那年暑假,我终于辗转读到了《三国演义》,而且就是王姥爷家的那个铅印本。此时,我因书交了好友玉哥。玉哥就是王姥爷的侄孙子。我们既是砍柴的伙伴,又是读书的朋友。打完柴,躺在山间,闲聊的话题就是书:读了什么书,有哪些故事,哪些体会。一天,我就说了多么渴望读到《三国》。玉哥爱开玩笑,说:“你过去听的《三国》都是伪经,读到书才算诵了真经。你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吗?要取得真经,可没那么容易。先拜我一拜,再给我割一捆柴火,我或许能帮帮你。”我就认了真,俯首要拜。玉哥大笑:“免了,免了。我跟你开玩笑,试试吧,没准会圆了你的梦。”未过多久,玉哥夹着帆布包,神神秘秘地来到我家。打开包,再揭开几层报纸,我眼前一亮,高兴得几乎跳起来,摆在面前的不就是朝思暮想的《三国演义》吗!&&&&这是1955年版的《三国演义》,繁体竖排。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读起来的确有点难。但是前有强烈的兴趣驱使,后有王姥爷田间说讲,我竟然磕磕绊绊、连滚带爬地读完了玉哥带来的书。而且因为书借来不易,一旦还给人家,再见就不知何时了,我还抄了自己认为精彩的章节和段落。事后想来,《三国演义》我读了不下三次,这次的记忆最为牢靠。可惜,读到最后,我才知道,我读的仅仅是半部《三国》,而另半部,要到两三年后才能见到。&&&&原来,王姥爷家的《三国演义》,从来是不外借的。但是在“文革”横扫四旧时,书被红卫兵抄没。玉哥曾经做过大队护林员,住在大队部。一天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封存在仓库里的封资修读物,其中就有这本《三国演义》。他知道这是他爷爷的书,便顺了出来。但是他只看到了此书的上册,下册在哪里却不得而知。而且传说中的那部线装《三国演义》呢?有说抄家时有此书,有说没见此书。是王姥爷家根本就无此线装书?或者藏得隐秘,没被发现?还是抄家时失踪了?此事至今仍是个谜。&&&&见到下半部《三国演义》,是我高中毕业回村接受再教育时。这期间,我多方寻访此书,包括同学、老师,都没借到。1973年,我回村当农民,被选为团支部书记,派为林业队长,夜间也多住在队部看院子。一日,在收拾办公室柜橱时,在一堆锦旗、条幅中突然掉出一本破烂不堪的书。当我从地上拾起时,简直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就是《三国演义》的下半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这样,我前前后后,用了几年的时间读完了《三国演义》。虽然一波三折,却也落个结局圆满。有了这样焦灼地期盼、等待的经验,我的读书也有了自己的习惯,那就是得到自己想读的书,就一定不轻易放过。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三国演义和三国正史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和三国正史有什么区别?
三国正史如《三国志》,而《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记录的历史演绎出来的小说、故事,是文学作品。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主要的区别有三点: 一是体例不同。《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叙述。而《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二是成书时间不同。《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而《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三是承续关系不同。陈寿写作《三国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而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也就是说,《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母体。举例:在《三国志》里那个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的周瑜,到了《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 《三国志》中,周瑜从小就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吴抗曹,这个战略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整个战役的指挥计划者实际上是周瑜。周瑜在说服孙权上起了重要作用,而《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来的,后来都改成诸葛亮,这些都是出于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的创作需要。突出了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喜爱,小说中周瑜的性格特点主要是心胸狭窄,特别忌妒诸葛亮。这是小说为了使不同人物性格区别鲜明的创作需要。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综上所述,三国正史,如《三国志》为晋朝陈寿所写,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是写实的,为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演义》为明朝罗贯中所写,是在《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文学价值,后者高于前者。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演义 是在正史的基础上的艺术加工 正史就是正确的记录历史
其他22条回答
三国演义中跟三国正史里有很多都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中很多都是编写的或者夸大杜撰的 比如:三国演义有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七进七出、七擒孟获、等等都与三国正史中内容不同
虚构成分和正史。演义对于人物描写更生动。正史,则能反驳掉很多演义上错误的东西。(诸如关羽的武器不可能是青龙刀。刘关张本没有结义)所以说推荐先看演义。再看正史。。三国志有白话文的。。就是正史比较长。
为什么楼下说有结义?
那个写结义了?还有楼下说。三国志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扯淡吧。陈寿是西汉时期。其父乃为蜀汉之陈式。而罗贯中。都到明朝了。相差甚远。
先看演义,在看正史,原因很简单,就是史书全是文言文没有一点功底看起来很吃力,演义是白话文要好看一点,虽然演义有很多情节是艺术加工的但是主要的历史事件还是没变的只是细节给改的面目全非了。史书关于三国历史的除了《三国志》外还有很多,你看要看《三国志》的话最好也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也顺道给看了吧,他是给《三国志》些的注解和一些历史资料的补充。对于《三国志》内容的理解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三国演义 扬刘贬曹思想太重了。蜀国的大部分人物都被神化,鲁迅说罗贯中状诸葛而近妖。小说是小说,有虚构成分,但是没有这部小说三国就不会这么风云变幻,想看到一个风云变幻,一个精彩的三国,就看演义吧。虽然不属于正史,但是演义的大部分事都是真实的,正史里就没有很多细节情节,显得很古板。如果真的想了解三国历史,那无疑是去看 三国志。这是考察三国历史第一选书。不尊刘不扁曹。有的只是朴素的历史记载。正史确实是文言文的,但是看得懂三国演义的话,三国志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看完三国志需要多多反省,回味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三国志在这一方面记载的便不是很详细,需要读者仔细参透。
既然你迷上三国了
那就应该都看哪,先看三国演义 演绎的风云变幻的三国色彩。再从正史中了解真正的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所记录的基础上编写的小说三国志是记录三国时期的事情的史料两本都是写完的,估计你手机有故障了 重新下一个看吧
《三国演义》是从头至尾一整篇叙述的很完整的故事,而《三国志》属纪传体,就是单个介绍每个人的一生,相信楼主可以耐心的读完《三国演义》,却绝对读不完《三国志》,因为大家喜欢三国无非就是喜欢那么几个有名的人而已,《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里绝大部分的人的事迹,反正我看《三国志》只看了几个认识的人而已。喜欢三国的人都是从小说开始的,随着愈发的关注才有心去看《三国志》,而通篇标准的文言文会读起来很吃力。楼主既然喜欢三国那就去书店买书看吧,郭嘉遗计定乾坤在三国演义上是有写的,电子版有甚意思?因小说好懂易记住楼主还是先看三国演义再看三国志。我看《三国志》也是连裴松之的注一起看的,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三国事迹,但是真是假就看读者自己理解了。
演义就相当于小说,有很多是作者杜撰的,其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明末的人又怎么能清楚的了解汉末发生的事。三国志是正史,其作者是西晋的陈寿,曾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想了解历史做好还是看《三国志》吧或者易中天的《品三国》 不错的。望采纳。
第三十三回,郭嘉遗计定辽东 三国演义是小说,描写生动可读性强,有许多艺术处理及虚构情节。 三国志是史书,基本与史实相符,但文字比较干巴,可读性完全谈不上。
不仔细看哦,演义里也有郭嘉遗计定乾坤的,在第33回,不过是定辽东,当然演义只是小说,想来要比正史精彩的,毕竟小说有夸张,有打斗,而正史。。。就当史记那样了,全部是文言的。与演义不同,演义是古白话,三国志全部文言
正史里头没有许多演义里的内容,并且三国志的版本也有许多不同,基本都跟史记的列传形式差不多,要说白话文版本也有,只是个别翻译的没那么确切,三国演义只是看三国志的一个基础,而三国志是写三国演义的基础,你想了解更清楚的三国历史两本都看,你想了解清楚三国历史就看三国志,但就是没有串起来,你想看串起来的这部历史就看三国演义呗,有内存就行了。
一个是在三国时,实时记录
正史一个是根据前人所言而杜撰的
演艺就是小说,以历史为根据,加上作者的文艺手法,对人物的渲染等。三国志是史书,主要以记录三国时期的史实事件。两本书都不推荐你看,因为都是文言文。建议看下易中天的品三国,白话文有议论有分析!请采纳
三国演示里有好多都是作者虚构的,但小说里的人物那都是真实的。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最大的区别在于是一个是小说一个是正史,顾名思义,因为三国演义是小说,某些地方就需要使用夸张的艺术表达形式,甚至是虚构一些剧情使得内容更有卖点(写过作文的都知道),罗贯中是明朝人,自然没有晋臣陈寿来的更加清楚,不过正史与小说也有些许缺陷,就是他需要的是成王败寇,所以有些对于某些于晋的事就要避讳些,再加上晋的魏国遗臣比较多,自然也要顾忌,就更偏袒魏一些,而且据说在蜀国未灭的时候,陈寿和诸葛亮有些过节,所以陈寿对于诸葛的叙述不免有些个人情绪(谁会说自己的仇人很优秀呢),诸如此类的个人情绪也会影响。罗贯中是明朝人,也做了很多民间野史之类的调查,同时也是根据三国志改写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就会更正确些,不过小说需要一些英雄,而由...
那那个全一些呢,或是好看些呢?
难道是演义好看,正史比较全吗?
正史就是文言文的,比较晦涩无聊,一般人都喜欢看演义,演义是以三国历史为本写的小说,里面有很多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影响,并不客观公正。而且有些细节不一样,比如在正史里,关羽最初是字寿长的,后来桃园结义后改云长,在演义里一出来就是云长。如果你是想看热闹就看演义就够了,如果是想了解和研究三国的历史就看正史。
为什么楼上说没有结义?
我不是专业历史。。。。自己是正史、演义混着看的,那位一说我就不自信啦,可能我记混了,反正正史里最初关羽的字不是云长是真的,结义的问题我没有注意哦。
1、应该是你的三国演义不全吧,我记得官渡之战之后是有一回郭嘉遗计定辽东(好像是叫这个)。2、《三国演义》是在三国这段历史上进行艺术加工后写成的,《三国志》是西晋初年原来蜀国的官僚陈寿所做,那时候的史书当然是文言文,从阅读的难度来说,当然是半白话文的《三国演义》读着容易。而且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可是整个脉络都还是依据正史的,所以建议先读演义再读正史。当初我就是把三国演义当作武侠小说来看的,迷得不行。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不完全符合历史。三国志为陈寿所著的正史
三国演义更具有观赏性,情节很精彩但很多都不符合史实,有些情节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改编的,如果纯粹是为了消遣的话《三国演义》是一本好书,如果想看真正的三国历史,建议去看《三国志》
看演义吧演义是从蜀汉角度来讲的正史是第三者角度
那演义比较全吗,就是人物或计策之类的?
演义没有正史全,演义是小说,里面加入了作者的杜撰
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
三国演义里有些故事是编造的或不是他写的那个人物做的,偏向刘氏王朝的成分较大,三国志比较可信
一个是官方记录的
一个是民间小说
演艺是在正史的基础上外加各种野史、民间传闻等写成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小说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