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乔笔下的寄萍老人这幅画常常使我现在何处、敬请解答

北京中投嘉艺呼市首届拍卖会综述
——青色之城 艺术盛宴
摘要:北京中投嘉艺拍卖有限公司将于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喜来登大酒店举行呼市首届文物艺术精品拍卖会。(预展:&25日;拍卖:日;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喜来登大酒店。)中投嘉艺本着&唯精、唯真&的理念,经过精心策划,广泛…
推荐关键字
  北京中投嘉艺拍卖有限公司将于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喜来登大酒店举行呼市首届文物艺术精品拍卖会。(预展:&25日;拍卖:日;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喜来登大酒店。)中投嘉艺本着&唯精、唯真&的理念,经过精心策划,广泛征集,严格把关,届时将推出古玩杂项专场、海外珍藏中国书画专场、亚洲重要私人收藏中国书画专场、中国书画专场、当代中国书画专场,&五大专场&共计700余件拍品。  此次拍卖会荟萃了诸多古今艺术精品,为广大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献上一场精致的艺术品盛宴。  中国书画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收藏品类,也是本次拍卖会的最大亮点。在本次拍卖会&五大专场&中,中国书画类就占了四个专场,并且每个专场中不乏精品之作。  一、海外珍藏中国书画专场  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海外回流拍品&经受到额外关注,成为国内各大藏家争相竞买的拍品种类。在本次&海外珍藏&专场中,中投嘉艺隆重推出一批征集自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书画精品,以满足高品位艺术品收藏家的需求。其中徐悲鸿《浣衣图》、潘天寿《鹰石图》、齐白石《鱼乐图》、吴昌硕《贵寿无极》、徐渭《蕉石图》、仇英《仿宋人山水》、文徵明《问道图》等拍品都是大师级书画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品质精良,值得关注。    徐悲鸿 浣衣图  90&59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戊寅(1938)年  题识:戊寅新秋,暑气未尽,写以遣兴。悲鸿。  钤印:悲鸿  徐悲鸿(),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徐悲鸿主张用西方绘画改良中国画。他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反对因循守旧,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的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日, 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这幅《浣衣图》描述的是两位女子俯身洗衣的情景,是小品题材,但虽为小品,亦能于不经意间展露大家风范,大胆泼辣的几笔概括性的用淡墨勾勒出劳动中的妇女的身形与动作,体现了徐悲鸿深厚的造型能力,尤其是手部,刻画的是典型的劳动人民的双手,粗大而有力,肌肉的颤动惟妙惟肖,使得用力搓衣的情景历历在目。从构图上讲,主体分部在画面上方,一位妇女向观者方向俯身,一位妇女向左方俯身,旁边衬以大笔皴染出的山石,营造出劳动中热火朝天的场面;中景用洒落的几笔写出流动中的河水,而左下方以一丛小山石作为呼应。整个布局完整而具有张力,展现了画家对于朴素的劳动人民的赞美,附合新中国建立之后,他对于新的题材,新的意境的热切关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清新之作。   潘天寿 鹰石图  180&95 水墨纸本 立轴  题识:靁婆头峰,寿者指墨。  钤印:大颐、潘天寿印  潘天寿(),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寿者、颐者,早年自署懒道人、心阿兰若主持,晚年自署东越颐者、颐翁、雷婆头峰寿者、朽木居士等。浙江宁海人。幼年自学书画篆刻,后得经子渊、李叔同指导。先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西湖艺术院教授、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精于写意花鸟及山水,远师徐渭、朱耷、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尤善画鹰、八哥、松树、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作品构图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横生,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还长于表现山花、野草。笔墨挺秀多姿,艳丽生动,落笔大胆泼辣,又能细心收拾,画面的虚实、疏密、主宾、黑白以及强烈,又和谐协调,加之色彩的清新浓郁,画面的灵气引人入胜。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等,并长于指画。书法从锺繇、颜真卿、史孝山入手,后学秦汉、魏晋碑文,参以卜文猎碣。代表作《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等均藏于中国美术馆。杭州建有潘天寿纪念馆。  潘天寿善画鹰、鹫、蛤蟆一类似乎不入大雅之堂、又不为普通大众喜爱的题材著称,为传统国画引入了新题材的同时,又能与其充满金石趣味的画风巧妙结合,由此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鹰,是潘天寿一生中画得最多的题材之一。  这幅《鹰石图》从构图来看,采用了潘画中比较常见的构图比例,而画作的总体视觉效果给人一种上重下轻的不稳定之感:周身漆黑的鹰占据了画面最上方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却立在一块倾斜的、上宽下窄的岩石上;岩石并非直立,而是略向左侧倾倒,一派岌岌可危之势。这种构图和对山石的造型,显然有潘天寿极推崇的八大山人的痕迹。整个画面虽充满不安定之感,但又同时被充满张力和聚合力的构图托住,尽现&造险破险&之法。这种动与静的美学平衡正达到潘天寿所追求的&静中有动,动而益静&的&至美&境界。此件《鹰石图》另一值得注意之处在于指墨的运用。指墨或称指画,即用手指所作的中国画。手指参与作画。潘先生在《指头画的技法》中说:&利用它不很听指挥的特点,使作品得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能非能,以及意到指不到,神到形不到的妙处。&此画作中以指代笔,更显鹰之锐利、石之奇崛。  潘天寿指墨画中的造型比笔画更加方峻、用线更加强直苍老,尤富重量感,因而也更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画作因历史原因传世不多,但无不充斥着一股凛然的阳刚之气。潘天寿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的雄浑、刚健、凝重、壮美,也恰恰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品格与气概。   齐白石 鱼乐图  93&43 水墨纸本 立轴  题识:三百石印富翁,齐璜。  钤印:借山翁  齐白石 (),小名阿芝,原名纯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白石山人、寄萍、寄萍老人、老萍、借山翁、借山馆主者、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木人、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被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坊间也有与张大千合称&南张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有画册多种行世。  鱼是齐白石笔下经常表现的题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有很多可借喻的因素,&年年有鱼&、 &长寿有鱼&、 &金钱有余&等等,其美好且吉祥的文化涵义也是文人墨客喜好之缘由。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白石老人一生心境平和,爱好吉祥寓意题材,创作作品众多,往往寥寥数笔勾勒,将所画物之神态炯炯再现,乐观向上。  此幅《鱼乐图》虽无年款,构图简洁,画中鱼儿自在呼吸,相映成趣,下方水草粗笔写成,错落有致,留白部位成水,通过鱼的摆动来表现水,使人产生鱼在游动的虚拟效果,呼吸感十足。此作白石老人用笔厚重,笔墨饱满,水墨点染间,使画面苍劲而不呆板,实属其妙手所得。画中所绘物象虽简省,鱼身、鱼尾、鱼鳍不追求细致入微的刻画,大写意画法运用其中,或勾、或点、或染,笔精藴长,素朴淡雅,寓意鲜明,别有风韵。  文徵明 问道图  85&27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丙午(1546)年  题识:嘉靖丙午立秋前一日,徴明。  钤印:徵仲父印、衡山  董其昌题:文太史画秀逸中饶有恬澹之趣,画得倪黄笔妙其神品也,其昌。钤印:董氏玄宰  鉴藏印:和舜武字□亮  文徵明(),42岁前名壁,一作璧,后以字行,44岁后均署徵明,更字徵仲,号稀奇山、停云生、衡山、衡山居士,私谥贞献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天祥后裔。以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院诏,人称&文待诏&。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文学宗吴宽。书法宗李应祯。少拙于书,刻意临学,亦规模宋、元,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其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精绝。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黄庭坚者尤佳。隶书法锺繇,独步一世。生平雅慕赵孟頫,每事多师之。其书宽展舒和,温和雅遒,极是丰富。画学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頫、黄公望笔法。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画风细致温雅,笔墨精锐,气韵神采,独步一时。粗暴,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其画名满当世,影响颇大,有&吴门派&之称。所刻印章,虽不能法秦、汉,然雅而不俗,清而有神,得六朝陈、隋之意,苍茫古朴,略有不逮。与沈周、唐寅、仇英世称&明四家&;在文学史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称为&吴中四杰&或&吴中四才子&;在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子&。有《莆田集》等行世。长子文彭、次子文嘉,均为画家。  此画作于丙午(1546)年,为文氏76岁时所作。晚年的文徵明不但能画出如此意境清幽的青绿山水,而且还附上风格秀劲婉丽的行书在画上题跋,表现江南山水之美、人文之美,这种舒适宁和的格调正是文徵明细笔小青绿山水的典型风格,也是源于作者散淡闲适的性情所钟以及江南地区秀丽明润的山川风物的自然蒙养,乃得自天成。  整幅画面,设色淡雅,用笔轻逸而不失刚健,清丽秀润,意境幽远。此图近景作松荫下高士论道,中景绘湖中小洲,远景绘悠然远山,三景相互融合呼应,构成了清幽闲淡的松荫论道图,予人一种淡然闲适的意境,正如董其昌题字所言&文太史画秀逸中饶有恬澹之趣,画得倪黄笔妙,真神品也&。  文氏的山水画有简略与精工两种主要风格,后世有&粗文&、&细文&之分,而尤以&细文&为画史所重。就风格来看,此件作品当属典型的&细文&精品,而更加难得的是,这幅&细文&还是用文徵明最擅长、最知名的小青绿画法所作,更是一幅少见的人物与山水画结合的重要作品。  二、亚洲重要私人珍藏中国书画专场  在拍卖市场中,&来源清晰、流传有序&或者经过著名收藏家收藏过的拍品通常更能获得广大藏家的认可,拍出很高的价格。中投嘉艺在本次&亚洲重要私人珍藏&专场中便推出了数十件这类经过著名藏家鉴藏过,有确切来源地文物艺术珍品。其中以徐悲鸿《奔马》、齐白石《祖国万岁》、沈周《林隐图卷》、张大千《红荷图》、李可染《牧牛图》、傅抱石《清溪雅集图》、林风眠《荷塘》、齐白石《官上加官》、林散之《草书毛主席诗词一首》、魏紫熙《江峡出云图》、张大千《金母蟠桃图》、刘海粟《红梅》、黄胄《牧驴图》、徐悲鸿《奔马图》、黄宾虹《山水》、陆俨少《松寿图》、陆俨少《峡江松云》、祝允明《楷书千字文》等拍品为代表,都是来源可靠,质量上乘,难得一见的佳作。  徐悲鸿 奔马  55.5&52 水墨纸本 镜心  创作年代:辛巳(1941)年  题识:辛巳春日写于星洲,悲鸿。曼士二哥慧教。  钤印:江南布衣、徐悲鸿  说明:黄曼士上款。  著录:《黄曼士文集》  徐悲鸿(),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曾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擅长中国画、油画,亦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收并蓄,其中国画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徐悲鸿是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教学上主张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材,为我国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徐悲鸿艺术文集》等及画集、研究文集多种。  在中国绘画的长河中,画马艺术的历史悠久,画家层出不穷,以此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历代画家笔下的马已无可胜计,也各有特点和贡献。但如何突破外形的线描勾勒,用概括的笔墨来表现马的精神和面貌,直到徐悲鸿的出现才有了重大的突破。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其笔下的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既有着西方绘画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把中西绘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笔墨酣畅淋漓,形神俱备。  此幅《奔马》,画中马匹四肢腾空,昂首向前,在疾风中,马鬃飞扬,马尾飘散,将马自由潇洒的神态表达的淋漓精致。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笔墨淋漓洒脱,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徐悲鸿用圆浑有力的线条勾勒马的外形,再以重墨突出刻画头部、四肢、肩、胸、足等传神之处,造型精卓,用笔洗练,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都意到笔随地显现在墨色之中。徐悲鸿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尽抒胸臆,将奔马的神韵表现备至,飞泻直出的笔势,遒劲流畅的线条,如同他满腔难以遏制的热情。这匹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宽广的原野上不羁地驰骋,从神态、气势看,是一匹骏马,虽然瘦削却神骏气昂,奋发感人。画面简约、爽朗,用笔雄浑、稚拙,马的身形结构学习西法,为徐悲鸿特有。这件作品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奔马的桀骜不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可以说是徐氏奔马得意之作。  徐悲鸿的马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传统画马往往以细线勾勒为主,烘染为辅,徐悲鸿的大写意马,突破前人藩篱,以粗犷豪放的线条表现,并带有书法&写&的精神,既有现实主义的格调,又不失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气韵。悲鸿先生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又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徐悲鸿一生中确实画过数以千计的马的速写稿。他熟悉了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和在技巧上需要创造的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那一洗万古凡空马的英姿骏马。这也就是作者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的象征。徐悲鸿赋予马新的形象与意义,新的审美趣味,充满时代气息,带有恣肆澎湃的激情,鼓舞观者昂扬向上的情绪。  此画上款是:&曼士二哥&, 是赠与新加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分公司总经理黄曼士的。徐悲鸿与黄曼士情谊深厚,徐将其视为&平生第一知己&,尊称曼士为二哥&。徐悲鸿曾于所绘奔马图中题款:余一度改名黄扶,平生遇黄,逢凶化吉。&平生遇黄&所指的是黄警玩、黄震之、黄孟圭、黄曼士,尤以黄曼士的资助最力,悲鸿视为恩人。黄曼士(),祖籍福建南安,出身名门,交游及广。1925年徐悲鸿在法国读书时境遇窘迫,经黄曼士大哥黄孟圭引见.到新加坡为南洋侨领画像,与黄曼士昆仲结下深厚情谊,视为&平生第一知己&,尊称曼士为二哥。从1925年到1942年间,徐悲鸿曾多次到新加坡,都是住在黄家的江夏堂,为黄曼士画了百余幅画作。当时,悲鸿先生画的最多的是马,以咏志抒怀,时有&万马奔腾江夏堂&之称。  此作亦著录于《黄曼士纪念论文集》。尺幅虽然不大,却记载了徐悲鸿与黄曼士的友情,折射了中华民族同胞团结携手的传统美德,得者当珍之、宝之。  齐白石 祖国万岁  244&75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祖国万岁。九十四岁白石。  钤印:齐白石、人长寿&  出版:《齐白石画选》图十四,吉林美术出版社,1984.7  齐白石 (),小名阿芝,原名纯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白石山人、寄萍、寄萍老人、老萍、借山翁、借山馆主者、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木人、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被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有画册多种行世。  齐白石出身贫寒,做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  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50年代初是齐白石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依然保持着生活的热情和充沛的创作力。可以说,《祖国万岁》这张巨作充分体现出他对新中国成立后新时代生活极为强烈的热爱之情。此画之精不仅体现在尺幅方面,也体现在主题与题材方面。齐白石一生布衣终身,但也是与各界名流、政要有过许多接触,有的还是至交,但他多以平常心待之。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不仅获得稳定安宁的生活,而且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与文化地位,买画之人川流不息,求画的人络绎不绝。此前饱受战乱惊扰的齐白石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遂有了更为强烈的艺术创作冲动。据说,仅1953年他就创作了600余件作品。一生不媚俗、不欺世的齐白石1954年创作了巨幅《松鹤图》献给毛主席,表达他&已卜余年见太平&的喜悦之情。同时,他创作了大幅的《百花与和平鸽》、《愿世界人人都如此》、《和平》等作品,表达了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当绝大多数中国画家对于新中国的建立尚不知如何表现是好之时,白石老人则以其经沧桑、含傲骨、竞活力的如椽之笔,谱写着新中国的青春之歌。  《祖国万岁》这幅画中表现了太阳、青松、仙鹤与水面四种元素,画幅不小,但每个元素的艺术处理都十分充分,彼此关系安排十分到位,所以,这些简单元素的组合达到的境界是十分超迈的,这就是真正的大家手笔。清朗开阔的构图,洗练不苟的笔墨,阳光向上的意境,说明艺术家不仅拥有深厚的传统绘画积淀,而且思维活跃新颖,不局限于传统程式的复写,而是勇敢地探索新的题材和形式。因此,此件作品可谓是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大写意花鸟画中的一幅精心巨构,体现出新中国成立之后白石老人内心生发出强烈而炽热的爱国深情,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创作中题材承载的内在寓意发展变化的一件时代范本。  鹤是中国化的传统题材,唐代就有以画鹤名世的薛稷,后画鹤者代不乏人。齐白石画鹤,大体继承前人画法,独创的因素不像画水族那么突出。但他画鹤仍有自己的风格,画法也有独特之处。这就是:气宇轩昂,挺拔有力,笔墨苍健。  沈周 林隐图卷  31.5&450 设色纸本 手卷  题识:沈周。  钤印:启南、石田  乾隆帝跋:碧潭水澄泓&&披月心胸廓。宝亲王长春居士题。钤印:宝亲王宝、莺飞鱼跃、随安室  鉴藏印:宣统鉴赏、嘉庆御览之宝、无逸斋精鉴玺、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不应科举,博览群书。书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山水初承家法,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取法董源、巨然、李成,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醉心吴镇,于广收博取中自拓新意。四十岁前多画小幅,后拓为大幅,用中锋秃颖,笔力挺健而蕴藉,风格沉着浑厚,画以意境趣味为重。花卉鸟兽重写生,淡墨浅色,情满意足。亦画人物。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平缓的山水及精巧的园林景物,表现文人的生活情趣。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北派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沈周是美术史上公认的吴派宗师,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和唐寅、文徵明、仇英四人,并称为&吴门四家&,此说最早似见诸清&王鉴《染香庵跋画》一书中提到的:&成、弘间,吴中翰墨甲天下。推为名者,惟文、沈仇、唐诸公,为揜前绝后&。&吴门&为中国古代泛指苏州市及其附近地域的名称。以&吴门四家&为首的画家群体或泛称&吴门画派&。沈周,不仅为&吴门四家&中最年长者,或亦可视为该画派的开创人。  沈周弃浙派之弊,开创吴门画派,主盟画坛数十年,具有重要的史学地位。他本人的绘画,生前影响了文征明,身后得到香光,四王的虔心临仿和高度赞誉,至今五百年来,流彩逸韵,承风而起者难以量数,盛况不减沈周生前。  此卷为沈周得心之作,格调高古,笔墨精妙。画中山水树石,风亭溪馆,流水坡岸,小桥野艇各自为状。皴法多以露锋入纸、方笔横扫,刚劲老辣,设色以浅绛为基调,兼用石色(矿物色),但不事积染,仅为文人化的疏淡的青绿&新&法。从造型上看,树木内部结构形象惟肖,体现了对宋人山水的继承,但身为文人画家,塑形毕竟要比宋代院体画家更加自由洒脱,墨色也更加清淡明澈,整个画面综合来看,朴厚恬淡,无丝毫谄谀献媚之气,不失为沈周之大作。  此《林荫图卷》前有宝亲王(即乾隆帝)所作题跋:碧潭水澄泓,古寺风萧索。岩峦浓淡间,村墅辨依约。当年林隐人,常住箇中乐。笔思纷纵横,老手石田作。神韵足卧游,爽籁生阴壑。一篇高士传,披阅心胸廓。宝亲王长春居士题。并加钤印:宝亲王宝、鳶飞鱼跃、随安室。从落款来看,此幅在乾隆帝尚未即位时便为其所得,并作如上跋语,可谓是乾隆皇帝早期收藏作品。在乾隆帝同时期收藏的书画中,能被其亲自题跋者,数量甚少,可以看出当时的宝亲王对此卷极为珍爱。从跋文&神韵足卧游,爽籁生阴壑&亦可看出这一点。  此卷还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等内府收藏印章,说明此卷从乾隆至清末宣统年间一直为内府收藏,并为乾隆帝、嘉庆帝和宣统皇帝鉴赏把玩。  在内府收藏期间,本卷被录入《石渠宝笈》,《石渠宝笈卷之六》记载:&明沈周林隐图一卷,次等,结三。貯御书房。皇帝青宫时题诗云&碧潭水澄泓&&宝亲王长春居士题。下有宝亲王宝、莺飞鱼跃二玺,前有随安室一玺。&此记载与本卷实物完全相符,说明本卷确为《石渠宝笈》所记载之《林隐图卷》无疑。本卷不仅有乾隆帝即位前的题跋印鉴,其即位后还将本卷编入《石渠宝笈》。乾隆帝即位时只有25岁,至《石渠宝笈》成书已是乾隆十年,乾隆帝在这十多年间可谓&心系本卷&,足见其对本卷的钟爱程度。  另外,本卷还被收入日本昭和五年(1930)二月出版的《支那名画集》,可以看出本卷于1930年之前或流入日本。这是由于溥仪退位后,借赏赐其弟溥杰之名将大量文物珍品偷运出宫,这些文物先后被倒卖,部分文物流入日本,本卷也应是当时被偷运出宫文物中的一件。溥仪偷运文物主要发生在年,而本卷于1930年在日本出版,时间上与上述事件完全相符,亦可证明本卷确为清宫旧藏之沈周《林隐图卷》。  除上述出版著录外,本卷还被收入福开森所编《历代著录画目》中。  综上所述,本卷《林隐图卷》应为沈周真迹无疑。其早年藏于清宫内府,得乾隆、嘉庆、宣统三位帝王赏玩,珍极一时。后流寓海外,历经坎坷,最终得以重回国内,着实不易。不过这一坎坷的经历又为本卷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历史价值,成为本卷重要的收藏价值之一。  张大千 红荷图  149&80 设色纸本镜心  创作年代:丁酉(1957)年  题识:红妆步障。丁酉三月仿唐人画,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  张大千(),原名正权,改爰,又名季爰,以字行,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又号花花老子、青城客,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少时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兄张善孖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并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于非厂等国内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游切磋。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他是一位天才型画家,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其画风,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30岁以前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在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尤为可贵;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张大千是现代画坛上最具影响的国画大师之一,也是世界画坛上著名的艺术伟人之一。有《张大千书画集》、《张大千画集》、《大风堂临抚敦煌壁画》等多种选集印行。  张大千先生爱荷,他不但画荷,也爱种荷。他通过与荷花的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观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在花鸟中,先生尤擅荷花。其工笔、写意,大泼彩俱臻妙境,独树一帜,有&画荷圣手&之誉。 &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亦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手创泼墨彩之后,所画的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氛围拓展至另一境界。徐悲鸿先生更是盛赞张大千所画的荷花&前无古人&。  此幅《红荷》为张大千先生于晚年所作,正是先生继古创新、老而弥辣的集大成时期。画面里一片大叶置中,垂垂如盖,叶面卷舒自如,阴阳错落,所用墨法多变,层次深厚,清亮透润;茎干力透纸背,气势挺拔。四朵荷花或苞或放,敷色鲜润,瓣落自然,外廓用金色勾出,富贵典雅,直若呼之欲出,正是水殿风来暗香满,风吹荷叶十八变,令人鼻尖似嗅,扑面清凉。  三、中国书画专场  中国书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特点决定了其作为收藏投资市场的主力。时下,书画板块已然成为各大拍卖公司的业绩保障,动辄过千万的天价,让书画作品俨然成了&纸黄金&。在此次&中国书画专场&中,中投嘉艺推了从古代到近现代,从绘画到书法,从各大名家到艺林好手的两百余件书画艺术精品,以飨广大藏家。其中于右任《行书七言联》、吕凤子《松下高士图》、钱维城《益雅图》、王铎《行书七言诗》、陆润庠《行书八言联》等作品都可谓是翘楚之作。    于右任 行书七言联  130&30&2 水墨纸本 立轴  题识:莫五先生正。于右任。  钤印:于、右任  于右任(),原名敬铭,字伯循、诱人,后字佑任,改字右任,别署骚心、髯翁、太平老人、中南老人。陕西三原人。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1931年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精书法,尤擅草书。书法初学赵体,后潜心于北魏碑刻,精研六朝碑版,尤得力于《郑羲碑》、《石门铭》,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用心布白,于宽博潇洒之中别具神韵,造诣甚深,自成一家。致力于草书规范化,成就卓著。有《标准草书》一册行世,被誉为&当代草圣&。曾创立&学术研究社&,出版《学书月刊》。善诗词,学养深厚。有《标准草书》、《右任文存》、《右任诗存》等存世。  于右任的书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 他早年书从赵孟頫入,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廷腐败,国力渐衰,中华民族受到列强侵略。他所以喜欢魏碑,是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他怀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图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这从他写的一首诗中可以得到反映。&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否则,如果只是临习书法,是无须&夜夜泪湿枕&的。他曾说过,&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他正是这样,博撷约取,以个人审美原则取舍,形成了自己的行楷书,得以在千载书史上&卓然自立。&  于先生自1929年始,即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他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全面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浩繁的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字,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此外,于先生又逐步总结出篆、隶、楷、行与草书之间对应的规律性符号,这些符号架起了衍化草书的桥梁,解决了草书产生与&准确&书写的关键性问题。于右任先生的四个标准书写原则;一组神奇的符号;一本《标准草书》千字文,成为现代中国文字学研究上的伟大创造,也是草书发展史上的新高峰,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同时,《标准草书》的问世,成了初学草书者最喜规抚的入门课本,是学草书的最佳途径。这本书在台湾已九次再版,在大陆也多次印行,但仍供不应求,真乃一时&洛阳纸贵&,可见这本《标准草书》在书界所占有的重要位置,正如著名书画家刘延涛先生所说〈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其影响当尤为广大悠久!&  于右任的书法雄豪婉丽,冲淡清奇,于先生到了晚年,他的草书更进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是字字奇险,绝无雷同。在他的笔下,将草书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时呈平稳拖长之形,时而作险绝之势,时而与主题紧相粘连,时而纵放宕出而回环呼应,雄浑奇伟、潇洒脱俗、简洁质朴,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他将推广标准草书&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原则用于实践,作到笔笔随意,字字有别,大小斜正,恰到好处。结体重心低下,用笔含蓄储势,出神入化。他在书法上成为一代宗师,日本朋友称他为&旷代草圣&。  这幅对联中,充分体现了于右任的大家风采,书写高妙,以魏碑为骨,简净和险奇并重,充满了极强的力度和动势,体势多变,形美笔简,跌宕中显俊逸,疏放中见规范,平易中见奇崛,犹如舞鹤翔天,游龙戏水,仪态万千,出神入化,令人目不暇接。对联中字字不苟,可以看出书家对于魏碑的临写与研究,但书家并没有学习魏碑的人普遍具有的刻板呆滞的习气,由于他对于传统帖学书法一样下过苦工,所以对于行书的理解一样透彻,驾驭起来也一样得心应手,所以他很自然地把行书的流畅感和魏碑的雄强厚重结合起来,这样就做到了气脉贯通,潇洒自如。而仔细详查,又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字的起笔与收笔之处都有明显的隶书书写习惯,转折处往往单独另起一笔,这恰恰在流动的行书中,找到了片刻的&停歇&,而这种停歇,恰恰和行笔的流动一起构成了&动&与&静&的节奏变化之美。  四、当代中国书画专场  中国当代书画,以其特有的包容力向各类视觉艺术吸取营养,向人们展示出更为自由和多样的中国绘画风格和形态。本次&中国当代书画专场&推出了一批风格鲜明、艺术趣味浓郁的当代水墨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功力,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还展示出新时代画家的风采。柳学健《红梅双鸽》、范曾《钟馗神威》、周京新《水浒人物》、范扬《罗汉》、黄永玉《戏蟾图》、苗再新《欢乐高原》等拍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从这些作品里,既看到了这些艺术家们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亦看到了他们极具个人面貌与创新的创作理念。    柳学健 红梅双鸽  137&65 设色纸本 镜心  创作年代:壬辰(2012)年  题识:壬辰学健。  钤印:柳、学健、云水间、少则得、得众、心画  柳学健(b.1964),江苏镇江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硕士研究生。现为南京古今书画研究院院长、京口美术馆馆长。当代著名花鸟画家、新金陵画派重要画家。其花鸟画创作化平淡为神奇,化传统为现代,化心源为艺术,具有热烈祥和的艺术特色与高贵典雅的艺术品位。兼攻山水和书法,作品格调清新,天趣自成。  五、古玩杂项专场  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瓷器杂项是唯一可与中国书画分庭抗礼的拍品种类,在拍卖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本次&古玩杂项专场&共推出了包含玉器、珠宝、古代家具在内的三大品类180件杂项精品。其中明代黄玉夔龙纹杯、现代大圈口冰种带绿翡翠镯等拍品材质极佳,工艺精巧,可藏可赏,为本专场的重中之重。&  中投嘉艺呼市首届文物艺术精品拍卖会  拍卖时间:日  预展时间:&25日  预展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喜来登大酒店(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迎宾北路5号)  拍卖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喜来登大酒店(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迎宾北路5号)
(责任编辑:张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19日预展地点:博观艺术中心(北京预展时间:日 17:预展地点:东京新宿NS大厦 B预展时间:日-14日预展地点: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责任编辑:张晓君 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幅画常常使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