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梅这有诗意的三个字字有多少笔画?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0)(0)(0)(0)(0)(0)(0)(0)(0)
此文刊于江城日报“江城文化”专版!
文学是我人生的一个意外
  王松林
  一直羡慕编辑工作。不久前当我听到要聘我为《细鳞文艺》编辑的时候,我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一个老作者,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我心中神圣的文学梦。“保持自己,乐观向上”是文学给我的力量。记得上个月市文联召开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时候,我的发言题目是《文学是我人生的一个意外》。这一次,在充满文学气息的编辑部办公桌前,我又一次感受到,文学,在新年到来之际给了我一个大惊喜。
  刚刚审读并修改一些散文和小说,忽然感到这个编辑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惬意。看着那些到处是错别字、乱点的标点符号、词不达意、语不成句的稿件,就不由得想起自己早些年手写稿的那些蟑螂字,感同身受地体会我的那些编辑老师是如何耐心细致地帮我润色修改稿子,才知道他们多么辛苦,多么敬业,多么关心我这个普通的农民作者啊!《江城日报》副刊的编辑们,群众艺术馆《松花湖》的编辑们,他们都是我文学的领路人。他们的平易近人,他们的博才多学,他们的慧眼识珠,他们的人格魅力……让我折服,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农民而瞧不起我,反而给我了那么多的“精神扶贫”,让我慢慢在写作和做人方面成熟起来。从他们对我的影响,让我悟出编辑工作也是拯救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周克冰先生曾说过,好编辑并非“枪毙”多少稿件,而是要救活不应该被“毙掉”的闪烁着思想火花的稿件。编辑是一手托起作者的劳动血汗,一手牵引读者求知若渴的目光。现在我也走上编辑岗位,我也要向那些扶持过我的编辑老师学习,发现、鼓励、修正、润色、扶持……让那些一闪而现的灵感开出文学之花。
  《细鳞文艺》是一本以培养本土诗人作家为己任的纯文学刊物。二十多年前,《细鳞文艺》的前身是《蘭草》,当年在那里读到别人的诗歌散文小说,我羡慕极了,努力好多年,一直到这个杂志停刊,我也没有在《蘭草》种下一粒草种。
  现在,我可以在舒兰市政府《细鳞文艺》编辑部的办公桌前为别人做嫁衣了……
  本期“家风传承”栏目中,欧阳河的《在人生的坐标系上》写得荡气回肠,饱含深情,在他父亲欧阳刚老师的坐标系上感怀崇高与伟大,博爱与宽容!金克义的《信任没有消失》让我们感念寻常巷陌中那些小人物的美好。值得一提的是27岁的青年才俊董喜阳,他堪称吉林省诗坛奇才。卢萍老先生的评论力透纸背,画龙点睛,让我们读诗的审美更上一层楼……作文《松绑》,反映松绑后的孩子的心声,表达了孩子们的心灵渴望。他们那些纯净而活泼的文字汇成一条清澈的河流,涤荡我们已经被逐渐污染的灵魂。从他们的作文中,我们看到国家的希望,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舒兰大地那些美好的家风传承。
  文学真是人生的意外!编辑部是我灵魂的归属地,我会更加努力,做好编辑工作,给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又一个惊喜。
我的小小说《良心》刊发于江城日报“松花湖”文学专版。
  舒兰&王松林
  那年大丰收,苞米价格“蹭蹭”上扬,我们夫妻俩承包的两公顷多的旱田一下子换来48000块钱。突然之间,我们就把压在头顶上的那块贫穷的大磨盘掀开了,让它滚下山坡……
  “哇!这么多呀!我这辈子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呢。”我的鼻子、眼睛、腮帮子挤一起都笑了,估计我的笑容肯定把我这张老脸挤得很难看。“要是早知道这样,前几年我何必撇家舍业远离妻儿进城打工呢。这回呀无论谁往出撵我,我都不进城了。在家多承包一些地种,地垄沟里刨出来的不一定就是豆包喽……”
  我的感慨还没有发完呢,妻子皱了皱眉,说:“不对呀?你先别穷白话了,你来算一算,数一数,算差账了。人家多给咱们500块钱,咱得马上给人家送回去!”
  我认真算了一下,真的多出了500块钱。
  我暗自高兴,稍稍犹豫一下,果断地说:“收粮贩子没有一个好心眼子的,往死里压价,他们一百斤一百斤的过称收粮,咱们五万多斤,他们就过了五百多次称。他们卖给国家粮库一次过称,哪一次都得涨称,一大车多出六七百斤不成问题的。有的粮贩子还在称上做手脚,更坑人。老天可算开开眼了!”
  妻说:“‘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富灭穷人’的古老故事你没听说过吗?别人怎么做事会有别人的因果,咱们不应该留下不属于咱们的钱,贪婪能害死人的。我们守住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妻子的话让我一愣。我知道:贪婪往往毁掉的不仅仅是人的精神,也许还有生命。不贪的人就不会上当。不是我的,我今天得不该要的钱财,说不定我在别的方面再遭损了。
  当我找了两个多小时,在邻村找到收粮贩子,亲手把500块钱交到那人手上时,那人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兄弟,天下还是好人多呀!这钱你就是不给我,我也不会知道的。”说着从中抽出100块钱递给我,“兄弟,拿去买条烟抽吧,就当哥哥请你下馆子了。”
  我摇摇头谢绝了:“只要你收粮食别使劲压价,别跟我们朴实的农民兄弟耍秤杆子就算行了。”
  那人马上举起右手发誓说:“兄弟,就冲你们夫妻俩这么讲究,我如果在收粮食时蒙混农民兄弟,那我一定……”
  他竟然敢发这么毒的誓,相信他的良心不会打折。
  我忽然觉得有点内疚……
小文刊发江城晚报日。题目更为《一顿饭的幸福》,只是随便写的生日记录没成想被编辑看中!
我吃出了一种幸福
今天清早,我早早起来,热饭热菜。昨晚吃剩的。妻子在乡下老家呢忙着给她姐姐的儿子介绍对象呢。我儿子大礼拜回来,躺在被窝里玩手机。让他吃,他说不饿。其实是吃不下我做的“斋饭”——他说过我做的饭比和尚的饭都难吃。我说你不吃正好够我一个人的。我还没吃完呢,来补课的高二女孩已经来了。匆匆几口,狼吞虎咽。完事儿。我吃两碗饭半盘菜的速度最快5分钟就下肚。
半个多小时以后,陆陆续续来了四个高二学生,一个高一学生。我的租来的小屋里不再那么清冷了。
中午,玩笔记本的儿子还没起来。说不饿。我说你饿了你就自己买吃的吧,我要午睡了。下午晚上都有学生补课。一个多小时后,我醒了,儿子在电脑前看影视剧。我看了一下日历,忽然说,儿子,今天是咱两的阳历生日,咱两都是“119”出生的,应该是烈火中永生啊。你赶紧生火,我去买长寿面,鸡蛋。只能如此对付了。我可不会其他做好吃的。儿子笑了,什么呀?应该是你懒得不愿意做好吃的。想想五六年前我来陪读的日子,各种好吃的都会整,儿子都不去学校吃了,还说我的厨艺很棒,做啥都好吃。按儿子的意思——他没有说出的意思是,他考上高等学府,我就不再那么关心他的营养了,我就知道给他钱。
我买回长寿面和鸡蛋,儿子已经点着了灶膛。我说,你煮吧。我得做几道圆锥曲线的难题,是学生留下的。我还没有完成呢,一个学生家长来送学费,我们又交换一下辅导孩子的方案和看法。半个多小时以后,她才走了。我来另一个屋里吃午饭(下午3点才吃)。儿子无奈地看着我,竟然说很难吃,扔了吧!我吃了一口,说,挺好吃的。
水放少了,还是煮久了把水熇干了,我就不知道了。面条在盆里干呼呼的黏在一起,他本想做过水面条,没有放油盐等调料。我说,你不愿意吃就把四个鸡蛋全吃了,我吃面。我吃得很香,就着咸菜,白菜炒干豆腐。我说随便扔掉粮食是可耻的!是有罪的!这个挺好吃的,我在童年是很少吃到的!儿子笑了,不吱声。我以前吃过更难吃的饭菜,这能不好吃吗?
更主要的是在我生日这天,我吃到了我儿子亲手煮的面条,尽管面条变成了“面砣”,我更应该珍惜儿子的这份劳动和好心好意,还有孝敬!
我儿子在很小的时候,我忙时就让他替我煮饭热饭。记得儿子五岁时第一次给我热饭。他蹲在过台上,往锅里放水,往锅里放锅叉放饭盆菜盆等,高高兴兴一副小主人的样子,我一直偷偷地观察他。一切就绪,清澈的童音从屋里传来:“爸爸,我不会划火柴。帮我点灶坑吧。”我点着之后,他烧火,收拾得很干净。儿子很听话的,干什么都挺好(除了不爱学习)。但是我逼着他学习,他还是学的。他常说他就是为我读书,不忍心看我生气动怒才读书的。
我们吃完饭以后,我说,我进城这几年,早已忘了农历生日。以后我们一起过阳历生日,你妈再给咱们过农历生日。一年我们就过两次生日,多好!我给儿子300元钱。儿子说,的确真好哇!哈!我很爱看儿子笑的样子,儿子帅得阳光得不得了!我说你爱吃啥自己买去,你可别指使我给你买。这些年你每年过生日,我都给你钱的。儿子却故作不知:“真的吗?你真的给啦?”我说:“你可别耍赖,你在大学里,我可都把钱给你打卡里了。等我老了不能挣钱了,你再给我钱。”儿子说:“那是!那是自然规律!”语气肯定又自信!
这顿饭别人也许或肯定吃不下去,但是我吃出了一种幸福......
2014年11月9日原创
新年第一天
今天新的一年开始了,我过得非常充实。
早晨,点着火炉,热乎屋子,顺便热了一下昨天晚上的剩饭剩菜。一个人吃喝随便惯了。我想我妻子儿子在老家肯定有大鹅肉猪肉鱼肉和饺子,这就是我最最希望的。我才感到幸福!
上午,家教,高一,高二,高三共四个学生。我辅导他们数学,物理,化学。新年第一天就有收入,好兆头!
中午,午睡一小时。
下午,开始审读稿件,其中有两篇散文,大作家溪汪的《我们曾一起憧憬未来》和散文家颜雪《母爱一生》感动得我泪湿双眼。一文是怀念铁哥们如亲兄弟一样的朋友,一文是叙述母亲一生。这两位都堪称散文高手,一位是大学校刊责编,一位是文联副主席,都出过散文集的作家。能把真情厚爱揉进字里行间,平常的一件事叙述得波澜不惊却让读者的心海仿佛掠过阵阵忽大忽小的风,能吹出你的眼泪……这才叫真功夫!很值得我学习!
其实,我是特奇怪的人,极其爱好文学,却把精力都用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上了。一直用文学调整自己的心态,权当我的休息休闲的工具。领导这次聘我到舒兰市文联《细鳞文艺》编辑部工作,我才算用干文字的工作挣一份政府发的薪水。其实,我对领导说,不给工资我也会帮忙做好编辑工作,就等于锻炼自己,等过几年我不当家教了,就以文学创作为主业,怎么也能给自己养老了。
编审稿子什么时候都可以,领导给我绝对的自由和权力,这就是信任!我可以不去坐班,涮卡唯恐迟到什么的。我当家教,有很多空闲时间。只是没有时间忙于自己创作了......
晚上继续审读稿件.与作家与作者们进行心灵交流。受益匪浅!
从12月16日上午开始到12月31日上午,反复审读,增减,修改,校对!12980字的《细鳞文艺》终于交到领导手中。领导终审之后,明天就会进入印刷厂了……
领导对我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很满意,我工作六天,领导就笑着对我说,就在这干吧,一会把劳动合同签了。
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还有四百多页等着我呐。
给他一根支柱
那位老哥挺爱好文学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干部。一个意外,他的手不怎么好使,他的双腿已经拒绝他的行走,但是并不妨碍他的思想天马行空......
他口述着,由老伴儿记录,再由文友整理出来。说实话,老哥散文有很深的作汇报的硬伤,也许早些年当官留下的习惯。文学作品和工作汇报不搭。不过字里行间有那么一点文学思想的小火花。面对着这样一个老人,面对着他们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我不能冷酷无情地“毙掉”他的稿件,我经过冥思苦想给他的稿件一番大手术,让他的思想火花在刊物里闪烁,在这个特别寒冷的日子,用来温暖着他,也鼓舞着读者。
给他一根精神支柱,让瘫卧在床的他在病床上高高站立,以挺立姿势与病魔抗争......
这算不算我作为编辑的一点良心呢?
一直羡慕编辑工作,有人私下里管编辑叫编辑大老爷,编辑大人。一听大老爷,大人这类词语,我立马想到远古近古的达官显贵。
当舒兰市文联副主席颜雪和舒兰市作家协会主席韩温江把我聘入舒兰市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季刊《细鳞文艺》当编辑,刚刚审读并批改一些散文和小说。忽然感到这个编辑工作并没有让我有多么的自豪,我真的挺汗颜的。看到那些错别字,标点符号也用错了地方,词不达意,个别语句不通顺,有些文章题目很俗套不靓丽没悬念。回想早些年那些采用我手写稿的编辑们,他们看到我那歪歪扭扭的字体,错别字,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他们眼不烦心不乱地给我润色修改,最后给我的“女儿”披上漂亮的嫁妆,“嫁”给读者的瞳仁。让就让我想起了江城日报的绝大多数的编辑们。十几年前,我的大量稿件,其中包括各类新闻稿件和各类文学作品以及几幅新闻图片。江城日报有十来个部门,只有专发城市新闻稿子的编辑没有领教过我的“蟑螂爬”文字。其余数十个编辑都给我编发过稿子。一直以来对那些编辑们心存感念,虽然没有联系过,有的从未有见过面,我也会在某些特殊日子在内心里悄悄为他们送上祝福。现在我也走上编辑岗位,责任也不小。两位领导把生杀大权交给我,我就敢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我会以江城日报的几位副刊编辑李桂华、曲静、虹雨以及早已退休在家的文学编辑杨永明和周克冰恩师和《松花湖》的前任执行主编金克义恩师为榜样。我和他们多次见面,主要是我拿着我的不怎么好的稿件,常找他们给我指导指导。他们的平易近人,他们的博才多学,他们的慧眼识珠,他们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一生去学习,为自己做人作文的榜样。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农民而瞧不起我,反而给我了那么多的“精神扶贫”,让我慢慢在写作和做人方面成熟起来。他们让我悟出编辑工作也是拯救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
当编辑真苦啊!心里有大量稿子排好队等着我去检阅。我刚刚修改并编审三天稿子,就觉得编辑重担并不是外人想象得如此轻巧!文章三分创作七分修改。吉林市记者协会前任秘书长周克冰先生曾是江城日报中层干部兼任《新闻桥》报总主编,他曾说过,好编辑并非能“枪毙”多少稿件,而是要救活不应该被“毙掉”的闪铄着思想火花的稿件!编辑一手托起作者的劳动血汗,一手牵引读者求知若渴的目光。统筹兼顾,照顾各个方面的“脸面”和规章!尤其审阅领导的稿子,或者带着“帽子”躺在我面前的稿子。更是费劲心思。经验老套的于春哲编辑告诉我:“你现在的苦就是我经历的苦!我经常前胸后背痛,脖子僵硬......告诉你吧,你只能悄悄干活,别吱声!”
我想:我不能让不怎么好的稿子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溜过去,一旦有“假货”袭击读者的目光,首先丢人的是编辑,其次丢人的是作者,本刊会跟着蒙羞!我当一天编辑,尽最大努力编辑。良心,良知和责任是我的底线!没有谁可以打破我的底线。
这是一本以培养本土诗人作家为己任的纯文学刊物,稿件能用最好用,实在不行就给修改直到达到发表水准,这是作协主席韩温江私下告诉我的话。我忽然明白从舒兰这块沃土走向全国的诗人作家为什么有那么多了,舒兰诗县的名号在中国为社么那么响亮了。二十三四年前,《细鳞文艺》的前身是《蘭草》,当年在那里读到别人的诗歌散文小说,我羡慕得要死,努力好些年,我也没有在《蘭草》种下一粒草种。现在,我可以坐在舒兰市政府《细鳞文艺》编辑部的办公桌前为别人做嫁衣了......
文学真是人生的意外!我会更加努力,做好编辑工作,给更多的文学爱好者送一个又一个惊喜......
舒兰市作家协会年会:朗诵诗
谢& 有& 你
& 王松林/文  
女:春风用温柔的手指
点赞炫舞的雪花 拨动春天的旋律
男:昨夜的月光为季节洗牌
冰凌花的诗音钻出铜墙铁壁
女:开拓未来的舒兰市作家协会
男:发扬传统的舒兰市诗词协会
女:为精神的家园垒砌秦砖汉瓦
在新年的田垄播撒阳光诗意
男:你用一颗慈爱的心把我们凝聚
  你用玉液琼浆给我们精神洗礼
女:&一颗颗迎风起舞的小花小草
向你点头微笑:感谢有你
男:一颗颗长青老树伸出手臂
拥抱阳光雨露:感谢有你
女:翩跹的彩蝶告别痛苦的蜕变
回归的大雁用诗行向你报喜
男:枝头的红梅历经严寒 香气袅袅
诗乡的绿风净化心灵 浪花依依
合:曾经在荒野深处辛勤耕耘 前途渺茫 
曾经灰心放弃 又悄悄捡起
男:在黑暗的夜里 你为我点亮灯火
女:在肃杀的秋天 你帮我收割技艺
男:在迷茫的大海 你给我指引航线
女:在阴冷的冬季 你为我添加棉衣
合:在舒兰的净土 我无论多么孤独也不会寂寞
在果城的家园 用诗歌让我的灵魂有枝栖息 
女:我跌跌撞撞一路跋涉 一路走来
男:刚刚跌倒了 是你把我轻轻地扶起
女:一把伞就可以给我遮遮风挡挡雨
  怎能不让我流下感动的泪滴
男:享受这温馨的港湾 漫步精神的花园 
怎能不让我流下感动的泪滴
女:我感动得无话可说 真的无话可说啊
男:感谢你 舒兰作协给我太多的柔情
感谢你 诗词协会给我太多的友谊
女:感谢有你 因为你给我太多的智慧
感谢有你 因为你给我太多的真理
女:攀登再高的山峰,遇到艰难险阻我也不会哭泣
男:涉过再大的风浪,遇到暗礁海啸我也不会放弃
男:因为诗文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因为诗友是我们的天涯知己
女:因为作协是我们的中流砥柱
因为作协能为我们挺起腰脊
女:面对着你的满腔热忱 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文章还你
男:面对着你的无私奉献 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诗词还你
女:其实 你给我一个微笑就足够了 我很懂你
男:其实 你向我摆一摆手就足够了 我很懂你
合:久居山野的我来自于泥土又复归于泥土
只能用我的真情文字表达我内心的话语
感谢有你  舒兰作协  感谢有你 诗词协会
在同一个蓝天下 让我们同舟共济 让我们共同呼吸
日23点58分
带60元就敢逛街
绕了一圈。移动到移动公司
给妻子充话费:10元
觉得不够。接着又充10元
给儿子充话费:10元
买一本《短篇小说》:5元
买半斤核桃酥:5元
妻子儿子都不在我身边
我一边吃着核桃酥,一边喝咖啡
一边用眼睛和小说说话......
一把扫地笤帚涨价了
五年前,这个市场一把
扫地笤帚仅仅值5元钱。
这个冬天,一把扫地笤帚
18元钱。一把扫地笤帚
涨价和和什么有关系呢
扫地笤帚和刷菜锅
烀肉锅的刷帚相比肯定委屈
都出生在同一片泥土
甚至同一条垄的孪生兄弟
刷帚的舌尖整天散发肉香味
扫地笤帚整天和垃圾亲密接触
为不懂珍惜环境的人保护环境
蹲在旮旯里还常被不长眼睛的人
踩上一脚。在灶膛口也感到悲凉
早就应该提一提身价
就为对扫地笤帚劳动的尊重
它们不仅保护我们视觉神经
还保护我们的心理环境
提示:别当误会成诗歌
够&&&&&&&&
突然之间觉得够了,够了就无聊透顶
具体什么够了真还说不清什么够了
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七点半醒来
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读诗歌读散文看小说
八点半起床,倒水倒垃圾,劈材,砸煤,生火,洗脸
刷牙,淘米,做饭,洗菜,然后听着小锅咕嘟咕嘟响声
饭菜都好了。放桌子,摆碗筷,盛饭,盛菜,开吃
然后自然自语:后老婆打孩子又一顿儿,够了
最不爱做的事情就是刷碗,刷盆子,刷锅,磨磨叽叽
饭后,坐在电脑前到处进网走走,看看,读读佳作
心血来潮,胡思乱想胡诌巴列,信马由缰想啥就写啥
够了。还得溜溜菜市场,看看菜市口有没有宰人的
买点自己喜欢不喜欢的蔬菜,专挑郊区农人的自家菜
也买一些笨鸡蛋笨鹅蛋,回来敲开一看一点都不笨
唉,真够了。小农意识的小小欺骗也挺有意思哈
中午必须午睡。一个半小时。醒来还是先看看书
我的枕边始终放着几本书刊物和数理化公式小册子
起来做几道圆锥曲线习题,物理综合高考压轴题
看一下化学实验注意事项,背背原电池电极反应式
无聊透顶。够了。还得上网找找灵感,写写文字
好像唯有文字才可以让我在够了的无奈中得以解脱
傍晚六点以后,我的学生陆续来补课,这个刚走那个又来
陆陆续续学到午夜11点,看到他们母子或母女走在
雪夜里往回赶,我的内心深处总有点莫名地感动,我还有用
口若悬河他们拒绝聆听的真理,被逼上梁山的感觉
我没有体验到。独木桥头人山人海,没有硬功夫
如何过桥?他们都挺迷信我,听得懂我的语言
我再三强调:我能让你们学会课堂上听不懂的知识和技巧
熟不熟练,做题快不快就靠你们自己玩命练习了
再苦再累再难,闯过高考这一关,你们幸福一辈子
他们都说:够了!真够了!到啥时才是个头儿呢
其实我早就够了,但是我不能告诉他们我早就够了
这些年我一直是这个样子,没有周六周日节假日
尤其双休日,一整天都是和学生在一起,我50的人了
还有这孩子们一样的心灵,他们说跟我没有代沟
家教,没完没了的家教。真够了。不当家教
还有什么比这条路更挣钱呢,不用投资没有风险
逢年过节,冰天路滑,突然从手机中闪出一条短信
最温暖是来自孩子们真心的祝福和提醒注意安全的话
看到“老师啊!我想你了,注意安全,我们需要你”
我的精神头忽然高涨起来,再够了也没有够的时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意义的三个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