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朝皇帝列表以后加强中央集权,皇权,不再出现秦朝皇帝列表时的动乱

答案:1.C;2.C;3.C;4.C;5.D;6.C;解析:(1)
解析“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故选C项。A项只是提供可能性,B项具体作战战略不能作为根本原因,D项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灵活运用。教材虽未直接提及,但对“焚书坑儒”应有个大致了解,它是由儒生攻击郡县制引起的。故选C项。
解析秦朝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文字。权是一种衡器,即今天的“秤砣”。
解析灵渠主要是为运粮草征服越族而修,而其他三项水利工程则主要为发展农业而修。
解析考查理解能力。由题干叙述可知,《秦律》对百姓的制裁很严厉,A项正确;对百姓和官吏地主的制裁方式不同,程度不同,但都受制裁,同时也体现了阶级性,故B、C两项正确;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是暴政。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诗中的关键词,如“竹帛烟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应为焚书坑儒和农民起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的两大矛盾,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A、刺史制、封国制&&&&&&&&&&&&&&&& B、三省制、封国制
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一省制、刺史制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 B、汉高祖    & C、宋太祖     D、明太祖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 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 B 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
C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
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均引自《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问答问题:
材料一&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材料二&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材料三& 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迁都洛阳之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异草、珍禽奇兽”,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一时间古都洛阳成了以园林著称的京都,“芳华神都苑”、“西苑”等宫苑都穷极豪华。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情况下,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却能享“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的乐趣。因而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都市,也就成了皇家宫苑和王府宅第花园聚集的地方。
材料四& 唐太宗后,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当年唐太宗在西安骊山所建的“汤泉宫”,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这里的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里面“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造园始于商周的原因。(1分)商周时期的园囿建造有什么特点?(1分)
(2)我国西汉时期的园林建造有什么新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汉代园林建造艺术的发展原因有哪些?(2分)
(3)隋朝时期的园林建造出现了哪一新特点?(2分)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2分)
(4)唐朝园林建造主要是在哪一时期?(1分)从材料四看,唐代园林建造有什么突出特点?(2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哪些?(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1届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题型:单选题
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的两大矛盾,据此回答1~10题。【小题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小题2】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A.刺史制、封国制B.三省制、封国制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D.一省制、刺史制【小题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小题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小题5】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D.明太祖【小题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小题7】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 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 B 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C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小题8】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D.加强了专制皇权【小题9】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小题10】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陕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题型:选择题
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的两大矛盾,据此回答1~10题。
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A.刺史制、封国制
B.三省制、封国制
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一省制、刺史制
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5.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B.汉高祖  
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7.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 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
B 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
C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8.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
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9.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
10.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当前位置:
>>>问答题(15分)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
问答题(15分)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秦朝中央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各自的职能是什么?(4分)(2)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在制度方面有所创新,指的是什么?(1分)(3)有人说,唐初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请从唐朝中央官制的变化角度分析此观点出现的原因。(4分)(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4分)(5)清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其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2分)
题型:简答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三公九卿制(1分)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3分)(2)中外朝(内朝、外朝)(1分)(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牵制监督,分工合作,对皇帝负责。(4分)(4)两个矛盾: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2分)措施: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高度集中了皇权。(2分)(5)康熙时期设立南书房,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试题分析:(1)本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秦朝中央在皇帝以下设置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行政,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牵制相权。(2)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设立中朝和外朝制度,任命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和侍中,参与决策,形成内朝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外朝逐渐演化成执行机构,从而大大消弱外朝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3)原因即要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牵制监督,体现民主的特点,但这种民主最终是为保证皇权的集中,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最终加强了皇权,本质特点是分权的目的是为了集中君权,所以称为是“皇权下的民主”。(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高度集中了皇权。(5)清朝前期中枢机构中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极大地消弱了皇权。康熙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内阁和南书房消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加强了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问答题(15分)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主要考查你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盟旗制度 ,郑和下西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盟旗制度 郑和下西洋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岛。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并以台湾为跳板,不断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强盗行径,一直极为愤慨。从起兵抗清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收复台湾。1661年乘清朝顺治皇帝病死、清军无暇征战之机,郑成功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这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25000名将士,100多艘战船,离开金门,经过澎湖,在台湾同胞的协助下,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在台湾强行登陆。经过激烈战斗,打败了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为盘踞台湾,曾以每年送给郑成功几万两饷银和土产为条件,要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断然拒绝,并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1662年,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地去屯田垦荒。他还派农师向台湾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郑成功及其后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斗争,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建设,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叫夷州;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台湾当时叫琉球;元朝时,元政府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清军进入台湾: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2、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3、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清设台湾府: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匈奴的兴起:1、社会状况(生产生活):生活于蒙古高原,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狩猎占重要地位。善骑射。宽裕则以畜牧狩猎为生,急困则四出攻掠后学会农业,从事农业生产。无文字,以言语为约束使用铁器,冶铁业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2、匈奴的统一: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至此,北方出现农牧业政权分立局面,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其掠夺的目的是占据水草,掠夺人口、牲畜。严重威胁北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匈奴也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和开发北方起了重大作用。
是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比较:1、背景:汉初战败,被迫纳贡和亲;而昭君出塞,是匈奴称臣,请求和亲,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友好交往的象征。&&&&&2、结果:汉初和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袭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带来了友好的民族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秦与两汉对匈奴政策比较:1、不同:秦:以武力解决匈奴的威胁。两汉:军事进攻与“和亲”政策并用。2、认识:国力强盛与否是两汉调整对匈奴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平交往、避免战争符合各民族的长远利益。 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1、战国时期:诸侯国忙于混战,面对匈奴的进攻,秦、赵、燕等国修建长城,消极防御。&&&&2、秦朝:①命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②徙民设郡&③修建万里长城& &&&&3、西汉:①汉初,“和亲”&&②汉武帝时期,军事反攻③汉元帝,“和亲”与经贸往来&&&&&4、东汉:军事斗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汉初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冒顿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曾想派兵攻打匈奴,但诸将说:“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吕后只得“复与匈奴和亲”(《史记·匈奴列传》)。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前锋)至雍甘泉”,威胁长安。后来,匈奴又从云中、上郡南下,西汉政府又陷入惊恐。汉景帝时,匈奴骑兵仍不断南下,北方边郡不安。
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1、两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成员的战争,是兄弟民族矛盾的体现,不能以侵略和反侵略性质定性,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2、两汉时期匈奴经常南下掳掠中原地区的财产、人口,破坏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因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是正义的战争。&&&&&&&& &&&&3、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客观上,战争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后人对汉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大战的咏叹:宋朝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方》:“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英风如在,卓然千万高著。”   
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汉昭帝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五单于并立,相互混战不休,“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占据了单于庭和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率众迁至漠南,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的建议,决定投靠汉朝。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他亲来长安,谒见宣帝,“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汉书·匈奴传》),承认他是匈奴的单于。汉宣帝派军队北上“留卫单于,助诛不服”,还供给他大量粮食。呼韩邪单于的势力逐渐恢复。郅支单于感到难以控制局势,乃率部西去。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呼韩邪北归单于庭,临行前,他同汉朝使者约定“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匈奴传》)。汉元帝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汉书·匈奴传》)。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昭君故里今属湖北兴山)人。当时,她主动“请掖庭令(管理后宫的官员)求行”。入匈奴后,呼韩邪单于为王昭君加尊号为“宁胡阏氏”,认为匈奴得之,国以安宁。他们的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昭君的子女,以及她在内地的兄弟,也都为汉与匈奴的和睦友好做出过贡献。昭君出塞以后的几十年里,“边城晏(很晚)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盟旗制度:
清政府对蒙古族的政治制度。年推行于蒙古族地区。在蒙古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参照八旗制度组织原则建立。旗为军政合一单位,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数旗合成盟。由清政府任命旗长、盟长。对稳定蒙古社会秩序起一定作用。解放后废除,只保留盟旗称谓,盟相当于地区,旗相当于县。旗的划分:旗的划分大致以过去的封建领地鄂托克(otok,地域集团)、爱马克(aimak,血缘集团)等为基础,尽可能予以分割,划一部为多旗。只有少数部得就原部编为一旗。由于统治上的考虑和历史、地理的原因,旗分两类:①清中央委派大臣、都统、将军直接节制的总管旗,统称“内藩蒙古”,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新巴尔虎、陈巴尔虎以及分散于热河、新疆境内的蒙古诸旗属之,共六十一旗。②清中央理藩院监督的札萨克(jasak)旗,统称“外藩蒙古”。漠南蒙古(又称内蒙古)六盟二十四部五十一旗、漠北蒙古(又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四盟四部八十六旗、漠西蒙古(即西套蒙古)八盟四部六十四旗属之,共十八盟、三十二部、二百零一旗。札萨克旗又有“内札萨克”、“外札萨克”之分,漠南蒙古诸札萨克旗属“内札萨克”,漠北、漠西蒙古诸札萨克旗属“外札萨克”。其区分同样出于统治上的考虑,两者的职权、体制也因之略有差异。
旗的性质:旗为军事、行政合一单位,由清中央就旗内王公中任命札萨克为其长,可以世袭;其职权为战时动员本旗兵丁出战,平时总揽本旗行政、司法、税收等项事务;下设协理台吉(tosalakitaiji,札萨克之副职)、管旗章京(hoigugijahiroki-janggi,次于台吉之管旗官)等僚属,协助札萨克治事。旗以下置佐(或称“箭”,蒙古语为“苏木”som),设佐领。佐原为基本军事单位,后逐渐成为旗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佐领不仅领本佐兵丁,还办理清册、收税、征夫等事。佐的多少标志着一旗的兵力状况。原则上,佐由一百五十名壮丁组成,但实际上有增有减。凡年在十八岁至六十岁之间的蒙古男丁,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内札萨克建旗少而置佐多,外札萨克建旗多而置佐少,有的旗甚至只置一佐。
盟为旗的会盟组织:  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每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原由盟内各旗札萨克在会盟时推举,后改由理藩院就盟内各旗札萨克中签请皇帝派人兼摄。喀尔喀蒙古各盟是在部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部长又是盟长。盟并非一级行政机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三年一次的会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练兵、清查钱谷、审理重大刑名案件等职责,但无发兵权,不能直接干涉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向各旗发布命令,只是对盟内各旗札萨克实行监督,有责任随时告发札萨克的不法或叛逆行为。厄鲁特蒙古各盟则不设盟长,其盟务由该管地区将军或办事大臣直接掌管。
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①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蒙古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②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草原的管理;③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④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⑤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多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
郑和():云南人,回族,本姓马。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外洋的一些情况。明军平定云南时他被掳,成为燕王朱棣的太监。靖难之役中,他多次立功,明成祖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1405年,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
西洋:西洋是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国家统一(2)中国航海技术的发达 (3)明朝政府采取了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
明初郑和下西洋经过:(1)时间:年(比欧洲远航早半个多世纪)。(2)次数:7次。(3)规模:A.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B.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C.人数:每次出海2.7万-2.8万人(4)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明初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比较:
1、目的不同点:新航路开辟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物,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即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具体表现为:(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2)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其影响和后果不同点: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2、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3、郑和下西洋鲜明的特点:(1)时间早:前者比后者早半个多世纪;(2)规模大:郑和船队船多、船大、人多,远远超过后者;(3)次数多:郑和7次下西洋,是开辟新航路无法比拟的。 郑和下西洋终止原因及启示:1、终止原因:(1)耗费浩繁,国库枯竭,财政短缺;(2)朝贡贸易违背经济规律;(3)明末禁海的闭关政策。2、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积极意义:(1)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广泛的传播了中华文明;(3)把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4)古代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开放的态度,和平友好的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郑和下西洋局限性: (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2)不计经济利益,缺乏持久的内在推动力;(3)没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实质性推动,更不具备近代意义。
发现相似题
与“问答题(15分)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37722072192057072030132066002016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朝皇帝列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