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绘画理论,启发有意义学习理论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ppt8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8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与可笑曰苏子辩矣与可笑起来说苏先 生真会说呀先前说的是实在的竹子后来所说是虚有之 竹偷换了概念
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然而真有 二百五十匹绢的话我就要用它买地回家养老了 啊
苏轼时而重语相讥时又坦诚相让巧为圆说与可词 穷笑骂苏轼巧辩并以自我解嘲的口吻表白了归老的衷 肠
所需有限可见清贫自守的志尚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 耳而有万尺之势于是把所画的筼筜谷斜竹送 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罢了却有万尺的气 势
肝胆相照的朋友互相和诗赠画正是情理中事作者 自然地交待了赠送《筼筜谷偃竹》图的经过点题
这里文同由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经苏轼月落庭空影许长的启发而发展到数尺竹而有万 尺之势
与可这种典型文人画思想的形成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苏 轼的强烈影响
至于苏轼在这篇文章开头所说文同告诉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的话究竟是文同的看法还是他自己的文章常常想当然尔的习惯所 致就很难说了
最后作者回忆了一件趣事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 《筼筜谷》其一也筼筜谷这个地方在洋州与可 还曾让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 一
文同《丹渊集》中与苏氏昆仲酬唱的诗文所辑无几 幸好《东坡全集》中收录了二人唱和题赠的诗文约五十篇 其中仅和文与可洋川园池诗就多达三十首从中可以了解到 两人的交谊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 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我的诗 说汉水边修长的竹子便宜得像蓬草刀砍斧削什 么时候饶得过竹笋呢料想那个又穷又馋的太守 早把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了箨龙竹笋的别 名渭滨渭川之滨以产竹闻名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1页免费30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 28页免费10页免费38页1下载券59页1下载券23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6页免费51页免费48页1下载券32页1下载券30页免费
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1|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6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导语设计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几枝劲竹,势冲霄汉,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似风雨丽人、江南才女。古人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又被文人画得生气勃勃。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湖州放笔夺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跫然--猛然,一下子。生气--神气。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傅庞如《咏竹》)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七律 咏竹》)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方志敏《咏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三、德育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重點难点】 一、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重) 二、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
轼文同墨竹筼 yún筜dāng 注解: 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皮薄、节长而竿高的大竹子。 松 竹 梅 岁 寒 三 友桃 李 杏 春 暖 一 家将下列这副春联补充完整松 竹 梅松 竹 梅 岁 寒 三 友桃 李 杏 春 暖 一 家将下列这副春联补充完整松 竹 梅于潜僧绿筠轩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始见于南宋(林景熙:《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在此之前,唐代诗人元结《丐论》曾以山水、松竹、琴酒为三友;宋代苏轼《题文与可画》一诗以松、竹、石为三友。  中国古代称帝王和贵族男子为君子,后泛称德才兼备的人。“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合称。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寄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梅花冲寒斗雪,有冰肌玉骨之姿,先众花而报春;兰生群山深谷,不慕荣利,长叶临风潇洒;菊花不与群花争艳,深秋独傲霜枝。“岁寒三友” 与“四君子”而竹子,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一向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的崇高气节的象征。“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这两句诗便是对竹子品性的最好概括。梅兰竹菊高贵的品性引起画家的无限联想,出现了许多专画四君子画的画家,这在世界艺林中是最为独特的,富有中华民族美学思想的内涵。“岁寒三友” 与“四君子”海南岛东坡书院东坡笠屐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宋
苏轼第四单元预习:1、第二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与可怎样的性格?2、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3、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历代著名墨竹图文与可《墨竹图》郑板桥墨竹图齐白石墨虾图题 
解  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题
解: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准下列红色字的音:与可以书遗余(
)近语士大夫(
)斤斧何曾赦箨龙(
)wèiyù①告诉②告诫cuìshāoyàntuòpēnchóu课文朗读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全文结构層次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一层绘画理论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二层感受理论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第三层绘画技巧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一件抛缣而为袜(开始至“以为口实”),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第二件玩笑而送图(从“及与可自洋州还”至“而有万尺之势”),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三件一诗引喷饭(从“筼筜谷在洋州”至本段最后)。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材与结构 第一段共有三个层次  绘画理论(从开始到“与可之教予如此),一门学科的理论,可谓真传;首写文与可教我理论,可见文与可与我情感之深厚。  感受理论(从“予不能然也”到“岂独竹乎?”),似乎是闲笔,却是下一个内容的过渡,“岂独竹乎?”就是由画竹引起的对生活、对哲学的思考。  绘画技巧(从“子由为《墨竹赋》”到这一段最后)第三层的“今夫夫子之托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就是借子由之口,对生活、对哲学思考而生发的结论。这种过渡与承接无任何雕琢之迹。这一层也展示了文与可绘画技巧之高超。而高超的技巧,又是其正确绘画理论的证明。其理论之深邃、技艺之高超,又是苏轼失去朋友后痛苦之原因。
第三层的“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似乎又为闲笔。其实,这正表现了文与可与我交往之深、情感之深。又为下文写文与可与我友好有趣的交往作了过渡。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也有三个层次:A、抛缣而为袜(开始至“以为口实”),“抛缣而为袜”似乎又为闲笔。但是这个故事表明了文与可的性格:漠视名利。而这正是文与可与我密切交往的性格基础,缺了这个内容,下文内容就失去了存活的基础。B、玩笑而送图(从“及与可自洋州还”至“而有万尺之势”, “玩笑而送图”表现文与可与我交往之密切,情感之深厚。“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又似乎是闲笔,但又是连珠之笔。这验证了文与可正确的绘画理论与高超的绘画技巧。同时这一句附在送图一事之后再适当不过了。C、诗引喷饭(从“筼筜谷在洋州”至本段最后)。如果仅仅表现两人情感之深厚,似乎与上一层次的内容有些重复。这一段更重要的作用是,写出了文与可绘画技巧高超的根源:做官清贫,只贪修竹,“烧笋晚食”是最好的证明。这种艺术境界是足以泣鬼神的。文章至此,满是对朋友方与可人品的欣赏,对朋友之间美好情感的回忆。毫无悲伤色彩。可是,就因为这些,所以才有朋友死后苏轼“废卷而哭无声”。文思流畅简直天成。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写苏轼朋友死后“废卷而哭无声”。要不是最后提到“哭失声”,谁也想不到这是一篇悼念朋友的文章。到此才明白前边所写文与可的绘画理论,绘画技巧及与我的深厚情感,都是为最后悲伤之情蓄势的。打个比方,前边所写的内容就像是东坡先生用神力轻易从泰山上调来了鲜活的大树小树,这些大树小树让人看了无不生愉悦之情;而“哭失声”就像东坡先生举着的一个火把,点燃了这一堆湿柴,顿时浓烟滚滚,无边无际,又直上云霄,那浓黑的烟就像东坡先生的悲痛之情,。桥公典故用得太妙了,形象展示了苏轼与朋友的情谊及朋友死后苏轼的巨大痛苦。读罢全文,似乎看到忆起文与可死后苏轼出现痛苦近乎无法的自持的精神状态。路边小石,轻轻一点便成金子;地上泥土,一经雕琢便成珍宝;满心愉悦,只言片语便化乌云。苏轼,真不愧一代文豪!指出下列语句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 与可没与陈州2、 少纵即逝矣1、 初不自贵重2、 月落庭空影许长3、 废卷而哭失声4、 吾将以为袜5、 发函得诗6、 而读书者与之7、 以书遗余曰通“殁”,死亡通“稍”,稍微古:以…为贵重 ;今,价值高许,古:这样;今,也许古:停下,放下;今,废弃古:把……当作;今,认为古:打开;今:发送古:赞成;今:给古:赠送;今:遗失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现象(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 余因而实之 (3) 与可厌之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5) 初不自贵重形容词做动词 ,老,养老形容词做动词 ,实,证实形容词做动词 ,厌,厌恶名词作状语,蜩腹蛇蚹,像蝉破壳而出,蛇腹长出鳞一样。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意动用法 ,贵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为”的意义和用法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动词,描画,勾勒。)(动词,写作)(当、做,可译为到某地做官)(动词,认为)(以之为,把……当作…… )其它重点掌握词语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投诸地而骂3、以为口实4、而读书者与之5、余因而实之6、月落庭空影许长:7、近语士大夫: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给与,馈赠。兼词,之于。话柄。许可,答应。证实。代词,如此的,这样的。动词,对某某说。副词,就。从前。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乃见其所欲画者1、乃见其所欲画者2、岂独得其意3、而予亦悔其随之“乃” “其”的意义和用法副词,却
就代词,代“画家”代词,他的代词,自己4、以追其所见5、其所以然6、岂独得其意代词,代提到的事情代词,代文与可代词,代“画家”“然” “以”“之”的意义和用法1、 然
予不能然也
然二百五十匹绢2、 以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与可以书遗予曰
吾将以为袜3、 之 竹之始生
一寸之萌耳
生而有之也
临事忽丧之
士大夫传之
而读书者与之……的样子这样然而把………把……把……当作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代节叶语气助词,补足音节代词,指与可之言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足相蹑于其门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6、吾将以为袜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11、岂复有竹乎:12、世岂有万尺竹哉?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固定句式岂……乎?:哪里……呢?岂……哉?:哪里……呢?省略句省略句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文言句式1、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2、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3、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译: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尺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译 :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翻译下列句子4、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5、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6、袜材当萃于子矣。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译: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译: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译: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那里去了。译:苏先生可真会说啊!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研习文本 1.本文借画竹阐发了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明确:“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2、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显得脱俗,淡泊,人品与竹品相同。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3、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的关系
明确: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洲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谓川千亩竹”。 4、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他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述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1、文体,杂文;2、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3、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此文作为纪念亡友的文章,对文与可表达了什么一种感情?又通过什么来表达这种感情?对他的艺术造诣表示钦敬之情,对他的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不图享乐表示称赞,而对他的去世则表示了极大的悲痛。作者的这种感情主要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借助对二人零碎的往事回忆,捕捉往事中二人思想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心灵相通的点点琐事趣事,在“乐”事的叙述中凸现二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个“乐”又与失友的“悲”形成了反差,更显其悲,愈见其动人。同时作者还借助典故抒发感情,最后还利用故人遗物来引发哀思,直接抒发感情。总结全文
总结文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本文反映了苏轼散文的什么特点?这篇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情的抒发较为含蓄,叙事描写语言明快、活泼、幽默,对诗、赋、文及典故的引用自然、贴切,如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诙谐、睿智与达观,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其高雅的品位。本文正是他“随物赋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典范之作。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感悟与思考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练习三翻译答案1.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2.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3.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4.我认为是深知道理的人的认识,难道不是吗?练习四答案要点总:抓住动人的细节,用极精练的语言形象生动描绘人物动作和情感。1.喷饭句:形象的说明了两人之间思想的一致和情感的默契,表现了苏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魅力,写往昔二人从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2.曝画句:借助动作含蓄的两人真挚、深厚的情谊。再 见陕西省丹凤中学高二语文组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能够得到那些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的启示?_百度知道
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能够得到那些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的启示?
提问者采纳
文章体现了苏轼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两方面的创作思想。以画竹理论为开篇,文与可有画竹“成竹在胸”“心手相应”的理论,阐明了一条极深刻的艺术创作经验。
“胸有成竹”说,即胸中必须先筏处齿段佼灯酬犬揣华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得心应手”说,即必须把艺术表现方法变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方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形象。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教学参考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教学参考&
这一篇杂记,记叙了苏轼和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画论,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
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筼筜谷,在洋州,盛产一种叫“筼筜”的竹子。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的优秀散文。&
全文由三个段落组成。&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这一段又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苏轼批评了在绘画创作中那种脱离现实,背离自然规律的现象。第二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的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第三层,记弟苏辙所作《墨竹赋》里的话,苏辙说:表兄文与可的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了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作者看来弟弟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他画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同时也学到了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这一部分所触及的是生活积累与绘画创作、艺术的构思与灵感的把握、神似与形似等美学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与可同苏轼共同总结出的北宋“墨竹画派”的理论与经验,是一份可贵的绘画史料。&
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下,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时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三件事,追述文与可在洋州时曾经让他作《洋州三十咏》诗相和,他的“筼筜谷”一首曾引得文与可夫妇为之喷饭。所谓“清贫馋太守”则幽默地称赞了文与可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文章本有悼念的性质,可是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
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二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始终都是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所以脉络清楚,正所谓“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这篇文章语短而意长,善于用简短的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如第一段,在阐述画竹理论后,苏轼说:“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既表明了二人关系的密切,绘画见解的一致,又体现了苏轼对表兄的钦敬之情和他的谦虚、好学,在艺术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再如第二段,在记叙二人对画竹的交流与切磋时,不但极自然地进一步阐释了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还介绍了文与可放达、坦率的性格。
这篇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文章虽具有悼念的性质,却不陷入哀伤情绪之中,而是有意地去记叙二人交往时彼此沟通、相互调笑的趣事。如关于“袜材”“千寻竹”“二百五十匹绢”“馋太守”“喷饭满案”等趣事的描写都语言明快,写得活泼、幽默。在行文中摘录诗、赋、书札,援用史传典故,自然、贴切,像是随手挥洒。这不但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诙谐、睿智与达观,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其高雅的品位。苏轼说自己的文章是“随物赋形”(见《文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见《答谢民师书》)。他很重视文章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见《答谢民师书》)。应该说这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正是他“随物赋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典范之作。&
&一本文很能体现苏轼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试逐段细读,完成下列各题。注意贯穿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其形散神聚的特点。&
1.作者记了哪些事情?引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2.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这篇文章从表面看,写得随意闲散,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脉络,体会它形散神聚的特点。
1.文章第一段阐述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一件事,写文与可把求画的人拿来的缣素扔到地下,并说要拿它做袜子;第二件事,记文与可与苏轼二人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的玩笑,并回忆起“筼筜谷偃竹图”的来由;第三件事,追述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的一首“筼筜谷”诗曾引得文与可夫妇为之喷饭。第三段则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
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州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渭川千亩竹”。
2.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帮助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遗:赠送。
2.投诸地而骂诸:之于。
3.以为口实口实:话柄。
4.余为徐州为:这里是“到……做官”的意思。
5.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6.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大约,左右。
三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可是现在画竹的人们却是(把竹子)一节节地接起来,一叶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
2.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我不能做到这样,但是我心里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3.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人们)平时觉得自己很明白,但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得糊涂起来,难道只是画竹是如此吗?
4.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我认为其中包含着深邃的道理,难道不是吗?
四苏轼的文章放得开,“横说竖说”,都能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一篇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写了许多戏笑的内容,却更能见作者与文与可生前之情和失去友人的悲痛。试对照以下两小节文字,说说它的艺术效果。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表达悲痛的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本文与众不同,将自己深沉的悼念之情融在诙谐、轻松的叙述中,却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这份动人的感情。
苏轼总是能用极精练的几个字就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人的外部动作或内心情感。如写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而在文章的最后,写苏轼在湖州晾书时,一见到了文与可的《偃竹图》,便“废卷而哭失声”。只废卷而失声痛哭两个动作,不用言语就充分地传达出了苏轼与文与可的真挚、深厚的情谊。尽情地写往昔两个人从真挚的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为了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乐”与“悲”形成的感情反差更强化了那“乐”得醉人,“悲”得痛心。
一、前人对苏轼文章的评价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与可之情,尤最厚也。笔端出没,却是仙品。
──《三苏文范》引邱浚语
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事记录便是文。
──王圣俞《苏长公小品》
盖长公之文,犹夫云霞在天,江河在地,日遇之而日新,家取之而家足。若无意而意合,若无法而法随。其亢不迫,其隐无讳,淡而腴,浅而蓄,奇不诡于正,激不乖于和,虚者有实功,泛者有专诣,殆无位而摅隆中之抱,无史而毕龙门之长,至乃羁愁濒死之际,而居然乐香山感之适,享黔娄之康,偕柴桑之隐也者,岂文士能乎哉!&
──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序》
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
──《三苏文范》引杨慎语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鉴赏(吴小林)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开头不是直接就写悼念之情或两人的交往,而是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兀不凡,生面别开,起首就给人以一种新鲜感。文章说文与可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之前先要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融会于心,酝酿成熟,然后振笔直书,一气呵成,才能生动传神地把它再现出来。相反,如果临时求其细微末节,机械地一节一节画,一叶一叶描,就无法画活竹子。这实际是主张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张整体上的“神似”,反对枝节之间的“形似”。作者以赞同的口吻所表述和发挥的这个见解,十分精辟,不仅对整个文艺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胸有成竹”已成为人们处事的准则,和活在群众笔底口头的成语了。上述行文生动流畅,如用“兔起鹘落”的比喻,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运笔的神速。下面作者接着叙说自己对这个文与可教给他的道理,虽然心里明白,但实践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就在于“不学之过”,并把此画竹方法提到哲理的高度,“岂独竹乎”,说明了这一点。最后又引用其弟子由(苏辙)送给文与可的《墨竹赋》中的几句话,通过《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和《天道》中轮扁斫轮两个典故,说明子由对与可所画竹子的看法:庖丁解牛由于掌握规律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惠君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轮扁造车轮,使正在读书的齐桓公懂得了技艺只能从实践中体会的道理,与可在画竹中寄托的思想说明他也是个深悟事物规律的人。作者认为子由仅得与可的画意,而自己并得其画法,是最了解与可的人。这段通过叙述文与可的画论以及子由和作者自己对此画论的反映,不仅写出了文与可画技的高妙和见解的卓绝,而且也道出了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和知己之感。其中有议论,有描写,或述人之言,或直抒己见,纵横错落,灵动多变,显得言而有味,情理俱谐。&
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往中的趣事。先写与可画竹开始不自贵重,于是四方之人纷纷拿着细绢登门求画,引起他的讨厌,把绢掷在地上骂道:“吾将以为袜!”要把细绢作袜穿。后苏轼为徐州知州,苏轼自己也是个善画墨竹的名家,所以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玩笑地说:近来告诉士大夫,可到彭城(即徐州)去求画,“袜材当萃于子矣”。临末还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鹅溪在今四川盐亭西北,是盛产作画用的名绢的地方。寒梢指竹子,这两句意思是将要用名绢为苏轼画一幅万尺长的墨竹。苏轼就风趣地回答说:“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接着叙两人书信往返,就世上是否有万尺竹展开争论。苏轼证实有这样的竹子,并写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意即在想像天地或艺术意境中是存在具万尺长气势的竹子的。这里苏轼偷换了一个概念,回答得十分巧妙。所以文与可又回信笑着说:“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并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送与苏轼,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形容他画的竹子形神兼备,气势非凡。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苏轼的竹有万尺之说,而且也可看作是他“胸有成竹”画论的卓越实践,既巧妙点题,非常自然地交待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又和开头画竹理论的叙说相呼应,衔接十分紧凑。下面就抓住筼筜谷这一地名,继续写两人信牍往来: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要苏轼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即是其中之一,诗云:“汉川(汉水)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箨龙即竹笋。“斤斧何曾赦”,即把竹笋砍伐了,连下称“馋太守”,又把笋都吃了,所以说“渭滨千亩在胸中”。《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之语。文与可接到这封诗信时,正值与妻子在谷中“烧笋晚食”,碰巧被苏轼的话说中,所以读罢诗句“失笑喷饭满案”。全段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而就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
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先说在文与可死后七个月,“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哭失声”三字写尽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无限悲痛。接着又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点明文章主旨。此典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年少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很赏识他。桥玄死后,曹操有次行军经过桥玄的故乡睢阳,曾遣使致祭桥玄,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来强调“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引用典故十分自然贴切,平淡语中现出悼念亡友的挚情一片。如果说第一段重议论,第二段重叙述,那么这简短的第三段,则更富有绵长的抒情意味。&
该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文中有正论,有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典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不过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散漫失纪,而是始终紧扣题目,环绕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来展开文章:先是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筼筜谷偃竹图》的基础;中间是叙两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代《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相贯穿,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美结合。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曾评此作“戏笑成文”(郑之惠《苏长公合作》)。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但惟其如此,正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亡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用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正如明代王舜俞所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便记录便是文。”(《苏长公小品》)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意义学习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