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题练习,4,5,24,25四题选择题,在线等,挺急的,谢谢了!

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福建省南侨中学等四校2014届高三地理期末摸底统一考试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福建省南侨中学等四校2014届高三地理期末摸底统一考试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高中地理有人知道这两题怎么做吗,详细解释选项,谢谢了_百度知道
高中地理有人知道这两题怎么做吗,详细解释选项,谢谢了
小明在上海于5月21日坐飞机去甲城,当到达甲城时观看到太阳刚刚降至地平面后又冉冉升起,此时,手表上显示时间为9:40(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2题。7. 根据材料推测甲城的地理坐标最有可能是A.(74.5°N,152.5°E) B.(70°N,157.5°E)C. (70°N,20°W) D.(74.5°N,25°W)8. 小明到达甲城后二个小时内,观察到自己影子的变化过程为A. 由北变转向东北 B. 由北转向东南 C. 由南转向东南 D. 由南转向西南
7、D5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到达甲城时观看到太阳刚刚降至地平面后又冉冉升起,说明甲城刚好出现极昼且在北半球,到达甲城时当地时间是0时,比北京时间9:40晚9小时40分,两地经度差是9X15+40÷4=145度(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所以甲城经度是东经120度-145度=西经25度。答案:D.(74.5°N,25°W) 8、D到达甲城时当地时间是0时,太阳在正北方向,所以影子在正南;之后二个小时内太阳从东北方向升高,所以影子在西南。答案:D. 由南转向西南
对不起,我很多不懂,第7题中为什么当到达甲城时观看到太阳刚刚降至地平面后又冉冉升起,说明甲城刚好出现极昼且在北半球,到达甲城时当地时间是0时,第8题为什么0时,太阳在正北
这种问题要有点想象,最好模拟看一下,文字上是难的。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地理与物理的完美结合,其实没什么用,你懂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你可以把2010年地理小博士高中组竞赛题选择题答案发给我么?谢谢! PS:急用~_百度知道
你可以把2010年地理小博士高中组竞赛题选择题答案发给我么?谢谢! PS:急用~
不知道有没有晚呵呵第四届 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第四届
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年度)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自然资源的正确叙述是dA.矿产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性
B.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利用潜力都是无限的C.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是均匀的 D.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2.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采取的积极能源政策有c
A.不断提高煤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B.降低国内原油产品价格 C.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D.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3.有关气候资源的正确叙述有 2,4①只有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气候资源才有价值
②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时制宜③开发气候资源不需要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④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和降水等
D.②④4.下列事物属于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有 3 4 ①河套平原引黄灌溉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立体农业 ③北京城郊的蔬菜塑料大棚
④三江平原沼泽地的排水工程A.①②
.①④5.下列地区中,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 bA.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
B.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 C.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D.东南亚的马来群岛6.太阳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储存和可运输的非可再生能源B.生物质就是植物类,人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C.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一次能源D.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动能。风能即是其中的一种。根据我国风能资源特点回答7—8题。7.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和北欧一些国家等。下列选项属于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aA.五指山
C.小兴安岭
D.青城山8.我国风能资源与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aA.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风力发电还较落后B.风力发电已成为生活能源的主要来源C.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风力发电总量跃居世界前列D.我国已在东南沿海建成最大风力发电站9.海洋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海洋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A.海洋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B.波浪发电是波浪能的唯一利用方式C.盐差能这种新能源已进入示范应用
D.盐差能既是海洋能,也是化学能10.有关海洋开发和利用的正确叙述是 aA.海洋资源主要有能源、生物、矿产三类
B.大陆架的锰结核已商业性开采C.海底油气的开发成本低、收益大
D.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地区 11.下列海洋资源中,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d ①盐类物质
②海底石油
④鱼类A、①②
D、②④12.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c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
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13.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a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
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
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D.②④14.下列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有 b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②大面积围海造田 ③核电站的冷却水排入海洋
④沿海地区农民喷洒农药A、①②
D、②④15.我国目前耕地的红线是:c A.13亿亩
D.20亿亩16.20世纪以来,世界耕地退化的直接原因主要有 8①人口急剧增长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非农业用地增加
④土地荒漠化加剧A、①②
D、②④17.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现在全世界分布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北地区B.在生产、交通、人类生活中使用大量的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形成酸雨的原因C.酸雨是指pH值大于5.6的雨、雪D.酸雨只对建筑物和金属设施的危害极大18.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c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B.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19~21题。19.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c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20.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a ①臭氧层破坏
③城市热岛效应
④湖水富营养化A.①②
D.③④21.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b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a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D.天然草坡23.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A.沙化
D.滑坡24.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红线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是指:d A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B 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C 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D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5.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不正确叙述有 dA.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D.实现总人口的持续增长26.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有 bA.内蒙古草原发展种植业,扩大耕地面积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C.长江上游山区砍伐森林、修建梯田D.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发展种植业27.右图所示人类采取的行为 cA.是工厂实现清洁生产的一种措施 B.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C.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只适宜在城市中实行
28.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 c A.人口众多,资源总量丰富
B.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C.人地矛盾紧张,环境问题突出,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29.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下列哪项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aA.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B.减生产、少量消费、大量废弃C.资源-产品-废弃物
D.高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下图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回答30~31题。30.E、F处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b A.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
B.电力工业和建材工业C.化学工业和建材工业
D.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 31.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①
这是循环经济的模式,能充分利用废弃物②
②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
③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④
④不会产生环境问题A①②
D②③ 32.“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 ①阳光经济②风能经济③氢能经济④生物质能经济A①②③④
D①②③33.“低碳经济”要引导公众反思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属于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有:c①超市广泛使用敞开式冷柜,而不是玻璃门冰柜②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③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为主④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嗜好在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A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4.最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世界地图显示: 最新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地图 b ①
美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②
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③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④
我国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还少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 3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要实现此目标我们必须 b
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②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并把开发新能源放在首位④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保证资源节约⑤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A①④⑤
B①②③④⑤
36.下面是两组图片,放在一起表达的内容是:cA 在这里取纸,需要就取
B 这是一种再生纸,要节约用水
C 节约使用,重在行动
D 消耗纸越多,绿色森林越少37.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活动。环境友好企业:d ①考核主要包括环境指标、管理指标和产品指标②在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③调动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行为的积极性④不要求企业的经济效益A②③④
D①②③ 38.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c
A.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B.公众的接受与参与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领导干部参与 39.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应该是 c
A、大干快上
B、 又快又好
C、 又好又快 D、 零增长速度 新华网北京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修改后的节能法将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修改后的节能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①节能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方针。②节能法更着眼于长远的制度规范。③各级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④节能法规定了一系列节能管理的基本制度。A①
D①②③④二、科技论文写作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深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让节约能源资源深入人心,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请以“资源节约型社会”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600~800之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地理小博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2011年河南焦作高中地理《2011年高考地理《经纬网》专题训练100道选择题(含答案)》
2011年高考地理《经纬网》专题训练100道选择题(含答案)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李跃进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180°经线为界,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  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的长度皆相等
B.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C.所有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D.45°纬线长度是0°纬线的一半  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零度经线既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也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C.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能回到该地  D.在地球仪上,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极点除外)  4、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0°经线和0°纬线长度相等  B.0°经线的长度为0°纬线长度的两倍不到一点  C.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只能画经纬线各一条  D.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能画经纬线各两条  5、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6、关于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都相互平行  7、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C.180°经线在东半球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8、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一区和西一区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D.纬度的起点  9、关于甲地(170°E,25°S)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
B.甲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C.甲地处于中纬度地带
D.甲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10、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  A.21°W,0°
B.0°,26°N  C.165°E,17°N
D.19°W,15°S  11、地球上某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  A.0°,0°
B.180°,0°  C.160°E,0o
D.20°W,0°  12、地球上某点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13、地球上某点北侧是低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14、地球上某点北侧是北半球高纬度,南侧是北半球中纬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180°,66°34′N
B.180°,60°N  C.160°E,66°34′N
D.160°E,60°N  15、地球上某点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26′N,160°E
B.23°26′S,160°E  C.23°26′N,20°W
D.23°26′S,20°W  16、地球上某点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26′N,180°
B.66°34′N,160°E  C.23°26′S,180°
D.66°34′S,20°W  17、地球上某点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点是  A.23°26′N,120°E
B.30°N,115°E  C.23°26′S,116°E
D.30°N,140°E  18、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19、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  A.无数条
D.各两条  20、与6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60°E
D.0°  21、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2、从甲(70°N,80°E)到乙(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23、在南极上空看,甲飞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飞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飞行,这两架飞机的飞行方向  A.都自东向西飞行
B.都自西向东飞行  C.甲机向东飞行,乙机向西飞行
D.甲机向西飞行,乙机向东飞行  24、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25、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26、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27、某人在40°S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28、某人从赤道以北5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29、某人从赤道以北3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30、某人在10°S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31、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西北
D.出发点以东  32、某军舰在东经160°,北纬27°的海面上,沿着160°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33、甲地(0°,90°E)、乙地(60°N,90°E)、丙地(0°,40°E)、丁地(60°S,40°E)距本初子午线的距离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丁丙乙甲
B. 甲乙丙丁
C.甲丙丁乙
D.丙丁甲乙  34、甲、乙两地之间,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北走,再向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况  35、关于右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C    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36、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含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向正东走5千米,向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正东走时可能  ①顺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②逆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③顺时针走了小于360度的圆弧  ④逆时针走了小于360度的圆弧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37、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下面是四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38~39题。  38、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①
D.④  39、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④所在方格  右图是两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40~41题。  40、图中甲与乙面积的大小是  A.甲与乙相等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不能确定  41、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下图是"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42~44题。  42、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43、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44、①地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CB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据此回答45~46题。  45、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A.BMA线  B.BDA线  C.BEA线  D.BCA线  46、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应为  A.正午12时  B.18时  C.子夜0时  D.22时  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读图回答47~48题。  47、此圆弧的半径是  A.500km  B.800km  C.1000km  D.1300km  48、最接近圆心的城市是  A.西安  B.重庆  C.宜昌  D.武汉  读右图,回答49~50题。  49、据报道,我国已初步选定图中A点附近为"中国北极探险考察站"站址,北极地区寒风凛冽,因此该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50、某科学家从北京(图中B点处)乘飞机沿图中航线(虚线)到北极考察站(A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一直向西北方向飞行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51、读右图判断甲点在乙点的方向是  A. 东南方
D. 正北方  52、下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则甲点位于丁点的方向是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53、若一架飞机由图中A点经B点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由A点飞往B点是向西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南飞  D.由A点飞往B点是向东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北飞    54、读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A点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  B.由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由A点到B点的方向与由C点到D点的方向相同  D.由A点到B点的方向与由C点到D点的方向相反    读右图,完成55~56题。  55、图中某点符合: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则该点为  A.a点
D.d点  56、图中有关经纬线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gk = hf
B.dk = fe
C.ad = bc
D.ab = dc  57、下面四幅图中的地理坐标正确的  A.(90°E,60°S)
B.(90°W,23°26′N)  C.(30°W,60°N)
D.(90°E,23°26′N)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58~59题。  58、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59、若甲船于3月18日10时(区时)起,经过1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A.3月18日11时40分  B.3月19日11时40分  C.3月17日8时20分  D.3月17日11时40分  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60~62题。  60、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A.正东
B.西北  C.正西
D.东南  61、如果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一直向东南  62、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的长度为  A.5000km
B.10000km  C.2500km
D.3000km  下图是"局部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回答63~64题。  63、b点在a点的方向为  A.东南
D.西南  64、下列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  B.b点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C.a、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且均位于少雨带  D.a、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下图是 "四幅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65~66题。  65、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
D.③⑤  66、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
B.②地所在海区盛行季风洋流  C.③地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⑤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67~68题。  67、关于P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P区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P区域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 P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P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68、P区域所在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69、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70、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71~72题。  7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7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73~74题。  73、图示A点到B、P二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是  A.AEB
AEB  C.AEB
AFB  74、关于由A点到B、P二点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A-E-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②A-F-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③A-C-P,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④A-D-P,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面是四幅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75~76题。  75、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区域
D.④区域  76、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图是  A.①和②
D.②和④  日,中国首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78°55′N,11°56′E)在挪威斯匹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落成。日,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胜利建成了昆仑站(80°25′01″S,77°06′58″E)。连同位于南极的长城站(62°12′59″S,58°57′52″W)、中山站(69°22′24″S,76°22′40″E),我国已有四座极地科考站。据此回答77~79题。  77、北京分别位于黄河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  A.东南、西北、东北、西南
B.东南、东北、东北、东北  C.西北、东南、西南、东北
D.西南、东北、西北、东北  78、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79、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80、下图是"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 图(1)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图(2)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示意图,那么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81~82题。  81、从A经极点到B的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B.东北  C.先正南再正北  D.先东北再东南  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和C同位于东半球  B.B和D同位于西半球  C.A和D同位于东半球  D.A和C同位于西半球  右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83~84题。  83、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84、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 0.11万km2  B. 1.1万km2  C. 11万km2  D. 110万km2  85、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8小时后到达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A.40°N,120°W
B.50°N,120°E
C.40°N,120°E
D.50°N,120°W  86、右下图是"世界某岛屿示意图", 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  A.105km2
D.1025km2  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据此回答87~88题。  87、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  A.圆弧ANB
B.圆弧AGB  C.圆弧AMB
D.圆弧ACB  88、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  A.西→东
B.南→北→南  C.东南→东→东北
D.东北→东→东南    右图中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89~90题。  89、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b点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90、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A.ab>cd>ac=bd
B.cd>ab<bd<ac  C.ac>bd>ab>cd
D.bd=ac>ab=cd  91、下图是我国的两个区域图,根据图中的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444千米  B.1200千米  C.5500千米  D.1550千米    人们根据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情况,把地球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右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据此回答92~94题。  92、推测水半球的极点是  A.北极点
B.0°,38°N  C.南极点
D.180°,38°S  9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94、赤道上位于陆半球和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由0°向西到20°W
B.由20°W向西到90°W  C.由90°W向东到90°E
D.由20°W向东到90°E  95、如右图所示,飞机由甲城飞往乙城,再从乙城返回甲城,其最短航线方向是    A.一直往东飞  B.一直往西飞  C.甲到乙先往西北飞,再往东南飞;乙至甲先往东南飞,再往西北飞  D.甲至乙与乙至甲都先往北飞,再往南飞        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96~97题。  96、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97、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98~100题。  98、飞机出发时的航线  A.朝北
B.朝南  
 C.朝西北
 D.朝东北  99、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  100、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o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2011年高考地理《经纬网》专题训练100道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选项CADCDBB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DBDDBBBD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选项ADADBBDAD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选项BDBCCBBACC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选项ACBBDCCCDC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选项ACCCDCCBDA题号61626364656667686970选项CACBBDCBDD题号71727374757677787980选项BACAAABCCD题号81828384858687888990选项ABCBCCABAA题号919293949596979899100选项BDDBDCDADB      经纬网定位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是地理事象的载体,是考生必备的基本常识,因此成为高考的高频考点。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经纬网及其分布规律,运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判读区域地理特征等。从考查能力看,侧重对经纬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确定地理位置、判断相对方向、计算两点距离等。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很少出现,并且以方向判断、基本计算的考查较为频繁。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还将继续以经纬网定位作为手段来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我们应该加强经纬网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应用经纬网的基本技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选择题及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