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主题为“史记的文学成就里的侠义精神”的古典文学汇报

开题报告与论文大纲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通过对鲁迅的《故事新编》里的一篇小说《铸剑》和《野草》里的《复仇1.2》的反复阅读,使我有了去探究古人身上具有的血性和侠义精神的想法,因为在我眼中复仇是最高形式的反抗。打开古人身上的这扇精神的窗户我需要依赖文学和史料,我主要从文学里去发现。
复仇是形式,而孤愤是内在的根源。我中意于那些具有孤愤精神的作者所以把研究的目光投往他们。因为孤愤者不只以剑为武器,更是以文以乐以艺术。
我作此论文旨在发掘古典里被轻视的血的精神,呼唤在当代人身上丧失的勇力和责任。
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血,以真情的献身精神而直达境界。
今日,人未必不见横冲直撞的冒险气魄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惟独缺乏深沉的爱与责任显得自私苍白。所以我推崇血性并不是推崇暴力,而是反抗压迫,追求自由,承担社会和人生的爱与责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山海经是部地理书,亦是部志怪神话书,里面记载了盘古开天地和精卫填海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先民的开拓精神就藏潜在这些神异里.当代对山海经的研究对神话的精神的解读就是种对原始精神的追寻.时代在前进,人未必在前进,甚至可能退化,知识和智力的压迫下人往往同时陷入精神的沼泽不能自拔.
当代对司马迁史记的研究同样是如此.史记是史书也是本煌煌文学巨著,我国的叙述文学包括明清的小说都受到史记这本书的巨大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把自己的孤愤意识潜入了他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事中,当然历史的文学化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相对也削弱了历史的真实性的一面,但历史不是事件的记录,而是活着的人的记忆,这记忆里必然包含同代人的面貌和作者的面貌和精神世界.当代对史记的研究正在趋于全面化和人性化,特别是对司马迁的孤愤情感特别关注,从而更清晰地发现历史的原貌和中华民族的人性文化的承传。
而在聊斋志异研究中,对复仇研究的就更加深入了,并且出现了多部著作和论文。我手头就有一本《聊斋志异》复仇故事研究。作者蒲松龄是山东人,而山东人自古好斗偏激,所以聊斋必然带有地域的特色标记.窦氏,侠女,商三官等篇写女性的复仇,这些与传统社会隔隔不入的人物的研究可以挖掘更深更广的我国古代社会女性的面貌,从而澄清现代人人对古代妇女的轻视的观感和印象.
钱理群先生是当代鲁迅研究者,这位学者可谓是鲁迅先生冥尘两界的知己,钱先生也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泰斗,他对鲁迅的解读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致力于发现鲁迅先生传承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意识和精神。鲁迅受到魏晋六朝文学的深刻影响,比如嵇康,比如神怪志异。鲁迅先生是有着魏晋风骨的,他的小说〈铸剑〉就是根据志怪〈三王墓〉改编的,故事新编虽然名为新编,但又可以说他们是古典式的。
我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正在向探索人性和文化方向发展,这是好的倾向,但完全用西方的理论去套,失之于狭隘和偏颇。我国历代诗话这类东西既是史料又是研究,既内容充实又很人性化私人化,所以我认为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我意在发现古典文学里的生命意识,悲剧性格和反抗精神。从意识到人作为独立于自然界的生命个体开始,人类就处于一种悲剧的命运中,不过有些人麻木不敢接受命运的挑战而逃避,大多数人都是在平凡和无意义中度过。
在宗法社会,礼法秩序泯灭了人的独立的生命意识,而文学就是在试图突破秩序和各种束缚寻求自由和独立生命的意义。
中国的远古神话里,就有着精卫填海的决绝和刑天舞干戚的悲壮,这是中国人反抗权威的开始,这是历史的先声,精神的源头,必需作必要阐述。然后再到史记里纵横捭阖的英雄和刺客、侠客,把司马迁的个人遭际与历史叙事结合起来,展现广阔的孤愤世界,那里的孤独和血,是多么的悲凉深沉啊.孤愤是作者的生命意识的觉醒,这可谓古今大文大作家的必要条件.蒲松龄写聊斋的梦幻鬼狐世界与鲁迅野草的地狱图景同样如此,他们从孤独出发从自我意识里走出来冲决网罗,寻找自由的灵魂和终极存在的意义.
我写古典文学的悲剧的一面就是要发掘古人自觉或不自觉的生命意识,因为一个具有自由追求和独立精神的个体与宗法社会的冲突导致的必然是悲剧.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辨证唯物法进行论文的思考和写作
比较文学法
个体案例分析与文献分析法结合
以鲁迅为支点发散至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探求复仇与孤愤这种悲剧精神的史脉络悲剧精神的意蕴的深层解剖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研究目标:古典文学的悲剧意蕴,发掘古典文学的生命意识
主要特色:对待一个严肃深刻的主题,我不仅需要理性,也需要涌动的感情,这使我充满了激情。我想写一个大而深的主题,但并不想使它流于空泛,所以横向论述只是论文的结构的一部分,我侧在于纵向去挖掘它的深度和放飞自己藏于熔岩底下的激情。在理与情的交错综合中我又要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在我看来不管何种形式的写作,最重要以情感入文,写论文更要赋予论文强烈的历史和时代责任感,而不是作摆于案牍藏于文档里那些迂腐的学究式的文字。
工作进度:2006年11月底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 2007年1月完成初稿
2007年2月完成二稿 2007年5月前定稿
六、参考文献
1、司马迁 【史记】 岳麓书社 2001年出版
【故事新编插图版】【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北京第一版
3、佚名& 【山海经 】 刘向编撰 广陵出版社
2003年出版
4、干宝& 【搜神记】& 黄涤明
校译外文出版社 2004年出版
5、蒲松龄 【聊斋志异】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出版
6、韩非子 【韩非子】 徐翠兰,木公 译注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年出版
7、残雪 【艺术复仇-残雪读书笔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出版
&8、佚名 【聊斋志异 复仇故事研究 】
网上电子书读书中文网下载&&&
9、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1999年8月第一版
2003年第十二次印刷
10、陈晋【悲患与风流---传统人格形象的道德美学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年第一版
11、刘小枫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出版
12、刘小枫 【拯救与逍遥 】 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出版
13、钱理群 【鲁迅作品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 2003年出版
&&&&&&&&&&&&&&&&&&&&&&&&&&&&
前言:复仇与孤愤精神内涵在文化意义的高度和境界,论述血与爱的缺失的当下社会的精神危机,及对暴力和血性在文化上的辨别和区分。
第一部分:鲁迅的复仇和孤愤与中国传统文学
1 鲁迅《铸剑》的复仇内涵和鲁迅作为作者的孤愤情绪
通过《铸剑》与《三王墓》文本之间的联系,论述《铸剑》对中国复仇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鲁迅文章与魏晋风骨的分析,论述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对孤愤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部分:复仇与孤愤的内在联系
1复仇作为文学形象的描述,孤愤作为作者形象的描述
2 复仇与社会,政治的联系
3孤愤与作家个人精神世界的联系
4东西方复仇模式的比较
5东西方作家孤愤在形式上表现的不同和内在精神的趋同性
第三部分:中国复仇文学的历史沿革和中国文学家孤愤精神的拓展
1 远古神话,以精卫填海为例
2 史记,以刺客列传为例
3广陵散与嵇康
5 聊斋志异
6孤愤精神作家代表:司马迁 嵇康&
蒲松龄& 鲁迅
第四部分:以《聊斋志异》为例分析女性复仇与及作为孤愤者蒲松龄的女性观和展现蒲松龄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
总结: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复仇和孤愤的意义,表达出对当前文化界和作家的批判和对时代精神的呼唤。
通过对艺术复仇的观点的提炼和探讨,描述当下中国文学界的文本图景。
通过对当前社会精神问题的争鸣,呼唤作家的孤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提炼复仇与孤愤精神的内在蕴涵,为我们的时代标签一种失落的精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史记》的侠义精神及其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史记》的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史记》的侠义精神及其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你知道史记里有哪些故事 请简要的写一个故事_百度知道
你知道史记里有哪些故事 请简要的写一个故事
提问者采纳
田忌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让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于是田忌就把孙子推荐给齐威王。威王订厂斥断俪登筹券船猾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做老师。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信陵君屈尊求贤,驾车虚左亲自迎接门役侯嬴于大庭广众之中,多次卑身拜访屠夫朱亥,赵请救于魏,魏安釐王惧秦,不敢出兵,门役侯嬴则提出“窃符救赵”的方法,依靠如姬、朱亥的帮助,窃得虎符、杀死晋鄙,重整军队,救下邯郸,而侯生也北向自刭。赵孝成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于是公子立自责订厂斥断俪登筹券船猾,似若无所容者。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自己读史记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史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建国西路154号
费用:&&未知
0 人感兴趣 & 2 人参加
活动相关小站
活动类型:公益 讲座
城市:上海
我来问主办方 &&&&&&&&&&&&
还没有人提问
这个活动的论坛
用豆瓣App扫码,找人聊聊这场活动。没有豆瓣App?
活动相关标签 &&&&&&&&&&&&
活动地图 (
活动组织者
活动成员 ( ·
链接打不开?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的文学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