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站开站之际,南极长城站地图与昆仑站昼长有何不同,产生的原因是什��

||||||||||
最新播报:
泰山站的建成克服了低温、运输、材料等诸多困难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袁晗)在我国南极科考第30个春秋到来之际,今年2月,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后,我国在南极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3月28日,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夏立民,宝钢工程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南极泰山站总设计师王中军,做客《新华访谈》,向广大网友讲述泰山站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我们知道南极常年被冰雪覆盖,低温会给我们考察站带来困难,除了低温我们在南极建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夏立民]在南极建站的困难其实就这次建设泰山站来说其实最困难的,首先是运输问题。我们雪龙船的运输能力是很强的,把几百万斤建设物资运到南极边缘不成问题,但是我们用海洋飞机飞了两百架次,然后把生活后勤和建站材料运到南极的冰盖上,在那里我们组织了一个车队,这个车队一次运输这么多物资仍然超过了我们的运输能力,我们来回跑了两次,这样才把整个泰山站的物资运输完毕,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阶段。 到了那里以后我们需要克服的除了低温其实还有暴风雪,就是大风,有很多是吊装作业,在南极除了冰雪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的东西,冰面上不会有一片树叶子,也不会有一粒沙子,全是冰雪,风非常大,我在中山站待着,每天收他们的报,经常发现风非常大,在进行室外作业时如果风大吊装无法进行,人员出现冻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的确有不少队员有冻伤,我们不鼓励冻伤以后坚持工作,但是发现了冻伤马上处理还是有队员冻伤。转到室内作业的时候,天气对我们的影响就小多了。
[主持人]那极地的外部条件真的是非常恶劣。
[夏立民]对,非常的冷,风非常的大,好在24小时……。
[王中军]对,都是天亮的。
[夏立民]太阳在天上转,它不下去,所以日照条件很好,但是工程上还有很多因为低温的原因他们设计时都考虑到这些问题了。
[王中军]夏处已经说了运输是一个方面,其实我们在运输之前的一些困难在国内也很多,首先在国内我们找材料上,耐低温的材料我们不好找,钢铁我们宝钢特制了一批低温的钢,现在设计能耐零下100度的钢材,现场测出最低是零下64度,还有那个风也确实大,一年最高风速60米/秒,等于超过台风的两倍了,抗风能力要求非常高,积岩没有,是在1900多米厚的冰上,完全是冰,锚固不到上面去,这个房子设计出来要抗风,不会被倾覆,也不能被吹了滑走,这都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在一年时间内作风动试验、多次模拟才把这些难题解决掉。还有一个例子,普通电线、电缆国内可以采购到,但在南极只能用硅胶电缆,普通电缆去了以后冻得脆掉了,所以要订制耐低温的硅胶电缆。 还有抗积雪的问题,这次我在雪龙船上,刚到就听说挖出裂缝来了,现在对定的地点上一些小的裂缝一挖挖出来了,我们马上协商再往下挖看缝有多深,如果是整个冰盖的裂缝就没法建了,如果是伸缩缝那是可以建的。结果挖到3米多的时候缝隙就没了,说明这只是表层的温度冰裂隙,这就可以建了。这些难题都是我们事先能够预判到的,什么缝可以建什么样的不能建,什么样的温度能建。 还有夏领队讲过一年积雪达到10公分左右,实际上风雪大的时候有东西放在现场远不止十公分。
[夏立民]对,干扰了正常的积累。
王中军]有房子立在那里,房子阻挡风将会降下来,水平的均匀降雪量每年只有7.02公分。但是风一吹就不平均了。
[主持人]那就说明有房子在那里这个积雪就要比平常的高?
[王中军]对,所以我们下面是架空的,造型上也考虑过,架空以后下面作成斜面的,风速到了这里会加速,把下面的雪都吹跑,至少吹得很远,这样在附近不会有积雪,但时间长了还会积下来的,过几年去还要用搅雪机搅掉。
[责任编辑:泰山站:中国科考新据点屹立南极
16:11 来自:深圳广电集团
微信用户如不能正常播放,请点右上方按钮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南极,常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类居住的大陆。在这片白茫茫的广阔土地下面,却隐藏着许多让人为之惊叹的资源和秘密,对于南极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在1984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向阳红10号”船首赴南极,开始了中国人对南极的发掘。直到今年,我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已经在顺利的进行中了。这30年的时间,我国在南极科研中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而在最近,我国又将“五岳之首”成功矗立在这片洁白大陆之上。2月8日,一座以“泰山”命名的科学考察站在东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建成开站。它的出现,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也在第一时间向泰山站致信表示热烈祝贺。
这座“泰山”,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更为科学,能够更好的对南极大陆进行研究,而从外形上看,它像一个红色的大灯笼,也有很多网友把它称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
有专家还表示,未来,我国还将在这建立新的常年科考站点。届时,我国将在南极大陆面向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三个方向都拥有考察站。
而就泰山站的的地理位置来说,它和中山站、昆仑站形成了三点一线。那么为什么泰山站会选择建立在这个位置呢?在功能上,她与之前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有什么区别吗?
泰山站设计建筑面积1千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410平方米,采用拼装式模块化轻型金属材料建设,底部支撑采用整体架空式。泰山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的需要,具备科学观测、人员住宿、发电、物资储备、机械维修、通讯及应急避难等功能,并配有储油设施。同时建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配备400吨级内陆运输车队设备。
据介绍,泰山站主体建筑由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负责建设,由28名人员组成的建设队伍克服高寒恶劣天气等种种困难,经过53天不懈努力,于2月8日完成建站任务。
在功能上,此次修建的的泰山站为昆仑站中山站中继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介绍,泰山站定位之一是中转枢纽站,具备科学观测、人员住宿、发电、物资储备、机械维修、通讯及应急避难等功能,配有车库、机场、储油设施。目前,我国在南极建立的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中山站为常年站。昆仑站目前只是夏季站,但未来也将建设为常年站。届时,泰山站将成为唯一的度夏站。
中山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内陆之外,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昆仑站距离遥远,物资运输不方便。泰山站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距中山站522公里,距昆仑站600多公里,是一座中继站,对进一步保障南极内陆冰盖地区的科考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进一步研究南极大陆的气候变化、冰川变化,以及对南极大陆的遥感测绘有重要作用。
之前我国南极科考地一直未配备飞机,从中山站到昆仑站只能开车,路上需要克服零海拔到4000米海拔的气候变化,以及复杂的冰雪路面,不仅浪费时间也很危险。泰山站建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配备400吨级内陆运输车队设备,建成后将为昆仑站的科考提供后勤支撑保障去年,国家发改委通过审批,目前固定翼飞机购置工作正在进行。使用飞机当天即可往返中山站和昆仑站,极大提高物资运输效率,尤其是应对人员伤病以及其他意外情况。他表示,如果在飞机上安装遥感设备,就可以在空中开展大范围的遥感观测监测,科考由平面向立体化转变,扩大了科考的范围。
泰山站的建立不仅增加了我国南极考察站数量,也扩大了我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覆盖范围,使得我国的南极科考能覆盖格罗夫山等南极关键科考区域。
据了解,科考站有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常年站全年有人开展科考工作,生活资料、科考资源储备丰富,可保障科考人员像在家一样工作生活。而夏季站只在夏季有科考人员工作,像野外宿营一样,食用的都是快餐或航空食品,不具备烹炒条件,没有洗澡设施,住在临时的居住舱内。
“生活设施需要很高成本,使用时间短,闲置时间长,容易造成损害,我们昆仑站的科考队员去南极内陆,60天不会洗澡,洗澡是奢侈的事情。”曲探宙说,此次在泰山站设置了简易的洗澡装置,另外,也有专门的厨房,具备开火条件,但也不像常年站一样随意烹饪食物,主要还是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功能。
作为夏季站的泰山站,主要考虑其作为枢纽站,如昆仑站的队员回来补给,可很好地缓解疲劳。
泰山站主体建筑共有三层,一层为设备层、二层为生活层、三层为科研层。在二层生活区,正中间为一个较大的圆形客厅,供科考人员吃饭、开会、学术讨论用。
客厅的顶部是两排LED灯,可模拟一年四季甚至是一天中的光线变化。由于科考队员在作为度夏站的泰山站工作时,处于极昼的状态,灯光变化,可为队员的科研和生活起到调节的作用。
客厅的外围分布着科考队员的宿舍以及洗漱间。宿舍内有4张上下铺分布的铁床,中间为写字台。在门口的位置为宿舍的供热系统,为了让队员更贴身取暖,供暖口在齐腰位置,不同于普通房间在房屋的顶部。
从泰山站外形来看,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众多网友却称之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对于这样的设计,曲探宙解释,环形结构视野开阔,减少风阻。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其实这次泰山站的建立,无疑将进一步加强我国极地科考能力,为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论证。
南极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中国南极泰山站和已经建成的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北极黄河站,既是我国极地工作者开展科学考察的平台,又是我国对外科学交流的重要窗口。所以早在上世纪7、80年代,我国就计划要将中国人的脚印印在这片杳无人迹的大陆,其实大家都知道,别看南北极的宣传片啊,照片啊非常美丽奇绝,都认为是一片世外桃源、纯洁之境,但在这些表面的背后,这两块冰雪大陆也是生命的禁区,只有极少数的物种能够适应这的环境,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想要真正进入南北极,确实极为困难,我国在1984年才第一次进入南极,确实对于当时建国仅仅35年中国来说已经非常神速了,但我们的这一成绩也不得不承认是踩在前人的基础上来完成的。
在这数百年来,为征服南极洲,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已有数以千计的探险家,前仆后继,奔向南极洲,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没有这些开拓者,我们根本无从了解这座人类禁区的真容。
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各学派的地理学家都认为,南半球存在一块大陆,这块大陆或大或小。一些人,例如米拉,他认为南方有一块四周环海的大陆。在《地球结构》一书中,他写道“两个海洋,西海和东海,在北部由不列颠海和西徐亚海连接在一起,在南部,则由埃塞俄比亚海、红海和印度海连接在一起。这些海把人们已知的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与臆想的无人居住的南方大陆相分离,这块南方大陆的四周同样被海水包围着。”另一些人,例如托勒密,他猜想有一块北印度洋包围的辽阔陆地。后来,人们才把这块南方大陆定名为“未知大陆”。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和哲学家也同意南方“未知大陆”存在的假想,他们认为,既然在北半球存在广泛的陆地群,为了保持平衡,在南半球也一定存在着这样的大陆。因此他们给未知大陆画出一个特定模式:未知大陆应在比经度方向更远的维度方向。
这种“未知大陆”的假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人类地理发现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随着15世纪后半期帆船制造业和航海技术的巨大成就,人们进行远航才成为可能。因此,“未知大陆”的假想尽管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产生了,但直到这时,人们才有可能去探索。16世纪和17世纪初的西班牙人,17世纪中叶的荷兰人,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19世纪的俄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寻找这块大陆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绝妙的发现。
1520年11月,麦哲伦探险队发现篝火通明的火地岛和1544年7月雷切斯发现黑人居住的新几内亚之后,人们似乎证明了南方“未知大陆”的存在。
1578年,英国人弗朗西斯&德雷克发现火地岛并不是南方“未知大陆”的一个海角,而是一个海岛,之后人们把火地岛与南极大陆之间的海峡成为德雷克海峡。
直到日,阿蒙森与其他4名探险队员率先抵达南极点并插上一面挪威国旗,标志着人类首次抵达地球最南端。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和4名队友稍后抵达,返程时因遭遇暴风雪遇难。为纪念这两名探险家的壮举,美国在南极点附近的一座科考站以阿蒙森&斯科特命名。
南极是被人们成为称为第七大陆,素有寒极之称,因其恶劣的环境,是地球上人类最后征服的地方,在日挪威人罗阿尔&阿蒙森成为世界上最先到达世界最南端的人,这位挪威探险家本来的目标是北极点,但是却被美国人抢先一步,阿蒙森决定改换阵地调头向南去征服探险者世界里仅余的最高荣耀南极点,阿蒙森的行动不但打破了自己原有的行动,也杀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个措手不及,双方从不同方向出发向南极点冲击,12月14日,阿蒙森带领四名探险队员,驾驶着由18条爱斯基摩犬牵引的三个雪橇率先到达了南极点,踩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不过历史并没有只记住第一个,在一个月后到达的南极点的斯科特也因其对南极的探索和考察被赋予了和阿蒙森一样的荣耀,因此美国1956年在南极建立的人类最南的科考站就用了这两位勇者的名字叫阿蒙森-斯科特站。
时至今日人类对于南极的探索逐渐从探险变成了科学考察,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南极的环境和生态都对人类的科考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学考察站,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近年随着对南极大陆的考察深入。现有的勘探资料显示,南极有煤、铁、金、银、铜和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和南大洋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南极还有天体演化的资料宝库──陨石资源,还是人类最后的淡水库、最大的磷虾蛋白库。南极的物理学、天文学观测也意义重大。
所以很多国家对于南极的珍贵资源是趋之若鹜,在最近的几十年中,进入南极这片区域的国家越来越多,在获得很多新的资源和发现的同时,也给这片原本洁净的大陆,带来了人类的污染。
而在1985年,南极上空还首次观察到了臭氧空洞,地球上的其他地区的人类活动也在一点点侵蚀着这个天堂。所以,要想继续发觉研究南极,现在要做的已经不仅仅是大力开发了,而是应该先从保护做起。
寒冷的南极洲,是安装在地球最南端的“冷凝器”,驱动着全球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和碳循环。发生在南极洲任何蛛丝马迹的变化,都可能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休戚相关。未来,南极洲能否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成为“世界公园”?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曾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南极洲的未来、尤其是领土主权和资源权属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专家的结论是:不一定!
纵观世界版图,各大洲都各有其主,每个国家都有大小不等的版图,唯独南极洲是个例外。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有7个国家对占南极洲面积85%的地区提出过主权要求,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1959年签订、1961年正式生效的《南极条约》,将南极洲的主权归属问题“冻结”起来。从此,南极洲成为各国进行科学考察的“世界特区”。
“《南极条约》对南极洲的归属问题只是采取了"冻结"的办法,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现有的主权要求、但不得提出新的主权要求,使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课题组专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朱建钢研究员说:“而且,这种"冻结"还是不完全的,7个南极领土主张国可以不断发表声明领土主张,提醒国际社会其海外领土主权的存在,而其他缔约国在条约生效期间则不能提出领土主张,但有权发表声明进行否认。”
此外,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南极条约》仅仅冻结了各国的领土要求,附属于领土的大陆架等方面的权利则没有界定。南极虽然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没有公认主权归属的大陆,但争夺南极外大陆架的战火早已“点燃”。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地球资源的有限与贫乏态势越来越清晰,人类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与争夺日益加剧。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永远冻结吗?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南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1991年,《南极条约》缔约国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将南极资源活动暂禁50年。由于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议定书》没有明确禁止在南极从事生物资源勘探的活动。”朱建钢说,“近年来,南极生物资源勘探开发活动近年来已持续升温。”。
南极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特点迥异的微生物环境,生存在这些环境中的微生物具备独特的生物学适应机制和生理生化特性,如嗜冷耐冷、嗜盐耐盐、抗辐射等。这些极地微生物具备特殊的功能酶,可望产生新、奇的活性物质,因而成为南极考察大国生物高科技公司极力勘探、获取和开发的对象。一些科学家担心,南极环境有可能因为人类大规模搜寻潜在价值的微生物而遭到永远破坏。
专家们认为,目前,各国南极考察和研究目前正悄悄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对南极资源及其利用的开发研究,已经成为各国考察南极潜在目标之一。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就开始对南极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调查。科学家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推测,南极大陆及周边海床,煤、铁和石油的储量均为世界第一。
目前,人们在南极大陆已发现的矿床、矿点有100多处。除铁矿外,南极半岛分布有铜、钼,南极横贯山脉地区分布有铜、铅、锌、银、锡和金,东南极洲分布有铜、银、锡、锰、钛和铀等有色金属。根据各国的地质调查资料估计,南极洲可能有矿床900处以上。
科学家确信,除了传统能源外,南极还有一个真正的“能源大户”,那就是蕴藏在冰盖之下和周边海底的“可燃冰”,专家预测其埋藏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现存的所有化石燃料&&石油加煤炭的总和,是能够替代石油或煤炭的清洁能源。
朱建钢认为,南极洲的未来何去何从,不管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摆在世界各国政治家、外交家们面前,一个极其复杂的棘手问题。但在《南极条约》框架下,近几十年南极洲的前景是美好的。
所以南极的资源开发必须要遵循各国的协议。只有共同维护南极的生态稳定,才能达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共赢。
当然,到现在呢,去南极也早已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了,咱们普通人,也可以找机会去看看这些地球奇观,因为当下啊,各大旅行社已经纷纷推出了南极游了。在今年的1月31日,就有一个上百人的大型中国旅游团来到南极长城站参观旅游。尽管正在长城站码头紧张卸货的长城站科学考察队员任务很重,但还是安排了专人接待。游客们从邮轮上分批乘坐橡皮艇登陆长城站,兴奋地同科考队员打招呼、合影留念、盖纪念邮戳,有的游客还专门给长城站带来了纪念品。
据长城站越冬队员介绍,每年南极夏季,长城站至少要接待数千名中外游客,近年来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接不接待、如何接待很多时候很为难。祖国同胞千里迢迢来到南极,从感情上来说热烈欢迎。但考察站毕竟不同于旅游景点,国内对南极旅游也没有明确说法,只好灵活处理。
但是,南极旅游,也和资源开发一样,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随着南极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热门”目的地,要求起草有关前往这片敏感地区旅游的管理规定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人到南极过年和旅游,当然是一件新鲜刺激和富有诗意的事情。但是,正如大家所担心的一样,科考站很难接待。不过,最重要的问题是,去南极旅游或过春节现在还没有立规矩,因此有可能造成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旅游者的安全难以保障,以及对南极环境和生态极有可能造成破坏。
到南极旅游而没有规矩不只是中国人面临的问题,其他国家也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安全保障问题。2013年12月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在南极洲附近洋面航行时被浮冰所困,原因在于当时“绍卡利斯基院士”船上有来自英国、阿根廷、荷兰、新西兰、智利等国的游客,他们坚持上岸探险而不顾该船船长的警告。科考船在满足乘客的愿望后延迟几个小时驶离危险区,结果海面结冰速度加快,让船陷入冰层动弹不得。
这个事件发生后,国际上也得出了一个共识,极地旅游可以,但是要建立极地旅游安全的规章制度。
其实早在20世纪,国际社会就意识到,南极是一个深具生物、科学、历史、美学和荒野意义的区域,制定一个保护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的和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制度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而且日,国际社会就在华盛顿制定了《南极条约》。随着人类在南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际社会又于日在马德里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作为《南极条约》的补充协议,以求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中国政府代表也于日签署了该《议定书》。
既然是该协议的缔约国,就应当遵守《议定书》的规定。虽然《议定书》没有对南极旅游制定具体的规矩,但是,对于人类在南极的行动,如科学考察也制定了一些原则。总的原则是,在南极条约地区的活动应根据充分信息来规划和进行,也就是要预先评估人类的活动对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的和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有何影响。这种评估要考虑人类活动的范围,包括活动的地区、期限和强度;活动本身的累积影响和与在《南极条约》地区的其他活动一起产生的累积影响;该活动是否会对在《南极条约》地区的其他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是否具备在环境方面安全作业的技术和程序等。
其实,《议定书》的这些规定已经大体提出了需要通过评估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以及是否安全后才能进行。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规定,如果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都蜂拥而至,则南极的环境和生态不堪设想。
考虑到人类活动对南极的负面影响,早就有人提出,到南极无论是科学考察,还是旅游,都应当有一定之规。中国南极考察队就制定了一些全体队员必须遵守的条款,例如严禁追逐、惊吓动物,更不准伤害和捕捉动物;不经站长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采集各类标本样品;科学考察采集标本样品要在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并登记造册;不得进入动物保护区;保护南极植被,不准毁坏和任意采集;外出考察一切废物(包括排泄物)都要带回考察站统一销毁等。
显然,这些规矩既是科考队员应遵守的,更是旅游者应当遵循的。而且对于南极的动植物保护,国际上也有一些成熟的条款和做法。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由于中国赴南极旅游人数不断攀升,中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规定,以帮助保护南极敏感和独特的环境。
中国至今还未出台针对南极旅游的相关细则。去年开始生效的《旅游法》涉及内容更多的是游客在海外的行为规范指导。该法未包括具体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也未提及赴南极旅游的相关规定。
1983年中国成为签订于1959年的《南极条约》成员国,该条约承认旅游活动的合法性,并谈及有关环保的内容。然而,该条约并未对旅游行为制定指导细则,也未强制各成员国把游客造成的影响降至最小。
南极大陆,对于中国游客而言,是个太过特殊的旅行目的地:它距离我们最远,花费最为昂贵,它的旅行方式最简单,却也最神秘,很多人至今都认为那里是只有科学家才会涉足的地方,却从未将南极看做旅游目的地,不过,这块天赐的圣地,如果能近距离感受一下,相信也会是一次不错的人生体验,当然,前提是必须要保持那的洁净。南极的价值自然更重于科考而不失旅游,泰山站的建立,会让我们更清晰的来看待这个洁白的大陆。当然,在各国争相开拔进军南极的时候,也需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南极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一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定居者。因而它没有国界、没有市场、没有货币,也没有人类的生产活动。处于南极的科考工作者,不得不退回到人类原初的状态,重新缔造一种适于严酷环境中生存的生活准则和价值体系。节约、简朴、环保、和平互助、真诚合作、资源共享,和面对困境的无私支援,成为“南极人”的基本行为规则和新律法。这种全新的价值体系,也是对迄今形成的自私狭隘、利益至上、异质文化之间不断冲突的现代文明的一种批判,并为人类的和平合作精神和文明进程,塑造了新典范。
所以,在我们研究地球的同时,地球也在给予我们新的认识和心的启示。
策划、监制:魏伟
编辑:王萌、宋南材、高巾涵、董韵娜、孟雨田、张涵玥
深圳电视台 DV生活频道 漾团队制作
展开剩余(60%)
Copyright (C) 2013(1)南美洲
印度洋 (2)略(顺时针)
东南(3)C
A(4)企鹅(5)此时是南极的暖季,气温较高
处于极昼期,白昼时间长。【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1)南极半岛和南美洲南端遥相呼应,故根据大洲和大洋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图中字母E为南美洲、F为印度洋。(2)此图为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根据经纬网定向规则:“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以判知泰山站位于C长城站的东南方向。(3)图示四科考站中,因为C长城站在极圈以外的南温带地区,故无极昼或极夜现象。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A昆仑站。(4)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企鹅是南极地区的典型代表动物。(5)南极泰山站建立时,正是我国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而南极地区则正是最温暖的季节,科考站选择在这个时候建立主要是考虑:此时,南极洲的一年中最温暖的季节,气温较高,有利于可靠获得开展;此时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龙岩一中分校七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法国旅游的游客,下列景点的选择可以观赏到并以实现的是
)A乖船浏览峡湾风光,观看午夜太阳美景
B 到马克思墓碑前献花C 游水城威尼斯,感受水乡风情
D在卢浮宫欣赏名画“最后一次晚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郊尾枫江蔡襄教研七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经度的最大范围是(
)A.东西经各90?
B.东西经各180?
C.东西经和90?
D.东西经和180?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省郊尾、枫江、蔡襄教研小片八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摄影队到南极拍摄企鹅在最寒冷月份的生活状态,图(下图),该摄影队几月份到达南极最合适(
D.12月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省郊尾、枫江、蔡襄教研小片八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炎热的暑假是许多人出游的好时机,当你到达我国著名的布达拉宫时,会觉得那里气温很低,这是因为A.海拔高气温低
B. 地处纬度最高的地方C.山脉对水汽有阻挡作用
D.云层厚阳光少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八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右侧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向   
B.c线处为山脊,d线处为山谷C.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D.e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八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印度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最突出的经济增长点是(  )A.农业
D.服务外包产业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七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1)海洋:①________,邻国:②_________。(2)岛屿:③________,首都:④_________。著名的山峰_____是日本国的象征。(3)近年来,许多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优势主要是(
)A.资金充裕
B.管理经验
C.先进的技术
D.丰富的自然资源(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减灾呢?(写一点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漳州立人学校八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学习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吗A.玲玲:地球仪是正球体B.小强:地球仪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做的地球模型C.小明:地球仪中地轴与赤道成23.5°夹角D.菲菲:人们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城站经纬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