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主任李敏的相关资料毕业于台湾哪所大学最好学校?哪一年出生的?是什么职务?什么职称?有相

2007年度广西教师教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07年度广西教师教育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针灸推拿学院的前身是针灸系 1999 年 3 月 8 日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于 1999 年 4 月 15 日挂牌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现有专业五年制专业七年制针灸方向国际交流型康复治疗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三个针灸推拿学专业后期第四年分化为针灸推拿康复三个方向2004年针灸推拿学专业被评为省名牌针灸推拿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学院下设经络腧穴教研室刺法灸法教研室针灸治疗学教研室实验针灸学教研室推拿教研室中医养生康复教研室中医美容教研室经络研究室气功研究室综合实验室靳三针研究中心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1]针灸基础与针灸学教研室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1人主要担任五年制七年制大专成教等的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课程
教研室成绩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穴位埋线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NF-κB转导系统的机制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刺对胰岛素抵抗干预作用的机理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刺调节胰岛素抵抗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研究
[5]广东省科委课题针灸对大鼠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6]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热补寒泻针刺法对健康人血清蛋白谱表达影响的研究
[7]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七年制中医学专业针灸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
[8]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针灸推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9]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刺法灸法学教学改革试验
[10]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刺法灸法学专题学习网站
[11]广东省教育厅课题针灸学精品课程建设
[12]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强化针灸推拿基本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13]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刺法灸法学网络课程
[14]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示范案例
[15]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针灸学刺法灸法部分多媒体课件制作
[16]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针灸学刺灸法专题学习网站双语
[17]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医类专业针灸基本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8]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针灸推拿学专业境外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研究
[19]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针灸手法兴趣小组对针灸技能掌握的影响
[20] 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启动项目
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主编
全国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丛书包括经络腧穴学推拿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四册主编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临床技能实训系列教材刺法灸法学实训教材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丛书刺法灸法学主编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临床实训教材经络腧穴学副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创新教材中医针灸妇科学副主编
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处方学副主编
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五官科学副主编
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毫针刺法副主编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刺法灸法学副主编推拿学教研室是中国中医院校中成立最早的推拿专业教研室推拿学是我校的一门老牌课程开课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历任教研室主任包括钟奇邓纯光彭旭明和张全明教授还有罗文秀刘金钊许清涛许舜沛和林超雄等老一辈教师前辈们治学严谨教学方法精湛为教研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教研室曾获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教研室建设单位称号多名教师分获学校学院课堂教学竞赛一二等奖教研室现有王继红彭旭明邵瑛和杨良兵四位老师王继红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多次参与全国性教材的编写工作教研室的双语教学水平在校内名列前茅既可为本院针推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授课也可为来自欧美亚洲的学生提供全英授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教研室承担推拿功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推拿学针灸推拿治疗学保健推拿学等课程的教研工作主干课程推拿手法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成立于1998年原名为中医养生康复教研室教研室现有教师4名高级职称1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2人硕士2人每年招收约60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和20名针灸推拿专业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本科学生2005年开始负责康复治疗学四年制新专业的专业教学连续招收七个年级已经毕业三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康复学科逐渐成长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色鲜明2010康复治疗学专业获得校级特色专业培育专业2009年中医康复学获得国家博士学位授权点积极组织教学充分调动教研室直属和非直属附院和西医院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梯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团队获得2010年度学校师德标兵
教研室承担和组织康复治疗学和针灸推拿专业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的专业系列课程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包括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学等由本教研室骨干学院和第一二附属医院和部分非直属附属医院康复科骨干老师组成面向全校临床医学的大专本科和七年制等各层次学生开设中西医康复医学普及课程对康复治疗学四年制本科专业和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开设了康复评定学临床康复学运动疗法技术学作业疗法学言语评定与治疗康复工程学等专业课程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音乐爱心家园志愿者组织-音乐治疗·心身康复项目临床培训基地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医康复学核心概念中医康复学是以形气神整体观为指导思想核心就是保存和提升人体内在的整体生命力通过自组织康复能力的提升来达到克服功能障碍的目的人体生命力为本各种功能表现为其用比如运动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等均为人体生命力的外在体现充分体现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思维中医康复学的生命力观和西医康复学的功能观各有侧重点互相补充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保护生命和提升生命质量
本康复专业学科特点是重基础宽口径显特色加强现代康复医学和治疗学基础突出中医传统康复特色完善中医院校背景下的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以中为体西为用的观念来融会中西医不同的康复观明确中医康复学核心概念提炼整合中医的精华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以提升整体康复效果的最终目标完善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
体现这一思想的建设目标概括为1231创立一套融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康复医学体系坚实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突出中医康复学特色2建立2个方向中医康复和西医康复专业方向中医康复重点在生命力观体现在生命本体之和平自然西医康复重点在功能观体现在现代科技之高精尖端3建设3个特色点包括高新科技·康复工程艺术治疗·心身康复和传统功法·自我康复
提出心身康复的整体康复概念致力发展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医学提倡中医整体和辨证思维的指导2005年8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为心身康复雏形出现的标志汶川地震后三年期间2008年-2011年组织音疗特色援助项目多次前往四川汶川和北川地区帮助汶川中医院映秀医院以及有关单位建立康复基地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力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治疗新进展培训班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星海音乐学院建立心身康复-音乐治疗培训基地开展有关培训工作主要成员先后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抗震救灾先进志愿者称号200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先进工作者和2010年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先进干部称号开拓心身整体康复领域促进中医特色康复体系的形成
我校一直以来大力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的发展1998年成功开办第一届中医养生康复本科专业主要承担中医养生康复本科专业的教学2000年该专业转为针灸推拿学专业5年制后期分化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并相继面向全校包括中医本科七年制等各层次学生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课程2004年成功申办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招收四年制理学学士深受欢迎现已招收7个年级前三届学生已经毕业就业形势良好
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并与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院广州市工伤康复医院等康复医学界同行建立了稳固的教学合作关系
重要的教学临床基地包括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中医院南海妇女儿童医院等在中医康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集中中西医康复的最佳评估与治疗方法为广大病患者服务成为中西医康复学科的主要临床科研基地
1.重视现代康复医学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打造中国特色康复品牌
切实加强保障知识能力框架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建设考虑到康复临床的实际情况和今后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发展方向重点加强现代医学和康复医学基础课程与中医基础类课程学时数比例为21中医康复专业课程和现代康复专业课程学时数的比例约为11.2..
1.1保证现代康复PT和OT基本教学基础完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与国际通用惯例接轨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基础课程以及运动学神经病学和骨伤科学等康复专业基础课程完善PT包含理疗学OT包含言语治疗和康复工程学的实验室硬件和软件体系
1.2凸现中医康复特色形成中国特色理念
⑴明确生命力观的中医康复学核心理念更加重视生命力之外在表现功能的理念连接东西方文化加强中医康复的基础和核心技术突出特色提炼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食疗中医药疗中国传统健身学推拿手法练功学和医学气功学等学问中提炼改善生命力的精华综合调理形气神
⑵现代康复手段的中国化
PT疗法中的手法治疗融入太极拳易筋经等练功方法进行训练并运用在实践之中进一步配合中国音乐的节律运动可以提升手法的内涵和质量OT疗法中的工娱疗法融入中国文化中的琴棋书画园艺等方法集体训练中结合心理训练和中国文化和为贵观念等促进本土化融入提升生命力的理念改善形气神使我们的PT和OT教学逐渐形成有中医康复核心理念的教学和实践体系
有关概念路线图如示
硬件系统除教学统一的多媒体课室外还拥有完善的康复医学实验室和针灸推拿基础实验室面积达1000平方米拥有500多万元的设备其中康复医疗的设备有减重训练跑台平衡检测训练仪言语认知仪等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电子阅览设施
软件系统师资队伍建设
⑴以校院教研室师资为基础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打造本系统的康复教育师资教学队伍形成功能完备的康复教学系统
学校各相关教研室完成公共课和医学基础课程学院其他教研室完成针灸推拿类的课程教学康复教研室负责组织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重视以两间直属附属医院和两间非直属附属医院为依托发展中西医结合康复的教学网络第一附属医院的省运动损伤康复专科重点以骨科康复和运动损伤康复为主第二附属医院的省中医院脑病中心康复医学科重点以神经系统康复为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针推康复科重点以神经系统康复为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女儿童医院重点以儿童妇女常见疾病康复为主
教学相长开展课堂实验室和临床见习教学的过程中促进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也提高老师的临床意识临床老师也不断提高理论教学的水平促进了学校和医院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打造实践课程的坚实教学网络达到教学临床互相促进的目的2009年通过国家中医康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多层次康复教育系统同时完善了中医康复学全国教材的建设
⑵重视引进和借鉴外院的现代康复教学
现代康复医学教育除了本系统的教学以外重点引进中山大学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华侨医院康复科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等为主要现代康复见习实习医院并利用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的资源网络聘请知名康复专家前来教学这样在引进外聘部分重点课程部分教学中加强对西医康复学习和交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保证学生的现代康复理论和技能基础比较牢固能适应临床需要
本教研室重视临床科研工作结合各基地特点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包括成人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和儿童神经康复等方向本学科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项目各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省厅级3项省局级2项校级2项另外特色研究老年精神音乐学的研究项目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星海音乐学院等联合开展合作为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本学科在中西医结合康复教学和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 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60余篇出版有关专著20余部实验针灸教研室是针灸推拿学院下设教学科研单位主要承担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七年制全英班实验针灸学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成员中有医学博士5人针灸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参与针灸推拿学院本科学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本教研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研究尤其是针灸治疗脑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理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方面结合相关的先进科学实验技术方法如PETPETCTfmri等技术探讨针灸治病的机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科研合作主持和参与研究973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厅局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十余部于SCI源期刊发表论文10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中华医学会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电教协会成果二等奖1项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联合会WFAS和美国针灸学会AAA联合颁发金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奖励三等奖1项气功教研室历史广州中医药大学气功教研室成立于1980年隶属学院针灸系自1982 年以来开设气功选修课从1980年开始曾长年开设气功小门诊十多年中进行单个教功查功万余人次有记录的病案四千余份为老年人办辨证施功班三十余次为培训医务人员学习开办百天班共三期设立独特的广州中医学院气功研究室病历中医虚证辨证规范表 84年底完成辨证施功的临床探讨附74例左心功能分析报告和气功训练对老人左心收缩功能变化的观察等两篇论文86年在广东首届气功科学研究学术大会交流并收入广东气功科学研究论文集出席了北京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代表大会88年又出席北京第一届国际医学气功学术讨论会整理完成气功阴阳论连载于按摩与导引及东方气功日获得卫生部七五国家重点科学技术项目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90年完成辨证施功对慢性疾病血浆睾酮和雌二醇变化的观察同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宣读气功研究室从成立到1990年底主要完成了三项有关辨证施功的实验室项目①辨证施功的临床探讨附74例左心功能分析报告②六种不同功法对血浆睾酮和雌二醇影响的观察首任室主任黎泽泉老师出版破译老子1995年广东人民出版并发表气与物质反映性和气与人的精神意识相关1999年中国人体科学第三期第四期在广州三间老年大学开讲气功阴阳论中医思维的力量在辨证施功的基础上再增添辨脊施功2004年开办老子班至今已进入第六年学生累计超千人编写趣味故事式的教材翻生老子游神州广州和广东电视台一再采访播出第二任室主任刘录帮老师移民加拿大在海外继续宣扬医学气功第三任室主任肖鑫和老师在广州为三间老年大学创新地开设百岁养生工程课传授整体保健教程将气功有机地结合在保健课中效果显著第四任室主任夏双全老师是中国气功师中首个在国防科工委做航天医学ET脑功能新技术检测中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载入出版的ET脑功能研究新技术2006年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成果鉴定对外教学也取得优异成果年爱尔兰中医师气功班来我校学习医学气功现任室主任宋新红老师承担着院.校内大量的气功课程和中医传统健身学及全英班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气功教研室的现状
一担任的课程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本科限选医学气功学课程
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七年制限选医学气功学课程
3.学校各专业本科专插本七年制公选医学气功学课程
4.国际学院安排对外的气功教学任务有本科短期班研究班等课程
二主要特色
1.通过调体调息调心主动地内向性地运用意识锻炼的运动方法
2.练习中认识体验气的重要性潜能的实用性阴阳平衡与兴奋抑制调节平衡的相关性使气功在保健养生却病延年健康长寿回归大自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三主要研究方向
气功与现代科学医学及脑科学人体科学相结合按太极阴阳的规律S波的轨迹潜移默化调节心身统一和谐有序调频人体与大自然相对吻合
四主要成果
1.教材编写
⑴编写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专插本七年度的医学气功学教材将新的ET脑科学科研成果编写成有我校特色的医学气功学补充教材
⑵参入编写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气功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对外交流
⑴完成学校安排对外的气功教学任务如韩国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台湾等为学校创收约20万元及扩大国际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⑵良好教学效果及气功特色使爱尔兰中医学院TOM院长提出与我校建立校际关系长期合作培养中医针灸与气功结合的医疗人才
⑶给台湾医师班讲授气功课他们觉得身心受益较大赞助投资购买了价值约十二万元的Supet ET高级脑电分析系统促使成立ET脑功能研究室深入研究脑内生化物质中枢神经递质在潜能状态时变化节奏中医系统没有为创办国内一流大学做了具体的工作
⑴有四项中标课题部省级各一项校级三项完成ET脑涨落太极仿生治疗仪治疗高血压戒毒的机理研究中标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教研室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5项
⑵论文在公安系统全国毒品违法犯罪心理学术研讨会上报告大会组织者在闭幕总结发言时讲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的新成果给戒毒世界难题带来新的希望该项科研成效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为创办国内一流大学做了一点具体的工作照片刊登在政法学刊2000年3期封2上广州禁毒十年P 41页上
⑶脑潜能治疗仪的研制与肿瘤研究所的教授合作探索性完成了NTJ治疗仪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功能影响预备实验发现从大脑中枢神经递质着手生物反馈仿生物理治疗癌症的新途径并且NTJ仪治疗后可使血压明显下降
4.论文教研室发表气功专业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获得优秀论文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次并多次获奖
5.荣誉教研室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室教学论文多次获奖气功室老师获年度2次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先进女教职工称号全院教职工共有51人
其中专任教师有31人
正高职称12人副高11人中级5人初级3人
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博士学位19人61.3%硕士学位者11人35.5%
45岁以下教师23人65%其中具博士学位者15人具硕士学位者8人
其中包括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百类人才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1人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优秀指导老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校级培养对象各1人学校十大标兵1人学校十大杰出青年2人导师 9 名导师 7 名 学科带头人为赖新生教授学术带头人为靳瑞教授张家维教授赖新生教授张宏教授许能贵研究员庄礼兴教授等
赖新生男1955年9 月出生人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评委国家级教育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脑病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针灸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安徽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上海针灸经络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香港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客座教授加拿大中医师公会客座教授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专项专家中国临床康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编委
赖教授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传统针刺补泻手法谨审针灸适应症强调辨证施针并护正气于施治重视子午流注针法率先倡导子午流注灸法擅长针灸治疗哮喘和脑病既熟谙中医经典的精髓又熟悉神经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理论并掌握相关的先进科学实验技术手段和方法长期从事针灸机理研究对于中风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以及针灸治疗智力障碍型脑病的神经生物学免疫学机理有较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对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智力结构智力因子的分析以及与大脑学习记忆调节关系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有较深造诣率先在国内开展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厅局校级科研课题共十余项他主持的针刺治疗弱智儿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颞部穴位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阳虚模型微量元素与助阳方药调节作用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微循环与部分中老年病症关系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副作用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赖教授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课题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编岭南针灸经验集针灸时间治疗学概论三针疗法实用中医新方新药手册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实用针灸脑病学针灸处方学等书副主编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等多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指导培养博硕士生共72人多次应邀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讲学及作学术交流曾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首届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千百十工程优秀指导老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柴铁劬男1964年出生河南省郑州市人教授针灸博士属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高教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198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98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针灸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1991年后曾在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具有广泛的海外影响
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二十多年系统进行了针灸学专业全部专业课的教学教学生动知识广博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主要从事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康复等课程的教学和门诊工作擅长以针灸治疗成人抑郁症儿童多动症等行为异常类疾病脑瘫等儿童脑病致力于中西医多种手段在康复临床领域的应用重视古典针刺手法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针灸药三者应密切结合不可偏废继承重于创新喜书画擅篆刻涉猎广泛强调研究生培养应专业与人文素养并重修身重于研术静心渐悟厚积薄发已培养多届针灸临床专业研究生
主持国家科技部子课题二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针灸对脑瘫幼鼠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研究一项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二项校级课题二项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二项主持靳三针疗法等国家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四项靳三针治疗儿童脑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任国家级教材主编一部副主编二部主编儿童多动症火针针灸门诊系列丛书等专著十多部公开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庄礼兴男人1955年10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辑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编委
庄礼兴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针灸临床的建设与发展在针灸临床上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他主要致力针灸治疗脑病的研究临床上治疗中风癫痫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有独到的见解对难治性癫痫的中西医针灸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擅长于埋线疗法补泻手法治疗难治性脑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开展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炎等疾病对针灸戒毒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也有深入的研究疗效颇佳
庄礼兴教授主要致力于针灸临床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及完成的科研课题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主持的穴位埋药线治疗癫痫全面性发作 改良天灸止喘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计划项目 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级课题6项主编中风病治疗与护理中医食疗中医家庭保健按摩 食疗本草等著作6部参编有针灸治疗学针灸学推拿学现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学岭南针灸经验集现代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等教材及著作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指导博士生23人硕士生17人
长期从事研究生七年制本科各类留学生等不同专业各层次的针灸治疗学神经病学教学曾到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讲演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曾获2006学校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对研究生的带教能够因材施教有很好的研究生带教经验参加编写及录制的中国针灸学大型系列录像教材获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联合会WFAS和美国针灸学会AAA联合颁发的金奖李万瑶教授女广东五华县人1954年10月生属中医学科中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针灸原理研究室教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8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80年代末曾到日本旭川医科大学合作研究针灸镇痛的作用一年多探讨针灸在麻醉领域的镇痛作用基本掌握英语日语可以进行交流
长期致力于中医针灸学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主讲过经络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刺法灸法学中医针灸专业英语等课程参加讲授了实验针灸学针灸各家学说针灸医经选理疗学等课程主持了针刀临床应用及蜜蜂与人类健康的选修课程能因材施教教学评估优秀坚持中医临床针灸治疗擅长于用针灸及蜂针治疗各种痛证及痿证风湿病总结了耳穴防治近视针灸治疗闭经针刺辅助麻醉的镇痛效量蜂针治疗规律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等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曾主持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外用皮肤局麻中药制剂的研制广东省中医管理局的课题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主持完成了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的制作经外奇穴的定位及临床应用荣获2001年度优秀中医药电视教材评比一等奖现主持有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蜂针治疗痹证诊疗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善于对特种针灸方法的研究主持了多期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蜂医学的临床应用研究学习班主持完成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实验针灸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编了现代针灸临床集验中医食疗保健蜂针疗法现代穴位疗法大全等参编针灸治疗老年病针灸推拿学刺法灸法学导读等书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国内外中医针灸学的学术交流受到好评已指导过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热心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关心研究生的成长主张谦虚谨慎学习进取互帮互学治病救人许能贵男安徽来安县人1964年8月生医学博士研究员针灸推拿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络研究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针刺研究新中医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尤其对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率先开展针刺对脑缺血后大脑功能重组和脑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坚实的基础独立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子课题1项副组长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研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1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或参与编写学术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临床方面擅长运用针灸药物结合治疗中风痴呆面瘫各种痛证及其它内科疑难杂症熟练应用传统和现代针灸手法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在教学方面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主讲过针灸治疗学针灸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基础与临床等课程为国内外培养了一批合格的针灸专业人才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获省杰出青年中医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
该导师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师德高尚业绩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该导师现已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张宏男 籍贯广东省大埔县1960年7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香港大学中医针灸研究生课程校外评审专家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新中医编委
自1982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医疗本科至今已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已25年其间获得针灸学硕士学位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有着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和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具有坚实的中医针灸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宏教授为广东省精品课程针灸学课程负责人主讲针灸学刺法灸法学课程注重因才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治学严谨求真务实主持和参与了各级教学研究课题10项在专业建设课程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大学教学成果奖3项在临床医疗上重视经络辨证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五官疾病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以及针灸防治亚健康
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5项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针灸防治亚健康和应激损伤针灸延缓衰老和防治衰老相关疾病及针刺手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25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已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2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傅杰英女河南1959年10月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目学院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美容美学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美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针灸专业经络美容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特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美容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美容的高等教育以及中医美容的科研中医美容如何与临床接轨等开拓性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针灸减肥及针灸治疗皮肤损美性疾病在临床针灸美容方面颇有建树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及患者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主编或参编学术著述6部论文多篇担任卫生部统编教材编委七年制教材中医养生康复学编委主持卫生部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在广东省以及国内中医美容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应邀在国外专题讲授针灸美容受到很高的评价唐纯志男湖南慈利县人1966年4月出生主要从事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针灸抗应激损伤的作用机理研究现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973中医专项研究课题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伦新男海南省海口市人日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针灸推拿学硕士生导师
87年毕业后长期主讲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主干课程每年教学任务约350课时和招收研究生2-3名曾赴东南亚等地讲学和应诊坚持在第一附院针灸科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主要以针药治疗脑病和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及实验为研究方向部份证实了针刺疗法对VD患者的智能及活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探讨了针刺治疗的效果及其对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主持部省校级课题各1项参加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主编参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主编医学专著7部第一作者发表医学科研论文17篇教学论文11篇合著论文10篇袁青男1961年10月生广东人1984年在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获优秀毕业生并留校任教长期跟随著名针灸学家全国名老中医靳瑞教授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善长运用靳三针疗法治疗弱智脑瘫多动自闭症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中风后遗症不孕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各类痛证和疑难杂症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靳瑞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靳三针研究中心主任不遗余力地在国内外宣传靳三针疗法研究方向靳三针临床与试验研究张正女博士副教授1972年1月出生于哈尔滨市 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获学士学位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6月获得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二批校级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针刺治疗脑病的机理研究近几年主持了省科委课题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再生机制的研究1项以及针刺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突触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厅局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校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在中国临床康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参与编写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和中医临床诊断全书论著2部参与编写研究生及七年制教材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和全国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细胞生物学协助指导针灸推拿学博士研究生1名张全明男生于1964年10月甘肃天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博士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导师师从中国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郑魁山教授靳三针郑氏传统针法学术传人现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郑氏针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副主席曾多次应邀到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讲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研究传统针刺补泻手法研究在学术上师承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靳瑞教授致力于靳三针治疗儿童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运用靳三针治疗小儿弱智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神经性耳聋孤独症儿童行为及情绪障碍学习无能症中风偏瘫等各种脑源性疾病继承了郑氏家传针法及郑魁山教授临床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运用传统的热补凉泻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中风偏瘫风寒湿痹各种顽固性疼痛震颤麻痹症等疑难病症效果显著
主持完成国家卫生部招标课题耳针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成果奖共同完成靳三针治疗脑病的系列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针刺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获浙江省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优秀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主编或参编著作九部余瑾男35岁籍贯广东郁南出生1972年11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 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广东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针灸推拿学科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医教研工作在传统中医学基础上深入进修现代康复医学致力于发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各种疾病擅长应用以中医康复为主体的综合康复技术突出针灸经络精神心理传统体育运动睡眠起居饮食药膳等全面康复特色在身心疾病老年疾病和睡眠障碍等方面成果较突出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有关论著5部招收硕士研究生数名在国内中医康复界具有一定学识地位和影响力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多次应邀做为主讲嘉宾参与境外中医养生类学术讲座王继红男籍贯四川1969年3月出生副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有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在充分吸收继承传统手法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物理力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结合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和影像学等学科从手法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传统手法的力学内涵为手法运用的量化和科学化进行探索和铺垫基石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项参与研究6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的颈椎病专题学习网站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网络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一等奖获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多次参与国内外各级别的学术交流在本学科内有较大的影响力200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杨君军男1975年8月出生副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致力于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针灸治疗脑病的机理研究针灸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理研究针灸治疗失眠抑郁症的机理研究现主持研究省中医药局和校级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973中医专项研究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易玮女安徽芜湖人1966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经络研究及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针灸学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病原理的研究擅长用针灸治疗代谢类疾病妇科疾病等现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课题1项参与其他各级课题5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包括港台及外籍学生10人李敏女贵州省贵阳人1974年7月出生现任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科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专业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尤其是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学习记忆调节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排名第四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排名第二另外参加多项校级教学课题在中国针灸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针灸脑病治疗学等专著编写编委在教学方面擅长运用英语讲授中医理论尤其是针灸推拿学担任博士生硕士生和七年制学生中医英语主讲教师此外还担任国外留学生的针灸推拿学课堂讲授和临床带教工作
该导师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师德高尚具有中医和英语复合知识结构双语教学经验丰富[2]针灸推拿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化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多年的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学院教学实验室是广东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我院一直以来重视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在教学工作中的基础与核心作用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注重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效显著积极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展改革研究孵化了一批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如省级精品课程针灸学校级精品课程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 针灸治疗学广东省立项的多个网络课程等等并获得多项的成果和奖励在教材建设方面以主编副主编和参编等层次参与编写了多部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等其中主编教材6部副主编教材5部参编多部针灸推拿学专业2008年获国家教育部立项建设优势特色专业2009年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针推学创新实验室 立项并着手进行建设
学院获得各类教学成果10余项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医学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优秀项目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奖各1项
我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针灸学教学团队获得学校教学团队称号获学校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获广东省师德选进个人一名学校教学名师2名学校师德标兵3人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1人获学校十大杰出青年1人获新南方优秀教师四名提名奖多人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2人校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4人学校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哪所大学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