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什么木表面很多黑点,用湿手摸电门能感觉得到。是一个15档的算盘

脸上长这样一种东西,表面看上去,有一粒粒淡淡的黑点,用手摸一粒粒的挤出来就像白芝麻般大小。这是什..._百度知道
脸上长这样一种东西,表面看上去,有一粒粒淡淡的黑点,用手摸一粒粒的挤出来就像白芝麻般大小。这是什...
脸上长这样一种东西,表面看上去,有一粒粒淡淡的黑点,用手摸一粒粒的挤出来就像白芝麻般大小。这是什么东西呀?
看描述应该是黑头哦不要自己随便用手去挤黑头呢主要的成因就是毛孔被油脂堵塞所以每周使用一次深层清洁面膜保持毛孔的通透很重要~O(∩_∩)O~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听你这么描述,像是粉刺,有开放性跟闭合性,黑头也是粉刺的一种吧,要是严重了就成痤疮
黑头,而且这东西不光是鼻子上长
很明显这是黑头,不要用手去挤,容易产生炎症留坑坑。黑头跟脸部清洁不当有一定关系,选一款去黑头的洗面奶,注意脸部清洁。
白芝麻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中国紫檀黄花梨家具的研究与辨伪-2(黄花梨部分)转载
第二部份&&
一、黄花梨的概况
&&&&&&&&&&&&&&&&&&&&&&&&&&&&&&&&&&&&&&&&
黄花梨与紫檀相比要复杂得多了,更不容易说清楚。黄花梨在中国是改革开放后才热炒起来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并没有黄花梨这个概念,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黄花梨。一切都是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出版后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实黄花梨在古代并不太受重视,它比紫檀的价格要低好多倍。在黄花梨的产地广东(海南岛原来是广东的一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独自成省)一直还是延用古时的习惯,红黄色和紫红色的黄花梨油梨(见图140)被称为香枝木。香枝木是指能达到大红酸枝的木质,又有香味的黄檀属硬木。请注意:香枝木并不包括有香味的花梨木类,因为花梨木虽然有些品种有香味,但木质远远不能跟黄花梨和大红酸枝(“老”)相比,只是到了清晚期因广东人的发音不准才将香枝木和相混淆了。而糠梨也是因其木质太差而被归到花梨木堆里、多数被当作花梨木来使用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广东还有很多算盘厂用海南黄花梨做算盘(见图141),因为海南黄花梨小料和弯曲不直的较多,不象越南黄花梨多大料,所以海南黄花梨多数用来制作小件器物。
中原和北方的情况就相对简单些了,很多省份根本就没见过黄花梨家具和木材,只有北京地区和苏州地区还有一些存世品。黄花梨等硬木较大批量北上历史上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明朝刚开放海禁的时候,苏州地区的明式家具制作集散地到广州进过一批花梨木回去做家具,这批花梨木里掺杂了一些广东人不要的黄花梨糠梨在里面,所以在北方明中晚期出现的这批花梨木明式家具里确实是有部分木质较差的黄花梨存在。
第二次是清末民初时广州十三行关闭后,许多超级富豪如潘、卢、伍、叶等商家巨贾携带巨款到上海去搞开发。因为这些广东富豪看不起也不愿意用当地的苏作“明式”柴木家具,所以同时也带去了广东的大批高级硬木家具和木材。他们带去的木料都是紫檀、大红酸枝、黄花梨油梨这些红赤色的最高级硬木。当时的上海人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具体木种,反正就知道有钱人家里都有这样红色的硬木家具,就把这些家具叫做“红木”家具,“红木”家具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现在上海幸存的带骑楼的楼房所形成的骑楼街,多数是那个时候的广东人仿照广州的骑楼街建的。
广东的富商带去木料请苏州工匠将广作家具与西洋当时流行的家具款式相结合打造家具,产生了现在称为“上海装”的民国硬木家具,一时在上海一带影响力非常大!这段历史在央视的四集系列纪录片《帝国商行》里也有提及。《帝国商行》就是叙述广州十三行的荣衰史的,有兴趣的朋友可登录央视网站查看。笔者太太的爷爷在民国时去上海做生意,也曾带去一汽车的广作硬木家具,这些家具在日本侵略上海撤退时都留在那里了。
除了以上两次规模比较大的硬木北上,其余的历朝历代都没有什么硬木大规模地在北方出现过。所以北方传承下来的硬木家具都是很稀少的,有也是零星几件,不象广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堂的硬木家具。近十年时间中原各省份不断地有行家到广州进货,使得广作的老硬木家具几乎在全国的古玩市场都能见到。现在广东的老硬木家具存世量已日渐稀少,从去年(2008年)开始,广州的老硬木家具卖得比北京的还要贵得多了。
古代我国使用黄花梨的历史很久远了,应该比紫檀要早,因为它是我国唯一本土出产的名贵硬木。广东人最早时也是用它来当香燃点,称为降香。现在去中药店买降香也是给黄花梨的碎料,如有朋友想知道黄花梨的降香味到底是怎样的,可以去买点试试。黄花梨烧出来的味道有点象紫檀的香味,但黄花梨的香味带一点点的中药味,没有紫檀的檀香味那么纯正。不过大家要小心,我在广州的中药批发市场买到过假降香,(见图142)其味道非常难闻!
黄花梨见于古籍记载反而较紫檀晚,紫檀在晋代崔豹的《古今注》已有记载,而黄花梨现今发现的最早记载是唐代。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的记载已很具体,很准确地介绍黄花梨了:“榈木出安南(越南的古称)及南海,胡人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古代将黄花梨称为“花梨”或“花榈”,“黄花梨”这个词是在民国后才出现的。
&&& 黄花梨同样有油梨、糠梨之分,颜色有很多种,笔者所收集的标本就有几种颜色之多(见图143)。油梨坚硬沉重,含油量高,木质和颜色非常接近紫檀,入水即沉,但香味不及中梨和糠梨明显,颜色可分为紫黑(见图144)、紫红(见图145)、红黄(见图146)和褐黄(见图147)四种。油梨多鬼脸(见图148—图151),这块小木板长65厘米,上面就有几个大小不等的鬼脸。
鬼脸是指黄花梨木上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里面有两个象眼睛一样的规整圆点,非常象西方人图画上的鬼魂形象(见图152—图155)。如果没有这种特征的只能叫木疖或疖疤(见图156),不能叫鬼脸,这一点大家要分清。木疖是树木的枝桠形成的,而鬼脸是由病毒入侵后,黄花梨树分泌自身物质进行包裹、杀灭后留下的印记,其形成的过程有点象瘿木。一棵黄花梨树如果由生长到砍伐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遭受病毒入侵,就不会有鬼脸。
很多专家学者和书籍都说黄花梨的鬼脸是木疖,是树身上的横枝桠留下的疖疤,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道理很简单:每一棵树都有横枝桠,如果是横枝桠造成的鬼脸,那应该每一棵黄花梨树都有鬼脸。但很不幸,笔者就见过整棵黄花梨树干开成木板后整块都找不到鬼脸的。
油梨的木纹非常明显和好看,多数能形成行云流水纹(见图157)、旋涡纹(见图158),水波纹(见图159)等,象木化石一样的绸缎光非常强烈(见图160)。而糠梨木质疏松、干涩,份量轻,木纹多直纹,很少有鬼脸(见图161),有的甚至完全没有纹路(见图162)。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黄花梨特有的降香味。
油梨和糠梨到底是怎样区分的?我说一下广州古代的硬木买手是如何挑选硬木的大家就知道了。十九世纪前后,菲律宾的一个西方传教士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华人硬木买手在采购木材时的场景:中国人买硬木从不开列清单,不管是什么木种,先用刀斧砍下一块察看是否是红色木材;然后将其置于水中看是否沉水;再烧其香味来判断其木种。所以那时的广东人崇尚的硬木是红色、沉水和香味;不喜欢黑色的如、黑酸枝、鸡翅等不是红色的硬木,这从存世的明清硬木家具中极少有上述三种黑色硬木所制的就可以得到验证。所以,广东人从古到今区分黄花梨的方法也是这样:沉水的是油梨;浮水的是糠梨;半浮半沉的是中梨。
在古代对黄花梨已有油梨和糠梨之分。据明初王佐增在《新增格古要论》的记述:“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香相似,也有香。其花有鬼脸者可爱,花粗而淡者低。”相同的记载还有清代的《琼州府志·物产·木类》:“花梨木,紫红色,与降香相似,有微香,产于梨山中。”等等。以上记载涉及到了几个问题,笔者尝试在下面逐一加以解释:
其一、其记述的是广东海南岛所产的黄花梨,这一点已无疑问;但按他们所述,指的都是黄花梨的油梨——紫红色、多花纹、有鬼脸这些都是油梨的特征;也有一部分是糠梨---“花粗而淡者低。”,这就证明当时的古人也不喜欢糠梨。海南黄花梨是出产油梨为主的,也符合了现在我们的调查结果:海南岛多山地,土地相对贫瘠,黄花梨树长得慢,所以树径不大;但颜色鲜艳,含油量高,木纹漂亮。既然海南岛不是糠梨的主产地,那明末北方出现的那一大批糠梨是从哪里来的?而且都是木径很大的大料?
其二、《新增格古要论》提到了与降香相似,也有香味;《琼州府志》也说与降香相似,有微香。但我调查了广州的中药批发市场和中药店,据从业人员反应从古至今买降香都是给黄花梨碎料,并没有其他专门的降香。那为什么以上的记述都说与降香相似呢?按常理应该还有一种专门做香料的降香才对。通过十余年时间不断的深入研究,笔者发现黄花梨不但颜色有几种,香味也有轻微的差别,但都是降香型的。不过其中有一种香味特别浓,特别纯正的,那就是中梨---含油量不高不低,入水半浮沉的,颜色在红黄色与黄色之间(见图163),这种黄花梨特别香,特别好闻,下雨天味道浓得熏人。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香梨”!不知道古代用来做香料的降香是否就是指这一种?油梨里有一种紫红甚至紫黑色的木料,其颜色和木质似紫檀,但香味却最弱和最不纯正。(见图164)。
&&&&其三、古书上记载黄花梨都是紫红或赤红色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老黄花梨家具都是红黄、黄色、甚至是黄白色呢?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红色的黄花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家具经过风化和光线的照射、湿布抹等,红色老化变成了红黄色或黄色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它本来就是黄白色的花梨木,被当成了黄花梨。其次“花粗而淡者低”这一记述也证明了当时广东人挑选硬木的方法和审美观都是正确的,糠梨通常不为人所重视。
尽管我国使用黄花梨很早,却因为家具是有机物,历史久远的已很难保存下来,现今能看到的多数是明清两代的传世品,北方见到的都是明末的那批糠梨做的“明式家具”;从传世品来看,广东明代、清代到民国都有生产制作黄花梨家具,但绝大多数是油梨的!其喜好和取舍与北方和苏州地区截然不同,真可谓是泾渭分明。
二、什么是越南黄花梨,什么是海南黄花梨?
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不知多长时间了。因为论及海南黄花梨的在国内已有很多著述,但对“越南黄花梨”的学术研究现在基本还是空白。笔者以前也有几年时间为之困扰,为求证这个问题,决定不远千里地跑到越南去考察。皇天不负有心人,现在总算是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
在几年前,我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很多所谓的“越南黄花梨”家具,本人经常去家具店里细心观察,发现这些“越南黄花梨”家具有很多疑点:
首先是颜色偏淡(见图165)呈黄白色甚至白色,与古籍中所记载的产于安南(越南的古称)的黄花梨大不相同。古籍记载的越南黄花梨是紫红色的,现在我们所见的“越南黄花梨”是“白色带点黄”,颜色相差太远。我们的黄花梨老家具是用旧了才变黄白色(见图166),但稍经整理上蜡仍是紫红色、红黄色的(见图167);而这种“越南黄花梨”再怎么打油打蜡,其颜色还是偏黄偏白。
其二、重量太轻,一上手感觉轻飘飘的,不象是名贵硬木的份量。
其三、木纹不对。老黄花梨因木质结实其黑黄相间的条纹如行云流水般非常清晰漂亮,且木化石般的绸缎光很强烈;而这些“越南黄花梨”不但没有绸缎光,木纹也非常凌乱和晕散(见图168)。
其四、没有标准的椭圆形里有两个眼珠子的鬼脸,木质也很疏松;香味不对,不是降香那种香型,且有一种甲醛般辛辣的刺鼻味道,非常难闻,与古籍记载的降香味的黄花梨完全不同。(笔者手上有一百多件黄花梨家具,闻惯了降香味。因为南方多雨潮湿,下雨天我放黄花梨家具的那一层楼里香得一塌糊涂,所以对黄花梨家具的香味笔者是非常敏感的。)
带着上面的许多疑问,笔者于2007年去了一趟越南,专门考察越南黄花梨的情况,目的有三个:一是越南黄花梨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二是其存量到底有多少?三是现在我们国内到处都有的“越南黄花梨”家具到底是什么树种?
我们一行人带上翻译从云南昆明飞到河内,因为听说这里也有越南人搞古董家具和黄花梨家具,所以先去河内。但在河内一带里里外外找了一遍,竟然没有见到任何黄花梨树和黄花梨家具的踪影。问当地开古玩店的越南人,他们也知道黄花梨很贵,当地人把黄花梨叫“杰”,是论公斤卖的,但他们现在也很难见到这种“杰”了。(见图169—图171)
笔者深感奇怪,越南都很难找得到黄花梨了,那中国为何能进口到大量的“越南黄花梨”?
越南不象海南岛那样补种了大量的黄花梨树,所以找起来非常困难。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次我们住进河内四星级的胜利宾馆(据称是克林顿卸任后访问越南时住过的宾馆),休息前偶然走到房间的阳台,忽然眼前一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这不就是黄花梨吗(见图172)?原来在笔者住的房间外的院子里刚好有一棵很大的百年黄花梨树,一些树枝快伸进我房间的阳台了!那时的兴奋心情就不用说了,赶紧拿出照相机连夜拍了下来。
第二天跑到院子里仔细查看,附近园子里还有好几棵(见图173—图180),树龄都在五十年以上了,肯定不是新栽种的,排除了最近才用海南黄花梨种子新种的可能。这个院子的树有好多工作人员管护,一问正是他们所说的很贵的、论斤称的那种“杰”,是他们这里原产的!这就是真正的越南黄花梨!
笔者仔细观察,发现它跟海南黄花梨是一模一样的!无论是树叶、果实、树型、树枝等等都一模一样!这就是说黄花梨并不是海南岛独有的,它们生长在同一个纬度带上!这就跟古籍的记载可以对上号了。我想办法从越南搞了一些老旧的越南黄花梨木料回来,它们大多数都是油梨,呈红黄色(见图181、图182)或褐黄色(见图183),其香味跟海南黄花梨一模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越南黄花梨!木质坚硬沉实,接近紫檀,比红酸枝的木质好得多!就我手上的木料而言,无论是木纹、木质、绸缎光等均比很多海南黄花梨要好!另外,越南黄花梨有没有糠梨?越黄的糠梨是怎样的?因为这次没有拿到糠梨的标本,笔者在这里不敢妄断。
既然越南现在都很少有越南黄花梨了,那么我国大量出现的“越南黄花梨”到底是什么木材?这个疑问成了笔者随后调查的重点。
在河内的一些家具店和木器工场,看到一些工人在做家具活,但多数是花梨木的,既没有酸枝,也没有黄花梨(见图184、图185)。越南人近年来制造的在本地使用的家具其主要木材是各种花梨木,看来象酸枝、黄花梨这样的高等硬木在这里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笔者问他们这些花梨木是哪里出产的,他们说有本地产的也有老挝产的。某次见到一些花梨木很象国内正在大量使用的“越南黄花梨”(见图186、图187),幸好我们的翻译是广东籍的越南华侨,越南排华前在河内做过木工,能说流利的广东话。他告诉笔者这叫“佬番格木”,是越南产的花梨木,有香味,木纹非常漂亮,是东南亚所出产的最漂亮的花梨木!这回终于搞清楚了,这种“越南黄花梨”根本不是真正的黄花梨!
后来翻译带我们到河内使馆区的政府招待所住宿,那里都是法国占领时期建的老房子,马路两旁种的全部是这种“佬番格木”。其树型挺拔高大,树干很粗,一般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见图188—图195),这种花梨木跟越南黄花梨根本就没有相似的地方,无论树型、树叶、树干、木质、香味等等都不是同一种树!
这次去越南真是不枉此行!但同时也不禁非常佩服国内的商家们,这种“佬番格木”十年前刚进口到国内时只是四五千元人民币一吨,现在硬生生让他们炒到了一百万一吨!真是世事无绝对啊!曾有个越南的海关官员告诉我们,越南黄花梨在越南是管理得极严密的,是禁止出口的;但“佬番格木”因为气候条件适宜长得快,大树多,前一段时间还允许出口。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越南的林区,就知道那些检查站对每一辆车的检查,其严格程度不亚于检查毒品!那越南官员说,越南黄花梨能成材的早在明清两代基本已被中国人采伐光了,现在还哪有那么多越南黄花梨?叫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要上当。
那么,真的越黄跟假越黄(佬番格木)有何区别?其实真越黄与假越黄大部分是很容易分辨的,只有极个别经过精心挑选的假越黄表面上能以假乱真。真越黄是黄檀属里的香枝木类,而假越黄是花梨木类(是否是紫属花梨笔者不敢妄断),但据笔者观察它们应该是不同种不同属的两个树种。
笔者总结了一下,真越黄与假越黄的区别大体上归纳如下:
一、颜色。真越黄与假越黄的颜色相差很大,越南黄花梨的颜色是紫红、红黄、紫黑的为主,浅黄的也有,但所占的比例不大。在做成家具后经长年累月的使用,表面色素散失、风化,颜色才会变成黄色、金黄色或黄白色,稍加整理上蜡就会复原成红黄色。而假越黄天生就是花梨木特有的黄白色,木材开锯成板材时,刚锯开就是黄白色的(见图196),无论怎样给它上蜡其颜色也不会红到跟真越黄那么深。
二、重量。真黄花梨手感重,份量和老酸枝木相近,含油量高的甚至比酸枝重,大多数沉水;假越黄手感很轻,它的本质就是花梨木的重量,大多数是浮水的。
三、木质。真越黄比重、硬度、韧性都很大,棕眼很细,含油量高,木化石般的绸缎光强烈;假越黄棕眼很粗,跟普通花梨木一样,含油量低,木质疏松,没有那种般的手感和绸缎光泽。
四、香味。真越黄香味纯正,是中药的降香。无论开锯、打磨、燃烧所发出的都是降香的幽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中药店买回来试试。假越黄的味道在开锯、打磨时发出的是甲醛一般的刺鼻味道非常难闻,令人难以忍受,可能还会对身体的健康不利。如到家具店里打开新做的假越黄柜子的门,就能闻到这股刺鼻的辛辣味道,根本就不能与真黄花梨的降香味同日而语。
五、木纹。真越黄的木纹如行云流水,清晰而不凌乱,鬼脸生动可爱,整块木板上就象是一位高手不经意间所作的(见图197);假越黄的木纹凌乱且晕散,就象一位行家所说的“底子很脏”,木材上有很多散乱的小黑点,它们的木纹基本上是由很多小黑点组成的,并不是真越黄的那种清清楚楚的条纹带。
总的来说真的越南黄花梨降香味纯正,棕眼细,木质密实、坚重,能发出有如玛瑙、黄玉一般的半透明的绸缎光泽,整体润泽结实;而假越黄木质干涩,颜色惨黄白,纹路凌乱,小黑点很多,底子脏,棕眼粗大且多,木质疏松,让人感觉很“柴”。
&三、黄花梨的特征。
既然越南的真黄花梨在明清两代已差不多被采伐光了,那毋用置疑,我国的古家具用越南黄花梨所做的应该为数不少。有鉴于越黄、海黄的树种是一模一样的,其木质与海黄一样甚至很多比海黄还要好;在古代也从来没有海黄、越黄这样的产地之分,所以也就没必要把它们从古家具里区分出来了,实际上也没有人能把它们分出来!
只不过现在有大量的假越黄冒充越南黄花梨,再加上很多人的心目中一直瞧不起越黄,平时看见好的、漂亮的黄花梨就说成是海黄;把木质差的、木纹不好看的就归入越黄,将越南黄花梨的名声都糟蹋完了!其实,海黄越黄都有木质很差的木料,同理,海黄越黄也都有很好很漂亮的美材。
在古时候,广州的木材商到两地去采购黄花梨木材并不分产地,只将油梨和糠梨挑出来分开堆放,明中期以后广州挑出来的糠梨都整批地卖给苏州人了。那时北方刚开始试着用硬木做家具,可能是不知道中原的人们能不能接受硬木家具吧,那些高价的紫檀、大红酸枝、黄花梨油梨等上等硬木不敢用来做试验,就买一些相对便宜的花梨木和黄花梨糠梨回去。谁知道一炮而红,明晚期的这批花梨家具在中原掀起了一股硬木风暴!到清中期以前,广东留存下来的黄花梨糠梨基本上被集中到了北方。
越南是湄公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再加上热带的气候极适宜黄花梨生长,所以越黄比海黄生长得快,又直又粗的大树多;越南又遍布河涌水网,船运方便,明代一个时间段内越南还是中国的一个省,所以古时候应该是先开采越南的黄花梨。理由很简单,越黄大材多,运输方便,跟海南岛同在北部湾的两岸;而海南岛是山区,运输困难,泥土相对贫瘠,黄花梨树长得慢,又多弯曲不直的小料和空心料,同一种木材,作为木材商人会选择哪里先开采就很容易理解了。
所以从明清两代到改革开放前,海南的黄花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大量开采利用的记录,以至海南岛的黄花梨树还能幸存到现在。我们从存世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及日常用品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从古代到民国,海南的本地人常将黄花梨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并用它制作各种日常使用的生活器具和生产工具:如剁肉用的砧板、禽类和猪羊的食槽、犁柄锄把、木盆锅盖等,海南产的黄花梨在本地用来做家具也都制作得非常简陋(见图198)。黄花梨被炒作起来之前,在海南当地只把黄花梨当作一种很普通的木材使用,它在明清家具中也没有产生出一段辉煌的地方特色。由此可见,在明清家具中大量使用的黄花梨起码大部分不是产自海南岛的,而是产自越南!也只有越南产的黄花梨才有如此的大料(见图199明代的一块玉小画桌)!所以越南的黄花梨在古代已被采伐光应该是事实。
下面我们来看看黄花梨有几种颜色:紫黑色(见图200)、紫红色(见图201)、褐黄色(见图202)、红黄色(见图203)、黄色(见图204)、白黄色(见图205),大家看了是不是觉得象一个色谱?但它们都拥有同样的降香味道!它们的木质也是颜色越深、份量越重就越好。我有四把清晚民初全油梨制作的黄花梨太师椅,其木质可以达到紫檀的木质,木纹却斑斓、变幻莫测,这都是紫所没有的(见图206)。所以把黄花梨叫“木中皇后”一点都不为过。
黄花梨的木纹也是最多变化、形态最丰富、最好看的一种木材,它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黑黄相间的条纹(见图207),这些黑黄色条纹又会组成行云流水纹(见图208,这是古代文人最喜欢的)、山峰宝塔纹(见图209)、海水云纹(见图210)等等;还有它的木疖(见图211)、特有的鬼脸(见图212)、如玉一般的绸缎光(见图213)等,摸着、看着它们都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老黄花梨家具在用旧了以后,是可以还原的,稍加打蜡保养,它就会显出昔日的风采。大家看看这些黄花梨家具打蜡前(见图214)和打蜡后(见图215)是否大不一样?还有就是黄花梨的幽香,在下雨天它那幽幽的象兰花一样的降香味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安静宁神。只要闻过这种味道,你会一辈子都忘不了它。
四、黄花梨家具赏析。
1、黄花梨雕龙凤呈祥三屏式宝座椅一套(四件)(见图216)(笔者藏)
这套宝座椅表面有油漆,通体用大料、整料做成,靠背和扶手的用料厚度超过7厘米,当时整套家具起码要用一到两吨的木料来做,现在整套椅的总重还有近千斤,非常罕见。全套家具满雕,椅顶雕凤凰送宝,两侧雕二龙戏凤,强光下金黄色的绸缎光异常强烈。(见图217)
2、黄花梨雕花卉人物套椅(四件)(见图218)(笔者藏)
这套椅通体用黄花梨中梨(香梨)做成,下雨天降香味很浓,绸缎光强烈。整套椅子有很多鬼脸,长椅的座板上有几行共二十多个鬼脸(见图219)。所雕拐子纹是先铲地留出阳线、再在阳线上打凹,非常难做,稍不留神就会崩碴。笔者细心查看了整套椅都没发现有雕崩碴的地方,工匠的技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3、黄花梨雕灵芝盘长纹大卷书条案(见图220)(笔者藏)
此案雕灵芝如意、绳结盘长纹,寓意吉祥如意。透雕浮雕均工整圆滑,是典型的黄花梨雕工。面框里的独板如行云流水般的木纹里夹杂着三四十个鬼脸,令人爱不释手。如此良材如今已再难觅到另一件了,实属难得。规格:190X45X107.5厘米。
4、黄花梨雕卷云纹翘头案(见图221)(笔者藏)
此案通体都是木化石般的绸缎光,整张案都是黄花梨中梨(真正的降香)做成,每逢阴雨天香味特别纯正、浓厚。剑把腿、牙板两边雕回纹,翘头做成卷书状,保存完好。规格:130X47X89厘米。
5、黄花梨透雕几何纹方桌(见图222)(笔者藏)
方桌为双拼面板,典型的广作风范。面板边框上有大小不等的近十个标准的黄花梨鬼脸,也是非常难得的黄花梨家具。规格:90X90X87厘米。
6、黄花梨浮雕斗钩(拐子)纹琴几琴凳(见图223)(笔者藏)
这两件家具是收自同一人家的整套家具中的两件。所用的黄花梨油梨是绝对顶级的木材。木质坚实细密,通体散发着耀眼的绸缎光泽,遍布行云流水纹、鬼脸。家具的所有看面都被刮磨出指甲圆,寓意天圆地方、方中有圆、圆中有方。铲地留出斗钩(拐子)纹阳线,再在阳线上打洼,代表阳中有阴,是我国道家思想在家具上的具体表现。这种在阳线上打洼的雕工非常难做,稍不留神就会崩碴报废,是极耗工时的活。
规格:琴几107X54.5X47厘米;琴凳54X40X41.2厘米。
7、黄花梨雕麒麟纹大圈椅一套(见图224)(笔者藏)
这套圈椅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当时社会上还没有炒作黄花梨,仍不被人重视,所以做工不是很精细。但圈椅做得很大气,整套椅油梨、中梨、糠梨都有,下雨天香味仍极浓。用的都是大料好料,木质细腻光滑,象玉一样的质感显露无遗。
规格:椅子圈径73.5厘米;全椅62X48X100;茶几43X33X72厘米。
8、黄花梨透雕凤穿牡丹太师椅(四张)(见图225)(笔者藏)
这四张太师椅顶部雕凤穿牡丹,靠背中间用螺钿镶嵌出梅兰菊竹的图案,四周雕以西洋花草围绕,牙板和腿肩雕狮头,四足雕狮爪,是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家具。椅的正面和背后雕同样的双面雕工。尤其四张椅子的座板面板是同一块料开出的,非常难得。规格:座宽63厘米,座深53厘米,背高110厘米。
9、黄花梨雕五福捧寿、事事如意六件套椅(见图226)(笔者藏)
套椅四短两长共六件,是以前罗列于官宦巨贾人家的厅堂中间相对摆设的套装椅。椅的正面和背后雕同样的工,也是双面雕。四边牙板雕有四只祥蝠、靠背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和一个寿字,组成“五福捧寿”。每张椅的扶手雕有四个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这套椅通体有木疖和鬼脸纹,下雨天降香味浓厚,六张椅通体闪耀着耀眼的金黄色绸缎光泽,木质光滑细腻。
10、黄花梨大九龙壁(见图227)(笔者藏)
大家都知道故宫博物院里有石雕的九龙壁,笔者也有一个,但是是用黄花梨雕的。该黄花梨大影壁用高浮雕手法精工雕刻了九条云龙追逐太阳,所用板材都是超过五厘米厚的大料,如此大尺寸的黄花梨作品已很难再有第二件了。规格:79X197厘米。
11、黄花梨高浮雕龙凤呈祥挂屏(一对)(见图228)(笔者藏)
这对挂屏的屏心也是用几厘米厚的黄花梨整板精心雕制而成,雕工之精美是我们现代人没办法再用手工重现的。这对挂屏原来有红色的油漆,被人用来冒充红酸枝,现在已经将油漆脱掉。规格:40X116厘米。
12、黄花梨透雕寿字纹灵芝腿下卷大几(见图229)(笔者藏)
此几做得很大,造型端庄大器,四腿足用整木镂透雕出灵芝如意造型,两端圆牙板各透雕一个寿字纹,面板独板上有一整个蘑菇型行云流水纹,非常好看,此几香味也很浓。规格:132.5X53X44厘米。
13、黄花梨中堂四件套(见图230)(笔者藏)
这套中堂是古时身份比较一般的富户所用,通体几乎光素无雕饰,只用打洼起阳线作为装饰。在椅的靠背上阴阳相间地雕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几何纹,别小看这几道几何纹,想雕到不露刀痕又不崩碴并不容易。整套家具都是用黄花梨油梨的大料制成,方桌和平头案上都有标准的鬼脸和行云流水纹。工虽然不算精,但用料却是非常大器。规格:平头案207X42X102厘米;方桌89X89X84厘米;椅子54.5X44X101厘米。
14、黄花梨雕龙纹特高束腰五足香几(一对)(见图231)(笔者藏)
这对香几通体是黄花梨特有的行云流水纹,五腿足部雕成草尾龙,腿部作为龙身,龙头在膨牙板上,并装有十只草龙角牙,笔者在两张几上各找到一个标准鬼脸。这种香几在古代也不是一般普通人家使用的器物。规格:直径32.5,高77厘米。
15、黄花梨雕葡萄灵芝纹太师椅(四张)(见图232)(笔者藏)
这四把椅的木质非常好,已经可以追上紫檀,但其变幻莫测的木纹却是紫檀所没有的。下雨天仍有降香味,绸缎光强烈耀眼,木纹和木疖非常好看。是笔者所有黄花梨藏品里面含油量最高、木质最好的藏品。规格:58X55X108厘米。
16、黄花梨雕福禄寿纹太师椅(见图233)(笔者藏)
这张清中期的太师椅也代表了当时的标准黄花梨做工。座板为铁力木,其余通体是黄花梨做成,寓意金帮铁底、江山永固。四平脚枨是清中期广作家具的特征。所雕蝙蝠衔双绳结加双寿桃和双葫芦,寓意福禄寿皆双至(双结),吉祥如意之味很浓。此椅通体也能找到鬼脸。规格:62X48X98厘米。
17、黄花梨雕西番莲纹太师椅两椅一几(见图234)(笔者藏)
太师椅的靠背为正反两面雕工,四边牙板都雕有洋花草,足部为虎爪,靠背的中间板一张雕菊花,另一张雕竹子,是中国较传统的纹饰;其余遍体雕西番莲和洋草,应是当时旅居广州的西方人定做的家具。雕工如此精美繁复,在清晚民国的战乱时期仍能保持如此好的造工已属不易,茶几不是原配。
规格:椅子63.5X54X107.5厘米,茶几41X41X78厘米。
18、黄花梨小画桌一张(见图235)(笔者藏)
小画桌降香味浓,木纹和绸缎光还可以,有大小不同的鬼脸近十个。面板为两拼,是同一块料开出;桌面两条长边、两条长牙板和两条短牙板也分别是同一块料开出的,非常难得。规格:103X60X79厘米。
19、黄花梨三屏风长禅椅(见图236)(笔者藏)
此椅缺一角牙,其余部件均为原装。座面是独板,有两行行云流水纹,同一块木板上有两行纹路非常少见,上面还有许多鬼脸和木疖,实在难得。该椅虽然饱经沧桑,现在在阴雨天仍然能闻到黄花梨特有的降香味。规格:60X189X79厘米。
20、黄花梨一块玉小画桌(见图237)(笔者藏)
这张小画桌的腿足还是八字型的(上窄下宽收分明显),这种腿足在广作硬木家具的存世品中并不多见。面板是一块五厘米厚的黄花梨木整板做成(北方称一块玉),其宽度接近70厘米,在黄花梨的存世品中实属罕见,可见这棵黄花梨树有多大!从其造型和木质的风化程度来看,其年份应该有几百年以上了。规格:68X86X89厘米。
五、黄花梨家具辨伪。
黄花梨的辨伪主要集中在家具的辨伪上,因为一般人现在能接触到真正的黄花梨木料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但对假黄花梨木料还是不得不察。现在用来冒充黄花梨的木材一般都是各种花梨木,另外就是黄白色的酸枝木类。要将假冒黄花梨的花梨类木材区分出来,其关键要点是分辨木质木纹。因为很多花梨木也有多种香味,经验不够的人单靠香味难以分辨。再加上花梨木的木质、木纹也很有自己的特色,所以重点还是靠看这些特征。
1、假冒黄花梨的花梨木的特征
花梨木的颜色由白色、浅黄、红黄到赤红色的都有,含油量越高,颜色越深,份量也越重(比重从0.5-1.05的都有)。印度产的花梨(以前叫做“印度紫檀”和“蔷薇木”的紫属花梨木)通常比重都较大,但不易闻到香味;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半岛产的花梨木偏黄白色,香味却较易闻得到,尤其是泰国花梨的香味既好闻又持久。
花梨木的木纹特征通常都是黑色或紫红色的条纹带不明显或没有条纹带,也很少能形成行云流水纹,更难有真正的鬼脸,这些特征跟黄花梨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另外,花梨木通常都较疏松粗糙,没有名贵硬木的份量和质感,棕眼又粗又多,含油量不大,给人很糠的感觉。所以,在古代广东是将花梨木列入洋杂木的。
有些花梨木也有绸缎光,但很散漫不聚集,一般以直线状或点状存在(见图238),不象黄花梨的绸缎光是以成片存在的(见图239)。很多花梨木用指甲能划动,而大部分黄花梨木指甲是划不动的。掌握了这些基本特征,要区分花梨木和黄花梨便不太难了。
值得注意的是黄花梨糠梨里也有一些没有深色条纹带、木质很差、含油量低、份量轻、木质很象花梨木、且香味不明显的,这种黄花梨笔者认为已经没有将其区分出来的必要。因为其木质、木纹及其它特性都不象黄花梨,已是名副其实的花梨木了,所以最好就象古代的广东木材商人一样,把它扔到花梨堆里算了。
用浅颜色的酸枝木假冒黄花梨其相似程度要高一些,因为它们的深色条纹带比较相似,有些也有行云流水纹和山峰宝塔纹,但数量不多;酸枝也有少量的木疖和不标准的鬼脸(见图240)。这类酸枝木没有黄花梨的香味,用降香味来分辨会非常准确。据笔者的研究,有一种酸枝的味道酸得非常难闻,一般人闻了后会头晕作呕的,其余的酸枝木多数没有什么味道。所以遇到这种木材最好的鉴别方法是闻香味。
闻黄花梨的香味,有一点要特别强调,无论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都要区分老料还是刚砍伐的新料,因为老料和新料的香味有区别。古代的老料砍伐后会在森林里存放几年到几十年,让木材自然虫蛀和腐熟。经过这样处理的老料一般降香味纯正、浓郁;新砍伐的木料其香味有一点点新鲜木头的味道,降香味不太纯正。新料在仓库里堆放或做成家具二三十年以上,其香味也会自然老熟。
至于现在以假越黄来冒充黄花梨的都是新家具。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古代的家具里很少有这种假越黄,因为它的各项指标如颜色偏淡、份量轻、木质疏松、含油量低等等都达不到古人的要求,所以古代的广东木材商很少采购这种木材,古家具里就极少有这种木材的家具流传下来,至少笔者至今还没有见过。在分辨方面主要抓住两点:一、是香味香型不一样。用打火机把假越黄的表面烧得发烫,就能闻到其甲醛般的那股刺鼻味道。二、尽管假越黄也有深色条纹带,但其条纹带都是由很多散漫的小黑点组成的,其木质还是离不开花梨木的特征,棕眼多而粗,没有绸缎光,只要细心的对比辨别,就不难区分出来。
&&& 要在老家具里辨别黄花梨家具的难度更大,层次也更高。很多老黄花梨家具不但表面已风化发白,跟其它木质的老家具混在一起很难分辨,而且古时广作家具里大部分都有老漆(见图241),有老漆的家具就更难看出木质了。
为什么广作老硬木家具大多都有漆呢?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古代闻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广漆”了。
何谓“广漆”?清代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载述:“广漆,广中产漆,售行他省,皆称广漆。粤中工人制造几、匣、器皿,无不精雅。髹器中,磨砑最细者,退(推)光为上。”广漆就是在硬木家具刮磨抛光后,为保持硬木的颜色不易褪色、变色而在家具表面上加工的一层透明漆。具体方法是在家具表面先刷一层透明漆,然后趁油漆还未干时用布擦掉,这样家具表面就会留有一层非常薄的透明漆,反复多次,每次都要将漆揩得极薄极薄。待漆干透后,还要进行打磨推光,使家具表面平滑光亮透明,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家具已上过漆。
上广漆的目的:一是充分体现硬木木质、木纹的天然纹理,使其清晰美观,表面光滑透亮,使家具历久尤新,还省却了经常上蜡保养的麻烦;二是在明代时古人崇尚红色,因为红色代表吉祥喜庆。但明代朱红色的大漆是皇家和官府垄断的,普通老百姓不能使用,聪明的古代工匠就用透明漆罩红色硬木家具来代替——上了透明漆可使硬木家具表面的朱红色泽长久保持;三是广东气候炎热潮湿,不适宜上蜡,上蜡后会长毛,发出一股发霉的难闻味道,天气热人爱出汗也会污染腐蚀家具,使家具表面变色;四是广东多雨潮湿,潮湿的家具容易腐朽风化且不容易出包浆。因此,古人便发明了这种“广漆”,既能保护家具,又能使家具美观耐用。
这些广漆家具经过两三百年的使用,如没有重新翻新上漆的话,它的旧漆会脱落并使家具表面风化。剩下未掉的油漆又跟很多长年累月留下的污垢混在一起,形成一层很硬的皮壳,使辨认家具的木质造成困难。老家具里能与黄花梨相近的也是花梨和酸枝类的木材,所以鉴别老家具难度更大。
笔者从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四句话来概括,就是:“观其纹,量其重,闻其香,察其色。”希望能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甲里面有黑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