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全集txt下载是怎么描写时代背景的

【听松】剑胆琴心谁可语——论梁羽生小说的古典诗词
  我的论文,大家看看,提提宝贵意见(上次没贴完)
[楼主] 作者:扬之水 发表时间: 17:36
剑胆琴心谁可语
—— 论梁羽生小说的古典诗词
论及新派武侠小说,就不能不提到梁羽生。因为梁羽生可算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他于1952年开始武侠小说写作,直到1984年,前后一共32年,共创作了小说35部,160册,1000多万字。梁羽生是典型的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蕴涵在他作品中的那种氛围和意象是现代中国人失落了很久的“中国”,是梦幻里如诗如画的中国。他小说里的人物是地道的中国人:他们的语言是地道的汉语,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式的。五岳的山山水水,宋明的村镇酒肆,伴随着琴棋书画,刀光剑影。他们的生活场景是中国式的:从长河落日圆的大漠,到杨柳依依的江南;曲径通幽的庭院,小桥流水的人家。他们的情感也是中国式的,洋溢着中国审美传统的神韵。总之,中国文化美好的一面,诗情画意的一面,全部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酣畅。上至儒道释的哲学伦理,下至民俗,无不活泼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使生活在现代的中国人感到内心深处的“根”与“魂”。在梁羽生的小说中大量的运用了中国古典诗词,这些古典诗词的运用特别能体现他的写作特色和人文情怀。那么,就让我们较为详细的看一下,梁羽生小说中的旧诗词吧。
梁羽生能在他的小说中大量的运用到旧诗词,这是因为他的中国文化底蕴相当的深厚。1922年,梁羽生出生在广西的蒙山。家乡的青山绿水赋予了他清灵的想象,还有浓郁的诗词氛围赋予了他诗人的气质与纸上风云的豪气。梁羽生曾经说过:“清末四大词人,我们广西竟占其二哩!”
他说的是王半塘(1848-----1904)和况蕙风(1859----1925)。王半塘的词写得气势宏阔,笼罩一切;而况蕙风的词则“寄兴渊微,沉思独往”他们都是梁羽生未曾谋面的前辈词人。在梁羽生成长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直接影响他的词人,他的外祖父就是其中一位。梁羽生的外祖父是前清的举人,辛亥革命以后,归隐家乡,过着传统名士的生活,留有一册《眉隐集》,算得上是位小有名气的词人。在这种环境中,梁羽生小小年纪,就有了相当深厚的古典诗词根底。据说,他九岁的时候就可以对对了。少年时期,他的诗词已经传遍了当时的几个县。抗战爆发以后,由于梁羽生的家乡处于遥远的南国,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反而迎来了一大批逃难的文人。这批文人中就有著名的学者简又文教授以及后来成为一代学术巨匠的饶宗颐。梁羽生拜简又文为师,在偏远的难过,年轻的梁羽生与一班学者高谈阔论,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他的学养,他的家国之恨,逐渐形成,于是开始大量创作古典诗词。这些诗词的形式很多:律诗、绝句、古风、长调、小令……可谓无一不备,而且内容形式都很不错,如这首《水龙吟》: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蒙城西往。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
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依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峰新境,从头飞渡。且笔泻西江,文翻北海,唤神龙舞。
一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能够写出如此的词句,可见梁羽生的古典诗词功力是多么深厚了。正是这深厚的诗词功底为他以后的小说创作增色不少,也使得他的小说不同于其他作家,更多了几分中国味儿,文化味儿。
梁羽生的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这不仅是因为他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也因为武侠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传统小说惯用诗词,在明清时代的小说中,诗词的运用是有一定的规则套路的。章回小说的回目是对偶的句子,可以当作一付对联来欣赏,并且概括了这一回的主要内容,如在《红楼梦》中第二十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章回小说开始还经常用诗词作为开场白,点明或引出主要内容。如《三国演义》的开篇就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另外,章回小说的每一章的结尾也常常用两个对偶句来作结,起到总结前文和引接下文的作用。武侠小说脱胎于传统的章回小说。尽管梁羽生与金庸等人写的是新派武侠小说,但是这主要是指内容、思想上的进步,并不影响他们采用章回小说的结构写法。在现代公认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有些人每一章节的写法并不是按照传统章回小说的写法来写的,比如古龙,他的小说就基本上没有传统章回小说的特点。这可能是因为古龙更多的接受了西方写作技法的缘故。金庸的小说,在较早的时期是沿用传统章回小说结构的,如他的《书剑恩仇录》中就有一回的回目是:古道腾驹惊白发,险峰快剑识青翎。在《射雕英雄传》的结尾也是用一首绝句做结: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但是到了后来,就居间少用或用的不太严格了。如他的《天龙八部》的回目就是将一首《踏莎行》拆开来用,其中一回:为谁开茶花满路。虽然也概括出了主要内容,也很有中国文学韵味,但是与传统章回小说结构就已经有所差别了。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中古典文学功底最好的,在1966年香港《海光文艺》上发表的一篇署名佟硕之(后来证实就是梁羽生本人)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中就曾提到:“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的,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的影响则较重。”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在众多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是最忠实传统章回小说写法的,可以说,他的小说形式上是传统章回小说,而内容里却涌动着新思想新理论。所以凡是传统章回小说中所有的形式,在梁羽生的小说中都大量存在。比如,章回小说每一回回目是对偶句,在梁羽生35部小说中所有回目都遵循这一规则。如:
牧野流星,碧血金戈千古恨;冰河洗剑,青蓑铁马一生愁。 ---------《七剑下天山》
这些对偶句不但句意相互呼应,用词典雅,就连平仄也是非常符合规矩。如果没有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力,是很难做到的。梁羽生的小说,每部作品开头都有一首开篇词,这也是与传统章回小说一致的。如在《白发魔女传》的卷首就用了一首《沁园春》:
一剑西来,千岩拱列,魔影纵横。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且收拾,话英雄儿女,先叙闲情。
风雷意气峥嵘。轻拂了寒霜妩媚生。叹佳人绝代,白头未老,百年一诺,不负心盟。短锄栽花,长诗佐酒,诗酒年年总忆卿。天山上,看龙蛇笔走,墨泼南溟。
同样,在每部小说的结尾,梁羽生也依照章回小说的惯例用一首诗词来作结,总结深化一下整本书的主题。如他的《广陵剑》的结尾就用了这首《长亭怨慢》:
何堪星海浮搓去,月冷天山,哀弦低诉!核誓三生,恨只恨情天难补。寒鸦啼苦,凄咽断,春光暮。旧侣隔幽冥,怅佳人,倚楼何处?
凝仁望昔日游踪,没入乱山烟树。凤泊鸾飘,算鸿爪去留无据。菩提明镜两皆非,又何必魂消南浦?且大际驰驱,寻找旧时来路。
从梁羽生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结构始终不弃不离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古典文学的认可与喜爱。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形式结构的运用,使得梁羽生的小说顺理成章的引用了大量的旧诗词。这种传统形式的外在运用,现代思想的内在体现,好象在一只古瓷杯中注入新醅的美酒,充满了活力,而古杯则为新酒增加了不少沉稳与典雅。
梁羽生运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来进行写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说,这种形式非常适合他的小说故事内容,运用起来也颇为得心应手。他的小说的大背景多剪裁于真实的历史时间,把虚构的人物放到真实的历史中去,有的甚至刻画的主人公就是历史中的真人。如他的《萍踪侠影录》就是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大背景写成的,这部小说的史实记载详实,几乎会让人认为那就是真实的历史。他的《女帝奇英传》则生动塑造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这一真实历史人物。同样他在《七剑下天山》中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可以说梁羽生的小说都是有明确的时代背景的,而其他武侠小说家的时代背景就相对较弱,金庸的《连城诀》、《笑傲江湖》等书,可以放到任何一个时代中去,而古龙的很多作品根本就无时代背景可言。正是由于梁羽生小说的这一特点,使得梁羽生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旧诗词,这使小说的内容更加符合情理,也使小说显得更加真实。如他的《七剑下天山》是以清朝康熙年间为时代背景的,又在其中塑造了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形象,于是书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特别是纳兰容若的作品。通观全书,可以发现仅纳兰容若一人的诗词就引用了10首之多,其中的一首《采桑子》更是多次出现: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胡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梁羽生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中国文学熏陶,不但自身的文学修相当高深,而且对中国历史非常熟悉。因此,他在创作不同时代背景小说时,特别注重运用到其间的诗词的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不同时代运用不同的诗词。在以唐代为背景的小说中多用五言、七言律诗,而在以明清为时代背景的小说中则多用词,这是非常符合小说时代背景的,也是符合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如,他在《大唐游侠传》里创作使用了四首七言律诗,而在《七剑下天山》中则用了纳兰容若的词十首,辛弃疾的词一首,吴梅村、李白的诗各一首,以及自己创作的诗词各一首。通过以上记述,我们可以看出梁羽生小说中诗词运用的一些特点。
其次,梁羽生在运用古典诗词上还非常注意不出现硬性的错误。为了展现自己书中人物的才华出众,作家们难免要让他们吟咏些诗词歌赋。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让黄蓉这位宋朝人唱了首元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梁羽生觉得这是很大的硬伤,曾经写文章批评过金庸的这个失误。既然梁羽生这样严谨的要求其他的武侠小说作家,那么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梁羽生是注重他笔下的侠客们说了些什么的。生活在初唐的大侠绝不会朗诵盛唐诗人的大作,而明代的侠客也绝不会念出清人的诗句。这也说明梁羽生古典诗词知识的广博。
梁羽生的小说中塑造的男性大侠们大多是能诗能文的书生才子型人物。从张丹枫到唐经天,这些大侠都可称得上是“翩翩浊世佳公子”而且他们都是视“富贵功名总等闲”的。这些人物可以说是梁羽生心目中理想的侠客。他们不但有着侠者的风范,武功卓绝,而且不失书生本色,文才出众。这和金庸小说中的男性大侠们不大一样。金庸书中的男主角似乎找不出特别有文化的人来:郭靖也就是刚刚认得字,韦小宝西瓜大的字不认识一筐,到了石破天,就根本是大字不识了。而梁羽生笔下的人物大多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这样有文采的人物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大量的古典诗词运用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梁羽生特别钟情于清代的天才词人纳兰容若和文坛怪杰龚自珍。他们都是清新俊逸的文人,是梁羽生心中理想的文人。在梁羽生早期的杂文集《三剑楼随笔》中,就经常引用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的诗句,例如:“少年弹琴复吹萧,剑气箫心一列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古哀乐集今朝”。
他还在《三剑楼随笔》中写过好几篇关于纳兰容若的文章,如《纳兰容若的词》等,这充分说明了梁羽生对他们的喜爱,也说明梁羽生小说中为什么有大量纳兰容若型才子大侠的出现。在《七剑下天山》中,梁羽生干脆就把清代第一词人写进书里。虽然纳兰容若不是绝对主角,但是也占用了不少笔墨。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在《萍踪侠影录》中塑造的大侠张丹枫了。这部小说是在梁羽生完成《七剑下天山》的两年后的作品。所不同的是,张丹枫不但继承了纳兰容若的才情,而且更胜一筹的具备了绝世武功,是梁羽生小说中完美的侠者:仗剑江湖,不失书生本色。他唱过“天道无常人世改,江山历劫剩新愁”,唱过“短鬓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与其他作家相比,梁羽生笔下的侠客,多的是才情,多的是文人情怀。
梁羽生小说中的古典诗词运用方式也十分广泛。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引用了大量的前人作品,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以及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二是在他的小说中还大量的运用自己创作的古典诗词。下面就简单的论述一下这两个方面。
我们提到过梁羽生在自己的小说中大量的运用前人的诗词来配合故事情节,刻画人物。他说:“每首诗词都要切合情节发展,人物心境。找起来可是大不容易啊!”
我们就以他的代表作之一的《萍踪侠影录》为例,来看看他是怎样运用这些旧诗词的。《萍踪侠影录》一书,是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时代背景的,叙述了曾与明太祖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张士诚的后人张丹枫在祖国受到外来入侵的时候放弃个人恩怨与明朝大臣于谦等人共同保卫国家的故事,以及男女主人公张丹枫、云蕾之间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感人爱情故事。生动的塑造了大侠张丹枫、忠臣于谦、女侠云蕾等人的形象。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很多古典诗词来刻画人物形象,或因事而起,或有感而发,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男主角出场时,像个饱读诗书的秀才。在酒楼上,他高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种神态真让人想起李白仗剑江湖,饮酒赋诗的风流形象。张丹枫的形象也就一下子跃然纸上。接下来,张丹枫从以前的部下家里取走了祖先留下的一幅藏有宝藏秘密的山水画,他想用着宝藏再与大明天子一争高下,看着这幅图画,想着前人的兴王之地,他又不禁吟道:“谁把苏杭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古愁!”这首诗本来是宋代诗人谢处厚描写杭州的诗句,作者在这里通过张丹枫之口,改动了两个字,第一句实应为”谁把杭州曲子讴”,他将”杭州”改为了”苏杭”,最后一句本应为“牵动长江万里愁”,在书中改为了“万古愁”,将距离之叹变为时间之叹,很符合书中人物心情。
当男女主人公共处古墓养伤的时候,张丹枫知道瓦剌国不久就要向大明发动战争,心知必然将会死亡无数,心中悲苦,唱出了高适的《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哪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期望。当云蕾很奇怪他的举动时,他马上掩饰自己的情绪,唱起了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歌声中一片春光融融,一派江南美景,实际上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当男女主人公因家仇不得不分手的时候,张丹枫心里难过异常,吟诵着“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醒,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这本来是宋代词人王滂写给自己早亡的妻子的,作者用在这里虽然是不同境况,倒也是合情合理,点出了主人公的心情。
张丹枫来到北京与大臣于谦讨论瓦剌国出兵入侵大明之事时,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报国苦心:“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戈商音。十年勾剑忘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书行饥虎啮空林。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随后,张丹枫又南下苏州寻找祖先留下的宝藏,祖先昔日的宫殿,现在大多已经成为废墟,张丹枫感慨万千,吟诵了五代词人鹿虔农的词句:“金锁重门荒苑静,倚阑愁对秋天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世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去,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他通过鹿虔农的词句深切的表达了对亡国的怀念。他本来有机会恢复祖先的基业的,但是面对瓦剌的入侵,他却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复国没有希望了,他只能看着旧时的基业一点点的倾颓下去。作者用这首词很好的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悲凉。
张丹枫与云蕾回到北京时,瓦剌大军包围了北京城。张云二人历经艰险,脱离敌人的包围,正是中秋节,张丹枫于是借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对她的爱慕。可是云蕾却囿于家人的压力不敢接受这份感情,于是张丹枫又用朱淑真的诗来开导她,鼓励她:“不许蟾蜍此夜明,今知天意无情。何当拨开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回到北京,他们见到大臣于谦,于谦正在为拥立新君的事情忧心,他写了自己年轻时作的《石灰吟》来坚定自己的决心:“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让于谦自己写出这首诗,不用多说一个字就把他的决心、抱负全呈现出来,这可能比长篇累牍的介绍于谦怎样的爱国来的更有震撼力。接下来,作者写张云二人为了帮使臣出使瓦剌铺平道路而先去瓦剌做准备,面对广袤无垠的大漠,张云二人意兴遄飞,高吟岑参的《走马川行》:“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把大漠戈壁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张丹枫回到家里,他的父亲正为年轻时帮助瓦剌的事情悔恨不安。写下了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活脱脱一位老人的心事展现:年少的抱负而今看来似乎是错的;年老的时候,想要落叶归根却难以实现,满怀的心事无从说起,只好自己独自悲伤。作者在这里运用陆放翁的作品,不可谓不妙。
类似的例子在书中有多处。写伤心人别有怀抱,用姜白石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人物内心感情纠结,剪不断理还乱,用吕本中的“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在《萍踪侠影录》中这样的诗词引用,据粗略统计,有23处之多。而这在梁羽生的作品中并不是特殊现象,他的其他作品中也这样大量运用前人的古典诗词,如在《七剑下天山》中运用了15处,在《大唐游侠传》中运用了10处,在《白发魔女传》中运用了11处。这足见梁羽生古典诗词功底的深厚,信手拈来,皆成妙着,挥洒自如,又天衣无缝,令人不得不佩服。
让书中人物即兴吟诗,利用古人的名句,用的好,为小说人物及其整体形式增色不少。但是这只是梁羽生小说中旧诗词运用的一部分。梁羽生的小说中还有大量他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
我们说过梁羽生自幼就好舞文弄墨,中国古典诗词修养,才华都很出众,他自己创作的诗词也格外的雅致。
如这首《萍踪侠影录》里的《踏莎行》就写的非常唯美:
  掠水惊鸿,寻巢乳燕,云山记得曾相见,可怜踏尽去来枝,寒村漠漠无由面。
  人隔天河,声疑禁院,心魂漫逐秋魂转。水流花谢不关情,清溪空蕴词人怨。
下面就看一看《散花女侠》中铁镜心写给心中的情人于承珠的一首词《浣溪沙》:
  望里青山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辉。
  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飞,人生知之总相违。
这真是一首好词,只可惜于承珠没有看到,却被另一少女沐燕看到了。沐燕心慕铁镜心已久,以为这首词是写给她的,喜出望外,亦回赠一首《浣溪沙》:
  酒冷诗残梦来残,似心明月倚栏干,思君悠悠锦裳寒。
  咫尺天涯凭梦接,忆来唯把旧诗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这两人诗词赠签,本是误会,不料歪打正着,从此相亲相爱。这正是像小说的结尾词所写的那样——还是一首《浣溪沙》:
  惆怅晓莺残月梦,梦中长记误随东,此中情意总堪嗟!
  大树凌云抗风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随缘分别天涯。
像这样的诗词赠签的文人趣事,在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却不少见,如《七剑下天山》中的冒浣莲与纳兰容若的赠签之词等等,这里不再引述。
此外,梁羽生创作的诗词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齐全。各种词牌都有所涉及,除常见的词牌《踏莎行》、《沁园春》等以外,还有很多比较少见的词牌,如《陌上花》、《水龙吟》、《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等,大略统计一下,梁羽生的诗词中大约用了各种词牌达二十种之多。
梁羽生自己创作的诗词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化用一些前人的诗句。这些前人的佳句出现在梁羽生的诗词中,非但不觉得突兀,反而显得很和谐,为诗词增色不少。如,《七剑下天山》的开篇词《八声甘州》: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陀巷泊,吟情渺渺,心事悠悠!
  酒冷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明月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
  难消受灯昏罗帐,伥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这首词在梁羽生的众多诗作中是饱受称誉的。这首词中上半阙最后一句:“把剑凄然望”化用了苏轼的“把酒凄然北望”,而下半阙的“明月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则套用了张炎的《八声甘州》中的诗句。这些引用用的好,改的妙,看起来与整体非常和谐。除此之外,梁羽生的其他诗作中也有很多引用,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如《江湖三女侠》中的《一萼红》:“天涯何苦淹留”化用的是柳永《八声甘州》里的“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冰魄寒光剑》中的《点绛唇》中“一家寰宇,海内知己”化用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冰川天女传》中的《百字令》中则化用了辛弃疾的“望断天涯路”。同样是在这本书有一首七绝:“此生只合江湖老”化用的是舒檀的《虞美人》“浮生只合樽前老”。《云海玉弓缘》中的《滴滴金》里用到了王实甫《牡丹亭》里的“赏心乐事谁家院”。《绝塞传烽录》中的《浪淘沙》里的“长安西望路漫漫”化用的是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而“天上人间”一句则出自李煜。
除了以上这些诗词里有化用前人的诗句外,梁羽生小说回目,书中对联里也时常可以见到前人诗句的影子。如《冰川天女传》中有一副对联:
月色无痕,绿窗朱户年年绕 仙姝有恨,碧海青天夜夜心
其中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李商隐的《嫦娥》。在回目中,这样的例子就更加常见。以《云海玉弓缘》中的回目为例:“望极遍天愁黯黯”化自柳永的“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为谁幽怨为谁苦”化用罗隐《蜂》中的“为谁辛苦为谁甜”,“多情却似反无情”则是化用了杜牧的诗句“多情却似总无情”。
梁羽生小说回目的特色是喜欢集句。已故的沙枫先生说他“字斟句酌,且最善于借用前人诗句。”
“四海翻腾云水怒 百年淬厉电光开”。上句写空间的壮阔,下句写历史的突变。是梁羽生集句的得意之作。梁羽生还引用的前人的诗句将它作为回目,或是将两位前人的诗句合而为一,凑成一回回目,而且恰好概括小说的内容,并不搬硬套。如“苍茫大地谁为主,窈窕秋星或是君”这个回目的下句出自龚自珍的《秋心三首》,“何需拔剑寻仇去,依旧窥人有燕来”这个回目的下句是黄仲则的诗句。“九州铸铁伤心错,一局棋争敛手难”这个回目的上句是秋瑾的诗作。沙枫在《中诗英译絮谈》中谈到:“说也凑巧,这篇小说一连三个回目,多多少少都与郁达夫有关。”
另外如“十年一觉扬州梦,万里西风瀚海沙”这个回目的上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杜牧的七律《遣怀》中的诗句,而下句则出自纳兰容若的《采桑子
塞上咏雪花》。这些诗句的运用不但符合小说的内容而且使得小说显得别致文雅。
梁羽生的出现改变了武侠小说日渐衰微没落的命运,开拓了武侠小说的新天地,新境界和新时代。他的小说是崇高与优美的统一,既追求一种金戈铁马的豪迈之气,又有婉转多姿的缠绵之情;既有严肃的历史精神与侠义本质的表现,又有一种对迷离超迈灵动多情的人生境界的展示。而小说中的古典诗词的运用更使得他的雅致深入骨髓,使他的小说一派自然清韵,有如浮云流水,天籁之音。梁羽生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到武侠小说中,在他的小说中运用到的大量的古典诗词使武侠小说不再只是刀光剑影,而展现了另一片清新圆融的天地,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的大潮的冲击下,找到了另一种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存在方式。
然而“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现今的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中却很少有古典诗词的运用,更谈不上这种文雅清新的气质。从这点上来讲,梁羽生小说中的古典诗词更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好好体会。
[2楼] 作者:紫嫣如兰 发表时间:
佩服佩服,绝妙也!&&萍踪&&的诗词开始了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美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萍踪侠影》。接近完美的儒侠张丹枫,传统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梁老风格的集大成者。    2、《云海玉弓缘》。魅力无穷的作品,足以媲美金庸的任何作品;    3、《白发魔女传》。人物刻画几至完美,性格冲突导致爱情破裂不落俗套;    4、《飞凤潜龙》。极其巧妙的布局,极其精致的武侠短篇;    5、《还剑奇情录》。极其巧妙的布局,动人的悲剧;    6、《女帝奇英传》。厚重的作品,精致的文字,对历史的反思有独到之处。但书中的女权主义思想令吾辈男子厌恶,对武则天的吹捧和对淫妇上官宛儿的翻案令人反胃;    7、《七剑下天山》。厚重的作品,群戏图,可以媲美《书剑》;    8、《冰川天女传》。语言风格接近《云海玉弓缘》,好看;    9、《剑网尘丝》。语言风格类似古龙,梁老尝试转型之作,惜呼没有继续往这条路走下去。    10、《大唐游侠传》。新派武侠的开山作,无论如何有其地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推荐看《飞凤潜龙》,精致的武侠短篇。绝对精品。  
  建议不要横向对比
  飞凤潜龙确实很好  潜龙很有天外游龙的感觉
  梁羽生输给金庸,主要输在5个方面:    1、语言文字。梁羽生的小说语言过于现代,特别是对白几乎就是现代文艺青年在交谈,缺少古典韵味,这不是靠古体诗词凑数就能掩饰的。金庸小说相比其他任何武侠作家,最大的优势就是他驾御文字的能力超群,金氏小说语言古典,接近于半文言。只有司马翎的驾御文字能力接近金庸。    2、小说技法:梁羽生的小说过于传统,结构缺少变化。金庸小说是中国古典技法与西方技法的结合。    3、人物刻画。梁羽生的小说过于古板、单调;    4、思想观念。金庸无疑更开放;    5、想象力;    6、杂学‘    7、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所以尽管梁老的人品令人钦佩,但其小说与金庸比,差距确实是全方位的。。。。。。。
  作者:gyp4100018 回复日期: 22:33:42 
    建议不要横向对比    ============    既然金庸是坐标,就可以比。
  《剑网尘丝》包含《幻剑灵旗》。    看看《幻剑灵旗》的第一回,是否与古龙语言风格极其类似?      第一回 花落水流 几番离合 丝连藕断 难说恩仇    浮沉道力未能坚,世网攫人只自怜。     谁解古今都是幻,大槐南畔且流连。                         ——胡大川幻想诗之一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惟悴。     他是谁?     有人说他是天下第一剑客,有人说他只配名列第三。     但不管是第一还是第三,只要他一出现,就能令得武林震动!     “这二十年来,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胆大妄为的剑客!”这是江湖“万事通”申公达对他的评语,这评语倒是没人怀疑的。     他的胆大妄为,只要提起一桩就够了。     二十年前,他曾与武当五老比剑,武当派的剑术是人们公认为各大门派之首的,但他,当时只不过是二十岁刚刚出头的他,只凭手中一把青钢剑,就与武当五老斗得两败俱伤。     在这场比剑过后,他虽然就此失踪,但“齐勒铭”这个名字,江湖上已是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了。       齐勒铭就是齐勒铭;天下只有一个齐勒铭,用不着替他加上任何衔头。  
这名字的本身就有令人眩目的光辉,只说这三个字已经足够。     但现在,他却是步履蹒跚,目光呆滞,形容惟悴,毫无神采可言,而且还要靠一个女人扶他走路,走在什刹海的湖边。(什刹海是北京城内的一个人工湖)     这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情人?     都是,都不是。  
他与她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他们曾经患难扶持,不能说是“逢场作戏”,但他心里爱的还是他的前妻。     他的前妻是武林中的“名门淑女”庄英男,这个女人却是江湖上“臭名昭彰”的“穆氏双狐”之一的穆娟娟。     穆娟娟刚在不久之前,用酥骨散废了他的武功(详情见拙作《剑网尘丝》),此时也不知是在后悔还是想要给他安慰,低声说道:“勒铭,你还在怨我么?”     齐勒铭只能苦笑,还能说些什么?     他的心已如槁木,还何在乎这副躯壳?     令得他心情如此落寞的,不仅是因为他失掉武功。     什刹海水平如镜,两岸垂杨夹道,湖面桥影流虹。可惜这美景他亦已无心欣赏。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掠影来。”二十年前,他也曾与庄英男在这湖边漫步,而现在庄英男已是扬州大侠楚劲松的妻子了。     是恩,是怨?是幻,是真?他的心头藏着庄英男的影子,眼前却是把一生都付托给他的穆娟娟,这两个人谁对他更好一些?     他本来是天下第一剑客,现在却是连气力也使不出来的废人。     恐怕也只能把过去当作一场幻梦了,但恩,怨,真,幻,又岂易言?   
觉得七剑下天山 应该排在 白发魔女传 前面
  梁羽生输给金庸,主要输在写得太多了,如果向老金那样只写十部左右,其地位会不在老来金之下
  《江湖三女侠》也不错。
  、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女权主义是老梁的亮点,金庸小说里,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庸。  
  10、《大唐游侠传》。新派武侠的开山作,无论如何有其地位。  ------------------------------------------------------------  新派武侠的开山作不是大唐,是《龙虎斗京华》。
  梁羽生输给金庸,主要输在写得太多了,如果向老金那样只写十部左右,其地位会不在老来金之下  ------------------------------------------------------------  是啊!如果羽生和金庸同时封笔,再花上十年修改自己的作品,成就不会在金庸之下。可惜了。
  老梁的小说不好看,太平淡,不好看。只有云海好一点。
  1、2、3、7看过。最爱《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
  梁羽生应该和马舸相比,差距就显出来了
  最爱萍踪
  作者:碧波东海 回复日期: 17:09:20 
    、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女权主义是老梁的亮点,金庸小说里,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庸。        ===========    这位一定是女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女人依附男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女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作者:gu_hong 回复日期: 17:31:05 
    梁羽生输给金庸,主要输在写得太多了,如果向老金那样只写十部左右,其地位会不在老来金之下    ------------------------------------------------------------    是啊!如果羽生和金庸同时封笔,再花上十年修改自己的作品,成就不会在金庸之下。可惜了。        ------------------------    这不是原因。
  基本赞同
  武当一剑把剑网尘丝替掉
  梁书中的确有几部是不错的,象七剑 萍踪 白发魔女 塞外奇侠等几部。其他的呢也就很一般啦。我感觉他的书缺少了让我想读完的冲动
  萍踪侠影太难看啦
  作者:卡通哥 回复日期: 18:09:53 
    武当一剑把剑网尘丝替掉      ==============    武当一剑烂透了。
  同意前三部,后面的见仁见智啦。  梁羽生输于金庸的最大原因,个人认为是不够简洁,无论是行文还是情节安排都有这个问题。  不过他刻画的一些女性形象的确是金古都写不出的。
  梁羽生作品的基本结构,语言,基本思想都摆在那儿的,不是靠修改可以本质改变的    和金庸相比,梁羽生的作品显得有些单调。当然,除了金庸,他可以比美任何武侠大家,如还珠,古龙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2:20:51 
    作者:碧波东海 回复日期: 17:09:20        、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女权主义是老梁的亮点,金庸小说里,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庸。              ===========        这位一定是女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女人依附男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女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这位一定是男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男人依附女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男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最喜欢《云海玉弓缘》。
  作者:疯凡情 回复日期: 20:44:10 
    萍踪侠影太难看啦    我倒是觉得,萍踪侠影是梁老写得最好的一部    张丹枫的形象金庸里无人能及!
  作者:ty云中月 回复日期: 11:05:00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2:20:51        作者:碧波东海 回复日期: 17:09:20          、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女权主义是老梁的亮点,金庸小说里,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庸。                    ===========            这位一定是女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女人依附男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女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这位一定是男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男人依附女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男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呵呵,我决不会再做和女人争辩的傻事。怕你了。。。。。。
  作者:faryo 回复日期: 12:24:12 
    作者:疯凡情 回复日期: 20:44:10        萍踪侠影太难看啦        我倒是觉得,萍踪侠影是梁老写得最好的一部        张丹枫的形象金庸里无人能及!    =============    《萍踪侠影》不如《云海玉弓缘》好看,但《萍踪》更具有代表性。  
  《萍踪侠影》我看过当中最完美的武侠小说
  不好意思,我是梁迷.我觉得他的作品很多都不错.真的无法排名.  
  实事求是的说,新派武侠作家排名应该是金、古、梁。
  看完《白发魔女传》之后,才发现卓一航根本就是一个耳根软没有主见的懦弱男人,和大侠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练霓裳喜欢上他真是太不幸了,看来张国荣啊、张智霖啊都把他演绎的太好了,他根本就不配!
  基本上小说的受欢迎程度和主角的塑造是否成功有很大关系。  梁书的女性性格塑造比较成功,是亮点,象白发魔女、厉胜男。但男主角大多是名门世家弟子,偶尔出个金世遗这样的孤儿,却是性格古怪的角色,因此人物形象上大打折扣。而金书的萧峰、杨过、郭靖,甚至张无忌,虽出身不同,但英雄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有比较强的号召力。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0:00:20 
    作者:ty云中月 回复日期: 11:05:00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2:20:51          作者:碧波东海 回复日期: 17:09:20            、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女权主义是老梁的亮点,金庸小说里,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庸。                          ===========                这位一定是女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女人依附男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女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这位一定是男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男人依附女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男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呵呵,我决不会再做和女人争辩的傻事。怕你了。。。。。。  ----------------------------------------        看梁书最大的无味之处就是:    1.动不动就出来一个白衣少女,打得众高手满天飞.....看得我索然无趣  2.而且这少女经常对多个男人心怀思春....这个虽然人之常情可出现在无侠小说里总觉得味道不对
  梁羽生输给金庸,主要输在5个方面:        1、语言文字。梁羽生的小说语言过于现代,特别是对白几乎就是现代文艺青年在交谈,缺少古典韵味,这不是靠古体诗词凑数就能掩饰的。金庸小说相比其他任何武侠作家,最大的优势就是他驾御文字的能力超群,金氏小说语言古典,接近于半文言。只有司马翎的驾御文字能力接近金庸。        2、小说技法:梁羽生的小说过于传统,结构缺少变化。金庸小说是中国古典技法与西方技法的结合。        3、人物刻画。梁羽生的小说过于古板、单调;        4、思想观念。金庸无疑更开放;        5、想象力;        6、杂学‘        7、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金庸的作品越男人味,越说明这人骨子里很下贱(作品中完全可以反映出来,尤其贱未成年少女:阿紫);梁老越言女权,越是真正的大男人——精辟。
  楼上的话很有哲理。  不过从小说的角度看,金庸的作品确实比梁先生的好看多了,尽管金庸越老人品越虚荣。
最喜欢萍踪侠影,和狂侠天骄魔女,感觉读梁老的文字像品一杯好茶淡淡的却回味无穷,以前24,5岁的时候最喜欢金庸现在年过30才发现原来读梁老的书竟有着别样的享受
  梁老的书写的比较温吞水,不够精彩!相对最好的也就是《云海》了。
  我是过来支持厉胜男的。~
  稍微严格说来金庸的小说最优秀的也不超过十部,梁老给两三个名额就不错了.
  看起来还是金庸的小说好看一些  梁羽生的江湖太理想太平坦太侠气  在武侠小说一域,梁应该仅次于金
  1、《萍踪侠影》。接近完美的儒侠张丹枫,传统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梁老风格的集大成者。  ---------------  小说中张丹枫被云蕾由于父亲的原因拒绝,结果弄的不仅丧志颓废且出现神志不正常。这个合呼儒家的天一第一,大丈夫事业第一的胸怀?而且还是完美的儒侠。孔孟作为完美大儒遇到同样情况会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吗?  
  梁羽生小说主人公刻画还是非常复杂的,如男主人公无一完人。    金世遗这个人行事完全从自我出发,一个极端的人,有时相当情绪化。    张丹枫这位大侠竟然为云蕾而精神崩溃失常。    卓一航不要提了,杨柳一样的男人。    梁羽生小说相当不成功的是《鸣镝风云录》,作为长篇小说竟然写得形散神也散,连主人公都不明确。
  我觉得《白发魔女传》《七剑》系列不错。
  此生所看的第一部小说(9岁时)----七剑下天山
  感觉张三丰是霍天都的影射    连和郭靖,张丹枫的关系都很相似
  我还是觉得《七剑》和《牛虻》里头,两位男主人公雷同的地方太多,易兰珠的部分模仿的痕迹也相当明显。十年前初看时惊为天人,现在却觉得索然无味了。
  1、《萍踪侠影》。接近完美的儒侠张丹枫,传统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梁老风格的集大成者。        2、《云海玉弓缘》。魅力无穷的作品,足以媲美金庸的任何作品;        3、《白发魔女传》。人物刻画几至完美,性格冲突导致爱情破裂不落俗套;        7、《七剑下天山》。厚重的作品,群戏图,可以媲美《书剑》;      9、《剑网尘丝》。语言风格类似古龙,梁老尝试转型之作,惜呼没有继续往这条路走下去。    
  萍踪侠影不想看主要是因为电视剧演云蕾的范冰冰很倒味口,害得我对这小说也失去了兴趣了
  范冰冰还是比较适合演云蕾的。
  梁羽生输给金庸?  不觉得。就没喜欢过金德书。
  七剑下天山    最好
  作者:ayunntoto 回复日期: 09:02:02 
    梁羽生输给金庸?    不觉得。就没喜欢过金德书。    ------------    金庸的人品油滑世故功利,不如梁先生梗直、有原则。  但金庸的小说确实更好看。
  作者:弃贤绝智 回复日期: 11:26:15 
    七剑下天山        最好    ------------    七剑是比较严谨的作品,属于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写作技法,但人物性格塑造不够。
  七剑下天山            最好        ------------        七剑是比较严谨的作品,属于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写作技法,但人物性格塑造不够。  =============================================================  但人物性格塑造不够?你说不够就不够?
  只完整看过《大唐游侠转》  最爱金庸
  写得好和写得好看是2回事  梁羽生的书是属于前者  金庸则属于后者  我心情好的时候看梁的书,细细品味  无聊的时候看金的书,图个痛快
  作者:ayunntoto 回复日期: 16:05:56 
    七剑下天山                最好            ------------            七剑是比较严谨的作品,属于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写作技法,但人物性格塑造不够。    =============================================================    但人物性格塑造不够?你说不够就不够?    ==============    你说塑造够了,就够了,OK?呵呵。
  喜欢梁爷爷的作品,就是喜欢他笔下的女性角色,这个世界本来就应男女平等,武侠世界里也不应只有须眉当道
  梁的小说要是连着看有很多毛病谈不上精品,如果把他的作品分开看还是不错的。
  梁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作者。
  .作者:milanjx 回复日期: 01:42:46 
    梁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作者。    -----    shi
  张丹枫的形象金庸里无人能及!  =================================    一看见他那酸溜溜的装逼 样就讨厌
  ls的名字也是歪侠嘛,自然讨厌张丹枫,hehe
  梁老的这十本好像都看过,感觉云海玉弓缘是最好的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0:00:20 
    作者:ty云中月 回复日期: 11:05:00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2:20:51          作者:碧波东海 回复日期: 17:09:20            、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女权主义是老梁的亮点,金庸小说里,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庸。                          ===========                这位一定是女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女人依附男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女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这位一定是男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男人依附女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男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呵呵,我决不会再做和女人争辩的傻事。怕你了。。。。。。        ~~~~~~~~~~~~~~~~~~~~~~~~~~~~~~~~~~~~~~~~~~~~~~~~~~~~~~~~~~~~~  你的理论根本就站不住脚,好像武侠就是男人与用一样,      ps:我是男的你可以和我争~~~~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0:00:20        作者:ty云中月 回复日期: 11:05:00                           作者:sdhshan 回复日期: 22:20:51            作者:碧波东海 回复日期: 17:09:20              、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女权主义是老梁的亮点,金庸小说里,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庸。                                ===========                    这位一定是女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女人依附男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女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这位一定是男人。          男人就应该象男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          男人依附女人,就象丝箩缠乔木,符合自然界规律。          男权主义让人倒胃口                      =================            呵呵,我决不会再做和女人争辩的傻事。怕你了。。。。。。                ~~~~~~~~~~~~~~~~~~~~~~~~~~~~~~~~~~~~~~~~~~~~~~~~~~~~~~~~~~~~~    你的理论根本就站不住脚,好像武侠就是男人御用的一样,            ps:我是男的你可以和我争~~~~
  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作是《龙虎斗京华》
  只能说各有各的特点吧,无论如何,给武侠作家排名都是一件很蠢的事。    要说我自己的个人感情,我觉得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有毛病。若说梁羽生作品正邪太分明,人物形象比较雷同,金庸笔下的主人公,就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异化吗?其实我有的时候也觉得他们很相似。石破天,郭靖,狄云,令狐冲,段誉,虚竹,张无忌……我怎么觉得他们一个个都象唐僧呢?!一个最叛逆的杨过,不要说不如金世遗,便连李逸都不如!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除了胡斐、萧峰、韦小宝,没一个敢快意恩仇的。金庸的佛家思想老在那里打结作怪,韦小宝反的不是武侠,反的是原来那些主人公们身上的唐僧味儿。    梁羽生特别的人物性格其实还是有不少,只是写得太多了,很多就容易重复。其实主人公重复倒比较少,可是配角……正邪两面都重复得厉害。此外还很罗索。我个人觉得他的语言本来是极美的,金庸其实是不如的,只是梁羽生却不懂得节制,好象不知道哪里该多说,哪里该少说,有时看着真替他生气。梁的诗词很美,金庸是远远不如的,可是金庸在《天龙八部》里的回目放上五首诗,就远胜梁羽生了,这是梁羽生不敢想象的形式。说到底,梁羽生的谋篇布局,对行文的节制把握,很是欠缺,尤其是旧小说看多了,很多俗语套话,不愿意改变,正如某些朋友们提到的动不动就“米粒之珠,也放光华”。若论文字功底,个人觉得金庸其实是不如梁羽生的。    古龙的小说,前期的故事马马虎虎,文字功底太差。中期故事也慢慢好了起来,文字功底也强了起来。后来语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这风格却成了双刃剑。虽然有了自己的特色,但这特色本身的缺陷使他再无法突破自己。大量的短句和警语固然更能讨好读者,使读者读起来觉得更爽快,更适个这个快餐文化的社会,但必然要丢失很多东西。形象生动的情景描写和细致的心理刻画,是短句和警语无法达到的。所以看古龙中后期的小说,始终不是主人公自己在表达,在说,而是古龙在迫不及待地介绍主人公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就好比说一个女的喜欢上了男主角,金庸和梁羽生可能会着墨于那女孩的行为和心理描写,而不用一个“爱”字,到了古龙那里,他会直接告诉你那个女孩很爱男主角,最多就加上象什么一样地爱男主角,如此而已。读者看着,爽是爽了,但其文学性却大打折扣。也因其如此,尽管古龙自己说在写人性,写的人物性格都有差异,但事实上,古龙作品的人物形象都比较单薄,故事情节简单,大部分的文字都用在了跟故事和人物性格发展并没有多大关系的打机锋上去了。后期小说更是越写越烂。除了找人代笔之外,内容越来越空洞越单薄也是致命伤。有人说比起金庸来,古龙输在死得太早,其实我不这样认为。他就算活到现在,也无法超越自己。他的作品无论怎么修改,都无法改变已经成形的这种格局。    温瑞安说是说最喜欢金庸的小说,但走的却是古龙的路子。学金庸太难了,学学古龙,实在要容易得多。但既然前面有了古龙,而你又超越不了的话,那么就等于把自己的缺点在无限放大。而且这家伙越写越上瘾,却又不负责任,留下无数大坑,主人公的能力越来越变态(我不想说是武功,虽然他自己还练过武,但丫压根儿就不会写武功。)最后连UFO都出来了,大概是因为江郎才尽,已经完全失去想象力了。    说真的,温的短篇好看,但仅此而已。以我个人的喜欢程度,我都觉得柳残阳、萧逸、司马翎等人的作品都要比他好。看柳残阳的作品的时候,我就觉得柳残阳虽然文字功底比不上前面说金庸、梁羽生,但绝对不差。而且他的小说很写实,他笔下的江湖,其实更接近真实的江湖。但不是全局的,而是局部的。他笔下的主人公在他的时代里只是地方性的,行业性的,根本就没有办法排名。你不知他那个时代到底还有多少象他那样的高手,又还有多少比主人公武功更多的绝顶高手。他也写局部的江湖,他不擅长写爱情,写女性,这个局部的江湖中,也的确没有女性做主角或主要配角,也不需要爱情。因为对他笔下的主人公来说,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有时我就觉得,我宁愿去找柳残阳的小说看,也不愿意去找自己没看完的古龙的作品(古龙的作品还有一些我没看完,现在也失去了去找来阅读的兴趣)。
  梁的作品,云海玉弓缘 还凑合    梁喜欢把地点设置在昆仑大雪山,塞外大漠 等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一想就倒胃。还净加上些尼泊尔武士之类的外国高手~    梁作品情节简单,从头至尾就是打斗 隔几天就是一场武林比武大会。打来打去,感觉书中的人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架。
       作者:草莓薄荷糖 回复日期: 22:58:45 
    写得好和写得好看是2回事    梁羽生的书是属于前者    金庸则属于后者    我心情好的时候看梁的书,细细品味    无聊的时候看金的书,图个痛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海玉弓缘 能和金庸任何一部媲美?    我个人认为比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 差十万八千里    
  我看了他四本书     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女帝奇英传    四本书水准非常平均    风格也差不多     让我失去了看他书的兴趣
  这几天看了萧逸的 潘郎憔悴,
文笔真是好
  梁羽生最成功的作品是云海玉弓缘,创作最成功的人物是金世遗。
  梁羽的作品本人看了大部份,但觉得只有云海玉弓缘最值得看下去。金世遗也是梁羽生创作的最为成功的武侠人物,作者用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川洗剑录三部作品完成了对金世遗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作者从冰川天女传开始写金世遗这个人物,本人感觉冰川天女传的主角是金世遗,通过冰川天女来影响改变金世遗的早期人生走向,冰川天女是影响金世遗的四个重要女性之一;而李沁梅的天真和善良,让金世遗感觉到了人世间的美好事物;厉胜男和谷之华是金世遗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性,这在云海玉弓缘一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受谷之华的正面形象影响,使得金世遗完成了从邪派到正派的人物形象转变;厉胜男则是促使金世遗事业成功的女性,是厉胜男的家庭背景和执着性格使得金世遗在武学上的成功;而通过冰川洗剑录,把金世遗的人生升华到最为成功的层面:两个徒弟非常出色,都是可以独自支撑大场面的人物。  金世遗的爱情是沧桑的:从失恋(冰川天女),被恋(李沁梅),到恋爱(谷之华),再到真爱(厉胜男)---在厉胜男死后,金世遗才知道心里爱的是厉胜男,是不知不觉的爱。。。
  作者:lysh0810 回复日期: 08:42:22 
    梁羽的作品本人看了大部份,但觉得只有云海玉弓缘最值得看下去。    ----------    那是因为,你最喜欢看爱情描写。
  作者:放下的绝恋 回复日期: 16:36:22 
    云海玉弓缘 能和金庸任何一部媲美?        我个人认为比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 差十万八千里        ---------------    一叶障目。    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的人物刻画比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更真实,也更深刻。
  厉胜男一出,谁与争锋
  基本同意。特别把《萍踪侠影录》放在第一,深以为然。
    作者:放下的绝恋 回复日期: 16:36:22        云海玉弓缘 能和金庸任何一部媲美?            我个人认为比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 差十万八千里    -----------------------------------------------------------    不如是有的,十万八千里嘛?                      
  个人感觉《联剑风云录》和《江湖三女侠》也得也不错,应该在前十名。最好的应该是《七剑下天山》和《云海玉弓缘》。呵呵。
  个人认为,梁羽生最好的几部作品 不好排名    几乎是同一水准的
没有哪一本比另一本更好
  鸣镝风云录
  我看过几部梁老的作品,喜欢白发魔女传,    他的作品感受最深的是人名太多啦,经常搞混,有点像还珠楼主。
  作者:前程无5忧 回复日期: 18:01:27 
    鸣镝风云录 不错啊    --------------    鸣镝风云录很差,长而无味。
  张丹枫?和陈家洛有一比,但和萧逸的君无忌比还有差距
  作者:维新派莽 回复日期: 16:20:28 
    张丹枫?和陈家洛有一比,但和萧逸的君无忌比还有差距      -----------    你确实有差距。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羽生小说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