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的卤猪肉美食天下为什么不能切片很散

猪肉怎么煮最好吃
猪肉怎么煮最好吃 5
要炒得那么种哦
苏式红烧肉,当然源自苏州;苏州人烧菜,“做人家”佐料,著色并不厉害,但“浓油赤酱”四个字,是一定要用来形容苏式红烧肉的。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这就是苏式红烧肉的特色。
肉要五花肉,苏州人叫做“肋条肉”,肉要洗净,切成麻将牌大小正方形的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缩易碎,没有卖相了。切完后,用冷水浸没,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则鲜味尽失,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红烧肉一菜,水最讲究。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万一真的要加水,切记要加开水。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要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点火,火要开到最大,水中再放料酒,并且放半调羹醋。放醋可以让肉质膨松,更容易烧酥.
  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著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把这些杂质去掉。
  用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可以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叫做“焐”。焐呢,要焐至少一个小时,焐得时间越长,越好吃。红烧肉,切忌旺火急烧,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
  肉要烧得用筷轻戳可通,然后换到铁炒锅里,开著盖子烧。这时,要放酱油了,酱油放得太早,肉沾到盐份便烧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层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火呢,要比刚才“焐”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用开得极大,因为现在肉已烂了,火开得太大,会把肉煮碎。
  这样,再煮上半个小时,锅里的水就差不多了,此时,我们要放糖了。糖,要敢放,要舍得放。糖的数量,大约一斤肉一两糖,糖最好用冰糖,冰糖甜度高,味纯,透明度也高,乃是烧这道菜的关键。
  放糖的时候,火要开大,放入糖后,汤水会慢慢地厚起来,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如果怕自己水平不行,担心把肉块翻破的坏,可以用勺子将汤水陷起,再浇下去。糖放入后,汤水很快就可以收干,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有油亮泛起来,这道菜就烧好了,汤不用烧得太干,红烧肉汤拌饭,乃是天下极品。
  这便是正宗的苏式红烧肉,除酒、醋、酱油和糖之外,全无其它调料佐料,是谓原汁原味
的感言:太谢谢了,我最喜欢吃红烧肉
其他回答 (37)
用沙锅炖,先放大料,花椒,姜片,肉最好是五花肉,整块放到沙锅里,煮到7成熟,然后拿出来切片,把煮肉的汤继续熬,放点酸菜,放点调味料,再把切好的肉放到里面煮5分钟,放入粉丝最好是细的,等粉丝好了,就可以出锅了!
那要看看你买的猪肉是那部分了,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煮法哦!
1、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 、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
2、猪肩颈肉。也称上脑、托宗肉。猪前腿上部,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肉多选此部位。
3、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
4、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和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
5、前肘。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
6、前足。又名前蹄。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
7、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
8、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
9、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
10、奶脯肉。又名下五花、拖泥、肚囊。其位于猪腹底部,质呈泡状油脂,间有很薄的一层瘦肉,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等。
11、后腿肉。也称后秋。猪肋骨以后骨肉的总称。包括门板肉、秤砣肉、盖板肉、黄瓜条几部分。
①门板肉。又名无皮后腿、无皮坐臀肉。其肉质细嫩紧实,色淡红,肥瘦相连,肌肉纤维长。用途同里脊肉。
②秤砣肉。又名鹅蛋肉、弹子肉、免弹肉。其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宜于加工丝、丁、片、条、碎肉、肉泥等。可用炒、煸、炸收、氽、爆、溜、炸等烹调方法。如炒肉丝、花椒肉丁等。
③盖板肉。连接砰砣肉的一块瘦肉。肌纤维长。其肉质、用途基本同于“砰砣肉”。
④黄瓜条。与盖板肉紧相连接的一块瘦肉,肌纤维长。其肉质、用途基本同于“秤砣肉”。
12、后肘。又名后蹄。因结缔组织较前肘含量多,皮老韧,质量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用于前肘。
13、后足。又名后蹄。因骨骼粗大,皮老韧、筋多、质量较前足略差,其特点和烹饪运用基本同于前足。
14、臀尖。又称尾尖。其肉质细嫩,肥多瘦少。适宜用卤、腌、酱、熟炒、凉拌等烹调方法。如川菜回锅肉、蒜泥白肉多选此部位。
15、猪尾。也称皮打皮、节节香。由皮质和骨节组成,皮多胶质重,多用于烧、卤、酱、凉拌等烹调方法。如红烧猪尾、卤猪尾等。
兲涳狆哋飛茑
回答采纳率:33.3%
19:00 检举
试一试蒸吧啊!放点干辣椒和大蒜。有另一种风味。
主料:猪肋条4根
   浆料:鸡蛋、面粉、生粉
   调料:盐、酱油、醋、糖、番茄酱、料酒、姜、蒜、葱、胡椒
   制法:
   1、首先将肋条剁成半寸长的段(其实你买肋条的时候,就可以叫卖家帮你剁了,俺一般都是在双汇冷鲜肉店里买的)。
   2、烧一大锅开水,沸腾后把排骨倒进去,等再次沸腾后放盐、酒同煮。一会水面上就会飘出很多肉末、血沫的杂质,嗬嗬,要不停的把它们都捞出去倒掉,这样做出来的排骨才不会产生影响糖醋味的杂味。这样子煮5分钟,关火,将排骨捞出来摊凉。然后用盐、酒、胡椒、味精等腌1个小时。
   3、现在开始调浆料准备炸排骨。碗里放鸡蛋,倒上面粉,然后打匀。面粉不要太多哦,浆料要稀一点,比米汤稍微稠一点就行,要不然到时候没办法裹到排骨上。
   4、锅里放豆油,烧到7成热,然后换小火。将排骨裹上浆料,下锅炸到金黄色,就赶紧捞出。等到所有的排骨都炸好了,就再次下锅炸一下,然后起锅。
   5、终于到了开始做糖醋排骨的阶段了,嗬嗬,大家都等着急了吧。锅里留底油,放入姜粒蒜粒炒香,下排骨快炒,然后加少量盐、酱油调味,然后倒入酒,翻炒两下,然后加水刚刚盖过排骨,放醋(这时候的放的醋主要是为了让醋味进入排骨的骨头里),少量的红糖(因为我喜欢红糖特殊的香味)。然后盖上锅盖,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慢慢煮。
   6、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终于等到水煮的只剩小半了。这时因为醋和酒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已经挥发得差不多了,所以要再次调味了哦。改大火,放醋、番茄酱(加点这个酸味会比较淳厚,当然如果你有用山楂熬得正宗的酸酱,那就更好了),红糖,翻炒两下,下点酒,继续翻炒,这时后一定要炒得快一点,因为糖再锅底粘久了就焦,焦了就会苦了,等到水差不多收干的时候下酒,翻炒两下,然后淋上麻油,洒上葱花,起锅,就搞定拉。
   小贴士:
   1、要是懒人的话,可以省掉步骤2中的腌排骨以及步骤3、4,嗬嗬,那样虽然排骨在嘴里没有外酥内软的感觉,不过会省不少事。不过要注意第一次调味的时候,盐要多方一点
   2、炸排骨的时候,稍微炸得老点没事,但是可千万别炸得表面变黑哦,嗬嗬,那不是老,是糊了 。
猪排骨25O克,番茄酱少许,白糖25克,醋2O克,料酒1O克,盐3克,油1OOO克。
1、将排骨洗净,用料酒、盐腌一下。
2、锅上火,放油烧至六成热,下入排骨炸至呈金黄色捞出;
3、另坐锅底油,放 入白糖、番茄酱、醋、盐,搅匀成糖醋汁,再把炸好的排骨放
入,翻炒至均匀挂上汤汁即可。
排骨, 生姜, 干淀粉(靓生粉), 酱油, 醋(一定要中国生产的醋, 千万不能用老外的醋), 盐,料酒(没有的话, 其它白酒也行), 白糖,食用油  
  1. 将排骨宰4厘米长的段, 加少许盐和料酒拌匀(盐不要太多, 正常用量的2/3即可, 多了 会影响甜酸味).   
  2. 将拌匀的排骨裹上一层均匀的干淀粉, 然后放入烧至8成热的油锅中炸至淡黄色捞起待用. (这时你可以尝尝排骨的咸淡, 如果太淡, 可以在稍后的烹调中加盐, 所以之前放盐的时候宁少勿多)   
  3. 生姜切成细沫, 锅里放油, 烧至6成热时放入切好的姜沫, 爆香后倒入醋, 白糖, 酱油.待到白糖融化后, 放入炸好的排骨, 翻炒收汁后就可以起锅装盘了.
PS: 在加醋和白糖时, 还是那句话, 宁少勿多, 比例一定要均衡, 其中任何一种加多了都会严重影响成品的质量. 没经验的朋友可以边加边尝. 一般来说, 醋加到有点刺鼻的时候就OK了. 酱油最好用老抽, 一点点就够了, 主要是起上色的作用. 由于排骨外面有一层淀粉, 所以下锅的时候, 锅里的汁会马上变稠, 这时要不停的翻炒以防止沾锅. 汁一定要收干, 当你看到锅底基本都是油, 然后排骨于排骨之间分开会拉开一根糖丝的时候, 汁就收得差不多了. 否则的话, 汁没收干会严重影响成品的光泽和口感的.
沪菜--糖醋排骨
【原料】 猪排骨25O克,番茄酱少许,白糖25克,醋2O克,料酒1O克,盐3克,油1OOO克。
【制作过程】
①将排骨洗净,用料酒、盐腌一下。
②锅上火,放油烧至六成热,下入排骨炸至呈金黄色捞出;
③另坐锅底油,放入白糖、番茄酱、醋、盐,搅匀成糖醋汁,再把炸好的排骨放入,翻炒至均匀挂上汤汁即可。加糖两小匙,加盐少许(酱油也可),番茄酱挂色用,不宜太多,要用陈醋,并且出锅之前再加,才会有香味。
7》浙江菜--糖醋排骨
【特点】外金黄松脆,里嫩鲜。酸甜微咸。
生面筋160克,水发木耳26克,净科笋(玉兰片)220克,青、红柿子各22克,香油600克(实耗110克)白汤40克,干淀粉110克,湿淀粉10克,白糖80克,醋油80克,醋30克,姜末1克。
【制作过程】
(1)把面筋压成0.5厘米厚的薄片,再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然后把一双竹筷子并在一起,将面筋条由上而下均匀地缠在上面,不让它松散。缠完后放置5~6分钟,让它充分粘牢固,再连筷子一起放入开水锅中,在文火上煮30分钟左右,捞出放在凉水中,慢慢地抽出筷子。
(2)把面筋再切成1.3厘米宽的段,放在碗中加入酱油拌均匀,再稍微挤一下,蘸匀干淀粉。
(3)把冬笋在开水中煮熟,切成长3厘米、宽1厘注、厚0.5厘米的小条,削成猪肋骨形状,一条一条地嵌入面筋段内,使两头露出一点,形似排骨。
(4)将青、红柿子椒去籽和筋,洗干净;木了耳择洗干净,一同切成细丝。
(5)把木耳丝放在碗中,加入白汤、白糖、酱油(2克)、醋、湿淀粉等调成芡汁。
(6) 炒勺内倒入香油,在旺火上烧到7~8成热,下入“排骨”,炸成酱黄色,倒入漏勺中沥油。
(7) 炒勺再回到旺火上,放入香油(30克),烧到5~6成热下入青、红柿椒丝、姜末,煸炒几下,烹入芡汁搅拌均匀,接着放入炸好的“排骨”,颠翻几下,滴下香油适量即成。
8》糖醋排骨
1、排骨切小块,下锅煮透,捞出沥干.
2、葱蒜切末,加入料酒,醋,白糖,姜粉少许盐和生抽调成味汁.
3、炒锅放少许油,下排骨翻炒,待表面变色(一般是金黄色,呵呵)后倒入味汁,搅和均匀,嘻嘻,再加不少糖.
4、待汁快收净时勾芡出锅.
糖和醋的比例基本是1:2,糖可以再多一些.排骨汤下白萝卜或者白菜豆腐粉丝可做汤,这样一骨两吃了.
原料:剁块的排骨(放入冰箱内冻约1小时,易剁碎),糖,醋,酱油,芝麻适量
第一步:炒锅内放入水,烧开,倒入排骨氽一遍,目的是去血沫。夹出排骨。
第二步:重新在炒锅内放入两小碗水,倒入排骨,加入糖,醋,酱 油,用中火烧开,呈沸腾状态,之间需翻炒,一直把水烧干,现油。倒入芝麻炒香。即可装盘。
回锅肉
做法一:
原料:猪后臀尖,青蒜
辅料:豆瓣酱,香熏豆豉(最好选四川彭山张记香熏豆豉),葱,姜,花椒,大料,桂皮,黄酒, 开水下肉,煮20分钟左右,其中放葱,姜,花椒,大料,桂皮,黄酒,撇去浮沫,待筷子能插入肉中,关火,泡5分钟,再出锅。
开始煮肉。
青蒜拍一下,切斜刀段,肉切成大薄片,看你的刀功了,越薄越好。
锅内放少许油,下白肉,煸炒,肥肉变的卷曲,透明后,把肉铲到锅边(这个是懒人的做法!呵呵!其实应该是把肉先铲出来在炒豆瓣酱的),下豆瓣酱,煸出红油,下豆豉,姜丝,青蒜,同炒。这个菜炒时不用加盐,因为豆瓣酱已经够咸了。
开始炒。
装盘前的回锅肉青蒜略变软,淋黄酒,就可以出锅了。
用料:五花肉(肥:瘦=3:2、带皮)、郫县豆瓣、料酒、花椒等
配菜:蒜苗/青椒
1、将鲜肉煮至八成熟
2、将煮过的肉切片
4、油开后,下郫县豆瓣,用大火炒至有香味溢出
5、下切好的肉片炒至肥肉部分变小、打卷
6、下配菜,炒熟即可
   做法三
   主料:猪肉(瘦)250克
   辅料:青椒45克 青蒜30克
   调料:甜面酱20克 豆瓣辣酱10克 白砂糖10克 味精5克 植物油30克 各适量
1. 肉冲净,整块放入冷水中约煮20分钟;
2. 用筷子试插,如无血水渗出即已熟透,捞出,待冷却后切成薄片备用;
3. 青椒洗净,去蒂去籽,切成3厘米见方的小块;
4. 青蒜去干皮,切段;
5. 炒锅入油,先倒下肉片爆炒;
6. 见肥肉部分收缩,再放入青椒炒数下,先行盛出;
7. 用锅中余油,将甜面酱、辣豆瓣酱炒香,加高汤、糖、味精匀;
8. 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
9. 起锅前加青蒜同炒,待香味散出,即可盛盘食用。
回锅肉、鱼香肉丝、红烧肉、
苏式红烧肉,当然源自苏州;苏州人烧菜,“做人家”佐料,著色并不厉害,但“浓油赤酱”四个字,是一定要用来形容苏式红烧肉的。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这就是苏式红烧肉的特色。
肉要五花肉,苏州人叫做“肋条肉”,肉要洗净,切成麻将牌大小正方形的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缩易碎,没有卖相了。切完后,用冷水浸没,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则鲜味尽失,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红烧肉一菜,水最讲究。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万一真的要加水,切记要加开水。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要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点火,火要开到最大,水中再放料酒,并且放半调羹醋。放醋可以让肉质膨松,更容易烧酥.
  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著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把这些杂质去掉。
  用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可以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叫做“焐”。焐呢,要焐至少一个小时,焐得时间越长,越好吃。红烧肉,切忌旺火急烧,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
  肉要烧得用筷轻戳可通,然后换到铁炒锅里,开著盖子烧。这时,要放酱油了,酱油放得太早,肉沾到盐份便烧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层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火呢,要比刚才“焐”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用开得极大,因为现在肉已烂了,火开得太大,会把肉煮碎。
  这样,再煮上半个小时,锅里的水就差不多了,此时,我们要放糖了。糖,要敢放,要舍得放。糖的数量,大约一斤肉一两糖,糖最好用冰糖,冰糖甜度高,味纯,透明度也高,乃是烧这道菜的关键。
  放糖的时候,火要开大,放入糖后,汤水会慢慢地厚起来,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如果怕自己水平不行,担心把肉块翻破的坏,可以用勺子将汤水陷起,再浇下去。糖放入后,汤水很快就可以收干,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有油亮泛起来,这道菜就烧好了,汤不用烧得太干,红烧肉汤拌饭,乃是天下极品。
  这便是正宗的苏式红烧肉,除酒、醋、酱油和糖之外,全无其它调料佐料,是谓原汁原味
看你怎么炒勒!~
炒得好就好吃!~
我吃过一种
用大葱切丝,然后五花肉切丝,先放一点姜,把肉放下去出油后放入大葱翻炒出香味后出锅!
红烧最好吃
炒肉末粉丝
又叫蚂蚁上树
苏式红烧肉,当然源自苏州;苏州人烧菜,“做人家”佐料,著色并不厉害,但“浓油赤酱”四个字,是一定要用来形容苏式红烧肉的。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这就是苏式红烧肉的特色。
肉要五花肉,苏州人叫做“肋条肉”,肉要洗净,切成麻将牌大小正方形的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缩易碎,没有卖相了。切完后,用冷水浸没,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则鲜味尽失,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红烧肉一菜,水最讲究。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万一真的要加水,切记要加开水。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要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点火,火要开到最大,水中再放料酒,并且放半调羹醋。放醋可以让肉质膨松,更容易烧酥.
  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著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把这些杂质去掉。
  用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可以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叫做“焐”。焐呢,要焐至少一个小时,焐得时间越长,越好吃。红烧肉,切忌旺火急烧,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
  肉要烧得用筷轻戳可通,然后换到铁炒锅里,开著盖子烧。这时,要放酱油了,酱油放得太早,肉沾到盐份便烧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层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火呢,要比刚才“焐”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用开得极大,因为现在肉已烂了,火开得太大,会把肉煮碎。
  这样,再煮上半个小时,锅里的水就差不多了,此时,我们要放糖了。糖,要敢放,要舍得放。糖的数量,大约一斤肉一两糖,糖最好用冰糖,冰糖甜度高,味纯,透明度也高,乃是烧这道菜的关键。
  放糖的时候,火要开大,放入糖后,汤水会慢慢地厚起来,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如果怕自己水平不行,担心把肉块翻破的坏,可以用勺子将汤水陷起,再浇下去。糖放入后,汤水很快就可以收干,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有油亮泛起来,这道菜就烧好了,汤不用烧得太干,红烧肉汤拌饭,乃是天下极品。
  这便是正宗的苏式红烧肉,除酒、醋、酱油和糖之外,全无其它调料佐料,是谓原汁原味
要是肥肉就放油去抄一定的时间,再放盐.酱油.蒜头.要是瘦肉就先放油.盐.酒.生粉.酱油去淹好再抄就好吃了!
苏式红烧肉,当然源自苏州;苏州人烧菜,“做人家”佐料,著色并不厉害,但“浓油赤酱”四个字,是一定要用来形容苏式红烧肉的。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这就是苏式红烧肉的特色。
肉要五花肉,苏州人叫做“肋条肉”,肉要洗净,切成麻将牌大小正方形的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缩易碎,没有卖相了。切完后,用冷水浸没,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则鲜味尽失,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红烧肉一菜,水最讲究。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烧干了,万一真的要加水,切记要加开水。找一个大锅,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要浸没肉,并高起两寸以上,点火,火要开到最大,水中再放料酒,并且放半调羹醋。放醋可以让肉质膨松,更容易烧酥.
  大约五六分钟后,水就开了,继续煮上五六分钟,随著肉块的翻滚,水面上会浮起一层黑红色的杂质,这层杂质是烧熟的血水,把这些杂质去掉。
  用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可以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叫做“焐”。焐呢,要焐至少一个小时,焐得时间越长,越好吃。红烧肉,切忌旺火急烧,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
  肉要烧得用筷轻戳可通,然后换到铁炒锅里,开著盖子烧。这时,要放酱油了,酱油放得太早,肉沾到盐份便烧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层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火呢,要比刚才“焐”的时候大一点,但也不用开得极大,因为现在肉已烂了,火开得太大,会把肉煮碎。
  这样,再煮上半个小时,锅里的水就差不多了,此时,我们要放糖了。糖,要敢放,要舍得放。糖的数量,大约一斤肉一两糖,糖最好用冰糖,冰糖甜度高,味纯,透明度也高,乃是烧这道菜的关键。
  放糖的时候,火要开大,放入糖后,汤水会慢慢地厚起来,可以轻轻地翻动肉块,如果怕自己水平不行,担心把肉块翻破的坏,可以用勺子将汤水陷起,再浇下去。糖放入后,汤水很快就可以收干,等到汤水变得更加稠,有油亮泛起来,这道菜就烧好了,汤不用烧得太干,红烧肉汤拌饭,乃是天下极品。
  这便是正宗的苏式红烧肉,除酒、醋、酱油和糖之外,全无其它调料佐料,是谓原汁原味
麻辣肉片:
猪瘦肉250克(最好是猪里脊肉)、油菜100克、姜末3克、碎花椒2克(约半茶匙)、辣椒油1大匙(15ml)、糖少量(小半茶匙)、酱油1大匙(15ml)、郫县豆瓣1.5大匙(约30克)、淀粉2茶匙(约10克)、肉汤适量(约3大匙,没有用水代替)、盐少量(小半茶匙)、油300克(实耗50克)、香油10ml、鸡蛋清1个
做法:
1, 将猪里脊片切成厚约0.3厘米的大薄片,放入碗中,用蛋清、淀粉、盐拌匀,腌制待用;
2, 郫县豆瓣酱剁碎;油菜清洗干净;将酱油、糖、淀粉、肉汤兑成芡汁待用;
3, 炒锅烧热,放入1大匙(15ml)油烧热,放入油菜炒至断生,用少许盐调味;
4, 将炒好的油菜铺在盘子底部;
5, 炒锅洗净,烧热,放入较多的油,烧至6成热时放入肉片滑炒;
6, 待肉片变色,将多余的油滗出;
7, 放入豆瓣酱和姜末炒匀,炒出香味;
8, 倒入调好的芡汁炒匀;
9, 放入辣椒油和香油炒匀即可,盛出铺在油菜上面
【蘑菇五花肉烧萝卜】
原料:蘑菇片20克 五花肉300克 小萝卜300克 老姜5片 大葱7片
调料:料酒1茶匙(5ml)酱油1汤匙(15ml)蚝油1汤匙(15ml)盐1/2茶匙(3克)糖1茶匙(5克)白胡椒1/4茶匙(1克)鸡粉1/4茶匙(1克)香油1/4茶匙(1ml)
做法:
1)蘑菇片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洗净。浸泡蘑菇的水过滤掉杂质留用。五花肉切薄片,大葱切片,老姜切片。小萝卜洗净后,切成片。
2)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至7成热时,倒入五花肉改中火煸炒5分钟,待五花肉出油后,倒入小萝卜片,姜片和葱片,继续煸炒3分钟至水分出来。
3)调入酱油,蚝油,盐,糖和白胡椒粉,倒入蘑菇片和少许浸泡蘑菇的汤(没过锅内食物一半位置即可),盖上锅盖用中火焖5分钟,打开盖子后,改成大火,将汤汁收到略干,调入鸡粉和香油即可出锅。
超级啰嗦:
**炒这个菜的关键之处,是先将五花肉充分煸出油份,再用五花肉的油来煸萝卜片,这样味道会比较香。再将萝卜片的水分煸出,能去除萝卜的生味,做好之后吃起来,口感不会水塌塌的。
**除了这种圆形的小萝卜,那种长的,类似小白兔吃的长小萝卜也可以用来做这个菜。顺便说一句,买的时候,这种小萝卜都是带着缨子卖的,回来后,小萝卜烧菜,萝卜缨子洗净后,可以直接用盐,醋,糖,鸡精和香油凉拌哈,去火死了。
**最后,打开盖子用大火收汤,可以使菜的味道更浓郁。
香辣回锅肉
材料:带皮五花肉一块 青椒6根 青蒜(蒜苗)3根
调料:郫县豆瓣 花椒 砂糖 盐 味精
作法:1、将肉洗净后整块煮熟然后放凉切片;青蒜斜切段;青椒斜切段
2、锅内放少许油加热,然后放几粒花椒爆香,倒入肉片翻炒几下后放入豆瓣酱翻炒均匀再放入一勺砂糖继续翻炒
3、将青椒倒入与肉片一起翻炒一分钟然后倒入青蒜继续翻炒几下,调入少许盐和味精即可
切薄,加沙茶和大蒜,爆炒...
乎乎,垂涎三尺啊...
有卤煮,清水煮,高汤煮等!老百姓做汤高汤是不可能了!一般人家都只会选择清炖!
选材煲汤用的最好是猪蹄!下面说做法:猪蹄、猪排骨、鸡骨架共1500克,白菜适量,海米少许,盐、味精、料酒、姜片、葱花、花椒各少许。
制作:
1、 将猪蹄、排骨、鸡骨架用温水洗净,放火锅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葱花、姜片、花椒、料酒,用急火连续煮2-3小时,直至汤汁呈乳白色、浓香扑鼻时捞出骨头。
2、 将浸泡好的海米放入汤锅内,把白菜切成小块,也放入锅内,用旺火翻煮,加盐、味精,搅匀即成。
猪肉是最普遍的动物性蛋白质最佳来源,对以缺少维生素B的东方人而言,是很好的肉品选择。
1、将猪肉洗净后,先把筋和多余的油脂去除,再切薄片或切丝,切时要逆纹切,以免破坏猪肉的口感。
2、加入酱油、米酒、蛋汁、淀粉抓拌,约腌5分钟,这样炒出来的肉能更滑嫩。
3、猪肉入锅后要不停翻炒,以免粘锅,而且这样肉质口感才会嫩。
4、油温不要过热,不然炒出来的肉会比较老。
5、如果肉是刚从冰箱拿出来的,记得要在它的温度回暖时再腌拌,否则冰冷的肉一接触热油,会造成粉料脱落粘成一团。
UID8 帖子0 精华0 积分0 威望0
阅读权限1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查看详细资料
等待您来回答
烹饪美食领域专家客家菜猪肉情节--猪肉的多种煮法
传统的皇帝祭奠用的三牲猪、牛、羊里有它,平民百姓的小三牲猪、鸡、鱼里也有它,简装版的三牲猪肉、鸡春、鱼(或者鱿鱼)里同样有它。可见,猪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一般客家家庭,养牛是用来役使,养鸡用来生春,养猪才是用来打牙祭。如果哪一家没有养猪,则意味着穷。结婚生子无法办席,冬至腊月无法腊肉。
“家”字,从“豕”,猪也。家有猪就安稳,就有一年盼一年的希望。
曾几何时,迟猪是一件颇为隆重的大事。从天未光的猪吼声,到大镬蒸汽绕绕的沸水、顶替猪屠桌的大门板,一切都是那么郑重其事。就算自己家不买肉,按风俗也总是有一碗主家送来的猪旺汤食的。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除开过年,就是这迟猪的日子值得念想了。
但说到猪肉菜,最会食的就非杀猪师傅莫属了。
刚刚迟好温热的新鲜腈猪肉、猪肝一起汆汤,先杀猪师傅食。
这就是客家第一道家常汤菜——
001 腈猪肉汆汤
材料:头顶腈肉、猪肝、葱花、盐。做法:用镬烧沸适量的水,放猪肉片、猪肝片,煮熟。最后撒点葱花放盐调味装钵即可。
附注:这是家庭版的客家猪肉汤。原汁原味,菜名土但味鲜美,有猪肉的本香。
材料是关键,一定要土猪肉。不然,你得放姜。
腌面捞腈猪肉汆汤是很多梅州人的至爱早餐
002客家猪肉汤
材料:头顶腈肉、排骨、猪肝、胡椒、葱花、盐。
做法:用瓦钵装切好的猪肉、排骨、猪肝,加胡椒粉和适量水,上镬蒸2小时以上。最后撒点葱花即可。
附注:这是猪肉炖汤版本。
003 上杭兜汤哩
材料:腈肉1000克,地瓜粉200克,鱿鱼、香菇适量,胡椒粉、葱花、精盐、味精、麻油、酱油各适量。
做法:将腈肉切成薄片,用盆盛好,加入地瓜粉、精盐,放少量清水搓至不粘手待用。烧热锅,放入清水,沸后将拌好的肉下锅煮熟,加入香菇丝、鱿鱼丝同煮,然后盛起。舀入碗中时,加入适量的胡椒粉、味精、麻油、葱花之类。
附注:汤热肉嫩、清香可口。
客家人无煲老火汤的习惯,唯一出名的算是老火汤的八刀汤(八珍汤、鸟叫汤),是喊迟猪师傅样样斫一点,共斫八刀的猪肉汤。从迟猪开始就煲,因为天未光,所以又叫鸟叫汤。
004 八刀汤
就是用腈肉、猪肺、猪心、猪腰(肾)、猪肝、猪肚、禾镰铁(脾)、粉肠等加胡椒慢火煲。
调味、放点葱花即可。
苏东坡《猪肉颂》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饮得自家君莫管。”
估计是有了“东坡肉”以后,大家才那么有兴趣食七层腈(五花肉)。
不但食了,而且把它作为宴席的头牌大菜。
005红焖猪肉
材料:五花肉、蒜仁、葱、姜、当归、黄酒等
●选三层的五花肉,切成块,把生葱、姜和当归片放入开水,加点酒,把肉放进去滚10分钟左右,捞起肉,过凉水漂半个小时,油全部漂掉。
●然后用油炸,炸好后放入瓦煲,和蒜仁、桂皮、香叶、陈皮、八角、粬等一起煲,要注意把握火候,不能煲得太烂,也不能太硬,一般要煲一个小时以上。
一、客家地区办大席的经典菜,色水喜庆。
二、味浓香且不油腻。
三、做法图解:
006 梅菜扣肉
材料:带皮猪五花肉l000克,梅干菜200克,酱油20克,清油l000克。
①把猪肉的肉皮刮洗干净,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净布擦去肉皮上的水分,趁热抹上酱油;
②锅上火,倒入清油,烧至八成热,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锅中炸至呈深红色,捞出晾凉,皮朝下放在枮板上,切成7厘米长、2厘米厚的大片,要把皮切断;将肉皮朝下整齐地码在碗内,肉上放梅干菜,均匀倒入酱油,入蒸锅蒸约30分钟至肉软烂,取出扣在盘子里。
赣南荷包胙材料:切成方块的猪肉
配料:炒熟的米粉,糖、盐、酱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鲜汤。
做法:把材料、配料搅拌均匀,还要腌上1个小时左右,再用2至3张干荷叶包扎成下圆上尖的“状元帽”形状,最后上甑蒸上3小时左右即成。
附注:事先可将荷叶晾干备用,用前又要用水泡软。此菜要先大火蒸熟,然后又要文火蒸烂,久蒸之后人口即化。炒米粉不可缺。
大余县的荷包肉,又名状元莱。这与清乾隆时大余人戴衢亨高中状元摆宴席有关,状元考虑到那些在家无法参加宴会的人(主要是妇老残幼),就请赴宴的人用荷叶把宴席上未吃完的“荷包胙”、鸡鸭鱼肉块等带回家让家人品尝。此举由此相沿成俗,至今不衰。
具体做法图解:
贺州香芋扣肉&&
材料:猪五花肉500克。配料:荔浦芋头400克,青菜适量。调料:蒜泥1克,八角末0.5克,南乳15克,精盐2.5克,白糖5克,深色酱油25克,湿淀粉10克。淡二汤200克,花生油1500克(约耗75克)。
(1)将芋头切成长6厘米,宽3.5厘米、厚4厘米的长方块。用火燎去肉皮上的毛,刮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煮至七成软烂时取出,用酱油(10克)涂匀。
(2)将蒜泥、南乳、精盐、八角末、白糖和酱油(10克)调成料汁。
(3)用中火攻热炒锅,下油烧至八成熟,放入芋块炸至熟后捞起,再放入猪肉炸约3分钟至大红色,倒入笊篱沥去油后,用清水冲漂约30分钟,取出切成与芋头同样大小的块。
(4)将肉块放入料汁碗内拌匀,再逐块将皮向下,与芋块相间排在大碗间,上笼用中火蒸约1小时至软烂取出,复扣在大碟中。周围饰以焯过的青菜。
(5)用中火烧热炒锅,倒入蒸肉的原汁,加淡二汤和酱油(5克),用湿淀粉调稀匀芡,加油(15克)推匀、淋在扣肉上便成。
香芋蒸排骨材料:芋头,软排骨
配料:酱油、豆豉、葱、姜丝、白酒、生粉
做法:先用白酒、酱油、生粉把排骨拌匀,白酒可以去掉排骨的味。放置大概二十分钟。然后加入芋头粒、豆豉,葱、姜丝,调味摆好之后放入镬中蒸十五分钟。
010 蒜香排骨
原料:猪肋排 、大蒜、 胡萝卜、 洋葱、 芹菜 、香菜, 精盐、胡椒粉、味精、鸡精、黄酒、松肉粉、 食粉、色拉油。
1,猪肋排在超市买好,喊他们帮忙切成中指长的一段一段。
2,拿回家用清水漂去血水,将清水中的排骨捞起沥干水分,放入装蔬菜末的盆中,再加入松肉粉、食粉、黄酒,然后调入精盐、胡椒粉、味精和鸡精,用手抓匀后,放入冰箱中冷藏3~4小时。
3,取出后抹去排骨表面的蔬菜末,放入二成热的油锅中,油温由低至高慢慢炸制,至肋排成熟、外皮结壳取出沥干油。再在锅中放入蒜茸、干辣椒炒出香味,再放入肋排稍炒,加上调料,装盘即可。
011 霉香元蹄
材料:猪蹄1个约500克、霉香马鲛鱼50克、豆豉25克、干红椒节5克、姜片15克、蒜仁20克、葱节30克,生抽王、老抽王、白糖、料酒、味精、水淀粉、麦芽糖水、花生油各适量,色拉油1000克(约耗100克)。
做法:1 猪蹄刮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搌干水分,再抹匀麦芽糖水。
净锅上火,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下入猪蹄炸至皮硬且色红时捞出,皮朝下放入一大汤碗内,上面再放上霉香马鲛鱼、豆豉、姜片和葱节,然后调入生抽王、老抽王、白糖、料酒、味精,并掺入适量清水。
3 锅留底油,下入干红椒节、蒜仁爆香,连油一起倒入装猪蹄的大汤碗内,入笼蒸约4小时取出,滗出蒸汁,将猪蹄反扣于一窝盘内。
4 把滗出的蒸汁倒入净锅中,上火烧沸,再用水淀粉勾薄芡,淋入花生油,起锅浇在盘中猪蹄上,即成。
附注:本菜色泽枣红,猪蹄软糯,味道鲜美。以前有发菜,发菜元蹄更加好兆头,是过年的传统菜式。
猪肚算猪杂,但是属宴席大菜,客家人把它视为补胃气的食材,在市场上也往往是猪肉档里头价钱最贵的。
炒猪肚是一道考厨师水平的菜,炒的时候师傅回交待烧火头加大火。
炒猪肚可以用各种时令新鲜菜来配搭,也可以用客家咸菜来炒。
012 炒猪肚
材料:鲜猪肚一只,花生油一小碗,老酒一小碗, 番薯粉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鸡精少许,胡椒粉少许,萝卜片、生冬菇适量。
1.萝卜切片待用,先将番薯粉/盐/生抽/鸡精/胡椒粉放入老酒中调好备用。
2.猪肚洗净,切成长约7-8厘米,宽约4-5厘米,再将每片猪肚斩十来刀成网状,放在一边晾干水(晾干水很重要)。
3.上锅,将生冬菇、萝卜片炒熟即可,装碟。
4.再上锅,倒入花生油,火要大,将油烧成十成热(会冒黑烟时),放入猪肚爆炒。
5.大火炒5-6分钟后倒入调好的老酒,有时可能会因火太大而油锅着火,不过没关系的,倒入黄酒后火就会灭了,一般家庭的火不够大只能炒长点时间,
6.倒入黄酒后再炒3-4分钟,下炒好的冬菇萝卜翻炒几下即可上桌.
013 韶关冷水猪肚
“冷水肚”是广东韶关的一道名菜,它是用新鲜猪肚经碱泡、水煮、冷水浸泡等工序制成的。成菜色泽洁白,猪肚涨大肥厚,味道鲜美,深受广大食客喜爱。“冷水肚”的制法看似简单,但真正要做好这道菜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谈谈“冷水肚”制作的一些诀窍,供大家参考。
一、选料:应选用色白、肥厚、无异味的新鲜猪肚。因为用这种猪肚制作出来的“冷水肚”,才能够达到色白、肥厚、味美的要求。
二、初加工:先将猪肚洗净,撕去猪肚上附着的油脂,再将猪肚翻转,入沸水锅中略烫后捞出,接着用刀刮净猪肚上的白膜,纳盆,掺入清水,加入小苏打,浸泡约2小时,再放入沸水锅中焯一水,然后捞出来刮洗干净,用清水冲漂约3小时,直至退净碱味。
1猪肚入沸水锅中焯水时,略烫即须起锅,切忌将猪肚烫熟,否则难以除尽猪肚上的杂质和异味,从而影响到成菜口感。
2浸泡猪肚时,小苏打的用量以猪肚重量的2%为宜即1000克猪肚,20克小苏打 ,加水量以淹过猪肚为度。
将经过初加工的猪肚放入清水锅中,加入生姜、大葱、芹菜均拍破 和料酒,盖上锅盖,用大火煮约1小时即可。
1煮猪肚时只能用大火,而不能用小火,这样才能使猪肚膨胀增大。
2猪肚要煮至熟透且质地软嫩为佳,不可煮得太,否则将导致成菜失败。检验方法是,用手掐猪肚富有弹性,竹筷能插入猪肚时,即证明火候恰到好处。
四、冷水泡
将煮好的猪肚捞出,用冷开水过凉后,再放入冷开水中浸泡5~6小时,直至猪肚色白涨大。
1冷水泡是制作“冷水肚”的重要工序,千万不可忽视。
2冷水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只有使猪肚的吸水达到饱和程度,才能使成菜丰厚饱满,色泽更白,口感更好。
五、刀工处理及调味
将冷水泡好的猪肚捞出,控干水分,用刀片成厚片并整齐地装入盘中,再将酸辣汁或砂姜油汁淋在猪肚上,最后撒上熟芝麻,即成。
酸辣汁:将胡椒粉、姜汁、大红浙醋、美极鲜酱油、鱼露、味精、红油、蒜油、香油等放在一起,调匀即成。
砂姜油汁:将砂姜粉、蚝油、姜汁、味精、鸡精、香油、熟花生油放在一起,调匀即成。
腐竹白果猪肚煲用料:猪肚一个,瘦肉一百六十克,腐竹八十克,白果仁八十克,生薏米、熟薏米各半碗,马碲肉适量,盐少许,清水适量。
(1)先将猪肚上的脂肪去除,翻开用盐、生粉揉捏擦匀,洗净;再如法处理一次,然后放滚水中滚片刻,取出再洗净。   
(2)腐竹折段,白果去心,马蹄切片。    
(3)用瓦煲烧滚清水约八成满,下猪肚煲约一小时,加入其他用料再煲。 好了,可捞出猪肚切片,再放回煲沸,调味上桌。
附注: 汤料可用生抽蘸食。用啤酒来洗猪肚,还可以祛除那股骚味。
大肠为客家人打斗四最传统的菜式,但不上大席。
姜丝炒大肠&&
材料:猪大肠300克、姜5片、大蒜2粒、红辣椒1支。
调料: 醋精 、黄豆酱各1小匙,鲜鸡粉1/2小匙。
1. 全部材料洗净。大肠切段,姜切丝;红辣椒去蒂及籽,切丝;大蒜去皮,切片备用。
2. 锅中倒入1大匙油烧热,放入大肠炒热,加入蒜片炒香,在加入姜丝、红辣椒丝及A料炒半均匀,即可盛出。
姜丝最好选用嫩姜,才会清脆可口,不仅能调味,亦可直接食用。炒姜丝大肠一定要用醋精,才能表现出道地客家料理风味。
016 炒猪杂
材料,无非就是猪肠、猪肝、猪腰、粉肠、猪心等等猪杂,加洋葱、香菜、蒜梗等等一起炒。
以前就是炒猪杂,现在改成比较洋气的铁板猪杂了。
我理解不了“吃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这句话。鸡肋也不知道指的是什么,鸡翼?
但鸡脚没有味是真的。其实大家对蹄类都不怎么看好,除开熊掌。就算如牛脚大,都只能算牛杂来用。一般在农村,狗脚、羊蹄、牛蹄都是直接与肉同焖煮。只是近几年,商品化的发展,这些连下水还算不上的东西才流行起来。
大凡蹄类,都无味,所以都是焖为主,多加调料。传统菜中只有猪脚菜比较出名:花生煲猪脚、萝卜煲腊猪脚、甜酸猪脚、咸菜笋子猪脚煲等。
017 花生煲猪脚
材料:猪脚200克,花生50克。
调料:糖1小匙,米酒、酱油各2大匙。
做法:1.猪脚刮洗干净,切块,略冲泡去血水;花生洗净备用。2.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调味料及适量的水,以中火炖煮至熟烂即可。
附注:花生应选择带皮且颗粒饱满的来熬煮,熬煮至完全熟软效果更佳。花生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猪脚同炖,可调理荷尔蒙的分泌,促进胸部的丰满与乳腺的发育,孕妇食用更具增加乳汁分泌的作用。
很简单,就是把腊好的猪脚斩块与萝卜同煲,烂熟即可。
018 甜酸猪脚
材料:香醋200ML、大肉老姜100克、猪脚两只,盐,糖少许
做法:1:猪脚去毛,切块, 焯水,下猪脚,热油锅加盐稍炒,去油盛起。
2:姜去皮,用刀背拍松纤维更入味,然后晾干水。开火上炒锅,锅内放少量油,爆香,然后将制好的猪脚放入煲内煲至软烂,放糖调好味道即可!
019 客家咸肉 Hakka Cured
材料:五花肉一块(重约800~1000g)。
工具:密闭保存盒一个。
调料:盐3大匙,白胡椒粒1大匙,五香粉1小匙,料酒1大匙。
1. 五花肉洗净、拭干。混和所有调味料,均匀抹在肉上,放进密闭保存盒里,在阴凉处或是冰箱冷藏室放置。
2. 第二天取出翻面。到了第三天,把泌出的水分倒掉,再继续放置4~5天至肉面变硬。
3. 洗净表面的调料即可使用。
前面的3天目的在腌制入味。到了后面4~5天,目的在风干,所以如果能够把肉悬挂起来,风干效果会更好,或是在底下放一小架子垫高通风也不错。
2. 炸熟或蒸熟之後切片即可,非常下饭。
3. 炒或者做其他菜的配菜亦可。
「客家小炒」传统源由
地道的客家菜席中,一定少不了炒肉。炒肉又叫客家小炒,也是「四熅四炒」之一。客家人初一、十五,要拜伯公(土地公),年节要拜祖先,傳統上祭品中的三牲,是煠(唸ㄙㄚP,燙的意思)過的雞、一大块猪肉和一条魷魚(干货)。敬过神的祭品,拿回家配上自家菜園裡拔來的青葱,就可以料理出香味四溢,又富嚼勁,既下飯又下酒的炒肉。這是正宗的客家小炒,永遠少不了三層肉、干魷魚和青葱的原因。客家小炒是咸鮮回甜,肉肥而不膩,一家炒肉,香溢四鄰。
020 客家小炒
材料:五花肉150克,水发鱿鱼半只,葱4根,大蒜两瓣,辣椒两个。
调料:料酒,酱油,糖,盐。
⒈五花肉去皮,切薄片,鱿鱼撒净外膜,切条,葱切小段,大蒜,辣椒切片
⒉坐锅点火上油,爆炒五花肉和鱿鱼,水分消失后加入大蒜辣椒和葱同炒,并放入所有调料,掀点水,炒入味后即可出锅装盘.
021 炒猪面肉
猪头肉,名声很好哦,富有肉感。客家人一般把猪头肉称为“猪面肉”。
炒猪面肉捞猪耳朵差不多,加工都比较繁琐,先要用火烧毛,或者用煨红的铁器去烫,然后用刀刮,过水洗干净。炒之前要用沸水煮熟、切片。炒猪面肉同炒大肠都是便宜的菜,食酒最岩配,往往用来打斗四。只是现在比较少人食了,都是买卤猪头肉。
022 猪脑盖汤
剥了猪面皮的猪头壳,客家人一般讲喊“猪脑盖”。用来煲汤很简单,买半只猪脑盖,先过沸水洗净,然后整只放进煲钵,放一点拍破的胡椒粒,煲2个钟头以上即可。其汤色如猪肚汤,味道甘美香滑。
但现在也因为相对比较肥腻而少人问津。
猪血,客家人讲猪旺哩。平常就是拿点猪肉一齐烩,放点葱花即可。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是酿猪旺,如酿豆腐一般。我最喜欢韭菜煮猪旺,可惜现在在市场买的猪旺总是感觉不够卫生。
023 蒸猪旺哩
韶关曲江樟市蒸猪旺,农家巧手蒸出全猪特有的味道:用油渣、粉肠、猪肝掺入混其中,使之入口鲜、嫩、滑、细嚼有质,使人感受到吃全猪幻想味觉的境界。
024 韭菜煮猪旺
韭菜煮猪旺更是一绝,先热一锅开水,把切成块了的猪旺入沸水煮片刻,捞起过凉水浸冷,盛一旁待用;再起油锅爆炒姜丝,加入韭菜、猪旺以及盐、味精、胡椒粉等一块焖煮透即可。
网油包蚝豉,贺州客家喊的名更加有意思:“老鼠钻被窦”。
是客家人传统的过年菜式,一般一次会包很多。
025 发财蚝豉
材料:猪网油、蚝豉、葱白。肉馅(五花肉、猪肝、冬菇、马蹄剁成酱)。
做法:把上面的材料包进网油里,裹一点粉炸熟。食时放发菜一起再蒸即可。
026 长汀荔枝肉
材料: 猪瘦肉约300克 净荸荠片100克 蒜末3克 葱段15克 番茄汁50克
制法: 猪瘦肉切块,剞斜十字花刀,再切成斜形块,与荸荠片用湿淀粉抓匀。
汤加调料调成卤汁。肉块与荸荠下锅炸2分钟,呈荔枝状捞出。 蒜末、葱段下锅煸炒,倒入卤汁,再放入荔枝肉、荸荠片翻炒,装盘即成。
“阿妹妹,今年几多岁,问厓爱唔爱,厓爱猪肉炒咸菜”,可见其味道多么诱人。同样百食不厌的是咸鱼蒸猪肉、猪油渣炒水漉菜、猪油渣炒菜脯。
027 咸鱼蒸猪肉
材料:咸鱼肉50克,猪上肉200克,精盐2—5克,干淀粉5克,植物油5克,胡椒粉少许。
做法:1.咸鱼肉去掉骨切成小粒,猪肉切成粒一起拌和剁烂成肉酱。
2.把肉酱放进碗内,加入盐、干淀粉、胡椒粉一起搅拌至肉酱产生粘性,放在碟上摊平成饼状,加入植物油。
3.旺火烧开蒸锅,水沸放入肉饼,蒸约7分钟端开火口,利用余热焗3分钟才打开锅盖取出肉饼。
附注:鲜美嫩滑,有浓郁的咸鱼香味,是老少皆宜的绑饭菜。若只是将咸鱼、上肉切片调味蒸熟,便是“咸鱼蒸猪肉”,味道同样鲜美。
028 天麻炖猪脑
材料: 鲜猪脑、绍酒、天麻、枸杞、老葱、生姜、精盐、味精、胡椒粉、鸡精。
做法: 1、将猪脑血筋、碎细骨去干净,并漂洗去血污,浸入绍酒中。
2、炒锅放入水,烧沸投入猪脑焯水。天麻、枸杞用水泡浸并清洗干净。
3、炖盅放清汤,加入猪脑、天麻、枸杞、老葱、生姜,炖50分钟,放精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调味即可。
029 花生炖猪尾
材料:猪尾2条、花生米60克、生姜10克、葱5克。精盐5克、味精6克。
(1)猪尾洗净切段,花生米浸透洗净,生姜切片,葱切段。
(2)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尾、姜片煮至熟透,捞起备用。
(3)将猪尾、花生米、姜片放入炖盅内,加入清水炖3小时,调入精盐、味精,撒入葱段即可。
花生和猪尾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两者同炖食用,可益气养血、滋阴补肾。
猪尾最好用禾秆火烤一下,去一下腥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卤猪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