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孩子爱吃的下饭菜吗?

你自己吃零食吗?我自己吃,当然也会给孩子买零食吃。零食真的猛如虎吗?作为一个小学四年级男孩的家长,我想说,零食是有必要的!因为工作原因,每天都是我家外婆接孩子放学。刚上一年级那会,我曾经常常在下班前接到我妈的电话:“晚上去买点零食回来,今天又吃了某某同学的饼干……”我家孩子幼儿园时期基本没吃过太多零食,可架不住上学后一起回家的阿姨、奶奶,给自家的孩子一份巧克力或蛋糕卷,再“热情”的让孩子们一起“分享”。于是,我家孩子也开始期待每天的零食。疫情后,我家孩子因为近视需要大量户外,放学后常常要在小区里玩到太阳落山再回家,而学校里的午餐显然是顶不到晚饭点的。放学日常于是,给孩子备上一点零食,也成为我家每周采购清单的项目之一。吃零食前先养成好习惯幼儿园的时候,我家小孩是几乎不吃零食的。那个时候,我也严格要求自己,零食只在办公室里享用(心疼我家宝宝一秒钟)。也正因为如此,从小我家孩子就知道,零食只是偶尔吃吃,吃零食不能影响吃正餐。其次,通过一些绘本学习和课外活动,孩子自身对“健康”的零食也具备一定的选择能力,比如:他不吃糖果,因为甜食容易引发蛀牙。这是他在幼儿园时期参加“小牙医”活动时学到的常识。加上他现在近视,医生要求他少吃甜食,因此他一般不吃糖,即使同学和他分享,他也常常会把糖果带回来给我吃。此外,他因为体质原因也不太吃巧克力,喜欢的薯片之类的油炸食品因为知道属于“垃圾食品",所以即使喜欢,但也只是每年学校春游或是过年时节才浅尝一下。我给孩子买过的零食零食作为正餐的一个补充,我给孩子买的零食一般分为几类:饼干类,主要就是填补肚子、补充能量;坚果、乳制品,用于改善膳食结构、增加人体钙质;以及其他安全、健康的开胃小零食,比如果丹皮、山楂片、海苔等等。1)饼干类:一般是最为简单的苏打饼干、芝士饼干。我个人认为,和一些夹心饼干或是蛋糕相比,这类饼干的添加剂相对要少,也相对要健康安全。比如,我家爱吃“盼盼”的海盐芝士饼干,这款饼干把芝士和在小麦粉里,味道松脆微咸,不甜腻,适合我家不爱甜食的宝宝。而且它是独立包装,每次外婆接放学的时候带上两三包,干净又方便。海盐芝士饼干2)坚果类:多吃坚果不仅有益健康,核桃里的OMEGA-3脂肪酸、开心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元素等也对视网膜有滋养作用。洽洽、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每日坚果”都是我家的常客。而且像“洽洽”的“小黄袋”里不仅含有多种坚果,还有蓝莓、黑加仑葡萄干,蔓越莓等果干。放学时,一袋坚果再搭配一瓶牛奶,用我儿子的话说:营养又美味,完美! 每日坚果3)开胃小零食:这类食品品种就比较多了,果丹皮、山楂片、海苔、牛肉干等等。不过“山楂”肯定是占据我家此类零食铺的首席地位。山楂可以促消化,除了我家小孩,家中老人和我自己也都爱吃,果丹皮、山楂片、山楂糕、山楂条……好在良品铺子有“山楂汇缤纷桶”,一桶4个品种,不同口感,酸甜软糯,满足全家不同需求。户外野餐必备放上我家零食柜里的小零食链接,欢迎自取。小朋友爱吃零食不可怕,定好规则,合理膳食,全家一起享受缤纷美食吧。

咱们家长们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这么爱吃、这么能吃?这边碗刚放下,那边就去拿牛奶喝了。刚吃得饱饱的,出了门就又要吃的。总之,扭头就是吃、吃、吃!我觉得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周正说得太好了!吃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学习!有家长说,吃是孩子的天性!不全对!孩子的天性是什么?是好奇!学习是从哪儿开始的?就是从吃和玩开始的!孩子的学习欲和求知欲就是从新鲜中产生的。咱们看小孩子经常对啥都感兴趣,看到颜色新鲜的,总要拿在手里,或者放到嘴里。所以,孩子看到新鲜的水果、好看的零食,很快就会放在嘴里,如果尝尝感觉不好吃,随手就扔掉了。孩子拿一个玩具玩几下,拿一个水果放在嘴里,这是对空间、颜色、味道、视觉等等的一种把握。你给孩讲大道理,说你要学习,将来要当什么什么家呀,将来要挣多少多少钱呀,是讲不通的。相反,这种学习孩子学得很快。一句话,吃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学习!家长要利用好孩子的这种学习!既然家长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就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掌握一些水果、蔬菜、肉类的性味寒热。比如说,山竹是凉性的,孩子有内热、火气大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孩子发烧了,没味口,可以吃点西瓜,它也是凉性的,还可以补水、补糖,改善孩子的口味。也有些家长不注意,让孩子一个劲儿吃榴莲、樱桃、芒果等容易上火的水果,没两天,孩子就嘴里烂、嗓子疼、大便解不出来了。二是宝妈们要掌握点食疗方。食物跟药物一样,是有治疗作用的,并且中医儿科的很多食疗方,做出来非常的漂亮,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给孩子做一做,孩子吃了对疾病的恢复也很有帮助,孩子也爱吃。比如说,拨丝山药、蜜饯山楂等等,端到孩子跟前,肯定口水都流很长了!好吃的欠一点,难吃的多吃点!前面说了,孩子对吃是一种兴趣。所以,颜色好,味道好就会去吃。但是,吃多了就会伤脾胃,不消化,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咱们看老年人,有时候咱们带点好吃的去孝敬父母的时候,老人吃两口就放那了。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是他懂得不能多吃,另一方面是他没有这个兴趣了。所以,作为家长要把握好这种兴趣。因此,孩子喜欢吃的要欠一点,孩子不喜欢吃的要多吃点。这样才能走向一种平衡,孩子才能身体强壮、个子高、聪明。不要总想着孩子委屈,不要总想着俺孩子可是亲生的,可不能亏着了。都是亲生的!食物要注意季节、地域、文化!一是季节。家长要注意,多让孩子吃时令果蔬。夏天为什么长西瓜?是因为它有消暑的作用。冬天吃了孩子就容易拉肚子。另外,反季节的果蔬是温室大棚里长出来的,农药残留比较多,家长要让孩子少吃。二是地域。家长要注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水气大湿气大,所以吃荔枝、榴莲没什么事,北方干燥,吃多了就容易上火。沿海地区的人天天吃海鲜都没事,内陆的孩子吃多了就容易过敏。相反,中原地区的人鸡鸭吃多了没事,南方的人吃多了就会不消化。现在很多家长吃东西都是土豪心态,我家吃的东西都是飞机从哪哪运来的,我家孩子吃的龙虾都是多长多长的。头天吃完第二天上吐下泻身上起疙瘩,过敏了,垂头丧气也不牛叉了!三是文化。家长要注意与文化有关的食物孩子要少吃。比如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等等。孩子吃了难消化,易生病,孩子要少吃。温馨提醒:点击“健康去哪了”菜单项的“宝妈之家”,就可查询你的孩子身高、体重达不达标了。喜欢小儿推拿的宝妈还可以快速查询穴位。以前推送的经典文章也可以看了。如下图:大家有什么育儿、小儿推拿的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提问哈!一般会直接解答出来,比较集中的会请儿科医生解答后在以后的微信里推送出来。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原创,欢迎大家关注“健康去哪了”!她的微信号是jiankangqunale(拼音全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爱啃东西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