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好了吗?什么情况?我儿子10岁12岁小朋友总说手腕痛和你差不多的情况,看到难道回答一下

第一部分:上来就放大招不墨迹!关于慢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阁下不想知道原理那你就看第一部分就完事了,能治好,鄙人有信心!(1)症状标志性症状1:“饭后30分钟内立刻拉稀”,指在每次正餐后,较短时间内会有极其强烈的便意,靠意志力都憋不住的那种,并且几乎每次正餐后都会如此,哪怕吃的再健康再清淡都依旧。便的过程非常顺利,几乎呈喷射状拉出,拉的过程人会感觉非常畅快,但是拉完整个人就像虚脱了一样的一种空虚感标志性症状2:“大便几乎都为面糊状甚至伴有水状边缘的面糊状”,不仅仅是大便不成型较软那么简单,而是几乎完全不成型标志性症状3:“较为轻微,完全可忍受但又能感受到的腹痛”,腹痛的位置一般处于肚子的外轮廓,也就是降结肠、升结肠、横结肠和直肠的位置,也就是从肋骨最下端和膀胱那条线、延整个肚子的外轮廓上。那种隐隐约约但又能感知到的痛感(区别于急性肠胃炎那种剧烈的疼痛),疼痛可以是断断续续的,但是持续时间几乎和从开始拉稀同时伴有标志性症状4:“非常频繁的肠鸣,和多屁”,肚子经常咕咕叫,并且屁特别多标志性症状5:“精神状态不佳,整个人较为乏力和无精神气,男性还会导致性欲大幅下降”,相较于正常人更容易犯困和乏力,并且即使得到充足的休息和食物,仍然没有精神气标志性症状6:“虽然一直拉稀,但是人不会消瘦”,不同于结肠息肉等肠道疾病,虽然也会一直拉肚子,但是体重几乎和以往相同,不会伴有消瘦的症状,这一点非常重要(2)诊断1.必须去正规三甲医院,接受肠镜检测,检查的诊断结果一般是“直肠、乙状结肠、横直肠、或者降结肠的充血水肿,无糜烂溃疡,无出血”2.结合文中“症状表述”,需要基本全部符合,任何一条有较大出入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划走了注:如果满足“诊断的1和2,可以采取我的方案了”,病情就是“由于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慢性结肠炎、直肠炎”特别说明:如果横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或直肠有糜烂溃疡甚至出血,请直接划走!因为单一的“肠道菌群失调(紊乱)”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肯定伴有其他原因,请务必遵医嘱用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哪怕你采用我的方案有效果也很大可能不能痊愈下面贴出本人去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镜检查的报告单,大家作为参考:笔者去年在沈阳读研,所以去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也就是盛京医院,还是非常有名的医院,全国排名几十名),看的消化内科,10月11号挂的门诊,验了血,大便,12号做了肠镜,下面是检查单。所有的图被折的部分是我的个人信息,请理解。(3)治疗方案1.双歧杆菌(记住它,它很牛逼)牌子:家庭条件允许,不差钱,闭眼买三联或四联,品牌随意。想降低治疗成本,选单一的双歧杆菌,牌子就一个,丽珠肠乐。不要买二联,没有为什么,要问原因那就是要性价比没有性价比,要极端的效果没有极端的效果价格:益生菌三联和四联价格较为高昂(话说你都不差钱了,一盒大几十的药你还要纠结?品牌随意)。丽珠肠乐的双歧杆菌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的部分店铺约30元一盒(40粒装的哦,别当冤大头买成20粒装的了)建议用量:切记初期要大剂量的服用(超过说明书的最大用量),为了更快的度过肠道的“赫氏消亡反应”,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赫氏消亡反应”?那你又不想百度又白嫖我的方案又想我给你免费科普?以丽珠肠乐为例,初期一日3次,一次4粒,饭后30分钟服用,坚持15天左右,一天也就10块钱。你要是买三联和四联,那么请按照单次摄入2亿双歧杆菌为计量单位进行服用,例如四联中一片含有的双歧杆菌为0.2亿(当然还有其他益生菌,那些不算,就是充数的),那么,每次请服用10片药品保存:2-8度避光保存,说人话就是在冰箱的冷藏层(切记不是冷冻层)放着就行了,什么?你不知道你们家冷藏室的具体温度?那你不会放一杯水在冷藏层过12个小时以后量一下杯子里水的温度,那可不就是冷藏层的温度了么!没温度计?那你不知道买么,难不成还想我寄一个给你!?用药周期:按照每次2亿双歧杆菌,一天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的用量,持续半个月以后,想必大便早就正常了,这时候,减少到每次0.5亿,一天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的用量,持续一个星期。如果仍然不腹泻,按照每次0.5亿,一天一次的用量,持续一个星期。如果还是不腹泻,那就每三天吃一次,一次0.5亿双歧杆菌,如果依旧不腹泻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当然停了啊,难不成你想吃一辈子。。。。。2.纳豆(一种发酵食物,富含极其大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整肠生(也就是地衣芽孢杆菌),这二者选其一即可,选其一即可!其中纳豆的效果要比整肠生好得多,原因在于枯草芽孢杆菌比地衣芽孢杆菌牛逼,但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纳豆,所以,阁下看能不能克服自己的味蕾牌子:纳豆什么牌子都成,整肠生目前网上只有他家有地衣芽孢杆菌。价格:纳豆约4块钱一盒吗,品牌随意。整肠生17块钱24粒,平均下来一天的价格是4块多一点。建议用量:纳豆每日三次,在吃饭的时候当菜吃下去。整肠生每日3次,一次4粒(不用问为什么比说明书的用量大,原因我下面统一都有说,不要跟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哦!),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和双歧杆菌一块吃就行了)药品保存:纳豆按照如下方式保存,冰箱冷藏层放6盒,剩下的全部冷冻保存,每吃掉一盒,就从冷冻层拿出一盒放进冷藏层,建议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摆好这6盒纳豆。整肠生就常温储存在避光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放在冰箱用药周期:和双歧杆菌共存亡,双歧杆菌在吃,那么纳豆或者整肠生就要吃,双歧杆菌不吃了,这俩就不吃了3.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牌子:只有一个没得选,叫谷参。价格:我在美团上买差不多24粒27块钱这样子,折合一天约10元。建议用量:每天3次,一次3-4粒,饭前15-30分钟服用。药品保存:别放火上烤就行了!用药周期:半个月,也就是大剂量服用双歧杆菌结束以后就要停了!切记一定要停!因为有它在,不管你有没有痊愈,你是一定不会拉肚子的,半个月是我们检验治疗效果和开始减少双歧杆菌用量的时候,一定要把这货停了,不管后续你拉不拉肚子,这货你一粒都不要吃了!第二部分:由于肠道菌群失调(紊乱)导致的慢性结肠炎、直肠炎的发病原因唯一原因:抗生素1.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人类从特定菌种上本存在的、或者通过基因工程给特定菌种赋予的产生特定成分的一种物质,用途就一个,那就是“杀灭某种或多种细菌和真菌”,注意不能干掉病毒哦2.常见的抗生素有哪些阿莫西林、头孢一大类、盐酸或乳酸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等3.为什么是抗生素的锅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习惯,甚至抽烟酗酒只会导致肠道菌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应在宏观层面上,只是肠道比较脆弱,不会长时间的腹泻。而抗生素几乎是核弹式的打击,尤其是长期服用抗生素,或者未遵循说明书用量过大,都会直接击溃我们的肠道菌群,以阿奇霉素为例,不用多,两粒就可以击溃正常人的肠道菌群,而且不靠治疗几乎很难恢复。第三部分:此治疗方案的原理剖析今天大更新,有点累,下次给你们写22年12月5日更新:话说病友们,你们是真厉害,最近有几个病友告诉我丽珠肠乐的双歧杆菌40粒盒装买不到了,并且10粒装都要20块钱一盒,我还挺纳闷,按理说不可能。今天晚上喝完牛肉汤无聊搜了一下,发现现在淘宝狗东和拼多多都买不到40粒盒装的不说,10粒盒装的居然要20块钱一盒,原来10粒装只要10块钱你们是真厉害,这药40粒给你们吃断货了,10粒的硬是给你们吃到价格翻倍……不着急的病友可以等一等,我觉得过段时间应该还是会降价的,毕竟如果真卖这么贵咱就可以换别的药了
  4月28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护士长、主管护师胡慧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37岁的胡慧从1月3日开始投身抗疫一线,历经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雷神山医院三个战场,直至雷神山医院闭舱,打满了抗疫全场。  结束隔离后,胡慧在医院工作了几天,五一假期在家休假。她觉得生活已经开始正常。  对她来说,这种“正常”殊为不易,弥足珍贵。胡慧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转战三个医院,打满抗疫全场  新京报: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什么心情?  胡慧:很高兴,也很“惊诧”,当时医院推荐我申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时,我还在雷神山医院抗疫。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工作,所做事情是义不容辞的。加之当时时间紧张,网络不好,我还一度想放弃申报。最终,是医院领导帮我完成了申报,评选结果出来时,我确实有点吃惊,觉得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护工作者,不应该得此殊荣。  新京报:简单介绍下你的抗疫工作,刚开始时是什么样的?  胡慧: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协助医院开设发热门诊。随后按照医院要求,感染科开设了中南医院的第一个“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隔离病区。  院领导告诉我们,大家应该 “重视起来”,随时做好准备,明确该如何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会诊制度和应急预案该如何制定。  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医院的气氛跟平时不太一样了。但无论如何,一旦发生新发、突发传染病及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感染科肯定会冲到前面。  我的第一反应是去领防护物资。并且,我已经有意识节约使用口罩,建议同事在进普通病房时,只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因为怕大家一开始就把N95口罩用完,春节期间将会面临断供的风险。我有这样的担心,(但)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就有那种警觉。雷神山医院,胡慧(图中)在护士站检查工作。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那时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胡慧:有点手足无措。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平均每个护士要照护8-10名新冠患者。而且防护服一旦穿在身上,每个护士至少要在隔离病房待上4—5个小时才能换岗,全身都会被汗水浸透,护目镜上也全是汗水。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一些医学操作,人的精力、反应度都会下降,有时会很烦躁,处于一种很焦虑、很崩溃的状态。  而且疫情初期,由于病人管理还没有像后期那样严格,一些患者一日三餐都会订外卖,甚至下午茶,家属也会来送各种生活用品,除了正常的护理工作,“帮患者取东西”就成了护士的一份额外工作,最多时,所有护士每天累计要跑上100多趟。  新京报:为什么去了武汉市第七医院工作?  胡慧:1月22日,我被安排去武汉市第七医院做一场疫情防护方面的培训。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家二级综合医院,1月21日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由中南医院全面接管。去之前,护理部领导告诉我,这场培训大概只需要半个小时。因此,我只带了一个手机就出发了。但是培训结束以后,领导让我干脆留在第七医院继续工作。  新京报:对这个安排感到意外吗?  胡慧:并没有感到特别意外,因为此前已得知第七医院很快就要作为定点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而这个医院还根本不具备收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条件,病房连一些基本要求都难符合规范.医护人员对通道如何设置、病房应该布置哪些仪器设施都不太清楚,完全一抹黑的状态。  而按照院领导的要求,1月22日晚上,第七医院就要开始收治病人。时间紧迫,我只能带着第七医院的几个护士长,挨个对病区进行改造。  新京报:支援雷神山医院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胡慧:2月11日,武汉市第七医院正常运转后,我接到了支援雷神山医院的任务。当时的雷神山医院还是一片未完工的工地,重型工程车、泥巴碎石随处可见,我当时做的是带领工程师和工人验收各个病区,所有病房的水电都要一个个去试用,紫外线灯、电源线、地漏……无一不要检查。  我当时发现一个病区的地漏存在倒流现象,病人洗澡时,水如果流不出去,很可能会摔倒,随即反馈给了工程师。工程师跟我开玩笑说,你们家的装修一定是你做的。  新京报:支援雷神山时,在专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胡慧:医院改造完成后,我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培训医护上。为了保证医疗队到达雷神山医院的第二天就可以收治病人,我每天要给几百人开展几十场培训。  因为医疗队员来自全国不同级别医院的不同科室,大家的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如何穿戴防护用品”、“在不同区域该如何选择防护用品”…等都要讲到,有时候也有争论,比如隔离衣是应穿在防护服外面还是应穿在里面?我只能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说服他们。  我也恐惧焦虑 但在同事面前只能乐观  新京报:抗疫过程中,你的心态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胡慧:疫情初期,大家对这个病不太清楚,未知会让大家有压力。一些医护人员当时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面对病人时心存恐惧。有一个护士在进病区之前就失声痛哭,这种情况一度让我感到担忧——恐惧之下,他们能不能正常照护病人?病人是不是安全的?雷神山医院,胡慧正在给医疗队进行培训。(中间讲话者为胡慧)受访者供图  随着抗疫难度的增加,在高强度工作与巨大精神压力下,很多护士也会找我哭诉工作中的种种困难,还有同事告诉我,恨不得躺在隔离病房里的患者是自己。  其实从始至终我也在担心自己会在某个环节感染新冠病毒,因劳累带来的身体不适更会加重这种担心,但我从没把这种情绪传递给身边的战友,我一直告诉他们,只要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就不会有危险。  在生活我就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大家都说和我在一起很开心。抗疫过程中,我也尽力让这种性格影响身边的同事。我理解大家的痛苦,只能开导大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什么需求和困难就找我。即使是离院支援期间,我也会每天和本院的同事通话,了解大家的心理动态。  新京报:离开雷神山时,你是什么心情?  胡慧:那时我跟我的同伴对雷神山已经有很深厚的感情了。虽然早就和同伴约定好,最后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开开心心、欢欣鼓舞地离开,但最后我跟一个护士在舱内就哭起来了,防护口罩上面都是眼泪,就像一位护士长说的,“雷神山医院所有病区就像我们自己的一个孩子,我把他养大了,然后我就要离开了,就是这种感觉。”  最后一天封舱的时候,我们冯主任代表我们团队上去领抗疫勋章,她的先生那天也过来看她,给她献了一束花,当时我也一下子就哭了。其他人可能没有这种感受,因为我待的时间最长,感觉也最深刻。  我觉得终于把这个事情好好完成,可以回家过以前的生活了,是一种完全把重担卸下来的感觉。  儿子写作文说 妈妈是英雄  新京报:直到抗疫结束,你有多久没回过家了?  胡慧:其实我自从开始援助第七医院的第二天起,就没有回过家,当天我回家去拿了几件衣服,后面就一直在酒店里面住着。如果是平常,我每次回去,我的双胞胎儿子都会抱抱我,亲亲我。那天回家取衣服的时候,我妈就跟我儿子说不要靠近你妈妈,我两个儿子就只能远远地站着,我离他们远远的,飞快地收了一些衣服就走了。我妈那个时候眼泪都要出来了,她也知道那个时候已经很危险了。雷神山医院,胡慧在隔离病房内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左2为胡慧)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面临高强度工作和照顾家庭之间的两难局面,你是怎么处理的?  胡慧:说来惭愧,我对工作付出的时间比对家人付出的时间要更多一些。其实不是我照顾父母,是他们在照顾我们一家的生活。疫情期间,我先生和我婆婆管孩子的学习,我爸妈在家做饭。他们一起生活了几个月。我婆婆是中南医院的中医科医生,丈夫从小就在医生家属院里长大,因此很理解我的难处,也很支持我的工作。  我爸妈其实每天都很担心我,每次打电话,我觉得我妈都要哭了,我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有时候不知道怎么说,因为我自己对于接下来的情况也是不能确定的,未知的。如果把自己的辛苦和疲惫说给他们,也是对他们的负担。  抗疫最累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想着尽快恢复以前的生活,回到双胞胎儿子身边,和家人团聚,然后跟闺蜜好好吃个饭,喝杯咖啡,回归正常工作岗位。  新京报:抗疫期间怎么和家人保持联系?  胡慧:我每天都会和丈夫还有孩子视频。两个八岁儿子每次都会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武汉什么时候解禁。儿子可能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在他们的概念里,“解禁”或许就是妈妈可以回家,自己在家被关了几个月后可以出门了。  不能见面的日子里,二儿子还写了一篇作文,“很多人都在外面战斗,我妈妈也是其中的一员”,他认为妈妈是“英雄”。  与儿子视频时,我会担心孩子居家隔离太久,会不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很挂念二儿子的饮食问题,虽然两个儿子是双胞胎,但哥哥体型偏胖,弟弟却很瘦,胃口也差,我在视频中会督促儿子好好吃饭。  新京报:再次见到家人之后是什么心情?  胡慧:4月23日,在酒店结束集中隔离后,我跟着同事的车回了家。像以前一样,我一进家门,两个儿子就扑到了我的怀里,高喊着,“妈妈,你终于回来了”!我发现老大又长高了,已经快到我的下巴了;老二虽然也长高了些,但还是很瘦。  几个月来的孤独、恐惧、担心、疲惫在那一瞬间,见到了家人之后就完全释放了。  因为平时工作很忙,每天回家都是很晚,我平时在家很少做饭,只有母亲偶尔回老家时,我才会下厨。回来后,我给儿子做了一次牛肉炒饭,儿子很惊奇地跟我说,“妈妈,原来你还有这种功能。”  五一期间,我有三天的假期。这几天我基本没有出门,每天都是在家陪孩子或处理一些手头工作。  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我其实很难有时间陪孩子出去玩儿,也专门和丈夫商量过这个问题,我希望有时间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哪怕跑一下都好些。”  新京报: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有什么感悟?  胡慧:应该更珍惜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工作。  记者 张胜坡
实习生 杜萌
张逸凡
编辑 胡杰 校对
付春愔【编辑:吉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岁小朋友总说手腕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