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代表性中国独有的鸟类有哪些是什么?

据新疆观鸟会介绍,近年来,随着环境改善,新疆的野生鸟已增至488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多达9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4种,如:黑鹳、胡兀鹫、大鸨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77种,包括12种鸮科鸟类(猫头鹰),10种隼科鸟类,7种雉科鸟等。黑鹳黑鹳 子韬拍摄分布情况:分布较广,夏季常见于南北疆湖泊、水库、河渠边活动,喜欢在胡杨等大树和崖壁营巢繁殖。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目前,全球黑鹳的数量极少,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物种介绍:鹳形目鹳科,它们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一般体长1至1.2米,重2至3公斤;上体呈黑褐色,有金属紫绿色光,下体余部为 纯白色;其嘴、围眼裸区、腿及脚均为朱红色。白鹳白鹳 百度分布情况:现已绝迹,历史上曾分布于新疆南部、天山伊犁河谷,喜在沼泽湿地活动。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媒体报道资料显示,全国只有2500至3000只。物种介绍:鹳形目鹳科,它们的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嘴长而粗壮,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白鹳在欧洲是非常有名的鸟,其食性广,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小鸟。觅食地大部分为有低矮植被的浅水区。东方白鹳东方白鹳 刘强拍摄分布情况:新疆鸟类分布新纪录,仅罕见在石河子市周边蘑菇湖水库、北湖等沼泽。珍稀程度: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媒体报道资料显示,全世界仅存3000只左右。物种介绍:鹳形目鹳科,体长达1.25米,它们主要在俄罗斯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地繁殖,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地区越冬。常栖息于开阔的沼泽、湖泊和潮湿草地。性情安静且机警,涉步时缓慢而稳重,休息时常单足站立,主要觅食鱼类、蛙类、爬行类动物和昆虫,也捕食小型啮齿类动物。胡兀鹫胡兀鹫 百度分布情况:栖息于疆内海拔较高的山地裸岩区。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较少,相对罕见。物种介绍:鹰形目鹰科,留鸟,大型猛禽,全长1至1.3米,体重3.5至5.5公斤。上体黑而有银灰色光泽,下体淡棕色,因其嘴角下生有一小簇黑黝黝的刚毛,形如胡须,因而得名胡兀鹫。胡兀鹫平时多与兀鹫结群活动,但要比兀鹫机警得多。发现尸体后,先翱翔观察,确认没有危险后一齐拥上聚餐,它们特别喜欢鲜尸体和骨头,有时也猎取水禽、受伤的雉鸡、鹑类和野兔等小型动物。白肩雕白肩雕 北方老狼拍摄分布情况:极罕见于天山、阿尔泰山、北塔山林地、荒漠草原等。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媒体报道资料显示,全球的种群数量只有2500只至10000只,在中国只有500多只。物种介绍:鹰形目鹰科,候鸟,体型比金雕小,全身黑褐色,背部具有光泽,肩有白羽。分布在新疆天山、甘肃兰州、青海青海湖等地,会到长江中下游越冬。在古代中国,它被称为御雕,它有一个怪脾气,喜欢长时间蹲在一个地方不动,窥视猎物的到来,当黄鼠、跳鼠等出现时,突然飞起捕捉;也吃一些鸟类和动物尸体。金雕金雕 北方老狼拍摄分布情况:罕见于新疆各地山区林地、林缘、草原、裸岩区等地。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稀少。物种介绍:鹰形目鹰科,新疆留鸟,被冠以猛禽之王,它有着高傲品性和强壮而巨大的翅膀,翼展平均超过2米,体长达1米,性格凶猛,主要捕食兔子、老鼠、旱獭、刺猬、松鼠、鸠、鸽、雉、鹑、狐狸等动物,食物匮乏时也捕食家畜和家禽。玉带海雕玉带海雕 北方老狼拍摄分布情况:夏季和繁殖期罕见于新疆水域附近的林地、草原、沼泽等区域。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较少。物种介绍:鹰形目鹰科,又称黑鹰和腰玉,大型猛禽,双翅展开可达2米左右,体重2.5至3.7公斤。主要以鱼和水禽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禽,如大雁、天鹅幼雏和其他鸟类, 捕鱼主要在浅水处,也吃死鱼和其他动物的尸体。特别喜欢吃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旱獭幼仔。常蹲守在旱獭洞口10多米远的地方,一动不动地可以等1至2个小时。白尾海雕白尾海雕 子韬拍摄分布情况:新疆各地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附近的林地、草原均有分布。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少。物种介绍:鹰形目鹰科,大型猛禽,被誉为“鸟中老虎”,在新疆属冬候鸟,数量较少,它的主要繁殖区原本在西伯利亚、额尔齐斯河等地,每年冬季,它们从繁殖区南迁途中,会经过新疆,在新疆补充体力后,才继续南迁到印度、地中海等地越冬。近年来,白尾海雕出现在新疆部分湿地,可能和部分湿地食物比较丰富、生态链较为完整有很大的关系 。大鸨大鸨 北方老狼拍摄分布情况:夏季罕见于北疆荒漠草原、农田边缘等区域。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据媒体报道,国内约上千只。物种介绍:鸨形目鸨科,周身相间黑、黄、白羽毛,体型笨重,平均体重达15公斤。它们在中国境内分布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和东方亚种,指名亚种主要在新疆繁殖, 每到春夏,它们就飞往繁殖地,秋冬季节,又飞往南方。波斑鸨波斑鸨 百度分布情况:夏季及迁徙期罕见于北疆荒漠、矮灌丛等区域。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较少。物种介绍:鸨形目鸨科,周身有黄色的羽毛,上面有均匀的褐色斑点;整个身体与秋天的原野同色,只有头上的饰羽黑白分明。它们和其他鸟类不同,不会鸣唱,被称为“哑巴鸟”,相互之间用眼睛传递信息。每年春天,它们从遥远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国,来到新疆“娶妻生子”,到了秋季,再按原路返回越冬。小鸨小鸨 子韬拍摄分布情况:迁徙季节集小群罕见活动于塔额盆地荒漠草原及矮灌丛等区域。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较少。物种介绍:鸨形目鸨科,个头比大鸨、波斑鸨都要小。由于我国地处小鸨繁殖区边缘,数量又非常稀少,30多年来,小鸨一直处于“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状态,新疆科研人员和鸟友几乎没有在野外观测到它的踪迹。2015年,新疆观鸟会、阿勒泰观鸟会组成调查组,历经两年观测和调查,在新疆西北地区发现其栖息地,并在那里观测到140多只小鸨。白鹤白鹤 百度分布情况:目前已趋于灭绝,曾分布于天山低山丘陵、农田、沼泽、草地等。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极危物种。物种介绍:鹤形目鹤科,别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大型涉禽,全长约1.3米,上体主要为纯白色,头和脸部裸出部分为鲜红色。它们喜欢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以水生植物根、茎为食,也兼食少量蚌、鱼、螺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地主要在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黑颈鹤黑颈鹤 子韬拍摄分布情况:分布于南疆的高原湖泊、河流、沼泽、草甸等区域。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国际鸟类红皮书把其定为全球亟需拯救的鸟类。物种介绍:鹤形目鹤科,因其修长的脖颈上有三分之一的羽毛是黑色的,因此得名黑颈鹤。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国境内。在我国,黑颈鹤分布在西藏、青海、云贵高原局部地区,而青藏高原是其主要繁殖地。黑颈鹤喜欢吃土豆、青稞、荞麦、燕麦、萝卜以及草根等食物。遗鸥遗鸥 北方老狼拍摄分布情况:仅罕见于博州荒漠湖泊有繁殖,迁徙期极罕见于蘑菇湖、阿拉哈克湖等地。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较少。物种介绍:鸻形目鸥科,中等体型(45厘米),头黑色,嘴及脚红色。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等, 筑巢于沙岛上,常与燕鸥、噪鸥、巨鸥的巢混在一起。
形态特征:隶属于鹤形目鸨科。身长40-45厘米,翼展105-115厘米,雄鸟体重750-1000克,雌鸟体重650-900克。雄鸟在夏季上体为灰黄褐色,具黑色的细斑。颊部和喉部为石板灰色,颈部为黑色,但具有一条白色的横带和“V”字形的斜带,斜带在上,横带在下。新疆分布:分布于准噶尔和伊犁谷地。生活习性:小鸨生活在地势平坦或虽有起伏但视野广阔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栖息在光裸地区或湿地。新疆北部小鸨的栖息环境为长有羽茅属和艾属等耐寒植物的荒漠,并常见于弃耕地和农田边缘。飞行快捷有力,能够飞到任何所需要的高度。在非繁殖季节常聚集成大群,白天活动,性情胆小而机警,发觉有危险时立刻跑开或隐藏起来。杂食性,主要吃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但以植物为主。目前情况:由于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导致小鸨的栖息地破坏和分布区缩小,种群数量也急剧下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END-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参考)来源: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二审:魏玉林一审:田伟峰校对:迪丽扎尔·木合他编辑:郭泽晨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每年五月第一周为新疆“爱鸟周”。近日,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新疆10种珍稀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田建明说,今年是我国设立“爱鸟周”活动41周年,作为新疆“爱鸟周”活动之一,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专门组织鸟类专家,挑选了新疆具有代表性的10种珍稀鸟类,面向公众发布,进一步增强大家对新疆鸟类的了解。同时,协会在“爱鸟周”期间还将通过线下线上科普宣传片展播、科普挂图展示、鸟类保护知识竞答、发起联合倡议等方式,宣传新疆鸟类保护成效,普及鸟类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专家成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马鸣新疆珍稀鸟类众多,这次推荐的10种鸟类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白鹈鹕、小鸨是新疆特有鸟类;秃鹫是新疆猛禽类的代表;黑颈鹤是唯一的高原鹤类;黑鹳有“鸟中大熊猫”之称,是一种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的指示性物种;黄胸鹀以前在新疆数量较多,但近些年已经是“极度濒危”物种,对它的关注和研究非常迫切。此外,疣鼻天鹅、遗鸥是新疆水禽的代表;暗腹雪鸡在新疆分布最广,是雪鸡的代表;长耳鸮是活跃在人迹罕至森林里的鸟类,是新疆12种猫头鹰中,“耳朵”最长、长相最独特的猫头鹰。  新疆地处鸟类繁殖地西伯利亚和鸟类越冬地南亚印度次大陆之间,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有上百万只候鸟经新疆迁徙。目前,新疆鸟的种类接近500种,约占全国的1/3。每年春秋鸟类迁徙季,新疆各地都会开展爱鸟护飞等行动,为候鸟迁徙、栖息创造安全环境。  “鸟类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我们每年‘爱鸟周’都会向公众推荐发布新疆的珍稀鸟类,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鸟类走进大家的视野,引导更多人关注鸟类、爱护家园。”田建明说。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信息上传: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宣传信息中心投稿邮箱:xjlyt_xxbs@163.com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独有的鸟类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