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孩子谈对象家长高三孩子谈恋爱父母应该怎么干预办?

2021-08-25 16:34 来源:山东高考指南对于新高三的考生来说,十年磨一剑,再经历最后一年剑要出鞘了,面临最后的冲刺,学生们不敢怠慢,家长更心急如焚。那么,新高三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来听听高中名师王永福的经验分享。王永福说,高考生面对的问题有很多,家长要当个多面手,扮演好多个角色。他建议高三家长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要做孩子学习方法上的助手、学习过程的秘书,时间安排的管家,危机管理的专家、饮食上的营养师等。很多东西在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已经做了工作,家长应以老师的工作为基础,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好工作。高三生的5个心理发展阶段王永福老师总结高三一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激情期。8月至1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过程的“激情期”,这时孩子的表现为积极、勤奋,努力,投入,充满信心。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就是保障后勤供给,不要多说话。第二阶段,疲劳烦躁期。12月至明年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的“疲劳烦躁期”,孩子表现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是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改善孩子的情绪,不要因生活小事与孩子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不要着急,相信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会调整好的。第三阶段,否定怀疑期。明年的3月份是随着二轮复习的到来,有些同学成绩有较大提高,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也有不少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自己的排名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自己今年还能否考得上大学,脑海里一片茫然。这时孩子最需要家长给予切实的鼓励,自己努力,排名没有进步不代表自己的成绩没有进步,因为别人也在努力,别人没有坐在那儿等着你,实际上是大家都在进步,排名不进步不代表考不上大学。第四阶段,不自信放弃期。明年的4月份随着三轮复习的开始,一部分孩子因为对自己自信不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这些孩子之所以产生放弃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周围的同学比,只跟同年级的同学比,其实他们忘了他们应该比的是全省的学生,跟他们比自己还是很有优势的。第五阶段,恐惧焦虑期。到了明年5月份,随着高考的临近,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这时家长千万不要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只能使孩子更加紧张,可以找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要不然就是保持沉默,等待学校给孩子做工作。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家长调整好心态控制情绪王永福建议,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家长之间要和谐,减少矛盾,“高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一种心照不宣的沟通和提醒;不过度关爱。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高考快乐,快乐高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只要学生是对的就可以。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记忆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场紧张;压力和焦虑等。家长要降低期望接受现实王永福说,家长要降低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压力宁愿小些也不要过大。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学生施加不当压力。怒其不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退缩逃避;责怪埋怨,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学习施压,可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特别提醒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学生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合理施教: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鼓舞孩子的士气,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常会说:“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等等。王永福说,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亲人口中说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样他们就会失去在学习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来自亲人的暗示,常常会有夸大和期望的成分,所以,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义。当孩子确实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出色或遭遇挫折时,家长不妨说:“我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任何考试,都需要考生有一个必胜的信心,高三年级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有进步的孩子,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偶有失误的孩子,鼓励他们找到失误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误的方法,要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标,不要总拿高考状元作比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较。全力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但要适度高考备考是一场持久战,身体是很重要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学生早上来校之前吃上丰盛的早餐。王永福说,有条件的话中午可以安排地方让学生午休一个小时,这对孩子很重要,不管您的工作有多忙,这一年,孩子的事是最主要的。学生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学生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学生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另有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学生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学生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学生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实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因此,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平时住校的学生,考试期间仍应住校。家长平时不常到学校看学生,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伴在学生身边。把学习权交给学生,不要给学生乱补课高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极强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给他们以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王永福建议不要给学生乱补课,外边的补课班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效益不高,师生不熟悉,沟通比较困难。事实上,在外边打旗号的教师很少有丰富教学经验、对高考有深入研究的人,因为补课班太多了。已毕业的一位学生在回顾上补课班的经验时说“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某语文教师课了,简直就是个大骗子!”什么都没有比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重要!常与孩子沟通切忌唠叨,和老师保持良好沟通王永福说,每一位家长都要找时间和孩子沟通,但不要唠叨,特别是住校生,家长更要和学生多沟通,最好晚自习结束后利用电话聊几句,要让孩子感觉到并不孤单,这样的交流能给学生在艰苦的高三带来无比的温暖和强大的动力。师生、家校的配合非常重要,王永福说,家校配合、师生团结能够迸发出无尽的力量,是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家长应随时观察孩子情况,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正常的沟通,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家长八大忌语!这些话不要说!忌语一: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忌语二:你一定要在班里考到第几名!忌语三:12年的学习,关键就在这次考试,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忌语四: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忌语五:什么事情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忌语六: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忌语七: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大学,你像他一样就好了!忌语八:你这一场考得怎么样?几招帮学生减压考试来临,学生面对压力,家长生活得也不轻松,但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要给学生减压。这里给家长介绍几种减压法,不妨一试。第1招:为学生打气。不要让学生单独面对压力,让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当学生情绪有变化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战胜困难。第2招:给予赞美和肯定。家长平时要多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赞美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3招:要有放松心情的时间。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学生,试着放下担心,放松心情,利用空余时间陪学生到户外散步、做些有益身心的运动,让脑筋稍微休息休息。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QQ好友
QQ空间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
返回顶部
一、孩子胡搅蛮缠不讲理怎么办?一般来说,12岁之前的孩子,情绪比理性更重要,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动都是由自己的情绪决定的。所以,越是年轻的孩子,讲理的效果就会越差。当一个小孩表现出不理智的时候,就是他对自己现在的情况非常不满,要引起父母的高度关注,这时候父母就不能用单纯的道理来。孩子的性格会迅速改变,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开始和你争强好胜,这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如果父母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太过听话,那么自己的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的自私。这样的话,自然会让孩子变得不可理喻。如果父母管教严格、专制,孩子没有还手之力的时候,就会在外面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或者用动物来发泄,这会让孩子变得更坏有些父母一开始很反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但是最终还是妥协了,这样的行为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蛮不因为父母这样做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讯息:如果你坚持下去,你就会成功。因此,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要听父母的,而不是一味地去做。经常这样反复几次教训,孩子就会慢慢懂得道理了。但是孩子对付家长的办法还很多,因为同学之间每天也有探讨“如何对付家长们的某些技巧”。或是交流“对付家长所生效的办法”。所以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想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家长首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忍让、谦让、善于理解人、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让自己的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要多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家教技巧,从而反思一些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过错,有责改之,无责努力学习。另外,家长还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友爱、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这个是很重要的,孩子6个月时就对这个很明感),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3岁孩子正式性格发育的初级阶段,这时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的性格定格在开朗活泼等这种状态下。孩子6岁前家长必须学习很多知识,一定要要每天学习,因为孩子6岁以后问您的问题会很深,您如果回答不上来,或是过后不能够给予及时答复,他就会就得您,至少孩子对您会有那么一点不是很崇拜的感觉。只有您什么都会,孩子才觉得您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人、最有知识的人,在同学们面前孩子会觉得很神气,因为他有一个了不起的爸爸或是妈妈。这个会时刻激励孩子学习。孩子做事情时您觉得蛮不讲理,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是您的方法与他人教的不一样,就是您的办法不方便简介就是您的办法太笨。也许是他不知道您的办法很好,可是相互尝试一下。家长一定要把他当成平等的朋友,另一方面要显示出大人的权威,让他打心眼里折服,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乖。孩子满不讲理是不可轻视的,这样会让孩子养成是非不分、欺善怕恶的习惯。当孩子不讲理时,家长可以强制地让孩子自我反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孩子可能会哭闹或者发脾气,即使这样,家长也要绝对不能妥协,当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家长在和他讲道理。总之,家长一定要分清什么样的孩子做事是胡搅蛮缠,什么样的孩子不是。孩子胡搅蛮缠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是,做错事不敢承认,另外一种是,他做事的方法与您的不同。例如:打字,从理论上讲五笔最快或是两笔最快,拼音最慢,当您说他的时候,他就会辩解,实质上孩子是对的,因为他拼音打字很快,例如:五笔一分钟10个字,他用拼音一分钟能打30个字。这就是您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确实做错的时候在批评他,千万不要满目批评。批评其实也是一种学问。二、胡搅蛮缠怎么办初二男生,屡教屡犯,屡犯屡教,屡教不改,家长不但不配合,而且还胡搅蛮缠,扬言要举报老师举报学校。对此现象笔者有以下疑问。1.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家长,作为老师该怎么办?仅仅当佛系老师,不问不管能行吗?他自己违反纪律、捣乱,还影响、干扰、欺凌其他学生该怎么办?2.这个学生不但不学习,而且还经常违纪捣乱课堂,欺凌同学,顶撞老师,破坏公物,作为老师和学校该不该管?该怎么管?3.老师和学校对这种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有什么不对?但这种管理手段,能不能用在这种学生身上?4.让父母带着孩子回家,是不是太过分了?5.面对这种学生,如果任由他们捣乱,扰乱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学习,难道学校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校风何在?谁能为学校正名?就这么放任不管?6.学校和教师的后台是谁?难道这就是教育的终点?难道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最终会变成一种普遍性的现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孩子谈恋爱父母应该怎么干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