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革命纪念馆观后感起义军政府旧址地址在哪里?

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武昌起义地点现在的武汉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长江和汉江从其城市中穿过,将武汉分为了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部分。武昌起义地点就在武汉三部分之一武昌开始发起的。武昌起义油画1911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各国的步步紧逼,清政府卖国求荣,将两湖、四川等地的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并将其出卖给英、日、美、法等国。激起了各地群众的激烈反抗,尤其是在四川,荣县成为了第一个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自治的县城。为了镇压四川人民的反抗,清政府下令端方从湖北地区抽调一部分兵力前往四川。因此造成了武汉三镇的相对空虚,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10月9日当晚,革命党领导人孙武在制造炸弹时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被俄国巡捕听到,闻声而至。他们在制造炸弹地址的附近,搜到了关于起义的一些文件和名册,导致起义消息泄漏。湖北总督瑞澄在城内搜捕革命党人,所以革命党人临时决定,在当晚12点举行起义。但是由于清军在城内封锁较严,革命党人寻不到时机,不得不将起义推迟到第二天。10日晚间,装备了西洋先进武器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率先首义,夺取了武昌中和门楚望台军械所,取得了清军的较多火器,为其他的起义部队提供了基础装备。当时起义军约定是以枪声为号。听到第八营的枪声后,革命党的其他部队,也纷纷响应,往楚望台集结,没多久,人数已达到近三千多人。当晚,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军已夺取攻破了清政府设立在中和门和蛇山附近的总督衙署,湖广总督瑞澄从长江乘船出逃,武昌遂被革命党人占领。所以,武昌起义地点是在武昌城内的楚望台,从这里发动的起义,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并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武昌起义旧址武昌起义纪念馆坐落在武昌起义旧址之上,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的北面,占地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武昌起义旧址武昌起义旧址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也就是武昌起义的前一年。原先是清政府的湖北咨议局。这幢楼建筑主体是由两层红墙黑瓦的房子组成,所以当地人又将它称为“红楼”。1911年10月10日,在席卷了半个中国的保路运动和孙中山辛亥革命思想的领导下,爆发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武昌起义。在起义得到胜利之后,革命党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并推举黎元洪为新军大元帅。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各地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治。武昌起义不仅终结了将近三百年的清王朝,也终结了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这里也是中国共和体制的开端,民主主义的重要纪念地。1981年,武昌起义旧址并改建为武昌起义纪念馆,在楼前竖起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并修建了广场和喷泉。楼内展览有大量的武昌起义资料和文献,主要分为“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大主题。楼前有一块牌匾,上书“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是由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亲笔题写。从1979年起,直到如今,有不少缅怀英烈的志士,在这里题写下了许多名句,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2011年,武昌起义纪念馆被中国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武昌起义背景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影响最大的革命运动,其宗旨在于推翻满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也是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从社会、思想潮流等多方面来看武昌起义背景,就会明白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昌起义的雕塑首先从社会方面来看这次起义,当时满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列强各国对腐败衰弱的清政府步步紧逼。在革命大潮的趋势下,中国各地起义不断,对清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早在1906年的时候,清政府就准备开始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然后这个制度在清政府手里,其实质却变成了巩固皇权的手段。直到1911年5月,清政府组建皇族内阁。这个内阁为什么被称为皇族内阁呢?因为这份内阁名单上,共有13人,其中只有3个是汉人,其他都是满族人,甚至其中7人还是皇亲贵族。立宪派人士对此十分失望,更有甚者,直接投靠了革命派。从思想方面来看,此时的中国人民,早已不是当时的蒙昧无知。随着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流入中国后,人民接触到了西方文化。1905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在新学堂内,也主要是对西方文化的启蒙和教育。所以中国的新旧思想引起的激烈的冲撞。一方面人民渴望民主,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皇权。终于在1911年9月,爆发了著名的“保路运动”。早在5月份的时候,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所有权收归国有,并出卖给英、法、德、美等四国银行,企图借此获得四国政府的支持。数十万民众一起参加到保路运动中来,其中四川荣县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为了镇压起义的民众,清政府派遣大臣端方,从两湖抽调兵力前往四川进行镇压,从而造成了两湖空虚,革命党人最终决定在武汉发动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背景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引起,却成了清政府灭亡的导火索,也因此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被终结。武昌起义导火线武昌起义导火线是大名鼎鼎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首先在四川开始,20世纪初的中国依旧受清政府统治,届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傀儡。清政府以铁路均归国家所有为借口,将铁路出卖给英国、法国等列强国家。武昌起义雕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已经饱含革命意识,对于清政府的行为难以忍受,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因而开始,也成为了武昌起义导火线。保路运动中,中国人民遭受到了严重的阻击,被枪杀,劫掠者数不胜数。四川省的保路运动尤其激烈,虽然建立了保路同志会,但是遭到清政府的镇压,数百名请愿者被枪杀,清政府还下令要解散保路同志会,这就激起了四川人民愈加强烈的反抗,他们捣毁电线与铁路,断绝与官府的文书往来,容县甚至宣布独立,成为第一个脱离清政府的政权。保路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已经人心丧尽,出卖铁路的行为已经令人民忍无可忍,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起义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迅速占领楚望台机械所,为战斗准备了充分的弹药,此时守卫武汉的清朝总督吓得抱头鼠窜,在居住府邸的后墙挖洞逃跑了,全然顾不上体面,革命党人经过一整晚的激烈斗争,占领了武汉三镇,这也就是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的风潮点燃了人民心中的革命理念,最终成为武昌起义导火线。武昌起义第一枪武昌起义是都不陌生的大事件,普遍认为武昌起义是打响了武装反动清政府统治第一枪的。接下来,本文会从武昌起义第一枪的背景、过程、结果来阐述事件。武昌起义雕像武昌起义第一枪的背景是非常混乱的。清的统治末期,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把上层权贵们忙得焦头烂额,派遣军队对各地进行镇压。军队内部一向腐朽,借此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言日盛。此时的国民党,见和平改造中国之方案不可得,于是便在暗中策划进行武装反动。于是,武昌起义第一枪便在此时打响了。因为知道清朝军队对革命党是格杀勿论的,所以当枪声响起来的时候,所有人为了自己的未来有一条活路,都奋力拼杀,浴血奋战。这样的战斗力是惊人的,所以最终武昌起义以胜利结束。武昌起义第一枪之后通电全国,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各地人们纷纷站出来,反对清的统治,清朝自此走上末路。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结果众所周知,也正是如此,人们才说武昌起义是一次很伟大的起义。自它之后,全国的起义纷纷开展起来,最终打倒了清王朝。但是同时,武昌起义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说革命军辛辛苦苦的果实总是会被封建势力的投机派所夺取。前有黎元洪,后有袁世凯。黎元洪做了武昌起义之后的大都督,袁世凯做了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领导人1911年10月10日晚,著名的武昌起义成功打响了新中国的第一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更像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令人瞩目的里程碑,翻开了民主共和的新篇章。作为武昌起义领导人的孙武,蒋翊武等人,冒着生命危险筹备策划武昌起义,最终使武昌起义得以圆满成功。武昌起义示意图这场发生在湖北省武昌市的兵变,本着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目的,试图通过武装改夺政权,进而改变中国政治格局的分布。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它拉开了新中国民主共和的序幕,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来自文学社和共进会的蒋翊武、黎元洪和孙武等人都是武昌起义领导人。两个革命团体共编一处,在武昌起义中,所要面对的共同敌人则是清政府。原本,武昌起义领导人另有他人。统一起义领导机关,决定联合反清的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请黄兴、或谭人凤来指挥起义,主持大局。然而还没等到指挥人赶到湖北,起义军就因紧急情况不得不提前开始起义行动。辛亥革命前期,中国各地都涌现出大批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熏陶的,拥有爱国之情的热血青年。作为号召更多人投入革命事业,聚集革命人士和传播革命消息的两大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这两个革命团体活跃于湖北省新军团中,试图从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为了共同的理想,文学社和共进会最终走在了一起。为了准备起义活动,两个团体的代表暗中见面秘谈,就起义组织的编制进行了商讨。最后,决定两个革命团体合二为一,以文学社的机关作为临时总司令部,由文学社的社长蒋翊武担任革命军的临时总司令,共进会的孙武则担任参谋长。武昌起义有孙中山吗武昌起义是狭义的辛亥革命,同时又是广义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立了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武昌起义有孙中山吗?武昌起义油画近年来,社会上有一些孙贬低中山先生的言论,也有人否认孙中山的贡献,指出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是孙中山不在国内时发生的,他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因为他是同盟会的创立者,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关于武昌起义由孙中山吗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人物传记我们可以知道,孙中山和武昌起义虽无直接关系,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多联系的。武昌起义是湖北两个民主团体联合共同策划的一场起义,与之前的广州起义和黄花岗起义不同,它是在清王朝放松对湖北的控制,派遣清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因而最后获得了成功,孙中山先生后来称“乃意外的成功”。武昌起义成功后,消息传到国内其他省份,相继有十几个省份宣布独立,并且成立湖北军政府,之后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孙中山耳中,这才动身回国主持大局,并且为同盟会和新势力推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但是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革命派同盟力量中保守派势力上升,最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武昌起义人数关于武昌起义,其先声是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运动,同时响应保路运动的地区还有湖南和广州等地,因为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举国人民的不满,随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武昌起义中,那么武昌起义人数到底有多少呢?武昌起义图片关于武昌起义人数到底多少这个问题,据不完整统计,人数最多的时候,能够达到十万以上。跟据有关记载,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的时候,就缴获了步枪上万,同时还有子弹数十万,以及大炮十门,这使得起义有了充足的物资。当时武昌城内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加入了起义的行列,当时的起义人数有三千人。同一天晚上,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当时正在保定军的军官学校学习的同盟会成员在得知起义已经开展之后,立即叫醒了自己寝室的同学,开始组织加入起义,他们带领着全校的同学,趁着夜色,潜出校外,炸毁了清军南下的必经之路,漕河铁桥,同时也再一次壮大了武昌起义的队伍,使得原本仅有三千人的队伍壮大到将近万人,当然这其中除了加入进来的学生,还有其他的各派人数。随后,武昌起义的各路起义军很快的掌控了武汉三镇,并且再次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选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起义开始有了统一的领袖人,在黎元洪的带领下,各路人士纷纷响应,武昌起义瞬间达到了高潮,人数一度增加在十万以上。这场浩浩荡荡的起义为以后的辛亥革命奠定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的宣传了西方的民族思想。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正是武昌起义的爆发才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创建。1911年5月,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此举一出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在革命党人的鼓动下,全国形成一股保卫铁路的风潮。武昌起义清政府为了镇压百姓,便发动官兵进行镇压。1911年10月10日,在革命党人的计划下,爆发了武昌起义。起义军很快攻入汉口和汉阳,并解放了当地。武昌起义在很短时间内便震惊了全国,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以实际行动响应。各地商会和会党见武昌起义声势浩大,急忙投入共和阵营。武昌起义持续1个多月以后,陕西、山西、江苏、上海等省市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能等待末日的到来。12月2日,革命军攻入南京,一举解放南方各省市。12月29日,已经独立的十七个省市派出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对于武昌起义来说,它不仅是一场推翻清朝统治的政变,而且还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辛亥革命的发展来说,武昌起义无疑是一个转折点,正是武昌起义影响力大,在各地革命党人的推动之下,才能在短短两个月内,成立了中华民国。--免责声明--
《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这篇文章828la56172。【结语】:武昌起义地点在哪 武昌起义旧址(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湖北共进会旧址、辛亥首义烈士陵园……作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发生地,武汉留下了诸多辛亥印记。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辛亥革命博物馆特推出原创展览“铁血英雄气 首义城市情——辛亥革命旧址遗迹展”。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熠熠生辉的里程碑。在近代不同历史时期,武汉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书写辉煌,武汉三镇留下的诸多辛亥印记,就如同一部立体的辛亥首义史。展览分“革命团体 运筹汉上”“英雄首义 创建政权”“阳夏战争 各省响应”“中山访鄂 永恒纪念”“百年纪念 缅怀英烈”“锐于千载 续谱新篇”六部分,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依托旧址、遗迹、纪念设施讲述辛亥首义史,挖掘蕴藏在城市记忆中的英雄气概,呈现新时代武汉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首义精神,凝聚起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的磅礴力量,奋力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展览共展出了武汉40余处辛亥革命旧址、遗迹、纪念设施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中撷取典型代表,带读者一起感受辛亥历史风云、首义之城荣光。日知会旧址位于武昌崇福山街41号。日知会原是美国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在武昌附设的阅报室。1906年,湖北革命党人刘静庵等在此处秘密组织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会员主要在新军、学生与会党中开展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1907年1月,日知会因响应萍浏醴起义事泄,刘静庵等9人被捕,这就是著名的“丙午之狱”。日知会虽遭到破坏,但它对武昌首义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湖北共进会旧址位于汉口楚善里28号(原系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1907年,共进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908年冬,共进会湖北分会在汉口成立,并设有多处机关。1911年初,革命党人孙武等在此处复设机关,着力在湖北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1911年9月,与文学社联合制定了起义计划,这里成为起义政治筹备处。起义前夕,“宝善里炸弹案”就发生在此。1992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首义发难处——工程第八营旧址位于武昌张之洞路(今湖北省总工会院内),原为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驻地。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原建筑被拆后,1987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此立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发难处纪念碑。1995年,在其西边建纪念亭,亭中立有历史学家冯天瑜撰、书法家张少华书“辛亥武昌首义工程营发难处纪念亭记”石碑。楚望台军械库遗址位于武昌梅亭山。楚望台军械库原为清廷最大的军火库,是武昌起义军发难后占领的第一个军事目标,并作为进攻湖广总督署的指挥部。军械库原建筑全毁。1956年遗址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建成楚望台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起义门位于武昌起义街特1号。原名中和门,为清末武昌十座古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1911年10月10日晚,首义枪声打响后,起义军迅即控制此门,迎接城外部队入城,并在此处布列炮位,轰击湖广总督署。武昌起义成功后,此门被誉为“首义胜利开端”。1912年改称起义门。原建筑屡历兵火,破败不堪,新中国建立后曾多次修葺。1981年全面修整城门,修复重檐歇山顶式城楼,门额镌刻叶剑英题“起义门”。2011年,依据古城墙图纸原样,重修了333米城墙。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昌武珞路1号。1910年建成,原为清政府所设湖北谘议局。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通称湖北军政府,曾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宣告废除专制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摄影者 张炜)阳夏战争期间,大楼曾遭清军炮击,伤及穹顶望楼, 1912年修复。抗战时期又遭空袭,毁坏严重。复经整修,但略改其形制。1949年后,旧址屡经修复,以2001年维修最为全面彻底。大楼主体建筑为红色两层楼房,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并向公众开放。黄兴拜将台遗址位于武昌首义北广场南端。阳夏保卫战期间,汉口失守,战事危急。1911年10月28日,黄兴由上海抵鄂,临危受命。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效仿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典故,在阅马场筑台拜将,任命黄兴为战时总司令,全权指挥汉阳保卫战。拜将台原为木板临时搭建,1948年辛亥首义同志会在此建亭立碑,1955年重建时仅存碑,2001年改建纪念碑碑座,2007年纪念碑整体向南迁移。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先生铜像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湖北武汉则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孙中山与武汉有着深厚的渊源,其中最著名的,则属1912年4月9日至12日,孙中山应黎元洪邀请访鄂。访鄂期间,孙中山凭吊烈士,与武汉各界互动,并发表了多次演讲与谈话,其主旨大致为:表彰“武汉首义”,对复兴武汉进行规划;宣扬“社会革命”主张,表达有志于“建设”的愿望等。武汉三镇建有多处孙中山先生铜像,以纪念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武昌孙中山先生铜像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广场中轴线北端,建于1931年。江小鹣设计。铜像通高6.4米,像高2.4米。铜像立于鄂军都督府旧址前,着中国传统服装长袍马褂,面朝南方庄严肃立。2008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汉口孙中山先生铜像位于汉口三民路、民权路、民族路交汇处,1929年开始筹建,1933年落成。江小鹣设计。通高6.15米,像高2.15米。铜像见证了武汉80余年的风雨和辉煌,现在已成为武汉特殊地标。1992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1928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志士在蛇山西段兴建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与纪念堂。抗日战争时期,纪念堂被毁。1955年因建武汉长江大桥,此碑迁至蛇山南坡,碑体用花岗岩砌成,碑高7米。1994年迁于现址。2008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首义烈士陵园位于汉口解放大道球场路2号。分有六个墓冢(俗称“六大堆”),埋葬着阳夏保卫战中在汉口牺牲的烈士遗骸。现为武汉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辛亥首义烈士公墓。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首义烈士公墓位于汉口利济北路北段。埋葬着阳夏保卫战中在汉口牺牲的烈士遗骸,建国后曾多次修葺。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铁血将士公墓位于汉阳扁担山南麓,葬有阳夏保卫战中在汉阳牺牲的烈士遗骸。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将原葬于龟山西南麓补乾亭等处的遗骨迁葬至扁担山,后经多次修缮。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由湖北省暨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七十周年纪念大会筹备领导小组于1981年主持修建,是年10月10日揭幕。碑南向,大理石砌,高11米。正面镌刻叶剑英所题碑额“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两侧饰嘉禾、彩带等浮雕图案。碑座刻章开沅撰、张昕若书赞颂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碑文。2008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首义人物群雕像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1995年10月建成。雕像通高5米,像高3米,宽20米,背景为武昌城墙,塑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15位著名辛亥首义人物。群雕像背面镌刻《辛亥首义人物群雕记》和15人传略,被武昌区政府列为辛亥革命重要历史纪念雕塑。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孙中山先生铜像、黄兴拜将台、烈士祠牌坊等同在一条轴线上。博物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外形设计独特,V字造型寓意着胜利及武汉腾飞,向上斜出的几何形外墙采用肃穆凝重的“楚国红”主色调,含有“破土而出”意象,颂扬了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成为大武汉新的文化地标。辛亥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分为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五个部分,展示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来源:湖北日报 资料来自于辛亥革命博物馆)【编辑:张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昌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