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大成精密今年到日本最新电池技术东京电池展览会参展了?热点动向有哪些?

2022-03-02 11:17
来源:
大成精密
大成精密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设备生产企业,将携手大成真空将于2021年3月19—21日重磅亮相深圳会展中心7号馆7T063,展会现场将主推双C架微斑面密度仪、宽幅高精度激光测厚仪、X-RAY高清成像检测仪等锂电池生产测量设备。
展馆分布图
大成精密展位位置
展品推荐1
双C架微斑面密度仪
此设备运用于锂电池涂布工序,极片幅面面密度、厚度检测、AT9厚度检测,精准检测膜片头尾消薄区与边缘消薄区,输出0.1mm厚度数据,是极片消薄区的在线“显微镜”。
面密度检测模块:“Z”字扫描;
厚度检测模块:定点扫描、跟随扫描、程序设置扫描轨迹。
2宽幅高精度激光测厚仪
此设备利用激光三角法则测距原理,进而测量薄膜材料的厚度,设备亮点突出:具备隔震设计、闭环控制功能、大理石C型扫描架(辊宽规格可选750、850、1000、1200mm)、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上下激光同轴度精准保证、实时补偿及防极片抖动等功能。
3X-RAY高清成像检测仪
此设备采用平面检测台,换产品无夹具约束,成像软件算法的领先优势,大大降低了电芯Overhang错杀率和漏杀率。
Overhang测试效果
关于大成
大成精密自2011年成立至今,贯彻的服务理念,每一次布局都能精准切中行业痛点、难点。参展本届电池展,将给客户采购商一次难得的锂电池极片&电芯对齐度测量解决方案最好的参观体验,在改进工艺技术上,必将让您收获一份惊喜。
展位效果图
众所周知,锂电制造技术难度大、标准要求高、工艺复杂,大成精密紧跟行业发展新形势, 在科技创新上重点突破,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司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致力于锂电池极片检测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产品以其高精度、高稳定性、性能优越等特点, 在国内极具核心竞争力,现已成为锂电池极片检测领域优秀的装备制造商。目前,公司在国内外锂电池极片检测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同时与国内外锂电池知名厂商一直保持着长期深度的合作关系。
行业发展
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会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快速发展,预计在2025年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达到1243GWh,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全球前十大电动汽车生产商(大众、日产、通用、丰田、现代、特斯拉、FCA、本田、BYD)的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874GWh,占整个需求量的70%左右,表明电动汽车行业竞争会持续加剧,产业聚集度将会持续增加。
展会概况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在深圳举办规模空前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CIBF2021展览面积100000平方米,展位数量4800多个,预计参展商将超过1500家。CIBF2021展览会将集中展示全球3C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各种电池材料、制造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特别将重点展示近两年来我国在各种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及物流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一系列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4-03-13 16:08
来源:
大成精密发布于:广东省
2024韩国电池展览会(InterBattery 2024)近日于韩国国际会展中心(COEX)隆重举行,大成精密在展会上向来自全球的电池品牌、设备商展示了大成精密的高端智能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专家、客户的目光。韩国电池展览会是韩国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据悉,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79家企业、政府机构和机构参展,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大成精密起步于锂电行业,经过十余年的专业深耕和匠心发展,现已成长为专注于锂电、铜箔、薄膜、半导体等行业的高端智能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锂电行业,大成精密在研发生产及产品品质等方面一直保持领先优势,为众多行业领先品牌及设备供应商提供服务。展会现场人头攒动,各参展商摩拳擦掌、宣传推广。展会上,大成精密为锂电行业带来了颇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及先进技术,包括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Super X-Ray面密度测量技术、在线激光测厚技术、离线厚度尺寸测量技术、真空干燥单体炉技术等,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客户驻足,咨询了解,无疑是展会上最靓丽的风景线。大成精密董事长张孝平带领着团队耐心接待,与客户深入沟通。2024年,大成精密出海的步伐加速,继日本电池展和韩国电池展后,将持续发力海外市场,提高大成精密影响力,扩张海外版图,以领先的技术与优秀的产品质量穿越层层壁垒,在全球市场乘风破浪,敬请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斯拉近日宣布,美国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4680电池电芯累计产量超1000万颗,随着4680量产带来的增量逐渐清晰,锂电设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锂电制造工艺变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特斯拉引领4680电池产业化加速,工艺变化带来锂电设备增量投资机会。中航证券研报称,特斯拉4680进展超预期,今年或为量产元年。据各公司披露进展情况统计,公司预期2025年4680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合计约419GWh,按照每GWh约2亿元的设备投资额测算,2025年对应新增设备市场空间约508亿元。据高工锂电,除4680大圆柱电池外,2022年以来,麒麟电池等CTP、CTC等新结构加速迭代,磷酸锰铁锂、硅基负极等新材料层出不穷,半固态/固态电池量产提速,工艺变化给锂电装备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锂电池检测设备作为锂电生产线提升良率产效的重要部分,其中用于电芯结构检测的X-Ray检测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5%,部分企业如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成精密”)等,具备全球竞争力。在锂电池产业持续升级发展中,大成精密有望凭借在技术创新、客户资源以及品质保障等方面竞争优势,完成技术与产品的全面升级,实现进阶式跨越发展。锂电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凸显从锂电行业产业链所处位置来看,锂电设备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应用于产业链中游,功能覆盖锂电池制造环节,与锂电池产量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国内电池生产企业产能扩张带来的机会,国产设备大部分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带动锂电池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锂电设备国产化率便已达到 90%;其中方形电池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超 90%,圆柱电池生产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5%。
数据来源:大成精密招股书
在国产化的进程中,锂电装备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头部企业不仅具备技术、产能、资金、服务等优势,再加上多年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经验积累,可快速适配规模化制造,助力电池产能释放。同时,获得头部动力电池企业订单,可形成强有力的背书,进而产生复利效应,获得更多市场订单。目前,在锂电设备领域,大成精密通过多年行业耕耘,旗下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X-Ray成像检测设备等产品已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地位。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TOP 10企业合计约为247.64GWh,占总装机量的95%。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大成精密与该排名前十企业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锂电池检测设备、干燥设备细分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具备全球竞争力。
大成精密:盈利能力强 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达241%公开资料显示,大成精密创立于2011年,创立至今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研发活动相关的投入,形成了锂电池在线检测、锂电池真空干燥两大技术平台,以及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储备。截至公司招股书披露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13项、软件著作权33项,拥有研发人员14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0.95%。2019-2022Q1年,公司合计投入研发费用达到8769.89万元,各报告期占营收比例多数在10%以上。随着创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公司形成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前、中段核心工序的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X-Ray成像检测设备三大主营业务产品,业务快速发展。据披露,2019-2021年,公司营收从12490.65万元增长至38644.31万元,复合增长率为75.89%,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从百万级别增长至6614.20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41.14%。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各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均在40%以上,2021年达到44.22%;同时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2Q1,公司合同负债(预收款项)余额高达39146.83万元。分产品来看,公司一开始从高端、重要的极片测量设备切入锂电池制造行业,目前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已成为公司长期稳定贡献收益的产品线。据其官网进一步披露显示,公司在电池领域TOP 20客户全覆盖,成交了200余家知名锂电池厂商,其中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占国内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
数据来源:大成精密公司官网
2019年至2021年,公司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X-Ray成像检测设备两类产品收入规模及占比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在X-Ray成像检测设备领域,具有自主算法优势,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据悉,公司在X-Ray在线检测技术领域领域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多项自主开发的核心算法,创新实现了X-Ray的电芯极片内部特征检测功能和电芯极片打皱检测功能,内部特征检测精度可达30μm,打皱检测准确度可达98%以上。2021年,公司X-Ray成像检测设备开始验收并实现收入,在当年即实现5487.76万元,占年收入比跃升至14.48%,随着新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加速向上。而公司亦在长期以来的业务开拓中,与多家下游大型锂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创新机制,能自主结合头部锂电池企业的工艺革新进行定向研发、设备创新,第一时间向客户提供契合生产线需求的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从而赢得市场先机,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并远销日韩、美国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锂电电芯设备2025年规模达1200亿元 产业链企业持续受益锂电设备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其成长逻辑更多的是看行业未来潜力。在锂电池方面,近年来产品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同时,2021年我国密集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文件,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受此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增长势头强劲,行业扩产潮仍在继续。据高工锂电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动力及储能电池开工及签约项目达24起,总投资金额超过2055千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超570GWh。扩产及签约主体包括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瑞浦兰钧、兰钧新能源、比克电池、比亚迪、赣锋锂业、盛虹控股集团、中科弘泰、航天锂电、中宏科创、格派新能源、巨湾技研、默迪新能源、埃克森新能源等。国内产能的持续扩张,提供后续锂电设备需求的增量。据[1]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在新一轮扩产潮带动下,2022年我国锂电电芯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电电芯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200亿元。无论是从扩产需求还是基于产能升级带来的设备革新视角来看,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增长的逻辑已经非常清晰。在设备技术发展趋势上,高工锂电称,由于动力及储能电池对产品性能以及大规模智能制造的持续追求,锂电生产设备将往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一体化、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节能化的“三高五化”趋势发展。因此,唯有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厂家,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大成精密作为电芯干燥、检测设备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储备,从而保证了公司核心设备产品的不断迭代创新,在性能、品质、可靠性等方面持续优化,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贴近行业头部客户需求,持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技术迭代驱动下的“蓝海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最新电池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