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去拉萨需要多久会遇到哪些危险

之前有在如何看待山东户外爱好者荆茜茜独自徒步身亡?中分享关于户外常见的一些意外风险。在本问题当中将结合户外探险作者“爱水电”老师的实际徒步经验与大家分享:贡嘎东坡的南门关沟徒步一条较高难度的线路。在此仅作为案例分析。南门关沟内道路艰险,虫草季节会有当地村民结伴出入,马匹完全不能通过,徒步只能请向导,雇背夫,否则莫入。(现已修水电站,可能有一定变化)神秘的南门关沟水电、 @彩云指南 和重山三人的南门关沟之行也充满了各种危险,水电和彩云进出一共花了七天七夜的时间,而重山由于假期短暂不得不在第三天出沟,甚是可惜!出行全程采用了水电一贯的作风,即无向导、无背夫和全背负的UL出行方式。大概归纳了一下,对于这次出行所遇到和感受到的危险有下列一些内容,不按时间顺序,按大致的危险程度而写吧,但愿对后人的出行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落石,非常危险落石是这次出行所面临的头号敌人,而这种危险常常里离你很近。进来的时候还有路,回来就成了这样从成都出发后因为雅安段堵车,到达南门关沟口的时候天色已晚,雨雾即将袭来。我们在离沟口大约有二十多分钟的地方扎下营地。先前选择的营地地点并不理想,地面相当平整,但营地南侧的坡上虽然植被茂密,但是夜间的持续雨水仍然有可能会引发落石下来,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即刻移营到二十多米以外的开阔地带,全无后顾之忧。真的,当晚就下了一夜的雨!如果说这远远还构不成什么威胁,就当成一次预警吧。第二天,冒雨行进,下了整整一天的雨,陡峭的山体一共有多少次落石我们不得而知,当我们把营地选在了一块突出的巨石下扎营安稳后,前方百米处的落石奇观那才叫让人叹为观止,隆隆的声响伴随着石头相撞引发的巨大火花似乎一夜没能停息,有些石块甚至会飞滚到河对岸,我们所拍的的视频能证明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假如万一白天遇到这样高密度的落石,就只有原地等待,不可能通行了。如果说我们此时态度是抱有几分观赏的话,那接下来的一天的遭遇就完全不同了。营地后面的乱石坡就是上演观赏性滚石节目的地点第三天早起,和重山匆匆合影话别后,我和彩云继续前行。心里设想着重山出去的道路会遇到哪些问题,一路没有太多话语。就在我们通过一个20米左右宽的滑坡地带时,头顶上响起轰隆隆一阵巨响,前后相距大约五米的彩云和我,同时抬眼望去,一块一米多的巨石夹带着一些大小不等的石头向我等头顶飞来,当时头脑经过短暂几毫秒的空白期,继之而来的是身体肾上腺素的巨大释放,二人飞一样向前后两个方向飞奔而去,就像脚下生风,此时的碎石坡已被视为平地,不再是什么障碍。当水电躲到一块足以构成保护的巨石后面的时候,才感到危险已经远离,同时高声呼喊彩云的名字,希望能听到他的回答,而此时彩云也在疯狂呼喊水电的名字。无奈,环境噪声太大,我们都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直到相互寻找看到对方移动的身影时,心中的那份感受真是难以言表!以后的碎石坡有长有短,落石不断,再不敢有一丝大意,相互间尽可能照应,互相保护着通过,一路相安无事。可以看出,雨水已经把巨岩下的支撑都快要掏空了对策:尽可能避开雨季出行。如果没条件通行,就要躲在安全地带等危险过去。对于偶发的落石要尽可能躲到相对大的石头后面,团队间要相互照应。佩戴头盔有助于免受细小石块的袭击,跌倒时也会避免损伤头部。二、雪崩,非常危险雪崩的危险大家都有了解,但近距离接触雪崩的人并不多。我们第三天的营地安置在了冰川融水旁边,当夜仍是降雪。经过三天的降水,此时的冰川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加上先前未化的积雪就会更厚。第四天一早,通过卫星电话我们得知天气已经开始好转,而且未来的三四天都是晴好天气,瑰丽的晚霞也预示到了这一点。我们所担心的问题来了。晚霞往往预示天气会好转从帐篷里就能看见的金山日出,神秘的埃德加峰我们在第五天一早从冰川营地的帐篷里就可以看到日照金山,此时的埃德加峰和它对面的嘉子峰都格外好看,然而从早上到晚上强烈的日照使得环境温度猛然升高,身体变得暖融融的,周围积雪都在缓慢消融,冰川塔林也开始滴水,冰冻的小海子也开始解冻而变得好看…而这一切都在暗示着另一种危险,雪崩!从中午开始问题变得越发严重,轰隆隆的雪崩声此起彼伏,还夹杂着冰崩和落石的声音,侧碛堤上的碎石没完没了地往下滚落,让你的心情很不好!嘉子峰东壁大规模雪崩(彩云视频截图)猛然间,我们听到了又一声隆隆巨响,同时看到了嘉子峰东壁的悬冰川下发生了巨大雪崩,推测可能是悬冰川断裂跌落所引发,从大约不到六千米的位置一直向下翻滚流淌,然后顺流雪槽一直流淌到4100米处,也就是水电拍摄下面这张照片的位置。嘉子峰东壁大雪崩后最终部分流雪所到达的位置漂亮的嘉子峰东壁悬冰川我们原本计划穿越埃德加东壁下的垭口到达燕子沟,这天如果不是雪崩因素应该是最好的机会。无奈,我们只能等待明天,也就是第六天才能穿越垭口。这一天,我们只能到冰川塔林玩一会了,可惜雪深路难行,路上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回到营地的时候天色已晚。原计划将营地移到侧碛堤上面的计划被迫中止,继而又引出后面的故事。这天晚些时候我们注意到,明天将要通过的垭口位置下的流雪槽里已经有新的雪崩流雪痕迹,而这条通道是我们的必经之地。对策:雪后回暖天气要特别当心,特别是坡度大的流雪地带,如果要穿行也要选择时机,午后阳光直射时非常危险,另外这种天气切忌横切雪坡,尽量远离流雪槽。三、土坡和冰碛堤,危险山谷两侧的土坡和冰碛堤情况有些类似,都是些以松土和碎石为主要成分的土坡。行走在这样的坡上时要格外小心,在山谷两侧的松土坡上行进时一不小心就会滑落下去,而有积雪时情况反而会变得好一些,这时候穿不穿冰爪不是绝对性因素,而是要靠个人脚下的感觉。总之,这种看似不危险的一个小坡可能会让你跌落河中或是受到身体伤害。水电个人比较不喜欢这种松土坡,每次都会格外小心。冰碛堤有不同种类之分,都是冰川运动过程留下的堆积物。对于侧碛堤的攀爬要尽可能避免,因为随时都会有碎石和土块崩塌,有时甚至是巨石滚落。一般在终碛附近可以找到绕过的道路,而有时就要见机行事了。这次南门关之行,第六天计划要翻越埃德加东壁下那个诱人的垭口到燕子沟方向。因前一天的营地没有按计划提前转移而造成时间紧迫,我们不得不采取抄近道攀爬侧碛堤的方式,否则我们会耽误至少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都则就有可能不能按时出沟。我们选取了一段积雪最多的侧碛进行攀爬,积雪多意味着坡度较缓。的确,几十米高的侧碛堤,下面有雪的一段没有花费太多的力气,只是采用了之字形上升的方式行进,由水电充当无保护先锋。接近顶端一段没有积雪的侧碛使我们陷入了被动,看起来攀爬角度大约在70度到接近90度,如果是岩石地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侧碛的土层实在是太不可靠了!水电在一块巨石旁陷入了被动,这时离最上面的边缘大约还有4米远,脚下只有一个可靠的脚点,而且几乎没有换脚的机会。右侧没有抓点,只有松松的土层,冰爪也吃不上力。上方有一个岩石和土层的分界,或许可以利用一下。身前有一个小窝刚好放下背包,这样可以把重心放下来,同时又可以缓解脚点的压力,也有更多双手操作的机会。我没有理会同伴在下面反复的近于唠叨般的善意提醒,只是和他说,你别急,我暂时安全,但需要时间思考。下面的行为,完全按照预先的思考顺序执行。首先,利用Simond Fox小镐哪怕是很可怜的那一点抓力尽可能使自己取得平衡和休息,接下来把一根19CM的BD冰锥用小镐打进岩石和土层的交界处!显而易见,土层并不能提供给我的冰锥足够的挤压力,但是我努力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小岩片,被我打进了冰锥和土层的交界处,这样就提供给我一个相对安全的点,被我描述为最多可以悬挂我身体一半重量的临时保护点。可怜的过渡性锚点安置柔性确保点休息了片刻,水电再次确定了下确实没有机会倒攀,于是不得已下定决心实施柔性岩点计划!我取出绳索,单绳下放了大约35米,让彩云把我要用的一个工具系在绳端以便我拉上来。一切都很顺利,我开始设置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柔性保护点,涂胶的过程中牺牲了水电充当VB的一副乳胶手套,用手套直接涂比小刷子给力!大约花了十几分钟设置好之后,我开始准备双绳下降的绳索,两个抓结和一个小型下降器,其中左手一个抓结用于上方悬停保护,右手抓结充当握持和脚蹬,下降器采用事先设计好的中间穿绳的方式。整个自救过程心静如水,最后居然还有心情拍照留念。这些消磨的时间也同时在等待这个需要花些时间的固化过程。在确定了固化进行的比较完全时,我进行了一次最后的检查以确保稳固!然后开始垂降。不出所料,垂降的第一时间就将脚下一块大石头蹬落,这块石头跳着舞一直滚落到彩云身边。如果错误采用倒攀方式下降后果不堪设想!悬啊!垂降了大约十七八米的样子,水电已经完全安全,接下来还有二十米的下降但坡度还不到45度,完全不构成威胁,哈哈~开心!那时候水电只有开心,并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动作,彩云作证!对策:遇到这种情况,镇静是第一位的,你需要思考,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按顺序进行,千万别乱了阵脚。另外,常规功课要做足,并事先准备好应急措施,这个柔性岩点就是出行前才刚刚设计完成的,以对付难于安放确保点的情况,没想到这次真就用上了。四、过河,比较容易出问题过河,对于南门关沟这样的环境你是必须要面对的。对于沟口附近的过河路段,都会有当地村民架设的简易桥梁,只要小心点,别害怕,都可以安全通过。不过,对于有些被水浸泡的一些木桥面,可能相当湿滑,有些地方还要换上冰爪才能安全通行。而对于较深处没桥的地段,这里有两个方案可选,要么全身而退,要么丢卒保车。沟口附近还有当地村民搭建的简易木桥全身而退并不容易,你需要确保鞋不湿,衣服干爽,器材完整,最好还能从容不迫。丢卒保车最简单的办法是有些地段要淌水而过,鞋子灌水不可避免,只要人安全过河就好。采用哪种方式由你了,不过都首先要保障人身安全才行。对这种危险地带,千万要小心,不要跌下去这次出沟,因水位有涨,加之过河本来就心有余悸,想绕路过河结果还吃了亏,最后还是没能避免面对过河的难题。过河保护对策:冰爪对过河很有用,可有效防滑。设置路绳相对安全一些,但是很费时间,技术也不容易掌握。我们采取的具体办法是把绳子拴在小镐上丢向河对岸,卡住岩石后拉紧,在合适位置设置好路绳过河,这样就会有安全保障。最后一个人过河前要设置合理保护点,两个人全部过河后,再回收绳索。五、石头阵和碎石坡,比较危险冰川漂砾和碎石有时候很烦人,似乎没完没了,但大多数情况下有一定的稳定性,偶尔也能引发连锁反应,需谨慎对待。这种地形离外界较远,往往需要三四天才能进入,如果搞出来一个骨折什么的就比较惨了。冰川在阳光直晒的时候会从上面滚落一些碎石,也有伤人的危险。有些长有青苔的石头表面很滑,也要留意,必要时可上冰爪,不过这种石头坡对冰爪磨损十分严重,不要希望总有新齿般的抓力。落雪后的石头阵很危险,你甚至不知道石头缝在哪里,非常容易卡住登山杖和登山鞋。嘉子峰脚下的冰川漂砾和碎石河边的石头相对不易滑动,但也不能大意对于滑坡地段的乱石坡更要谨慎对待,每块石头都可能不稳固,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更要谨慎通过,同时要防范可能的飞石来袭。对策:对于可能滚动的石头,不要一脚踩到位,也就是说,起脚时先踩一下,不要把重心一下子全放上去,同时用两根登山杖辅助支撑,确定稳定后再把重心全移过去。这种方法看来麻烦,其实习惯了就好,特别是通过落雪后的石头阵,用这种方法很奏效。六、穿行高山灌木林,心理危机穿越高山灌木林,特别是高山杜鹃林是一件烦人的劳作。有时候因为偶发的断路或者是根本没路,你不得不穿行在杜鹃林间。杜鹃林本身并不可怕,有时高山杜鹃强悍的枝干还能给你提供保护,但它对你看摧残是在心理层面的,你可能会因之而崩溃。杜鹃花开起来还是很好看的对策:尽量躲开杜鹃林,躲不开的就尽可能在边缘地带行走。勉励下自己,每小时能行走100米就是件快乐的事情!茂密的杜鹃林只要让你碰上,你需要的是除了信心就是耐心,此外别无他法。七、失温,比较危险即使你的防御措施做得如何到位,几天的连阴雨也会把你搞得一团糟。除了外界雨水的侵入,身体活动的汗湿也足以把你的衣裤都打湿,另外,你的睡袋也会因为冷凝水或身体的不显性失水而搞得失去部分保暖性。你会寄希望于老天爷给你一天,哪怕是几个小时温暖的阳光,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坏天气周期就是这样!这样的恶性循环会消耗你身体的热量,如果你尝试用身体的热量烤干你的衣服情况就会变得更加糟糕,那会吸走你身体多少热量啊!我们南门关之行的头三天,都是在这种天气下度过的。抓紧时间晒装备对策:1,尽量保持部分备用的衣服、手套和袜子干燥。这不是信心的问题,有时候有限的一点干燥衣服对保持体能有极端重要的意义。2,保证能量摄入,充足的食物和热饮料有助于你快速恢复体能并让你的身体热起来,特别是含有姜汁的饮料和汤料。你的热水瓶最好质量卓越,为了UL省掉热水瓶不很明智。3, 在天气周期开始显得不理想时,你就要防患于未然。比如采用一些VB措施,隔绝爱出汗身体部位的水分流失,特别是睡眠的时候能保证你睡袋干燥和保温。这方面彩云经验颇多,也受益匪浅。在山崖下露营的彩云很有安全意识,对其身体一些部位采取了水汽隔离的保护方式4, 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晾干你的衣服和寝具,有时候当你急于行军的时候出了一个小时太阳,别犹豫,一定要停下来,先晾干东西再走。这次出行第二天在山崖下露营,把尽可能收集的那一点干柴凑在一起也足够点起了一个不错的火塘来取暖和烘干衣服,而且十分有效。八、 身体脱水,有些危险身体脱水你可能会看不到,但确实发生了,最初的表现是尿量的减少,或者无尿。长途的行军和能量代谢会加速你身体的脱水状体,你可能还会觉得口干舌燥,乏力。高原,包括冰原和雪原,尽管周围到处都是水,可空气中含水量就是不大,而且非常干燥,呼吸和其他不显性失水会使你身体脱水加重。在这种地方补水,一定要用净水器对策:尽量保持饮水充足。我们的南门关之行携带了一个小型过滤式饮水器,效果非常好,是我们使用最多的装备之一,只要有可见的清水源,我们都会停下来饮用,而且每次都在300毫升上下。彩云因有皮肤干燥症,需水量大约比水电大一倍左右。如果没有这件装备,那就只有用别的水处理办法了。不论用什么方式补水,量都要足够。九、日晒,有些危险,特别是对眼睛的损伤水电出行冰川,不论如何精简装备,有一个东西是不可以精简的,那就是备用偏光眼镜。其实,水电的主偏光镜是相当可靠的,而且有眼镜绳,并不容易丢失。无奈,万一什么偶然因素导致眼镜出了问题,那情况会是怎样的啊?在那种高原雪地环境下,没有护目眼镜10分钟就可能导致雪盲,你将会寸步难行。从这张合影看得出来,对日光的防护是多方面的对策:必须有一付高质量的防太阳眼镜。除了对眼睛的防护,面部皮肤,颈部皮肤都要适当物理遮挡,最好涂布高防晒指数的防晒霜作为基础防护,一些特殊部位,如口唇和鼻子部位也很重要,需要特别防护。需要注意的是,戴了防护面罩的护目镜内侧会产生雾气凝结干扰视线,这方面要妥善处理。水电这次用了一种比较好用的防雾涂剂,省去了不少麻烦。十、食物短缺,有些危险整个南门关之行,食物的配给量在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有时候,处于体力透支的情况下,人对食物的需求量会大增,不过,过度担心也没什么好处,毕竟每天每时你都会掂量和平衡你自身的需求。这次食物带得比较合适,最后一天居然还有剩余,算是不错了。值得一提的是,重山在进山的第二天就把一袋食物丢了,本来是打算留给我和彩云用的备用粮食,不过仅一些香肠和考囊而已。这个情况以后可千万别发生啊!如果是主食,后果严重啊!对策:食物的分量和配比一定要仔细考虑,食物要放在背囊主袋里,永远不要当做外挂。十一、通讯问题,对安全有影响这次携带了一对对讲机和两部卫星电话,都派上了用处。以往只能根据天气预报看一个大概,进山以后就只能凭推断了。有了卫星电话就方便了和外界的联系,对头几天的不良天气情况心中有了数,而且对后几天晴朗天气也有了预期。感谢中央气象台给了我们如此精准的天气预报,而且是丝毫不差,真是不错!对讲机在过河和找路时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在山里我们只用了0.1瓦的发射功率就足够用了,而且有了卫星电话,对讲机就不需要大功率和长苗子了。对策:对讲机和卫星电话最好都有。十二、GPS的问题,多少有些影响这次GPS表现总体不好,搜星和定位都比较迟缓,包括水电N95GPS系统和备用的麦哲伦探险家500都是如此,原因不得而知,后来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高反”。所幸的是,SmartcomGPS内强大的等高线地图和气压高度计的完美的结合派上了用场,用起来导航很顺手。后来不论GPS信号好不好,GPS根本就用不着了,上次从黑水到理县穿越的时候情况也有些类似。对策:不要过分依赖GPS,综合导航能力的培养才是最终解决之道。除了以上一些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冰裂缝和滑坠风险,急性高山症候群和过度疲劳对身体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要么是专业攀登方面的,要么是专业医学层面的,水电在这里就不逐一分析了。总之,还会有很多危险因素出现在我们的行程中,以上水电只是这次针对南门关沟徒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一简单的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全文完)作者:爱水电微信公众号:水电的空间(微信号:sd_space)其他爱水电文章:高海拔营地举例及相关扎营技巧山野医学:超轻户外药品配置原则及其应用户外出行的十三道免死金牌

户外徒步、登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只有亲自行动起来才能摸到法门的户外运动。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多多掌握一些户外徒步的技巧,本期小西盘点了户外运动的十个小技巧!
①户外装备轻量化
尽量选择轻量化的户外装备,简装出行。尤其是刚入门的新手轻装简行才能走得更远。
②热身活动
在进行户外运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拉伸,可以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这样做能减轻身体的僵硬程度,一定程度上防止身体受到伤害。
③如何走路?
选择全脚掌着地,踏稳脚步再移动重心,尽量保持匀速。调整好步伐,把步伐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不要大步快走,小步慢走的同时多活动活动膝盖。背部肩沉背挺,尽量保持头、腰、脚在同一重力线上。
④怎么上下坡?
上坡外八字,下行重后脚。
上山的方法:在抬脚时,先是抬起脚跟,然后是脚底,最后是脚趾。上身略微前倾到一个适合的角度,让重力帮你上坡。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脚并用,这样会非常轻松,前面的斜坡刚好弥补手臂的长度,使人可以和兽一样四肢行走,这是非常节省体能的方法之一。
下山的方法: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脚站好才把重心移过去,永远要有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 速度可以比上山的时候慢一点,切忌向下猛冲!
⑤登山杖的使用
登山杖的使用,是将脚的部分运动量由手以及上半身来负担,这会减轻一些下半身肌肉的负担,让你的步伐更接近不背东西的走路姿势,也会比不用登山杖时走得轻松一些。尤其是在在下坡路段时,登山杖能有效吸收下坡冲击力,保护膝盖。
登山杖的使用:手从腕带的下方穿过,将腕带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调整好腕带握住手柄即可。较为平整的路面徒步时,登山杖的长度是自然站立,小臂与大臂成70——90度夹角,这时手杖长度为正常使用长度。
平地行走时自然摆臂,先落登山杖再起脚;上坡的时候收短,更有利于支撑;下坡时拉长,先稳定出杖再迈腿下坡。
⑥什么时候喝水?
少量多次,不可豪饮。一次喝水太多并不能被完全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腹胀。建议驴友们徒步时,可携带水袋或易取的水壶,行进过程中可以每隔20~30分钟抿一口。
⑦如何休息?
减少坐下来休息的次数。因为坐下以后想要站起来继续行走,会让本来就疲惫的双腿消耗更多的能量把整个身体和背包支撑起来,容易受伤。
其实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种,没有必要全身坐下,可以选择树干斜靠一下,或者选择较高的地方坐下。并且,不要在精疲力竭的时候休息,大约走 50 分钟休息10 分钟为最佳。
⑧调整呼吸
很多人在徒步的时候呼吸短促浅粗,没有规律,这样会越来越疲劳。因此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适当的节奏,有意地去控制达到习惯的状态。负重陡坡尽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劳的时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减缓节奏,使体能随呼吸分布均匀。
另外说话耗费的体力、消耗的氧气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旅途中尽量少说话,节省体能。
⑨不要单独行动
在户外尽量不要自己行动,单独行动遭遇危险的时候很难得到及时的救助,所以要注意听领队讲的注意事项,因为他们是最熟悉线路情况的人。
⑩不要逗弄野生动物
逗弄、喂食野生动物不管是对于动物还是人类而言都存在潜在的危险,在户外偶遇野生小精灵确实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也要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不要主动去逗弄、喂食等。
来源|西部印象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在2000年以前,去西藏游玩,就是一个遥远的梦!
那时西藏的遥远与陌生,西藏高原与高反,而最重要的是那些难走的路,我如何才能到哪里? 2003年我第一次到云南的滇西北,第一次开始接触藏区,也第一次开始接触高原。
当时滇西北的路非常难走,我设想西藏会不会更难? 滇西北已经是海拔3000多米,我气喘吁吁的攀爬,同行的领队一再要求我们注意高反,不要大声说话,不要过急走路,吃饭不要喝酒......
而我还遇到一个问题,让我对去西藏一度失去了信心,我闻不得酥油味,到了藏区只要有酥油味道的菜闻到就想吐,把锅刷多少遍也没用,而那时藏区还没有多少外来的经营者,大部分客栈与农家乐都还是藏民经营。
这次滇西北之行,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坚定了我进藏的决心,那天空、那白云、那雪山,对我太有有诱惑了。我爱上了旅行,我知道此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要去远方。 西藏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但西藏却是我旅行途中的一个节点。
那时有时间我就游走各地,开始对人说我喜欢旅游。每每这个时候。对方会问“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去过西藏吗?” 每到这个时候就开始扎心了,没有去过西藏,还谈什么爱好旅游!
2012年我再次来到了滇西北,这次不仅到了丽江、泸沽湖,干脆自驾,直奔川西,最后到了色达。这里距离西藏很近了......
而这一年,我又两次到了青海,这里是高原,也到了藏区。 此时,去西藏摆上了议事日程了。 2013年,我终于确定了去西藏的日期,新买了一台越野车,朋友也买了一台GMC,召集了六个朋友,直奔川西,想去西藏了。
至此我的西藏梦想刚好做十年了。 而最后结果朋友的车在川西就一路颠簸,不如我的越野车肆意,而他又出现了高原反应,在色达退出了,只有我一车,三个人最后到了拉萨。
那时的道路并不好走,我们在川西屡屡遇到泥石流,在走318线通麦天险时遇到泥石流和塌方,惊魂一夜。 最后我们沿着青藏线回来了。 2019年我再次踏上西藏的土地,这次我是完成新疆的自驾后由叶城沿219线进藏,这是海拔最高的一条进藏线,我单人独驾,冒着可能的高反,再上高原。
这次不仅到了阿里,最后沿219到了日喀则,到了拉萨,到了藏南,最后沿318线逆行出藏,又沿214线到了云南的滇西北,这是不是该算一个轮回呢。 这次西藏行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西藏的路不再难走,318线上挤满了进藏人流和车流,西藏已经不再神秘。
如果现在去西藏,从有想法到最后实现,你再不用准备多少年,或许做决定只要一天...... 我的第三次进藏,随时准备出发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徒步去拉萨需要多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