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可以去台湾打工需要办理什么吗?如果要去的话,要办理些什么证件?

鹿晗在台湾录制节目被检举“非法打工” 若属实将被强制出境
2016-05-03 07:35:11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关键字: 鹿晗在台湾非法打工鹿晗恐被台湾限制出镜鹿晗在台非法打工鹿晗台湾录制节目鹿晗我去上学啦
继《极限挑战》在台插旗风波后 ,又一档大陆综艺节目在台湾引发舆论。5月2日,浙江卫视《我去上学啦》第二季在台北华冈艺校拍摄,鹿晗、薛之谦、台湾女子团体SHE成员Ella等明星参与。鹿晗超高人气引来粉丝围观,同时也引起了另一个话题……
节目组安排明星在高中上学时,也让他们体验各种课外生活。但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日报道,有人检举鹿晗持自由行观光签注赴台,只能旅游,不能工作,但他拍摄节目,违反“就业服务法”,属于非法打工;这几天,鹿晗的工作情形上遍台湾娱乐版面,还有影迷在他下榻的饭店整天等候,希望能看一眼收工后的鹿晗。检举人要求“移民署”依法处理。
鹿晗录制《我去上学啦》,属于非法打工?
台湾“移民署”证实接到检举。“移民署”表示将派人约谈,先确认鹿晗赴台参加活动的性质。
据台湾东森新闻网2日报道,鹿晗当天现身位于阳明山上的华冈艺校。有台湾记者在剧组拍摄的现场询问工作人员,对方先是表示“这个事情我无法做主,帮你询问一下”,接着因艺人鹿晗、Ella下课走出校门,现场一阵混乱,工作人员随后便消失了,没有给出“鹿晗非法来台打工”的相关回应。
台湾规定,非台湾公民不得在未经事先取得许可之下,在台湾进行表演、拍摄节目之类的工作行为。联合新闻网2日称,“移民署”一旦认定鹿晗拿观光签注而有工作事实,将撤销其入台许可证,并强制“出境”或限令10日内“出境”,日后会将他列管,5年内不得“入境台湾”。自由电子报2日称,鹿晗并非首例,巫启贤1996年到台南演唱,因无工作证遭警方逮捕,被禁止入台5年。
5月3日凌晨12时53分,我去上学啦节目组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首次到台湾取景,经验不足,未能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郑重道歉。”3日上午9时左右,节目组再发微博称已暂停拍摄。
节目组声明
标签 台湾文体明星综艺节目非法活动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邱荔
去韩国打工需要的手续有:1、持国(境)外邀请函到所人事教育处领取出国(境)人员审批表。2、到出境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领取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3、办理请假、离所和解除聘用合同手续。4、持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交款收据复印件、离所手续单或押金到人事教育处审核盖章,交手续费,然后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护照。5、到有大韩民国驻中国使领馆办理签证。6、需要公证的,请到公证处领取公证表后到人事教育处盖章。法律依据:《出入境管理法》第十一条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境入境。具备条件的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为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提供专用通道等便利措施。去柬埔寨打工需要办理什么签证柬埔寨为国际游客提供落地签和电子签证。同时向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和旅客提供一年.两年.三年的多次往返签证。目前办理柬埔寨签证主要有三种方式:电子签,落地签,使馆签。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中国公民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还需要取得前往国签证,或者其他入境许可证明。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国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海员证。自愿离婚需要哪些手续以及去哪办理自愿离婚属于协议离婚,到民政局办理。如果是协议离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需要准备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由民政局颁发离婚证解除婚姻关系。《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第十条之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6月15日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新华网厦门6月15日电(记者 胡璇绚 牟彦秋) 为期一周的第五届海峡论坛15日起在福建厦门、福州、漳州、莆田等多个城市展开。本届论坛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议题,突出民间性、广泛性、草根性,参加论坛的台湾嘉宾总人数近万人,大多数来自基层,包括党派、工会、青年、妇女等30多个界别和民间社团。  海峡论坛已连续举办五届,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让网民了解本次论坛的作用和意义,新华网15日专访了出席本届论坛的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  新华网:谢谢林先生接受我们新华网的专访,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对这届论坛的最大期许是什么?  林炳坤:我对这次的海峡论坛期许很多,这次交流的程度也很大,台湾各阶层人士、宗教团体、文化界都到这里来共襄盛举,包括泉州、漳州、福州都办了很多的活动。习吴会刚结束,在论坛上也会有一个新的气象,台湾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善意,我们也希望这次论坛更加透明,让使两岸人民看到成果,论坛所做的事实上也是两岸共同发展的目标。  习吴会,习总书记提的“四个坚持”,我们也特别提到“一个中国的架构下”。我有一个感受,也就是求同存异,但是我希望能够求同除异,这样两岸签了那么多协议才能更好地去落实。  新华网:我看此前有记者采访您,您说论坛的成果既要务实又要落实,这怎么解读?每届海峡论坛都会推出一系列的惠台政策,台湾民众能感受到切身利益得到改善吗?  林炳坤:两岸交流,台湾一般老百姓的观点就是有两项是真正做到了,对两岸人民的生活都是有影响的:一是两岸三通,飞机直航,让两岸变成一个生活圈,这是两岸老百姓都感受得到的。第二个就是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希望这个能够更加扩大范围。  我觉得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存在,但是我也一直期待对于所谓的“异”,困难的部分,大家应该坐下来,好好沟通。不可能说60年了还是存在这个“异”,那就表示大家还不够正视这个“异”,所以我期待大家对这个“异”的问题能够好好重视,想办法来解决。我想中国人有这个智慧。很多的问题都是需要两岸领导人发挥智慧才能,想办法去落实的。  台湾人民感受到大陆的大宗采购、进口的手续、报关更加简化等等,成效是有但并不是很大。  我个人认为,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政策真正体现了两岸的“民间交流”,是一项让台湾民众切实体会到利益的政策。现在大陆每年那么多观光客到台湾去,首先惠及的就是旅馆业。例如,台湾旅馆以前生意不好,现在旅馆生意好了,房间都是满的了。过去在饭店打工一个星期才去三五天,现在一整个月都要上班。晚上的夜市那么好。凤梨酥厂一个一个地盖,本来一个人在凤梨酥工厂打工,现在家里的妹妹也去那里打工了,就是因为大陆的观光客大批地来,大量采购。你看夜市大多都是大陆客,这才是台湾民众最大的感触。现在台湾人的感受就是大陆同胞非常友善,以前受的教育就是说大陆人是“共匪”,现在发现大陆人不是这样的,“共匪”像我们的兄弟一样,大家都会聊聊天,这种感觉的变化是最重要的。  台湾有很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大陆找工作,有的去美国念书,念完后也直接到大陆找工作。两岸人民生活在一个圈子里了,这才是最大的改变。  新华网:新华网民对台湾无党团结联盟还是有一点陌生,可否在这里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林炳坤:我们常说“现在,大陆在拼经济,我们在拼政治”,政治的恶斗让台湾民众很讨厌。“蓝绿”每天都在电视上骂来骂去,你抹黑我,我抹黑你,大家斗来斗去,一个小小的问题都会政治化,很多基层老百姓和民意代表很不喜欢,所以才会有我们这个由民意代表和基层的老百姓结合起来无党团结联盟的产生。我们新北市议会也成立了无党的党团,台南市也成立了党团,我们要到各地区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希望台湾明天更好的一些人。厌恶“蓝绿”斗争。“民意代表”也好、意见领袖也好,我们提供“蓝绿”以外的第三个声音,听听我们的声音,不要老是听“蓝绿”的声音。  新华网:刚才您谈到两岸之间的交流促使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感觉有了很大的变化,您认为两岸的民间交流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再推进一步呢?  林炳坤:我想民间的交流到目前为止,可以讲是全面展开了。最早是有一些论坛,很多专家、学者、教授的互访,办座谈会等,现在推广到了宗教、文化和基层的交流。基层的“民意代表”包括村里长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活动确实使两岸更加了解彼此。  但我更觉得真正的交流并不仅仅是开论坛,今天三千人、明天五千人,后天一万人……而是大家互通、联姻,我想这个才是真正落实民间交流。你有一个大陆来的媳妇,你会骂她是“共匪”吗?不可能,她那么好,顾家、照顾公公婆婆非常好,人家就会说娶大陆老婆不错,就会有更多的台湾人想娶大陆媳妇,这样就变成一家人了。所以基层的交流我是觉得更好,当然论坛是一个平台、一个管道,但是我更希望有更多的实质交流,包括学生的交流。  我也在推动一个工作,就是交换学生,你那边的大学生可以到这边来修学,我这边的学生到你那里去修学,大家都交到很多朋友,这样的交流很重要。我觉得大陆学生真的是很用功,尤其在学术上都有很好的成果。所以我希望两岸的学术交流不光只是教授之间,我觉得交换学生非常非常重要。两岸的学术界也可以创建一个模式,统筹来运作,比如某一个基金会来协助办理,由各基金会去募款来办夏令营,我觉得这个可以由两岸的一个基金会把更多的财力投入这一块。比如每年厦门大学大和台湾成功大学办夏令营,不要叫一二十个,可以一两百个,让更多的学生过去以后可以露营、唱歌、跳舞。现在我们台湾也非常开放,什么时候暑假可以小“三通”到厦门,到你家住住,不用拿多少东西,背一个背包,我就到你家住一个礼拜,大家感情会很融洽。  新华网:您觉得进一步的交流是真正融入到社会的日常生活当中,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而不仅限于一次。  林炳坤:对。  新华网:在进行民间交流的同时,两岸的高层互访不断,您认为两岸政治协商受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林炳坤:最近我在台湾常听到一个论调说,大陆一直希望马英九可以实现就职演说时的承诺,就是所谓的政治对话、和平协议,但马英九希望大陆给台湾更大的政治空间和国际空间。但是大陆讲得很清楚,“没有政治对话哪来的国际空间?”政治对话并不代表政治摊牌,对话也可以各自表述,但是至少已经开始谈了,可以谈你在政治方面的想法,像现在一个中国的框架,我们吴伯雄讲一个中国的架构,框架和架构这只有中国人才懂得这个语言,这也就往前迈了一步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两岸能够增加一点互信,大家不要猜忌就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岸领导人要增加一点互信。习总书记的“四个坚持”,表述得很清楚。所以我是一直希望说两岸如果能够通过对话增加彼此的互信,对两岸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新华网:您觉得通过民间的交流和对话,有没有转变一部分人的思想呢?  林炳坤:两岸生活水平不一样,现在上海生活水平和台湾差不多了,但是其他一些城市还是差台湾一大节。生活的习惯、生活的水平和法律的认知是两岸目前需要再继续磨合的。没有磨合到某个程度的话,没有办法谈。  比如我今天在台湾生活得很好,因为我知道这个是违法,那个是合法;到大陆生活后则不知道,很多台湾老百姓到大陆来不知道法律的规范,所以要让两岸的生活规范、法律认知、生活水平接近,我想未来才会往统一方向走,如果这个差距没有办法解决,就会一直维持现状。?  新华网:问个轻松的话题吧,您喜欢看大陆的电视节目吗?  林炳坤:我是比较少时间看电视的,但是前一阵子,对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节目比较关注。民进党把它说成是一个“统战“,很多台湾人并不认同,即使是在民进党内部就有很多人不认同这个观点。那是政治人物为未来选举进行的一些操作。说要变成“总统”候选人或者什么的,这就是操纵嘛。很多民进党朋友跟我说过分了。所以我相信大陆也认为他们讲得不得体,把它当做笑话。  新华网:广大的新华网民对您的人生经历不是很了解,可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人生当中比较精彩的篇章?  林炳坤:我在“立法院”待了16年,也算是蛮长的一段时间,期间,我的人生态度也在改变,从不关心国家大事到立志要一直追求两岸的和平发展。离开“立法院”之后到了上海做学术访问,又到了北京,也就是在这段日子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陆的进步。大陆的进步与改变令人刮目相看,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一改我们认为的“大陆落后台湾很多”的感观,使我有了很不一样的想法。  记得六七年前到北京和东北去考察教育,我从小学一直看到初中、高中,我才发觉大陆的教育是那么多元。此前,我们认为大陆是教条式的教育。我觉得大陆在继续成长,而台湾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这是蛮可悲的。所以我们也希望台湾人摒弃政治的恶斗,为台湾的前途继续好好思考。  “立法院”的时间有很多事值得回味,我在两岸关系上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在陈水扁时代,我记得当时想邀请时任福建省副省长到台访问,他觉得是不可能的事,笑问:“怎么可能?”我说我们定好时间,我把手续办完,让你来。最终我成功了,我们称之“破冰之旅”。我觉得是很好的,在两岸关系里面跨了一大步。为了互相了解,在那个时候,我还安排“陆委会”的官员在我家和有关领导做一些沟通。在那种时代,能够那样做,我引以为豪。  我现在也在继续推动两岸的交流,尤其我最近在研究一个课题是大陆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对两岸未来的影响。现阶段我在研究大陆经济政策对两岸的一些影响。  我在很多场合讲台湾能够渡过2007年的金融危机,当时大陆是很帮台湾忙的,未来台湾面对韩国和日本,经济上的这么大的对手,我也希望大陆继续帮台湾的忙,让台湾的经济能够成长,如果大陆不帮忙的话,我看今年的GDP又完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毕竟台湾GDP30%是靠大陆。  台湾目前的情况坦白讲也需要大陆更多的帮忙和关心,对两岸未来也是一个帮助,对两岸未来和平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台湾人民绝对会感受得到,不会说没有感觉的,台湾老百姓懂得感激和感恩的。当然在某些问题上我们还是有一些坚持,但是基本上还是朝着两岸和平发展的方向在走。  新华网:感谢您接受我们这次的专访。(原标题:独家专访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台湾需要大陆更多的帮忙和关心)  (编辑:SN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台湾打工需要办理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