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悦九九江悦己瑜伽创始人吴青老师好不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1
【片段一】感悟释题之妙
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说课题。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大家对比两个同学的解释,看看有什么异同?
生:一个同学选用“去”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选择用“到”的意思。
师:那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觉得选择那个意思好?
生:李白在黄鹤楼不可能送孟浩然到广陵,应该是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所以,选择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但是,这个就一定准确吗?过一会儿,你们又会有新的看法。
(生似乎不信)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作者的角度该怎么说?
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作者在题目中就完整地告诉我们地点、人物、事情,还能够引出有助于思考的问题。
【赏析】学生初读古诗理解大意通常引用注释,对于注释不加选择,拿来就用,影响对古诗的学习。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利用注释本身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活用现成的资料,选择尽量符合诗句意思的解释,而不是生搬硬套。针对学生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不是包办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解决,让古诗和学生充分“对话”。教师巧妙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既出乎意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提高了学习古诗的趣味,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和文本对话的质量。
【片段二】感悟美景之别
师:那时间呢?
生:三月。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多简洁啊,为什么还要“烟花三月”?
生: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生:比较美。
师:繁花似锦的三月,大家喜欢做什么?
生:春游。
师:此时的名胜黄鹤楼游人如织,大家兴致勃勃,可是李白和老朋友呢?
生:正在送别。
生:有点伤心。
师:谁来描绘一下前两句诗的情境。
生:老朋友向西告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故人面向西,与站在黄鹤楼下的李白告别,在春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是老朋友向西和李白辞别。
师:题目“之广陵”就是去扬州,为什么用“下”扬州呢?别急,朗读整首诗,思考了再讨论。
生:说明扬州在黄鹤楼的下面。
生:是下游。
师:你来比画一下。(生比画)扬州不但是在黄鹤楼的下游,而且你还比画出两地江水的落差很大,船上又张开了船帆,行得——
生:飞快。
生:迅速。
【赏析】这一诗句的教学一般紧扣“烟花”,直接告诉学生李、孟二人因分别而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如果真的这样,那李白就是平庸之辈,而非诗仙。优秀的作品是让语言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再次利用古诗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思考、品味诗意,从“之广陵”与“下扬州”的异同之间,读出朋友匆匆离别的无奈,读出诗情的加速。同时反衬了背景:古人在烟花三月踏春是时尚、愉快的,而李、孟的分别却是与众不同。在快乐背景的映衬下,他们的离愁直染读者心灵。
【片段三】感悟无声之境
师:朋友相送,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李白和朋友说了些什么?诗中有吗?
生:没有。他们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师: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互相交流。
生:他们一下子就分别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下”,船行得快,来不及说。
生:一下子就“远”了。
生:“碧空尽”,一下子就消失了。
师:是啊,朋友离别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你和亲人分别,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会一直说吗?
生:我很伤心,说不出。
师:是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想说也说不出。朗读后两句诗,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生(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孤帆”说明作者眼中只有朋友乘坐的船。
生:“远影”看出作者一直凝视着远去的孤帆。
生:“碧空尽”,孤帆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作者还在眺望。
生:作者对朋友的情感像滔滔江水。
师:是啊,朋友分别挥手再见;朋友看不见了,眺望孤帆;船影不见了,抬头凝望那天空。寄托朋友情谊的形象逐渐消失,思念朋友的情怀油然而生,如滚滚长江水奔流不息。
【赏析】教师知道关键诗句的体会需要铺垫,需要学生情感的迸发,才能感悟到位。一般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感情,多是让学生设想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从生活经验、古诗情境不难知道,真正感情深厚的朋友分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唯有泪千行,唯有喉梗塞,唯有手相送、目相视,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诗情,才有画意,也才是李白的杰作。在本教学片段中,师生合作还原分别场景,从人、船、帆、影的迅速消失,到“尽”,感悟到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抒发根本跟不上,所以寄托于长江水。
【片段四】感悟真挚之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心的朋友。
生:“故人”,老朋友。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他和谁告辞?
生:和李白。
师:怎么写成“黄鹤楼”?
生:李白站在黄鹤楼下。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孟浩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李白看着他随船渐远,人影即将消失,他赶紧上到第二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还是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上到第三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仍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爬上最高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依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孟浩然看不见李白了,依然——
生:西辞黄鹤楼。
师:直到黄鹤楼望不见,孟浩然还是面朝——
生:西。
师:他们是怎样的朋友?
生:好朋友。
生:特别好的朋友。
生:知心朋友。
师:浓厚的友情是双方的。李白看船眼里只有“孤帆”,看人只有“故人”。“孤帆”似故人,他为什么觉得孟浩然也孤独呢?
生:因为李白非常关心孟浩然,怕他孤单。
师:他们的感情似——
生:长江水。
生:似滚滚的长江水。
师:李白真想送知心朋友到——
生:到扬州。
生:到广陵。
师:题目就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孟浩然到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2
1.认识鹤、孟、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孟、浩、陵、辞、唯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送别》,之后问:你从这首歌里感受到了什么?
2.师: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便与友情有关。课件出示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铺陈一种调子,使学生较快进入“送别”的氛围,初步感知古人送别的深情。】
二、研读古诗
(一)解诗题
1.读了诗的题目,你想知道哪些信息?(学生提什么就讲什么:李白、孟浩然、黄鹤楼、广陵),课件出示中国版图画,理解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2.请同学们再读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小结并课件演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到广陵去)
3.好,我们已经理解了诗的题目,板书:解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的创作年代距学生较远,出示中国简图画不但有助于学生明确地理位置,更有助于理解诗中“西辞”等意思。】
(二)读诗文
师: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送行,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大家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板书:读诗文)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老师看你读得有滋有味,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3.请三名学生读。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读,却不是摇头晃脑,漫无目的、有形无实的吟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才是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
(三)明诗意
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句的意思。(板书:明诗意。)下面请你们再次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自学,看看每句诗讲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打个“?”号,然后和同桌交流、讨论。
1.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3.老师解疑。
4.谁来说说前两行诗是什么意思? 后两行诗呢? 谁能把这四句连起来说说?
(出示课件)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弥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中要求学生动起笔来划一划,把自己的了解批注下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是那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啊”。就是在这样的初读中,让学生从生涩的朗读里学会思考,而后又在思考中感受诗中的景。】
(四)悟诗情
师:学习古诗,我们不但要明白诗句的意思,还要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悟诗情)
质疑:1.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想一想,当时,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应该是群帆远影碧空尽才对呀,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孤帆呢? 2.师: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看不见孟浩然了。那李白当时只看到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长江之水)也不对啊,长江两岸,长江上,还有很多的景物啊!大家想想,可能有哪些景物?(杨柳依依,百花盛开,江上船只来来往往,)景物这么多、那么美,为什么李白只见那浩瀚的长江水呢?引导学生理解:李白对水情有独钟,长江水流向扬州,长江水绵绵不绝,就像他们的情意一样,绵绵不绝。所以,现在帆船不见了,李白心中的那份情,只好寄托给了江水。(想一想:李白看着江水,心里会想什么?)
3.总结:此时此刻,你体会到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相机板书:依依不舍),李白送走了好友孟浩然,却送不走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板书:深情厚谊)
4.让我们深情地朗诵这首诗吧。课件播放《阳关三叠》配乐。( 师生同读)
a.带着这份不舍,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吧;
b.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吧。
c.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吧。
师(结语):一座名楼,两位雅士,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这两个人是?(生:李白和孟浩然)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这首诗是?(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读出对好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播放配乐。)
师(结合板书):以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按照:解诗题 、读诗文 、明诗意、悟诗情这四个步骤去学习。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在心灵深处,他们会充分发挥想象,走进诗境从而感受诗人心中依依惜别之情,达到与诗人“同情共感”的艺术境界,充分让学生表达心中的感受,让情感再度升华。】
三、指导书写生字:陵 唯
师:这首诗要求我们会写5个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最容易写错的,我们就先写哪个。我们学过很多形声字,根据它们的形旁就可以了解字的意思。例如:“喝 ”——“口”字旁,字义跟嘴巴有关;“陵 ”——左耳旁,字义是不是跟耳朵有关系呢?不是的,课件出示陵的古汉字图,析解:阝是“阜”的简写,原来写作,表示竖立的山或者石阶,右边“夌”líng表示声旁,经过几个阶段的演变,才变成现在的“陵”。陵字本义是大土山,如:丘陵,引申为:大的坟墓。例如:黄帝陵、中山陵等,用左耳做偏旁,它表示山岭、丘陵,石阶。以后我们遇到带左耳旁的字,分析它的字义时就不要把它和耳朵联系起来。师范写,生在生字本上写这个字。“ 唯”——形声字,“口”是形旁,表意;“隹”是声旁,表音。“唯”的本意是答应的声音,后来被借用为“单单、只有”的意思。唯 ,原来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唯的古文字图, 经过演变后,才变成现在的唯。同学们书写时要注意右边的“隹”字,不要少写一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3
1《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诗及其英译本简介
一些送别的名句名篇,已经成为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一种诗意缩影。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尤其喜爱云游四方,广交天下才俊,又很少囿于一地而居,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离别主题是很多见的。这其中既有描述他受友人相送的感激之情,如《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等;也有他送别知交的不舍之意,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等。因送别诗多为描摹或记述别离场景和事件,故其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是较多的,涉及到的英译问题也比较复杂,正是研究古诗中专有名词英译的绝好语料。所选《赠汪伦》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讲述的是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谊。该诗的英译本有多种,本文的讨论涉及了六种,包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曹顺发译本,孙大雨译本,BurtonWatson译本,以及邢全臣译本1。所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摹的情景则是诗人至交孟浩然启程前往长江下游的扬州,诗人站在黄鹤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该诗也有多家英译本,本文将选择包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屠笛,屠岸译本,万昌盛,王间中译本,王大濂译本,WitterBynner,江亢虎译本等六种2予以探析。
2原诗中专有名词被英译为对等的专有名词
从本文所选的语料分析对象看,诗中大多数的专有名词在英译本中也是以名词形式出现的。例如,《赠汪伦》中最后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是李白的朋友,也是本诗题赠的对象。在原诗中以人名形式直接出现,大多数译本除邢全臣译本外都是对应处理的,直接译为对等名词,没有采用加注法,或同位语等形式来诠释汪伦的身份以及与诗人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直接译为对等人名的译本中,许渊冲译本有一细微差别,那就是在人名汪伦前,加了感叹词“O”,即“It’snotsodeep,OWangLun,asyourloveforme.”在英语中,“OWangLun,”实际上是呼语,呼语的作用为了确定受话人,或是保持或增强讲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关系的。李白与汪伦是朋友,分别时情谊绵长。使用这一呼语非常贴近讲话人对友谊珍视和不舍的心情,从人际功能角度看是成功的,但从语言使用看,带有呼语的语句语体方面通常不正式,这样的成分出现在古诗句的英译本中是否合适还需进一步考量。还有一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选的六译本中对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中专有名词“黄鹤楼”都译作了专有名词,但在表达上还是有差异的。屠笛,屠岸,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将其译为“YellowCraneTower”,即采用了前置修饰结构;万昌盛,王间中将其译为“TowerofYellowCrane”,即采用了后置的修饰结构;Bynner,江亢虎译为YellowCraneTerrace,与前二者的区别在于Terrace和Tower的选择使用。王大濂译为“CraneTower”,但值得注意的是王大濂将诗题中“黄鹤楼”译为了“YellowCraneTower”。由此可以看出的是,原文的专有名词在英译处理为对等的专有名词时,不一定要用完全一致的表达,可直译也可意译,无论哪种形式,意义的表达和意境的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如果能做到许渊冲先生推崇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三美聚,译文当然就更为成功了。
3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不对等的专有名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标题和开头两句即清楚交待了送别的双方人物,时间,地点,目的地。标题出现的地名是“广陵”,而诗中第二句却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诗文本身并未解释广陵和扬州的关系,但汉语本族语读者应该都知道广陵是扬州的别称,两者在符号学看是同一所指。但是英译本的读者是不具备这一常识的,在此处避免混理解乱应该是译者应完成的一个文化传递的任务。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本文所选六种译本中有四种都回避翻译诗题中的“广陵”,而独留诗句中的“扬州”并将其译为“Yangzhou”,只有WitterBynner,江亢虎的译文中将标题改译为“Yangzhou”保持与下文的一致。可惜,原文的确是有广陵和扬州两个专有名词,李白应该是为了与末句“天际流”押尾韵才在第二句使用“扬州”这一名称的,而古人更多的是使用“广陵”。这一不对等的译法直接化“广陵”为“扬州”虽避免了混乱,却有不忠于原文之嫌,有些遗憾。另一与众不同的译本仍出自许渊冲先生之手,他将句中的“扬州”译为“RiverTown”。从书面形式看,许译把“RiverTown”当做专有名词,但它并没有像“Yangzhou”那样表示特指意义,或者说读者不一定能够确定它所表示的特指意义。这样看来,为了更好更忠实的表达原诗的意义,还是用两个专有名词把它们分开译最好,但可以使用加注法,向读者说明“广陵”即“扬州”,都是中国一座古老城市的别称。
4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成普通名词
《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的译本中都出现了把原诗的专有名词译成普通名词的情况。前者本文所选的六译本中,邢全臣将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桃花潭”化译为普通名词“adeepgreenlake”,原诗中“桃花潭”的“桃花”则处理为“peachblossoms”,即潭上倒影的桃花。这样译其实改变了原诗的意思,桃花潭不再是一个整体,深千尺的也不是桃花潭,而是潭面倒映着桃花的一个绿水潭。这样的情景意境也很优美,却是译者重新创造出的,与原诗出入太大。其实桃花潭是位于安徽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的一处风景地,确有其址。历史上也已有定名,即“桃花潭”。译者随意将这一固定的专有名词译为普通名词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译文中也有一处颇受争议,但若追根溯源,原因其实还在于对原诗的理解上。诗中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里的“长江”一词,出现了由于定位问题而将其分别译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的情况。屠笛,屠岸将其译为“theYangtzeRiver”,王大濂译作“River”,许渊冲译为“theendlessRiver”以上三种译法虽不尽相同,各有方法,但在用专有名词翻译专有名词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另有三种译文就有着根本的不同了。杨宪益,戴乃迭译为“thegreatriver”,万昌盛,王间中译作“amightyriver”,Bynner和江亢虎译为“theriver”三种译法都没有译作专有名词,源头应该在于这几位译者对于原诗中“长江”的理解,此处到底是指扬子江,还是一条名字不确定的长长的江呢?细读全诗,通过“黄鹤楼”“下扬州”等信息不难看出,此处就是指中国第一长河,母亲河长江!因为送别地的“黄鹤楼”正位于长江之滨的古镇武昌,“下扬州”说明是沿江而下能到扬州城,稍有地理常识则能准确定位此江即为长江,因而将其译作“theYangtzeRiver”是最贴切的,即使不译为“theYangtzeRiver”,译成其他专有名词也要恰当得多。
5原文的专有名词未被译出或换用它词
能印证本节小标题的例子首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题翻译,本文所选六个译本中有四个都回避了专有名词“广陵”的翻译,前文已有论及,在此不再赘述。另一例出自《赠汪伦》首句“李白乘舟将欲行”中专有名词“李白”的翻译。六个译本中有三人对等音译李白为“LiBai”,但杨宪益,戴乃迭,邢全臣译本则出现了以代词“I”代替“LiBai”的处理。这其实是非常巧妙和智慧的做法,体现了三位译者熟谙中国语言文学表达习惯——作者以第三人称出现正是中国古文的叙事特点之一!当年严复译《天演论》首段也是将“Itmaybesafelyassumedthat,twothousandyearsago,beforeCaesarSetfootinSouthernBritain,thewholecountrysidevisiblefromthewindowsoftheroominwhichIwrite,wasinwhatiscalled‘thestateofNature’.”译为“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他将英文原文的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这样做使得译文读起来与中国古代史书何其相似!而且,也使译文更显典雅,更符合古汉语的行文习惯,更易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所接受。回到《赠汪伦》一诗中,诗人李白此处直呼自己的名字也并非是想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而是相当于说“我”或“我李白”,仍为第一人称视角,这一点也与诗歌最后一句“不及汪伦赠我情”中遥相呼应,因而杨戴译和邢译是很有道理的。而许渊冲先生的译法似乎又是棋高一招,他的译文是“I,LiBai,sitaboardashipabouttogo,”既体现了第一人称,又保留了专有名词;不是简单的回避不译亦非换作它词。既忠实原文的形,也忠实了神,可谓妙笔!
6结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4
我们以为,诗歌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方。我们知道古地名所指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每个朝代行政区划多不一致,而且同一朝代不同时期就多更改。不过,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工具书与文献材料探求某一具体时代具体地域的。就此诗而论,《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载,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广陵郡,治所广陵县(今扬州市西北)。徐廉芳《扬州风土记略》又谓:唐“广陵郡被扬州之名,肇于隋文帝开皇九年。”按:此事当在开皇九年由吴州改扬州后。隋文帝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扬州”条则指出:“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复改为扬州,仍治江都县(今扬州市),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扬州。”“扬州”与“广陵”地名改称的情况已然明了。一般认为,李白此诗创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因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办事,便约孟浩然在江夏(治今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楼相会(时两人同在江夏)。相聚之后,便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当时地名已早由广陵改为“扬州”。可知“广陵”当为过去之称呼,“扬州”即为当时之称谓。
从唐代其他诗歌中亦可得知“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为便于说明,我们举例仅举同一首诗歌或同一题目中“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先看同一首诗歌“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如唐代诗人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中有“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中有“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又,章孝标《及第后寄广陵故人》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刘商《送薛六暂游扬州》中有“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姚合《扬州春词三首》中有“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再看诗歌题目中同时出现“扬州”和“广陵”的例子。如唐朝诗人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这些例子,同一首诗甚至同一题目中就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的称呼,比比皆是,并不奇怪。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但其辖区范围与今天“扬州”地域大有差异(只是能够确定的是李白此诗“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域方向),故而不能将唐代“广陵”视为今日“扬州”。
那么,既然“广陵”就是当时的“扬州”,为何题目用“广陵”,而诗歌之中却要用“扬州”呢?难道真如《金陵日报》所载文章说的:“如果诗题中的‘广陵’,和诗句中的‘扬州’是同一地点,那无论从逻辑思维角度,还是从修辞学角度考虑,都显得很不和谐,这种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那样吗?答案显然不是。
我们以为作者对同一地名在题目与诗歌中采取不同的称呼,主要就是考虑了修辞的原因。我们知道,古人作诗写文,是非常重视避免重复的,在遇到同一地名或人名时往往变换着花样使用。诸如对文、对举均是避免使用同一词语的表现。试想:要是把题目换成扬州,成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扬州》的话,就与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扬州”重复了。若是如此,这首诗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另外,古人都是尚古的,在题目中运用过去的名字,不仅表现自己学识渊博,而且也反映自身情趣。例如,唐代的《及第后寄广陵故人》《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等诗歌,题目中均是用“广陵”,而诗歌中则均用“扬州”。又如,四川达州以前属达县地区,后改为达州市。改名已经多年,但多数人今天仍称达州市为达县。这些例子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崇古的倾向。故笔者以为此诗在逻辑思维与修辞学方面,都是很和谐的。至于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更是没有令人费解之处。上面所举的同一诗歌中运用不同称呼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此外,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的原因还有对韵脚字的考虑。古人作诗选韵是很有规律的。王力先生指出,开口较大的韵适宜表示宏大的气势,开口较小的韵适宜表示离别柔情之意。而此诗押ou韵,属于开口值较小的韵,适合表示对友人之留恋的绵绵情意。从用韵角度看,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综上,我们以为诗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题目中用“广陵”而诗歌中用“扬州”主要就是出于避免重复与押韵字等修辞方面的考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古代众多的送别诗中,此诗堪称是千古绝唱、妇孺皆知的压卷名篇。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暮春,写的是时年二十八岁的作者与友人孟浩然的分别。孟浩然儒雅风流,诗名远播。李白在上年秋末北游汝海(今河南临汝),途径襄阳,与孟结识,二人意趣相投,一见如故。“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长李白十二岁的“孟夫子”,成为他仰慕的对象。此诗相传是其与孟浩然在黄鹤楼饮酒赋诗、相与为乐之后,送孟浩然扬帆东下的即兴之作。全诗由两幅画面组成:前两句描绘的是江南烟景;后两句营造的是江边送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既是叙述,又是写景,也是抒情。叙述,指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故人将去的地方;写景,一是黄鹤楼,二是烟花三月。“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着墨不多的黄鹤楼,因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拥有了无限丰富的意蕴。“骑鹤下扬州”,成为无数诗酒风流、寻仙问道如李白者的梦想。一个地名,寥寥三字,让人幽思遐想,飘然欲举。有人说:“唐人诗用地理者多气象”,此可佐证。第二景之“烟花三月”,更是如诗如画,似梦似幻。但这四字,不只是表明了离别的时间,酿造了离别的氛围,还表达了诗人在最美丽的季节,送别最仰慕的朋友,那种依依不舍的心绪。
诗中的“烟花”二字乃传神之笔,它突出了江南春日的景象,是“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生动写照。“烟”是江南春景的一大特色,更是诗人慧眼的发现和妙手的创造,于是就有了“烟柳”、“烟村”、“烟波”,就有了“烟锁秦楼”,就有了“烟笼十里堤”。
句中的“下扬州”的“下”字,用得很精当,一字承上启下。“下”,顺流而下,自然是从黄鹤楼乘船去扬州,为接下来的“孤帆”句做出铺垫,句意一脉贯通,既简且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幅境界开阔,令人骋目的画面,历来为人所称道。下游的长江,岸宽水阔,达海连天,成为诗人送别友人的宏伟背景。浩渺之巨,孤帆之微,浑然纳于一处。只此一点,已见李白天纵的才气。
这两句诗,细细推敲,还有更妙之处:从字面看,李白与孟夫子挥手告别,船只离开江岸走了――远了――连船身也看不到了,只能看到帆影――又远了――连帆影也看不到了,唯一能看到的只是流向天际的江水――目逐江水去,思绪似水流。李白一直望到“孤帆远影碧空尽”,仍久久不忍离去,一腔离情别绪,已呼之欲出。语言含蓄,意在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古人论诗,认为诗应当具备三真(艺术的真实):写情宜真,写景宜真,写事宜真,唯真才能传神。这首诗,语言清新,意脉流畅,感情真挚。更重要的是语近情遥,余味无穷。
与作者另外一首《赠汪伦》相比,在艺术上,更胜一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6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有效策略 拓展阅读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的模式化道路。这样学生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古诗教学中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优秀文化遗产就无以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努力探索古诗教学的新策略。
一、情感引领,教师是关键
古诗,语言凝炼,意境悠扬,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以用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激情。
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时,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为契机。如《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赠汪伦》是挚友篇;《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这一首首诗作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丰富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气质和语文品质。
二、品析诵读,感悟诗的意境
“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
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广陵,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之说。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理解,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朋友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这时,抓住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这一富有诗意的地方介绍时代背景,还可利用多媒体把黄鹤楼展示在屏幕上,黄鹤楼飞檐重阁,雕梁画栋。辅以讲述,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中有仙人乘鹤于此憩驾,也是两位诗人经常饮酒作诗,流连聚会之所,启发学生想象,风流的时代,风流的诗人,风流的地点,送别像一首愉快而自由的畅想曲,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明快的意境。
2.细读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显明的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
3.精读
古诗语言凝练,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撤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中的“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三、拓展阅读,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
课改提出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歌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诗文。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才能渐渐地厚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7
一、再现未知世界,消除理解障碍
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所处时代、经历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如果给他们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形象地再现当时社会风貌,既可以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比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以播放有关“安史之乱”的史实录像,让学生了解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骄奢淫逸,不理政事;奸臣当道,权倾天下的黑暗政治;感知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横遍野,长安混乱,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然后,教师相继描述:“诗人身处乱世,颠沛辗转,满目疮夷。本诗描写了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后,诗人那 “欣喜欲狂”的激动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千千万万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的心声。设置这样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
古诗词还牵涉到不少地理、人文方面的知识,如果借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图片、幻灯片等创设情境,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比如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诗,就可借用历史学科的《盛唐时期疆域全图》。元二是王维的好友,他与王维在渭城话别,欲远行关西。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去安西的道路迢迢,可在图中标出古渭城(今陕西西安西北)、古安西(今新疆库车县)、古阳关(今甘肃敦煌一带)所处的地点。孟浩然与李白在黄鹤楼告别,顺江而下去广陵,可在图上标出黄鹤楼所在地(今湖北武昌)及广陵(今江苏扬州)所处的地点。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元二西去,安西苍凉荒远,孟浩然东下,扬州繁华富庶。难怪王维满含忧伤凄凉,李白言词通畅。在这样的情境中,无须教师多讲,学生自能领会诗意。
二、转换诗歌画面,加深诗意理解
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于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十分注重形象描绘。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用丰富的色形,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无形的诗词形象转换成有形的视觉形象,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及深层含义。
又如教《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兴趣情感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以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教学中可选用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水天之间,但诗人仍神驰目注,久久不忍离去。他对故人的思念就像这不尽的长江之水,绵绵不断;他心潮起伏,他年轻时的向往,不也正像这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用音乐语言诠释了诗歌语言,使学生对本诗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再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让学生欣常歌曲《九月九的酒》,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艺术氛围。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微微闭眼,凝神细听,想象江南的明山秀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
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音乐与诗词结合,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那难以言状的美,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实践也证明,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8
一、差异性作业
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出有差异性的作业,便于学生选择,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
比如,学习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设计了以下四类作业,让学生自选:(1)背诵、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诵给同学或爸爸、妈妈听;(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怎样的一番情景?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或画一幅图;(4)请你再搜集几首表示朋友情谊的古诗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比较诗意境的异同。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自己潜力所及的层面上充分发展,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开放性作业
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与习题,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立足课本,着眼课外,放眼社会,整合学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如,学完《索溪峪的“野”》,我们让学生观察家乡的美景,结合课文的表达方法,或把美景拍摄下来,配上文字,设计一张家乡旅游宣传海报;或把美景录制下来,配上文字和语音,传到网络上,供大家欣赏,宣传家乡;或为家乡写导游词,为游客做导游,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学习机会,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盘活”了知识,能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趣味性作业
传统的作业都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做做习题,机械枯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主动学习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出富有创意,既新颖又有趣味性的作业。学生一看到充满乐趣的作业就会跃跃欲试。
如,学了《小小的船》后,让学生学唱这首歌,学跳这支舞;学了《西门豹》后,让他们排演成课本剧;学了《春天》后,让他们去找春天,赞美春天;学了《龟兔赛跑》后,讲讲龟兔后来发生的故事……可以说,这样的作业比起抄抄写写、读读背背,难度大得多,可学生并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以此为乐,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完成的效果很好,实现了个性的自我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实践性作业
有些教师认为巩固课堂知识,作业多多益善,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做习题,枯燥乏味,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伤害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遏制了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要废除重复性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比如:
查一查,搜集资料。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一下子难以理解。为此,我们布置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故事,了解的丰功伟绩。上课时学生有选择地交流信息,人情入境,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做一做,激发探索。学了《乌鸦喝水》,在作业中设计按课文揭示的步骤做个实验。这一实验性作业,使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画一画,体会意境。教学《荷花》这类优美的写景文,让学生画一画再现美景,体会课文的意境美。学生很愿意,并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艺术享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91、“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指的是“柳絮”,意思是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第二种指的是雾霭中的花,不特指某一种花;第三种指的是“琼花”,因为它洁白如玉,成片开起来也是白茫茫一片,所以被李白形容为烟花。
2、出处: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白话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来源:文章屋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篇10
这时,一阵困意袭来,我眼前的霍老师越来越朦胧。慢慢的霍老师消失了,我眼前却出现了一位白衣飘飘的男子站在一座楼阁中。他正一手扶着廊柱,一手坐着远眺的动作,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迷蒙的江面上一叶孤帆正顺流而下。一回头,我发现他的眼眶湿润了,几滴晶莹的泪珠“飞流直下”。我想:是谁这么牵动他的心呢?我很好奇,再看那江面,小舟早已不知去向。然后我又回头看了他一眼,他手里不知何时已拿出了纸和笔。只见他一挥笔纸上出现了一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江悦己瑜伽创始人吴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