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政府是什么意思虔怎么读读

挑个刺:片名“首尔之春”似乎有“欺世盗名”、“(片)名过其(电影)实”之嫌。全片对“首尔之春”的描述似乎就是10.26~12.12那一段,但这是完全把“首尔之春”这样一个壮阔的历史事件简化成12.12军事叛乱了。“首尔之春”(1979年10月27日~1980年5月17日),指的是从1979年10.26事件导致维新体制崩溃后,到1980年5.17内乱发生、5.18运动失败为止,韩国出现民主化希望的时期(因此,“首尔之春”严格来说应持续到5月27日5.18运动完全失败,但5.17内乱已经让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首尔地区的“春天”结束了)。像布拉格之春一样,首尔之春以不到7个月的短暂春天结束了。5.17内乱(全斗焕新军部宣布将非常戒严范围扩大至全国)因此,我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下意识以为电影会把叙述重心放在12.12军事叛乱、新军部掌握军权后的时期,即1980年3月才正式开始的大学集会热潮,然后将“首尔站回军”作为全片高潮(5月14日凌晨4时40分,聚集在高丽大学总学生会长室的首尔地区27所大学总学生会决定“冲出校门战斗”。当天中午,7万多人聚集在首尔中心,新民党也以国会议员李基泽等66人的名义向国会提交了解除非常戒严的建议案。5月15日下午3点左右,首尔市内10万多人聚集在首尔站附近,对新军部和崔圭夏过渡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声讨大会,高喊“死守首尔站”。但是随着空输部队投入的消息传开,以首尔大学总学生会会长沈在哲为首的学生会长们最终决定解散,担任首尔大学代议员会议长的柳时敏等人虽然表示反对,但还是结束了。当时有不少参与者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如沈在哲、李海瓒、柳时敏等。当时就读于庆熙大学法学院的复读生文在寅和首尔大学复读生金富谦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结果只有12.12。现在想来,也确实是比我的想法更好看一些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虔怎么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