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现状尘土飞扬、交通混乱,为何游客却说去了一次还想再去第二次?_百度...

  对世界的了解,只有亲自去看看,才能有切实的体会,哪怕是你只看到了某个城市,也是一种扎扎实实的体会。今天,请跟凤凰车到尼泊尔看风景。――作者简介――    凤凰车,原名戎雁,苏州人,做工程设计,八九年硕士毕业!九十年代初去深圳,较完整经历了这个社会的巨变!总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所以愿意学习和思考!    如果不亲自到国外走走看看,我们了解世界的途径主要来自官媒。像尼泊尔这样非主流国家,报道自然就会很有限。最近,引起我注意的事件是2016年4月尼泊尔发生地震,中国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对尼泊尔进行无私援助,顺便介绍了一下尼泊尔,讲述在一个落后的国家是很难应对这样的灾难的。再上一次是大概十年前尼泊尔政治“动荡”,那时我可是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的忠实读者,报道大概的意思是在这样落后的国家里,想实行民主选举,结果肯定是为“振兴”尼泊尔添乱。   对尼泊尔,在我亲身走进这个国家(哪怕就是蜻蜓点水般地走走看看)之前,真说不出有什么让人骄傲的东西。心想尼泊尔那么穷,一定会得出“穷则思变,变就不太平!”。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走进了尼泊尔。   果然,加德满都国际机场象新闻联播中报道的一样,是“贫穷”、落后国家的景象――陈旧和矮小。    飞机到达时已经傍晚时分,车窗外的街道灯光昏暗,马路上摩托车穿梭在小汽车和大卡车混杂的车流中,打开车窗,一股泥沙和机车尾气混合的空气扑面而来,赶紧再关上!     看着同胞们疲惫样子,让人好像回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苏州的城市很小,城内主要马路是用方块的“金山石”铺的,弄堂里的小路是巴掌大小的不规则石块路,当然也有柏油马路,但不多,一出城路就是碎石子路。到周边乡镇出差一般坐长途车,路况、车况相互叠加一路颠簸,四五十里的路程开两三个小时,等到站后人也快散架了!现在还多了一个当年没有的拥堵,我们车在混乱的车流中时停时行,我再也没有心思看外面的街景了。   当天晚饭后,导游带我们去看印度教的节日,车在一个三岔路口停下,下车后才看到了一个真实夜幕下的加德满都,远处高高低低散落着点点灯光一直绵延到远方,仿佛与天空上的点点星辰快接上了一样。可能是节日,夜幕下行人却不少。活动现场支起了灯火,自然成为孩子们嬉闹的地方。我们的童年不也是这样吗?在皓月当空的秋夜,我们一定会偷偷逃出父母的视线去体验黑夜里的世界!脑子里各种鬼神仿佛就在眼前昏暗的某个角落里等候着我们,但我们就是想寻找刺激,等被大人找回家摸到床边呼呼大睡后,尿床常成为夜游后的结果!如果可以用语言交流,那么尼泊尔的儿童一定会与我有共同话题。    第二天参观加德满都的古迹,让我对这个都市有了新的认识。由于去年4月份刚经历地震,所以各个景区都有被毁的建筑,这些建筑处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内,体量也不大,但时间过去大半年了,好像“抢修”得很慢,看得出他们是在按“遗产”要求用传统工艺力争恢复原貌,不过真没看到“热火朝天”的景象!导游告诉我,尼泊尔的古迹以及建筑物很多是属于个人和社会团体所有,当然皇家的后人是最大群体,一般他们很有钱,但也有的庙主人并不富裕,所以,他们只有慢慢想办法。现在加德满都地价很高,最贵的地段每平米地价要三万美金,所以,在景点周围的庙主总能想出办法的!导游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这些习惯了“紧密团结在XX周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人不易理解的。不过,按尼泊尔人均收入排名看,这些古迹能得到如此原汁原味的全面保护和利用,不被“格式化”,不是遍地“山寨版”古董,已经告诉我们“遗产”落实到人,而不是“国家”的好处了。   破损的建筑    这种黄泥巴估计用来砌墙,粘性十足。工人用十分原始方法搅拌。 黄泥勾缝  石雕是古建筑不可缺的元素,这里还是用很原始的方式雕刻!    等当天的景点参观完,天已擦黑,导游安排我们住加德满都东北四十公里外的山庄,我们被“困”在车里。我们的车停停走走,有点类似于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国道”,四十几公里的路走了近三个小时。导游安慰我们说:“住的地方,在房间里就能看日出,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我们就在对日出向往的支撑下继续赶路。车外红尘滚滚,车内的人不禁怀念起国内的宽直的高速路了。导游介绍,这是通往西藏樟木口岸主要交通干道,交通繁忙,路是七十年代中国援建的,现在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公路上多数是卡车。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尼泊尔的货车除了厢式货车看不见货物外,其他都是只有护栏高不到半米的货车,从没看到货物堆放超过护栏高度的车,而且,不管装什么货物,都用雨布将车厢围起,盖得严严实实的!就这样迷迷糊糊还在胡思乱想时,我们的车突然下了公路,导游说前面山上就到目的地了!   第二天,还记得看日出,下楼才发现我们住的山庄原来是一处安静美丽透出神秘气息的精致花园!后来在博卡拉湖区还看到了很多漂亮的私家花园。           美得像一副油画     到处都是鲜花     窗外的空气透彻得令人心醉     窗户玻璃反射出的花园景色 按照行程计划,有一顿晚饭自己解决,我独自离开宾馆,街道路灯昏暗,但远处一栋建筑挂满了霓虹灯,按照国内经验,应该是吃饭娱乐的场所。走近跟前看到是一个带花园的大房子,花园大门开着,房子没有防盗设施,屋里灯光通明就是不见消费的人群,这时从房间里走出一个男子,在得知我是找饭店的意图后,很友好地告诉我说这里是私家住宅,因为明天要准备婚庆喜事,所以张灯结彩,他安慰我说就在不远处有一家餐厅,还不错的! 在尼泊尔,给我的印象是私人家园与公共道路间差距明显,如果说公共建设的状况是一个国家的面子,私人家园是里子的话,那么尼泊尔似乎更顾里子。     当天上午离开山庄去博卡拉,导游预先通报了行程,当天要走240公里路,预计开八到九个小时,整整一白天就在旅途中,才那么点距离,我又回想起国内通畅的公共设施来!行走半天后才知道,全程几乎都在翻山越岭。有的路段可以看到下方的路弯弯曲曲从上而下要绕五六层才绕过一座山,一个急弯接一个急弯。今人称道的是司机从不按喇叭,这在加德满都市里也如此,听不到汽车的喇叭声。导游介绍说,在七十年代末公路通车前,这段路要行走几个月,博卡拉几乎是一个独立的部落,直到七十年代中期由中国出人出钱才修通了公路。听到这,我心里不仅咯噔一下,七十年代每到青黄不接时,苏北农民饿昏在田埂上是常有的事,可见中国是有国际主义精神传统的!     尽管已经是十一月份,但公路两边的山还是 郁郁葱葱,每当公路进入平坦的谷地,沿路两边就是集市。      尼泊尔街市常见的狗也都是一副目中无人样子! 尼泊尔公路上的车,前挡风玻璃都会精心装饰一番,货车车头和驾驶室内都会装饰得花枝招展,整个车被打扮成印度电影中的大篷花车。       中途加油,加油站之简陋几乎就是一个草棚,导游说尼泊尔的汽油全部由印度进口,再翻山越岭,送到这个多山国家的各个角落,油价比国际牌价高一点!我特地注意了加油机上的油价(我们大巴车用油,比国内92号汽油的价格低百分之三十)。 途中有一次收费,一个草棚两个人一根竹竿就完事了。看来没钱(没权)的政府要想办事只能省着点花啦!     停车收费,看不到竹竿上下移动     尼泊尔汽车好像每个驾驶员都有一个助手,倒车负责下车指挥,到站负责开门,收费站也是助手下车缴费,我们这两个司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全程一句话都不说,而且八个小时就一个司机开车,真不简单!     半途也遇见交通事故,并没看到争吵场面,这在加德满都市也看到同样场面,他们似乎不会为无意间的交通事故争个究竟。    交警背着老式步枪,估计只是一种象征,还不如手持警棍管用!    城市道路污水漫流    市中心的泥沙路    传说中的“挂”车    好像一直没法完工的公共设施离开尼泊尔当天还有两个景点要看,在参观完一个景点到用餐点吃饭的途中,一连几个路口都出现了小队黑衣警察,有的拿着塑料板(就是一块从大板上裁剪下来的小板),有的手里还握着一根木棒,也有什么也没拿的黑衣人,街上人开始聚集,车也越来越慢,导游看出我们疑惑,告诉我们,昨天已经接到通知,要举行罢工游行,这些人都是准备一起游行的!看警察的装备再次说明这是一个没钱(没权)的政府,而且,时刻面临着被市民颠覆政权的危险!导游并没有像我大惊小怪,他说没事我们马上就离开这儿。 尼泊尔除了自然风光,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在回国转机时,同行的一位旅友很认真地问我“你是愿意生活在尼泊尔,还是在我国?”一下子真把我问住了!只是就公共财富层面来讲,我都经历过,七十年代的中国就是这样穷,至于今天我们的公共财富是增加了,我们用三十年时间差不多每年在世界财富榜上上升一位,而尼泊尔几乎还在原地踏步。但尼泊尔私人财富远高于公共财富的现状,没钱(权)的政府五年一次必须接受市民“颠覆性”的监察。七十五岁以上医疗全免,以及不追求升学率的全免费基础教育。所有看上去破旧的公共设施没有高大围墙,普通人可以随便进出。民众间友善和轻松的关系。最根本的还有尼泊尔人可以选择信仰一万多个不同的神,甚至像导游那样什么也不信,有相信自己的自由!――《恩存文化》编委会――主题:恩存讲文化宗旨:弘扬经典文化 存贞修德求道刊期:2017年01月11日主编:恩存责编:卡西老潘编辑:小迷 何杰 陈娟美编:陈娟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888号邮编:130025邮箱:289049043@qq.com――邀您参与――欢迎有独立思考的你在文尾留言对社会热点进行点评和批评。如果有想与大家分享的好文章也可以发送至289049043@qq.com,我会择优陆续刊发。目的在于,读者更有智慧去看待世界。推送获赞奖励作者。――长按关注――阅读(0)举报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
尼泊尔:“在西藏的隔壁,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可上天却很照顾这个山中小国——它清贫,却给了它美貌;它苦难,却给了它信仰。”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山国里,一切都来之不易,一切也皆有可能,这里的一切又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尼泊尔这个号称“神比人多,庙比房屋多”的国家中,走在街头随处可以看到各种造型的寺庙。这些寺庙里供奉有众多神灵,对神灵的敬畏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当地人的血液之中,因而祭拜神灵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早晨人们从阳光中醒来,虔诚地带着供品来到庙宇,将它们摆在神像面前,并进行那看似繁复却经久不变的仪式,那种发自内心的谦卑和热情让人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丰富的精神活动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古老而又浓郁的文化氛围才是这个国家的灵魂。古老的广场上,不乏有倚靠在建筑遗迹上静静观赏的人,更多的人从广场飘然而过,只留下觅食的鸽子和它们被夕阳拉得很长的影子;寺庙建筑都有些年头了,斑驳的痕迹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悠长,建筑上精细的雕刻和绝美的绘画似乎还在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临近傍晚,当城市渐渐变得宁静,悠扬的钟声和诵经声从远处传来,老人和孩子也在这种美妙的和声中进入了梦乡……行在路上,生命和自然耳鬓厮磨,理想与现实互相投射,肉体与灵魂相互攀谈,昨日与未来奇妙的穿越。旅行引导人们找到被现实掩埋的自我。当人们再次回到出发的地方开始重复的生活时,内心充满了对己知环境的热诚,对远足后回归的满足,对尘世欲望的淡定自如。这就是人们不断旅行的意义!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泊尔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