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适合打工人的汉堡店旁边适合开什么店,一个人去也能吃到饱?

日语里,食物的一人份用“一人前”来表示。一直以来挺好奇,一人前到底是多少量。听起来是一个人的份量,看上去却是“一歩手前”,不到一个人的份量。所以叫“一人前”?这种可以直接放在火炉上煮的速食乌冬面,看包装风格和醒目文字,咋看都像饭量大的老爷们儿专用。可真要打开来煮了,不加俩鸡蛋火腿肠啥的,嗦两口就没了,根本不够吃。还有这种冷冻意面。疫情初期,慌里慌张囤了不少放在冷冻里。一袋一人前,摸在手里也好大一坨。但是!只要放进微波炉加热了,硬邦邦的虚架子软化成小小一摊。吃下去,泡杯咖啡,勉强5分饱。此时,必须再弄些别的吃食。于是,顺手解冻一些其它冷冻食品。放在便当盒里,眼睛好看肚子饿的便当专用,迷一般的份量。不知道这打算几人前,反正一个人一顿就能吃光。有时也想,袋装的一人前可能按主食主菜副菜区分开,不是让你一顿只吃那一样。但在外面餐馆吃一份套餐,算综合性的一人前了吧,却也很少有吃到饱的感觉。这种铁定吃不饱看起来一大堆,其实也吃不太饱想吃饱,就得加价点大份,或加点别的菜式甜点。或者索性去量大实惠,专为管饱的店吃吧。中华料理店的量总是很良心面对薛定谔式的“一人前”,已逐渐接受了“还不是因为你吃得多”。所以,一份的量到底是多少?日本人饭量到底有多小?他们觉得够吃吗?上网一查,嘿嘿,合着乡民们也非天赋异禀,个个都是小鸟胃。面对吃不饱的“一人前”,有着和我一样的困惑。●杯面杯面!市面上的所有常规杯面,没有能让我吃饱的!写着大份量的,也就吃个五分饱还差一丢丢。好吃是真好吃,时不时还有地区限定季节限定的口味这种咖喱乌冬面的,超级推荐!带有日式咖喱的甜味,又略带些咖喱辣味,起锅前搁一个鸡蛋。鸡蛋半熟状态时,搅拌开来,哈喇子~如果想体验日本人跨年晚上吃啥,可以试试どん兵衛,岛国的国民方便面。怕麻烦,懒得炸东西,下荞麦面,就用どん兵衛(红色)来替代。每到年底,就涨价,还断货。虽然是我爱的那个人,当年代言代火了的,但依然改变不了日本杯面量少吃不饱的事实……中居正广●寿司寿司店的,或超市卖的,寿司的一人前,这点量,和下午餐点差不多吧。真的有人吃得饱吗?●荞麦面荞麦面,不仅量太少,不够吃,而且价格还贵。这种一人前的午餐套餐,不点其它东西,肯定吃不饱。点了荞麦面,还要再点一份亲子盖浇饭。我是个女的呀,丝毫没有女子力。●便当便利店的便当!如果不是米饭和肉超大量的,基本都吃不饱。吃下去,有吃过的感觉,但不觉得饱。最近,便利店的包装盒狡猾了,实际的量变得更少了。●冷冻炒饭一人前包装的冷冻炒饭,吃不饱。买家庭装的吧,袋子上写着2~3人前,实际上,想要吃饱,热一袋刚好。●法式餐开在写字楼一带的法式或意式餐厅,偶尔小资情绪,中午和女同事一起去吃午餐。明明吃不饱,又不好意思说。说不定她们也没吃饱,也不好意思说。都假装吃得刚刚好。●汉堡类麦记的巨无霸套餐,听起来巨大,但实际量就那么多。我得多点一个麦香鱼汉堡才是真的够。不光麦记,其它汉堡类快餐都差不多。要说起来,汉堡也都比以前小了。●烤肉烤肉里的一人前,才叫少。一份午饭套餐,就这么些肉,哪够吃啊。这还不是最少的,如果点了烤牛舌套餐,薄薄的三四片,都不够下饭的。●咖喱块包装上写着的12人份,在我家是永远的谜团。晚上放一盒做咖喱,两个成年人吃,第二天都吃完。肯定撑不了六顿。●意面大家都知道冷冻意面份量少,去外面吃的意面,份量还是少。这是它的特点吗?知道不够吃,特地点了大份,也就吃完不饿的程度。如果在家自己做意面,量肯定比大份还要多。●情调店普通餐馆的量,普遍偏少。其中,讲究情调,风格时尚的店,量尤其少。吃得多,与店的形象风格违和,所以才这么少的吗?弱弱地问一句:胖友,你真的会发自内心地吃不完一人前,摸摸肚皮说吃得好撑吗?好向往那个画面呀……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这里是东京”(HEREISTOKYO)聚集日本华人中产群读者,真日本通们聊真实日本不订阅关注也可评论,即时参与投票、话题讨论你懂的,那里留言区向来比推文更有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堡店旁边适合开什么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