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出国需要什么证件是一个意思么?

更新时间:2023-08-29 11:00
找法网官方整理导读:限制出境情况包括当事人拒绝出示出境证件;存在尚未结束的刑事案件;法院作出不允许其出境的情况等。限制出境3年到期不会自动解除,需要办理解除手续才可以解除。一、什么情况会限制出境  下列情况会限制出境:  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4.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5.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二、限制出境3年到期自动解除吗  找法网提醒,限制出境必须待案件结束才会解除。中国公民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检查的,或者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不准出境。在实践操作中执行法院一般将限期限制在1年以下,一般为3或6个月。三、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  1.当事人的申请  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应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原则,以法院依职权采取为例外。申请应书面提出,载明申请保全的事项、事实和理由,并以申请人能提供被申请人的护照号码为最佳,申请书应附有相关证据。申请限制出境应交纳申请费,申请费的收取不以案件的标的额为计算依据,宜纳入《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由最高法院确定一统一的收费标准。  2.申请人的担保  若错误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可能会导致被申请人遭受损失,因此,当事人在向法院提出申请的同时,应向法院提供可靠担保,申请人拒不提供担保的,法院可以裁定驳回其申请。至于担保的方式、数额、是否属可靠担保等,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受理申请的法院审查决定。  3.审查  法院应对申请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查,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应符合:被申请人有未了民事案件在身;有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必要性,被申请人有借出境逃避民事责任的可能,如不限制其出境,将导致案件无法顺利审理,或有效裁判无法执行。但限制出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身自由,且有时甚至会在国际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宜依法从严掌握。  4.裁定与执行  经审查,当事人的申请符合条件的,应裁定予以准许,并向有关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在边防口岸布控,或直接扣押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护照,并通知有关公安边防部门。审判实践表明,需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案件一般都是情况较为紧急的,为此,有必要规定法院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审查和执行工作,审查时间以不超过48小时为宜,准许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裁定做出后,应立即执行。  5.被申请人的担保  在法院裁定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后,如被申请人提供充分、可靠的担保,人民法院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解除限制出境措施,被申请人的担保可以提交给法院,也可以提交给申请人。引用法条[1]《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拓展阅读什么情况下会限制出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