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家相老猫我家酸菜鱼加盟费需要多少小店,不知道利润怎么样?

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我来说,就从来没有想过得熊掌的问题,只剩下如何得鱼了。无论是青鱼、鲫鱼、鲑鱼,还是清蒸、红烧、糖醋,我都是很笑纳的。有一篇文章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感动了很多人。可在我这里没有泪点,因为我最喜欢吃的部位就是鱼头,特别是鲢鱼的大鱼头。鱼鳃那块小肉无刺且很有弹性,鱼眼下面螺旋的部分滑嫩爽口,最好的就是鱼脑了,一吸入口,再吸入喉,三吸入胃。滑嫩舒心、鲜美畅体,其中的妙处,就如同化羽成仙,飘飘然遨游梦幻之境。鱼之鲜美不是轻易享受,有时候也要付出一点代价。一次一根鱼刺卡在咽喉,上不去下不来。我朝向外婆,张着大嘴,用手指着,“啊、啊、啊”,活像西街小哑巴。外婆让我用大块馒头往下咽,可是这反而让刺儿越扎越深,让我感觉越来越疼了。我流着泪跟着外婆到了大队医院,医生看了一下说:“刺不大,不需要用工具拿,回家喝几口老醋,含一会儿就好了。”这样我又流着泪跟着外婆又回到了家,按照医生的说法去做,不一会还真好了,只是酸得我直反胃,眼泪更多了。滑稽的表情让外婆忍不住发笑,考虑要顾及我的面子,笑一下就嘎然而止了,可随后实在憋不住了,竟又笑出声来。见到外婆的反应,我的情绪又增添了羞恼和傻笑,于是酸和苦、羞和恼、哭和笑各种滋味表情交织在一起。有了这次经验,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自觉地抱着老醋喝去了。其中的原理长大后才知道。老醋不能马上软化鱼刺,我就拿住性子不去管它,含在嘴里睡上一觉,第二天一早鱼刺就没了,口中的唾液早就把它消化咽了下去。尽管多次被扎,但始终没有放弃吃鱼的爱好。一方面是鱼鲜太具诱惑,另一方面可能也没有多余的选择。经历困难时期的孩子,对于美食可能总是有点夸大其词,但是我的确是喜欢。然而口粮时常被兑换成山芋干充饥的时代,餐桌上哪会常有鱼鲜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捕获。初冬时节,水落石出。哥哥常常带领我们到沟渠里,用铁锹锅铲筑堤围堰,用脸盘大碗将水一点点舀出去,待到水干见底时,鱼儿就无处遁形了。一般是手指长的小鱼,如果幸运可以见到一斤以上的鲤鱼。回家以后进行分类,最小的虾米用面拌油炸,中等的可以做鱼汤,大个的可以单独烧菜。中午开工,日落齐活。虽然辛苦,但是收获颇丰,也就心满意足了。虽说是天道酬勤,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可偏偏让我们碰上了一回。有一年夏天,连续下了好多天的雨,一天夜里,爸爸被老鼠叫喊声惊醒,打开手电筒一照,只见房梁上老鼠们来回穿梭,好像着急的很。于是想下床来找东西处置一下。脚刚从床上落下,就泡到水里了。赶紧用手电向下一照,“乖乖龙地动”房里的水已经快漫过床面了。水面上零散飘着鞋子和一些锅碗瓢盆。父亲赶紧叫我们起床:“起床了,快点,发大水了,房子要倒了,赶紧起床出去。”我们本是睡意朦胧地起床的,可双脚一入水,就立即清醒了。一家人陆续涉水出了房间,这时候邻居们也逐渐到了院子里。“怎么就发大水了呢?”“这几天连续下雨,是不是水坝决堤了”“这房子哪一年建的,会不会倒啊?”“应该是五五年,建校的时候盖的。”“蔡老师怎么还在屋里,快喊他出来”“谢谢关心,我刚才进屋拿凳子了。”就这样,大家嚷着、讲着,在水中站着、坐着等到了天明。当然也有个别勇敢的回屋睡了。可能是觉得双人床很坚固,就算屋塌了也砸不到底铺的他。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是把家里的东西冲得乱七八糟,散落到房间的各个角落。爸爸拿着扫帚清理地面的污泥,哥哥打来井水帮着冲刷,妈妈姐姐收集物品用清水洗了,我则到处找我的鞋子。我向床底一看,发现一个大家伙,黑乎乎的把我吓坏了,忙喊爸爸哥哥过来。哥哥用铁勺一耙一拉,把它从床下请了出来,竟是一条大鲤鱼,可能是我们出门的时候溜进来的。既来之则吃之,也就算是对我们辛苦的奖励吧。可有得必有失,后来听说学校旁边的鱼塘损失惨重,除了少部分藏在附近草丛中的被捉拿归案以外,大部分的鱼儿都顺着沟渠外出游玩了。筑堤围堰捞鱼,一年才有几次,而且也不是年年都有。发大水吃鱼就更不靠铺了。想要长久吃鱼,还是要自己学会本领。五年级的时候,听同学说他家的老猫会钓鱼,很是新奇。情节是这样的:老猫先找一个水草稍多的地方,将大尾巴伸到水里引诱鱼儿,等鱼儿咬住尾巴以后,老猫立即将大尾巴一甩,自己随即扭头一咬,就把鱼儿逮住了。绘声绘色的,像是真的,后来我跟踪过几只猫,见过它们到池塘边喝水,可就没见过它们钓鱼。真正钓鱼高手是邻居李老师。他家有吃不完的鱼,让我好生羡慕,很想跟着他学,可他说必须经过我爸爸同意才行。爸爸一直担心我玩物丧志始终不同意,而且还想转变我的思想,对我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大鲤鱼。”可是读过书再吃鱼对我来说太过遥远,不如当下就吃。最终李老师没有手把手教我,但也没有拒绝我跟着他一起去钓鱼。鱼线、鱼漂、鱼钩、鱼坠、鱼竿都不好找。鱼线是到纺织厂找的丝线,从水里拉起来会“唰”带起一串水花;鱼漂是从老鹅身上拔的粗鹅毛取茎剪的;鱼钩是用大头针或缝衣针作的;鱼坠找不到铅制的就用牙膏皮代替;鱼竿是用蚊帐上的撑杆加上大扫帚中的竹枝作的。总之是土得不能再土了,将就不能再将就了。没办法,一个孩子也就这些能力了。最难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站在河边等待鱼儿上钩的焦急心情,我常常没有耐心,看一会没动静,就到旁边钓客那里看鱼了。我第一次钓到鱼,还是后来独自到河边完成的。鱼儿在水中的力气很大,将鱼线拉得直直的,将鱼杆拉得弯弯的,让我一边担心鱼线鱼杆会断掉,一边期待会有一条很大的鱼。可拉上来一看,只有巴掌大小。开始非常顺利,接连钓上来两条鲫鱼,很是欢喜,可由于储鱼的设施不牢,两鱼结伴出逃了。虽然沮丧,但有了成果以后,发现自己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好像鱼的大小和得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大的乐趣是鱼儿上钩以后,来回拉锯的过程。这种乐趣也让我耐下了性子,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的鱼漂。后来又钓上来一大一小两条青鱼,估计合起来也不到二两。回到家里很是兴奋,让妈妈一个清蒸、一个红烧。盛夏的日光很毒的,垂钓时候过于专心不觉着,等回到家里照镜子,就看见自己上身红彤彤的,小背心已经印在身上了,洗澡时肩头上的皮脱落了许多,非常疼痛。晚餐时分,其他人都没有向鱼伸出筷子,只有我一边喊疼,一边享受,悲伤和喜悦混合在一起。妈妈烧鱼的手艺,比不了外婆,更比不上餐馆里的大厨。小个头的鲫鱼,在油锅里一炸,乘出放在盘子里,用糖醋汁一浇,鱼肉鱼骨无需分离,一起入口下肚,酸酸的、甜甜的、脆脆的有嚼头有回味。尽管都是糖醋鱼,但张老师家的更加好吃一些。初中暑假到他家下围棋,过了吃饭的时辰,在他家小吃一顿尝到了美味。我就想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张老师答应下次对弈后教我。可后来他调回南京老家了,我也因为忙于学业,就把这事情拉下了。再后来看看书、查查网、试试验,才知道原来糖醋鱼的糖不是白糖和红糖而是冰糖,怪不得出来的汤汁那么浓厚。小时候以为鱼冻只有冬天才能吃得上,现在清楚了这和温度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冰糖的作用。白刺鱼是湖中一鲜,据说鱼塘里是养不活的,只有野外才能生存。因为刺多,以前总是腌制以后,等肉质板结再烧吃。一次在饭店里吃到了水煮小白刺鱼,发现比腌制鲜美多了。后来到湖边吃鱼,店家用湖水煮,味道似乎更加鲜美,总以为到了极致。工作闲聊听同事讲述他家的做鱼方法,就不知道鲜到何种境界了。其它的流程是一样的,只是用小鱼捣碎熬汤,用鲜汤再做鲜鱼,鲜上加鲜。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美味选项不胜枚举,而且无需努力就可以方便地获得,更不需要冒着被鱼刺扎伤的危险。所以许多年轻人不再爱吃鱼了,而是转向容易剥皮的大虾或容易去骨的炸鸡,更或者是松软的肉类。风吹日晒的日子越来越远,围堰驻堤的辛苦不复存在。手机上一点,美食就送到了家门口,连下楼拿取都觉得费事。我也试过几次这样的便捷,但总觉得缺少了很多东西。吃鱼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食物爱好,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捕鱼、做鱼还是吃鱼,只要付出努力,就会享受快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家酸菜鱼加盟费需要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