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该问题是属于以下哪个类别的?选项:0-1岁、1-2岁、2-3岁、产褥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婴儿期的保健重点、儿童过敏、

妇幼保健员知识练习试题类型较多,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套比较系统全面,各类题型都有,适合在考试前作为练习之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填空题:1、神经管缺陷一般发生在受精后第 16 天至 30 天时候2、产前筛查必检项目包括:① 唐氏综合征 ,② 神经管缺陷 。3、新生儿疾病筛查必检项目包括:① 苯丙酮尿症 ,②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4、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指标:①血常规:MCV< 80 fl和/或MCH<28 pg 为初筛阳性。②血红蛋白电泳:HbA2≥ 3.5 %,和/或HbF增高,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区带为初筛阳性。5、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 乙肝免疫球蛋白 ,用量是 100 国际单位。6、妇幼卫生监测,又称“三网监测”,其内容包括:孕产妇死亡监测 、0-5岁儿童死亡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 。7、规范的孕期5次产前检查时间分别是 12周前 、 16-20周 、 21-24周 、 25-36周 、37-40周 。8、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 5.6 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9、新生儿复苏方案:A 清理呼吸道 ,B 建立有效呼吸 ,C 建立正常循环 , D 药物应用 ,E 评估 。10、心脏病孕妇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最危险时期是:妊娠32-364周
、分娩期、 产后72小时内 。11、羊水栓塞处则:改善低氧血症 ;抗过敏 和 抗休克 ;防治DIC 和
肾功能衰竭 ;预防感染 。12、艾滋病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 性传播 、 母婴传播 。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变是 全身小动脉血管痉挛。14、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可以通过综合的干预措施阻断的,联合高效的 抗病毒 治疗、选择安全的分娩方式及 人工 喂养等综合措施是母婴阻断成功的保障。1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经积极治疗 24-48 小时无明显好转者,可考虑终止妊娠;子痫控制后 2 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16、产后访视:母亲第1次访视时间是 出院后1周内
,第2次访视时间是 产后42天 ;儿童第1次访视时间是 出院后1周内 ,第2次访视时间是 出生后28天
。17、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值: 11cm ,中骨盆横径正常值: 10cm ,骨盆出口横径正常值: 8-9.5cm 。18、分娩机制各动作依次为 衔接 、 下降 、 俯屈 、 内旋转 、 仰伸 、 复位及外旋转 、 胎儿娩出。19、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是以出生后一分钟时的 呼吸 、 心率 、 喉反射 、 皮肤颜色 、 肌张力 5项体征为依据。20、 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 、 胎盘因素 、 软产道裂伤 、 凝血功能障碍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HIV阳性孕产妇所娩婴儿提倡的是( B )A、母乳喂养 B、人工喂养 C、混合喂养2、HIV阳性孕妇应为其提供的安全助产服务是( B )A、阴道分娩 B、剖宫产 C、阴道助产3、育龄妇女增补叶酸主要预防什么( A )A、预防胎儿畸形 B、预防妇女心脏病 C、预防胎儿贫血 D、提高妇女食欲4、引起子痫的主要病理原因是( B )A、颅内脑组织散在出血点 B、颅内小动脉痉挛,脑水肿 C、血钙低下D、代谢性酸中毒E、胎盘毒素5、重度子痫前期最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 ( A )A、胎盘早剥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妊高征性心脏病D、视网膜剥离 E、HELLP综合征6、佝偻病预防要点不应包括(D)。A.多晒太阳 B.提倡母乳喂养 C.及时添加辅食 D、给予大量维生素D制剂7、妊娠早期心脏病患者,决定是否继续妊娠,主要依据( B)A、心脏病病程长短 B、心功能分级 C、病变发生部位D、胎儿大小 E、患者年龄8、重症肝炎的产科处理哪项是正确的 ( C )A、入院后急诊剖宫产 B、分娩后雌激素回奶C、治疗24小时后剖宫产 D、治疗后引产 E、使病人保持安静9、下列哪项不会导致产后出血( E )A、子宫收缩乏力 B、前置胎盘 C、胎盘剥离不全 D、产道撕裂 E、完全植入性胎盘10、正常产程进展的标志为( E )A、宫缩强度及频率 B、胎心率 C、产妇一般情况D、胎方位 E、胎头下降及宫口扩张11、高危妊娠是指:( E )A、对孕妇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 B、对胎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C、对新生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D、对孕妇、对胎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E、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12、羊水栓塞发生最多的时间是何时?( C )A、孕期 B、临产时 C、分娩过程中 D、产后1小时内E、剖宫产时13、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下述哪项不正确 ( D)A. 孕妇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 B.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较普通孕妇女高4~8倍C. 羊水过多发生率较普通孕妇女增加10倍D. 手术产发生率同正常孕妇E. 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4、有关分娩机转的概念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俯屈:前囟位置下降最低 B、内旋转:前囟转向母体前方C、仰伸:颈部紧贴胸部 D、外旋转: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E、衔接:无论初产妇经产妇均在临产后衔接15、第一次乙肝疫苗注射与第二次注射间隔时间( A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16、小儿生后体格生长最快的时期是( A)。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17、产后多长时间产妇应回分娩医院复查( A )。A.6周 B.2月 C.56天 D.3月18、对于新生儿访视以下哪项不属于异常( C )。A.腹泻 B.体温不升或过高 C.溢奶 D.严重黄疸19、以下哪项不属于产褥感染的表现( C )。A.恶露臭味 B.子宫有压痛 C.贫血 D.血象高20、中骨盆狭窄时主要会导致(B)A、胎头跨耻征阳性 B、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C、胎膜早破D、胎位异常 E、胎先露入盆受阻21、当测量骨盆出口横径<8cm时,应进一步测量( D )A、骶耻内径 B、骶耻外径 C、出口前矢状径D、出口后矢状径 E、耻骨弓角度22、我国围产期是指:(D)A、孕满24周至胎儿娩出 B、孕满28周至预产期C、孕满24周至产后2周 D、孕满28周至产后1周23、以下哪项不属于产时保健的内容( C )。A.防滞产 B.防出血 C.防胎膜早破 D.防感染24、临产先兆的主要标志是:(C)A、宫缩持续三十秒以上 B、宫缩逐渐加强,间歇逐渐缩短C、见红 D、宫颈扩张25、关于孕产妇系统管理,哪项是错的(B )A、从确诊早孕开始,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纳入孕产妇系统管理B、产前检查农村不少于4次,城市不少于6次C、产后7、14、28天进行产后访视,42天进行母子健康检查D、按规定产前检查26、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C)A、 出生后即有皮肤黄染,2——3天加重,很难消退B、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伴有皮下出血C、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D、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27、关于孕期卫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 孕期饮食应富有营养而少刺激性 B、 应定期做产前检查C、 注意卫生、经常洗澡坐盆 D、 注意乳房卫生,矫正乳头内陷28、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措施有:(A )A、 新法接生,住院分娩 B、 实行计划生育C、 对育龄妇女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D、 对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毒素注射29、孕产妇死亡是指:(C )A、 从妊娠开始至产后7天风死亡者 B、 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结束死亡者C、 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结束后42天内死亡者 D、 从妊娠开始至产后56天死亡者30、高龄产妇是指生育妇女超过几岁(D )A、 30岁B、 31岁C、28岁、D 35岁31、胎儿死亡的最早表现是(B)。A、胎心音改变或消失 B、胎动改变或消失 C、阴道流血D、阴道流水32、孕早期是指(A )。A.孕12周以前 B.孕20周以内 C.孕12周以后 D.孕8周以内33、到孕足月时孕妇体重约增加( D )。A.5~10kg B.10~15 kg C.8~10 kg D.11~ 13kg34、一般在妊娠多少周后发现臀位可采用膝胸卧位纠正( C )A.20周后 B.24周后 C.28周后 D.38周后35、早期新生儿指生后多少天内的新生儿( C )。A.2周 B.3周 C.7天 D.5天36、过期儿指胎龄为( B )。A.>40周 B.≥42周 C.>42周 D.≥41周37、产褥期保健重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C )。A.注意产妇情绪的变化 B.推荐孕产妇营养膳食C.注射乙肝疫苗 D.指导母乳喂养38、婴儿期应进行几次健康检查( D)。A.1次 B.2次 C.3次 D.4次39、孕早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 D)A.用药时的胎龄 B.用药的剂量、途径 C.用药的方法 D.药物的价格40、以下哪项不增加孕产妇的死亡危险性( B )。A.营养不良 B.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C.多产 D.产后出血41、孕妇缺碘可引起( C )。A.贫血 B.妊高征 C.流产 D.糖尿病42、关于临产的诊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A.规律宫缩 B.胎膜早破 C.胎头衔接 D.见红43、产后多长时间子宫恢复正常大小( C )。A.40周 B.2月 C.6周 D.70天44、以下哪项不是产后访视的内容( B )。A.测小儿体重 B.对小儿进行智力测试 C.观察黄疸是否按时消退 D.指导喂奶45、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儿( B)。A.<2000g B.<2500g C.≤2500g D.<3000g46、正常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为( C )。A.3000g B.3000~4000g C.2500~3999 D.2500-3500g47、以下哪项不属于母乳喂养的好处( E )。A.营养价值高 B.增加新生儿对疾病的免疫力C.增进母婴感情 D.降低母亲子宫肌瘤的发病率48、早产儿指胎龄不满多少周的新生儿( D )A.28周 B.32周 C.36周 D.37周49、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 )。A.病毒 B.细菌 C.寄生虫 D.真菌50、以下哪项不属于妊早期常见影响胎儿发育的问题( B )。A.主动或被动吸烟 B.均小骨盆 C.孕期宫内感染 D.孕期发热(二)多选题1、活产新生儿是指娩出时具有哪些生命征象之一者(ABCD)A、心跳 B、呼吸 C、脐动脉搏动 D、随意肌收缩2、更年期妇女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BCD)。A、合理调整营养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B、适当运动,充足睡眠C、维持心理平衡 D、以上所有3、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ABCD)A、产后宫缩无力 B、胎盘滞留 C、软产道损伤 D、凝血功能障碍4、以下哪项属于产褥感染的表现(ABCD )。A.恶露臭味 B.子宫有压痛 C.发烧 D.血象高5、中国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ABCD)A、以保健B、保健与临床结合C、面向基层,面向群体 D、以预防为主6、孕妇下列那种情形应当进行产前诊断(ABCD)A、羊水过多或过少 B、年龄超过40周岁C、胎儿发育异常或胎儿可能有畸形 D、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的婴儿7、以下哪项属于产褥感染的表现(ABCD )。A.恶露臭味 B.子宫有压痛 C.发烧 D.血象高8、围生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 BCDE )A.加强孕前保健指导 B.定期产前检查 C.筛选高危妊娠D.减少分娩期并发症 E.加强新生儿监护9、有关功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BCDE )A.功血是生殖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而子宫出血B.无排卵型功血好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C.流产后易发生有排卵型功血D.更年期功血症与肿瘤鉴别 E.排卵型功血分二种10、手术产新生儿护理中正确的是:( ABDE )A.严密观察呼吸、面色、哭声 B.头皮有破损,局部涂1%龙胆紫C.头皮血肿早期可热敷D.常规每日肌内注射维生素K1 E.保证营养和水分摄入三、是非题 (正确划√,错误划×)1、DIC 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因大量出血后,血液稀释所致。( ×
)2、lgG是血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它是惟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
)3.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 √ )4.按需哺乳是每天喂乳6~8次。( × )5、输入库存血可引起血清钾降低。( × )6、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为环境因素 ( × )7、B超检查能最早最准确断妊娠 (
× )8、分娩24小时后的10 天内体温一次达到或超过38℃称为产褥病率 ( × )9、高龄产妇是指生育 妇女超过40 岁。( × )10.活产在孕周不清楚的情况下,可参考出生体重,即体重达以1000克及其以上,出生后具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指标之一者的新生儿。( √ )11、初产妇一般在怀孕的13出现胎动。( × )12、剖宫产术后半年可以采用放环避孕。( √ )13、孕期正常胎动次数12小时应不少于20次。(√ )14、产妇应于产后42天去医院进行生殖器复旧情况检查。( √ )15、纯母乳喂养应持续至生后8个月 ( × )17、2012年我县要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 ×)19、正常情况下孕28~37周的妇女应每月定期产检一次。( × )20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者,如要生育,停药后才能受孕。(√ )四、问答题:1、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医改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哪些内容?答:降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叶酸项目、两癌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地贫防治计划、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2、简述产后访视的内容。答:(1)产后对产妇的访视内容有:了解一般状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测血压、量体温;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汁是否通常、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量、宫底高度、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观察恶露及其性状,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指导产褥卫生,防治产后合并症及指导避孕方法;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科学喂养,指导产后保健操。(2)产后对新生儿的访视内容有: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能力和大小便情况;测体温、称体重;全身检查:颜面、五官、皮肤、脐部、
注意皮肤黄染出现的时间及程度,有无感染,检查脐部有无出血、浸出物形状、局部红肿,了解脐带脱落情况。落实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指导新生儿护理。3、试述心脏代偿功能的评估答:Ⅰ级 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无症状)Ⅱ级 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心悸、气短)Ⅲ级 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稍(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悸、呼吸困难)Ⅳ级 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4、试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指征。答:⑴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⑵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龄已超过34周,经治疗好转者;⑶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龄不足34周,但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者;(4)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龄不足34周,但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者,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5) 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5、试述临床三产程的划分及其名称和正常值。答: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需数分钟或1小时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6、 各种不同类型宫缩乏力的产程表现有哪些?答:宫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有以下七种:(1) 潜伏期延长(2) 活跃期延长(3) 活跃期停滞(4) 第二产程延长(5) 第二产程停滞(6) 胎头下降延缓(7)胎头下降停滞如你对妇幼保健员培训考试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交流!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理专业大专《社区护理学》作业[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理专业大专《社区护理学》作业[本站推荐]》。
护理专业大专《社区护理学》作业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WTO的标准,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应具备的条件为A、人口在10~30万之间B、人口在6~8万之间C、人口在3~5万之间D、面积在50~5000平方公里E、面积在500~50000平方公里2、世界第一位访视护士是:A、威廉.勒斯朋B、圣菲比C、丽莲.伍德D、露丝.依瑞曼E、罗宾森3、“社区护理”一词的提出始于A、1948年B、1950年C、1967年D、1970年E、1985年4、以下不能确切说明社区功能的有A、社会化功能B、教育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生产、消费及分配的功能E、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是5、以下不属于社区特点的是A、功能要素B、人口要素C、地域性D、结构要素E、同质性6、社区护理的特点不包括A、以健康为中心B、以人群为中心C、有较高的自主权和独立性D、与多部门合作提供综合服务E、个体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7、在社区护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地段护理阶段的主要护理内容是A、促进健康B、疾病护理C、自我护理D、疾病预防E、康复护理8、保持和促进全民健康最恰当的方法是A、使人人重视自我保健B、依靠医院服务C、依靠社区护士D、依靠医生E、重视预防9、社区健康教育以为对象A、社区病人B、社区人群C、社区健康人D、社区老年人E、社区慢性病人10、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B、引导和促进人们树立健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C、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D、合理利用社区的保健服务和资源E、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人、家庭、社区的健康11、确定教育对象的学习方式应在健康教育程序中的哪一个步骤完成A、健康教育评估B、健康教育问题C、健康教育计划D、健康教育实施E、健康教育评价12、下列访视对象应排在首位的是A、老年糖尿病病人B、新生儿C、传染病人D、独居老人E、未参加预防接种者13、应当优先访问的家庭是A、健康普查怀疑是子宫癌,而未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者B、单位健康普查未参加者C、中断孕产妇学校学习者D、恢复期而中断康复训练者E、有高血压家族史者14、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庭护理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A、长期慢性病人B、生活不能自理者C、需要护理处置或基础护理者D、急性病病人E、需要家庭生活照料者15、下列哪项是残疾人的居家护理重点A、预防和减少身体残疾的发生B、维持机体或器官的功能C、促进病人保持正常生活及社会功能D、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其生命质量E、借助各种康复辅助用具,进行功能训练16、以下不属于社区健康护理特点的是A、侧重于社区环境健康B、侧重于居家病人的护理C、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D、侧重社区和群体的健康E、运用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17、我国社区健康护理最常用的模式是A、纽曼的系统模式B、怀特的公共卫生护理模式C、安德逊的以社区作为服务对象模式D、健康信念模式E、弗里德曼的家庭评估模式18、社区作为服务对象模式中三级预防的正确说法是A、强化弹性防御和避免遇到压力源——一级预防B、把压力源控制到最小限度——三级预防C、恢复现有的不均衡状态——一级预防D、强化弹性防御和避免遇到压力源——二级预防E、恢复现有的不均衡状态——二级预防19、以下哪项不是确定社区健康护理诊断的依据A、社会环境因素B、遗传、生物因素C、病理生理因素D、可利用的卫生服务资源E、社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20、社区护理干预中最重要的是A、预防和治疗疾病B、消除人群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C、给予相应的生活照顾和护理D、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E、进行居家护理21、以下家庭类型中错误的说法是A、由父母、已婚子女和第三代人构成的家庭是直系家庭B、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联合家庭C、夫妻分居家庭是婚姻家庭D、继父母家庭属于婚姻家庭E、我国同居家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22、把家庭作为社区护理基本单位的主要原因是A、每个家庭成员是独立的个体B、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具有个别性C、容易制定社区护理目标D、家庭是提高社区健康水平的基础E、容易开展社区护理工作23、不符合健康家庭的说法是A、发挥家庭的整体功能B、家庭成员妥善处理家庭各阶段的发展任务C、家庭中各成员的健康之和等于家庭整体的健康D、家庭成员和睦E、家庭很好的利用社会资源24、家庭内在结构中错误的内容是A、角色分配B、义务与责任C、家庭价值体系D、权利E、沟通25、家庭健康护理中最重要的护理是A、居家病人的护理B、筛查病人的护理C、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护理D、筛查和指导计划生育的对象E、妇幼保健26、最需要社区护士帮助的家庭是A、社区所有的家庭B、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家庭C、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困难的家庭D、社区护士认为具有严重问题的家庭E、对社会不会造成大危害的家庭27、家庭护理中健康问题的决策者是A、全科医师B、社区护士C、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 D、家庭自己E、公共卫生医师28、社区护士制定家庭健康护理计划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社区护士和家庭共同制定B、按家庭决策者的意见制定C、由社区护士制定D、由全科医师制定E由家庭和社区义务服务者共同制定29、出生后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30、WTO提倡的儿童纯母乳喂养时期至少为A、2~3个月B、3~4个月C、6~8个月D、4~6个月E、8~10个月31、对2~3岁幼儿进行定期体格检查的时间为A、每月一次B、每2个月一次C、每季度一次D、每半年一次E、每年一次32、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是A、3岁前B、4岁前C、5岁前D、6岁前E、7岁前33、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A、皮内注射B、皮下注射C、口服D、肌内注射E、以上均错误34、麻疹的接种月龄为A、出生时B、出生时、1 个月、6个月C、2个月、3 个月、4个月D、3个月、4 个月、5个月E、8个月35、多动症儿童的最典型的症状是A、注意力不集中或过于短暂B、交流障碍C、语言障碍D、刻板行为E、多动行为36、关于孕期卫生保健指导中正确的是A、孕妇在整个孕期都可洗盆浴或淋浴B、孕妇睡眠时应采取侧卧姿势,最好是右侧卧位C、孕妇刷牙时应用软毛牙刷,动作应轻柔,可口服维生素D、扁平或凹陷的乳头不利于哺乳,但产后可自行恢复E、每日锻炼乳头10~20次,用拇指及食指轻捏住乳头作上下转动37、对糖尿病孕妇护理错误的是A、适当运动可促进糖利用,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B、应使用胰岛素进行药物治疗C、原则上控制血糖值达正常水平而孕妇又无饥饿感为宜D、可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E、指导病人28周前每2周检查1 次,28周后每周检查1次38、亚健康理论的提出时间是在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E、20世纪90年代39、按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以下哪项不属于亚健康A、不定陈述综合征B、不明原因综合征C、病原携带状态D、疾病后状态E、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40、为了预防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中年人的食盐摄取量应限制在每日A、10g以下B、15g以下C、5g以下D、20g以下E、7g以下41、不属于老年期重大生活事件的是A、丧偶B、再婚C、退休D、经济困窘E、家庭不和睦42、以下哪项不是老年人的患病特点A、患病率高B不能全面正确提供病史C、疾病的并存性D、发病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E、疾病容易被发现43、社区护士重视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的社会问题,护士的范围难以解决的问题是A、无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比社会其他年龄人群更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B、帮助身体衰弱致生活不便和生活质量下降的老年人C、退休后出现失落感的老年人D、丧偶老年人的再婚问题E、受虐待的老年人44、最常用的运动强度监测指标是A、呼吸B、运动前心率C、运动后心率D、血压E、体温45、我国的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是A、心脏病B、脑卒中C、糖尿病D、高血压E、恶性肿瘤46、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可能威胁生命的慢性病A、心肌梗死B、恶性黑色素瘤C、偏头痛D、帕金森病E、高血压47、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是A、腌制的鱼肉B、巧克力C、动物内脏D、牛奶E、豆制品48、康复的主要目的是A、以健康为导向,采取各种措施B、以提高功能为导向,采取措施C、以疾病治疗为导向D、以社会为导向,进行康复E、增加活动能力49、全面康复是指帮助患者达到A、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B、全身功能全部恢复C、心理功能的全部恢复D、器官功能的全部恢复E、身体、心理、职业、社会生活的整体恢复50、为残疾者进行社区环境和家庭改造的是A、创造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B、改变对残疾者活动造成障碍的设施C、营造融洽、温暖的家庭环境D、创造有利于残疾者康复锻炼的环境E、创造残疾者利于社会交往的环境二、名词解释:1、社区护理学2、健康促进3、家庭访视4、健康家庭5、计划免疫三、简答题1、简述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2、简述WTO专家委员会对社区护士的要求3、简述家庭访视中与访视对象沟通的技巧4、简述制定健康护理计划应遵循的原则5、试述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社区护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2、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的资源和适宜的技术,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3、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的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4、社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5、健康社区:指拥有健康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人群的社区;其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健康政策、健康管理、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参与健康互助,拥有健康人群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宗旨。选择题1—-10:EDCAE;CDDCE;11—20:BECEA;BBDAB二、问答题(一)描述影响健康的因素。人类的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1.生物学因素常见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病原微生物以及个体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因素主要影响了个体在某些疾病上的发病倾向。有些人由于遗传缺陷而在出生时既表现为某些先天遗传病,也有些人则由于某些基因的变化而更容易罹患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导致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如结核病在老人、儿童和体弱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病。2.环境因素人的健康不仅仅包括个体的健康,还包括个体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良好的环境可以增进健康水平,反之可能危害健康。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维持和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职业、民族等等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一切因素,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健康观念、健康行为来实现。3.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在我国,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吸烟、酗酒、吸毒、纵欲、赌博、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日益增多。4.健康服务因素健康服务又称卫生保健服务,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是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部门。健康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群的健康水平。(二)、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1.生产与发展功能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生产与发展的功能包括人口的生育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两个方面,这是社区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2.贯彻政策功能 社区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单位,社区要贯彻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又与群众建立守望相助的密切关系,反映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动员并组织社区的成员参与各项活动。众所周知,只有每个社区的成员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遵纪守法才会有稳定的安宁社区,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3.人际互动功能 社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且将生活在空间中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以各种方式将个人、家庭、商业、企业、和事业机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相关的小社会。人们在这里通过互助互爱和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使自己的许多日常需要得到满足,从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意识,这种感受并非单凭血缘关系就能建立的,而是建立在居民群体之间互助互爱的社会关系之上的。4.控制功能 社区通过各种管理体制、行为规范约束、控制、管理社区居民的行为,从而有效地维持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维护社区的稳定。5.社会化功能 社区居民通过沟通、交流,不断学习,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有的风土人情、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造就了社区的特色。6.援助功能 社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及处于疾病或经济困难状况的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社区中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得到社区的帮助;社区成员中的某些专业特长或技能通常用于帮助解决社区其他成员生活中的困难等。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社区功能及其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努力增强社区功能并提高其实行程度的过程。作业二 名词解释1、家庭:由具有血缘、婚姻、领养、情感承诺的永久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人组成。2、核心家庭:又称为夫妇家庭,是指由一对已婚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包括无子女的夫妇家庭和由一对夫妇与领养的子女组成的家庭。3、家庭生活周期 :就是指家庭由诞生、成熟至衰退消失和新家庭诞生的循环过程。4、家庭发展任务 :是指家庭在生活周期各个阶段所面临的、普遍出现的、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去解决的问题,如果顺利解决,家庭则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解决,家庭有可能停滞,影响家庭整体的健康发展。5、家庭访视:简称家访,是指为促进个体和家庭的健康,在服务对象的家庭环境里提供护理服务活动。选择题1—-10:BBEBA;ADCDD 11—20:CACCD;DECAB三、问答题(一)、简述家庭访视的注意事项。家庭访视是家庭护理的重要方法和主要的服务形式,家庭访视有利于服务对象在自然、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护理服务,也有利于社区护士了解服务对象家庭的实际情况,发现家庭健康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支持。但由于服务场所的变化,周围可利用资源的变化,也给社区护理工作造成一些特殊的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社区护士在家庭访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保障社区护士和服务对象的安全。1.签订家庭访视协议访视家庭确定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与被访的家庭签订家庭访视协议,确认家庭是否同意被访,明确访视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力,确定访视的方式、内容和时间,在访视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提供家庭访视服务。2.明确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明确家庭访视过程可提供服务项目种类和收费标准,访视护士不应再接受其他礼金、礼物等。3.选择合适访视时间每次访视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控制在1小时内,尽量避开家庭吃饭、会客、或外出的时间等。4.注意访视态度和沟通技巧家庭访视时,社区护士的态度应稳重大方、举止符合基本礼仪,充分尊重访视对象的家庭隐私,并利用熟练的沟通技巧,获得访视对象的信任;面对临时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情况,及时做出判断和调整,利用现场可利用的家庭和社区资源正确应对相关问题。注意不能与访视对象过分亲热,以免影响家庭关系和护理服务的专业性。5.加强病人安全问题的防范包括:①社区护士按相关规章、制度、流程实施护理操作,如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操作流程等;②社区护士的技术熟练,操作时注意观察,一旦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③访视包内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一旦发生危险,现场实施抢救。6.加强护士自身安全问题的防范包括: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安全访视制度,社区护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工作;②机构内的其他人员应知道访视护士的家庭访视行程和计划,如什么时候离开社区站、预计什么时候回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访视家庭的具体地址、联系电话等;③访视前,尽可能先电话联系访视对象,确认访视对象的地址,尽量了解访视对象的家庭情况,判断访视对象家中有无不安全因素,如打架、酗酒、吸毒等;④初次访视或者去偏僻的地方访视,最好有人陪同;⑤对突发事件灵活应对,如遇到家访对象有敌意、情绪异常,或家庭中有不安全因素,如吵架、吸毒,或者护士自觉环境陌生,不能控制时,在提供急需的护理后,护士可立即离开现场;⑥随身携带证件、手机、零钱,勿携带贵重的物品和首饰;⑦注意路途交通安全等。(二)、列举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较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许多因素都可导致跌倒,随着年龄的增高,跌倒的几率增大,且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主要是:(1)心脑血管疾病;(2)糖尿病;(3)眩晕发作;(4)晕厥;(5)环境因素;(6)步态异常;(7)药物影响;(8)其它(三)、分析社区老年人群的特点、并制定社区老年人干预策略。1.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较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许多因素都可导致跌倒,随着年龄的增高,跌倒的几率增大,且女性多于男性。跌倒后易发生骨折及外伤等严重后果,应引起高度重视。2.便秘:便秘指每周大便次数少于3次,伴粪质坚硬和排便不畅或费力。随着年龄的增加,便秘的发生逐渐增多,尤其在65岁以后发病率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慢性便秘,即便秘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情况更为常见。便秘导致排便时用力将对老年人的脑动脉、冠状动脉和周围循环发生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一过性缺血性发作、晕厥和心绞痛等,也易发生痔疮和其他肛门疾病。长期便秘粪石嵌顿可发生肠梗阻、粪性溃疡、尿潴留和伴假性腹泻的大便失禁。3.尿失禁 :尿失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断或持续性不自主的漏尿现象,除外非经尿道的漏尿(如尿道阴道漏、膀胱阴道漏)。尿失禁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排尿障碍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干预策略:1.跌倒的预防:治疗相关疾病;避免用不适当的药物;改善环境因素;增加体力锻炼;保持精神活动;必要时使用助行器。2.便秘的预防:注意饮食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及时治疗相关疾病。3.尿失禁的预防:缩肛(提肛)运动;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作业三 名词解释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简称慢性病,慢性病是指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非传染性指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其病因常复杂且不明,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3、食品交换法:将食物按其营养成分的比例不同,分为主食类(米面、干豆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豆乳类、油脂类,将每类食物中凡是能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称为一个食物交换份(常见食物的1份食物重量见表6-11),糖尿病病人在保证摄入总热量不变和营养素均衡的前提下,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饮食,满足身体对热量和营养素的需求,达到糖尿病治疗的目的。4、胸部叩击:用手叩打胸背部,借助振动,可使分泌物黏液引流至细支气管中,使分泌物松脱而排出体外的一种去除呼吸道分泌物技术。5、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选择题1—-10:AABCB;EBEEB 11—20:ECDCC;ECACA三、问答题1、简述慢性病的社区管理原则。1)、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预防;2)、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类疾病来进行共同的防治;3)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4)、传统的卫生服务内、方式包括鼓励病人共同参与、促进和支持病人自我管理、加强病人定期随访、加强与社区和家庭合作等内容的新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保健模式发展;5)、加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行动;6)、改变行为危险因素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时,应以生态健康促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该变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及环境该变为主要策略的综合性这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2、简述COPD病人家庭氧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病人建议长期进行家庭氧疗。氧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在海平面水平,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60 mm Hg和(或)使SaO2升至90%,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保证周围组织的氧供。COPD病人家庭氧疗的原则:①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应在1.5~2.5L/min)低浓度(<30%)。②长期持续氧疗,即每天>15小时,对于COPD病人,特别是慢性Ⅱ型呼衰伴有肺心病者,必须长期持续氧疗,包括夜间,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切不可根据症状自行缩短吸氧时间。注意事项:1)、指导病人或家属掌握制氧、给氧的正确方法;2)、注意吸氧浓度不超过30%。3)、指导氧气装置正确安装、消毒及安全用氧。氧气装置;检查氧气装置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温度与湿度;給氧时先经水湿润,湿润60%以上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器官黏膜产生刺激,温度以37度为宜。消毒:向病人及家属反复强调管道、湿化瓶用清水冲洗或消毒的重要性。安全用氧:强化用氧的安全意识,用氧时注意防热、防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压力过小时应换瓶。3.李先生,男,65岁,退休工人,身高170cm,体重74kg,确诊为2型糖尿病,请根据食物交换份法,为李先生设计饮食方案。第一步:估算标准体重: 李先生标准体重:(170--80)*70%=63 kg;体型:(74--63)/63*100%=17.5%(李先生体型属于超重)。第二步:估算总热量: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千卡)=63X30=1890(千卡); 第三步:估算食物交换份数由于李先生体型属于超重可按表中1800千卡,在此基础上增加1份主食安排,或按200千卡,减少1份主食安排,即每日总食物的分数为21~23.5份,其中主食12份,蔬菜1份,水果1份,肉蛋类4.5份,豆乳类2份,油脂类2份。第四步:注意合理搭配食物。作业四 名词解释:1.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2.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D)指后天获得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痴呆。以痴呆为主要表现,本病多为隐性逐渐起病,病程发展缓慢,呈进行性加重,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位原因。3.呼吸道隔离:对由病人的飞沫和鼻咽分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病人应住单人房,严格隔离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的最基本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5.检伤分类:是指医务人员或进过专门培训的急救人员通过看、问、听及简单的体格检查将危重的病员筛选出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准确估计伤情,区分伤员救治的轻重缓急,使危重的病人得到优先处理,提高现场急救成活率。选择题1—-10:BABCA;BDDCE 11—20:BEDCD;DDAED三、问答题(一)阐述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症状管理。1.咯血的护理指导病人掌握咯血的危险征兆,如判断咯血的量等;病人咯血时,应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要避免精神紧张,告知病人应立即就医;告知病人咯血时不能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指导病人掌握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嘱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2.盗汗的护理注意保暖,盗汗时应及时用温毛巾擦干汗液,勤换内衣及床单、被单。3.药物护理1)监督病人坚持服药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鼓励病人保持乐观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社区护士应定期检查病人的服药情况。2)病人家属指导抗结核化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社区护士应向病人家属反复强调化疗的重要性及意义,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坚持完成规则、全程化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说明化疗药的用法、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表现,督促病人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听力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停药。4.心理护理肺结核病病人都有恐怖、焦虑、情绪不稳定的心理状况,护士首先要认真解释、安慰病人,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能够顺利地接受和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肺结核病病人住院时间长,护士应结合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培养病人自我料理的生活能力。5.家庭预防与隔离消毒 1)隔离消毒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2)家庭成员应定期接受检查 15岁以下儿童可作结核菌素试验;15岁以上少年及成人,可接受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以利于早期发现病人。(二)列举社区精神障碍病人的特点答:1.轻度精神障碍着多;2、慢性疾病病人、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者多;3、社会、经济地位低;4、年龄跨度大,病种多。(三)列举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原则。1.随时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肢体的紧缩程度,如偏瘫病人处于肢体紧缩状态阶段时,可采用毛巾卷置于偏瘫侧的手掌心中,以矫正指掌关节的挛缩。毛巾卷(也可以用海绵等其他松软物制作)的大小要求、一般粗细为5—6cm,长短为7—8cm。另外,在偏瘫侧的肩关节、肘关节、骸关节、膝关节屈曲部位处,可置放薄的软枕(或其他相当软物)支撑,以矫正其关节挛缩状态。2.定时进行体位转换,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体姿,经常保持肢体功能位,3.按照康复治疗计划,定时给予关节可动域的功能训练。一般是业内康复专业的PT技士、OT技士和康复护士进行,也可在康复医生指导下,由其本人或家属协助用健侧给患侧进行训练。在训练时,应注意其关节活动度要从小到大,活动时间要出少到多,训练动作要轻柔,不可过猛过急。以避免发生新的损伤。(四)简述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当社区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无论在现场的急救人员是家属、居民还是社区医务人员,都应遵循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1. 首先要保持沉着、镇定,理智、科学地进行判断和处理。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和病人的安全。在事故发生的现场,导致病人意外的原因也可能会对参与救护的人员带来危险,所以要确保救护员自身的安全,如对于触电的病人应首先切断总电源,以保护抢救者自身安全和防止病人的再损伤。在可能的情况下,救护人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使用呼吸面罩实施人工呼吸,接触血液、体液前戴上医用手套等。3.快速评估伤病人的病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帮助。救护人员应在现场进行快速、简洁、全面的评估,尽早呼救,建立有效的急救通路。4.分清轻重缓急,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经过评估后,救护人员应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气道阻塞者首先应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先进行心肺复苏;大出血者先进行有效的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5.可能情况下,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救护人员在进行包扎、固定等操作时,手法应准确,动作轻柔,避免对伤口和骨折处的直接压迫。6.充分利用现场可支配的人力和物力,协助抢救。救护人员在清楚自己能力极限的同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周围可支配的人力和物力。如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呼救,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救护人员也可就地取材制作骨折固定的夹板和简易的搬运工具等。.Ⅱ型糖尿病的描述以下不妥的是()。D 一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011年为达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下列哪项说法有误?()A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市居民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战略性策略,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B健康教育A 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评估,4~6分是()。B 家庭功能中度障碍A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霍乱是属于哪一类传染病?()A 甲类传染病
B平流层B.病人出现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咯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出现圆形阴影,晚期肺门阴影可呈“残根样”改变,说明病人患的是()。B 矽肺 B把家庭作为社区护理基本单位的主要原因是()。D 家庭是提高社区健康水平的基础 B苯的慢性中毒对人体哪一系统损害为主?()A 造血系统 B不属于围绝经期症状是()。D 腹部包块C.Corbin和 Strauss描述慢性病人自我管理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除哪一项以外?()C 疾病的预防管理C.产褥期是指?D 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C.传染病监测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D 死因监测C.从整体看有明显的残疾,日常生活受一定的影响,但在人际交往,劳动就业等方面虽有困难,但还能进行()。B 个体水平的残疾 C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后()。C 6周C常见老年骨关节疾病,除下列哪项以外?()B 股骨颈骨折 C常与左旋多巴合用治疗巴金森氏的金刚烷胺属于()。D 多巴胺释放促进剂 C除哪项以外,均是反映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D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促进残疾人回归社会属于什么预防? D 三级预防 C龋病的好发牙齿是()。B 下颌磨牙D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不包括下列哪项?()D 有机卤化物 D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在大气中的哪一层?()D代谢综合征应控制代谢危险因素,除哪项以外?()B 控制低血压D当产妇感觉乳房胀痛,错误的护理方法是()。D 停止哺乳 D地理性社区的特点是。B 按地理界限划分D定向转诊应遵循的原则除哪项以外?()A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转诊至三级医疗机构原则D锻炼有助于增强骨密度,降低骨丢失,老年人运动不符合要求的是B 每日进行3~4次有氧运动E儿童基础免疫防七病不包括下列哪项?()D 流感 F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有()。D 病死率 F反映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特别是妇幼保健水平最敏感的指标是?。D 婴儿死亡率F肥胖症是以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C 20%G.高血压病人的处理以下哪项不当?()A 一旦确诊高血压,不管何种类型,都应立即服用抗高血压药物G.关于产后出血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
G.关于产褥期产妇的心理调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依赖期产妇很多需要是通过别人来满足G.关于慢性病的特征说法,哪项是错误的?()C 积极治疗病理变化是可逆的G.冠心病病人的日常保健措施中以下哪项不妥? D 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应即自行前往医院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治疗,防心肌坏死G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内容,除哪项以外?()C 社区特征G根据WHO建议的阶梯止痛法,可待因 羟考酮等弱吗啡类镇痛药可归为()。B 第二阶梯止痛药G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D 特别重大(Ⅰ级)G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下列哪项有误()D 加强城乡医疗体系的建设G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A 人群G骨折后牵引患者,因运动受限可导致继发性残疾的有()D 关节僵硬、挛缩 G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C 跌倒G骨质疏松症老年人应提倡从日常饮食中摄取钙,每日钙摄入应以为宜?B 钙摄入不低于1000mg/d G关于家系图的概念,下列哪项不符?()D 医疗、社会问题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G关于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生理改变,描述错误的是()。D 支气管反应性降低
G关于老年人泌尿系统的生理改变,描述错误的是()。B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G关于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生理改变,描述错误的是()。B 甲状腺生成增多 G关于老年人消化系统的生理改变,描述错误的是()。D 食物在胃停留时间缩短
G关于脑卒中的描述,以下哪项不妥?()D 受寒冷刺激可诱发脑血栓形成G关于水体污染的的概念,下列哪项有误? B 水体底质的生物特性、组成发生改变H.衡量老年人最佳运动量标准应是()。B 运动后最佳心率(次/分)=170-年龄H.婚前卫生指导的内容不包括()A 分娩期的有关知识H患者82岁,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表现为安静、少言,对医务人员和探望家属反应淡漠,沮丧,此患者心理反应属()。D 抑郁期H患者颈椎骨折后,高位截瘫,患者已接受残疾事实,但因担心治疗所用经费、需要长期照顾等以致情绪低落而闷闷不乐,此期属于残疾人心理改变哪一期 ?C 抑郁期H患者疼痛评估为中度疼痛,应考虑给予患者止痛药()。C 可待因、羟考酮J.家庭基本资料除下列哪项以外?()D 家庭功能评估 J.健康档案种类,除下列哪项以外?()D 单位健康档案J家访时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尽量避免去偏僻场所、小胡同、地下室等家庭,若去必须要有陪同人员J家庭的功能之一是可以提供社会教育,依据法规和民族习俗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给予家庭成员以文化素质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念,这一功能称为()。B 社会化功能J家庭的基本功能不包括。D 赋予成员地位的功能J家庭访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由于被访视者不让进入家中,站在门口交谈也能收集到需要的资料J家庭护理中健康问题的决策者是()。D 家庭自己 J家庭健康档案组成,除下列哪项以外? C 保健卡J家庭生活压力事件通常不包括。C 经济生活事件 J家系图的绘制,下列哪项不正确?D 将子女由右到左按年龄大小依次列出J家系图的作用,除下列哪项以外?()C 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J减少预防性行为障碍,重要的是取决于行为转变,但除哪项以外? D 有激励机制 J建立健康档案注意事项,以下描述不当的是()。A 档案信息力求全面,包括家庭极力避讳的问题J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B 促进健康行为J健康教育的计划设计的原则,下列哪项不妥?()D 共同性原则 J健康教育理论模式,除下列哪项以外?()A 健康社会模式J健康信念模式的有关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行为改变取决于支持系统的支 J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个体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在于()。A 健康信念的形成 J健康信念模式认为健康行为的转变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 健康信念 J矫正个人不良健康行为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复述法J介水传染病主要是饮用水或接触了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除哪项以外? D 乙肝 J颈椎病患者颈肩疼痛向上肢放射出现相应部位运动和感觉障碍,此属哪类A 神经根型 K.康复功能锻炼应在伤后立即进行,康复早期功能锻炼应为()。B 肌肉收缩运动
K.空气质量标准的污染物除颗粒物外,下列哪项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项目?()C 氨K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下列哪项是不符合的?()D 转变服务理念的最佳途径 K康复护理中暗示和催眠疗法属于()。D 心理疗法L.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除哪项以外?()D 离退休综合症L老年痴呆除记忆损害外,还伴有的症状除哪项以外?()C 面部缺乏表情L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以何为特征()。B 远事记忆良好近事记忆减退L老年痴呆起病长约5~10年,主要病理表现除下列哪项以外?D 脑内多巴胺释放减少 L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D 消极心理 正确答案: L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其中老年人心脏博出量可减少()。B 40%~50% L老年人身体构成成分变化除水分减少、细胞数量减少外,尚有()。A 皮下脂肪减少 L老年人休息与睡眠中错误的做法是()。D 休息应贯穿于整天的活动中M.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原则:A 强调降低最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M.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的呼吸困难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的? A 听诊吸气延长
M.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诱发因素,除下列哪项以外?()D 情绪变化
M.某些疾病可导致骨折。常见的可导致骨折的疾病为()。A 柯兴氏综合症 M慢性病监测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A 人群易感性M某老年痴呆患者临床表现为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多疑、思考分析能力下降,此患者应属哪一阶段?()A 第一阶段M某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但饥饿感明显,以下哪项措施不妥?B 动物肉类食物较耐饥,应增加肉类食物M某营养不良小儿,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20%,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6cm,身高正常,精神状态、肌张力等正常,属于()。D 轻度营养不良M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内容,除下列哪项以外?()D 教会产妇如何常规的按摩乳房 N.脑卒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正确?B病人平卧后将其上身稍垫高头偏向一侧N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C 25~29岁P.帕金森氏病属锥体的慢性退行性变,与何有关()。D 黑质细胞大量死亡P.帕金森氏症治疗常用药分为:多巴胺类、抗胆硷能类、抗组胺类、多巴胺释放促进剂,其中信尼麦属哪类?()A 多巴胺类P.漂浮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能长时间很容易进入呼吸道,一般直径小于或等B 10μm
P帕金森氏症症状主要表现为震颤,其表现除哪项以外?()B 空间定向不良Q.铅中毒消化系统少数可见特征性临床表现是()。C 齿线边缘蓝黑色“铅线”Q铅中毒神经系统特征性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是?()C 肢端僵硬
Q前列腺增生残余尿期的残尿量是()。A 残尿量在50~150ml R妊娠中期是指()。B 妊娠13周至27周末R乳头皲裂主要原因是()。D 由于婴儿含吮不正确 R弱视治疗的首选方法是()。A 遮盖健眼法S.社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以下哪项处理不当?()B 立即自行去医院就医 S.社区基本资料除下列哪项以外?()B 家访人次、原因、问题分类及处理情况S.生物器官水平上的残疾称为()。A 残损 S.适宜于放臵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是()。B 35岁,无子女,要求放臵宫内节育器
S.水中的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除了下列哪项以外?()A 致敏
S.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肌肉总量可减至体重的()。B 减至体重的25% S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护理目的是:()。A 提高残疾者的生活质量 S社区的最基本的功能是。B 空间功能S社区儿童保健的内容,除哪项以外?()A 重症病儿的监护S社区护理的概念,除下列哪项以外?()B 以个人为服务对象S社区护理的任务,除下列哪项以外?()C 提供社区急、重症患者的护理S社区护理对象按人的健康程度分类,不包括下列哪项?()A 慢性人群S社区护理对象按社区、家庭、个人分类,不包括下列哪项?()C 社区的整体功能 S社区护理工作范围不包括()。A 社区经济管理S社区护理每个目标的制定均应做到SMART,下列哪项不是?()D 不相关的 S社区护理评估主要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A 社区失业人员 S社区护理起源于()D 公共卫生护理S社区护理特点,除下列哪项以外?()D 强调个体健康S社区护理应遵循原则,除哪一项以外?C 社区护理服务的独立性S社区护理作为服务对象模式,其中一个核心是()。B 人S社区护士工作的核心标准,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C 必须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承担责任S社区健康档案组成,除下列哪项以外?()C 家庭类型S社区康复护理侧重于()。A 自我护理
S社区康复护理对象有()。D 以上都是S社区康复护理主要日常生活功能的促进,不包括下列哪项?()C 促进沟通功能S社区康复与医院康复比较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其不足?A 康复技术难掌握 S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反应社区的()。A 结构要素特点 S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点服务对象,除哪项以外?()D 重症病人 S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对象,除哪项以外?()C 单位 S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谁领导?()A 政府S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原则,除哪项以外?)C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文化背景相合S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臵,下列哪个概念是不符合的?()C 居民步行20分钟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S生产性粉尘是指:A 生产过程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S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石是()。A 自我卫生保健S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不包括下列哪项?()D 及时隔离治疗 S世界上首次提出“社区护理”一词的人是()。D 露丝.依思曼 S鼠疫、霍乱是()。A 甲类传染病S水体被有毒化学物污染后所造成的危害,除哪项以外?()B 导致介水传染病发生 S水质指标中的细菌学指标应是()。A 细菌总数50cfu/mL 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T体重质量指数(BMI)超重标准的上限是<28,下限是()。A ≥24W WHO对于健康促进的有关概念,下列哪项不符? C 规定个人对健康应负所有责W WHO提出的扩大免疫计划 ,以预防()。A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W.WHO指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3种共同危险因素之一是。D 静坐生活方式 G.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错误的是()。A 不是一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而是特指某种疾病W.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C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W我国目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妇产科协会规定的围生期Ⅰ的定义,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妊娠满28周(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X.下列哪项不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常见骨折?()C 肱骨骨折X.下列哪项不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B 对低音的听力损失较早且呈进行性变化 X.下列哪项不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特征?
B 起尿缓慢、排尿费力,射尿有力X.下列哪项不是室外空气中主要污染物?()A 氡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之一?()D 社区人群对残疾人的认知态度 X.下列哪些日常生活方式与糖尿病无关()。B 体力活动 X.下列属于老年人特有疾病的是()。D 老年性痴呆X.新生儿期“生理性黄疸”自出生后几天出现()。A 3天
X.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发生在出生后()。A 一周内 X矽肺发生的影响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D 呼吸道黏膜 X下列对康复护理的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治疗疾病,减轻痛苦X下列关于移动训练的描述错误的是:B平衡失调的病人需要扶行,扶持者宜站在健侧 X下列哪项不按甲类传染病的管理?()A 狂犬病X下列哪项不包括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主要功能?()D 促进患者睡眠和休息 X下列哪项不包括促进个人或群体健康的行为?
D 改变个性生活行为
X下列哪项不符合描述老年性关节退行性变? B 单位体积骨量减少 X下列哪项不符合水质要求?()C pH5.5~6.5X下列哪项不是OMAHA系统结果评定主要内容?()C 态度X下列哪项不是Omaha系统问题(护理诊断)分类中的领域?()C 人际关系 X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主动监测方法?()D 采血站进行常规的病毒检测 X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老年期人体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D 骨韧带增生 X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B 气候X下列哪项不是脑卒中的诱发因素?()D 吃油腻食物X下列哪项不是帕金森氏症主要症状及特征?()D 淡漠多疑X下列哪项不是群体健康状况评价间接指标?()B 死亡指标X下列哪项不是群体健康状况评价直接指标?()D 社会经济指标 X下列哪项不是群体健康状况评价直接指标?()D 社会经济指标 X下列哪项不是社区的功能?()B 满足居民的经济增长的功能 X下列哪项不是社区护理的目标? C 消除降低生活兴趣的社会环境 X下列哪项不是社区护理的内容?()B 食品卫生检测区环境卫 X下列哪项不是社区护理明尼苏达模式的工作优先次序?()D 治疗 X下列哪项不是社区护理应遵循的服务原则?()D 全面性X下列哪项不是社区护理诊断的核心标准?()C 根据护理诊断确立患者和社区健康的预期目标X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过程中的物理有害因素?()C 生产性粉尘 X下列哪项不是最常见的职业中毒?()B 锡 X下列哪项不属于1986年首届国际健康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指出的健康促进涉及五个主要活动领域?()B 加强健康教育活动X下列哪项不属于残疾人情感特征?()A 常出现偏执现象X下列哪项不属于护士与服务家庭关系要遵循的原则?()B 强调的是个体服务 X下列哪项不属于护士与家庭关系的特点?()C 护理目标常常是间断的 X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庭对个人健康的影响?()D 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的影响 X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庭访视的目的?()C 提供足够和有效的支持系统X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庭护理计划制定的原则?B 治疗依从性X下列哪项不属于老年期记忆减退特征?()A 远事记忆减退近事记忆良好 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护理干预原则? C 整体性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护理明尼苏达模式实施社区护理工作的措施? D 诱导 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护理模式?()D 罗杰斯模式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护理目标的核心标准?()C 目标制定包括健康促进、保护、治疗、康复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护士应遵循社区护理伦理准则?()D 尊重社区人群的生命、权利和情绪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康复护理之一即促进个人卫生及整洁能力?B 各肢体放臵功能位 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评估收集资料的方法?()D 放射学检查 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特征?()C 间断性服务X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位一体的服务?()B 学校卫生X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D 健康服务体系 X下列哪项不属于危害健康行为?()C 个性生活行为X下列哪项是不符合社区护理的特点?C 服务的广泛性X下列哪项是不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概念? D 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X下列哪项是社区护理干预重点?()A 人群不良行为的消除和健康行为的建立 X下列哪一项是促进健康行为的关键?()D 政府行为
X下列哪一种疗法是心理疗法?()C 暗示疗法X下列饮食动作的训练中,错误的是()。D 有面瘫者,食物要送到患侧X下列有关心绞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血清心肌酶升高 X现场医疗卫生救援下列哪项不符要求?C 按国标检伤用色别分类为:蓝死亡、黄危重、红重、黑轻X小儿腹泻处理以下不当的是()。D 常规使用抗生素X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有一定的顺序,其最后消失部位是。B 面部 X新生儿可出现一些生理性改变,除哪项以外?()D 呼吸浅表但规则 X训练婴儿大小便,下列哪项不妥?()C 3~4月开始进行小便训练 X训练婴儿行走,下列哪项不妥?()D 4~7月,用逗引婴儿爬行X训练婴儿自行进食,下列哪项不妥? D 7个月可训练抓取食物的能力 Y.要重视代谢综合征 “五高一低”的防治,五高除哪项以外?B 高高密度脂蛋白Y.以下哪项不属于二级预防措施?()D 防止近亲婚配
Y.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B 高血压Y.有关健康档案的作用下列描述不当的是()。D 档案的网络管理可使社区全体居民共享个人健康信息Y.有关健康档案建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档案建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Y.有关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描述以下不当的是()。C 病原体多为细菌 Y.预防高血压下列哪项不妥?()D 饱和脂肪酸不超过20%
Y药物流产的适应证是()。A 妊娠50天以内的健康妇女Y一般多少居民范围可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 3~10万 Y以下哪项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A 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Y以下哪项措施属于一级预防范畴 ?()C 接种卡介苗 Y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内在原因不包括()。D 高血糖
Y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外在原因不包括()。D 楼层太高 Y引起小儿腹泻原因除以下哪项以外?()D 胃酸分泌过多Y婴儿行为训练方法中,以下不当的是A 新生儿可在空腹时练习俯卧,培养俯卧抬头
Y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除哪项以外?()D 婴儿与婴儿合睡一个被窝 Y影响家庭健康问题的因素除哪项以外?()D 家庭结构 Y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A 生活方式与行为Y用APGAR问卷评估家庭功能,其中第一个A指的是 C 适应度Y用图示提供整个家庭的构成、结构及健康问题、家庭人口学信息、家庭生活事件、社会问题和信息的是()。A 家庭结构图Y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C 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Y有关恶性肿瘤的描述以下不当的是。D 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与肿瘤的转移发生无关 R妊娠期的妇女用药要特别慎重,尤其是怀孕()。C 3个月以内Y有关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描述以下不当的是()。D 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婴幼儿一般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年长儿以全身症状为主 Y有关儿童生长监测以下不当的是()。C 身高也是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况和生长速度的可靠指标Y有关冠心病病人运动锻炼以下哪项不妥A 为避免心绞痛发作,应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各类运动Y有关疾病监测指标,下列描述哪项是对的?()C 发病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险性大小的指标Y有关计算机档案管理的描述,以下不当的是()。C 隐私保护功能完善Y有关健康档案管理应,以下不当的是()。C 居民和医务人员需要时可随时查阅、摘抄和复印健康档案Y有关健康教育的概念,下列哪项有误? C 以目标人群为主的卫生知识传播Y有关健康教育概念哪项是错误?()D 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消除一切危害社区健康的因素Y有关糖尿病病人的运动锻炼以下错误的是()C 为提高治疗效果,尽量空腹运动Y有关小儿器官异物的处理,以下错误的是()。A 眼内异物,可让小儿轻轻揉擦眼部,以确定异物所在部位Y有关小儿龋病预防措施以下不当的是()。C 普及饮用氟化水
Y有关新生儿期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是()。A 出生后2~3周可出现“乳房肿大”Y有关婴儿辅食添加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B 如婴儿生长快,应在1~2月起添加淀粉类食物如米糊、烂粥等Y有关致癌因素的描述以下不妥的是()。B 射频和微波辐射是明确的致癌因素 Y有关重大疫情、中毒事件的上报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C.除甲类传染病外,其它不实行 “零”报告制度Y与城市空气SO2污染的危害有关的是()。D 酸雨 Y预防恶性肿瘤的措施下列哪项不妥()C 预防接种Y预防接种后可出现异常反应,异常反应是指()。D 晕厥Y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外,还配备。B 1名公共卫生医师,2~3名护士Y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作用,除哪项以外?()B 可增高血液低密度脂蛋白Y运动可以改善人体脂质代谢,可达到()。C 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Z.在规定时期内对群体小儿进行体格发育调查,调查内容除哪项以外?()C 皮肤折褶厚度Z.职业性损害不包括下列哪项?()C 职业性肿瘤Z.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应启动()。B 省级应急预案 Z.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除哪项以外?()C 经济情况Z在家庭健康护理中错误的做法是()。B 对健康问题相同的家庭可以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护理Z噪声引起的机体损害,下列哪种已定为我国法定职业病?()D 听力下降 Z职业病有以下特点,除哪项以外?()D 症状典型,多有特效疗法Z制定自我管理干预措施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D 措施要涵盖病人生理、社会和经济 Z治疗代谢综合征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其中哪项不是主要包括的内容?D 戒洒Z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主要建立在三个理论模式的基础上,除哪一项以外?D 健康管理模式Z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D 细菌性食物中毒2006级 普通大专护理专业 《儿科护理学》考(试)查题(A卷)班级_______学号___ ___姓名__________A1型题1.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 E.青春期2.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是A.强烈的责任感 B.爱护并尊重儿童C.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 D.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健康的心理 E.以上都是3.下列小儿年龄分期,正确的是:A.围产期: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7天B.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 C.婴儿期:出生后至满1周岁之前 D.幼儿期:生后2~3岁之前 E.学龄前期;生后4~7岁之前4.体重(㎏)=年龄×2+8,适用于哪个年龄阶段:A.初生~2岁B.初生~12岁C.2~12岁D.2~14岁 E.7~12个月5.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不正确的是A、由下到上B、由近到远C、由粗到细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 6.衡量小儿营养发育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A.头围B.胸围C.体重D.身高 E.腹围7.1岁小儿的头围最可能是A.40cmB.46cmC.48cmD.50cmE.52 cm 8 小儿前囱闭合的时间为A.4~6个月B.6~8个月C.8~10个月D.10~12个月E.1~1.5岁 9.易造成小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年龄为 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婴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10.4个月婴儿的发育情况是A.头不能抬稳B.能翻身C.拇、示指取物 D.已能独坐E.能发爸爸、妈妈声音 11.以下哪种情况的小儿不能接种卡介苗: A.2个月内婴儿 B.1个月前曾患肺炎已愈 C.1个月前曾患腹泻已愈 D.OT试验阳性的岁婴儿 E.有先天性6指畸形12.婴儿期保健护理重点是: A.提倡母乳喂养B.及时、合理添加辅食C.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D.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 E.以上均是13.对住院患儿进行护理时,下列不正确的方法是: A.初次接触患儿应在父母在场的情况下 B.尽量保持住院前的爱好和生活习惯C.多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与患儿交流 D.当有皮肤破损时,应及时进行包扎E.因患病和年龄小,不应让其自己吃饭、穿衣 14.小儿病房安全设施包括: A.各种急性感染 B.营养性贫血 C.精神因素D.喂养不党或不良饮食习惯 E.以上都是15.7个月小儿添加辅食,下列哪组合适: A.鱼肝油、鱼泥、蛋羹、肝泥、碎菜、粥、果泥B.蛋黄、菜泥、果汁、米糊、鱼肝油 C.蛋、鱼、软饭、面条、饼干、豆腐D.软饭、肉末、肝泥、带馅食品、果肉、熟土豆 E.果汁、菜水、米糊、蛋黄、菜泥 16.牛乳与母乳的主要区别点是A.牛奶蛋白含量较人乳高B.牛奶含饱和脂肪较人乳高C.钙磷比例不合适(1.2︰1),不易吸收D.牛乳与人乳最大区别点是缺乏免疫因子E.牛乳较人乳含糖量少17.3个月婴儿体重5㎏,用牛奶喂养每天需要量是A.8%糖牛奶450ml、水200mlB.8%糖牛奶550ml、水200mlC.8%糖牛奶450ml、水250mlD.8%糖牛奶700ml、水250mlE.8%糖牛奶650ml、水350ml18.4个月婴儿患佝偻病时,常见的骨骼畸形是: A.方颅 B.颅骨软化 C.下肢畸形 D.胸廓畸形 E.手躅、足躅征19.佝偻病活动期初期的主要表现是: A.突然发生惊厥B.易激惹、夜惊、多汗 C.骨骼系统改变 D.肌肉韧带松弛 E.各方面发育迟缓2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遵照医嘱正确补充维生素DB.重症患儿要避免过早、过久的坐、站、走C.耐心护理,注意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和枕套D.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 E.以上均对21.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最主要的病因是::A.围生期窒息B.产伤、缺氧C.生后肺部疾患D.心脏病变E.严重失血 22.低出生体重是指A.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1000g的新生儿 B.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1500g的新生儿 C.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000g的新生儿 D.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 E.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3000g的新生儿 23.不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特点的是:A.生后2~3天出现黄疸B.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C.4~5天最明显D.7~14天自然消退E.足月儿胆红素浓度<12mg/dl24.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主要途径是:A.口腔粘膜B.呼吸道C.脐部和皮肤D.泌尿道 E.消化道25.关于新生儿败血症,描述错误的是:A.产后感染最常见,B.症状特异性强,早期易诊断C.早期症状不明显,黄疸可能是本病的主要表现D.有合并化脑和肺炎的可能性E.以葡萄球菌感染最多见2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下列那一种严重疾病:A.颅内出血 B.败血症C.胆红素脑病 D.新生儿肝炎 E.新生儿各种感染27. 新生硬肿症护理的关键措施是:A.保持安静,减少刺激,防止抽搐B.正确复温,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C.供给所需的热量和水分D.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E.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硬肿变化情况 28.关于静脉输液的护理,描述不正确的是:A. 输液前评估患儿情况,准备好输液用品B.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保证输液通畅 C. 输液5~6小时应排尿,说明血容量恢复 D. 24小时患儿眼眶凹陷和皮肤弹性恢复正常E. 注意观察有无寒战、高热、恶心、呕吐29.小儿腹泻饮食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严重脱水时禁食2天 B.严重呕吐者暂时禁食C.人工喂养者暂禁食4~6小时 D.母乳喂养者暂停辅食E.恢复人工喂养,奶可由稀到稠30.在护理脱水补液的患儿时,如输液后患儿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顿,应考虑:: A.低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磷血症 E.低镁血症 31.口服补液盐适用于 A.新生儿肠炎 B.心功能不全者 C.腹胀明显的腹泻患儿 D.腹泻并重度脱水E.有轻、中度脱水,无酸中毒32.腹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主要是A.吐泻丢失大量的碱性物质B.进食少热卡不足C.肾排酸障碍D.组织中乳酸堆积E.酮体产生增多33.关于肺炎的护理,不恰当的措施是:A.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B.注意观察体温、及时处理腹胀C.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翻身、拍背 D.新生儿、婴幼儿宜采用鼻导管吸氧 E.控制输液速度34.1岁小儿每分钟正常呼吸、脉搏率是:呼吸脉搏A.20~25次80~100次B.25~30次100~120次C.3 0~40次110~130次D.40~45次120~140次E. 18~20次70~90次35.肺炎患儿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A.氧流量0.5~1L/分,氧浓度<40% B.氧流量2~4L/分,氧浓度<50%C.氧流量5~6L/分,氧浓度<60% D.氧流量7~8L/分,氧浓度<70% E.氧流量9~10L/分,氧浓度<80% 36.关于铁剂的使用,正确的是: A.在空腹时服用最好B.宜选用二价铁,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 C.当Hb恢复正常后即可停药D.可与牛奶、钙片、茶及咖啡同服E.口服剂量以元素铁计算,一般4~6mg/kg.次37.不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的是:A.皮肤、粘膜、甲床进行性苍白B.食欲减退、拒加辅食、有异食癖C.全身或局部不规则震颤D.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E.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38.不符和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临床特点的是:A.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B.出生即有青紫,当哭闹、患肺炎时加重C.活动后出现心悸、咳嗽、气短D.生长发育落后、乏力、活动耐力差E.肺门血管影增粗,可有肺门舞蹈39.护理青紫型先心病患儿,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A.防止心力衰竭 B.防止肾功能衰竭 C.防止休克D.防止血栓栓塞E.防止便秘40.法洛四联症的畸形,不包括: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骑跨 D.右室流出道狭窄E.右心室肥厚41.肾病患儿大量蛋白尿期间宜采取的饮食方式是A.低蛋白饮食B.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C.高热量、低脂、低盐饮食D.适量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E.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42.急性肾炎主要的临床特点是A. 高血压脑病B.水肿、少尿,血尿和高血压C.急性肾功能不全C. 严重循环充血或心力衰竭E.水肿、血尿43.关于急性肾炎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A.除有严重水肿外,一般不需卧床休息,B.待浮肿消退、血压平稳,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活动C.给予无盐或低盐、低蛋白饮食,并限制水的摄入 D.定时测血压,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E.当血沉正常后方可上学44.一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1周后全身症状明显好转,但前囟又隆起,头围增大,出现惊厥、双眼下视,考虑合并 A.硬脑膜下积液B.化脓性脑膜炎复发C.脑积水 D.脑水肿E.电解质紊乱45. 惊厥的护理诊断不包括:A.有窒息的危险性B.有外伤的危险性C.有潜在并发症:脑水肿D.有营养不足E.家长知识缺乏46.1岁小儿未接种过卡介苗,PPD阳性,表示A.近2~3周内感染结核B.体内已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结核 C.体内有活动结核D.对结核无免疫力,需立即接种卡介苗E.受过结核感染,不一定有活动结核47.哪项不是小儿结核感染的主要特点A.低热、盗汗、消瘦B.血沉增快C.血清PPD-IgM抗体阳性D.PPD试验阴性E.X线检查无明显结核病灶 48.川崎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脑出血B.肺出血C.心肌梗死D.心律失常E.脑疝49.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新生儿期最早引起注意的状况是A.生理性黄疸延长B.腹胀、便秘C.体温低D.心率慢E.少哭多睡、声嘶50.高热惊厥描述正确的是A.热性惊厥的发生女孩多于男孩B.抽搐停止后小儿表现烦哭闹C.在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会有多次发作D.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次数会越来越多E.热退后1周脑电图正常A2型题:51.患儿2个月,发热、呕吐2天,烦燥或嗜睡,尖叫,拒奶。查体:前囟膨隆,头向后仰,脑膜刺激征(-)。血象WBC20×109/L,N 0.9。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中毒性脑病52.6岁女孩,因眼睑伴下肢水肿一周,咳嗽喘憋一天入院。查体:血压135/96mmHg,半卧位,呼吸促,眼睑、双下肢肿胀,心率135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底部可闻及细小水泡音,肝肋下3.5cm,此患儿的诊断:A.急性肾炎 B.支原体肺炎C.急性肾炎合并心衰 D.急性肾炎合并循环充血 E.急性肾炎合并肺炎53.患儿1岁,以面色苍白一个月入院。查体:心率138次/分,心尖区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血象:Hb50g/L,RBC2.54×1012 /L,临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判定该患儿的贫血程度为A、正常血象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54.11月下旬,一8个月婴儿,因呕吐、腹泻2天伴发热流涕 来门诊就诊,大便10次/天,水样便,呕吐4~6次/天。查体:皮肤干燥,弹性差,口唇樱红,腹泻,腱反射弱。大 便镜检:白细胞0~1个月/HP,下列何种治疗措施不恰当: A.暂停乳类食品,代之以豆类代乳品 B.及时足量足疗程给予抗肠道杆菌之抗生素 C.根据脱水程度进行补液 D.补液的同时纠正酸中毒E.有尿后,静脉补钾浓度为0.2%55.1岁患儿,逐渐苍白2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肝肋下2.5cm,脾肋下05cm,Hb60g/L,RBC3×1012/L,RBC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正常,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A4型题:病例1:患儿男,4个月,因摇头多汗来就诊。查体:精神面色可,前囟2cm×2cm,平坦,头发稀少,有枕秃,左枕部有乒乓感,心肺(-),腹软,肝肋下2cm,四肢活动可,查血钙2.8mmol/L,血磷1.2mmol/L。56.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结核感染57.此患儿的最佳治疗方案是:A.维生素D360万IU/次,肌注2次 B.维生素D31万IU/次,口服3个月 C.维生素D330万IU/次,肌注1次D.维生素D330万IU/次,肌注,每周1次,共4~5次 E.维生素D340万IU/次,肌注,每月1次,共4~5次58.该患儿不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补充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 B.接受日光照射C.按医嘱给予维生素DD.耐心护理,保持皮肤清洁E.加强坐、站、走的训练,促进骨骼发育 B.血清当红素≤171μmol/L C.血清当红素≤205μmol/L D.血清当红素>2561μmol/L E.血清当红素>342μmol/L 64.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病例2:6个月婴儿,发热1天,体温38℃,伴咳嗽、喘憋明显。查体:呼吸急促,有呼气性呼吸困难,鼻扇,三凹征阳性,双肺满布哮鸣音,偶闻中小水泡音。胸部X线片:肺纹理增多,双肺可见点片状影,肺气肿明显。59.可能的诊断是:A.支原体肺炎B.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C.腺病毒肺炎D.合胞病毒性肺炎E.肺炎链球菌肺炎60.下列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A.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与湿度B.翻身、叩背、吸痰,以利痰液排除 C.立即给氧D.保持安静,取半卧位E.早期静脉补液,保证热量和水分供给B型题(61~63题共用题干)A.口渴,眼窝、前囟凹陷B.呼吸深快,口唇樱红色,烦躁C.精神萎靡,腹胀,肌力下降,心音低钝D.抽搐,惊厥E.水肿61.低血钙时表现为62.低血钾时表现为63.酸中毒时表现为(64~67题共用题干)A.血清当红素≥85μmol/L65.足月儿生理性黄疸66.当发生胆红素脑病67.皮肤肉眼可见黄疸4大专护理专业自荐信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感谢你在百忙之中展阅我的自荐信。我是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大专护理专业2007级的一名应届毕业生。诚望加入贵医院,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奉献一份微薄之力。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医学实用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具有优良的学习风气和教学条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非浅。大学三年,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内.外.妇.儿.等有关理论基础;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护理。我艰苦的农村生活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而环境的影响使我对医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对即将面临的这项工作饱含热情的根本源泉。而且,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在医学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勤奋的性格特点。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我曾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赛.知识竞赛等,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大学三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培养了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我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向往贵院所从事的事业,并有信心与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期待您的佳音!谨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求职人:胡静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1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各成长期实施保健的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登记在册并建立档案的社区儿童250例,按照其是否遵照各成长期体检要求,分为非规律儿保组52例和规律儿保组198例,统计分析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规律儿保的儿童在身高体重方面均优于非规律儿保组。各成长期的儿童保健效果有所差异,学龄前期的差异最小,差异最为明显的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的生长发育。结论:保健过程中应依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方法、途径来实施。
【关键词】成长期 保健 指导
儿童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之一,“儿童优先”已是现代全球性道德观念和维护人类健康、发展的行为准则。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儿童,其身心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保健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儿童各成长期的健康管理、生长发育等的工作[1],目前在我国境内以社区为单位被广泛推广,根据各年龄期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的采取适宜技术,实施有效的保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本社区儿保工作中对儿童各成长期的保健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登记在册并建立档案的社区儿童250例,按照其是否遵照各成长期体检要求[2],分为非规律儿保组(对照组)和规律儿保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198组,两组儿童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1.2 分期及体检要求: 将儿童成长进行分期:新生儿期(出生一个月内)、婴儿期(出生1个月至1年)、幼儿期(出生1年至3年)、学龄前期(出生3年以上,还未入小学)。根据各成长期的特点进行儿保指导。
儿童保健对不同年龄体检次数的要求:新生儿每年3次正常访视,1岁内体检每年4次,1岁至3岁婴幼儿每年体检2次,3岁至7岁儿童每年体检1次。入小学前共体检12次。
1.2.1 新生儿期: 新生儿出生后一般由专职的儿保医生或护士进行3次家庭访视:(1)产后三天内进行初访,了解新生儿的基本状况,是否存在畸形、产伤、血肿,有无出血状况;观察新生儿黄疸、脐带情况,皮肤皱褶处如腹股沟、颈、腋等处是否出现感染;测量新生儿的体重,了解体重的生理性下降幅度。初访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并针对个体情况对新生儿的喂养及合理进行指导。(2)新生儿出生半个月时进行第二次访视,了解初访的喂养及护理指导落实的状况;观察脐带脱落状况;再次测量新生儿体重,了解体重回升状况;进行预防性的维生素D给予。(3)满月时再次访视,对新生儿体重再次测量,对于生长发育状况较差的新生儿进行全面性的体检,找出原因。体重增长低于500克的列入体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另外对于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和早产儿,应适当增加访视次数和内容并专案管理。
1.2.2 婴儿期: 婴儿期时的生长发育最快,因此,比成人对蛋白质和热量需要相对要高,但还未拥有完善的消化功能,此时期最易出现喂养问题和营养失衡。儿保医生在体检时(每年至少4次)应对婴儿的营养状况和喂养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婴儿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进行评估,针对性的指导家长进行合理喂养,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家长对婴儿进行辅食的科学添加及户外适量活动,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育,并使基础免疫程序按计划完成,防止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组织家长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婴儿期的保健良好进行。
1.2.3 幼儿期: 幼儿期社会心理发育最迅速,儿童的动作和语言能力增强,神经发育较快,易对新鲜性事物产生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转移,因此除合理供给膳食营养外,还应指导家长通过互动性游戏对婴儿进行以感知觉及语言、运动为主的早期教育。儿保医生可通过半年一次的体检对儿童的行为发育进行评估检查,以了解其在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同龄水平;并在每次儿保体检时指导家长了解幼儿期的儿童行为发育进程(如1岁零3个月行走平稳,2岁左右能用2~5个词组成一句话等),引导家长技巧性的对儿童进行鼓励、引导,促进其动作、语言发育,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2.2.4 学龄前: 学龄前儿童由于已经超过3岁,体格发育达到稳定增长,智力也在不断完善,语言、思维、记忆及想象力等继续发展,独立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社会接触增多,此时教育应转为行为指导方式,保健的重点也转向传染病的防治和意外伤害的预防。儿保医生定期到幼儿园对儿童健康保健进行督导,教导儿童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方法、意识;指导老师掌握基本的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以及各种传染病和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及病发隔离措施;指导后勤人员掌握各类卫生清洁及消毒措施。
2 结果
各成长期的儿童保健效果有所差异,学龄前期的差异最小,差异最为明显的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的生长发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观察组192例中发育迟缓1例,身高高出正常水平3例;对照组发育迟缓2例,身高超出正常水平1例。规律儿保的儿童在身高体重方面均优于非规律儿保组(见表1)。
3 讨论
各成长期的儿童保健效果存在差异,反映了初为父母的家长相对缺乏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婴幼儿养育知识匮乏,通过社区儿保的开展可以迅速补充他们的育儿技巧和知识,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的成长发育[3]。而当儿童成长达到学龄前期时,家长和儿童经由社会的接触和周围人员的指导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常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儿保方式和质量需要改善。
儿童保健内容应与儿童各成长期的需要及目标相符,结合其生活和身心发展状况、接受能力,并且工作中将家长与儿童并重,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期,家长是受教育和传导的双重身份,对其指导要从其被动接受引导到主动接受进而达到自主学习。而各成长期的儿童的接受或认知能力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保健过程中应依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方法、途径来实施。
参考文献
[1] 白雪莲,刘新萍,谢钰.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292):22-23.
[2] 秋利.社区护理[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0.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2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顺位;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6-90-0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文化生活及医疗保健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目前评价儿童生存水平的重要指标。为确定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死前医疗情况及死亡率,本文对墨江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2001~2005年死亡的185例5岁以下儿童(包含5岁)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1~2005年墨江县4个乡镇(新抚乡、鱼塘乡、龙坝乡、联珠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上报的儿童报告卡、死亡报表。
1.2方法与质量控制
建立以县妇幼保健院为中心的县、乡、村三级保健网。4个监测点2001~2005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不包括死胎死产,均由乡村医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再由乡镇卫生院防保医生逐人填写《云南省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核实无误后进行统计。县保健院每年组织对监测点进行死亡漏报调查和质量考核,以保证死亡监测的可靠性[1]。
1.3 诊断和分类
死因诊断和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进行诊断和分类。
2 结果
2.1 儿童死亡情况
4个乡镇2001~2005年平均有5岁以下儿童4437人,平均年内活产数901人。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分别死亡185人、154人和96人,其中,婴儿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3.24%,而婴儿死亡中有62.34%的新生儿,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儿童。死亡情况见表1。
2.2不同性别儿童死亡情况
2001~2005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中男性死亡104人,女性死亡81人,男性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56.22%,女性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43.78%,男性死亡高于女性。
2.3儿童死前接受保健服务状况
5岁以下儿童死前接受门诊或者住院治疗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为29.55%,2005年达43.76%,未就医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为70.45%,2005年达46.88%,死于家中、途中及死前未就医的比例仍较高。见表2。
2.4 死亡原因构成及死因顺位
见表3。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2.34%,而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3.24%,说明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符合国际抓早抓小是防治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因此,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关键是减少新生儿的死亡。所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认真做好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妊娠,进行重点监护,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及加强新生儿管理,推行母婴系列保健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策略。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五位死因是肺炎、意外和中毒、新生儿窒息、腹泻和早产低体重。
3.1 降低肺炎病死率
肺炎是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因此应加强孕期保健和宣传,注意孕期卫生,预防胎膜早破和胎儿宫内窒息,防止羊水胎粪吸入。全面推广ARI(急性呼吸道感染)标准病例管理,积极推行母婴同室,大力提高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加强基层卫生人员上呼吸道感染,防治知识培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诊。
3.2 重视安全教育,减少意外死亡
由于意外死亡已威胁到我县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安全,且大多数是可以防范和避免的。因此,应加强小儿安全管理和儿童家长的儿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指导和教育[2]。注意保暖,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有毒物品及药品的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有效防范儿童意外的发生和急救处理,降低死亡率。
3.3 提高产科质量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做好产前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加强产时监护,防止胎儿宫内窒息;积极推广和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提高产、儿科医生特别是基层产、儿科医生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减少出生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3.4 加强腹泻的防治
腹泻在本县还占一定比例,应加强腹泻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腹泻病例的管理,提高对儿童腹泻危害性的认识,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改善不良的卫生习惯,减少腹泻病的发生。
3.5 积极防治早产,加强孕产期保健,做好高危管理和孕期营养指导[3]
及早发现影响胎儿发育不良的各种因素,及早干预,减少早产的发生和正确处理先兆早产。当早产不可避免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肺成熟,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
3.6 医疗保健服务
本文资料显示,5年内监测点死亡的185人5岁以下儿童中,有87.57%的儿童死于家中、途中,死前就医的(包括门诊和住院)只有76人,未就医的达109人,占全部死亡儿童的58.92%,虽然情况逐年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不发达,是一个出名的部级特困县,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差,很多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儿童医疗保健的低额费用,加上农村医疗保健相对落后,跟不上时展对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伴随因素。所以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边远农村群众就医条件急待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政府的重视和帮助,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和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4],改善儿童生存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围产保健网络。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及推广,及时发现患者,就地治疗。高危儿童重点管理,急重症患者及时转诊,使农村儿童都能享有卫生医疗保健,以达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裴艳丽. 东明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563.
[2] 周凤荣. 1999年山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7(5):49.
[3] 林小远. 宁德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60.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3
通讯作者:李淑先
【摘要】 目的 寻找影响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 分析统计2008~2010年钦州市儿童死亡监测点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及病历。结果 监测点上报5岁以下儿童死亡共317例,全部进行评审,前四位主要死因分别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和肺炎。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管理,提高产时监护及新生儿疾病抢救能力,重视产前筛查工作,提高科学准确的产前诊断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因; 评审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children died under age 5 LI Shu-xian.Women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Qingzhou, Qingzhou 53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main cause of child deaths,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evidence.Methods Analysis of statistics from 2008 to 2010 monitoring points Qinzhou child deaths reported to the child death report cards and medical records.Results Monitoring sites reported deaths of children under 5 years 317 patients all the assessment, the top four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were premature and low birth weight, birth asphyxia, other congenital anomalies and pneumonia.Conclusion Enhance perinatal care, high-risk pregnancy management, improve intrapartum care and neonatal rescue capability Emphasis on prenatal screening,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ccuracy of prenatal diagnosis, is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the key.
【Key words】 Children died under 5 years old; Cause of death; Review
儿童死因分析数据既是反映儿童健康及儿童保健状况的一项客观指标,又是进行某些儿童疾病研究、制订防治规划及评价儿童保健工作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为系统、全面地了解钦州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本文对2008~2010年钦州市儿童死亡监测点上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统计、评审,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上级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儿童死亡率。现将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广西统一的儿童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及病历,对全市两县两区的2008~2010年儿童死亡15个镇级监测点的上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按照《广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市级监测办每季度将监测点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和病历进行评审,并依据国家疾病分类ICD-9进行儿童死因分类。通过综合分析明确每例儿童死亡诊断和诊断依据,对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儿童死亡分布 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317例,其中新生儿死亡206例,婴儿死亡251例,1~4岁儿童死亡66例。
2.2 各年龄段儿童死因及构成 见表1。
2.3 死亡地点及构成 317例中死在家中的128例,占40.38%;死在省市级医院的72例,占22.71%;死在县区级医院的65例,占20.50%;死在途中的38例,占11.99%;死在乡级医院的14例,占4.42%。
2.4 评审结果 317例中可避免死亡228例,占71.92%;不可避免死亡89例,占28.08%。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钦州市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的前两位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窒息。国内报道的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尤以<1000 g死亡率更高[1]。WHO 2005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4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即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占1/4。我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2005年新生儿死亡率为19.0%,前3位死因为早产和低体重、窒息、肺炎,窒息占第2位[2]。因此应加强产前检查,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孕期营养要均衡丰富,避免各种精神创伤及过劳、戒烟酒,同时避免被动吸烟。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意外创伤及高危妊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保健管理,以保证胎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减少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
提高产科接产质量,加强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的培训,熟练抢救复苏的整个过程,加强产儿合作,共同商讨疑难危重产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突况,新生儿
科医生要全面了解每位产妇存在的高危因素,随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抢救准备工作,并对复苏后的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护和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发生。
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孕期及产时保健。规范产科工作,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坚持孕前3个月至孕3个月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3]。规范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加强对产科、检验及B超人员的培训,确保出生缺陷诊断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方式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孕期预防感染性疾病,合理营养,合理用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水平,降低各种先天畸形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危重病的识别和急救能力;按儿童系统管理对其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加强呼吸道疾病的管理,做到早预防早诊治,减少肺炎造成的死亡。
有40.38%的儿童死亡地点在家中,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让家长能够识别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减少延误,及早到医院就诊。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的占71.92%,因此应努力减少可避免死亡,并在可避免死亡病例中吸取教训,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
参 考 文 献
[1] 金汉珍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3.
[2] 叶鸿瑁.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及复苏技术新进展.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1):4.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4
我国人口众多,儿童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之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条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21世纪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新生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乡镇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的最有利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妇幼保健院工作成效的指标之一。
为了了解松原市妇幼保健部门的工作成效,现将2011和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为今后改进妇幼保健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对策
1 调查对象与统计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户口在松原市乾安县、长岭县、扶余县、前郭县和宁江区的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全部儿童为调查对象,统计2011年和2012年生新生儿死亡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1.2 统计方法分析
按照人口数和死亡病例数计算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数/同期活产总数×1000‰;
儿童死亡率=某年龄儿童死亡数/同期同龄儿童总数×1000‰
2.1松原市各县区新生儿死亡率
松原市2011年早期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9.458‰,2012年为8.425‰。2012年比2011年下降了0.012百分点。2011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5.798‰,2012年为4.166‰。2012年比2011年下降了0.015百分点。表明无论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率还是新生儿死亡率都开始下降。
2.2松原市各县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11年婴儿死亡率为8.47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728‰;2012年婴儿死亡率5.99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366‰;2012年比2011年婴儿死亡率降低了2.4百分点,2012年婴儿死亡率比2011年降低了3个百分点。见表2。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5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保健工作接近尾声,我园保健工作在园长领导下,在妇幼保健院的指导下,结合本园的园务工作计划、幼儿园保健工作计划,以新《纲要》和《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为工作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决贯彻执行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优化管理,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形式和措施,认真执行安全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园教职工关心和支持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的局面,从而确保了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家长放心,幼儿开心成长的环境。并于今年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园所的复评检查团的检查,并获得一致好评,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保健工作,特对今年的保健工作总结如下:
一、检查为重、安全防病:
开学初,保健室严把新生的体检工作,本学期新入园幼儿全部经过妇幼保健院的健康检查,入园体检合格率达**%。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晨检时注重“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及时掌握生病幼儿的情况,晨检后反馈到班级,使带班教师可以对生病的儿童进行特殊护理,做好班级全日观察。本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全面深化ISO9001质量管理的推进,继续开展班级“安全卫生和谐”班班赛和“安全卫生流动红旗”的活动,做好月保健工作例会等有效的特色园本研究,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保育科研特色。创安全班级: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防范于未然,做好意外损伤事故预防和处理。家长满意率≥**%,行风满意率95。1%,投诉处结率**%,本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二、具体措施:
1、把好本学期新入园幼儿的体检关,新入园幼儿体检率达到**%,新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到位,同时做好新生补证补种、复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全面落实插班生的查证和补种工作,加强对插班幼儿补种情况的管理,避免重复通知和重复接种,做到入托幼儿补种后完成国家免疫疫苗全程接种率为≥**%。5月份市妇幼保健对全园幼儿进行体检,在园体检率达**%、师幼入园体检率达到**%,“六一”幼儿体检幼儿身体素质达均值率:身长达均值率**%,体重达均值率**%,血色素达标率**%,龋齿发生率〈**%,身高、体重、血色素达均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肥胖儿、体弱儿的控制也有所好转。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活动和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防甲流感、手足口病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对缺席幼儿进行家访,了解缺勤原因,对患感冒、发热的幼儿作好观察隔离工作,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增加了预防服药,提高了消毒的密度与强度,保证了幼儿园的传染病的发病率的有效控制。此外做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对幼儿的疫苗接种进行登记管理,保证了每个适龄幼儿能按时得到接种,保证计划内免疫接种率达到**%以上。认真筛查体弱儿肥胖儿,对营养不良和有肥胖倾向的体弱儿肥胖儿进行个案管理,一日活动中从运动、餐点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并及时与家长交流意见,使家长能够理解管理的意义,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对幼儿体检中发现的疾病缺点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规范矫治。在规定期间内争取转归于正常,并做好平时的跟踪和记录在册。
三、营养与膳食工作:
每周制定并公布带量食谱,在制定幼儿营养食谱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市场供应情况制订适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食谱。本学期每月召开膳食小组会议,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改进幼儿食谱,让食谱天天不重复、周周有创新。幼儿伙食费能专款专用,教师的伙食与幼儿的伙食严格分开,每月张贴公布账目,每季度对幼儿食谱进行营养计算,提出分析及改进措施。在本学期的几次计算都达到了保健院对幼儿膳食的要求。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以后要努力做到膳食平衡,严把进货质量关,实行所有食品进货索证,并详细备案。准确、详细地做好幼儿每日食物出入库纪录,确保采购员、保管员、炊事员三把关。餐具每餐做到清洗消毒无污染,生食品、熟食品严格分开,禁止厨房外人进出,保证幼儿进口的食物安全。今年我们根据宜昌市卫生监督局的要求对厨房进行合理的分区分片,并完善了食品留样制度,专门购置了留样冰箱,对留样物做到专人留,专人保管,专人销毁,做到心中有数。
平时我们也要求老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前,我们的老师会结合当天菜肴进行营养小知识的教育,减少幼儿偏食的产生;进餐时,要求幼儿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等等,进餐后,要求能自己进行桌面的清洁整理工作,碗筷轻轻放,并且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擦脸的好习惯。平时也为幼儿提供水温合适的开水,保证了幼儿全日安全卫生饮水安全。
四、卫生消毒工作:
抓好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要求保育老师严格按照卫生保健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分片包干,根据幼儿园的美化、净化、绿化、特点,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保持园内外经常性的清洁,每周对班上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结合“卫生流动红旗”的评选工作强化老师的卫生意识。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保健室组织好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食堂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规范操作,严格消毒制度,坚持幼儿食具一餐一消毒,有效避免了幼儿通过食具引起的交差感染,确保了幼儿在园的健康。为防止病从口入,保健室加强了饮食卫生管理,督促食堂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班前便后流动水洗手,上班时穿戴好工作衣帽。每天冲洗食堂,保持经常性的灶台、食具、用具清洁,每周彻底大扫除,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针对甲流感和手足口病季节性高发的特点我们对全园的教寝室进行了醋熏,保健室工作人员亲自指导,确保执行到位,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五、健康教育工作:
本学期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我们针对这些要求对全园保育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幼儿体格锻炼、安全防护知识、幼儿意外事故处理等相关知识,提高教师的保健水平。
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在我们保健室同志的团结协作,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体检中发现我园幼儿龋齿发病率偏高,肥胖儿、体弱儿的管理效果不明显,当然这些问题幼儿多数是家长对幼儿身体素质的不够重视。对幼儿一日生活中营养供给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2、在我们的保健工作中注重幼儿身体的健康水平,对幼儿的心理教育不够重视。
在以后的保健工作中,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再接再厉,家园共同努力保障孩子的健康,确保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又过去了,下面就本班的卫生保健工作做一个总结,以此促进以后的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加大幼儿日常生活及常规的培养力度
1、重视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注意观察并配合教养老师、家长对幼儿生活常规如饮食、洗手、穿衣、坐姿、站姿、睡眠、大小便等习惯进行培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流、纠正,三方面努力使幼儿进园后就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2、利用晨间检查时间,指导并培养幼儿常剪指甲,勤换衣服,使每个幼儿都有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3、提醒幼儿根据气候变化及时为幼儿并帮助他们增减衣服,进一步培养幼儿掌握简单的自理能力。
4、医务室结合教学内容、方法加强对幼儿常规教育,使之形成较稳定的良好常规习惯。在各项活动中突出安全教育,逐步培养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
二、在膳食方面
了解幼儿对每种菜肴的接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烹调的方法,使幼儿得到全面的营养,指导教师和家长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如正确的拿碗用勺,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擦嘴,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等。
三、在健康方面
开学初,我班就收取了每位新生的健康卡和预防接种卡,做好接种情况登记,确保了每位幼儿的安全入园。同时,保健老师及时做好幼儿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统计、评价,对体弱儿、肥胖儿进行建案管理,并和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能注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生长迟缓、肥胖等给孩子带来的危害,采用科学的方法给幼儿以锻炼、并合理调配孩子的饮食,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
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每天能提前上班,亲切接待幼儿来园,用“看、摸、查、问”等方法进行晨检,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对于生病吃药的幼儿,做好全日观察记录,教师给与幼儿更多的关心照顾,帮助幼儿尽快地恢复往日的活泼健康。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保健老师能督促保育员加强对班级环境、物品的消毒,指导教师加强对幼儿的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了传染病的传播。
三、抓幼儿体质锻炼,有效提高抗病能力
1、配合园领导制定科学的一日生活制度。在正常气候下,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2、根据幼儿年龄及生理特点,指导老师充分利用日光、空气等自然因素,组织幼儿开展游戏及体育锻炼,有效锻炼了幼儿的体格。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一学期的保健工作在忙忙碌碌中已接近尾声。在这个学期中,保健室结合本园的园务计划,牢固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形式和措施,认真执行安全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顺利地通过了卫生保健合格园的复评和卫生保健优质示范园的评估。以下是本学期的保健室安全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一、健康检查工作:
开学初,保健室严抓新生的体检工作,本学期新入园的144位幼儿全部经过市妇幼保健院全面的健康检查,合格率达**%。及时对这些幼儿的体格发育进行评价,体重均值以上80位,占56;身高均值以上91位,占63;血色素110g/L以上140位,占97。并对68位有疾病缺点的幼儿进行个别矫治和保健指导。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使幼儿从开学初对医生的畏惧到以后的亲和。晨检时注重“看”、“摸”、“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及时掌握生病幼儿的情况,晨检后反馈到班级,使带班教师可以对生病的儿童进行特殊护理,保育员也可以加强保育,做好全日观察。在防肠道传染病和防禽流感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幼儿园的零发病率。
按规定11月份全园教职员工在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体检,体检率和体检合格率均达100,食堂厨师按规定在医院做大便培养,培养结果正常。
二、防病措施:
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对幼儿的疫苗接种进行管理,及时通知适龄幼儿家长带幼儿到中医院接种流脑、拿小麻糖丸,保证了每个适龄幼儿能按时得到接种,保证计划内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6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保健工作接近尾声,我园保健工作在园长领导下,在妇幼保健院的指导下,结合本园的园务工作计划、幼儿园保健工作计划,以新《纲要》和《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为工作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决贯彻执行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优化管理,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形式和措施,认真执行安全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园教职工关心和支持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的局面,从而确保了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家长放心,幼儿开心成长的环境。并于今年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园所的复评检查团的检查,并获得一致好评,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保健工作,特对今年的保健工作总结如下:
一、检查为重、安全防病:
开学初,保健室严把新生的体检工作,本学期新入园幼儿全部经过妇幼保健院的健康检查,入园体检合格率达**%。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晨检时注重“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及时掌握生病幼儿的情况,晨检后反馈到班级,使带班教师可以对生病的儿童进行特殊护理,做好班级全日观察。本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全面深化ISO9001质量管理的推进,继续开展班级“安全卫生和谐”班班赛和“安全卫生流动红旗”的活动,做好月保健工作例会等有效的特色园本研究,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保育科研特色。创安全班级: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防范于未然,做好意外损伤事故预防和处理。家长满意率≥**%,行风满意率95。1%,投诉处结率**%,本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二、具体措施:
1、把好本学期新入园幼儿的体检关,新入园幼儿体检率达到**%,新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到位,同时做好新生补证补种、复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全面落实插班生的查证和补种工作,加强对插班幼儿补种情况的管理,避免重复通知和重复接种,做到入托幼儿补种后完成国家免疫疫苗全程接种率为≥**%。5月份市妇幼保健对全园幼儿进行体检,在园体检率达**%、师幼入园体检率达到**%,“六一”幼儿体检幼儿身体素质达均值率:身长达均值率**%,体重达均值率**%,血色素达标率**%,龋齿发生率〈**%,身高、体重、血色素达均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肥胖儿、体弱儿的控制也有所好转。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活动和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防甲流感、手足口病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对缺席幼儿进行家访,了解缺勤原因,对患感冒、发热的幼儿作好观察隔离工作,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增加了预防服药,提高了消毒的密度与强度,保证了幼儿园的传染病的发病率的有效控制。此外做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对幼儿的疫苗接种进行登记管理,保证了每个适龄幼儿能按时得到接种,保证计划内免疫接种率达到**%以上。认真筛查体弱儿肥胖儿,对营养不良和有肥胖倾向的体弱儿肥胖儿进行个案管理,一日活动中从运动、餐点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并及时与家长交流意见,使家长能够理解管理的意义,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对幼儿体检中发现的疾病缺点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规范矫治。在规定期间内争取转归于正常,并做好平时的跟踪和记录在册。
三、营养与膳食工作:
每周制定并公布带量食谱,在制定幼儿营养食谱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市场供应情况制订适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食谱。本学期每月召开膳食小组会议,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改进幼儿食谱,让食谱天天不重复、周周有创新。幼儿伙食费能专款专用,教师的伙食与幼儿的伙食严格分开,每月张贴公布账目,每季度对幼儿食谱进行营养计算,提出分析及改进措施。在本学期的几次计算都达到了保健院对幼儿膳食的要求。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以后要努力做到膳食平衡,严把进货质量关,实行所有食品进货索证,并详细备案。准确、详细地做好幼儿每日食物出入库纪录,确保采购员、保管员、炊事员三把关。餐具每餐做到清洗消毒无污染,生食品、熟食品严格分开,禁止厨房外人进出,保证幼儿进口的食物安全。今年我们根据宜昌市卫生监督局的要求对厨房进行合理的分区分片,并完善了食品留样制度,专门购置了留样冰箱,对留样物做到专人留,专人保管,专人销毁,做到心中有数。
平时我们也要求老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前,我们的老师会结合当天菜肴进行营养小知识的教育,减少幼儿偏食的产生;进餐时,要求幼儿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等等,进餐后,要求能自己进行桌面的清洁整理工作,碗筷轻轻放,并且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擦脸的好习惯。平时也为幼儿提供水温合适的开水,保证了幼儿全日安全卫生饮水安全。
四、卫生消毒工作:
抓好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要求保育老师严格按照卫生保健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分片包干,根据幼儿园的美化、净化、绿化、特点,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保持园内外经常性的清洁,每周对班上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结合“卫生流动红旗”的评选工作强化老师的卫生意识。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保健室组织好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食堂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规范操作,严格消毒制度,坚持幼儿食具一餐一消毒,有效避免了幼儿通过食具引起的交差感染,确保了幼儿在园的健康。为防止病从口入,保健室加强了饮食卫生管理,督促食堂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班前便后流动水洗手,上班时穿戴好工作衣帽。每天冲洗食堂,保持经常性的灶台、食具、用具清洁,每周彻底大扫除,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针对甲流感和手足口病季节性高发的特点我们对全园的教寝室进行了醋熏,保健室工作人员亲自指导,确保执行到位,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五、健康教育工作:
本学期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我们针对这些要求对全园保育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幼儿体格锻炼、安全防护知识、幼儿意外事故处理等相关知识,提高教师的保健水平。
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在我们保健室同志的团结协作,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体检中发现我园幼儿龋齿发病率偏高,肥胖儿、体弱儿的管理效果不明显,当然这些问题幼儿多数是家长对幼儿身体素质的不够重视。对幼儿一日生活中营养供给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2、在我们的保健工作中注重幼儿身体的健康水平,对幼儿的心理教育不够重视。
在以后的保健工作中,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再接再厉,家园共同努力保障孩子的健康,确保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又过去了,下面就本班的卫生保健工作做一个总结,以此促进以后的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加大幼儿日常生活及常规的培养力度
1、重视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注意观察并配合教养老师、家长对幼儿生活常规如饮食、洗手、穿衣、坐姿、站姿、睡眠、大小便等习惯进行培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流、纠正,三方面努力使幼儿进园后就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2、利用晨间检查时间,指导并培养幼儿常剪指甲,勤换衣服,使每个幼儿都有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3、提醒幼儿根据气候变化及时为幼儿并帮助他们增减衣服,进一步培养幼儿掌握简单的自理能力。
4、医务室结合教学内容、方法加强对幼儿常规教育,使之形成较稳定的良好常规习惯。在各项活动中突出安全教育,逐步培养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
二、在膳食方面
了解幼儿对每种菜肴的接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烹调的方法,使幼儿得到全面的营养,指导教师和家长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如正确的拿碗用勺,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擦嘴,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等。
三、在健康方面
开学初,我班就收取了每位新生的健康卡和预防接种卡,做好接种情况登记,确保了每位幼儿的安全入园。同时,保健老师及时做好幼儿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统计、评价,对体弱儿、肥胖儿进行建案管理,并和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能注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生长迟缓、肥胖等给孩子带来的危害,采用科学的方法给幼儿以锻炼、并合理调配孩子的饮食,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
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每天能提前上班,亲切接待幼儿来园,用“看、摸、查、问”等方法进行晨检,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对于生病吃药的幼儿,做好全日观察记录,教师给与幼儿更多的关心照顾,帮助幼儿尽快地恢复往日的活泼健康。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保健老师能督促保育员加强对班级环境、物品的消毒,指导教师加强对幼儿的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了传染病的传播。
三、抓幼儿体质锻炼,有效提高抗病能力
1、配合园领导制定科学的一日生活制度。在正常气候下,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2、根据幼儿年龄及生理特点,指导老师充分利用日光、空气等自然因素,组织幼儿开展游戏及体育锻炼,有效锻炼了幼儿的体格。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一学期的保健工作在忙忙碌碌中已接近尾声。在这个学期中,保健室结合本园的园务计划,牢固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形式和措施,认真执行安全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顺利地通过了卫生保健合格园的复评和卫生保健优质示范园的评估。以下是本学期的保健室安全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一、健康检查工作:
开学初,保健室严抓新生的体检工作,本学期新入园的144位幼儿全部经过市妇幼保健院全面的健康检查,合格率达**%。及时对这些幼儿的体格发育进行评价,体重均值以上80位,占56;身高均值以上91位,占63;血色素110g/L以上140位,占97。并对68位有疾病缺点的幼儿进行个别矫治和保健指导。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使幼儿从开学初对医生的畏惧到以后的亲和。晨检时注重“看”、“摸”、“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及时掌握生病幼儿的情况,晨检后反馈到班级,使带班教师可以对生病的儿童进行特殊护理,保育员也可以加强保育,做好全日观察。在防肠道传染病和防禽流感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幼儿园的零发病率。
按规定11月份全园教职员工在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体检,体检率和体检合格率均达100,食堂厨师按规定在医院做大便培养,培养结果正常。
二、防病措施:
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对幼儿的疫苗接种进行管理,及时通知适龄幼儿家长带幼儿到中医院接种流脑、拿小麻糖丸,保证了每个适龄幼儿能按时得到接种,保证计划内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7
一、做好妇幼健康工作统筹谋划
对标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妇女儿童“两纲”目标,各项目单位认真梳理辖区指标完成情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收官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指标任务,迎接上级专项督导。在做好2011-2020年“两纲”终期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确定新周期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和“十四五”妇幼健康事业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鼓励支持县妇幼保健机构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落实医改提出的医疗机构“两个允许”要求,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和机制创新增强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继续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联合联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近两年申报联合联动项目单位要按项目要求做好项目运作和工作总结。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
三、强化母婴安全保障管理
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母婴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对孕产妇安全管理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对管控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单位实施约谈追责。深入开展母婴安全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今年按省工作安排组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技能演练竞赛和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素质。开展市、县级孕产妇危重症、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提升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初产剖宫产率控制在45%以下,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5/10万和4.2‰以下。
四、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以母子健康手册为载体,完善生育全程服务链条。推动开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满足妇女不同时期健康需求。落实基本避孕服务,做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加强儿童健康管理,重点强化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支持我县妇幼保健机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门诊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内涵。
五、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措施
落实《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统筹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避免工作大幅度滑坡,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5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规范产前筛查机构准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六、巩固妇幼健康扶贫成效
以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目标为基准,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新筛项目列入我市十大工程,各项目单位要强化培训督导,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妇幼健康均衡发展。
七、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
加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监督管理。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签发机构要按规定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保管和签发,对伪造、倒卖出生医学证明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县直医疗保健机构要规范使用和管理妇幼项目经费,做好省级专项督导迎检工作,确保项目服务质量和资金安全。落实好安全生产、院感防控、保密工作等各项制度。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8
通过回顾性分析长宁县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共3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调查其在围产期婴儿死亡原因,并研究出以加强孕产妇保健质量来降低围产期婴儿死亡率。
2结果
围产儿死亡34例,占分娩总数8.32‰(全县分娩总数4083例),其中死胎14例(41.10%),7天内死亡20例(58.90%)。死胎影响因素主要为高危孕妇,包括重度妊娠子痫前期占42.85%(6/14),羊水过多、过少占28.57%(4/14),脐带因素占21.43%(3/14),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占7.14%(1/14);7天内死亡最主要死因为早产占45%(9/20),其次是新生儿窒息占25%(5/20),先天畸形是第三位死因占25%(5/20),新生儿硬肿占5%(1/20)。
2.1围产期婴儿死亡原因
2.1.1高危妊娠动态是婴儿死亡的高危因素
Edwand研究表明高危妊娠动态是婴儿死亡的高危因素。从34例围产儿死亡可以看出,高危妊娠28例占79.4%,低危6例占20.6%,围产期高危妊娠动态是婴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同时Denise等也认为缺乏或不适当的产前检查可能会增加早产率。
2.1.2围生期窒息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刘兰尊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是宫内窒息胎儿娩出后的临床表现。根据34例围产儿死亡资料显示,高危孕妇由于缺乏规范的围生期保健服务,胎儿宫内窘迫不能得到及时监护和有效干预,娩出后救治措施不当,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2.1.3先天畸形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钟梅等研究表明先天畸形发病原因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素病因。在34例围产儿病例中,先天畸形占死亡率的25%。同时还表明所有孕妇产前均未作过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仅1例在产前B超检查中诊断。这可得出先天畸形缺乏早期干预,增加了围产儿死亡发生率。
2.2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降低围产期婴儿死亡率的措施
2.2.1加强孕晚期保健管理
①孕晚期产检次数应每周检查一次,并询问孕妇身体有无异状,如眼花、水肿、阴道出血等情况;②测量孕产妇体重及血压,并检查尿蛋白,如出现妊高症及时治疗;③检查胎心、胎位,并对异常胎位进行纠正,同时测量子宫高度、腹围及羊水量与胎儿大小等,以防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④复查血红蛋白,如有贫血应及时纠正;⑤检查盆腔情况并B超复查胎儿、胎盘及羊水情况。
2.2.2加强产时保健管理
①产时保健要加强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防新生儿产时窒息等,着力于产时监护;②在产时还应该积极向孕产妇介绍分娩过程,鼓励产妇增强信心,并指导分娩过程。
2.2.3加强产褥期保健管理
产褥期保健管理主要是加强产褥期观察指导,并访视产妇情况,同时对新生儿及产妇进行检查。
2.2.4加强产后保健管理
产后保健要及时了解母婴情况,了解产妇精神、饮食、大小便、心理状态,并测量血压,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并对腹部的痛感、恶露量性状进行检查,同时针对新生儿哺乳,及时对产妇、、乳汁进行检查,并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科学护理。
2.2.5加强产后母婴健康检查
在产后42-56天内进行母婴检查,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相应防范,对产妇阴道回复情况,宫颈情况,子宫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对尿蛋白,血色素检查;在新生儿保健检查中,观察呼吸、哭声等情况,全面了解新生儿营养、吃奶、发育及免疫情况,并检查有无漏诊的先天异常及并发症等。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总方针,以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母婴保健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市场为导向,不断增强医院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保障我县广大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深刻领会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和任务,推进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为我院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作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XX省《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钢要》以及XX市妇幼卫生发展规划,以科学建设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在“十三五”期间努力把妇幼保健院建设成为科学,规范,功能齐全人员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保健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集保健、医疗于一体的全市一流妇幼保健服务基地,保健工作不断创新,医疗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收入稳步上升,在“十二五”的基础上逐年上升15%,力争到2020年业务收入突破4000万元。
三、整体规划
(一)妇幼保健规划
1、主要健康指标
①平均期望寿命:在2015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增加1-2岁。
②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下10%。
③孕产妇死亡率: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下降25%。
2、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
①保障妇女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权利,提高妇女预期寿命,帮助残疾妇女康复,提高妇女常见病普查率,降低患病率,预防和减少农村妇女妇科病,碘缺乏病,流动人口妇女享有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②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到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0/10万以下。
A、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100%。
B、住院分娩率100%。
C、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D、新法接生率100%。
E、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以上。
③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的权利。
④提高妇女生殖保健水平,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与生育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95%以上,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0%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逐年降低。
⑤控制妇女艾滋病和性病新发病例,至2020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5%以上。孕期检测率达90%以上,感染艾滋病及梅毒的孕产妇采取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达到90%以上。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的孕产妇用药率达90%以上,预防艾滋病及梅毒知识知晓率城市达100%,农村达95%。
⑥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增强妇女身体素质。
⑦加强妇女期的保健宣传,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⑧提高宫劲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降低死亡率。
3、儿童健康重要目标
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A、推行一级防治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的宣传及健康教育,开展婚前保健,婚前医学检查等服务。
B、落实二级防治措施,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
C、加强三级防治措施,减少先天残疾的发生,做好新生儿两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工作。
D、孕妇叶酸服用率达85%。
②保障孕产妇女安全分娩,降低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率。
③降低儿童死亡率,到2020年将婴儿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15年的基础上下降10%。
A、降消新生儿破伤风。
B、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应达到100%,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
C、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及5岁以下儿童肺炎,腹泻的管理,降低新生儿窒息和5岁以下儿童肺炎,腹泻等原因构成为主要的死亡率。
D、加强儿童安全教育,降低儿童意外死亡率。
E、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5%以上。
④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增强儿童体质。
A、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以2015年为基础下降1/4。
B、将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C、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100%。
D、0-6个月母乳喂养率达95%以上。
E、适时、合理添加辅食,减少儿童维生素A、D缺乏症。
⑤加强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保护。提供多种形式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和增长,艾滋病孕产妇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梅毒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治疗率达90%以上。
⑥加强托幼机构的管理,到2020年托幼机构管理率达85%以上。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十三五”期间,继续做好院内,院外、社区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在今后五年中,医院以患者和健康为中心,改革医院管理制度,改善医疗环境普及健康技能,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改进医护质量,提高健康水平,把本院建设成本市一流的健康促进医院。
(二)项目工作
“十三五”期间,继续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在做好上述项目的同时,争取增加“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及“免费婚前检查项目”,提高两癌筛查率及婚前健康检查率,切实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工作。继续开展已婚妇女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三)、学科建设规划
1、儿科:
①目前儿科仍停留在二级分科,儿科医生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特长不突出,在今年五年中,儿科医师进修应专科细致化。
②开设新生儿科,选派2名医师和2-4名固定护理人员进修新生儿科,进修人员返回后制定和完善新生儿病区诊疗、护理、管理章程,推广新生儿诊疗技术,为新生儿病区工作做好技术准备,开展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能早期识别新生儿外科疾病。
2、妇产科:目前我院妇产科专业基础扎实,梯队合理,在我县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重点建设,开展了新的业务项目“腹腔镜”和“无痛人流”,为了更好的提供技术服务,满足广大孕产妇的需求,在“十三五”期间,准备开展“导乐分娩”。
3、保健科:“十二五”期间,我院保健科通过医院等级达标及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后,在原来孕产期保健门诊及儿童健康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生儿两病筛查、儿童心理行为智力检测、听力筛查、口腔保健等新业务,但仍不能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需要,在“十三五”期间仍将作为重点建设的学科,开展新的业务,拟增设新的保健科室有:产后康复科、乳腺科、小儿骨密度测定、眼保健科。
1、医技科:
①.检验科:检验科目前的发展已显示出良好的态势,目前我院检验科除常规的检验项目外,已能开展液基细胞学检查、HCG测定,优生四项,白带五联检,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肺炎支原体及新生儿溶血三项等检验项目,在未来五年中,检验科将引进新设备开展支原体及衣原体、女性内分泌激素检查、肿瘤标志物测定等新业务,加强检验科的硬件建设,建艾滋病筛查室。
②B超室: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人员,添置新设备,开展四维彩超,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率,早发现胎儿先天缺陷,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为孕妇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
(四)人力资源规划: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大临床培训的力度,提高医疗队伍整体水平,积极开展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实施灵活的用人机制。
(五)文化建设规划:严格管理,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加大质量管理,注入人文关怀,突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加强医德教育,推动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努力形成人性化服务。
(六)后勤管理规划:以管理规范化,服务形象化,质量品牌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调整现有的后勤组织结构,为一线提供优质、高效、低耗、快捷、满意的后勤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抓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为医院安全稳定保驾护航,加强食堂管理,改善食堂卫生,让职工患者用餐满意。新生儿期保健重点篇10
一、夯实基础,提高工作质量
1、孕产妇系统管理: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村级公共卫生网络效能,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内孕情,提高早孕建册率。正确规范填写孕产妇保健册和各类报告卡、报表,建立规范档案。重视全程保健管理,做好孕中期上送县级筛查和孕早、中、晚期随访和产后访视工作,早孕建册(检查)率达92%以上,孕中晚期追踪随访率和产后访视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在90%以上。
2、儿童系统管理:准确掌握辖区内各年龄组儿童数,加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增加儿保门诊开放日和辅助检查项目。以高危新生儿为重点,加强体弱儿保健工作,对低体重儿、早产儿、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出生缺陷儿、中度以上贫血患儿等进行筛选、登记和上送复查,做到“减少漏筛、切实随访、重点管理、详细记录”。儿童系统管理率应在90%以上,保健管理率92%以上,体弱儿管理率100%。加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每季度对辖区内幼儿园开展保健指导工作,全面开展入园儿童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项目的检查,与教育部门协作,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审工作。
3、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加强妇女儿童保健适宜技术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年内开展4期(次)以上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内容以高危妊娠的识别和管理、体弱儿管理、产科急症的处理为重点,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妇幼系列死亡病例的讨论评审,总结经验,提出干预措施,控制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加强针对妇幼群体的健康教育工作,印制《孕产期保健手册》和《婴幼儿保健手册》,并及时发送到每一位孕产妇和儿童家长手中。在全县暂设7个点,每季度集中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各1期,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率力争达到70%。对高危妊娠、体弱儿、妇科患者等重点对象,采取以“面对面”为主的宣教指导方式,逐步提高妇幼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基层指导和量化考核:县妇保院要加大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制订月、季度基层指导工作计划,安排妇儿保专业人员,针对各基层单位妇儿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促进全县基层妇儿保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建立妇儿保工作量化考核机制,以便更加客观地反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的实际工作量,同时,与妇儿保工作的质量考核相结合,更为合理地分配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要增大考核结果透明度,以便被考核单位针对性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孕产妇和儿童数较多、工作量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增加妇儿保人员力量,安排专职人员和兼职协助人员负责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5、“两个规范化门诊”建设: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门诊建设。根据《*省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继续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门诊”和“儿童系统保健门诊”的建设。前阶段已创建的单位要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改善环境设施,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开展自我评估并确保通过年度的市级抽查复评。目前尚未创建的5个单位(熟溪、茭道、白姆、坦洪、西联,三港妇儿保已托管于县第二人民医院)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力争创建规范化儿保门诊,为推进公共卫生示范镇乡的创建工作提供必备条件。日前,金华市卫生局制定了《金华市乡镇孕产妇、儿童保健示范门诊评估细则》,根据市卫生局“每个县(市、区)创建1至2家示范保健门诊”的要求,2009年我县拟上报的创建单位为东干、白洋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加快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保健用房紧张的问题,改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条件,充分发挥全县妇幼保健管理中心的各项功能,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实施成效
1、妇女健康促进工程:要切实贯彻《*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武妇儿工委〔20*〕1号),在体检前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重要意义的宣传,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宫颈癌、乳腺癌等扩展项目的检查。充分利用农民健康体检、查环查孕、送医下乡等时机,开展妇女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完整的妇女健康检查档案,对患病妇女提供书面的医疗意见,并做好查后随访工作。针对性地安排妇科及检验人员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进修学习,县级医疗保健单位要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为契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受援单位技术扶持,逐步提高妇女健康检查技术水平,保证检查质量。各检查单位要及时上报项目工作报表,做到检查数、登记簿数、档案记录数、统计上报数相符,杜绝虚报谎报的现象发生。
2、母婴健康工程:在省市的安排下,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适时开展项目的督导检查,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实施。要加强抢救中心、分中心产科建设,改善县妇保院和基层妇儿保门诊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参加省市级的产科和妇儿保业务培训并加强县级培训,开展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对贫困高危孕产妇,实行以孕产期保健、宫外孕诊治和住院分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助和保健管理,以保障弱势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的母婴安全,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3、妇幼卫生监测和信息工作:继续开展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的监测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与疾控、计生等部门核对并规范上报。开展县乡两级漏报调查和监测质量调查,杜绝孕产妇死亡漏报,县乡两级做好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归档等项工作,保持历年资料延续完整。开展“非住院分娩”情况调查和“非早孕建册”情况调查,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信息上下沟通,做好信息质量控制,迎接妇幼卫生监测质量的省级抽查。
三、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预防
1、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把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常规工作相结合,建立常规免费检测工作机制,做好孕期咨询指导服务,把好孕期检测关和产科术前检测关,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疾控中心、妇保院和各医疗单位做好协同配合。根据市卫生局要求,2009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应达85%以上,指导咨询率100%。为顺利完成指标任务,未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的产检单位,应及时将孕妇转上级单位进行检测,各社区责任医生要配合做好指导咨询工作。
2、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是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民健康工程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省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孕期胎儿21—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我县的产前筛查(唐氏筛查)定点单位为县妇幼保健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要对所有孕妇执行产前筛查书面告知制度,并动员孕20周以内的孕妇适时到县妇保院进行产前筛查,逐步提高产前筛查率。县妇保院要强化产前筛查的规范管理,加强与检测单位的技术协作,提高产前筛查工作的质量,要对每一位筛查结果“高风险”的对象提前诊断的指导咨询和必要的帮助,并进行追踪随访,同时结合影像、临床筛查技术措施,提高胎儿缺陷检出率。同时,配合计生部门做好无证分娩报告工作,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3、婚检和优生检测:根据上级将出台的相关文件,适时在全县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孕早期的优生检测(两免)工作。通过积极倡导、广泛宣传、优质服务,使公众了解和认识“两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提高“两免”检查率。
4、新生儿疾病筛查:继续做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2009年筛查率力争达到100%,血片合格率、可疑病人召回率均达到100%,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各接产单位年度筛查率达90%以上,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复查、转诊和随访工作。
四、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理,控制孕产妇死亡率
1、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基础筛查工作质量,有效落实高危妊娠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实行高危妊娠首诊负责制,做到“谁发现,谁报告”,做到高危孕产妇掌握三及时:“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和追踪”,提高管理到位率。要通过监护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高危妊娠因素的转化,必要时可选择在母儿最有利的时机进行适时计划分娩或终止妊娠。进一步发挥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重症高危继续实行“县乡联管,以县管为主”的制度,加强县乡两级信息沟通,重症高危对象随访管理率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哪一项不是婴儿期的保健重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