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的骑行自行车坐垫太硬怎么办普遍都偏硬,你们用的自行车坐垫太硬怎么办也是这样吗?

2020-11-19 11:22
来源:
践行者鱼嫩子
座垫是骑行中关乎你骑行舒适最重要的部件,
它的宽窄、软硬、材质等都影响着你的骑行体验。
本期就带大家了解座垫的相关知识,帮助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座垫。
座垫的组成
坐垫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表面材料、填充材料、底板、座弓,
每一个部分都与你的骑行舒适息息相关。
▍表面材料
表面材料和臀部接触,不同的材质透气性及光滑性都会影响骑行体验。
市场上目前主要的表面材质是皮革,其价格较低,表面光滑,非常方便维护,但是透气性较差。所以一些座垫会通过特殊的设计来改善其透气性。
当然对应也有真皮材质的座垫,其透气性很好,也很有质感逼格,价格也不菲,日常维护也很麻烦。
还有一种碳纤维材质表面的座垫,其易于维护,轻量化,但是价格略高,舒适度一般。
▍填充材料
填充材料是为了扩大臀部与座垫的接触面,并承载部分震动,带来舒适性。
一般的填充材料有泡沫、硅胶、气垫,也有无填充的,比如蜘蛛座垫,只有一块蜘蛛网状底板,透气性很好,某车友形容其为“空调座垫”。
▍ 底板
承托填充材料和身体重量,也起到缓解振动的作用。现在主流的底板是复合塑胶材料(弹性好、价格便宜)、碳纤维(轻量化、强度高)。
▍座弓
承载座垫,同时具有缓解振动的作用,一般与座管连接。常见的材质有钢、钛合金、碳纤维等。还有些座垫会采用空心管技术来提升轻量化和缓震效果。
选硬的还是软的?
其实座垫的选择因人而异,不同的人的座垫需求会与屁股的形状、身高体重、骑车姿势、车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根据你的骑行时间、骑行姿势等需求,就可以选定大致的类型,硬的适合高速骑行,软一点的较为舒适。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去亲身感受体验。
只换座垫就好了?
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不一定更换了座垫就会变得舒适。因为骑行的一些问题不一定是座垫带来的,不合理的骑行姿势、座垫的角度、车架的其他参数、骑行服都可能影响骑行舒适度。
如果你想改变舒适度,骑行服也是最重要的选择,相比座垫更加贴合人体。
据飞贼的一项研究表明,以一个75公斤汉子为例,在28公里的时速上达到2W/kg的功率输出水平,此时体重只有40%分散在坐垫上,体重的15%分散在车把上,其余的45%则分散在五通。
所以在选择改变时,要考虑全面,力量分配也只是参考,在骑行时随时依据骑行状况调整姿势。
座垫宽度怎么选?
体重轻、更柔韧骑得快的车手更加倾向于窄的、平的坐垫;而重量大的、骑得慢的则更倾向于截面弧度更为弯曲的坐垫。这也是飞贼的研究结果,你可以依据此方法结合自身感受来选择。
身体不适怎么办?
屁股疼这点大家很自然就能想到是座垫的一些因素引起的,腰疼其实也与座垫有很多关系。
长时间的骑行可能会让腰部酸软,皮肤发红发烫。虽然休息一两天便可恢复,但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留意骑行感受
不合适的座垫会压迫会阴,从而压迫下背部的血管和神经,严重的话会出现发麻或肿胀。不要以为是你骑多了或者不适应而忽视这个问题!
▍检查座垫位置、角度
仔细而正确地调校车辆,特别是合适的坐垫高度可以明显改善骑乘体验,也可以防止你在坐垫上左右晃动。
▍选择合适的骑行服
前文也提到过,合体并有舒适护垫的骑行服能够有保护屁股部位,并有着很好的散热排汗功能,有效缓解压迫、摩擦等问题。
▍保持个人卫生
座垫需要定时清理消毒。同时,骑行服是贴身衣物,每次骑行后都会有很多皮肤的排泄物,如果不及时清洗会造成细菌感染。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当骑行裤臀部较湿的时候,不要随便乱坐。
骑行姿势对骑行效率有多大影响?
在冬季,部分车友会选择封存车辆,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更多的车友会继续骑上单车,走入大自然,与风为伴,畅游神州。
冬季骑行不同于春、夏、秋三季,自然条件相对艰苦,不管是骑手还是车辆,要注意的地方很多,下面,就个人经验和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着装方面,冬季气温比较低,人体热量消耗大,在着装上应首先考虑防风、透气、保暖这三个原则,防风指的的有限降低外界冷空气直接接触身体,造成身体不适,透气是指人体自然排汗,排热后,热气和水气不会滞留服装内,较快排出。保暖,顾名思义,就是保持身体温度。基于这三方面,选择正确的衣着还是很重要的 ~
当温度在5~15度的时候,可以选择上身速干内衣+长袖骑行服,下身抓绒骑行裤或秋裤+骑行裤的搭配,温度不是很低,骑行过程中,热消耗不是很大,速干内衣和骑行服都有很好的透气性,个别速干内衣在胸前有一层纤维层的加厚处理,骑行裤为紧身设计,有效降低迎面来风与腿部的直接接触,降低阻力与热损耗。
当温度在-5~+5度的时候,可以选择上身速干内衣+抓绒+防风衣的搭配,下身长厚骑行裤,或短骑行裤+保暖裤+运动裤,现在高级的冬季骑行服一般都是内层抓绒设计,外层阻风材料设计,很适合这个温度下的骑行活动。
当温度在-5以下的时候,不推荐进行长途的骑行活动,短途骑行推荐使用,速干内衣+抓绒+冲锋衣的搭配,下身可考虑保暖内衣+加厚骑行裤的搭配。
手套方面:冬季应选择全指手套,手背要有加强设计,避免发生意外时对手部造成损伤。
几点注意事项:
1,没有速干内衣,可以用短袖骑行服代替,毕竟材料差不多,透气性更好。
2,不建议穿太厚或太大的外套,裤子骑行,这样会增加风阻,造成不必要的热损耗。宽大的着装也会对骑行带来不小的隐患。
3,冬季骑行着装同其他三季一样~服装颜色尽量鲜艳,容易引起路上车辆注意,安全第一。
4,护目镜的选择很重要,可有效降低风对眼睛的刺激。雪后骑行尤其重要。可有效减少阳光反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5,如全指手套感觉冷,可以带一副薄的白手套在内,然后外部带上全指手套。这样会有效的保暖。
6,一些小东西会给你的骑行带来莫大的帮助,运动围巾是很不多的选择,时下流行的魔术围巾,可变换多种造型,变化多种用途,不管是面罩还是头巾,围巾,相信你会需要。
骑行服该如何选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先推荐一个我自己用的通勤坐垫,不穿骑行裤100km,也不会有压迫感的好坐垫。现在说说,尺寸,软硬和调试的问题。1.尺寸很多人觉得越宽,越短越舒服,其实不是的。我的坐骨就比较窄,用宽坐垫明显感觉坐骨疼。所以我选用了127mm的窄坐垫。这就像买鞋,你得大概知道自己坐骨尺寸。网上有一些测量坐骨的方法,或是多找朋友的自行车坐坐看,到底什么宽度的尺寸适合自己。当然最好是去做个fitting。2.软硬手按上去很软的坐垫,大多数坐上去不舒服。因为蒙皮一下子被坐到底板了。所以蒙皮填充物不能太软,坐弓+座板才是主要的减震部件。这也与是否穿骑行裤有关,如果穿骑行裤,再用比较厚的填充物坐垫,那么pp会在座椅上不稳。我图上这个坐垫,我是不穿骑行裤用的。3.调试安装时增加一些前倾角度,是身体重心前倾,增加腰腹肌肉的参与,减小对pp的压迫。
本次给大家带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关于如何选择骑行坐垫的技巧盘点。下文长篇幅预警,赶时间的兔子们可以直跳最后看坐垫选择顺口溜。本文仅给出客观硬件上长途骑行所需考虑的坐垫要素,鉴于篇幅所限,怕事事涉及而一事不精,故以长途骑行的坐垫需求为主要论述点。长途骑行对坐垫的需求无外乎透气、舒适、不压迫、支撑性。软和硬的说法实在太笼统,软和硬的定义?界限?区别?主观感受还是客观材料?有骑友大神会推荐长途选个软坐垫,但软坐垫对于支撑性和透气性的要求更为苛刻,舒适性有较大提升,适合新手和未能练成铁屁股的骑友使用。也有软坐垫采用凝胶充填,但是外包材质很好,耐磨结实,保证了支撑性也不会出现变形。中间的凹槽对会阴的压迫和透气性有很大的影响,但也不属于软和硬的讨论范畴。何况大家对硬坐垫的认知也不清晰,甚至有骑友会认为硬坐垫就应该像下图蜘蛛坐垫那种,舒适性很低。▲蜘蛛坐垫我承认在座各位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这样无法形成对应问题的系统结论。下面选取最常见的几类问题以问答形式解答:1、为什么说改变骑行体验优先选择骑行裤?正常来说,想换坐垫优先考虑骑行裤或者骑行内裤。骑行裤的臀垫相比坐垫或者坐垫套来说更为贴合人体,不容易变形或者滑落。在基本能提供相同功能的基础上还有骑行服的其他功能,比如全身气动,透气杀菌等。▲向下的设计,避免“蛋蛋”的忧伤2、为什么我更换了坐垫还是感觉到痛?有时候骑行的不适感并不是坐垫带来的,不合理的骑行姿势也会造成腿部和臀部的不适。调整自己的骑行姿势,把全身的力量均匀地分配到把手(20%)、脚踏(50%)和坐垫(30%)上。如果长时间全部力量在屁股上的话,时间长了压迫到肯定会阻碍血液流通,压迫到臀部血管和神经会产生较大的痛楚和不适。但是实际上我们不能准确地将受力合理地分配到各个点,长途骑行还是主要靠屁股着力。还是注意随时调整自己的骑行姿势,推荐的姿势仅作参考用。▲宽窄两款坐垫3、为什么有人推荐我硬坐垫,但是我觉得软坐垫舒服?坐垫是很个性化的东西,实际上坐垫的需求与屁股的形状、身高体重、坐垫角度、骑车姿势和车型选择有很大关系。建议自己平常骑车时留意,感觉一下,坐垫是感觉硬了还是软了,痛是什么位置痛,才能确定你自己的需求。像小马过河一样,自己尝试并适应的坐垫才是好用的坐垫。正常来说明确自己的骑行需求和骑行姿势就能大致选定坐垫类型。除非这个坐垫太硬,或者是形状不适合你,才有必要换坐垫或者是穿好一点的骑行裤。4、为什么我骑行后会有腰背酸软和变红?是坐垫引起的吗?在长时间的骑行之后,腰背部位的皮肤会发红发烫,这种情况一般在过一夜之后就会恢复的。但是也提示你要控制好骑行的频率(连续骑行的少量多次休息、每周休息一天等),特别是在骑行前要留意以下几点来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坐垫压迫示意图A、留意骑行的感受:不合适的坐垫可能会压迫到下背部的血管和神经,严重者会引起周围肌肉的发麻甚至肿胀。如果认为这只是一个过程,慢慢练出“铁屁功”就会适应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不顾你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而继续的话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B、感受坐垫的压迫:坐垫最好中间带凹槽或者中空的座(不压迫会阴,血液通畅)。还应注意把屁股从坐垫抬起来:即使不爬坡,每半小时站起来离开坐垫也会帮助你的血液顺畅流通。C、检查坐垫的位置和角度:仔细而正确地调校车辆,特别是合适的坐垫高度可以明显改善骑乘体验,也可以防止你在坐垫上东扭西歪。品质优良的坐垫一般会选用较有摩擦力的表面材质,防止侧滑和变形,给屁股提供稳定的支撑。稍微前倾:前倾是更加适合发力和端坐的角度,如果以“瘫坐”的姿势在车上是舒服但是会引起身体不适。▲坐垫角度D、穿上合适的服装:一条合体的带有护垫的骑行裤会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用一点护肤霜可以进一步地减少摩擦。E、保持个人卫生:干净的骑行裤可以防止各种细菌感染,当汗水浸湿骑行裤的时候避免到处乱坐。另可以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护肤霜。F、适应坐垫:每个人的臀形不尽相同,也没有一个坐垫能适合所有人。随着时间推移,坐久了的坐垫也会慢慢地开始发生变形从而适应你的臀形,没有厂家能生产出这样的“腚制”坐垫了。▲经久不衰的长途坐垫首选5、被国外骑友奉为至宝的Brooks坐垫怎么是弹簧坐垫?在国内很少见啊。现在的坐垫大致分硅胶套和弹簧坐垫2大类,越野和竞速比赛由于需要牢固性、稳定性,因而不使用弹簧坐垫。而长途骑行,最好还是选择弹簧坐垫。弹簧的缓冲距离远大于硅胶垫。硅胶垫摸上去软,但是其实它的缓冲距离很短。你坐在硅胶套上,硅胶立刻压缩1厘米,但骑行中遇到颠簸也就只能再压缩半厘米左右。而弹簧却可以做到再压缩数个厘米。这样对人来说,受到的力就分散了很多,自然就没有那么劳累和疼痛了。6、贵就是好?前文已经提到要结合自身的骑行需求来选择坐垫,另外现在自行车产品种类也很明确,旅行车、山地车、公路车等不同车型的坐垫也不一样。长途骑行中需要的是一个大小适中、软硬适中、人体工学考虑更多是健康和舒适的坐垫。贵的坐垫大多数都是竞技类坐垫,反而不适合大多数骑行情况。“贵就是好”这个说法在选择坐垫时,不适用。▲并不是说贵的坐垫就一定适合你,关键还是因人而异7、坐垫是用来“靠”不是用来“坐”的?这个说法太绝对化。准确说,当腰部角度低,腿部承担了身体大部分重量,以及缓冲震动冲击,我们是浮坐在坐垫上,也就是一般人说的“靠”。一些车友会建议新手把车把调低,坐垫调高,并建议使用窄而硬的“专业坐垫”,认为这样专业。然而采用这样的姿势和坐垫,当腿部力量不够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转由臀部来承担,会阴这时承担着较大分量的体重,对身体不利。有相当一部分的车友是郊游旅行的长时间骑行,即使不是新手,也少有人腿部力量强大到长时间的骑行里,能够由腿部来承担大部分身体重量。大多数情况下,身体的重量主要由坐垫承担,我们更多的是“坐”在坐垫上,而不是“靠”。所以我们在选择坐垫的时候,不要片面地去追求所谓的“专业”。▲骑行姿势8、坐垫角度如何调节?我看很多人都是前/后倾。坐垫前倾,坐骨会往下滑,坐姿不稳,这时需要手臂用力把身体推回来,就像是把身体挤在车架中间,长时间这样的骑行,对手和肩会带来伤害。这种坐姿减少了坐骨和坐垫的接触面,压强增大,更容易导致屁股痛。并且,一旦需要改变重心,如下坡时,坐骨往下滑,身体向前,手往后撑,会抑制转髋的动作,不利于操控,并影响腿部发力踩踏。坐垫前倾,屁股和坐垫的接触角度差不了太多,对会阴压迫减少有限,但付出了操控、手、肩、腰劳累的代价。正确的方法是先把坐垫调水平,然后按自己的骑行感觉,稍稍前倾或后倾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垫角度。一般来说,前倾或后仰的角度不宜超过5度。我一般习惯稍微后仰,我认识不少资深车友也是这样。采用正确的骑行方法和适合的坐垫,角度稍后仰不会对会阴产生过多压迫。▲这样的坐垫敢坐吗?最后奉上方便快捷好记的选坐垫顺口溜网友版:慢慢踩硬坐垫屁股痛,快快踩硬坐垫刚刚好,慢慢踩软坐垫舒适,快快踩软坐垫烧档屁股痛。笔者再加一句:长途时时调整坐姿角度,前倾硬坐垫跑得快压力大,后倾软坐垫速度慢骑得爽。软硬程度人人变,骑行姿势最重要。以上内容需要骑友进行多方论证,欢迎各位骑友分享经验技巧。延伸阅读:《自行车坐垫的构成》 《宽坐垫与屁股大小无关》《单车长途:讨论弹簧坐垫的优势 (图文)》作者:van,美骑网撰稿人。题图来源:KzMe,美骑网产品与技术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坐垫太硬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