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方教育孩子时另一方该怎么做分开了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家庭教育中与孩子起冲突,家长可以怎么办?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父母难免会和孩子发生冲突和矛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妥善应对呢?
首先发生冲突,我们有些父母的暴脾气一定要忍住了,先要平静一下,不要去指责孩子,因为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以至于后面的沟通都成问题。
想起之前在知乎看到的一个段子:爸爸和妈妈在收拾东西,突然传来东西打碎的声音。我:肯定是妈妈打碎的。妹妹:为什么?我:因为妈妈没吱声。这个段子让我感慨万千,我妈就是这样的人,总要唠叨个不停。而自己做的却若无其事,因为这种事情本来就没什么,是她非要耍耍威风。只是这样子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面对指责,孩子找不到原因,只能归结于自己不够好,变得自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需要鼓励和支持的,而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都不站在孩子一边,反而一味指责,那么孩子的身心发展,肯定是受挫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都知道面对这种事情,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心有没有人受伤,而不是关心财务或者寻找原因。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句话的意思是,马厩着火了,孔子下了朝回家,听到马厩失火,就赶紧问有没有人受伤,而不是问马怎么样了。当然更没有问马厩好好的怎么会失火,不是不重要,而是事有轻重缓急。很多家长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缺少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只会生硬的询问原因,或许自己没有感觉,但显然在孩子心里这就是兴师问罪;另一方面在于总想教育孩子,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不要总是想着每一件事都要教育一下。其实教育也可以,但是不应该立刻教育,因为这时候家长的情绪上来了,很容易导致教育变成了教训,除了情绪的传达,什么都没有让孩子听进去。孩子只会慢慢封闭自己的内心。另外这种亲子教育类问题,儿童的年龄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有截然不同的身心特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图片来自互联网如图,2岁-7岁的孩子还处在前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孩子是信奉“万物有灵论”的,也叫“泛灵论”,就是说在孩子心中,这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有灵魂的。所以我们能经常看到,孩子和玩具或者小花对话,不是因为好玩,而是他们真的认为玩具可以听懂他们的话。所以不知道年龄,很难说明这个问题中的孩子真的在说谎,可能他就是这样真心认为的。而就算是孩子故意说谎,我们也不应该大惊小怪,说谎其实是一个高级技能,标志着孩子身心发展向着成熟迈出了一大步。每个孩子都会随着年龄增长拥有自己的秘密,而想让孩子分享秘密,自然要和他们交朋友。显然很多父母并没有交朋友的意思,整个相处过程其实是处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进行的,这只会让孩子对我们保持沉默。正确的相处模式应当是轻松的,平等的,可以引领,但不应该以评判的方式强迫。其实我一直秉承着一种观点,那就是为人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当自己不懂得家庭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去进行学习,当然可怕的是,许多家长并不觉得自己错了,那就很无奈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当孩子出现父母看不顺眼的行为时,应该怎么做:1.稳定情绪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纠正,而是稳定自己的情绪,分析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亲子冲突。想要稳定情绪,其实有两个办法:1)第一个就是提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生气?我生气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能解决,我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提问自己可以唤起理智,理智和情绪其实是对立的,理智唤起后就会主导大脑,将大脑从失控的边缘拉回来。2)第二个就是离开现场,等待情绪平复后再解决问题,不要放任情绪一再失控,事后又不断自责、后悔。2.解决问题等到情绪稳定后,就可以尝试解决问题了,但是要记住,面对孩子千万不要带有挖苦 、轻蔑和讽刺的态度。而是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地与孩子对话,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此时,家长先要表示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前提,否则只是鸡同鸭讲)再表达自己的感受(直接指责别人的错误只会引起他人的逆反心理,而表达感受可以引发共情,使其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并告知孩子所做的错误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里就是铺垫完成,开始诉说道理,用理智交流)。这样一来,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从感受、后果两个方面)他这种行为的不良影响,不再有抵触情绪,从而比较客观地反省自己的行为。3.补充:如果家长在第一步控制情绪失败,那么也应该在事后积极反思,向孩子解释甚至道歉。在孩子眼里,父母有时候是陌生的,父母如果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示“透明的自我”,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明白父母并不是无所不能,也有其能力边界,有着自己的烦恼,而非故意和孩子作对。更有助于积极良好的亲子关系。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也可以采用抚触的方法,也就是温柔的按摩。这样子做可以放松因为情绪而绷紧僵硬的肌肉,如果不及时放松,就会形成肌肉记忆。一遇到相似的情况,就会导致反复,产生紧张焦虑等等负面情绪。这也是很多神经症的产生原因,家长需要重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一方教育孩子时另一方该怎么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