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开良对茅台酒的评价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2021-11-12 23:30
来源:
卖酒狼
人民日报的声音,真的可以左右茅台的价格?

卖酒狼团队

余小梅
连续多日以来,全国各地的茅台酒都是跌跌不休,市场一片人心惶惶。但就在此时,人民日报突然发声,让市场再度冷静了下来!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
据了解,11月8日,茅台集团举行茅台辉煌70年庆祝大会,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等茅台集团领导全员出席。
本次大会还特别邀请了公司老领导陈敏、邹开良、季克良、李保芳、高卫东、赵书跃、杨良全、王焱、丁德杭、吕云怀、戴传典、张德芹,离休老干彭建常等,新老茅台人共同见证茅台启航新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庆祝大会现场,丁雄军表示,茅台的70年奋斗历程体现了茅台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修建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的“成义烧房”烤酒房旧址
“奠基立业”时期——茅台人历尽艰辛、筚路蓝缕,开启了从破旧到新生的史诗蜕变。
▲上世纪60年代,茅台酒厂全貌
“改革兴业”时期——茅台人主动求变、锐意进取,实现了从化蛹到腾飞的华丽蝶变。
“转型大业”时期——茅台人顺势而为、勇闯新路,创写了从赶超到引领的升华嬗变。
▲今天的茅台镇与茅台酒厂
“高质强业”时期——茅台人初心不改、豪情满怀,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世界一流企业的全面质变。
此外,丁雄军在大会上为茅台的未来发展画出了“五道线”,重点内容归纳如下:
蓝线——是茅台的目标愿景和蓝图规划,是对美丽未来的生动描述。
绿线——是茅台赖以生存的发展底色,支持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交通”等系列举措,擦亮发展底色。
白线——是茅台发展科技的必由之路,科技增能、数字赋能。
紫线——是茅台文化的深厚底蕴。茅台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白酒发展史,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盛于当代,造就了茅台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
红线——是茅台发展过程中不能触碰的防腐防线、环保底线和安全红线。
丁雄军强调,茅台已经昂首阔步迈进“高质强业”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世界一流企业是茅台人新的历史使命,是惠及地方发展、惠及企业革新、惠及员工福祉的时代壮举。
同一日,人民日报关注贵州茅台建厂七十年,其在文章中写道,从中国西南山区赤水河畔的小酒坊,到营业收入千亿级的大型现代企业,茅台不断成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将茅台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上市企业。
▲季克良等接受表彰
从小酒坊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这是茅台所走的路,也是民族产业自强发展的路。
关注这段经历,是对茅台价值更深刻的认识,也是对产业趋势方向的思考。
需要大家注意到的是,去年7月15日晚间,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平台《学习小组》发表文章《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文章指出,从大老虎到小苍蝇,茅台酒频频现身,成为官场腐败的“硬通货”。
从变味的茅台到夸赞茅台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日报对茅台的态度,令众多业内人士大呼“放心”,甚至认为这是茅台酒结束价格下行的开始。
但是,有业内专家却明确表态,人民日报的态度左右不了当前茅台酒的价格。
首先,去年的“变味”评价,其本质不是针对贵州茅台、茅台酒,而是针对刻意炒作茅台酒价格的某些人,目的是令他们收敛。
▲人民日报刊发茅台建厂七十周年整版海报
而此次给出的高评价,只是人民日报对贵州茅台发展的客观陈述,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国家需要许多像贵州茅台一样的优质企业,不断走向世界,让中国品牌声名远播。
而要实现走向世界,贵州茅台必然需要更加强大的控制力,茅台酒必然要执行最为合理的价格标准。
那什么是合理?让每一个对茅台酒有需求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茅台酒,才应是合理的价格,这也是贵州茅台一直以来的希望,尽管很难,但其一直在努力去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创 王言 时代财经APP图源:图虫作者
王言编辑
温斯婷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袁仁国在狱中服刑期间去世,终年67岁。9月11日,据红星资本局报道,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贵州茅台(600519.SH)原董事长袁仁国已去世。红星资本局援引贵阳市某殡仪馆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称,袁仁国的遗体现停放在殡仪馆,暂未火化,遗体是从贵州省某监狱运来的。另有相关情况的接近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火化后,袁仁国的骨灰将送回家乡并举行告别仪式。早在2天前,业内就已传出袁仁国因病去世的相关消息。9月9日,一位接近贵州茅台的人士向时代财经确认上述消息属实;另一位茅台内部人士则回应时代财经称,“目前只是听说这一消息,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袁仁国一直被视为贵州茅台成为中国白酒龙头的关键人物。在其主导下,得益于营销体系改革,贵州茅台股价、酒价双双增长,在营收、净利润和市值等方面也成功超越五粮液(000858.SZ),跻身白酒第一品牌。2017年4月,贵州茅台更超越帝亚吉欧,问鼎全球酒业市值冠军。成也营销,败也营销。袁仁国在带领茅台实现飞跃的同时也陷入了权力和金钱的漩涡。2019年5月,从茅台集团彻底卸任的一年后,袁仁国落马,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双开”处分。2021年9月,袁仁国因受贿1.13亿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曾带领茅台成为“白酒之王”的袁仁国,就此跌落神坛。任职期间茅台高速发展袁仁国一直是白酒世界里的名人。袁仁国从1975年开始进入茅台,从一线制酒工做起,历任办公室秘书、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厂长助理、副总经理等,被业内称为继周高廉、邹开良、季克良之后对茅台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第四位当家人。“勤奋、有干劲、有闯劲”,这是袁仁国的前任季克良对他的评价。不可否认,贵州茅台的崛起与袁仁国主导的一系列改革密不可分。在袁仁国入主之前,贵州茅台在经营效益方面乏善可陈。与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五粮液相比,茅台酒在产量、销售额、增长速度、产品售价和市场占有率上均落于下风。2000年,袁仁国上任贵州茅台总经理时,贵州茅台的营仅收为16.18亿元,不及五粮液的1/3,而且只有53度飞天茅台一个品牌,每瓶酒售价200元左右,比五粮液要低几十元。袁仁国上任后,茅台酒厂开始转轨改制,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白酒统一由省糖酒公司销售的惯例,将茅台酒推向市场。2001年,贵州茅台登陆资本市场。在袁仁国的掌舵下,贵州茅台在聚焦飞天茅台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系列酒,公司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贵州茅台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42亿元和37.99亿元,超过同期五粮液的79.33亿元和18.11亿元,正式成为国内第一白酒品牌。2010年,贵州茅台营收突破百亿,一瓶53度飞天茅台售价超过千元。随着业绩稳步提升,贵州茅台的股价接连上涨,并突破1000元大关,成为第一高价股,万亿市值成为常态。袁仁国一方面对市场强调茅台酒的稀缺性,称茅台在5万吨产能之上不会有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又制定了“133战略”,即打造1个世界级核心品牌(茅台)、3个战略品牌(华茅、王茅、赖茅)和3个重点品牌(汉酱、仁酒、王子),从而形成茅台品牌集群。同时,袁仁国还要求销售部门以商场、超市和酒店作为主要阵地,建立起以专卖店为主的渠道结构和销售模式,并巩固与经销商的长期合作。这一举措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支撑着茅台酒的发展。图源:Pixabay袁仁国不止是白酒“专家”,兴趣也极为广泛。他曾写下包括《最美茅台》《茅台论道》等在内的多部书籍,以及关于茅台的120篇学术论文。此外,袁仁国还有一个“最牛记者”的称号。从2009年到2012年,袁仁国一直违规持有记者证。2012年中国记者网公告栏《关于持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称:“经初步核实,消费日报社通过报送虚假材料,违规为企业人员袁仁国申领新闻记者证,并连续多年违规为其办理年检手续。”跌落神坛在袁仁国掌舵期间,贵州茅台在全国建立起庞大的经销商网络,经销商与茅台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一策略能让经销商与茅台公司深度绑定,刺激经销商销售茅台酒的意愿,但同时也埋下隐患,导致经销商垄断茅台酒的销售渠道,使茅台酒的终端售价一路飙升。如今市场上,53度飞天茅台的市场指导价为1499元,但市面上始终一瓶难求。其实际售价早已超过2000元,甚至接近3000元。正是这样的巨大价差,让茅台近些年来一直遭受非议。2018年4月,袁仁国带队前往英国,访问全球性酒业公司帝亚吉欧,希望借助其渠道优势,帮助茅台打开海外市场。然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后,这位茅台领头人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当年5月6日深夜,茅台集团紧急召开干部大会,本已计划前往澳大利亚考察的袁仁国也被要求参会。随即,茅台集团宣布重大人事变动,袁仁国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等相关职务,由时任党委书记、总经理的李保芳接棒。2019年5月,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袁仁国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在职期间,袁仁国存在大搞权权、权钱、权色和钱色交易,不仅将茅台经营权作为利益交换工具,进行政治攀附,还大搞“家族式腐败”,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等行为。2022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案“鉴”》栏目中公开披露了袁仁国受贿案查案细节,含29桩受贿事实、37万字阅卷笔录、2.5万字审查报告。根据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披露的袁仁国受贿事实,有经销商为讨好袁仁国,送给他一个定制的5公斤的金鼎,专门在鼎上刻上了一句“酒冠黔仁国”,将遵义籍清代诗人郑珍的诗句“酒冠黔人国”进行了更改。《案“鉴”》视频也曾介绍,办案过程中,40多名办案人员从袁仁国家中清点出黄金制品、手表、珠宝、字画等1588件,其中不乏象牙等稀有物品,以及人民币、美元、英镑现金等若干,用了一天一夜才清点完毕。“我向党组织真诚的、深深的忏悔,我向茅台真诚的、深深的忏悔。”在视频中,袁仁国说道。营销体系改革进行时近年来,为了减少寻租与腐败空间,贵州茅台的改革均指向营销体系。贵州茅台一边大规模清理违规茅台酒经销商,一边搭建新的营销体系,推进营销扁平化,提高直销比例,加大商超渠道和电商渠道的投放。图源:图虫以2018年为例,当年5月,茅台通报并处罚了12家存在违规行为的经销商;12月,在茅台酒经销商大会上,有100多家经销商被取消资格。时任贵州茅台董事长李保芳表示,茅台今后将重点扩大直销渠道,推进营销扁平化,进一步理顺和完善营销体系。2021年半年报显示,贵州茅台直销渠道实现营收95.04亿元,营收占比达19%,相较于2020年同期的51.53亿元,增长超过80%。2022年5月,贵州茅台推出自营电商平台“i茅台”。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i茅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18.83亿元,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93.3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i茅台”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4200万。近年来,贵州茅台直销渠道收入在总营收的占比持续攀升,从2018年的6%一路提升至2022年的39.79%。2023年半年报显示,贵州茅台直销渠道实现营收314.19亿元,营收占比达45%,相较于2020年同期的209.49亿元,大增近50%。目前,贵州茅台已经形成直销、自营电商“i茅台”、经销商、商超、电商、团购等共存的渠道生态。在今年6月举办的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表示,每个渠道都在发挥独特的作用,不同的渠道又在互相协同,渠道与渠道之间形成很好的渠道生态,这是茅台做市场最大的底气。(欢迎转载,开白请添加微信,ID:rafe0101)-广东时代传媒集团出品-原标题:《袁仁国的43年茅台人生》阅读原文

2023-04-04 14:06
来源:
天眼新闻发布于:贵州省
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季克良仍记得,车间背糟时,工友们总会对瘦弱的他温柔相待,“轻轻地放进我的背篼,担心抵不住惯性后仰翻到,总会顺势用木楦回勾一下。”“知道我江苏老家养父无人照顾,邹开良书记出差江苏时,亲自探望。”
讲起往事,这位银发苍苍的矍铄老人,眼里有暖意流动。
这位来自江苏南通的游子,把青春奉献在了茅台镇,把生命融入了茅台酒。
“茅台当前的好形势和好局面,离不开老领导打下的良好基础,老领导是茅台的宝贵财富,是茅台发展壮大的亲历者、建设者,永远值得我们敬重。”兔年春节前夕,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来到季克良家里,拜访慰问。
“最近可好?”“身体如何?”“还记得您在茅台的时候……”拉家常、问冷暖、忆往昔,心被烘烤得蓬松而馨香,化作脸上藏不住的笑。
逢年过节,拜访慰问,是茅台的温情。
丁雄军、李静仁还一同拜访陈敏、邹开良等退休老领导,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慰问公司老领导李保芳。
丁雄军、李静仁慰问老领导邹开良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卓玛才让,茅台集团领导滕建勇、高山、段建桦、万波、刘刚、王莉也分别率队走访慰问集团劳动模范、优秀技能人才、困难党员和职工,感谢他们对茅台事业的付出和贡献,并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
茅台酒股份公司领导游亚林、钟正强、涂华彬,王晓维、蒋焰、夏学文与慰问对象拉家常、说茅台、话发展,鼓励优秀技能人才们立足本职、尽心尽力,以加倍的干劲投入工作,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新气象,继续为茅台贡献智慧和力量。
老领导们挂怀着茅台的发展,频频询问——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体系;将美进行到底,提振了行业和市场信心;数字融合的探索正有力推进……”从党建工作到生产经营,从市场管控到数字转型,从生态环保到乡村振兴,丁雄军、李静仁详细介绍。
2022年,对茅台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挑战,茅台紧跟时代节拍、敲动时代音符,全面打响“九大攻坚战”,搭建起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丁雄军说,一年来,茅台坚持“质量是生命之魂”,坚定不移走好“五线”高质量发展道路,全面打响“九大攻坚战”,建立以“美”为内核的战略体系,以美的产品、美的服务、美的文化、美的生态,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续写“美”的举措更加务实,茅台这一“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老领导陈敏对茅台严谨细致的规范管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团结奋进的干事氛围,以及在品质把控、项目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90岁高龄的老领导邹开良心系茅台生产经营发展,特别关心茅台生产质量,叮嘱茅台要做精品质、坚守工艺、关注质量,维护好、发扬好酿造高品质生活的初心使命。
丁雄军、李静仁慰问老领导陈敏
季克良希望新一代茅台人继续把茅台的酿造工艺传承好,把茅台的品牌维护好,继续为茅台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老领导李保芳对茅台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注茅台的发展,积极为茅台鼓与呼,希望茅台广大干部职工锚定目标、接续奋斗,齐心协力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茅台的温情牵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茅台人顶风冒雪,用一生时光把自己的一颗匠心酿入美酒。
千年茅台,跨越今古,从未忘记寻觅世间的美好。老领导、老员工书写了昨日的辉煌,如椽巨笔已交到后继者手中。
面对茅台未来的塑造者,茅台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员工是最宝贵的资源的态度,锻造兴业英才,实施首席、传承、杰青、培优计划,筑巢引凤、墩苗育树。
丁雄军、李静仁慰问老领导季克良
茅台说:我们珍惜前行路上的每一个伙伴,用真情构筑广泛深厚的利益、情感、命运共同体,用行动构建行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竞合发展美生态。
茅台的温情,凝聚起强大合力:2023年,茅台誓要以“美”的名义,拼出美好生活新期待:在酒主业上逆流而上,做大做强酒主业,构建“美酒”产业链;在酒文旅上勇毅前行,打造酒旅融合业态,勾勒“美生活”产业幅;在金融业上奋力开拓,做大做强金融子公司,做好“美酒美生活”的美链接。
来源 《环球美酒》杂志
文/朱书军  杨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浪
视觉编辑 陈思蓓 姚 培
编辑 支太檾
二审 徐思雨
三审 周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茅台酒的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