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南京夜市最热闹的地方是哪里有哪些好玩的?

2022,三江夜市经历了大起大落落落落落,两度易址两度关停,终于在2022.11.11这个喜感又悲剧的日期彻底解散,留给南京一个烟熏火燎的传奇背影。△ 2022.7 龙西路,刚搬没多久的三江夜市关停转眼间,荡气回肠的五个月飞逝,春归大地城市复苏。我们得以和三江四号门熟悉的美食、摊主们和夜市气氛重逢。这次重逢并不容易。失散的老板们,已经天各一方。他们在岱山、在南湖、在浦口铁道学院、在随着后备箱夜市辗转、在滁州老家……遍访一圈,我们花了7天。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最后一次关注“三江夜市”了吧。这里是西善桥,岱山中路颐悦街。上周二,君成美食街在这里开市。左右两排摊位,大多来自三江夜市。空闲了整个冬天的老板们,在自家招牌上把“三江”两字写得明显,接待一波又一波食客。人真多呀!从街头走到街尾摩肩接踵,每个摊子前人头攒动。朱姐烤苕皮回来了,郭阿姨月亮馍回来了,乐山钵钵鸡回来了,门口那家最火的梅干菜扣肉饼回来了,五颜六色的钵仔糕回来了……于是孜然蒜蓉辣椒的香气满溢于夜市上空,当年爽逛夜市的时光也回来了。不过,大家想打卡这条美食街,还需再等片刻。官方的消息是:因“特殊原因”,君成美食街不得不暂停数日进行调整。开得这么风风火火,应该不会再搬了吧~在 君成美食街 ,你可以吃到↓↓↓做梅干菜扣肉饼的大哥,忙得脚不沾地。第一次拍他是2017,那时他越忙越乐呵,还跟我们吹水。第二次拍他是2021,那时他脸上的口罩换成了N95。这一次再去见他,恍然看见大哥的发梢已经微微泛白。大哥说:6年真快啊。开张第一天,郭阿姨本姨来了,摊子门口围了很夸张的一群人。郭阿姨比上次见胖了一圈儿,口罩都遮不住喜气洋洋。她特别开心地夹豆皮里脊生菜,满得惊人,直接跳过“孩子,够吗?”离开了三江,她的顾客也不全是孩子了。转了一圈,这个做烧鸟的眼镜小哥是全场最年轻的摊主,斯文且帅,跟夜市格格不入的。现烤烧鸟,价格是日料馆四分之一,出品真不赖~▽▽夏记老南京臭豆腐
盱眙炒饭朱姐烤苕皮
扬州炒饭
宏兰蛋包肠草原羊羊肉串
乐山钵钵鸡
大刀烤腰片四号门面前的空地已是一片无聊的停车场,但江泉路精彩依旧。有些不愿离开铁心桥的摊主,在校园附近租个小铺继续输出美食,开得有声有色。眼下,三江校园已然放开了学生通行。同学们走出四号门,熙攘美食虽已不比当年“堕落街”,但也别担心他们没得吃~他们,依旧留在 铁心桥 ↓↓↓三年前疫情开始,三江夜市不能稳定开业,刚哥在屋里闲不住,把车子推出来,在春江新城附近重启刚哥粥坊。本想着能赚一点是一点,没曾想铁心桥人民非常买账,竟夜夜红火!于是当三江夜市解散,他立马在江泉路租下一个铺子,不离开了。徐州鸡蛋火烧大概是离开四号门后最火的店了~早市还好,晚市简直排不上队!六七点钟那会儿排队时长能超过半小时,非常离谱……趁着下午四点刚开门,我们0排队买一块火烧尝尝看——饼子香脆不油腻,鸡蛋又软又滑嫩,酱料也调的很香,真的不错!春江新城公交场站隔壁,金陵汤包在此落脚,直接改名“四号门汤包”。老板精神矍铄,不想退休。这些年间早已把家安在升景坊,开店的同时方便带孙女。我喜欢他做的汤包,特别喜欢。现点现捏现蒸,面皮不粘,咸甜适中,汁水饱满,好吃的一米。三江学院二号门的深夜,会有少许摊子出没,当年在第二排卖关东煮的摊子就在其中。以前,通常是一对老夫妻和女儿一起忙活;如今,女儿已经找了班上,老夫妻依然煮着一锅深夜串串。女儿:“其实不缺钱花,但我爸妈总是张罗着多赚点。”▽▽腊汁肉夹馍
鸡蛋灌饼芋圆水果捞
盐城鸡蛋饼
旺鸡蛋活珠子三江夜市不复存在,但生活还是要继续。老板们收拾起餐车,本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精神,来到南京各大夜市再出发。有的集聚到新开的南湖东路夜市,有的前往托乐嘉投喂南航同学,有的远赴浦口,还有的加入后备箱夜市随遇而安。住在这些摊子附近的三江毕业生们,走过路过去看看吧↓↓烤排骨、乐山钵钵鸡、阿皮脆皮年糕……出道在三江学院的他们,组团来到今年新开的南湖东路夜市,陷入南湖美食内卷。反正都是平价美食,热腾腾香味儿汇进南湖夜空之中,让这里更令食客们神往。开在三江夜市入口处做花甲香辣蟹的摊子,搬去南航将军路校区对面的托乐嘉。摊位变小,老板只好掏出副业——酱爆猪蹄。是现卤的!老板把猪蹄从高压锅中夹到托盘里,酱香肉香已经瞬间爆炸。拍完照回头一看,后面有好几位南航女孩伸着头往这儿看呢~广东肠粉和生煎包搬去了浦口铁道学院夜市。此地生意一般般,搬到这来,老板略后悔。做生煎包的老板娘说:现在还过得去,但如果后面再差一点,就准备搬走了。通过过去照片中遗留在招牌上的手机号,我们联系上了三江夜市的绝大多数老板。有一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去向,正如你在上文中所见。而另一半摊主们回复则充满人生百态,令人五味杂陈。在最后一排卖战斗鸡排的女汉子,转行做不锈钢货架生意了。拨打老板手机号码时,“欢迎致电XX货架公司”的彩铃声,让我为之一愣。在最外侧卖烤肉拌饭的老板也转行了,他现在在黄山路一家菜场里租着一个小铺面。每天早晨,有很多打工人喜欢在他家买个杂粮煎饼。是的,不少老板都回了老家。还会从事美食行业吗?还会回到南京吗?这时他们说“不会”的套路都出奇一致:再说吧。擀面皮、广东明火粥、曼年养生粥、小板凳砂锅、冰糖葫芦……顺着电话号码拨过去时,已然空号或一片忙音。联系不上,有时也是一种希望——说不定还在,说不定只是改名了而我们不知道,说不定马上就开了……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是关心一下三江夜市摊子们的下落,与各位吃货共勉。走访过后,发觉此事不止美食,还关乎形形色色的人——神态各异的老板、日出夜归的铁心桥居民、三江学院毕业生的记忆与青春。三江夜市的美食江湖已经消弭,三江夜市与南京的小摊烟火同在。不久,铁心桥也将失去三江学院本身,原地封存一段长达20多年的奋斗传奇。因此,这大概是我们最后一次写三江夜市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夜市最热闹的地方是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