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的是不是大红袍画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09-25 19:31权威发布——2018“大红袍”入选画家名单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主持的年度“大红袍”作品评选阶段工作如期完成,经过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与全国评委会严格评选,共有5人入选。现将入选2018“大红袍”画家名单公布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颜伯龙
爱新觉罗·溥佐
娄师白
董欣宾
和爱君
此次评选工作共从“大红袍”全国评委专家库中随机选出23位评委,对31位入围画家进行了投票评选,共有5位画家赞成票超过三分之二投票人数。按照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关“大红袍”评选制度与规定,按照规范流程经社办公会论证立项后进入编辑阶段。
特别关注——“大红袍”出版工作全面启动
中国画、书法、油画、工艺美术、版画、雕塑等
“大红袍”系列丛书征稿通知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术出版社计划出版编纂中国画、书法、油画、工艺美术、版画、雕塑等“大红袍”系列丛书,丛书从设计、制作到印刷、装订均采用精装规格,配有精美套盒。现面向全国具有高水平艺术造诣、艺术影响力、艺术特色的名家征集作品。其中,书法“大红袍”第一辑即将出版,即将出版的书家有:于右任、赵朴初、林散之、王遽常、高二适、饶宗颐。
具体要求
01
序文:由艺术家本人或请对该艺术家及其作品有研究的艺术家撰写。
02
作品:精选艺术家各个时期不同风格面貌作品,包括作品名称、创作年份、作品质地、作品尺寸,以及作品被何处收藏等情况。
03
赏析:针对艺术家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要解读与评述。主要围绕创作理念、艺术特征、创作技法、人文精神等展开,既可请名家作评,也可作者自述。
04
印章:精选艺术家常用名章、闲章、并加释文,印章自制或由其他名家制作均有注明。(此项只需出版书法“大红袍”的艺术家提供)
05
艺术创作及研究文献:艺术家不同创作时期重要的原始手稿、书信手札、图片影像及相关艺术评论文章等。
06
艺术年表:包括艺术家出生年月及艺术生平,艺术家的学艺历程及师承,艺术家在各时期创作的风格及成就,以及重要的艺术活动等。
07
目录:以作品先后为序,在全书之前印有艺术家像。
征稿时间
2018年9月25日开始,11月15日截止。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于宏 王玥
联系电话:010-67517806 67517830
邮 箱:483862710@qq.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井桥东三环南路中国美术出版大厦
邮政编码:100022
走近国家品牌——人美“大红袍”
国家品牌 美术标杆
“大红袍”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两套大型系列画集的业界美称。“大红袍”的出版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组织编撰《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先后推出20卷《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共收录包括任伯年、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20位名家作品。在中国台湾地区以繁体字印制出版,面向全球发行,风靡一时。在大陆则以简体字发行,同样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大红袍”的品牌与口碑初步形成。至2018年6月,这一系列画册已经累计出版201种,完全树立了“大红袍”在业界的口碑。
在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过程中,人民美术出版社收到来自美术界及文化艺术领域各方面的积极建议与强烈呼吁,对于一些造诣深厚、艺术成就已得到美术界公认、其作品已经成为当下美术界典型的当代画家虽有入选“大红袍”的强烈愿望,但或因年龄条件不够或因艺术水准离近现代名家尚有一步之遥等原因无法入选。为增加“大红袍”的时效性与经典性,经多次研讨,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了“大红袍”的另一个版本——《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至2018年6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已出版108种,丰富了“大红袍”的家族成员。
因为这两套画集“以其宏大的选题规模,精湛的编辑、设计、印制水平”,加之其函套外表是庄重的红色,久而久之被我国美术界称之为“大红袍”。二十多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系列每年都有新的选题推出,影响力逐年递增,成为美术出版界大型系列画册出版的一个里程碑和艺术标杆。“大红袍”作为国家著名品牌为人民美术出版社所独有并注册,受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权威遴选 卓越影响
经过多年的打造、磨砺与品牌经营,“大红袍”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美术界、收藏界和读者也因为“大红袍”系列严格的遴选标准和孜孜以求的艺术品质追求,而把能否进入这个系列作为衡量一位画家艺术造诣的学术标杆。很多画家以把能入选“大红袍”系列视为自身艺术生涯中的大事。
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保证“大红袍”的品质和权威,进一步严格完善了“大红袍”评选机制,设立了全国“大红袍”评委专家库,评委由当代国家美术艺术领域领军人物与各个美术门类的权威专家担任,评审采取独立评审制,每次评选从全国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委,每位评委对每一位入选的画家进行投票,超过2/3票数的画家进入选题入选名单,提交人民美术出版社办公会论证评议,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编辑、出版和发行。有效规避了一些社会知名度大于艺术水平的艺术家,画集中就绝不会勉强收录。
人美出版 必属佳品
人民美术出版社是新中国初期三大美术机构之一与中国美术出版的重镇,自1951年建社以来,从人民美术出版社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出版家、编辑家、美术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年画、连环画、宣传画。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术出版社紧紧围绕“四个人美”建设,突出主题出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推出《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百科全书》《中国碑刻全集》《中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等重点优秀图书,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美术出版发展的中坚力量。
- END -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 杨园园 记者 周玉冰 文/图 他们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后裔。 他们的人生在时代的风雨中饱受磨难,靠着毅力与奋斗,不向苦难低头,终于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四代喜爱丹青,他们书写了绘画世家的传奇,他们就是著名书画家沈力先生一家。 A 秀丽山水,启发艺术才情 北宋时期,合肥出了个包拯。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人称他为“包青天”或“包公”。 光绪年间,包拯的后裔中有一位工匠,养有五个儿子,生活艰难,逃荒到泾县。当地有位姓沈的老中医,家境宽裕,看中了他的小儿子包静,便抱养过去,改名沈澄。 沈澄从小喜爱画画,泾县的秀丽山水更是启发了他的艺术才情,家境又为他的兴趣提供了条件,他考取了上海美专,师从马公愚、黄宾虹、潘玉良、刘海粟等人,绘画精湛,留校任教。担任过中学美术、国文教员。 B 沈澄的妻子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曾担任南陵县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园长。1945年,儿子出生,沈澄给他取名沈力,谐音胜利,因为他对国家满怀热爱之情。 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里,爷爷、父母都是当地名流,小沈力有着快乐的童年。然而,这个家庭疼爱孩子但不溺爱,小沈力从小听话、懂事。父亲几乎天天画画,小沈力总在一旁看着,慢慢地,他喜爱上了画画,见到什么画什么。 沈澄从儿子身上看到了绘画天赋,潜心地教他画画。他的内心深处,多么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大画家。他为他规划着未来,希望他能平安、快乐、幸福地朝着自己为他设计的艺术之路去发展:考取艺术学校,从事绘画创作。 1957年,沈力小学毕业。一场时代的风雨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幸福的童年瞬间被剥夺,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被划为“右派”,父亲还戴上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在监狱里,受到了摧残般的折磨。后来,监狱里住不下,也没有吃的,他被送回了家,可是,身体彻底垮了。 小学毕业时,沈力参加了小升初入学考试,成绩公布,他同时考入了中学和芜湖艺校两所学校。然而,以政治成分不符合为由,他被剥夺了上学的机会…… 母亲被下放到农村的一所小学教算术。12岁的沈力跟随母亲,他一面自学,一面承担家务。原来整日拿画笔的手,现在要拿起工具织布、砍柴、打鱼……日子过得很是清苦,也磨炼了他的意志,坚持每晚读诗书,学古文,研书画,为了掌握传统绘画基础,坚持练习写生与素描。 苦难人生,百折不改丹青志 C 师从大家,徜徉艺术世界 沈澄恢复公职后,调入南陵县文化馆负责美术方面的工作,虽然生活清苦,但总算可以抬起头来做人。 沈力开了一间画店,从事炭精粉擦笔像,那个时候照相技术不普及,沈力便对照相片给人画人物像用以补贴家用。由于画出的相似度极高,曾被人请去画遗像。对照亡故的遗体面对面为死者画像,要把死者紧闭的双眼画成睁开、僵硬的表情画成微笑的状态,这极大地挑战了难度。当他把遗像呈现出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口碑传开来后,带来了更多的生意,也提升了社会名气。 南陵县工艺美术社成立后,沈力接任广告设计这一揽子活,画宣传画、广告画,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但骨子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始终不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沈力的人生迎来了新的机遇,他被推选为泾县书画协会首任会长,还担任一家宣纸厂的厂长。他也得以拜萧龙士、张贞一、黄叶村、杨建矦为师,在各位大家的耳提面授中,书画技艺精进,迈上更高的艺术境界。 沈力的书画艺术建立在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丰厚的学养之上,洒脱老辣、生机勃发。2014年初,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沈力》。这是安徽省继黄叶村、童乃寿、萧龙士、郑正之后又一位画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系列画集,这是对他卓有成就的认可。 沈力山水、花鸟、书法、诗词都有很深的造诣,曾任宣城美协副主席,现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安徽分院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安徽分院院长、萧龙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江淮诗书画研究院顾问、宣城市书画院顾问。年过七十的他,正因为历经磨难,反而乐观、豁达,有着平淡的心境、平和的修养,整日作诗作画,在艺术世界里不断探索。 D 良好家风,荣光四代书画人 沈力的妻子李金兰是安徽著名手工裱画师。他们自小青梅竹马结识,育了一子一女。无论是最苦难的岁月,还是和平的生活,她始终不离不弃,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风雨同舟五十载,历经磨难的爱情里生长出了一层坚硬的磐石,已经氧化成为亲情融于骨肉里,情之至深。沈力作画,妻子总是在一旁默默展纸备墨,相濡以沫的深情让人感动。 他们很注重家庭教育,有着良好的家风。一双儿女都有成就,女儿沈莹是一家著名企业的高管,儿子沈行从小喜爱绘画,经过努力,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师从黄惇等大家。毕业后,沈行一面坚持创作,在书法、篆刻上造诣很深;一面创办书画培训学校,普及书画知识,因为口碑好,前来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宣城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也提升了宣城地区美术创作。 孙女沈曼也是从小喜爱画画,对绘画有着极高的领悟力。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回想一家所遭受的命运,沈力为孙女作诗一首:“一心研学靠精神,鲤鱼龙门跳最真。金榜题名高学府,荣光四代画书人。” 这首诗里,融浸着沈力无限情感,有对心酸往事的感叹,也为子孙的成就而自豪,更是对后代的一种激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鹏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