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无‎忧稳‎定猫猫应‎激喂完会猫咪白天嗜睡正常吗吗?

都说女人生孩子像是走一趟鬼门关,对多数人来说分娩是神秘的,其中准妈妈也非常好奇分娩以及产后的真实过程。在生产之后,很多新手妈妈更多注意的都是如何让宝宝健康成长,却忽律了自己在生产之后身体的变化。由于旧式观念以及现代社会产后康复意识不足的影响,产后妈妈们往往在生产后选择的都是静养休息,眼睁睁看着自己身体变差,认为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从而错过了产后康复的黄金时间,使自己“落下了病根”。产后妈妈们大都面临产后腹直肌分离,盆底肌漏尿,骨盆前倾,高低肩等严重的体态问题,腰疼,肩疼等一些慢性疼痛问题,产后六个月内是恢复的黄金期,在此期间做好产后康复工作能够让您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去守护宝宝,也能有一个好的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与没有产后康复的宝妈相比,做过产后康复的宝妈的身材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下图。这这是我们熟悉的世界小姐超模张梓琳,是无数男性同胞们的梦中情人。上图是张梓琳怀孕6个月时的自拍照。这是生产之后的张梓琳。我们可以看看产后的她,小腹平坦,身材匀称,体态良好,与生产前相比基本没有变化。我们在来看一个反面教材:这是大s怀孕6个月时的照片这是生产之后的大S。不光身材臃肿,体态也较之前发生了很大改变。看完对比图,答案是不是很明显。有训练经历的超模在怀孕5-6个月的时候身材还没有走形,而且肚子相对小很多,怀孕后身材很容易恢复,其实不是因为她们是超模就有特异功能怀孕还能拥有好身材,而是由于长期训练筋膜弹性增加、肌肉紧致的原因导致的。其实我们可以在产前备孕期就做一些准备,这样子我们产后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或者可以减轻这些问题了。那么如果没有孕前的相应准备我们产后都是什么问题需要康复呢?为什么需要去康复?看完下文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你不知道的这些以为理所当然的年纪大了就会有的问题都是生产带来的!我们来聊聊新手妈妈产前产后容易发生的几个变化:第一个方面就是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形体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先看看下面的图片:怀孕阶段怀孕期间骨盆的变化妊娠期妈妈容易出现的错误站姿。我们可以从头部往下盘点一下孕期以及产后新手妈妈们容易出现的体态问题:第一,是一个上交叉综合征的情况上交叉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含胸、驼背、头部前倾和翼状肩胛。一旦出现这种问题,长得再漂亮也很难有气质,具体请参考大长腿霉霉真的是驼背界的扛把子,只要说道此类体态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她没跑了。。。第二,出现的问题是骨盆不正的问题骨盆位置:正常/骨盆后倾/骨盆前倾孕妇、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和有啤酒肚的人容易出现骨盆前倾和腰曲过大的情况(如上图),孕期宝宝的重量会让腰椎前凸的角度变大,由于重心前移,但又不能弯着腰走路,所以就靠腰的力量把身体拉回来,就形成了“前凸后翘”的身体姿态,长此以往就导致了肌肉的不平衡,如果经常保持这样的体态,会对腰椎和膝关节造成很大的压力,造成损伤,同时由于重心的前移,也会做成膝超伸,膝超伸也可以见下图:膝盖位置:膝超伸/正常比如郑爽的腿一般情况下,膝超伸还会伴随着踝关背屈(勾脚尖)角度不足。第五,产后腹直肌分离腹直肌有没有分离不能直接观察到,然而对于某些妈妈来说,发现宝宝出生后,自己肚子上的肌肉变得特别无力,皮肤也变得相当松弛,想收也收不回去,就感觉肚子都不是自己的,甚至开始慢慢出现腰背痛的情况,此时需要警惕是否是腹直肌的分离。腹直肌分离的这个问题几乎是会困扰大多数产后妈妈的问题,尤其是产后初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有这个问题。一部分产后妈妈会在产后6-8周的时候自行恢复至安全状态或完全闭合,不过仍然有一部分产后妈妈会发现自己的腹直肌并没有太多的好转,仍然处于分离1.5指甚至有些产后妈妈会分离3指以上,而这部分产后妈妈一般都是产前未做过任何产前训练或腹部训练,本身就是不太喜欢运动的人,而产期宝宝也并不算很小,或者羊水较多腹部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腹部的过度增大,加上腹部的肌肉质量较差,所以一般都会有腹直肌分离的情况。第六,骶髂功能紊乱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产程过长、急产、难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确等,很可能会导致骶髂关节过度分离。或者由于产后腰部过于劳累等因素致使骶髂关节发生细微错位,在产后仍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而形成产后骶髂关节紊乱综合症。第七,盆底肌薄弱盆底肌薄弱的这个问题不管是顺产或是剖宫产都是很可能存在的,盆底肌的位置如图所示,一般在产后42天的检查中这部分是一定要进行检查的,大部分的产后妈妈都是处于3-4级的区间,少部分恢复的不错的产后妈妈可以恢复到5级的状态,不过也有相对恢复的更差一些产后妈妈,处于1-2级的状态,这个时候的盆底肌问题就很明显了:咳嗽、打喷嚏、大笑或搬运重物的时候由于腹内压的变化导致盆底肌压力增大,当盆底肌薄弱时抵抗不住这部分压力就会失去对膀胱以及尿道的控制,产生漏尿的情况。而这部分问题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正确的训练将盆底肌的肌力恢复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我们会通过会阴中心键刺激、呼吸训练以及肌力训练来改善这部分。第八,妊娠纹妊娠纹就好像是我们去拉扯一件紧身衣一样,拉的时间过久或幅度过大,很容易导致衣服的弹性变差,变不回原来的状态一样。分娩后,这些花纹会逐渐消失,留下白色或银白色的有光泽的瘢痕线纹,即妊娠纹。妊娠纹主要出现在腹壁上,也可能出现在大腿内外侧、臀部、胸部、后腰部及手臂等处。初产妇最为明显。一旦出现妊娠纹就不会消失,并伴随皮肤松弛、乳房下坠、腹部脂肪堆积,严重影响了产后妈妈们的体态和身心健康。我们可以在怀孕前增加腹部皮肤弹性。最后我们看一看增强腹部皮肤弹性的角度应该如何进行。1.适量饮水:每天充足的饮水可以增加皮肤弹性,正常人每日饮水量应为1500毫升左右。2.维生素: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于防止皮肤衰老、保持皮肤细腻滋润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E对于皮肤抗衰有重要作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奶油、禽蛋及橙红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肝、肾、心、蛋、奶等。3.补铁:常吃含铁质的食物皮肤光泽红润有弹性,需要充足的血液供给。而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应多食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等。4.胶原蛋白:多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变得丰满,从而使肌肤充盈,皱纹减少;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有猪蹄、动物筋腱和猪皮等,所以日常生活中猪肉最好带皮一起吃。5.碱性食物:日常我们所吃的东西以酸性居多,为了中和体内酸性成分,故应吃些生理碱性食物,如苹果、梨、柑橘和蔬菜等。第九,产后心理上的变化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变得多愁善感了不少,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诸如情绪低落、忧郁、患得患失等等负面情绪,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以分成五点:1.生理因素 在妊娠的后期,妈妈们体内的内分泌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体内的雌激素黄体酮、甲 状腺激素等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种时候自身的愉悦感会提升,但是在生产过后,这些激素会急速的下降,从而会自感“情绪低落”,从而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2.睡眠不佳 宝妈应该都知道,新生宝宝的日常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拉粑粑和哭闹,新生儿的睡眠没有昼夜规律,经常是昼夜颠倒,所以这可就苦了各位妈妈爸爸们,如果是夫妻双方轮流照看还好一点,要是只有妈妈一个人照看,这样很容易就让妈妈们产生一些烦躁易怒的情绪,然后夫妻之间的争执增多,并最终造成妈妈抑郁心理加剧的恶性循环。3.家人的压力 现在这种情况会比之前少一点,但并不代表没有,就是有些家庭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性别问题而不满,从而对妈妈的照顾并不是那么的尽心尽力,甚至是出现恶语相向的情况,这样也会对妈妈的情绪造成很严重的影响。4.经济原因 随着孩子的出生,一系列的金钱问题就接踵而至,往近了说那就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再往后面想一想的话还有各方面的教育经费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压力。5.与外界的沟通情况 在孩子出生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很多新手妈妈都感觉没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全天都是再围着孩子转圈,就算出门逛个街也是想着给孩子买什么衣服好,买什么吃的好,有些妈妈要自己带孩子,就更没有时间和周围人交流了,孩子睡了就跟着睡一会儿,孩子醒了就继续带着,这样就容易和生育前的情况相比较而形成落差感。此外,日常的一个行为模式平时也需注意一下,走路的时候视线保持向前,落在3—6米处,想象有条绳子把你往上拉,站立位侧面观你的耳垂、肩峰前面一点、股骨大转子、膝中点踝关节应该在一条直线上,坐位时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至少坐满椅子的2/3,脊背轻靠椅背。睡姿方面,其实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对睡眠姿势的要求也许不是很高,但对于一些病人,如患有颈椎病的人等,采用正确的睡眠姿势就相当必要了。任何一种睡姿都不宜长期使用,应经常更换。另外,对于寝具的选择,如颈椎健康枕、床垫,也关系着睡眠的健康。看了以上的描述,你有没有发现产后康复的重要性!关注自己的体型体态,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还宝宝一个更健康更美丽的妈妈!如果被产后问题困扰还是很有必要做产后康复的。有任何疑问欢迎私聊,点个赞哦!
评论里很多人问我孕期只长五斤是怎么吃的,这里统一说明一下,我孕期胃口不好,饭量比未怀孕之前少最少三分之一,饭菜种类如常,不知道为什么婆婆几乎每天都炒青菜和芹菜,我吃的够够的了。不太吃水果,各种饮料奶茶基本不喝,基本每天走一万步,周末除外。每天一杯无糖豆浆。过年那会我大概怀孕七个月,吃米饭不夸张说,就两三口,根本吃不下去。直到快生之前,突然胃口就好了,什么都想吃,火锅烤串可乐奶茶偷偷吃,然后娃孕晚期长得很快。我猜是因为我本来就胖营养过剩,所以孕期吃得少也没耽误娃吸收营养?---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这条写在前面,我觉得最重要,就是要数胎动。医生让你天天数,你就天天数,不要偷懒,不要侥幸。宝宝有异常情况的时候,比如缺氧,会通过胎动异常来跟你求救,你是能及时救他的妈妈啊!产检的时候不止一次看到有孕妇不数胎动,或者随便编个数字糊弄医生,真是心大。---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什么无痛,麻醉对宝宝不好,得了吧,就是怎么让自己舒服怎么来,产妇生娃疼得跳楼新闻还历历在目呢。我顺产前关掉无痛挂催产素颠瑜伽球(我并不知道被关了无痛,因为疼得不行问护士才知道,颠完球想拉屎,就推进去生了),疼得我一直后悔为啥不去剖一刀,不过生完后还是庆幸没有剖。2.在医院护士给宝宝包好,就要一直包着,回家也包好(3个月内使用襁褓,会翻身后就不宜再用襁褓了,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不用襁褓),如果解开来,娃习惯后就不愿意再包着了,娃又有惊跳反射,动不动把自己吓醒,宝宝睡不好,妈妈就休息不好,十分痛苦。这里说的是用包被包裹,不是用绳子捆宝宝腿,千万别捆。这里要吐槽我老婆婆,说了好几次要捆,不理她还说,最后我直接拒绝,想把我娃捆成髋关节发育不良吗!3.并不是所有妈妈一生完娃都有奶,我是产后第五天才开奶,前四天,天天给娃吸,奶头吸破了又结痂,再吸再破。真是疼啊,眼泪直掉,生娃我都没哭过,喂奶哭了好几回。4.如果有侧切,需要冲洗的话,千万别用淋浴头,那是生水,伤口会感染。去淘宝买洗屁股神器,非常好用。(是用淋浴头冲洗伤口,不是淋浴!我自己就是每次大小便后淋浴头冲伤口虽然每日消毒还是感染了问了社区医生才被告知不要用生水。评论里有几个人说他们也用淋浴头冲伤口没感染啊,ok ok,看到这里的各位,要怎么做,你们高兴就好。)5.我是顺产。打不打无痛,要不要胎盘,要不要导乐,阴道分娩同意书等等,都是我自己签的字。害我一直以为这玩意都要老公签字。(评论里说产妇签完字,老公也要签字,额。。。我问了我老公,他说签了,好像是要不要胎盘,其他还签了啥他不记得了)6.不要被什么全母乳喂养洗脑,搞得自己压力太大,能全母乳喂养固然好,如果奶少,混合喂养一样长得好。我就是因为奶少,差点抑郁,整天整天的哭,心情差奶更少了。老婆婆一会说娃吃不饱,一会说我一边喂奶另一边不滴奶就是没奶,然后心情更差,又哭,恶性循环。滚你妈的吧。其实绝大部分妈妈都一定会有奶的,跟胸大小没有什么关系。7.如果奶多的喝不完,吸出来冻起来后也还是有剩,如果当地的妇幼医院有捐母乳的项目,可以考虑去捐母乳,可以帮助很多早产儿,挺好的。8.我生完娃便秘严重,每次拉屎菊花都会裂开,看了医生,吃了一盒小麦纤维素颗粒就好了(搜了一下,貌似这是处方药?)9.坐完月子,尽量不要跟老公分房睡,该使唤老公就得使唤,得让他看到你辛苦,知道你的付出,别以为你天天在家不就是带个孩子嘛,搞得好像带孩子很轻松容易似的。你带娃洗澡,就喊他放洗澡水,你喂娃辅食,就让他抱着娃坐好,你给娃擦屎,就喊他换尿不湿,你喂完奶粉,就喊他去洗奶瓶。总之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参与到育儿中来。10.比起辅食机,我觉得料理棒更实用。床铃别买,浪费钱。买个小洗衣机,单独洗宝宝的衣服。11.新生儿nb/s尿不湿不要囤太多,快用完了再买也来得及,小孩子月子里长得很快。L可以多囤一点,因为到了六个多月长得就慢了,L可以用很久。12.安全座椅最好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坐安全座椅不能穿羽绒服。我们家出月子就开始坐安全座椅了,所以比较早适应了,不会哭。13.娃要多趴,趴得多,才能会爬,如果娃大了还不会爬,跳过爬行,直接会走了,据说对娃是不好的。不要亲宝宝的嘴。14.产后42天体检,做盆底肌评估,如果医生建议你去做修复,你就去做,不要怕花钱。不然以后漏尿,真的太尴尬了。我做了盆底肌修复,还是漏尿,但是稍微好些了。阴道壁如果有膨出是回不去的,所以一定要控制体重!15.怀孕期间一定要控制体重!控制体重!尤其最后一两周,娃真是长得飞快。我整个孕期喝无糖豆浆,最后一周吃白水煮去皮鸭腿,蔬菜(部分是水煮撒点盐),自家做的酱牛肉(就葱姜盐白水煮一煮),不喝汤,不吃水果,b超显示娃一周长了一斤!最后娃生下来是七斤九两,而我孕期只胖了五斤(因为我孕前体重145,属于高危,需要控制体重,入院当天体重150)。16.生完娃回到家,可能会接到很多乱七八糟的电话,自称是你生娃的医院员工或者妇保所,说上门给宝宝免费照相,剃胎毛,指导哺乳什么的,统统都是假的,只有社区医院医生上门回访是真的。17.新生儿还保持着子宫里的姿势,双腿蜷起来,而且看起来小腿那边是弯的,问了护士,这是正常的,月份大了就自然直了,所以千万别用绳子把宝宝腿捆直,对髋关节发育不好,会影响宝宝一辈子的。如果脚指头有叠指畸形,就是一个脚指头压在另一个脚指头下面,医生告诉我平时用手捏捏,是可以捏回到正常位置的,然而我第一次当妈不敢捏,所以现在娃有一个脚指头位置还是有点弯曲靠下,不过不影响运动。18.长出第一颗牙,就可以开始刷牙了。我认识的一个宝妈,娃娃八个月的时候就蛀牙了,因为夜奶和不刷牙。娃长出第一颗牙的时候,试着断夜奶吧,娃睡整觉妈妈也轻松点。19.别的地方不知道,我们这里,怀孕7个月的时候,就可以买准新生儿医保了,2020年的费用是220元。生下来后,可以去换成居民医保。出院结账的时候出示准新生儿医保,娃住院的三天费用可以报销一部分。具体能报销多少,等我报销到账了再来更新。20.一段二段的奶粉是不允许打折搞活动的,所以电商奶粉一段二段都不会参加促销活动,但是母婴店会偷偷搞,所以可以加一个母婴店员工的微信,如果有活动她会通知你。21.如果医院有产前辅导课程,还是去听一下,怎么吃,怎么运动,怎么按摩,学一下拉梅兹呼吸法(然而我疼得要死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拉梅兹呼吸法是怎么吸气怎么呼气的了)22.六个月开始吃辅食,第一顿辅食是高铁米粉,可以滴一点核桃油什么的。米粉不用囤太多,随吃随买。宝宝零食少吃。什么宝宝肉松,宝宝米饼,看看配方,有盐有糖的就不要买,一岁以前不要吃盐。肉松可以自制,很简单,网上有教程。不要给宝宝吃蜂蜜。23.全母乳喂养,娃可能会拒绝奶瓶和奶粉。等休完产假必须要喂奶瓶的时候,会比较头疼。我因为奶少月子里就混合喂养,亲喂瓶喂随意切换无压力。不过有些宝宝过早的吸了奶瓶,奶头混淆,拒绝亲喂也是有的。24.晚上睡觉别开灯,包括夜灯,对眼睛发育不好。手机电视也尽量别给小孩看,我知道这很难。我们家电视已经很久没开过了,玩手机也要躲着小孩。25.新生儿阴道有类似白带的分泌物是正常的,清洗干净就行,会自行消失。出现乳房肿大也是正常的,是妈妈体内激素影响,无需处理,不要挤宝宝奶头。26.我所在的医院,顺产如果需要导乐,另加大几百块钱。生的时候我跟导乐聊天,问她啥是导乐,她说就是助产士,那人家不要导乐的就没有助产士就得自己生吗?她说,那就是经验不丰富的助产士去接生。对了,我生娃只有助产士没有医生。27.顺产可以家属陪产,如果医院允许,家属进产房记得带手机,宝宝刚出生的照片视频很珍贵啊。28.我以为侧切缝针几下就搞定了,结果缝很久,导乐明明跟我说就缝两针啊,后来才知道,是两针,但是要缝好几层。(侧切和缝针一点不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背着无痛的原因?)29.一切正常的话,从产房出来,娃就跟妈妈在一起,一起进观察室呆俩小时(在此期间护士会让你给娃喂奶,娃是最好的开奶师),一起进病房,所以不用担心娃被抱错,生之前不知道害我担心好久。30.进待产室的孕妇,所有人都光屁股(还好有遮盖的被子)。在待产室要经历无数次指检,就算是男医生指检,也不会觉得害羞(至少我这样),只求尽快生出来结束痛苦。31.妊娠纹长出来就消不掉了,所以还是那句话,控制体重!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进餐速度放慢,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减少晚餐的量,少吃多餐。32.记录宝宝的生长曲线,育儿app上会有这个功能,娃的体重头围评分中、中下,如果生长曲线正常,一般不用过分担心。33.坐月子居然是喝公鸡汤而不是老母鸡汤,尤其奶少的,更不能喝老母鸡汤。因为老母鸡汤有大量雌激素,而雌激素会抑制泌乳素。34.硅胶集奶器便宜又好用。不能代替挤奶器。35.我是在娃摔下床后才开始用床上围栏的,三面围栏拉起来,随便娃怎么折腾,再也不怕他一头栽地上。但是有新生儿用围栏窒息死亡的新闻,用不用围栏自己判断。36.娃摔下床,如果觉得需要去医院,挂急诊。37.可以用胎动点点、宝宝树数胎动,入院后也可记录宫缩38.我去医院通乳,居然可以走医保统筹报销一部分,虽然报销的不多。39.产检假不应该扣工资(是产检假,不是产假)40.别的地方不知道,我这里生娃,有生育险的话,能走统筹报销的,结账的时候就报销了。41.正常恶露大概4-5周时间,其中血性恶露3天,浆液性恶露10天,白色恶露约3周。42.42天产褥期,会很容易出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因为虚弱。因为怀孕的时候妈妈血容量会增加很多,生完后不需要这么多,多余的水分就会排出来。勤换衣服,不要着凉。准备至少3套贴身衣物换洗吧,我准备了5套。产后每天排出大量的的汗,所以最少要喝2-3L的水每天。43.坐月子休息很重要,但也不可极端卧床不动,我都听过产妇坐月子不下床后来栓塞了死掉的新闻。生产后第一次下床,最好有人搀扶,以免头晕摔倒。44.坐月子可以刷牙,选择软毛的牙刷,或者产妇专用牙刷。并不会导致牙齿松动,反正我月子里趁上厕所的时候偷偷刷牙,现在娃8个月,我的牙齿好好的,不流血不松动。我出院回家跟家里人抗争了一下,月子里差不多一周洗两次澡,其他时候就用热毛巾擦身体,不然出那么多汗,黏糊糊的,真的受不了。头发要吹干。45.实现供需平衡后,就不会涨奶了。千万别涨奶,因为大脑会发出停止泌乳的信号导致回奶,开始的那几天,如果妈妈涨奶了就让宝宝吸,即便他在睡觉也可以弄醒。夜晚是泌乳高峰期,白天奶不够,晚上说不定能多喂点。我在书上看到,宝宝吸的奶量比吸奶器吸得要多20%。46.判断宝宝吃饱了没:看尿量,一天应该至少尿6个尿不湿。47.脐带掉落前,用酒精擦拭新生儿脐带,宝宝并不会感觉到疼,哭闹可能只是因为不舒服。但是如果出现分泌物增多或者红肿,就要及时去医院看了。48.母乳分前奶和后奶,前奶清淡稀薄,后奶浓白。前奶蛋白质含量高,后奶脂肪含量高,前奶消渴,后奶管饱。所以如果别人说你的奶清,没营养,让你加奶粉,别搭理他。喂奶应当把一侧乳房吸空了,再换另一侧,否则娃吸了大量的前奶,还没吸到什么后奶呢就饱了,会饿的快,而且对身体发育也不好。49.被睡渣折磨的崩溃的时候,要不要试试白噪音哄睡,sound sleeper什么的,说不定能有奇效。在一个育儿公众号里面看到的,说声音控制在花洒里水流出来那么大,对四个月内的宝宝有效。我试过,sound sleeper里的模拟子宫声音的白噪音只对我家娃住院那三天有效,一听就不哭了,回家就不管用了。(我不知道白噪音对小宝宝有没有害,如果有评论里请指正。)50.不要过早的架着小宝宝的腋下让他在大人腿上跳,对关节不好。51.学走路急不得,那种坐在里面的学步车不推荐,小心小孩习惯踮着脚尖走路,他爬的足够多,下肢力量足够了,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扶着站立、扶着走两步,大人不要在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就经常架着他走路,下肢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万一罗圈腿了呢?还是遵循小孩发育的规律吧。52.抚触从医院回来后就坚持做吧。医院会教你怎么做抚触,但是你可能会记不住,教的时候拍个视频,回去照着做就好。抚触的好处大家就自行百度吧。53.缓解婴儿肠绞痛(还是胀气?)可以试试飞机抱。54.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都有不少关于辅食制作的教程,厨艺为0也不要紧,辅食很简单。如果不是全职,或者每天坚持现做现吃,辅食盒我觉得是有必要买的。比如,买俩鸡腿煮高汤,不放盐,熟鸡腿肉打泥,分装在辅食盒里,再倒入高汤,冷冻起来。每天可以拿一个出来煮面煮粥做辅食,尽快吃完。55.又想到一个。孕后期,胎动明显的时候,可以跟宝宝玩游戏,轻轻按一下宝宝踢你的地方,宝宝会跟你互动,你按一下他踢一下,你换个地方按他会跟着你按的地方踢你。不过不要玩太久。我当时还录了视频,挺神奇的。56.哺乳期注意避孕。并不是不来大姨妈就百分百不会怀孕。有些人产后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想啪啪,从身体到心理都不想,大约是性冷淡?这个阶段我持续了十个月,到娃一岁的时候才好转。57.一些有趣的反射:1.寻乳反射,手指放在宝宝脸上或嘴边,他会转过头去张嘴寻找,所以用手指放在嘴边试探宝宝是否饥饿是不准确的。2.吮吸反射,吮吸是不需要学习的,天生就会,不过有些妈妈乳头条件不好,内陷或者巨大什么的,宝宝会比较难吸。3.抓握反射,碰宝宝手掌他会紧紧抓住不放,碰脚掌,脚趾头会内扣。(刚出生的宝宝手是紧握成拳的,大拇指握在手心里,这是无意识的状态,三个月小手就能自主张开了,所以看到薛之谦刚生娃那会一家三口食指怼一起的照片,emmm)58.关于脱发。产后会大把掉头发,脱落的是孕期该掉而没掉超长服役的头发,个人经验:很快会长出新头发,观察发际线会长出一圈竖毛,像金毛狮王。59.关于红屁股。我觉得施巴护臀膏挺好用。红屁股的时候,洗完屁股涂厚厚一层,第二天就好了,至少我娃是这样。
2020.3.16更新:新增内容“宝宝的儿童面霜怎么选?”2019.11.12更新新增内容“要不要选择无痛分娩?”2019.09.02更新:新增内容“宝宝的补铁剂该怎么选?”2019.8.22更新:新增内容“宝宝的洗发沐浴乳该怎么选?”2019.08.09更新:新增内容“宝宝的衣服要不要单独洗?婴幼儿洗衣液怎么选?”--------------------------------------------------------------------------------------别光收藏呀盆友们!!看到这个点赞和收藏的差距我的心有点痛,不如你们右手一个收藏,左手再来点个赞?-------------------------------------------------------------------------------------之前看到过一篇帖子,讲述在女性分娩之后产生的后遗症,让人感慨“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真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生孩子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都是头一遭。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太多,很难做到事无巨细,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们也想为这些各位新手妈妈们做点儿什么。图片来源网络我们把之前做过的评测做个整合,从 备孕→怀孕→生产→产后
这个顺序来说说,到底有哪些你觉得在生孩子时应知道,却没人告诉你的事?内容比较长,干货比较多。因为篇幅有限,如果涉及到有评测产品的内容,我们会在每篇内容下给出比较推荐的产品,具体评测内容可以戳对应链接。后续会持续更新。所以建议大家点个赞、收个藏,随时查看更新进程哟~先把目录列在最前面,方便大家索引:备孕期间一、叶酸里的坑,有没有人告诉你?怀孕期间一、补铁剂怎么选择?二、怀孕期间要不要补充DHA?三、怀孕期间能用防晒吗?生产期间一、要不要选择无痛分娩?产后期间一、母乳喂养,储奶袋如何选择?二、婴幼儿奶粉怎么选,给你列了15点三、奶粉能不能用低温水泡?四、婴幼儿乳铁蛋白怎么选?五、纸尿裤大评测 六、形形色色的益生菌该怎么选?七、婴幼儿要不要补充维生素D?八、婴幼儿要不要补充DHA? 九、婴儿米粉,这几款不建议吃 十、婴幼儿要不要补钙?十一、儿童要不要补锌? 十二、一类、二类疫苗怎么打?十三、宝宝的衣服要不要单独洗?婴幼儿洗衣液怎么选?十四、宝宝的洗发沐浴乳怎么选?十五、宝宝的补铁剂怎么选?十六、宝宝的儿童面霜怎么选?备孕期间一、叶酸里的坑,有没有人告诉你?叶酸不仅可以预防孕妇贫血,还可以预防胎儿出生时是出现低体重、唇腭裂、心脏缺陷等等问题。如果在怀孕头三个月缺乏叶酸,有可能引起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这种病,致死、致残率很高),导致畸形。备孕期间和怀孕前三个月,医生都建议补充叶酸。但是我们在之前的评测过程中,发现叶酸这个产业,水很深,甚至有些颠覆三观。很多叶酸产品的实际值达不到标示值,甚至有些根本检不出含有叶酸。我们在发布评测结果后,后台甚至有一位粉丝留言说孕期一直吃我们检出不含叶酸成分的“叶酸”产品,结果胎儿在16周的时候检出无脑儿。严重怀疑是这款叶酸的问题。我们评测的是以下14款孕妇版叶酸片:从「实际含量是否符合标称」、「称实际摄入量是否符合需求」、「其他成分是否合适」这三方面出发,我们比较推荐4款叶酸:金斯L安、斯L安、GC/健A喜、BLA**RAS 澳J宝。具体结果戳:怀孕期间一、补铁剂怎么选择?孕妇怀孕期间,容易贫血,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缺铁性贫血。如果被医生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那么光靠食补可能还不够,尤其有些准妈妈们,孕期胃口不是很好,这时就需要来点补铁剂了。我们征集整理了 18 款常见补铁剂,进行评测:结果比较推荐下面几款:具体评测可戳:二、怀孕期间要不要补充DHA?一般听说得比较多的是宝宝需要补充DHA,那怀孕期间的宝妈需不需要额外补充DHA?《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 DHA 的专家共识》中认为:维持机体适宜的 DHA 水平,有益于改善妊娠结局、婴儿早期神经和视觉功能发育,也可能有益于改善产后抑郁以及婴儿免疫功能和睡眠模式等。这么说来,孕期适宜的DHA水平,不仅有利于胎儿发育,也有利于孕妇产后的恢复,还是很有必要的。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和乳母每日摄入 DHA 不少于 200mg,可以每周吃鱼 2-3 次,且至少吃 1 次以上的富脂海产鱼(包括三文鱼、黄花鱼、沙丁鱼、秋刀鱼、带鱼、鲅鱼、鲈鱼等),每天吃 1 个鸡蛋来加强 DHA 的摄入。如果食物无法满足 DHA 的摄入,可以选择 DHA 补充剂。这样看起来,孕妇如果在食物无法满足DHA的摄入的情况下,也是有一定必要补充DHA的。关于孕期补充DHA的评测,我们暂时还没有出,先占个坑,如果后续有再来填上~三、怀孕期间,能用防晒吗?怀孕期间,常常听说这不能吃,那不能用。这其中大多数听过笑笑就行,但也有部分,你得小心。我们之前评测过程中,发现有几款防晒,孕妇不大适合用。生产期间一、要不要选择无痛分娩?很多新手妈妈在分娩前期都会纠结要不要选择无痛分娩,除了担忧打了无痛不管用,更多的是担忧无痛针是否会影响孩子。我们把新手妈妈们担心的问题做了个解答,如果想了解无痛分娩技术或是想选择无痛技术又心存疑虑的,可以看看:产后一、母乳喂养,储奶袋如何选择?储奶袋,可以方便这些母乳喂养的妈妈不浪费自己的母乳,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在自己不方便哺乳的时候,也可以喝上健康的母乳。
但是如果选到不合适的储奶袋,可能会使母乳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可不得马虎。我们评测了市面上的7款储奶袋:评测从物理性能和化学安全两方面入手:结果比较推荐十月结晶,其次是飞利浦新安怡的储奶袋。具体评测结果可戳:二、婴幼儿奶粉怎么选,给你列了15点许多妈妈受工作和身体限制,无法做到全母乳喂养,需要给孩子饮用婴幼儿奶粉。市面上婴幼儿奶粉很多,不做功课就去买,往往容易挑花了眼。即便提前做了功课,奶粉中的坑也很容易不小心就踩中。我们列出了一些TIPS,内容涵盖:1、婴配奶粉的成分要求?2、进口奶源真的靠谱吗?3、DHA、ARA 是否足量?4、OPO 可以预防宝宝便秘?5、添加益生菌、益生元的更好?6、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是什么?7、配方奶粉要喝到学龄前?8、海淘的奶粉不安全?9、为什么要加入乳清蛋白?10、为什么要加乳糖?11、羊奶粉真的比牛奶粉好?12、水解蛋白奶粉与过敏13、吃配方奶粉的宝宝还用补充维生素D吗?14、满周岁的宝宝吃母乳就没有营养了吗?15、喝奶粉过敏怎么办?(长篇)这是你在选购婴幼儿奶粉前,必看的几点:三、奶粉能不能用低温水泡?很多家长们对于婴儿奶粉的认知是:婴儿配方奶粉是无菌的;不能用太过高温的水来泡,因为会对奶粉中的益生菌等营养物质造成破坏。可是这是完完全全错误的。因为婴儿奶粉本身就不是无菌产品。建议用不低于70℃的热水冲泡!如果泡得方式不对,很有可能导致婴儿感染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可以引发急性肠胃炎,人感染了这种细菌之后会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病情往往会持续 4 天至 7 天。到底该怎么泡?戳链接:四、婴幼儿乳铁蛋白怎么选?母乳中的乳铁蛋白含量比较丰富,尤其是初乳。但是婴儿配方奶粉中几乎不含乳铁蛋白。乳铁蛋白有很多功能,如:促进铁吸收、广谱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调节胃肠道作用等。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将乳铁蛋白应用到婴儿食品中还是很有必要的。五、纸尿裤大评测纸尿裤可以说是奶粉之外,养娃的另一刚需产品了。很多宝妈宝爸家中往往囤了五箱十箱。我们分别从甲醛、吸湿渗透性能、透气性能、高吸收性树脂残留单体(丙烯酸)、异味这 5 个维度进行了评测。产品涉及36款:具体评测内容可戳:六、形形色色的益生菌该怎么选?虽然已有一些严肃的科学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我们仍不推荐随便服用“益生菌”产品。因为科学研究的结果是一回事,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产品嘛,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听很多家长提起过,目前有很多的婴儿奶粉和婴儿米粉里都有添加「益生菌」。我们评测了市面上28 款针对婴幼儿童的益生菌产品进行评测。产品包括:评测根据以下四方面进行:1.菌种是否符合国家规定2.成分有无问题3.产品形态是否为干粉制剂4.标注活菌数是否达标根据结果,我们比较推荐下面几款:具体评测内容可戳:七、婴幼儿要不要补充维生素D?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孩子缺乏营养,又是补充鱼油又是钙片的。其实,前6个月的婴儿不需要特意补充钙质,因为母乳中的钙质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了,但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非常需要额外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小儿佝偻病,维持宝宝钙、磷正常代谢。获取充足的维生素 D 绝对是关键。我们选择了市面上比较常见的10款婴幼儿维生素D3滴剂,进行评测:评测依据以下方针开展:第一步,是我们最最重要的,就是对成分进行分析。筛选掉含我们不推荐成分的产品。第二步,实验室实测含量,看看维生素D的含量有没有过高过低。第三步,实际使用是否方便,是否可以准确的摄入。根据结果,我们比较推荐以下三款:具体评测内容可戳:八、婴幼儿要不要补充DHA?婴幼儿每日 DHA 摄入量宜达到 100mg。母乳是婴儿 DHA 补充的主要来源。如果妈妈们在怀孕和哺乳期间能够保证每天至少摄入 200mg 的 DHA,那么母乳喂养的足月婴儿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情况,可选择富含 DHA 的配方奶粉来补充。对于幼儿,尽量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满足 DHA 的需求,如多吃富含 DHA 的食物,包括海鱼、虾蟹、海藻类及蛋黄等。如食物摄入不够,再通过 DHA 补充剂来补充。我们选择了市面上常见的6款DHA补充剂:结论如下:具体评测可戳:九、婴儿米粉,这几款不建议吃宝宝一般过了半年,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了,而米粉正好是宝宝辅食食谱中最常见的一类。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米粉实在很多,很容易就挑花了眼。我们一共选了18款米粉,分2批进行评测。经过了亚硝酸盐、无机砷、钠含量检测、铁含量检测、糖含量检测之后,只有四款比较推荐:具体评测可戳:十、婴幼儿要不要补钙对于婴幼儿来说,并不需要额外补钙,母乳和奶粉中本身就有充足的钙质。那么什么情况下要补,补的话,什么产品比较合适?看这一篇就够了:十一、儿童要不要补锌?孩子渐大之后,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缺锌。其实现在的生活条件下,孩子一般不会缺锌。0 - 6 个月的宝宝可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足够的锌,6 个月以上的宝宝也可从辅食中摄取足量的锌。关于孩子的饮食情况,家长们最需要关注的,应是“均衡饮食”,这也是很多孩子所缺乏的。但若是真的缺锌,需要补锌,应该怎么选。我们选取了30款常见的补锌剂,历经三个项目检测,结果只有两款比较推荐。具体内容可以看看这篇:十二、一类、二类疫苗怎么打?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就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疫苗,在1月龄之内就需要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所以疫苗这个事情,对于准奶爸、奶妈们来说,是迫在眉睫的。现在我国的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政府买单后向公民免费提供。孩子如果没有打全一类疫苗则无法入学。所以一类疫苗是必须打的。二类疫苗是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如果没有打,不会影响孩子入学。但我们建议,如果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接种部分疫苗。我们列出了一类和二类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给孩子打疫苗,参照这一份就够了:)更多疫苗知识,可以看这篇:十三、宝宝的衣服要不要单独洗?婴幼儿洗衣液怎么选?宝宝的衣服容易染上奶渍、蔬菜汁渍,几乎每天都需要清洗,如果单独清洗的话,工作量的确不小。即使如此,小孩子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全,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宝宝的衣服和大人的衣服要分开清洗,而且要使用专用的婴幼儿洗衣液。好的婴幼儿洗衣液应具有去除蔬菜渍、奶渍的有效成分,且选用的原料性能温和,不会刺激宝宝娇嫩的肌肤,洗后的衣服穿在宝宝身上柔软舒适等功能我们评测了22款婴幼儿洗衣液,主要还是从成分上分析安全性。结果比较推荐这三款。如果想了解具体评测内容,可以戳:十四、宝宝的洗发沐浴乳怎么选?首先,说在前面。宝宝的皮肤、头皮比较敏感,所以切忌使用成人的洗发沐浴乳,应该使用专用的儿童洗发沐浴乳。我们这次评测了15款儿童洗发沐浴乳。分别进行了二噁烷、甲醛含量分析、对皮肤刺激性的分析、致敏成分的分析、致性早熟成分的分析。综合分析,比较推荐这三款。另外,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我们做了一张儿童洗发水风险成分一览表。之后购买也可参考。十五、宝宝的补铁剂怎么选择?我们从家长们反馈来的儿童铁剂品牌中,选择了 15 款常见的铁剂进行评测。分别进行成分分析、铬含量实测、铁含量实测、总糖含量实测,结果只推荐10号铁剂。另外,提醒各位家长在补充铁剂时的几点注意事项:1、可以适量吃一些含维生素C 的食物,促进铁吸收。2、钙会抑制铁吸收,吃铁剂和补铁食物的同时不要喝牛奶,包括那些补钙类的产品。3、判断宝宝是否缺铁,最靠谱的方法还是到医院检查,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那么光靠食补可能是不够的,还要用铁剂来补铁。想了解详细的评测过程,请戳:十六、宝宝的儿童面霜怎么选?宝宝皮肤发育还不完善,皮脂分泌少,再加上皮肤屏障功能弱、水分挥发快,在干燥的日子里,宝宝的皮肤会比成人更容易干燥。所以,选择一款适合的儿童面霜去护理辅助很有必要。我们评测了22款儿童面霜,有平价的,也有被称为「儿童面霜中的爱马仕」的贵价款。结果比较推荐以下几款:详细的评测过程,请戳:22款儿童面霜的详细优缺点,请戳:以上,是我们所有现有的、觉得会对你有帮助的建议。后续内容会持续更新,请大家继续关注~延伸阅读:千滚水到底能不能喝?我们测了26个水样,历时一周,用数据告诉你:千滚水,能喝。另外,我们还测了隔夜水的安全性,结果也是同样能喝。如果大家觉得我们做的还不错,可以点赞、评论、感谢、分享来支持我们。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我们的主页,进入置顶导航查看:https://www.zhihu.com/org/lao-ba-ping-ce这么多年,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评测过近 1500 款产品啦。经常有小伙伴说:“这么多评测结果,怎么快速找到评测后推荐的防晒霜/精华/面膜...?”OKK,为了减少大家的选择成本,多一点属于自己能玩手机的时间,我们终于把这份保姆级「好物榜单」肝出来了。榜单分为「居家日用」、「吃吃喝喝」、「美妆护肤」、「母婴生活」四大板块,都是我们评测过、认为还不错的好物推荐,还有选购时该做的功课、使用产品时的一些注意事项。让大家用最少的时间 get 到想要的信息,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咪变得嗜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