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呼兰区是郊区吗怎么样 探索呼兰区的美丽风光和文化底蕴?


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拥抱母亲河做好水文章
□本报记者井洋韩丽平李宝森
初冬时节,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里迎来了难得的幽静。沿着一条7000米长的栈道漫步徜徉,原汁原味的呼兰河湿地尽收眼底,水中的芦苇随风摇曳,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尚未封冻的水面上,一群白色的江鸥盘旋嬉戏,好一派自然生动、野趣横生的景象。作为全球首批18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哈尔滨多姿多彩的城市湿地群中,呼兰河口湿地保护区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是万顷松江湿地的核心示范区,百里生态长廊的标志性景观带,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就坐落其中。
民营企业投入23亿元做旅游
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到底有多大?“进出大门就有7处,坐电瓶车在园里转一圈要1小时。”公园负责人、黑龙江明达湿地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俊明介绍,地处松花江北岸的呼兰河口,是松花江与呼兰河交汇环抱而成。老董的老家就是呼兰腰堡街道大堡村,紧邻河口的屯子。2009年之前,这里还是滩涂草甸,一些农民在坝外开荒种地。老董说,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后,松花江北岸原有的湿地资源被成倍放大,水位比原来提高四五米,江道水面大大增加。水利工程让呼兰河口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蜿蜒的江水变身壮阔的“海”面。如今,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38.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0.2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26平方公里。
面对浑然天成的超级水面和最大的城市湿地,哈尔滨市和呼兰区领导从中看到的是城市未来一张闪闪发光的生态名片。如何对城市近郊这方珍贵的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提上了城市管理者的议程。由于景区建设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原因,在多次招商引资没有进展的情况下,人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呼兰本土企业家。“有实力、口碑好、人实在”的民营企业明达集团董事长董俊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推着参与到项目中来。
“家乡需要,别人不干,我来干!”2011年11月,明达集团成立黑龙江明达湿地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呼兰区政府签订协议,正式开始了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建设。起步是艰难的,退耕还湿要做大量的工作,4平方公里的坝外耕地全部退出,迁出的坟包就有502处。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公园建设紧锣密鼓,2013年陆地观光游开门纳客;2015年冰雪乐园、莲花岛投用;2016年水上公园投用……7年时间里,明达集团已投入23亿元,董俊明为此倾注了全部的积蓄和心血,为了专心做旅游,集团收缩了其他业务,关闭了两家油脂厂。
为了这张生态名片更美更靓,古稀之年的他还在不辞辛劳地奔波忙碌。“你看眼前的水面,宽阔的就像大海。还有原生态的湿地风光,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社会的财富,能尽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家乡这方水土我很自豪。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把呼兰河口湿地保护好、利用好,就是创造金山银山。”老董说。
政府“一路一桥”打通沿江景观带
2016年9月,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被世界聚焦的“高光时刻”:由国际摩托艇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办,中国摩托艇运动协会、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承办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在这里举办,公园内的雪莲城堡成为运动员村。这是国内继柳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之后,哈尔滨成为举办地,填补了黑龙江省举办世界级水上极速运动赛事的空白。国际摩联副主席拉维尼娅评价:这里水面开阔平静清澈,江水深浅适宜,是全球最佳的水上运动举办地之一。连续两年在这里举办的这项国际顶级赛事,通过卫星同步直播,美丽的松花江和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呈现在全球亿万观众面前。
近几年,沿松花江北岸的市政配套工程也在加紧推进。连接松北区与呼兰区的呼兰河呼口大桥全长约2.5公里,2015年建成通车;随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抢险通道即滨水大道工程,西起松北万宝堤肇东界、东至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全长100.6公里,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实现通车。从松花江公路大桥上桥,到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开车仅需半小时,可一路饱览松花江沿线的美丽风光,是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正是因为政府有了‘一桥一路’的规划,我才敢破釜沉舟地扎进呼兰河口湿地的建设中来。”董俊明说,当时的呼兰河口湿地交通极其不便,市民出入都困难,又怎么吸引游人呢。然而随着滨水大道及呼口大桥工程相继通车,松花江北岸周边区域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拉动了沿江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
据黑龙江明达湿地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毅介绍,如今的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初步形成了自然观光游、水上运动基地及水上乐园、冰雪乐园、传统文化园四大区域景观。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个金字招牌,如今作为游客和市民最向往的哈尔滨市近郊城市湿地旅游目的地,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涵养生态让母亲河绽放光彩
徜徉在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可以畅快地呼吸清新的空气,也能领略人文的气息。高低起伏的树林和草地,错落有致的亭榭和别墅,大大小小的城堡,仿佛步入北欧小镇。董俊明介绍,公园在构建景观、完善人性化服务设施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生态保护。覆盖黑土50万立方米、恢复植被面积5平方公里。目前,园中共有树木十多种,为三十余类珍稀鸟类提供繁育天堂。
正在水边拍摄芦苇的哈尔滨市民于女士告诉记者:“最喜欢呼兰河口的壮阔,可以用一望无际、烟波浩渺来形容,在城市里能有这样一处放飞心情的湿地公园太难得啦!是哈尔滨人的偏得。”揽江入怀的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正是把自然形成的辽阔水域作为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把以水为主题的观光、游览、休闲、运动项目串珠成链,形成鲜明的特色。
依水而建的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更是倍加珍惜母亲河的馈赠,要把水文章做好。120万平方米的哈尔滨水上运动基地能承办世界级专业的水上赛事;四面环水的莲花岛,栽植荷花100万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的日月广场,拥有2000平方米的游船码头,游人在这里可乘坐观光游船往返于太阳滩和日月广场,亲身感受松花江与呼兰河交汇的壮丽,亦可乘坐仿古船进入湿地的最深处,穿梭于开阔平坦的水域中,尽享原生态湿地的无穷魅力;为满足游人垂钓的乐趣,公园的野钓台可容纳300人垂钓,丰美的水草,众多的野生鱼类,让来此垂钓者开怀尽兴满载而归;斥资1亿元打造的2万平方米天然浴场,阳光、白云、沙滩,游人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东南亚岛国;占地30万平方米的月亮滩水世界,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大型水上游乐设备和一流的服务设施,营建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水上乐园。
今年6月,哈尔滨新区正式挂牌,松花江北岸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机遇。未来,松花江北岸将承载城市骨架拉伸的新使命,坐落在哈尔滨新区的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随着松花江成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必将在新城市中心的坐标上绽放动人的光芒。对于未来,董俊明表示,如今沿松花江北岸已经聚集了万达文旅城、哈尔滨大剧院、东北虎林园、松花江避暑城、波塞冬海洋王国以及大顶子山等众多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沿江美丽珠串上的明珠,要借力生态优势做强做大品牌,把松花江母亲河馈赠的水资源做成更多更有吸引力的旅游、休闲、文化和运动产品,让松花江成为流金淌银的时尚潮头和活力之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呼兰区是郊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